人体四种基本组织

合集下载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每课一练(解析版)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每课一练(解析版)

1.3.2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学习目标】1.多细胞生物体内多种多样的细胞是怎样形成的2.人体有哪些基本组织3.人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自学导航】一、细胞分化1. 定义: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 结果: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二、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1. 上皮组织:- 分布:体表和管腔内表面。

- 构成:由上皮细胞构成。

- 功能: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例如口腔上皮、皮肤上皮、小肠腺上皮等。

2. 肌肉组织:- 构成:由肌细胞组成。

- 功能:具有收缩、舒张的功能,能使机体产生运动。

- 分布:骨骼肌多附着在骨骼上,平滑肌多分布在胃、肠等器官管壁上,心肌分布在心脏壁内。

3. 神经组织:- 分布:分布在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各处。

- 构成:由神经细胞构成。

- 功能: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4. 结缔组织:- 分布:分布广泛,如骨组织、血液、脂肪、韧带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 特点: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较为疏松。

- 功能: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1. 定义: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作器官。

2. 举例:心脏主要由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胃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大脑主要由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等。

四、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1. 系统的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2. 人体的八大系统: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这些系统相互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课后习题】一、概念检测1.基于对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的认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人体基本组织

人体基本组织
表面显示出明、暗相间的横纹。
明暗 相间 的 横纹
骨骼肌 ⑤骨骼肌又称横纹肌
(一)骨骼肌纤维的一般结构
①细胞呈细长的圆柱状; ②细胞核椭圆形,多个,靠近肌膜; ③细胞质内有相互平行的肌原纤维 ④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相间排列的明带暗带 ⑤骨骼肌又称横纹肌
一、骨骼肌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1.肌原纤维
纤维
特点:细胞数量少,种类多,基质 较多,纤维排列稀疏。
临床上疏松结缔组织又称为蜂窝 组织。
(一)细胞间质 基质
纤维 基质:无定型的胶状物,成分是
蛋白多糖和水,有一定的粘性。
分子筛
细胞间质 基质
纤维 胶原纤维 纤 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1、胶原纤维 (白纤维)
特点:韧性大、弹性差
2 弹性纤维 (黄纤维)
有利于血液、淋巴液流动,减少摩擦
2.单层立方上皮
细胞特点: 1.形状:立方形, 2.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一个。 分布: 甲状腺滤泡、肾小管
3.单层柱状上皮
细胞特点: 1.形状:呈长柱状, 2.C核:卵圆形,靠近细胞的基底面。 分布:胃、肠、子宫、输卵管等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细胞特点:
被覆上皮 腺上皮 特殊上皮(×)
被覆上皮
一、分布: ⑴体表 ⑵空腔脏器的内表面
被覆上皮 一、分布: 二、特点:
① C 多,排列紧密、 C 间质少;
② 细胞有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③基底面有基膜; ④被覆上皮内无血管
被覆上皮 一、分布 二、特点
三、分类
被覆上皮依据什么分类的?
细胞的 层数 、形态 单层上皮
腺泡+导管 1.外分泌腺:
如汗腺、唾液腺
2.内分泌腺:无导管, 分泌物直接释放入血液或淋巴液。 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称激素。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机器,由数万亿个细胞构成。

这些细胞通过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从而实现人体的各种功能。

人体最基本的组织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每种组织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它们共同协作,使我们能够正常生活和运动。

上皮组织是人体最外层的一层组织,包裹在我们的皮肤和脏器的表面。

它有很多细胞层,形成了一种层状结构。

这种结构使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内部组织的功能。

上皮组织还负责分泌物质、吸收营养和排除废物等功能。

我们身体各个器官的表面基本都由上皮组织构成,例如皮肤、眼角膜等。

结缔组织是一种支持和连接其他组织的组织。

它由细胞和复杂的细胞外基质组成。

结缔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机械支持和保持形态。

它在身体中广泛存在,包括血管的壁、皮下脂肪和骨骼等。

结缔组织还负责运输营养物质和信号分子,以及维持免疫功能。

它是连接人体各个部分的纽带,使整个机体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肌肉组织是能够收缩和产生力量的组织。

它由肌肉纤维组成,具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供应。

肌肉组织的收缩机制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活动,如行走、跑步和举重等。

肌肉组织分为平滑肌、横纹肌和心肌三种类型。

平滑肌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中,如血管、胃和肠道。

横纹肌是骨骼肌,使我们能够主动控制肢体的运动。

心肌是心脏的组织,具有自主收缩的特性。

神经组织是人体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关键组织。

它由神经元和支持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具有电活性和突触传递能力,能够传递和处理神经信号。

神经组织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是身体各种感觉和运动的控制中心。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将信息传递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以上简要介绍了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上皮组织是保护和分泌的重要组织,结缔组织提供机械支持和连接,肌肉组织使我们能够运动,神经组织则负责信息传递和调节。

这些组织之间密切合作,相互支持,使人体能够正常工作。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知识点--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知识点--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及试题(一)绪论1、构成人体形态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3、人体有9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4、解剖学姿势:亦称标准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自然下垂到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1.解剖学姿势错误的是:(C)A双眼向前平视B上肢下垂C拇指在前D双腿并拢E足尖向前第一章运动系统1、骨的形态和分类:按照形态,骨科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①长骨:称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跗骨③扁骨:呈板状,对腔内器官起保护作用④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躯干、颅底和面部。

2、籽骨的作用:改变力的方向,又可减少对肌腱的摩擦。

3、骨的构造:骨有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

4、骨膜对骨的营养、生长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5、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6、骨髓可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7、长骨两端的骺、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骨髓,终生都是红骨髓,怀疑有造血功能疾病时,常在髂骨或胸骨处抽取少量红骨髓来进行检查确定。

8、年幼者的有机质和无机质约各占一半,故弹性大,硬度小、但易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发生青枝骨折;成年人的骨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最为合适,约为3:7,具有很大的硬度,和一定的弹性,也较坚韧,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比例更大,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

9、按照骨连接的方式和机能不同,可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10、直接连接可分为纤维连接和软骨连接1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囊、关节面和关节腔12、关节腔内为负压,对维持关节稳固性有一定的作用13、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关节唇14、躯干骨由椎骨、胸骨和肋骨构成15、钩椎关节的增生可导致颈椎病16、第7颈椎又称隆椎,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棘突下方凹陷处为中医所称“大椎穴”17、颈椎、胸椎、腰椎的区别①颈椎各椎体具有横突孔②胸椎各椎体均有肋凹30、颞下颌关节:又称下颌关节,是颅骨间唯一的滑膜关节,它是由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节与下颌头构成颞下颌关节属于联合关节,两侧同时运动,可使下颌骨上提,下降、向前、向后和侧方运动31、锁骨是上肢骨中唯一与躯干骨构成关节的骨32、肱骨上端与肱骨体交界处称为外科颈,因此处易骨折而得名33、腕骨:近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34、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35、肩关节是全身运动幅度最大,运动形式最多,最灵活的关节36、肘关节,由肱骨下端与持股、桡骨上端构成37、肘关节包括三个关节:肱尺关节、桡尺近侧关节、肱桡关节38、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39、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融合而成40、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41、髂嵴,约平对第4腰椎棘突,临床上常作为腰椎穿刺的定位标志42、髂前上嵴是测量骨盆的常用标志43、胸锁乳突肌,斜位于颈部两侧,于体表可见轮廓,起自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颜面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44、主动脉裂孔在脊柱的前方,月平对第12胸椎,有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在主动脉孔的左前上方,约平对第10胸椎,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裂孔在食管裂孔的右前方,位于中心建上,约平对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

组织胚胎学填空题

组织胚胎学填空题

组织胚胎学填空题1.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常用的组织标本制作方法有切片、涂片、铺片和磨片。

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脂类、蛋白质和少量糖类。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是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排列成的液态膜。

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有两种,一种被称为表面蛋白、另一种被称为嵌入蛋白。

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主要为物质交换、受体载体、胞吐胞吞、酶、细胞收缩及变形运动、免疫。

4.散在于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有形成分称细胞器。

它们主要包括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丝、微管、中间丝、中心粒。

5.内质网可因表面附着核糖体而称为粗面内质网,功能为合成与分泌蛋白质。

另一种因表面光滑而被称为滑面内质网,其功能为合成类固醇、合成脂质、参与解毒和药物代谢、胆汁生成、灭活激素、参与肌细胞的收缩。

6.参与形成溶酶体的细胞器主要是高尔基复合体。

为细胞提供能量的细胞器为线粒体。

构成细胞骨架的结构有4个,它们分别被称为微管、微丝、中间丝、微梁网格。

7.在HE染色的切片中,可见到细胞核中有紫蓝色块状或点状的结构,称为异染色质。

在电镜下,它是因染色质链高度集缩而形成的,细胞核中另一部分因其低度集缩甚至完全伸展的染色质超过光镜的分辨率而在光镜下看不见,称为常染色质。

这些紫蓝色结构的主要功能为携带遗传信息。

8.上皮细胞是由大量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上皮细胞具有极性,可分为游离面和基底面。

上皮组织一般无血管分布。

根据功能和分布可将上皮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

9.被覆上皮是根据细胞层次和细胞形态分类的。

衬贴于心脏和血管等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

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

10.根据上皮分类原则,小肠粘膜上皮属于单层柱状上皮,柱状细胞间夹有杯状细胞。

输尿管粘膜上皮属于变移上皮。

食管黏膜上皮属于复层扁平上皮。

11.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有柱状细胞、梭形细胞和锥体形细胞组成。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它涉及到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和组织的解剖结构以及其相应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围绕人体解剖生理学的重点内容展开,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体性功能等方面。

一、细胞与组织1. 细胞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其结构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等组成部分。

细胞具有各种功能,如代谢、生长、分化和增殖等。

2. 组织学组织是由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每种组织均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二、器官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1. 心脏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主要功能是泵送血液循环。

它由心房和心室组成,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的流动。

2. 肺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

它通过呼吸过程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 肾脏肾脏是人体排泄系统的核心器官,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产生尿液。

肾脏还参与体液平衡、酸碱平衡和离子调节等生理过程。

4. 肠道肠道包括小肠和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吸收其中的养分。

5.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参与消化、代谢、解毒等过程,并产生胆汁来帮助消化和吸收。

三、系统的解剖结构与调节功能1.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构成,具有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功能。

它监控和调节人体各个系统的活动,包括运动、感觉、思维和记忆等。

2.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多个内分泌腺和激素组成,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它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免疫和生殖等方面。

3.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它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等组成,能够识别和消灭外来入侵的病原体。

四、整体性功能与调节1.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维持体液平衡。

它调节体温、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01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ppt课件

01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ppt课件
分类
• 感觉神经末梢: •游离神经末梢 •有被囊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肌
梭等
• 运动神经末梢: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终
板)、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58
皮肤表皮内的游离神经末梢 可感受冷、热、痛等刺激。
触觉小体(T)感受触觉, 呈长圆或卵圆形,分布于皮 肤真皮乳头(Dp)内,以手 指末节掌侧皮肤居多。触觉 小体外包结缔组织被囊,内 为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
环层小体体积大,圆或卵圆 形,感受压觉和振动觉。图 示皮下组织中的环层小体横 切面,外为数十层同心圆排 列的扁平细胞构成的被囊 (C),中央有一条均质圆 柱体,称内棍(箭头)
59
肌梭是分布于骨 骼肌的梭形小体
运动终板(箭头) 分布于骨骼肌内, 是运动神经元的 轴突终末与骨骼 肌纤维共同形成 的效应器,支配 肌纤维的收缩
31
结缔组织
32
结缔组织
由少量细胞散在于大量细胞间质中构成。细 胞一般无极性;细胞间质又称细胞外基质, 包括基质和纤维,其中含有血管、神经等
结缔组织广泛分布于体内,具有连接、支持、 营养、保护、修复等功能
结缔组织包括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固态的 软骨和骨以及液态的血液
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指固有结缔组织,又分 致密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11
单层扁平上皮
肾小囊壁层 单层扁平上皮
小血管内皮 腹膜间皮
12
单层立方上皮
肾小管与甲状腺滤泡的单层立方上皮
13
单层柱状上皮
小肠绒毛表面与胃的单层柱状上皮
14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舌下腺的导管与呼吸道的假复层柱状上皮
15
复层扁平上皮
食管粘膜(未角化)与皮肤(角化)复层扁平上皮

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什么

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什么

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什么四大组织的内容人体四大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回答人的补充2009-10-08 14:22上皮组织上皮组织也叫做上皮,它是衬贴或覆盖在其它组织上的一种重要结构。

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

结构特点是细胞结合紧密,细胞间质少。

通常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的功能。

上皮组织可分成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

上皮组织是人体最大的组织。

被覆上皮分布在身体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表面。

又分成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前者包括单层扁平(鳞状)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有的有纤毛)、假复层柱状上皮(有的有纤毛);后者包括复层扁平(鳞状)上皮、移行上皮。

被覆上皮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作用,可以防止外物损伤和病菌侵入。

单层上皮由单层细胞组成,常见于物质容易通过的地方。

眼睛视网膜的色素层是单层立方上皮。

分布在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等内腔表面的是假复层上皮。

看起来像复层,实际是由不同高度的单层细胞所组成。

较低的是杯状细胞,它可以分泌黏液;较高的是纤毛细胞,它可以扫除被黏液层黏附的吸入的尘粒。

皮肤的表皮,口腔、咽食管、肛门和阴道的表面,还有眼睛的角膜是复层上皮。

复层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更有利于保护作用。

腺上皮更具有分泌功能。

以腺上皮为主要组成成分的器官为腺体。

腺体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有胃腺、肠腺、汗腺等。

它们是由腺上皮围成的腺泡,分泌物流入其中央腔内,再由导管排到管腔或体表。

内分泌腺有肾上腺、垂体、甲状腺、性腺等。

腺细胞常排列成团状、索状或泡状,没有导管,激素分泌后立即进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管。

上皮组织再生能力很强,复层上皮的表浅细胞不时脱落,深部细胞不断分裂增生,使上皮保持动态平衡。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细丝状的纤维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具有重要功能意义。

细胞散居于细胞间质内,分布无极性。

第一章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

第一章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
第一篇 基础医学
第一章 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
组织(tissue)是由众多细胞(cell)和细胞间质(intercellular substance)组合在一起 构成的细胞群体。细胞是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人体的细胞有成百上千种类型,各种 细胞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特点,能合成与功能相关的蛋白质,表现某种代谢特点和功 能活动,即为细胞的表型(phenotype)。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包括纤 维、基质和不断流动的体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等),它们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 境(microenvironment),起支持、联系、营养和保护细胞的作用,对细胞的分化、运动、 信息沟通也有重要影响。组织微环境的稳定是保持细胞正常增殖、分化、代谢和功能活 动的重要条件,微环境成分的异常变动可使细胞发生病理变化。
皮具有很强的机械性保护作用,
分布于口腔、食管和阴道等的腔
面和皮肤表面,具有耐磨擦和阻
止异物侵入等作用。
图 2-1力。位于皮肤表面的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已无胞核, 胞质中充满角蛋白(一种硬蛋白),已是干硬的死细胞,具有更强的保护作用。衬贴在 口腔和食管等腔面的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是有核的活细胞,含角蛋白少,称未角化 的复层扁平上皮。
方向平行排列成束,基质和细胞很少,位于纤维之间。
2.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 见于真皮、硬脑膜、巩膜及许多器官的被膜等,其特
6.复层柱状上皮 深层为一层或几层多边形细胞,浅层为一层排列较整齐的柱状 细胞。此种上皮只见于眼睑结膜和男性尿道等处。
7.变移上皮 又称移行上皮,衬贴在排尿管道(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 腔面。变移上皮的细胞形状和层数可随所在器官的收缩与扩张而发生变化。如膀胱缩小 时,上皮变厚,细胞层数较多,此时表层细胞呈大立方形,胞质丰富,有的细胞含两个 细胞核;中层细胞为多边形,有些呈倒置的梨形;基底细胞为矮柱状或立方形;当膀胱 充尿扩张时,上皮变薄,细胞层数减少,细胞形状也变扁(图 2-1-6)。

人体组织解剖基本组织

人体组织解剖基本组织

第二节 上皮组织
A. 分类: 根据功能分4类 -- 被覆,腺,感觉,生殖上皮。 B. 被覆上皮的特性: 1. 细胞排列紧密,间质很少。 2. 内无血管,但神经末梢丰富。 3. 被覆上皮分布于体内、外表面。有极性。
极性: 细胞的游离面和基底面的结构和功能不同。 4. 功能: 保护,分泌和吸收等。
一. 被覆上皮的一般结构: 分类依据:细胞排列的层数和表层细胞的形态。 (一) 单层: 由单层细胞构成。 1 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 由单层
2. 弹性纤维(Elastic fiber):
a. 新鲜时黄色。细, 直行, 有分支。 b. 中央为弹性蛋白, 周边为微原纤维 (Microfibril)。 c. 弹性很强。 分支交 织成网。
• 3) 网状纤维 (Reticular fiber, 嗜银纤维): 嗜银性
• a. 具有支持作用。
• b. 电镜下有64nm的 周期性横纹。
未角化(Nonkeratinized)的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食道。所有的 细胞均是活细胞。 角化的(Keratinized)复层扁平上皮: 分布于表皮。角化层内的细 胞已死亡。
2、复层柱状上皮
• 尿道海绵体部 • 肛门 •咽 • 会厌喉面
二、 腺体(Glands): 腺上皮为主的器官。 (一) 分类:两类。 a. 内分泌腺 (Endocrine glands): 无导管。分泌物由 血管和淋巴管运送。 胰腺中的胰岛。 b. 外分泌腺 (Exocrine gland):有 导管。胰腺。
中间连接(粘着小带)
• 上皮 • 心肌 • 15-25nm • 保持细胞形态\传递
细胞收缩力
中间连接
(Intermediate junction): a. 带状。常分布于 紧密连接下方。 b. 20nm宽的胞间隙 两侧的胞膜内有电 子致密斑附着。 c. 由终末网内发出 的微丝插入致密斑。 d. 粘着相邻细胞。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知识点--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知识点--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及试题(一)绪论1、构成人体形态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3、人体有9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4、解剖学姿势:亦称标准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自然下垂到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1.解剖学姿势错误的是:(C)A双眼向前平视B上肢下垂C拇指在前D双腿并拢E足尖向前第一章运动系统1、骨的形态和分类:按照形态,骨科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①长骨:称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跗骨③扁骨:呈板状,对腔内器官起保护作用④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躯干、颅底和面部。

2、籽骨的作用:改变力的方向,又可减少对肌腱的摩擦。

3、骨的构造:骨有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

4、骨膜对骨的营养、生长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5、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6、骨髓可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7、长骨两端的骺、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骨髓,终生都是红骨髓,怀疑有造血功能疾病时,常在髂骨或胸骨处抽取少量红骨髓来进行检查确定。

8、年幼者的有机质和无机质约各占一半,故弹性大,硬度小、但易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发生青枝骨折;成年人的骨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最为合适,约为3:7,具有很大的硬度,和一定的弹性,也较坚韧,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比例更大,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

9、按照骨连接的方式和机能不同,可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10、直接连接可分为纤维连接和软骨连接1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囊、关节面和关节腔12、关节腔内为负压,对维持关节稳固性有一定的作用13、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关节唇14、躯干骨由椎骨、胸骨和肋骨构成15、钩椎关节的增生可导致颈椎病16、第7颈椎又称隆椎,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棘突下方凹陷处为中医所称“大椎穴”17、颈椎、胸椎、腰椎的区别①颈椎各椎体具有横突孔②胸椎各椎体均有肋凹30、颞下颌关节:又称下颌关节,是颅骨间唯一的滑膜关节,它是由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节与下颌头构成颞下颌关节属于联合关节,两侧同时运动,可使下颌骨上提,下降、向前、向后和侧方运动31、锁骨是上肢骨中唯一与躯干骨构成关节的骨32、肱骨上端与肱骨体交界处称为外科颈,因此处易骨折而得名33、腕骨:近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34、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35、肩关节是全身运动幅度最大,运动形式最多,最灵活的关节36、肘关节,由肱骨下端与持股、桡骨上端构成37、肘关节包括三个关节:肱尺关节、桡尺近侧关节、肱桡关节38、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39、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融合而成40、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41、髂嵴,约平对第4腰椎棘突,临床上常作为腰椎穿刺的定位标志42、髂前上嵴是测量骨盆的常用标志43、胸锁乳突肌,斜位于颈部两侧,于体表可见轮廓,起自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颜面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44、主动脉裂孔在脊柱的前方,月平对第12胸椎,有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在主动脉孔的左前上方,约平对第10胸椎,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裂孔在食管裂孔的右前方,位于中心建上,约平对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

初中生物知识讲解: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初中生物知识讲解: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知识精讲
1.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2.人体四大组织的比较:
考点分析
本知识点主要考查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形态及生理功能,常以选择、识图填空、连线等形式出题,也会结合植物组织、人体的结构层次来进行综合考查。

典型例题
1.皮肤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与皮肤保护功能有关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
C.神经组织D.肌肉组织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人体各个组织的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功能,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答案:A
2.某同学玩耍时不小心划破了皮肤,他感到疼痛,这种感觉主要是由于皮肤中分布有()。

A.结缔组织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
解析:此题在考查各个组织功能的同时,还需要对人体组织的分布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此题中的关键词不是划破了皮肤,而是疼痛,这种感觉由神经组织来支配。

答案:C。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组织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组织
腺的分类
根据有无导管,腺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至体外或管腔中,如汗腺、唾液腺等;内 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液,通过体液调节方式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腺的结构和功能
不同类型的腺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如单细胞腺、多细胞腺、管状腺、泡状腺等。它们通过分泌各种 物质(如消化酶、激素、抗体等)来参与人体的消化、代谢、免疫等生理过程。
02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 能
对神经元起到支持、保护、营养 和代谢等作用,同时参与神经信 号的传递和调控。
03
神经胶质细胞与神 经元的关系
与神经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 用,共同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基础。
06 基本组织在人体解剖生理 学中的意义与应用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上皮组织
覆盖于人体表面和体内各种管 腔壁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吸
调节人体内部环境平衡
基本组织通过分泌各种激素和酶等生物活性物质 ,调节人体内部环境平衡,如内分泌腺体和肝脏 等器官可分泌各种激素和代谢产物,调节人体代 谢和免疫功能。
02 上皮组织
被覆上皮
类型
被覆上皮根据细胞层数和形态可分为单层上皮(如单层扁 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和复层上皮(如 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等)。
上皮组织的再生
再生能力
上皮组织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当受到损伤时,能够通过周围健 康细胞的分裂增殖来修复和恢复 其结构和功能。
修复过程
上皮组织的修复过程包括细胞增 殖、迁移、分化和细胞间质的合 成等多个步骤。在修复过程中, 不同类型的上皮细胞可能会相互 转化或形成新的细胞类型以适应 损伤修复的需要。
和收缩性。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

1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2肝微细结构:肝表面被覆一层结缔组织的被膜,被膜在肝门处随进入肝门的管道深入肝内,将肝实质分隔成许多肝小叶,肝小叶为肝的形态结构和肝功能的基本结构。

3肺的微细结构;肺分为实质和间质2个部分,间质由肺内的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和神经等组成,实质由肺内各级支气管和肺泡组成,根据功能不同,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4肾的微细结构;肾实质主要由肾单位和集合管组成,在肾实质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血管。

淋巴管和神经等结构。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肌。

2骨通常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4脊柱位于背部正中,是躯干的中轴,由24块椎骨(颈7腰5胸12)1块骶骨和一块尾骨组成,脊柱具有支持,运动和保护脊髓等功能还参与胸腹盆腔后壁的构造,保护腔内脏器。

5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骨,和一块胸骨连接而成。

具有支持和保护胸,腹腔脏器及参与呼吸运动等功能6骨盆骶尾和左,右髋骨连接而成,具有保护盆腔脏器和传导重力等功能,骨盆又以界限划分为上部宽大的上骨盆和小骨盆,界限由岬,弓状线,耻骨梳和耻骨联合上缘构成。

小骨盆有上下两口,其内腔称为骨盆腔,容纳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统的部分器官,在女性又是胎儿娩出的产道。

7椎骨的一般形态,椎骨分为椎弓和椎体两部分,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主要由骨松质构成。

表面的骨密质薄,易外力压缩性骨折,椎弓位于椎体后方,可分为椎弓根和椎弓板两部分。

椎弓和椎体共同围成锥孔。

全部椎骨的锥孔连成椎管、容纳脊髓。

上下相邻的椎弓根部围成椎间孔,孔内有脊髓神经和血管通过。

8颅的组成、颅分为面颅和脑颅两部分,脑颅位居颅的后上部,由8块颅骨组成,包括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各一块,顶骨、颞骨各两块。

他们共同围成颅腔。

容纳、支持和保护脑。

颅腔的顶盖称为颅盖,其低称为颅底。

面颅位居颅的前下部,由15块颅骨构成,包括鼻骨、泪骨、上颌骨、颧骨、下鼻甲。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人体结构及其组织结构、生理功能、运动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人体解剖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是医学教育和临床医生技能训练的基础。

本文就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进行探讨。

一、组织学人体由不同种类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形成各种各样的组织,不同的组织通过不同的方式构成不同的器官和系统。

因此,研究人体组织学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类型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是由紧密排列的细胞组成的,覆盖身体的表面和内部腔。

结缔组织是由纤维和基质组成,它为身体提供结构支撑。

肌肉组织则是通过肌纤维的收缩来帮助我们完成肢体的运动。

神经组织则由神经元和神经细胞组成,是传递和处理信息的主要途径。

二、器官系统人体的各种组织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器官和系统,例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这些器官和系统相互作用,组成复杂的生理系统,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和代谢过程,保持健康状态。

呼吸系统负责将氧气引入身体,将二氧化碳排出身体。

循环系统则通过心血管系统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肺部呼出。

消化系统则是将食物分解吸收,排泄系统则将代谢产物排出身体。

神经系统则协调身体内外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控制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三、骨骼肌肉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骨骼是人体支撑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起到保护内脏、血液生成的作用。

肌肉组织则是人体运动的主要驱动力,维持骨骼的稳定性。

人体有三种主要类型的肌肉组织: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是支配我们的手臂、腿、躯干等运动的肌肉,平滑肌则主要存在于内脏器官和血管中,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

心肌则是构成心脏的肌肉,控制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流动。

四、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则是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的。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信息处理中心,它接收来自周围神经系统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再通过周围神经系统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各部位。

人体解剖生理学人体组织

人体解剖生理学人体组织

三细胞间连接
1 紧密连接:靠近细胞游离面;相邻 细胞侧面呈嵴状部分融合;封闭细胞 间隙 功能: 阻止物质扩散
2 中间连接和桥粒:细胞间均有一 定宽度的间隙;其内有丝状物;胞质面 有少量致密物质及丝状物附着 功能: 牢固的连接细胞
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粒
3 缝隙连接: 细胞膜呈间断融合; 形成小管
功能: 物质交换和传递信息
人体基本组织
组织:结构和功能 相同/相似/相关 细胞群及其周围的细胞间质构成细 胞群+细胞外基质
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一结构特点
上皮组织
1. 密集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 2. 2 极性 3. 3 无血管 4. 4 游离神经末梢丰富
分类: 1 被覆上皮 —覆盖在体表或衬在有腔器官的腔面
功能:加强细胞与结缔组 织间的连接;是一 种半透膜
游离面
基底面
二 结缔组织
一结构特点
01 大量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 细胞种类多 数量少;分散而无极性 02 细胞间质包括基质 纤维和组织液 03 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形态多样 具有支持 连接 营养 保护等多种功能
二结构 功能 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软骨 骨 血液 一般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指前四种
1 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
⑴细胞 细胞种类多 分散 其中恒定细胞为成纤维细胞 脂 肪细胞和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另一些是可游走或数量不定的细 胞;如巨噬细胞 浆细胞 肥大 细胞 血液中渗出的白细胞
成纤维细胞
是主要细胞成分 胞体较; 多突;胞质弱嗜碱性;胞核 大;染色浅;核仁明显;电 镜下胞质内含粗面内质网 游离核糖体 高尔基复合; 能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纤维 和基质 纤维细胞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组织详解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组织详解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细小血管,管壁非常薄,仅由单层内皮 细胞构成,通透性大,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淋巴系统组成与功能
淋巴管道
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 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负
责收集和输送淋巴液。
淋巴器官
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扁桃体 、脾脏和胸腺等,是淋巴细胞 增殖和分化的场所。
抗体作用机制
抗体通过其特异性结合能力,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进而促进抗原的清除和消灭。同时,抗体还能激活补体系统 ,引发炎症反应等免疫应答。
08
内分泌系统基本组织
内分泌腺分类及功能
下丘脑
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内脏及内分泌活动。
垂体
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控制生长 发育和代谢。
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代谢和能量平衡 。
循环系统基本组织
心脏结构与功能
心脏位置与形态 心脏内部结构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功能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呈倒置圆锥形,大小约与本人拳头相 等。
心脏内部被心间隔分为左右两半,每半又被房室口分为心房和 心室。
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 室结、房室束等,负责心脏电信号的传导。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应用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为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组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有望通过组织工程和再生 医学技术,实现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再生和修复,为医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跨学科交叉融合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组织的研究将越来越多地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如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 。这些交叉学科的发展将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人体组织的奥秘,为医学和健康领域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
纤维软骨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如下:
1.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如皮肤上皮能保护体
表,小肠腺上皮能分泌消化液。

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等作用,分布在皮肤、内脏器官、体内各管腔内外表面。

2.结缔组织:细胞间质发达,分布广泛,如骨组织、血液等。

起营养、支持、
连接、保护作用。

3.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如平滑肌、骨骼肌、
心肌。

分布在四肢、躯干、心脏、胃、肠等,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

4.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分布在神经系
统,如脑、脊髓等。

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各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实验四 人体的基本组织(观察玻片)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课(人教版2024)

实验四 人体的基本组织(观察玻片)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课(人教版2024)

态特点。
方法步骤
消化道上皮(染色,放大450倍)
人体的基本组织——观察玻片(视频参考)
上皮组织
消化道上皮(染色,放大450倍)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 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 能保护体表,小肠腺上皮能分泌 消化液。
肌肉组织
平滑肌(染色,放大200倍)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 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能使机体产 生运动。肌肉组织包括平滑肌、 骨骼肌、心肌。
这些腺体能产生消化液,参与食物源自消化。这说明BA.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功能
B.上皮组织具有分泌功能
C.神经组织具有调节和控制功能 D.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习题
3.下列关于动物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动物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不同的 细胞构成 B.构成大脑、脊髓的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 C.流动的血液、骨骼中的骨组织都属于结缔 组织 D.不同的动物组织随机排列在一起构成器官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种 类很多,分布最广;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 胞构成;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 能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讨论
讨论四种基本组织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能使机体产生 运动。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 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 作用。
A.细胞→组织→动物体→器官→系统 B.动物体→器官→组织→细胞→系统 C.组织→器官→动物体→细胞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习题
THANK YOU
感谢倾听
小花儿妈妈
结缔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2肝微细结构:肝表面被覆一层结缔组织的被膜,被膜在肝门处随进入肝门的管道深入肝内,将肝实质分隔成许多肝小叶,肝小叶为肝的形态结构和肝功能的基本结构。

3肺的微细结构;肺分为实质和间质2个部分,间质由肺内的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和神经等组成,实质由肺内各级支气管和肺泡组成,根据功能不同,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4肾的微细结构;肾实质主要由肾单位和集合管组成,在肾实质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血管。

淋巴管和神经等结构。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肌。

2骨通常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4脊柱位于背部正中,是躯干的中轴,由24块椎骨(颈7腰5胸12)1块骶骨和一块尾骨组成,脊柱具有支持,运动和保护脊髓等功能还参与胸腹盆腔后壁的构造,保护腔内脏器。

5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骨,和一块胸骨连接而成。

具有支持和保护胸,腹腔脏器及参与呼吸运动等功能6骨盆骶尾和左,右髋骨连接而成,具有保护盆腔脏器和传导重力等功能,骨盆又以界限划分为上部宽大的上骨盆和小骨盆,界限由岬,弓状线,耻骨梳和耻骨联合上缘构成。

小骨盆有上下两口,其内腔称为骨盆腔,容纳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统的部分器官,在女性又是胎儿娩出的产道。

7椎骨的一般形态,椎骨分为椎弓和椎体两部分,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主要由骨松质构成。

表面的骨密质薄,易外力压缩性骨折,椎弓位于椎体后方,可分为椎弓根和椎弓板两部分。

椎弓和椎体共同围成锥孔。

全部椎骨的锥孔连成椎管、容纳脊髓。

上下相邻的椎弓根部围成椎间孔,孔内有脊髓神经和血管通过。

8颅的组成、颅分为面颅和脑颅两部分,脑颅位居颅的后上部,由8块颅骨组成,包括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各一块,顶骨、颞骨各两块。

他们共同围成颅腔。

容纳、支持和保护脑。

颅腔的顶盖称为颅盖,其低称为颅底。

面颅位居颅的前下部,由15块颅骨构成,包括鼻骨、泪骨、上颌骨、颧骨、下鼻甲。

腭骨各两块。

舌骨,下颌骨、犁骨各一块,他们构成面部的骨性基础。

0下颌骨位于前部,上缘有牙槽。

下颌支位于后部,其向上的突起称髁突,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相交形成的钝角称下颌角。

9关节的运动形式:屈伸。

2内收外展。

旋转。

环转。

1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

关节盂浅小,肱骨头膨大。

关节囊薄而松弛,其上前后都有肌和腱等加强。

下臂薄弱。

全身幅度最大,最灵活的关节。

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2肘关节:包括3个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桡骨上端组成,其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关节囊的前后壁较薄弱而松弛,内外侧壁较紧张,并有韧带加强。

肘关节可做屈伸运动。

前臂骨的连接:尺桡骨体的相对缘,借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骨间膜相连接。

桡,尺骨的两端分别以关节相连接。

桡尺近、远侧关节同时活动时,可使前臂旋前旋后。

3桡腕关节由桡骨下端和尺骨远侧的关节盘和腕骨组成,可做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

4髋关节。

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髋臼与股骨头的接触面大,关节囊厚而紧张,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内含营养股骨头的血管。

可做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较肩关节运动幅度小,稳固性强。

5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组成。

关节囊宽阔而松弛,但韧带发达,其中前壁的髌韧带最强大,在关节囊内有膝交叉韧带和关节半月板,关节半月板分内侧关节半月板和外侧关节半月板,分别位于股、胫两股相对应的内外侧髁之间,上面微凹,下面平坦,使股胫两骨的关节面更为适应,有利于关节的稳定和运动,膝交叉韧带分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连于股胫之间。

起稳固作用。

关节可做屈伸运动,处于半屈还可做轻度旋内和旋外运动。

6距小腿关节又称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组成,关节囊前后壁薄弱而松弛,两侧壁有韧带加强,内侧韧带坚韧,外侧韧带薄弱。

足内翻易发生损伤。

背屈伸和足石屈屈运动,与付骨关节协调可使足内翻和外翻。

1咀嚼肌有咬肌和颞肌,配布在颞下颌关节周围,参与咀嚼运动。

2躯干浅层肌的位置及功能。

是躯干与上肢相连的肌。

主要是斜方肌和背阔肌。

1斜方肌位于项背部,为三角形扁肌,两侧相对成斜方形。

起于枕骨和颈骨和颈、胸椎棘突,止于肩胛骨和锁骨。

其不同部位的肌束收缩,可使肩胛骨上提,下降,靠拢脊柱;若肩胛骨固定,可使头后仰。

2背阔肌:位于背的下部和胸后外侧部,为全身最大的扁肌。

起于髂嵴,腰椎和下部腰椎棘突,止于肱骨头前下方,肌收缩时,可使臂内收、旋内和后伸。

若上肢上举并固定可做引体向上。

1臂肌分前后两群。

1前群位于臂的前部,主要有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起于肩胛骨,止于桡骨上端内侧面,其主要作用是屈肘关节和使前臂旋后。

屈肘时在肘关节前方所能摸到的条索状结构,即肱二头肌肌腱。

2后群,位于臂的后部,主要有肱三头肌,肱三头肌起于肩胛骨和肱骨,止于尺骨鹰嘴。

肱三头肌是肘关节的主要伸肌。

2下肢肌按部位可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3髋肌后群:臀大肌,位于臀部浅层,略成四边形,大而肥厚,起于髂骨上部的外侧面和骶骨背面,主要止于股骨上部的后面,可使髋关节后伸、旋外。

臀部外上4分之1区肌质肥厚,且血管和神经细少,是临床肌肉注射的常选部位。

4股三角;为腹股沟韧带及其下方的肌围成的三角形间隙,表面覆有筋膜和皮肤,股三角内由外侧依次排列有股静脉,股动脉,和股神经。

5新生儿颅的主要特征。

新生儿颅的某些骨之间,仍有尚待骨化的结缔组织膜。

其中面积较大的称为颅囟。

主要的颅囟有:位于矢状缝与冠状缝交汇处称前囟,呈菱形,1到2岁时闭合,位于矢状缝与人字缝交汇处的称后囟。

呈三角形,在出生后不久闭合,颅囟未闭合之前,颅内压增高时,前囟饱满。

佝偻病患儿,颅囟的闭合时间延迟。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

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12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2口腔到12指肠为上消化道。

空肠及其以下的消化管为下消化道;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和消化管壁的小腺体。

1咽位于颈椎前方,上接颅底,下端在第六颈椎下缘处连于食管,全长约12CM,咽分为口咽、鼻咽、喉咽。

1鼻咽的是软腭平面以上的部分,向前经过鼻后孔通鼻腔,在其外侧壁上,有通向鼓室的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咽口后上方有一纵行深窝,称咽隐窝,是鼻咽癌好发部位。

2喉咽的梨装隐窝是异物容易滞留的部位。

8食管的位置和形态。

食管为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上端于咽相接,沿脊柱前方下入胸腔,经气管,左主支气管和心包的后方,穿隔的食管裂孔入腹腔。

续于胃的喷门。

2在食管的粘膜下层内含有食管腺,能分泌粘液,具有润滑和保护食管作用2胃是消化管膨大的部分,具有容纳食物,分泌胃液和初步消化食物等作用。

形态结构。

胃有两壁两口及两缘,两壁即前臂和后壁。

胃的入口称喷门,与食管相接;出口为幽门,与12指肠相续;上缘短而凹陷,凹向右上方,称胃小弯,该弯最低处弯曲成角状,称角切记。

下缘较长而凸,朝向左下方,为胃大弯。

胃可分为四部分,一,喷门附近的部分为喷门部。

二,喷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胃底。

三胃底与角切记之间的部分称胃体。

四角切记与幽门部分称幽门部,临床上常称为胃窦。

胃小弯及幽门部是胃溃疡和胃癌的易发部位。

3胃的位置,胃的位置随体型,充盈度和体位不同有较大差异。

胃在中等充盈时大部分在左季肋区,小部分在腹上区。

4胃腺。

胃壁有四层结构,胃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内含有许多管状腺体称胃腺。

胃腺按其部位可分为:喷门腺,幽门腺和胃底腺,喷门腺和幽门腺位于喷门部和幽门部,主要分泌粘液和溶菌酶等。

胃底腺位于胃底和胃体部,主要由主细胞,壁细胞和颈粘液细胞构成,其分泌物构成了胃液的主要成分。

胃肌较厚,分内斜,中环和外纵肌三层。

环形肌在幽门处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收缩时,可关闭幽门。

四,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可分泌胆汁参与消化和吸收,还有代谢解毒等功能。

1形态位置、呈楔形,右端钝厚,左端窄薄,上下两面,前后两缘,肝上面隆突而光滑,与隔相贴为膈面,借镰状韧带分为肝左右叶,肝下面凹陷,于腹腔脏器相邻,称脏面。

脏面有2条纵沟和一条横沟。

呈H型排列,横沟为肝门,是肝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出入肝的部位。

右纵沟宽而浅,前部容纳胆囊,后部有下腔静脉通过。

左纵沟窄而深,容纳韧带。

肝的脏面以H形沟分为肝左叶肝右叶,方叶和尾状叶,肝的前缘锐利后缘钝圆。

1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上界于膈一致,下界右侧于右肋弓一致,腹上区可达剑突下3到5CM。

7岁以下儿童肝下界可超过右肋弓下缘,但不超过2CM,在平静呼吸时,肝可上下移动2到3CM。

1黄疸,胆小管在肝小叶内相互连接成网,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直接进入胆小管,当肝出现病变和胆道阻塞时,可破坏肝细胞之间的连接,胆汁进入肝血窦,从而引起黄疸。

2肝接受肝固有动脉和肝门静脉的血液,故肝的血供丰富,肝固有动脉是肝的营养性血管,肝门静脉是肝的功能性血管,两血管经肝门入肝后,经反复分支,分别形成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静脉。

其终末分支都开口于肝血窦,从而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从肝小叶周边流向中央静脉,中央静脉汇合成小叶下静脉,小叶下静脉进而汇合成2到3条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2胆囊有贮存和浓缩胆汁,排放胆汁的功能。

2肝胰壶腹括约肌控制胆汁和胰液的排放,排出途径。

肝细胞分泌胆汁、胆小管、小叶间胆管、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

3胰液含碳酸氢盐,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淀粉分解麦芽糖,蛋白质分解多肽和氨基酸。

4不进食,肝胰壶腹括约肌保持收缩状态,胆囊舒张,肝细胞分泌胆汁、肝左管,肝右管、胆囊管、胆囊贮存浓缩。

进食后在食物的刺激下,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胆囊收缩,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

二小肠上接幽门下续盲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

2十二指肠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十二指肠悬肌是手术确认空肠起始部的重要标志。

3小肠粘膜构成主要结构有环状皱襞,绒毛和肠腺。

绒毛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

肠腺可分为十二指肠腺和小肠腺,主要由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

具有分泌功能。

4小肠运动方式,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

5盲肠和结肠表面有三种形态特征,即结肠带,结肠袋,和脂肪垂。

6腹膜具有分泌浆液,固定脏器,防御,修复和吸收等功能。

7腹膜与内脏的关系。

根据腹,盆腔脏器被腹膜包裹的程度不同,可将腹,盆腔脏器分为三种内型,1腹膜内位脏器。

指脏器表面全部被腹膜包裹2腹膜间位脏器,指表面大部分被腹膜包裹,3腹膜外位脏器。

指小部分被腹膜包裹的脏器。

8腹膜形成的结构。

腹膜在腹,盆腔的脏器与脏器之间,脏器与腹,盆壁之间相互连接、移行,形成网膜。

韧带。

系膜和陷凹等结构。

二、完成外呼吸的一系列器官组成呼吸系统。

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及其分支,他们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鼻咽喉合称上呼吸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