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科院最新题库-国际经济学
社科院最新题库-国际经济学
1.林德重叠需求论的假设条件和主要观点。
重叠需求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其理论核心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重叠需求理论有两个假设条件: 1、消费者行为假设:假设在一国之内,需求受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决定。
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但如果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
2、两国需求重叠的假定:厂商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来决定其生产方向与内容,而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对其产品有效需求的存在;如果两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国的需求结构也必定相似。
反之,如果两国的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则他们的需求结构也必存在显著的差异。
重叠需求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重叠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独立条件。
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若是越接近,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
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也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
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
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2.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可以表述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
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假设条(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这一个假设的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不同的技术。
技术的不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进而导致成本的不同。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1个单位的X产品和一个单位的Y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
最新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AA.重商主义B.重农主义C.重金主义D.货币主义2.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用的政策是DA.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B.对非关税设置障碍C.对外汇实行管制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BA.斯密B.李嘉图C.奥林D.赫克歇尔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其中谈判时间最长的是CA.日内瓦回合B.东京回合C.乌拉圭回合D.安纳西回合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A.1993年B.1994年C.1995年D.1996年6.一般而言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种类繁多下列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D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外贸公司D.居民个人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DA.官方结算差额B.商品贸易差额C.基本收支差额D.经常项目差额8.国际收支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CA.调整论B.货币论C.弹性论D.平衡论9.从总体上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我国的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A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不确定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边际消费倾向c=0.6边际储蓄率为s=0.3则外贸乘数为不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部分CA.10/9B.5/3C.5/2D.10/3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C.进口附加税D.国内最低限价12.最佳关税来源于BA.进口国厂商B.出口国厂商C.第三国出口厂商D.第三国进口厂商13.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最直接原因是AA.泰国宣布放弃盯住汇率制度泰币大幅度贬值B.韩国财团破产C.香港股市大跌港币贬值D.日本经济大幅下滑14.特别提款权实质上是一种DA.货币B.基金C.债权D.记帐单位15.国际收入调整的货币理论中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提出者是CA.亚当·斯密B.保罗·克鲁格曼C.大卫·休谟D.彼得·凯恩16.在比较利益模型中参与贸易的两国商品的国际比价线CA.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间D.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相同17.一A.出口方式B.直接投资方式C.发放许可证方式D.间接投资方式18.巴格瓦蒂等经济学家提出对希望移居外国的本国居民征收一部分税费目的是AA.可使移民的移出国获得某种补偿B.可补偿移出国的商品出口C.可补偿本国劳动力收入D.可补偿公共设施的不足19.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加以概括和解释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K135班一、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资源或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2、倾销:海外的货物以低于同样货物的销售价格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的出售。
3、国际收支(广义):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4、提供曲线:就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的交换比率。
5、关税同盟: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取消区域内关税或其他进口限制,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6、贸易条件: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
也就是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用出口价格指数比进口价格指数。
7、外汇管制: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本国对外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管制,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
8、汇率:又称为汇价。
是不同货币在外汇买卖过程中形成的交换比率。
9、开放经济:一个经济与其外部存在着经济往来关系,如对外贸易、资金流动、劳动力流动等对外经济关系。
10、资本国际流动:指资本从一个国家、地区或经济体,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地区和经济体的过程。
二、判断题1、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小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大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郡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益。
√3、贫穷化增长适用于长期以来人口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国家。
×贫穷化增长适用于经济是典型的单一经济,离开单一产品的的生产和出口,该国就会陷入困境的发展中国家。
4、社会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同满意感的商品消费组合。
国际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1. 什么是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跨国经济活动的学科,涉及如何在不同的政治
和文化环境下实现经济繁荣。
2. 国际经济学的内容有哪些?
国际经济学涵盖了货币政策、关税、贸易政策、外汇市场、国际投资、全球财富分配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等诸多方面。
3. 什么是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在国际支付中资源输出与货币输入之间达到平
衡的状态。
当该国的出口货币大于进口货币时,该国经济将处于收支
平衡状态。
4. 什么是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为避免支付紧急情况而储存的外汇资金,包括
货币、黄金、央行发行的结算凭证及任何其他令外国人满意的财产。
5. 全球财富分配是什么?
全球财富分配是指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财富均衡分配的过程。
它展
示出各国对全球财富储备的拥有比例,以及各国拥有财富经济发展地
位的差异。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 商品B 资本C 人员D 技术2、假定闭关自守的状态下,X 商品的价格,在 A 国是 10 美元,在 B 国是 8 美元,C 国是 6 美元,并且 A 国是小国,不能通过贸易影响 B 国和 C 国的价格。
如果 A 国对从 B 国和 C 国进口的 X 商品最初征收非歧视性的 100%的从价税,那么,A 国是()A 贸易创造国B 贸易转移国C 贸易受损国D 无法确定3、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 技术水平的差异C 产品品质的差异D 价格的差异4、以下哪种贸易政策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A 出口补贴B 进口关税C 进口配额D 自愿出口限制5、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A 规模报酬递减B 规模报酬递增C 规模报酬不变D 以上都不对6、幼稚产业保护论的提出者是()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汉密尔顿D 李斯特7、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A 前者大于后者B 后者大于前者C 两者相等D 不确定8、一国货币贬值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何种影响()A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 出口减少,进口增加C 出口增加,进口增加D 出口减少,进口减少9、在浮动汇率制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该国货币汇率会()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10、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A 经常项目B 资本项目C 错误与遗漏项目D 国内生产总值项目1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是()A 一价定律B 利率平价C 相对购买力平价D 绝对购买力平价12、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的假设前提不包括()A 不存在国际资本流动B 汇率由货币当局决定C 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D 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13、下列属于直接标价法的是()A 1 美元=68 人民币B 1 人民币=015 美元C 1 英镑=12 欧元D 1 欧元=085 英镑14、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主要分析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政策的有效性。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国际贸易B. 国际金融C. 国际投资D. 全球化答案:A2.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大卫·李嘉图B. 亚当·斯密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答案:A3.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一个国家会专门生产并出口其:A. 劳动力密集型商品B. 资本密集型商品C. 技术密集型商品D. 资源密集型商品答案:B4. 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价格竞争力B. 贸易政策C. 贸易壁垒D. 贸易协定答案:A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主要职能不包括:A. 监督成员国的经济政策B. 提供短期贷款以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C. 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D. 为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答案:C6.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主要目标是:A.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B. 减少全球贫困C. 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D. 维护世界和平答案:C7.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一国的货币贬值,那么该国的:A. 出口会增加B. 进口会增加C. 出口和进口都会增加D. 出口和进口都不会增加答案:A8. 国际直接投资(FDI)与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区别在于:A. 投资规模B. 投资期限C. 投资方式D. 投资回报答案:C9.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销售活动,其主要目的是:A. 降低成本B. 增加市场份额C. 规避贸易壁垒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0.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不包括:A. 自由贸易区B. 共同市场C. 关税同盟D. 双边贸易协定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贸易模式?A. 资源禀赋B. 技术水平C. 消费者偏好D. 贸易政策答案:ABCD2.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经常账户B. 资本和金融账户C. 储备资产D. 政府预算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积极效应?A. 贸易创造B. 规模经济C. 投资自由化D. 货币贬值答案:ABC4.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功能包括:A. 提供稳定的汇率B. 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C. 维护国际金融稳定D.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答案:ABC5.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A. 银行B. 跨国公司C. 政府D. 个人投资者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区别。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职研究生院考国际经济学题目及答案同等学力
1、简述关税壁垒对小国开放经济和大国开放经济的福利影响答: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海关法和海关税法,对通过关境的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赋。
主要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和过境税等。
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
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并产生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税收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对大国)、净福利效应等。
小国在市场中只是既定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价格的决定者,即它对于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价格事实上没有多大影响。
对小国来说,对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全部都以价格上升的形式转移给了国内消费者。
因此,小国关税的实施,对其国家的贸易条件没有改善,只是直接表现为进口数量的减少。
大国可以通过征收进口关税改善它的贸易条件。
施加在进口产品上的关税一部分以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转嫁给了国内消费者,另外一部分通过降低出口价格被外国出口商消化。
但征收关税也会减少进口的数量,降低对低成本进口品的消费,进而减少一国的福利。
因此,当大国征收关税时,一方面是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是进口数量减少导致的损失。
要想优化经济福利,一国可以确定一个关税税率,使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与进口数量减少带来的损失之间的正差额达到最大。
这样的关税税率被称作最优关税。
2、简述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答:静态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是由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专项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过生产,本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产品所带来的的利益。
贸易转移效应是产品过去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进口转向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进口的损失,是参加关税同盟的代价。
当贸易创造效大于转移效应时,参加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综合效应就是净效应,一位者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提升;反之则是净损失和福利下降。
动态效应:第一,关税同盟建立后,排斥第三国产品的同时,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出口创造条件。
所有成员国的国内市场组成统一的区域性市场,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企业发展、产生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进一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B. 国际资本流动- C. 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D. 国际经济政策的制定答案:C2.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以下哪项不是国家进行贸易的原因? - A. 资源分配的不均- B. 技术差异- C. 消费偏好的多样性- D. 生产效率的差异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 A. 经常账户- B. 资本和金融账户- C. 政府预算账户- D. 错误和遗漏账户答案:C#### 二、简答题1.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比其他国家更有效率,即生产成本更低,那么这个国家在该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根据这一理论,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他国家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国际贸易的互利。
2. 什么是保护主义?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保护主义是一种经济政策,旨在通过关税、配额、补贴等手段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保护主义可能会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增加消费者成本,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并可能引发贸易战,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 三、计算题1. 假设一个国家生产小麦和玉米,生产一单位小麦需要4小时劳动,生产一单位玉米需要2小时劳动。
另一个国家生产一单位小麦需要6小时劳动,生产一单位玉米需要3小时劳动。
请计算两国的比较优势,并说明它们应该如何进行贸易。
- 第一个国家生产小麦的机会成本是0.5单位玉米(4小时/2小时),生产玉米的机会成本是2单位小麦(2小时/4小时)。
- 第二个国家生产小麦的机会成本是2单位玉米(6小时/3小时),生产玉米的机会成本是0.5单位小麦(3小时/6小时)。
第一个国家在生产小麦上有比较优势,因为它的机会成本较低(0.5 vs 2)。
国际经济学题库及答案按章节
国际经济学题库(按章节)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一、名词解释1.重商主义2.自由贸易论3.绝对优势论4.比较优势论5.机会成本6.机会成本递增7.生产可能性边界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表示正确;填上“X”,表示错误)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
( )2.重商主义认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你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
( ) 3.我们墨西哥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得不到什么好处,美国工厂的生产效率太高了,它有那么多的计算机和机械工具,它的工程水平也太发达了。
我们需要关税,要么我们什么也不出口。
()4.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技术水平的绝对差别,这是绝对差异论的基本观点。
( ) 5.在现实社会中,当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时,机会成本可以始终保持不变。
( )6.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各国间的国际分工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 )7.国际贸易形成的范围是:国际比价必须在两个参加贸易的国家贸易前的国内比价之间。
( ) 8.如果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具有同样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即使各国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嗜好差异,也不会导致国际贸易。
( )9.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上的各点切线的斜率即为机会成本。
( )10.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11.一位美国参议员写了下面一段话:“贸易被认为是能够提高所有参与国收入的,至少亚当.斯密或大卫.李嘉图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三、不定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作为独立的经济学分支科学,有自身的特点。
下列不属于这些特点的是( )。
A.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区域经济学。
B.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选择并不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C.国际经济学建立在宏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但它仍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
D.国际经济学是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世界经济概论。
2.重商主义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上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模版]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模版]第一篇: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模版]三、名词解释1.生产者剩余答: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2.罗伯津斯基定理答: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3.产品生命周期答: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4.购买力平价答: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5.市场内部化答:市场内部化是指企业为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生产和投资风险,而将该跨国界的各交易过程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
6.黄金输送点答: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
7.要素禀赋答:要素禀赋,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认为,要素禀赋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8.比较优势答:比较优势也称为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
李嘉图通过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阐明,比较优势是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小的劣势,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
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来来确定国际分工并进行贸易往来,双方便都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9.人力资本答:所谓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然们通过劳动力进行投资(如进行教育、职业培训、保健等),可以提高原有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从而对一个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与影响。
10.布雷顿森林体系答: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1年所实行的金汇兑本位制。
《国际经济学》课程知识 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程知识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C)。
A国际关系B经济关系C国际经济关系D国与国的关系2、世界贸易组织:是GATT的产物和继承者,于(C)正式成立。
它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通过规定各成员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范各国国内贸易立法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A1996年1月1日B1997年1月1日C1995年1月1日D1994年1月1日3、只有(C)才能在总体上反映一国自主性交易的状况。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贸易收支D官方结算4、(A)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国际资本流动。
A短期资本流动B长期资本流动C国际资本流动D不定期资本流动5、实际汇率表示剔除什么价格变动后的市场汇率(B)A国际市场价格B国内市场价格C出口价格指数D进口价格指数6、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汇率制度是( C )A固定汇率制 B浮动汇率制 C钉住汇率制 D联合浮动制7、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B)A斯密B李嘉图 C奥林D赫克歇尔8、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变动的趋势是(B)A扩大B缩小C不变D变化不确定9、国际贸易通过一系列刺激效应和传递机制作用于经济部门,最终推动经济增长的动态机制。
这种最终推动经济增长的贸易利益称为(C),也称贸易间接利益。
A静态贸易利益B贸易直接利益C动态贸易利益D静止利益10、利用本国货币对外(A)的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称为外汇倾销。
A贬值B保值C增值D倾销11、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D)产生的原因、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促进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A国家B经济学C贸易D国际贸易12、要素密集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某一要素比重超过社会常规或平均水平时,我们即可以说是某要素密集型的生产类型。
所以,要素密集度是指某一要素在成本中比例(B)社会平均水平的程度。
A等于B超过C低于D无法比较13、(B),促进了的形成和发展。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C、A、李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2、要素禀赋理论由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斯托伯-萨缪尔森定理等构成3、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社科院国际经济学答案
1、简述关税壁垒对效果开放经济与大国开放经济得福利影响答:关税就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海关法与海关税法,对通过关境得进出口商品征收得税赋。
主要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与过境税等。
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得经济效应.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得降低,并产生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税收效应与贸易条件效应(对大国)、净福利效应等。
(1)小国情况下世界价格pw,因为就是小国国内征收关税减少平衡得数量,不影响世界范围得价格,国内均衡pt=pw+t由于征收关税t,使得消费总量从Q2将为Q4,价格从pw升至pt,使得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生产者剩余增加a;关税收入c;净福利变化—(b+d),福利下降;贸易进口减少(Q2-Q4)+(Q3-Q1)(2)大国情况初始世界价格为Pw,因为就是大国,其国内随关税减少得需求将影响世界范围得供给增加,从而降低世界范围得价格至pw’,最终国内均衡价pt=pw’+t由于征收关税t,使得消费总量总Q2降为Q4,价格从pw升值pt,使得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生产者剩余增加a;关税增加c+e;净福利变化为e-(b+d),效应不确定。
此外征税前后,进口商品得价格从pw降为pw’,进口数量减少了(Q2-Q 4)+(Q3—Q1)2、简述关税同盟得静态效应与动态效应答:静态效应: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就是由生产成本较高得国内生产专项成本较低得贸易对象过生产,本国从其她成员国进口产品所带来得得利益.贸易转移效应就是产品过去从生产成本较低得非成员国进口转向成本较高得成员国进口得损失,就是参加关税同盟得代价.当贸易创造效大于转移效应时,参加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得综合效应就就是净效应,一位者成员国得经济福利水平得提升;反之则就是净损失与福利下降。
动态效应:关税同盟建立后,排斥第三国产品得同时,为成员国之间得相互出口创造条件。
所有成员国得国内市场组成统一得区域性市场,这种市场范围得扩大促进企业发展、产生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进一步增强同盟内得企业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得竞争能力。
国际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版)
国际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版)一、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1、基本内容: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供给—要素的相对富饶程度—要素相对价格—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贸易的发生2、评价:贡献:a、从一国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b、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c、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
局限性:a、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b、对需求因素未予以充分考虑,影响了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c、过分强调静态结果,排除技术进步及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适用性。
二、结合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以美元为本币,请画图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后,美元对欧元的汇率将如何变动。
外汇指的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可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一国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贬值。
美国的货币市场决定美元的利率,美元利率则影响维持利率平价的汇率。
所以当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后,会导致美元相对欧元的贬值。
但美元供给的变动对长期利率和实际产出没有影三、什么是恶性通货膨胀,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恶性通货膨胀又称“超速通货膨胀”,是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
指流通货币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货币流通速度的增长,货币购买力急剧下降,物价水平加速上升,整体物价水平以极高速度快速上涨的现象,使民众对货币价值失去信心。
由于货币的流通量增加快速,使货币变得没有价值时,人们会急于要以货币换取实物,人心惶惶的结果只会更加速通货膨胀的恶化,整体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恶性通货膨胀是一种不能控制的通货膨胀,在物价很快地上涨的情况下,就使货币失去价值。
国际经济学习题 有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的交换利益2、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利益3、国际均衡价格4、生产可能性边界5、开放经济6、封闭经济7、贸易条件二、是非判断题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2、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
()3、国际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贸易和现代国际经济学理论多层面发展的三个阶段。
它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完善起来的。
()4、与一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同,国际贸易理论在分析上也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
()5、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
()6、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较多体现。
()7、没有贸易价格差的存在,就不会发生国际贸易。
()三、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A、企业B、个人C、政府D、国家()2、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商品B、资本C、人员D、技术()3、若贸易的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移动,则判定贸易对该国是A、有益B、有害C、不变D、不能判断()4、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判断()5、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下列不属于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的是A、生产达到均衡B、消费达到均衡6、国际贸易建立的基础是A、绝对价格B、相对价格C、不变价格D、以上三种都不是()7、在封闭经济条件下,A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我们称A国在X商品上具有A、绝对优势B、比较优势C、没有优势D、以上三种都不是()8、一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利益的多寡取决于A、市场占有率B、技术优势C、竞争优势D、贸易条件()四、简述题:1、试用图形分析国际贸易的交换利益和专业化利益。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C、A、李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国际经济学》复习试卷5份和试题库(含答案)
温馨提示:本复习资料仅仅适合于同学们系统性地完成“看教材”后的第二轮复习,绝对不能带入考场,凡带入考场的任何相关电子档或纸质档资料,一经发现,绝对上报学校,开除学籍!!要让别人相信你,请你先相信你自己,你是最棒的!!《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要素禀赋2.倾销3.黄金输送点4.三元悖论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A 两国的绝对优势B 两国的比较优势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D 两国的要素禀赋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A 上升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A 外国企业B 非盈利机构C 国际经济组织D 政府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A 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B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C 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D 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9.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A 技术转让B 信息交流C 信息回授D 示范效应10.在斯图旺表中第三象限表示()A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B 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C 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D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亚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林德重叠需求论的假设条件和主要观点。
重叠需求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其理论核心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重叠需求理论有两个假设条件: 1、消费者行为假设:假设在一国之内,需求受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决定。
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但如果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
2、两国需求重叠的假定:厂商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来决定其生产方向与内容,而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对其产品有效需求的存在;如果两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国的需求结构也必定相似。
反之,如果两国的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则他们的需求结构也必存在显著的差异。
重叠需求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重叠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独立条件。
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若是越接近,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
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也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
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
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2.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可以表述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
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假设条(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这一个假设的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不同的技术。
技术的不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进而导致成本的不同。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1个单位的X产品和一个单位的Y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
(4)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
(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
但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比较优势理论。
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小于每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和运输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9)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
(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
3.简述关税同盟静态及动态效应静态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产生由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产品所带来的利益。
贸易转移效庆是指产品过去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进口转向从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进口的损失。
这是参加关税同盟的代价。
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转移效应时,参加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综合效应就是净效应,意味着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为净损失和经济福利水平的下降。
动态效应:关税同盟不仅会给参加国带来静态影响,还会给它们带来某些动态影响。
有时,这种动态效应比其静态效应更为重要,对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
关税同盟建立以后,在排斥第三国产品的同时,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所有成员国的国内市场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区域性市场。
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并且可进一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外,特别是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
第二,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
组成关税同盟以后,由于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谁在竞争中取胜,谁就可以享受大市场带来的规模经济的利益,否则就会被淘汰。
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纷纷改善生产经营,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增强采用新技术的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同盟内营造一种浓烈的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
第三,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
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国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可能会将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一些国家,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以便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这样客观上便产生了一种伴随生产转移而生的资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
4.简述关税壁垒对小国开放经济和大国开放经济的影响。
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海关法和海关税法,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赋。
主要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和过境税等。
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
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包括一系列效应: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对大国来说)、净福利效应等。
(1)小国情况:讨论:价格效应:自由贸易时,世界价格(均衡时的国内价格)为Pw,征税t 后,国内价格上升为Pt。
国内价格调整不对世界价格造成影响。
生产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a ;消费效应:.消费者剩余减少 a+b+c+d ;贸易效应:进口减少Q1Q3+Q4Q2;税收效应:关税收入为c;净福利效应:a-(a+b+c+d)+c= - (b+d)<0,福利下降。
其中b 为生产扭曲,d 为消费扭曲。
(2)大国情况:价格效应: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 降为P’w。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前Q3Q4 的进口价格为EFQ3Q4,征税后为HIQ3Q4,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e;净福利效应:a-(a+b+c+d)+(c+e)=e-(b+d) 。
净效应不确定。
5. 什么是出口补贴?出口补贴的效应如何?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
直接补助是政府直接向出口商提供现金补助或补贴。
间接补助是政府向选定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税收的优惠。
主要目的是以低于实际生产成本的价格出售其产品,提供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扩大商品的出口。
出口补贴对国内经济有两种效应,一是贸易条件效应,即出口补贴可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价格降低,因此不利于本国贸易条件的改善;二是出口扩大效应,即出口产品价格下跌,可刺激出口增加。
讨论:补贴s 后,企业以高于成本价生产,国内不享受补贴,价格ps,国内需求减少,出口降价销售,出口价格至pw'。
消费者剩余:-(a+b)生产者剩余:a+b+c政府补贴:Q3Q4×s,-(d+b+c+e)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损失-政府补贴=(a+b+c)-(a+b)-(b+c+d+e)=-(b+d+e)<0,其中b、d 为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e 为贸易条件恶化所导致的利益转移,本国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
国内消费者利益受损:1、要支付更高的价格ps;2、作为纳税人,还要承担政府给予生产者的补贴s。
进口国生产企业利益受损,接受补贴的产品都将低于成本价格销售。
进口国消费者获利,出口国生产商获利。
6. 简述倾销的含义、分类及其形成条件。
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
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是否构成倾销的主要依据有:(1)进口国生产企业是否受到冲击,以至于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2)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3)进口国同类工业是否难以建立起来。
(损害与低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分类:倾销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偶然性倾销。
1、持续性倾销的存在是无期限的,厂商采取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其假设:(1)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2)国外市场需求弹性大于本国市场需求弹性;(3)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隔离的,不存在国外产品回流本国市场的可能性。
2、掠夺性倾销是指为了挤垮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又会重新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
3.偶发性倾销。
形成条件(持续性倾销为例):MRF 为国外市场边际收益曲线,MRH 为国内市场边际收益曲线,MC 为边际成本,假设为常数,PF 和PH 分别表示国外价格和国内价格。
D 为国内外需求曲线,国外市场需求曲线更为平坦。
讨论.企业决定产量的条件MRF=MRH=MC,由于国外市场需求曲线更为平坦,故PF 〈PH7. 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如何解释里昂惕夫之谜?H-O定理:A、B两国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稀缺要素的产品。
美国经济学家昂惕夫是以美国为例来验证H-O理论。
他首先美国应该是资本要素相对丰富的国家。
但他利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发现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与H-O定理的结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相悖。
故称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解释:1,人力资本。
熟练劳动力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才能形成,由高度熟练劳动形成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实质上是资本密集型的(出口)。
2,美国进口品很大一部分是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很多属于资本密集型(进口)。
3,要素密度逆转。
如农业在美国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而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属劳动密集型。
(要素结构)4,需求逆转。
虽然美国的资本要素比较充裕,美国消费者的需求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商品占绝大多数。
(需求结构)8.论述贸易保护的理由。
最佳关税论,(税率t使得福利水平最高)贸易条件论,在大国的情形下,关税可以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这意味着关税可能改善本国的福利水平,即贸易保护可以获得超过自有贸易的利益。
(参见关税)幼稚产业论则从动态角度提出了保护那么具有潜在优势的新兴产业的观点,但这种保护职能一种暂时性的,判定幼稚产业的标准主要有三种。
(参见幼稚产业论)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是将贸易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联系在一起,把贸易政策作为实现总需求政策目标的一种选择。
一国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国内有效需求可能不足,于是,在开放条件下,奖励出口,限制进口是一国总需求政策中的一部分。
另外,这不是一个长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