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清单【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鉴赏清单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鉴赏清单全一、古诗鉴赏本部分内容为《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古代诗歌鉴赏清单全。
1. 《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2. 《静夜思》(李白)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独处时的思念之情,展现出诗人豪放的情感和对故乡的眷恋。
3. 《春晓》(孟浩然)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早晨景色,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的生活和自然的向往。
4. 《山行》(杜牧)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间行走时的景色和心境,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5. 《江畔独步寻花》(杨万里)这首诗通过描绘江畔行走时的美景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6. 《登高》(杜甫)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高时的身临其境的景色和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和对理想的追求。
7.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这首诗以草原为背景,通过叙述离别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惜别之意。
8. 《望岳》(杜甫)这首诗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描绘峻岭和怀念岳飞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自由意志的追求。
9.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涣)这首诗以登高游玩为背景,通过叙述离别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
10. 《送别》(王之涣)这首诗以送别之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离去的感伤和祝福。
以上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古代诗歌鉴赏清单。
这些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意境,展示了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鉴赏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原文+赏析+考点默写!(赶快收藏)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原文+赏析+考点默写!(赶快收藏)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01 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之感。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
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
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从先贤那里寻找慰藉。
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默写考点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02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吊古怀乡之情。
2.此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9篇古诗文及译文
29001 三峡北魏·郦道元【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002 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课内古诗词目录《唐诗五首》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春望(杜甫)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渔家傲(李清照)课外古诗词目录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浣溪沙》晏殊《采桑子》欧阳修《相见欢》朱敦儒《如梦令》李清照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通过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和诗人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山后的太阳余晖落在山上。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画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1答: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故乡景象。
4.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答: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援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豪情?答:作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了,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运用典故,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隐逸山林的愿望。
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八上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考点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赏析“馨香盈怀袖”一句的妙处。
香气本来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作者却能把它写得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很生动形象。
2.“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3.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作者虽年老但仍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诗人以“老骥”自比(1分),用比兴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分)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这首诗通篇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首联中松树的形象。
【】高高的山上,苍翠的青松傲然挺立,迎着山谷中瑟瑟的寒风,毫不动摇。
3.诗中“一何盛”“一何劲”分别写出了“风”和“松”的什么特点?(2017日照)【】“一何盛”突出了风之大,“一何劲”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坚韧)。
4.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象征手法。
全诗借松柏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诗歌主旨和重点句赏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1.主题思想:
• 借对梦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 隐寓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与光明 的追求和向往。
• 2.赏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 “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 达了自已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 的叹惋。
•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画面描述。
• 在东篱之下信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看见 了南山。“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 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 达到了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表现了他恬 淡、闲适的心情。
1.《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 《梁甫行》《饮酒》其五主题
2.赏析 (1)“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 心不已。” (3)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4)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欢快的赶着牛儿返回 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 物满意而归,令人陶醉的画面啊。
• 乐景衬哀,情诗人描绘了一幅乡野之人放牧 满载而归来的动态场景。从反面衬托诗人的 郁闷孤单的心境。
• (二)《黄鹤楼》崔颢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
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画面描述。
• 比喻,作者以“千里马”自喻,引出“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叹,表i达了诗人 为国家统一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和老当 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
• (八)《赠从弟》其二刘祯 •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清单全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清单野望王绩(jì)东皋(gāo)薄暮望,徙(xǐ)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wēi)。
1、词语解释①薄暮:傍晚②徙倚:徘徊③犊:小牛,诗中指牛群④禽:泛指猎获的鸟兽⑤采薇: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2、《野望》中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彷徨心情的两句诗是: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3、《野望》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写景)两句诗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4、《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两句诗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5、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颔联和颈联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
7、本诗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的思想感情)答:抒发了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8、《野望》中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表达作用?答:运用了“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黄鹤楼崔颢(hào)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zǎi)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词语解释①昔人: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②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③晴川:晴日里的原野④历历:分明的样子⑤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⑥乡关:故乡2、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两句诗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精品PPT优质课件
第五、六句描绘了一幅女子执花在手,无语 凝伫,任花香盈袖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 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一个“盈” 字暗示女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陷入了冥 想之中。
最后两句实际上是女主人无可奈何而说出的 自我宽慰的话,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诗歌解读
龟虽寿
曹操
寿:长寿。
竟:终结,这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里指死去。
腾蛇:传说中一种
能腾云驾雾的神蛇。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骥:骏马,好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枥:马槽。
烈士:有气节有壮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志的人。
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但:仅,只。
养怡:指调养身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梁 甫 行
曹 植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郡(今安 徽亳州)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封陈王,死 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他的诗内容广泛, 形式优美,思想深刻,锺嵘称赞其“骨气奇高,词 采华茂”(《诗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 是他的五言诗,代表了当时诗歌最高成就,对后世 五言诗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作有 《洛神赋》《白马篇》《七步诗》。
作者简介
《古诗十九首》,汉代无名氏创作 的一组抒情短诗。非一时一人所作,一 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
诗歌解读
庭中有奇树 华,花。下文的“荣”
也是“花”的意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滋,繁盛。
PPT《春望》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详解(含解词翻译)
国 愁 家 忧
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 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 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 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 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 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 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 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 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 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 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是市容整洁、 井然有序了,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 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
以
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乐
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
景
杜甫继承了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
写
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
哀
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
情
会增添内心的伤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 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 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 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 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 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 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 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
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 “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 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 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8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8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目录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目录《浣溪沙》晏殊《采桑子》欧阳修《相见欢》朱敦儒《如梦令》李清照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答: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
表达一个女子对远行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答: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3、有一诗句非常有“新意”,表现了诗人的创造性,是哪一句?答:“馨香盈怀袖”。
香气本来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作者却能把它写得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很生动形象。
4、结尾两句诗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
答:可贵。
这花本来没什么稀罕,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相思怀念的主题。
5、“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答:“盈”字用得好。
“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
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
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
6、这首诗涉及了主人公的动作细节,请指出本诗这一细节,并简要分析这一动作内涵。
答:“攀条折其荣”一句,主人公情不自禁的折下一枝花,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151页课后古诗词赏析题(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151页课后古诗词赏析题(含答案)精心整理《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2.请简要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的含义。
“独”字写出词人因怀念友人而感到抑郁伤感,表现了孤寂、失意的情怀。
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惘情思。
(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表现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伤春惜时,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5. 请简要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的哲理。
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采桑子[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3分)2.这首词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
描绘了一幅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春日西湖美景。
3.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24.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课内古诗词目录《唐诗五首》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春望(杜甫)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渔家傲(李清照)课外古诗词目录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浣溪沙》晏殊《采桑子》欧阳修《相见欢》朱敦儒《如梦令》李清照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通过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和诗人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山后的太阳余晖落在山上。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
4.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答: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了,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运用典故,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隐逸山林的愿望。
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教案:《唐诗五首》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唐诗五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因为一首诗、一幅画而感受到美的时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唐诗中的美学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唐诗的基本特点。唐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以其韵律美、意境深远著称。它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智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野望》这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分析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唐诗的韵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感受唐诗的魅力。从导入新课到实践活动,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导入新课部分,我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美学体验,但感觉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问题的设置,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兴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唐诗的韵律和意境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对仗、用典等,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唐诗,探讨其主题思想、意境和艺术特色。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唐诗朗读体验。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
最新修订部编版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梳理赏析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飘飘荡荡的样子。
【赏析】紧承首联,是首联的延伸。前两联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 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平川、原野。 分明的样子。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草木茂盛的样子。
【赏析】诗人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转写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 此联写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 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炼字:“争”和“啄”两个 动词描绘出一幅早莺争向暖 树、春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 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时节 的勃勃生机。
【赏析】颔联从动物活动的角度写春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景致的 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
炼字:“乱”“浅”写 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 嫩,突出了春天生机盎 然的特点。
炼字:“大”表现出边疆沙漠
的茫茫无边;“孤”表现出四
指烽烟。
周景物的单调;“直”表现出
大漠孤烟直, 烽烟高高直立的特点。
指黄河。 长河落日圆。意象内涵:描写塞外风光,暗含
【赏析】笔力苍劲,勾勒出塞外风光 的开阔、混莽,被王国维赞为“千古 壮观”。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
孤寂之感。 意象勾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赏析】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征蓬”与“归雁”, “出汉塞”与“入胡天”,一“征”一“归”,一“出”一 “入”,对比强烈,凄凉中蕴含悲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 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炼字:“长”表现黄 河渺无尽头;“圆” 表现出日落之低之大, 孤悬于地平线上。
(2)运用“同类对比”的阅读方法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某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书古诗词鉴赏详解汇总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 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 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 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 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折地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 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 壮伟景观,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 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 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 与湖岸相平的景象。洞庭本来就号称八百里,加上这样的浩大水势,其水岸相 接、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此时,诗人面对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 水岸相平,而且呈现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观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 水包孕了天宇,“涵虚”,足见其大,“混太清”,足见其阔。如此壮阔的湖面, 自然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 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 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 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3]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 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 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相见欢》全词赏析
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全词赏析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释金陵:南京。
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州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收:收复国土。
倩:请。
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译文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
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背景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
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
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鉴赏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
王粲登楼,怀念故土。
杜甫登楼,感慨“万方多难”。
许浑登咸阳城西楼有“一上高城万里愁”之叹。
李商隐登安定城楼,有“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感。
尽管各个时代的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然而登楼抒感则是一致的。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
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
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
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杜甫在《登高》中也说:“万里悲秋常作客。
”所以古人说“秋士多悲”。
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
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
“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
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
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背诵赏析注释译文
庭中有奇树两汉:佚名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注释】⑴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⑵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
华,同“花”。
滋,繁盛。
⑶荣:犹“花”。
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⑷遗(wèi):赠送,赠与。
⑸馨(xīn)香:香气。
盈:充盈,充积。
⑹致:送到。
⑺贵:珍贵。
一作“贡”。
⑻感:感受,感动。
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鉴赏】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
前两句诗“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但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于是,思妇就出场了:“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思妇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
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
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清单野望王绩(jì)东皋(gāo)薄暮望,徙(xǐ)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wēi)。
1、词语解释①薄暮:傍晚②徙倚:徘徊③犊:小牛,诗中指牛群④禽:泛指猎获的鸟兽⑤采薇: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2、《野望》中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彷徨心情的两句诗是: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3、《野望》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写景)两句诗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4、《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两句诗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5、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颔联和颈联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
7、本诗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的思想感情)答:抒发了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8、《野望》中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表达作用?答:运用了“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黄鹤楼崔颢(hào)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zǎi)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词语解释①昔人: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②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③晴川:晴日里的原野④历历:分明的样子⑤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⑥乡关:故乡2、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两句诗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黄鹤楼》中崔颢运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两句诗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两句诗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6、诗中颈联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答:天气晴朗,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可见,鹦鹉洲上的草木繁茂浓绿。
7、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思乡之情。
使至塞上王维单(dān)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sài),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hòu)骑(jì),都护在燕(yān)然。
1、词语解释①单车:一辆车②使:出使③问:慰问④问边:慰问边关守军⑤征蓬:飘飞的蓬草,比喻远行之人。
⑥孤烟:烽烟⑦长河:黄河2、《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写此诗的两句诗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3、《使至塞上》点明时间,运用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两句诗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两句诗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战事频繁的两句诗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用自己的话描写颈联所展示的“千古壮观”之景。
答: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将落日映衬得更红更圆。
7、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颔联的理解。
答: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忧怨难言的激愤抑郁之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词语解释①从:往②大荒:辽远无际的原野③楚国:楚地④怜:喜爱⑤海楼:海市蜃楼,诗中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色。
⑥月下飞天镜: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2、《渡荆门送别》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两句诗是: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3、《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两句诗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渡荆门送别》中运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上云的美丽景象,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的两句诗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两句诗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颔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从写作手法方面进行赏析。
答: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7、颈联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比作明镜,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8、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答:“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词语解释①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
②初:刚刚②云脚低:白云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③暖树:向阳的树2、《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诗人喜悦之情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运用拟人,化静为动,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两句诗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钱塘湖春行》中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两句诗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钱塘湖春行》中写出诗人观景的地点,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两句诗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的?答:颔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颈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颔联和颈联一起是动静结合来描写钱塘湖的景色。
7、诗歌颔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答:“几处”照应“早莺” ,“谁家”照应“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wèi)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词语解释①奇树:佳美、珍贵的树②华:花③荣:花④滋:繁盛⑤攀条:攀引枝条⑥遗:给予、馈赠⑦盈:充满⑧致:送达⑨经时:历时很久2、诗中的“花”具有深远的意义,请进行赏析。
答:①暗用比兴。
以花衬托人物的心境。
花事兴盛,人却孤独。
②先抑后扬。
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增强了诗歌的感情。
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答: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的怀念之情。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词语解释①竟:终结,诗中指死去③枥:马槽④骥:骏马、好马⑤永年:长寿:有气节有壮志的人⑦盈缩:人寿命的长短⑧养怡: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2、《龟虽寿》中用两个比喻转折说明死之不可避免,神仙长生不老的虚妄的句子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3、《龟虽寿》中阐述作者生命哲学,生命长短不由天定,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饱含朴素的辩证见解的句子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4、《龟虽寿》中最能体现作者慷慨激昂,雄心壮志的比喻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请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做简要赏析。
(诗歌主旨)答: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突出的写出了虽然年老,却仍然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慷慨激昂,表达了诗人远大的雄心壮志。
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
1、词语解释①亭亭:挺拔的样子②一何:多么③罹凝寒:遭受严寒④罹:遭受⑤凝寒:严寒2、《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两句诗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3、《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本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要正气凛然的两句诗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4、这首诗歌的寓意及思想感情是什么?答:这是一首咏物诗。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柏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以及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以比兴之法寓意自己的性格抱负,也寄寓了堂弟无限期望,勉励堂弟要永保坚贞。
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词语解释①异气:气候不同②殊:不同③剧:艰难④宇:房屋⑤何:多么⑥妻子:妻子儿女⑦林阻:山林险阻之地⑧翔:自在的行走2、《梁甫行》中以气候灾害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恶劣的两句诗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3、《梁甫行》中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蛮荒及边海人民的凄楚恐惧的两句诗是: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4、请从描写的角度鉴赏尾联。
答: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蛮荒和边海人民的凄楚恐惧。
5、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答: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