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长颈鹿和小鸟教学设计(1)
长颈鹿和小鸟教学教案
![长颈鹿和小鸟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7e9fc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e.png)
长颈鹿和小鸟教学教案长颈鹿和小鸟教学教案长颈鹿和小鸟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2、能运用除法运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除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有了对除法含义的体会,学会了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丰富学生对除法运算的认识,学会用6~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这就要求教师将数学教学过程巧妙地转化为数学活动的过程。
对于这节练习课,单纯地进行练习与反馈,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很难使学生获得数学的体验。
因而,把这节课以一个个数学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位于乌鲁木齐中心附近,配有较先进的电化教育设备,便于为学生提供图、文、声、色、像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学生年龄在8岁左右,大多来自本市的各个家庭,思维较活跃,喜爱各类小动物,乐于参与各类活动和游戏,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与该课堂趣味程度有紧密的联系。
〖课堂实录〗(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师:森林学校又要招收新学员了,听到这个好消息,小动物们都赶着去报名呢!(二)组织活动,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活动一:长颈鹿分房子。
师:(电脑出示第82页主题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并小声说着自己所看到的。
)生1:我看到空中飞来了42只小鸟,草地上还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
生2:那座小房子上有六个“洞”。
师: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2:就是告诉我们一间房子能住6只小鸟。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图意)。
师:(点击,图中出现长颈鹿)瞧!长颈鹿老师来迎接小鸟了!(板书课题,贴“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9.1 长颈鹿与小鸟(1)-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9.1 长颈鹿与小鸟(1)-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2cf76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f.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9.1 长颈鹿与小鸟(1)-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长颈鹿与小鸟(1)》,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的第九单元第一节。
主要通过动物故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数学中的加法与减法。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动物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中的加法和减法,掌握数学操作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结合实物模型进行数学计算,加深对数学操作的理解。
3.情感目标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通过动物故事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呈现一个长颈鹿和一个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长颈鹿脖子有多长?小鸟有多高?如果小鸟站在长颈鹿的背上会高多少?”2.自主探究环节通过动物故事《长颈鹿与小鸟(1)》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结合实物模型进行探究和计算,体验数学操作的乐趣和意义。
3.合作分享环节小组合作,分享探究过程和结果,加深掌握数学操作的方法和技能。
4.归纳总结环节根据学生的探究和分享,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数学操作方法的理解。
5.拓展应用环节探究其他动物的身高差异,或者进行有趣的动物数学问题讨论。
五、教学评估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分享,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学习兴趣,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授课,教师深入理解和掌握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数学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当中注重对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引导和指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团体合作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66879b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06.png)
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内容《长颈鹿与小鸟》是一个关于长度单位的数学故事,通过讲述长颈鹿和小鸟的比赛,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比较物体长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并能够运用这些单位比较物体长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比较物体长短。
难点: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长颈鹿和小鸟的谜语,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基本概念:介绍长度单位,如米、厘米,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单位。
3. 情境教学:讲述长颈鹿和小鸟的比赛故事,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感知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操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比较。
5.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讨论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长度单位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 收集学生的测量结果,分析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误差控制能力。
3. 听取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估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或故事卡片。
2. 不同长度的物体,如直尺、铅笔、书本等。
3. 尺子、测量工具和记录表格。
4.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长度单位和相关知识。
八、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长度单位,如千米、毫米等,并探讨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更复杂的长度测量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颈鹿与小鸟》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颈鹿与小鸟》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e64f5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5.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颈鹿与小鸟》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授本课内容,使学生培养正确认识物体位置远近的能力,了解图形的大小、方向以及位置关系。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课程主题《长颈鹿与小鸟》教学内容1. 复习复习在学前的内容2. 导入通过ppt展示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 学习1.让学生根据图中图形的位置和远近,对图形进行排序。
先让学生根据图形的位置排一遍,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远近关系排序。
2.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的大小、方向和位置关系。
3.让学生自己尝试一下绘画,绘制几个图形,然后让其他同学来判断它们的位置、大小和远近关系。
4. 总结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并提出一些问题。
5. 拓展教师给学生添加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生掌握图形的大小、方向和位置关系。
2.学生通过绘制图片,进一步掌握图形的位置关系。
难点如何让学生准确判断图形的大小、方向和位置关系。
四、课时安排课时一教学内容复习、导入、学习1、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复习、导入、学习1、2难点:学生掌握图形的大小、方向和位置关系。
课时二教学内容学习3、4、5、拓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3、4、5、拓展难点:如何让学生准确判断图形的大小、方向和位置关系。
五、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让学生主导学习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和绘图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互动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己绘制图形,然后由其他同学来判断它们的位置、大小和远近关系,达到互动教学的效果。
课堂讨论法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提出疑问,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回答学生的问题。
六、教学评估1.学生通过绘制图形,让其他同学来判断它们的位置、大小和远近关系,达到教学目的。
2.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自我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提出问题,反映学生掌握情况。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aec2a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d.png)
3.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数一数长颈鹿的数量,数一数小鸟的数量,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4.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其他实际问题中,如比较物品的数量、身高、体重等。
6.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提高他们运用数的大小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数的大小比较练习:我会设计一些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练习题将涵盖不同数量的长颈鹿和小鸟,以及其他相关物品的比较。
2.实际问题解决:我会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比较家庭成员的数量、比较物品的数量等,并使用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任务:我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一个主题,如动物、水果等,并使用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相关物品的数量。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出有趣和富有创造力的作品。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图片和实际物品,并要求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较。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他们想要比较的物品或图片,并使用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我会鼓励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将能够进一步巩固对数的大小比较的理解,并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练习后,我会进行总结归纳。我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在练习题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总结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我会强调数的大小比较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将能够加深对数的大小比较的理解,并建立起牢固的知识体系。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9单元第1课时 长颈鹿与小鸟(1)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9单元第1课时 长颈鹿与小鸟(1)](https://img.taocdn.com/s3/m/6fff430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0.png)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9单元第1课时长颈鹿与小鸟(1)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比”的概念,并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能够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进行简单的排序。
3.能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对比大小,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否准确理解“比”的概念。
2.学生是否能准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进行排序。
3.学生是否能根据题目信息,对比大小,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教学准备1.教学PPT;2.物品比较的图片(长颈鹿、小鸟、苹果、香蕉、篮球等);3.活动卡片(一些二元比较题目);4.学生的教学素材(学习笔记、作业本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引出本堂课重点——比的概念,把一些图形投影在黑板上,通过比较大小,引导学生认识到比的概念。
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强调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要求学生深入思考。
导入结束后,引出课程主题——长颈鹿与小鸟。
2. 讲解环节本环节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教学PPT详细介绍比的概念,并以比较动物的身高为例,对比大小,引领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操作。
3. 操作环节本环节采用小组或个人操作的方式,以举办“动物运动会”为背景,进行数码游戏。
教师准备各种“淘汰赛”卡片,卡片上随机给出了两个动物的比较,学生需要根据题目信息,判断两个物体的大小,并做出选择。
本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并进一步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排序。
4. 引申环节本环节可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进行较难题的拓展或分析优化。
例如,可以依照学生的能力水平适当提高难度,使学生得到更大的挑战并更好地掌握“比”的概念和应用。
5. 归纳总结小结本堂课的核心内容和要点。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巩固学生对于课程的深刻理解,强调比的概念与大小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旨在检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可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回答、综合测试等。
六、教学反思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答题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的反馈,对本堂课进行反思,以便下一堂课的准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颈鹿和小鸟》教案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颈鹿和小鸟》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c7e35c6561252d381eb6e41.png)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长颈鹿和小鸟》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提出并解决出发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体验除法运算方法的多样性,掌握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探索解决“方框里最大能填几”这类问题的方法,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提出并解决出发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体验除法运算方法的多样性,掌握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长颈鹿和42只小鸟,一天,长颈鹿想让鸟儿们留下来,决定为他们准备房子,你们想不想参加?二、新课学习1.问题探究师:同学们观察员得可真仔细,是呀!我们替长颈鹿想一想办法,应该为小鸟准备几间房子呢?谁能列式呢?42÷6=?应该怎样算呢,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2.体验感悟师:哪些同学说一说怎么样想?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板书。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来的小鸟是24只,36只,48只,54只,那么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栋房子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
引导学生反馈。
师:同学们,如果飞来的小鸟不是42只,也不是48只,每间房子里住的小鸟也不是6只,根据乘法口诀,你想补充哪些条件,长颈鹿该准备几栋房子呢、在小组内说一说,好吗?教师引导学生反馈。
刚才我们应用乘法口诀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同学们真了不起,接下来我们看一组练习。
(课后“练一练”第一题)我们比一比看谁应用。
三、结论总结这节课你学懂了什么?(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录音\录像,分享给全班同学。
)四、课堂练习学校有24个球分别装在大球筐里,要求每个筐里装的要一样多?(1)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样装?(2)说明你们的理由。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颈鹿与小鸟-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颈鹿与小鸟-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ecf5a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6.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颈鹿与小鸟北师大版教案:长颈鹿与小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物》中的故事《长颈鹿与小鸟》。
故事讲述了长颈鹿和小鸟之间的有趣互动,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学习到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情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故事情节,进行逻辑思维和想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故事卡片、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
学具:学生手册、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故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故事《长颈鹿与小鸟》,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理解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讨论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4. 实践:教师分发故事卡片,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用彩笔描绘出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
6. 作业: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写一写这个动物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颈鹿特点:长长的脖子和腿小鸟特点:飞翔和筑巢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画出你喜欢的动物,并写一写这个动物的特点。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故事情节,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培养。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用彩笔描绘出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课堂氛围活跃。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在家中观察其他动物的特点,并和家长一起讨论,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个小动物的故事,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和实践环节的设计在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和故事卡片作为教学工具。
9.1《长颈鹿与小鸟》(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9.1《长颈鹿与小鸟》(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2964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5.png)
9.1《长颈鹿与小鸟》(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学习9.1《长颈鹿与小鸟》。
这是一道来自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的问题,它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9.1节的内容,具体包括长颈鹿与小鸟的故事以及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数学运算,并能够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帮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将这个数学问题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包括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以及一些数学工具,比如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展示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引入这个问题。
然后,我会详细讲解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接着,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实际的计算,并解释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这个问题以及相关的数学运算步骤,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并理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长颈鹿和小鸟一起吃树叶,长颈鹿一次可以吃2片,小鸟一次可以吃1片,他们一共要吃30片树叶,问他们一共需要几次才能吃完?答案:长颈鹿和小鸟一共需要15次才能吃完30片树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们应该已经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将数学问题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还有一定的困难,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练习。
这个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比如可以让学生们思考,如果长颈鹿一次可以吃更多的树叶,或者小鸟一次可以吃更多的树叶,他们需要几次才能吃完30片树叶?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56a394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b.png)
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长颈鹿和小鸟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颈鹿和小鸟的特征:长颈鹿的脖子长,小鸟的翅膀飞得高。
2. 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加法(例如:3+4=7),减法(例如:7-3=4)。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颈鹿和小鸟的特征,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学生对10以内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以长颈鹿和小鸟的故事为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减法运算。
3. 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数字卡片、计算器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练习题等。
您可以根据这五个章节的内容,继续编写剩余的十个章节,每个章节可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等部分。
希望这份教案能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引发学生兴趣。
2. 探究:引导学生思考长颈鹿和小鸟的特征与生活实际的关系,让学生举例说明。
3. 实践:让学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运用长颈鹿和小鸟的特征进行计算。
4. 总结:通过课堂小结,巩固学生对长颈鹿和小鸟特征的理解,以及10以内加减法的运用。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画一幅长颈鹿和小鸟的画,并在画中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
2.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长颈鹿和小鸟的特征,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
八、课堂小结:1. 长颈鹿的特征:脖子长。
2. 小鸟的特征:翅膀飞得高。
二年级《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4篇
![二年级《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4eb6a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5.png)
二年级《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4篇二年级《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0---91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1、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能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吗?12月25日,圣诞节。
人们会举行各种联欢会来庆祝,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准备举行一场盛大的歌舞晚会,请来了很多的嘉宾,这可急坏了森林里开旅馆的长颈鹿大叔,你们看,长颈鹿大叔正在为参加唱歌的小鸟们准备房间呢,你们想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吗?(多媒体课件出示长颈鹿及房子的画面。
)(二)、奇思妙想,解决问题1、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图,你发现了什么信息?生:我看到了又42只小鸟每间房子可以住6只小鸟2、师:那要为小鸟准备多少间房子呢?3、有的学生可能会很快答出:需要7间房子师:算的这么快,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把你的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是用乘法口诀算出来的,六七四十二,所以我知道需要7间房子。
我是用除法算出来的,42÷6=7我想六几四十二,六七四十二,所以需要7间。
你是怎么想到用除法来算的?(板书:42÷6=7(间)想:六七四十二)4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像这样把42只小鸟6只6只地分在一间房,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列除法算式42÷6来解决,计算时,我们要想六几四十二?六七四十二,所以42除以6等于7。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1《长颈鹿和小鸟》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1《长颈鹿和小鸟》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b58ba73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05.png)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1《长颈鹿和小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长颈鹿和小鸟》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长度单位,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通过长颈鹿和小鸟的故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长度单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还没有系统地学习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认识厘米和米。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的概念。
2.长度单位的转换。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中,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
六. 教学准备1.长颈鹿和小鸟的故事课件。
2.长度单位卡片。
3.学生操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长颈鹿和小鸟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长度单位。
教师出示课件,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长颈鹿的脖子有多长吗?小鸟的翅膀呢?我们怎么来量一量它们的长度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长度单位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和米。
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
例如,用厘米和米分别量一量课本的长度、黑板的长度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学生用厘米和米来量一量组内同学的身高、桌子的高度等。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长度单位的问题,让学生解决。
例如:“小明身高1米30厘米,小红身高1米20厘米,谁更高一些?”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长度单位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颈鹿与小鸟》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颈鹿与小鸟》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a52e3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c.png)
4.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5.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概念、加减运算和初步的测量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章节《长颈鹿与小鸟》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好奇心强:二年级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长颈鹿和小鸟这两种动物的特点和故事情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精确度方面仍有待提高。本章节数学活动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测量精确度。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长度单位、测量方法、加减法计算等知识点。
2.指导学生总结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测量精确度。
3.强调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运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长度相关问题,突破难点。
3.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在小组合作中,合理分配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评价与反馈: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颈鹿与小鸟》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9dbb09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0.png)
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长颈鹿与小鸟》是一篇二年级数学童话故事,通过讲述长颈鹿和小鸟合作取物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本文以故事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
(2)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加减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童话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准备教学课件、教具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童话故事。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童话故事《长颈鹿与小鸟》的动画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学习故事(1)教师引导学生跟随故事情节,学习长颈鹿和小鸟如何合作取物。
(2)学生观察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3. 探讨解决方法(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加减法解决故事中的问题。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总结解决方法。
4. 练习与应用(1)教师设计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756d1d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7.png)
一、教案主题: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差异。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差异。
2. 观察和操作活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差异。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引入长颈鹿和小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活动:学生观察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说出它们的特点和差异。
3. 操作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用积木或其他材料搭建长颈鹿和小鸟。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搭建的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差异。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差异。
6. 拓展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长颈鹿和小鸟,展示它们的特点和差异。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学生能正确描述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差异。
2.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学生能展示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
2. 积木或其他搭建材料。
3. 角色扮演道具。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引入长颈鹿和小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活动:学生观察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说出它们的特点和差异。
3. 操作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用积木或其他材料搭建长颈鹿和小鸟。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搭建的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差异。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差异。
6. 拓展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长颈鹿和小鸟,展示它们的特点和差异。
九、教学建议:1. 在观察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长颈鹿和小鸟的外形、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特点。
2. 在操作活动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3c542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9.png)
4.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足,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需要提高表达、倾听和协作能力。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努力程度。
-定期进行学习反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其自我反思和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
4.教学支持条件:
-准备充足的测量工具和教具,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践操作。
-利用校园网、教学平台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支持。
-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表达。
-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长度测量,并尝试列举出来。
4.家庭互动作业: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长度测量活动,如测量家具、电器等物品的尺寸,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一幅以“长颈鹿与小鸟”为主题的创意画,促进家庭亲子互动,同时巩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5.预习作业:
-为下一节课做准备,请学生预习下一章节的内容,了解将学习的新知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他们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本章节“长颈鹿与小鸟”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1.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2.图形识别和绘制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长颈鹿和小鸟两种图形的特征把握。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5831e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1.png)
《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一、核心素养目标1. 数感:- 通过《长颈鹿与小鸟》的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字的实际意义和大小关系,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
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读、比较不同数量的小鸟和鸟巢,理解数字在具体情境中的含义。
2. 运算能力:- 巩固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技能。
在计算长颈鹿为小鸟准备鸟巢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乘法和除法进行准确的计算,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 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需要根据已知的信息,如小鸟的总数和每个鸟巢能住的小鸟数量,推断出需要的鸟巢数量,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分析。
4. 问题解决能力:- 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长颈鹿与小鸟的故事为背景,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确定鸟巢的数量、分配小鸟等。
5. 空间观念:- 虽然本课题主要涉及数字运算,但在情境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可以想象长颈鹿的高度、小鸟的飞行空间以及鸟巢的位置等,增强对空间的感知。
目教学内容二、教材分析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颈鹿与小鸟》一课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
1. 知识体系定位:- 本单元内容围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展开,《长颈鹿与小鸟》作为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将乘法和除法的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际应用的场景。
它既巩固了学生对乘法和除法的理解,又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奠定了基础。
- 与前后知识紧密相连。
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长颈鹿与小鸟》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为学习混合运算等后续知识做好铺垫。
2. 教学内容特点:- 以童话故事为载体,富有吸引力和趣味性。
教材通过长颈鹿为小鸟准备鸟巢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生动的情境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颈鹿和小鸟》教案设计(精选8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颈鹿和小鸟》教案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e7ab1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3.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颈鹿和小鸟》教案设计(精选8篇)二年级上册数学《长颈鹿和小鸟》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练一练1—5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体验乘法、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复习巩固乘法口诀。
能熟练的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能熟练的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比一比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都是非常聪明的孩子,今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棒!7×()=56 ()×()=56 ()×()=12()×6=42 ()×()=49 ()×()=186×()=48 ()×()=64 ()×()=24二、算一算1、同学们,每年过春节的时候,你们家有买花插的习惯吗?老师这里有五种花,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2、出示各种花的价格。
3、指导学生计算练一练第2题。
(1)买5枝玫瑰需要多少元?5×5=25(元)(2)笑笑买了一种花,正好用完12元,说说她买了哪种花?买了几枝?剑兰:12÷2=6(枝)菊花:12÷3=4(枝)百合:12÷6=2(枝)康乃馨:12÷4=3(枝)(3)淘气有20元,请你帮他配一束花。
三、数学游戏。
1、宣布游戏规则。
新课标第一网(1)每人准备1-9的数字卡片。
(2)两人同时出示卡片,谁先将两数的乘积正确答出,就为胜方,两张卡片归负方。
(3)先出完卡片的为胜方。
2、学生游戏,教师指导。
四、说一说。
1、出示地图。
2、说一说:哪个城市在沈阳的南边、兰州的东边、西安的北边?3、介绍自己的位置。
我在()的南边,()北边。
五、观察物体。
1、笑笑和淘气分别看到的是哪个图形?2、机灵狗看到的图形中两点的位置在哪儿?在下面图中画出来。
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二年级上册数学《长颈鹿和小鸟》教案设计篇2教学内容:教材82~83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d9822d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7.png)
二年级数学《长颈鹿与小鸟》教案及说课稿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差异。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观察和描述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差异。
2. 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观察和描述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差异。
2. 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2. 学生分组,每组有一张长颈鹿或小鸟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长颈鹿和小鸟,让学生观察他们的特点和差异。
2.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长颈鹿和小鸟的看法。
二、观察和描述(10分钟)1. 将学生分组,每组有一张长颈鹿或小鸟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2. 学生观察自己组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并用语言描述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差异。
3. 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组的观察和描述结果。
三、合作解决问题(10分钟)1. 给每组发放一个任务卡,任务卡上有不同的问题,需要学生合作解决。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差异,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3. 学生轮流汇报自己组的答案,并解释解题过程。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中的表现,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拓展活动(5分钟)1. 学生自由发挥,用画笔和纸张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长颈鹿和小鸟。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长颈鹿和小鸟的特点和差异,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表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机会参与课堂活动。
六、观察和比较(10分钟)1. 教师展示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比较,如:长颈鹿的脖子长,小鸟的翅膀会飞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除数63 48 45 32 56
除数9 6 5 8 7
商
3、小动物回家.
师:天黑了,在这个宾馆住的小兔和小鹦鹉旅游团,也要回到自己的房间了.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房间吗?
4、猫捉老鼠.
5、餐厅里的故事.
学生看图讲故事.
师:从故事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平均每人吃几个?
12÷2=6(个)
12÷4=3(个)
12÷6=2(个)
小结:今天在“长颈鹿宾馆”里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你们真能干,小朋友们能够运用自己学到的除法知识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难题,他们可高兴了!你们呢?
1.长颈鹿刚安排好第一批来的42只小鸟,这时,又飞来了6只小鸟,如果还是每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长颈鹿还得再准备几间这样的房子?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除法含义,并独立列式计算,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三、课堂总结
今天,在“长颈鹿宾馆”时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能干的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你们高兴吗?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呀!
教学反思:
1、以活动为主线安排教学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此精神指导下,熊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森林学校又要招收新学员”的情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