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奖励制度引学界质疑专家表示评价过于物化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科技奖励制度引学界质疑 专家表示评价过于物化

科技奖励制度引学界质疑 专家表示评价过于物化

科技奖励制度引学界质疑专家表示评价过于物化2011年06月11日02:49来源:瞭望《瞭望》文章:科技奖公信力从西安交大李连生科研成果造假到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检测出三聚氰胺,从学术界论文抄袭、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到上海交大陈进“汉芯”公然造假、骗取国家巨额科技投资学术界接二连三出现的、广为社会各界诟病的严重科研不端行为,不仅有损中国学者自身的形象,更让中国的科学家蒙羞于世界——一位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做访问的科学家向本刊记者诉说,他已经几次被问: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喜欢作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不时被“造假”裹挟?究竟是什么原因,在被誉为“最后一块净土”的学术界,学术不端行为、学术腐败得以大畅其道?作为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民主党派,九三学社自2007年起,连续几年就科技评价体系、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向全国两会递交提案。

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也不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要改革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评价机制,净化学术空气,营造一个倡导科学精神、潜心科研教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

今年,又有多位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联名提交议案提案:建议加大科技评价体系的改革力度,彻底改革科技奖项评选机制,减少科技奖励数量,结束当前的造假获奖乱象,从而维护科技奖励的公信力,实现科技评价体系的公平公正。

否则,将严重挫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损害国家的创新精神。

科技奖励制度为何引发了学界的一片质疑?难道它真的是把“双刃剑”,既没能实现它设立的初衷,又加剧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美国学者埃尔菲·艾恩曾在《奖励的惩罚》一书中,对奖励制度的各种弊端和负面效应进行了深入剖析,很值得我们深思。

事实上,我国曾在1999年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进行过一次全面的改革,调整奖项设置、奖励力度、奖励结构、评价标准和评审办法,并在2003、2004、2008年分别对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进行过修订。

关于我国科学奖励制度的分析

关于我国科学奖励制度的分析

关于我国科学奖励制度的分析作者:安媛媛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02期【摘要】科学奖励制度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独创性认知功能的强化制度,而且还是某种潜在的经济权益保障制度。

科学奖励制度时科学体制发展出的一种给那些实现了其规范要求的科学家分发奖励的制度,既是对科学成果的独创性,真理性和价值行的承认,也是对科学家科学能力的社会承认。

本文从科学奖励制度的概念入手,详细的分析了科学奖励制度的局限性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改进科学奖励制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科学奖励制度;科学家;问题一、对科学奖励制度概念的分析我国学者刘珺珺认为,科学奖励制度是指科学共同体对于科学家所作贡献的肯定和承认的体系,这种肯定和承认的体系当然包括各种名目的奖励和报酬制度。

科学奖励制度不仅体现科学共同体内部、而且体现共同体外部对科学系统的评价。

这种评价在共同体内部表现为科学家对彼此贡献的相互承认,在外部表现为社会对科学家贡献的普遍认可。

社会认可具体体现为各种形式的科学奖励,这些科学奖励形式不外乎两大类一是物质性奖励,二是荣誉性或精神性奖励,。

因此,科学奖励制度就是科学系统内部和外部对科学系统进行评价的体系。

二、科学奖励方式物质奖励方式(一)物质奖励方式物质奖励是指对科学家取得的科学成就给予一定的除薪金之外的物质上的报偿,包括实物和货币。

因此,对科学家的物质奖励形式可分为实物形式的奖励和货币形式的奖励。

1.实物形式的奖励。

实物形式的奖励就是以一定的实物作为对科学家所做出的贡献的报酬。

例如,奖给科学家住房、汽车,或为他建立新的实验室,有些国家还赠予科学家土地、庄园等等。

2.货币形式的奖励。

货币形式的奖励就是以一定的奖金作为对科学家所作出的贡献的报偿。

(二)荣誉报偿方式荣誉报偿方式是科学奖励制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在科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荣誉奖励就是把科学家的名字和他所作的发现联系起来,比如哥白尼日心体系,牛顿时代,普朗克常数等,就是给予做出划时代贡献的科学家的崇高荣誉。

科学课奖励制度(三篇)

科学课奖励制度(三篇)

科学课奖励制度科学课是中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积极性和兴趣,学校可以采取一些科学课奖励制度,以鼓励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首先,学校可以设置科学课奖励制度的目标。

科学课奖励制度的目标应该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设立科学课奖励制度,学校可以倡导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关注和热情,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学习的过程中。

其次,学校可以制定一些科学课奖励的具体规定和标准。

科学课奖励的具体规定和标准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学科特点来确定。

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质量等方面来评定学生的科学课奖励。

学校可以根据这些评定指标制定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确保科学课奖励的公平和客观。

接下来,学校可以确定一些可行的科学课奖励形式。

科学课奖励可以采取实物奖励、荣誉证书、学校相关活动的参与权等形式。

例如,可以设立科学课奖学金,以奖励在科学课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举办科学竞赛,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可以参加相关科学活动的学生给予参与资格等。

这些奖励形式既可以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声誉和自信心。

此外,学校还可以借助科学课奖励制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可以设立团队科学项目奖励,鼓励学生在科学实验和研究中进行团队合作。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创新大赛,为获奖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最后,学校还可以定期评估科学课奖励制度的效果。

定期评估可以帮助学校了解科学课奖励制度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制度,确保其能够真正发挥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学生成绩和学生人数的统计,教师和学生的反馈等方式进行评估,以了解学生对科学课奖励制度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科学课奖励制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具有重要作用。

学术造假研讨会发言稿范文

学术造假研讨会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学术造假研讨会,旨在深入剖析学术造假现象,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和打击学术造假。

在此,我谨代表与会人员,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发生的学术造假事件。

从“翟天临事件”到“黄盖事件”,从“论文抄袭”到“篡改实验数据”,学术造假现象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败坏了学术风气。

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个人道德品质的缺失,也有学术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原因。

针对学术造假现象,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学术道德是学术界的基石,我们要从学生时代抓起,培养学生的学术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

同时,对学术界人士进行定期培训,强化道德意识,使其自觉抵制学术造假行为。

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

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导致一些学者为了追求名利而进行学术造假。

我们要改革评价体系,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际贡献,鼓励创新,打击抄袭。

三、加强学术监督和审查。

建立健全学术监督机制,对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学术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大对学术造假的查处力度,对涉及学术造假的个人和机构进行严肃处理。

四、倡导学术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内外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术成果的共享与传播,有助于提高学术界的整体水平,减少学术造假现象。

五、提高学术素养。

广大学者要树立严谨的学术态度,提高自身学术素养,自觉抵制学术造假行为,为我国学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我希望通过今天的研讨会,我们能够达成以下共识:1. 学术造假是学术界的一大毒瘤,必须予以坚决打击。

2. 我们要共同努力,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加强学术监督和审查,倡导学术合作与交流,提高学术素养,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3.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学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科技奖励大会发言稿范文

科技奖励大会发言稿范文

科技奖励大会发言稿范文尊敬的领导、专家、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组织方给予我这次发表演讲的机会。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个科技奖励大会的讲台上,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观点和经验。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的迅猛进步和广泛应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科技奖励的设立,则为那些在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提供了褒奖与鼓励。

在这里,我要向所有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敬意。

你们的勇气、智慧和毅力成为了我们追赶潮流、创新求变的榜样。

科技奖励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

科技发展需要靠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和持续投入。

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够享受到科技带来的诸多便利和改变。

同时,科研人员也要面对种种挑战和压力。

科技的进步往往伴随着无数的试验和失败,但正是这些失败才使得成功更加可贵。

我们要鼓励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和创新,为科技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在科技奖励大会上,不仅是对科研人员的肯定和表彰,也是对科技创新的鼓励和推动。

因此,我们要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

首先,我们要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支撑,只有加强基础研究,才能够有更多的原创成果和突破。

而人才培养则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在各个层面建立良好的培养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科技事业。

其次,我们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实际应用,只有将科技成果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才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产学研合作能够促使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和推动产学研合作,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最后,我们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科技创新的视野和空间。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科技创新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全球性的合作课题。

通过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可以互学互鉴、共同进步。

同时,国际交流也能够带来新的资源和机会,促进科技创新的突破和融合。

科技奖励申报培训会发言稿

科技奖励申报培训会发言稿

科技奖励申报培训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审专家、各位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XX公司的XXX,非常荣幸能够在此次科技奖励申报培训会上发言。

首先,我想对组织者给予我们这个机会表示由衷的感谢。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我对科技奖励申报的一些见解和经验,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科技奖励申报,对于一个科技创新企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不仅可以获得资金支持,还可以树立企业的形象和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但是,科技奖励的申报工作往往十分繁琐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我们需要在申报过程中注重方法和技巧,以保证申报的顺利进行和达到最佳效果。

首先,申报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

科技奖励申报是一个项目型的工作,需要做好项目规划、组织、执行、控制和评估等一系列的工作。

我们需要确定申报的目标和时间表,制定详细的计划和任务分解,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合理分配资源,确保申报进展顺利。

其次,申报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

科技奖励的评审标准是逐年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需要及时获取最新的政策和标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只有了解评审的要求和侧重点,我们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准备申报材料和策划项目方案,提高申报的成功率。

第三,申报者需要具备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

科技奖励申报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需要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沟通机制,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权限,分工合作,共同推进申报工作的进行。

同时,我们还需要鼓励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学习和经验分享,以提高整个团队的申报水平和能力。

第四,申报者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科技奖励的创新是评审专家们最为看重的一个因素,所以我们需要在申报材料和项目方案中展现出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我们要敢于提出新的理念和观点,勇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常规的做法,以便给评审专家们带来新的启示和惊喜。

同时,我们还需要善于运用科技手段和工具,提高申报的效率和质量。

高校科技奖励评审环节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科技奖励评审环节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科技奖励评审环节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摘要】高校科技奖励评审环节存在着评审标准不统一、评审专家水平参差不齐、评审程序不够严谨、利益冲突影响评审公正以及缺乏监督机制等主要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评审标准的统一性,提升评审专家的水平,优化评审程序,并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科技奖励评审的公正性和专业性,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评选和认可过程更加科学公正。

高校科技奖励评审环节的完善与规范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高校共同努力,实现科技奖励评审环节的有效管理和优化。

【关键词】高校科技奖励、评审环节、问题、原因、评审标准、专家水平、评审程序、利益冲突、监督机制、统一性、公正、提升、优化、建设。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科技奖励评审环节是对科技成果进行认可和奖励的重要环节,涉及到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的发展。

在实际评审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影响着评审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评审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奖励评审制度,推动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

在高校科技奖励评审环节中,评审标准不统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不同评审专家和评审组织对于评审标准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评审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评审专家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评审专家对相关领域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客观性和专业性。

评审程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够严谨和规范,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影响评审结果的公正性。

利益冲突问题也较为突出,有些评审专家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影响了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是评审环节中的一大隐患,监督不力可能导致评审结果的偏颇和不公正。

2. 正文2.1 评审标准不统一评审标准不统一是高校科技奖励评审环节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在评审过程中,不同评审专家可能会对科技成果的评价标准存在差异,导致评审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公正性。

科学课奖励制度范文

科学课奖励制度范文

科学课奖励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科学课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校特制定了科学课奖励制度,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课程学习,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未来科学家。

二、奖励对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学生。

三、奖励内容1. 学业表现奖励(1)每学期根据科学课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评选出每个年级的“科学之星”。

奖励包括荣誉证书和奖杯,并在学校网站上公示。

(2)每学年评选出“全校科学之星”,奖励包括荣誉证书、奖杯以及500元的奖金。

2. 科学实验奖励(1)每学期评选出科学实验的优秀作品,并给予物质奖励,如科学工具书籍、实验器材等。

(2)每学年参加本校举办的科学展览,展示自己的科学实验成果,评选出优秀项目,并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证书。

3. 科学探究奖励(1)每学期组织科学项目探究竞赛,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证书。

(2)每学年评选出科学项目探究的最高奖项,奖励包括荣誉证书和奖金2000元。

4. 科学竞赛奖励(1)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学竞赛,评选出优秀选手,并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证书。

(2)每学年评选出在各类科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奖励包括荣誉证书、奖杯和奖金。

5. 科学写作奖励(1)每学期组织科学写作比赛,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证书。

(2)每学年评选出科学写作的最高奖项,奖励包括荣誉证书和奖金1000元。

6. 科学知识问答奖励(1)每学期组织科学知识问答竞赛,并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证书。

(2)每学年评选出科学知识问答的冠军,奖励包括荣誉证书和奖金500元。

四、奖励评选1. 奖励的评选将由科学教师和校内专家组成的评奖委员会负责。

2. 评选标准将综合考虑学业成绩、实验成果、探究项目、竞赛成绩、写作水平和知识问答表现等多个方面。

五、奖励宣布与颁发1. 奖励结果将在学校网站上公示,并在班级会议上通报给全体学生。

2024年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二篇)

2024年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二篇)

2024年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刚才,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向获奖代表颁了奖。

在此,我代表____、____,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发展克服多重困难和挑战、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也是科技界喜报频传的一年。

国家科学技术奖展示了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一批自主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成果列国际物理学领域十大“年度突破”榜首,我国多名科学家在国际科技大奖中折桂,因对青蒿素研究成果有重大贡献,曾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发明奖、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等多个奖项的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家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社会的创新潜能。

中国科技创新成就令世界瞩目,全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结构性改革处在关键时期。

要使我国发展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紧紧依靠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化蛹成蝶,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凤凰涅槃,用创新的翅膀使中国经济飞向新高度!我们要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越强、掌握的核心关键技术越多,未来的发展后劲和空间就越大。

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战略必争领域前瞻部署,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融合,形成全链条、一体化的创新布局。

2024年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范本(二篇)

2024年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范本(二篇)

2024年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范本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国家和我省科技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我谨代表省委、省政府,向____年度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过去的一年,在____、____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____,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____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____万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____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____%,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____年是党的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是全面落实省第____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的第一年。

我们必须紧紧把握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加快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一要突出科技创新,紧跟世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步伐,集中力量开展重大技术创新和前沿技术研究,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

二要坚持高端引领,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主攻高端技术,发展高端产品,突破高端环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创新型经济,培植我省发展的长远竞争优势。

三要强化企业主体,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院所作用,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培育更多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强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四要加强人才支撑,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下转A3版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在全球范围引进更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努力打造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科协主席批评科技奖励制度称:助长学术浮躁

科协主席批评科技奖励制度称:助长学术浮躁

科协主席批评科技奖励制度称:助长学术浮躁
佚名
【期刊名称】《水利水电技术》
【年(卷),期】2011(42)10
【摘要】“现存奖励名目过多,但是质量欠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浮躁。

”2011年9月21日,在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就现在的科技奖励机制和学术评价制度提出了批评。

【总页数】1页(P136-136)
【关键词】科技奖励制度;中国科协;学术;助长;全国人大常委会;评价制度;奖励机制;开幕式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19
【相关文献】
1.中国科协历来重视科技界的学术道德--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马阳对学术界发表谈话批评个别传媒对学术年会的不实报道 [J], 王恭
2.学术评估不能助长学术浮躁 [J], 葛晓音
3.内蒙古科协主席朝伦巴根在农机学术会上做科技形势报告 [J], 刘鑫
4.第二届世界(第二十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第二届澳港外科学术交流会、世界内镜博览会在澳门召开四天。

多国多专科200多国际医学大师学术演讲,2300多代表参会,多家媒体称"内镜微创掀全球科技革命"中国澳门行政长官崔世安、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等政府领导开幕式上见证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主席张阳德、中国医师协会主席殷大奎等签署"多国多组织长期医疗教育科研培训国际合作协议",国
家科学技术奖励办领导在会上颁发"2010年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奖",卫生部人事司大会颁发2010年"内镜微创(教师)证" [J],
5.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建立沟通协商机制推动学会学术与科技期刊工作上台阶—自治区科协副主席王冰—行赴长庆石油公司调研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学课奖励制度模版

科学课奖励制度模版

科学课奖励制度模版1. 引言科学课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建立科学课奖励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提供一个科学课奖励制度模板,旨在帮助学校制定一套科学课奖励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课学习。

2. 奖励分类2.1 积极参与奖励- 深度参与科学实验或课堂讨论,可以获得加分或奖励。

- 对科学知识有突出的贡献,可以获得加分或奖励。

- 参与科学竞赛或科学项目,可以获得奖励。

- 提出创新性的科学问题或解决方案,可以获得奖励。

2.2 学习成绩奖励- 科学课成绩在班级内名列前茅,可以获得奖励。

- 科学课考试成绩进步明显,可以获得奖励。

- 科学课作业完成质量高,可以获得奖励。

2.3 班级竞赛奖励- 班级科学竞赛获得名次,可以获得奖励。

- 班级科学实验比赛获得积分,可以获得奖励。

3. 奖励形式3.1 班级积分制- 学生在科学课中表现出色,可以获得积分。

- 积分可以用于换取班级活动或学校活动的机会。

- 积分可以在学期末兑换为实物奖品或书籍。

3.2 个体奖励- 学生积极参与科学课学习并表现优异,可以获得个体奖励。

- 个体奖励可以是荣誉证书、奖杯、奖状等。

- 学生可以将个体奖励用于求职或升学申请时的自荐材料。

4. 奖励评定4.1 积极参与奖励评定- 教师根据学生在科学实验和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进行评定。

- 参与程度可根据学生的讨论次数、提问的质量和对实验的参与度来评定。

4.2 学习成绩奖励评定- 学习成绩奖励根据科学课考试成绩进行评定。

- 成绩优异者能够获得奖励。

4.3 班级竞赛奖励评定- 班级竞赛奖励根据班级在科学竞赛或实验比赛中的表现进行评定。

- 名次靠前者能够获得奖励。

5. 奖励规定5.1 奖励公平- 奖励评定应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个人或团体。

- 每位学生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

5.2 奖励透明- 奖励评定的标准和方式应该公开,并向学生和家长进行说明。

5.3 奖励有效- 奖励应当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科学课学习。

科学课奖励制度范文(二篇)

科学课奖励制度范文(二篇)

科学课奖励制度范文科学课是中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我们需要建立科学课奖励制度。

首先,我们可以设置科学实验成果奖。

每学期,学校可以组织一次科学实验竞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课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验。

评选出的优秀实验成果将被授予奖项和奖金,以表彰学生们的努力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奖励制度可以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动性和实践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设立科学竞赛优胜奖。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科学竞赛,如物理、化学、生物等竞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将获得奖状和奖金,以及参加科学交流与研讨的机会。

这样的奖励制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促进他们在科学领域的深入学习和探索。

另外,我们可以创建科学作品展览奖。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科学作品展览,展示学生在科学研究和创作方面的成果和成就。

学生可以提交自己的科学作品,包括科学论文、科学模型、科学报告等。

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得到奖励和表彰,以鼓励学生们在科学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样的奖励制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专注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科学课奖励制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科学实验成果奖、科学竞赛优胜奖和科学作品展览奖等方式,我们可以激励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科研能力。

希望学校能够重视科学课奖励制度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科学课奖励制度范文(二)一、背景介绍科学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果,本校决定推行科学课奖励制度。

该制度旨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2017年度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会议讲话稿【精品范文】

2017年度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会议讲话稿【精品范文】

2017年度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会议讲话稿2017年度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会议讲话稿尊敬的孙校长、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今天,2017年度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会议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在此我对在座的从事科技奖励工作的同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北京交通大学对会议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是我们党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的集中体现。

高校科技奖励工作是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党组非常重视。

根据部党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我们积极推进科技奖励改革,修订了教育部科技奖励的《奖励办法》,并于2015年2月份由教育部正式发布。

根据修订后的《奖励办法》,增加了特等奖、青年科学奖、科普类奖等,特别是青年科学奖是国内政府类奖励中第一个实行提名推荐制的奖项,得到了专家和高校领导的肯定,效果很好。

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奖励导向,优化了奖励结构,体现了高校科学研究自身特点,发挥了科技奖励在引导科技发展方向、激励和表彰科技创新人才以及促进“双一流”建设、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育部科技奖励的奖励质量不断提高,对激励高校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部科技奖励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从1985年开始设立科技奖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和有效的工作制度,颁布了奖励办法,制定了完整的审批程序、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两级专家评审制度,并坚持公示制度和对社会公开。

根据国家科技政策和高校科学研究发展状况,逐步发展、不断完善,奖励范围已涵盖高校基础性研究、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各个方面。

至2016年,已奖励了32次全国高校的优秀科研成果10891项,获奖人员6万多人次,涵盖了包括港澳地区高校在内的600多所高校,主要获奖人员大都已成为高校各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成为高校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

总体看,教育部科技奖励的作用和意义重大,获奖成果质量和数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在激励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协同创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大家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改变人类命运的关键因素。

今天,我们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共同见证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首先,我想感谢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爱,同时向所有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过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团队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不断涌现,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向前发展。

科技创新是当今世界各个领域、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热门话题。

我简单地谈谈我对于中国科技创新的看法和个人思考。

首先,科技创新的成果可以直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我们常说,“技术改变生活”,这并不仅仅是一句玩笑话。

以智能家居为例,一直以来人们的家居环境都是依赖人力管理的,然而智能家居的问世,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远程控制家中的各种设备,不仅增强了生活的便利性,而且更加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其次,科技创新事关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的福祉。

如今,科技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国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科技与发展经济、安全防御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

只有在创新的道路上勇攀高峰,不断探索改革的道路,并注重科技创新的贡献和创新技术的发展,才能让我们实现中国科技的强国梦。

最后,我想谈谈我对于如何推进科技领域发展的思考。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其次,我们还应该完善相关法律的建设,保障知识产权的权益,同时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制度。

最后,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机制,让科技创新更贴近市场,更能应对市场变化。

总之,科技创新是国家和人民前进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工作”的工作精神,紧紧围绕着科技创新这一中心,勇担重任,迎接挑战!感谢大家!。

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为了更好地提升科技的质量,促进技术的进步,我们应当建立健
全的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科技评价体系应当客观公正,综合考
量科技创新程度、成果应用效果、实施难度等多方面内容,以评价项
目成果和技术实施现状,评分越高,表示越成熟,便于科技发展规划,为科研活动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要根据技术实施的情况,制定相应
的激励机制,加强对科技开发的认可,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科研
机构、教师、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和表彰,以此激励其在科技方面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科技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奖励制度引学界质疑专家表示评价过于物化2011年06月11日02:49来源:瞭望《瞭望》文章:科技奖公信力从西安交大李连生科研成果造假到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检测出三聚氰胺,从学术界论文抄袭、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到上海交大陈进"汉芯"公然造假、骗取国家巨额科技投资学术界接二连三出现的、广为社会各界诟病的严重科研不端行为,不仅有损中国学者自身的形象,更让中国的科学家蒙羞于世界--一位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做访问的科学家向本刊记者诉说,他已经几次被问: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喜欢作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不时被"造假"裹挟?究竟是什么原因,在被誉为"最后一块净土"的学术界,学术不端行为、学术腐败得以大畅其道?作为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民主党派,九三学社自2007年起,连续几年就科技评价体系、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向全国两会递交提案。

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也不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要改革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评价机制,净化学术空气,营造一个倡导科学精神、潜心科研教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

今年,又有多位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联名提交议案提案:建议加大科技评价体系的改革力度,彻底改革科技奖项评选机制,减少科技奖励数量,结束当前的造假获奖乱象,从而维护科技奖励的公信力,实现科技评价体系的公平公正。

否则,将严重挫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损害国家的创新精神。

科技奖励制度为何引发了学界的一片质疑?难道它真的是把"双刃剑",既没能实现它设立的初衷,又加剧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美国学者埃尔菲·艾恩曾在《奖励的惩罚》一书中,对奖励制度的各种弊端和负面效应进行了深入剖析,很值得我们深思。

事实上,我国曾在1999年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进行过一次全面的改革,调整奖项设置、奖励力度、奖励结构、评价标准和评审办法,并在2003、2004、2008年分别对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进行过修订。

现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就是2008年修订、2009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

但是,这些改革似乎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但科技界内部要求改革评价奖励体系的呼声强烈,就连普通民众也对学术界屡屡出现的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喊"打",科技奖励制度又到了需要深化改革的时候。

实事求是地深入分析科技奖励所起的作用和客观效果,或许会对未来的改革有所帮助。

不能回避的是,科技奖励制度只是我国科技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评价的一种具体体现方式,作为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获得社会认可的主要方式,科技评价才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机制。

只有深入改革科技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才有可能解决好目前学术界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只有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才能使科技评价体系和科技奖励机制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科技教育界目前这种为了获奖而进行成果打包、捆绑搭车、人情公关等等乱象,才有可能得到遏制并最终无处遁形。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瞭望》文章:争议科技奖励制度面对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新需求,我国科技评价体系能否跟上科技创新模式的发展变化?目前的科技评价和科技奖励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与科技发展相适应?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今年2月1日,科技部发布了"关于撤销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一时舆论哗然。

据科技部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当时的媒体就此发布的消息有2万多条。

引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使人们对国家科技奖励,甚至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议论和质疑之声不断。

国家为什么要设奖?现在的评价体系是否科学?科技奖励是否助长了科技界的浮躁之风?今春全国两会期间,2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减少科技奖励数量,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净化科研学术风气》,这成为两会上科技界热烈讨议的话题之一,也使这一广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再度升温至今。

奖励制度利弊之争国家究竟要不要设立国家科技奖?一直以来就有不同的声音,对这个问题的争议也由来已久。

"科技奖励制度是和整个体制相关的,争论了不止十几年。

为什么争论不下去了?因为这个问题很难从理论上说清楚。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新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坦言,"奖励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经完全不适合现在的这种体制。

"王志新解释说,"计划经济下,也许它起些作用,在市场经济下,它只会越改越乱,没有办法改好。

从计划经济角度讲,我们是全盘学习苏联的体制,它有一系列奖励,但市场经济国家几乎没有国家奖励,有也是很少很少,基本上都是民间设奖的。

从执政者的角度讲,国家设奖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民间设奖是从学术上奖励社会精英,设奖的目的明显不同。

当时执政者是想无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上奖励一些人(比如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华罗庚等人),这是国家设奖的目的,所以我说国家奖是从计划体制延续下来的,但那时计划体制不会出现太多问题,因为当时的社会比较简单,管理比较死,没有这么多的可能性。

"王志新认为,搞研究"真正的动力不在设奖,比如应用研究,它的动力是市场需求,它是靠市场、靠竞争,研究不会因为你设不设奖而做得好与不好,研究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它是不可能通过设奖而鼓励而得到提高的。

比如搞基础研究,一是要有兴趣,二是要培养人才。

研究是水到渠成的事,要脚踏实地,不可能为了得诺贝尔奖而去搞研究。

"王志新强调,"搞科研不能靠奖来调动积极性,但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立的国家奖恰恰就是这个目的。

"在王志新看来,在当下,取消国家奖不会影响科研教学和生产,"取消这个奖项会怎么样?不会怎么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这个社会不会影响什么,而改却很难。

"他认为,之所以对是否取消国家奖励有争议,是因为"一部分人认为奖励已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而一部分人还想借此获得一些额外的东西"。

他所指的这些"额外的东西"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诸如满足自身的虚荣心、得到相关部门的承认等等非物质层面的。

他认为,这已违背了设奖的初衷。

针对王志新的看法,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觉得国家奖励的导向作用还是要有,不能一'取'了之,况且国家奖励制度是依法建立的。

"据这位专家介绍,《共同纲领》第43条就曾明确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

"1954年我国正式把"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写入第一部宪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几年间,国务院陆续修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八章"科学技术奖励"中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对于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公民、组织,给予奖励",又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科技奖励的法律地位,推动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我们要建立法制化国家,首先就要依法办事。

另外,一项制度的建立总是有其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制度也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或者被更科学的制度所取代。

但现有条件下,完全取消国家奖项似乎不太现实。

"曾担任过多届全军科技奖评审专家、现任中国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的尹卓少将,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也坦率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科技奖励有存在的必要,对科技奖励要作历史性的评价。

"他强调说,"这一体制机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对提振科技人员的信心、科技地位的不断提升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但任何机制都有从生到死的过程,科技奖励也是这样,不是说机制已经腐化,而是已经过了30年,现在已经开始到了死亡期了。

现在我们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30年前的科技评价、奖励机制已经在约束我们建立创新型国家,制约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这就好比一个大人穿了一件孩提时的衣服。

并不是说我们当初设计的这个机制是错误的,但现在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科技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

所以奖励机制还要有,这是个导引性的,让全国人民不要忘记科技对生产力作出的贡献。

"尹卓认为,"奖励机制是评价体系中最突出的部分,实际上对科技工作起了一个指挥棒的作用,起了一个战略引导的作用。

之所以现在被广泛关注,就是它的引导作用。

"在他看来,"科技奖励这个评价体系过于量化和物化。

整个科技评价体系,从上到下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链,形成了'癌变'。

如果再不处理,我们下一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一定会被这个东西给扼杀,影响非常之大、非常之深远。

"所以,国家奖如何定位、奖励的目的是什么、奖什么、如何奖?这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

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马俊如教授认为,"科技奖励作为激励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我国科技发展起到了激励加油的作用。

"他认为,奖励应该促成获奖者精神升华,不要成为拜金主义者。

一方面让被奖励者感到物质的安慰,另一方面则是激励获奖者继续创新,为社会做更多更重要的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辐射效应",鼓励和带动更多的有志者克服困难去搞创新。

也只有这样,奖励工作的价值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希望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坚定不移地把握正确的奖励方向,并能影响其他各种各样的奖励回归到激励精神升华,激励创造性上来,在社会风气方面起到树立正气的作用。

"科技进步奖存废之辩"其实,在国家现有的五大奖励中,争议最大的是国家科技进步奖。

"尹卓的这一判断,也得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奖励办")的认可。

尹卓向本刊记者介绍说,科技进步奖是申报奖,又是奖项目的,不是奖励个人,所以申报的时候有许多行政领导挂名,这就有一个排序问题:真正在一线工作的科研人员的名字往往排在后面。

另外,科技进步奖每年都评,是普遍实行、由下而上的,根子已经插到科研院所的神经末梢了,而且它与评职称、升职、涨工资、分房子等所有待遇挂钩。

"这个导向作用非常强,非常不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科研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