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科技思想文化
近代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总结
![近代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a4b51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c.png)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而高速发展的社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动。
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科学技术活动有它自己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和规律。
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人类在实践中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积累,在理论上的不断总结与概括,就是科学的发展过程。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在长期的自然实践中,人类不断的积累着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又不断地利用这些经验和技能改进劳动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这种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积累的过程,就是技术的发展过程。
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的经验进行不断总结的过程。
科学技术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
说到科学技术的发端和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原始社会里,科学知识只能以萌芽的状态存在于生产技术中。
如石器的加工、人工取火、弓箭的发明、捕鱼打猎、训练家畜、栽培植物、建造房屋、制陶冶炼、纺织印染等,无一不是科学知识萌芽的土壤。
人类在这些实践中获得知识,而这些知识实际上包含着后来形成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科学知识的萌芽。
一、近代科学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萌芽与成长,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和发展其经济利益,并从政治上逐渐取代封建统治,需要新的思想和精神武器,这导致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在16--17世纪摆脱神学统治的斗争,近代自然科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宣告科学革命的开始,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完成经典力学理论的综合,将这场革命推向高潮,确立了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
建立在实验科学基础上的力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它的兴起及学科体系的完备标志着以提出、日心说、为起点的近代科学革命达到巅峰,经典力学体系对近代科学技术整体的发展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起到主导作用。
世界近代史.pdf
![世界近代史.pdf](https://img.taocdn.com/s3/m/8c7c8ca0c77da26925c5b0de.png)
思想(人文思想开始形成发展)近代科技革命文学(工业革命后)美术、艺术电影、电视文艺复兴(14-17)理论(科技) 浪漫主义:音乐:意大利:文艺复兴拜伦:《唐璜》(百科全书) 古典→浪漫:贝多芬(德) 前三杰:薄伽五《十日谈》天文学:哥白尼:地心说,日雪菜:《西风颂》“乐圣”但丁《神曲》心说(近代天文学奠海涅:印象派:德彪西(法)《牧彼得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基人天文学史上的伟雨果:《悲惨世界》神午后》后三杰:达·芬奇大革命)根本上动摇批判现实主义:交响乐之父:海顿米开朗基罗伽利略:卫星,比萨实验狄更斯:《双城记》美术:拉斐尔望远镜,月面图,盈亏司汤达:《红与黑》浪漫主义:(法)德拉克洛凡英:莎士比亚近代科学之父(最早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印象派:(法)莫奈《阳光宗教改革(16C)进行实验,为牛顿(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 下》德:马丁·路德《九十五条纲领》因信称义力学奠基)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现实主义:《伏尔加河上的瑞:加尔文:基督教原理,先定论物理:牛顿:经典力学,万有引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纤夫》(法)(沈学角度符合资产阶级要求) 力,三大定侓(自然哲(伟大史诗)学的数学原理)启蒙运动(18C) 启蒙运动:英国(开始):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论法的生物学:精神》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物种起地位: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源》——人类起源法国(高潮):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自由赫胥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平等,民主政治(君主立宪) 位》解剖学,人猿同祖卢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娱乐,传媒、影视(主权在民)—(法侓意识,监督电影:国家,创立民主共和国)默片时代(1895)德国(扩展):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科学思考卢米埃尔兄弟;格人非工具,凸显人的主体地位里菲斯:现代电影之——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父(电影界的莎士比(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亚)实践(技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现代音乐:印象派,现代派有声时代(1928):奥斯第一次工业革命:1765-1840 高尔基《母亲》奠基之作现代美术:现代后印象派卡(蒸汽时代)现代荒诞剧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电视:第二次工业革命:19C末-20C初贝克特《等待戈多》《海湾》1926:黑白,贝尔德(电气时代)地位:世界戏剧史上不可忘现代派:西班牙,毕加索1941:彩色,覆盖面却的里程碑。
2019最新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45分钟作业3
![2019最新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45分钟作业3](https://img.taocdn.com/s3/m/44b7ef2dc281e53a5902ff12.png)
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目标导航知识点一4.当人们陶醉于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的时候,也要警觉它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②使人们沉迷其中不能自拔③促进了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④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要注意把握材料内容,根据题干要求从中进行概括。
知识点二探索生命的奥秘5.20世纪,生物工程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不包括( )A.转基因农产品投放市场B.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C.人类基因组框架图完成D.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成功答案:C解析: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正式投放市场;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2000年,人类基因组框架图完成;1997年,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成功。
故答案为C。
6.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C.细胞学说的提出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答案:B解析: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细胞学说是德意志科学家施莱登、施旺等提出的;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人法拉第发现的,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7.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是( )A.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B.分子生物学C.遗传工程 D.生物学理论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90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8.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是( )A.计算机技术 B.遗传工程C.生物化学 D.生物学理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遗传工程又称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知识点三登上太空9.“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与成功返回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近现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1讲 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和19世纪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近现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1讲 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和19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3a75d8324028915f814dc245.png)
第31讲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江西新余调研)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
这种看法( )A.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B.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C.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D.认为自然科学主导了文明进程答案 B 题干并未夸大经典力学的作用,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可知,这种看法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为牛顿经典力学的作用,而不是内涵,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认为自然科学主导了文明进程,故D项错误。
2.(2018安徽“江淮十校”三模)近代以来,牛顿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 )A.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B.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C.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D.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答案 C 从材料信息可知,近代物理学在发展中一是不断综合,二是前后联系,故具有连续性和综合性的特点,C项正确。
3.(2018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联考)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起源的基本规律,使进化论思想更具系统性,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
这主要是因为《物种起源》( )A.提出了全新的进化思想B.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C.重塑人在生物界的地位D.引发了科学领域大论战答案 A 由“揭示了生物起源的基本规律,使进化论思想更具系统性”可知《物种起源》提出了全新的进化思想,故A项正确;《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起源的基本规律”而非社会发展的真相,故B项错误;《物种起源》没有强调人在生物界的地位,其着重论述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故C项错误;“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并不意味着《物种起源》引发了科学领域的大论战,故D项错误。
专题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与科技文化
![专题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与科技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743dc0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d.png)
专题⼗四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与科技⽂化2019-09-27【课标要求】1了解鸦⽚战争后中国⼈学习西⽅、寻求变⾰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
2概述新⽂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意义。
4了解孙中⼭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命中的作⽤。
5概述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6概述邓⼩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7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8列举新中国成⽴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作⽤。
9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针,讨论在贯彻“双百”⽅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10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考导向】近三年的⾼考历史试题,在⼀定程度上反映了命题的趋势。
关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考查的数量看,每年均有五道以上的试题出现,且总体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从考查的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选择题,如2009年⼭东⽂综第27题、浙江⽂综第38题,2010年全国⽂综第37题、⼴东⽂综第38题,2011年福建⽂综第41题等。
从考查的知识点看,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过程及阶段性成就,尤其是维新变法思想、新⽂化运动的有关问题。
从命题思路看,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考查,注重思想变迁的过程,尤其注重对重点⼈物思想主张的考查。
关于20世纪以来中国重⼤思想理论成果,从考查的题量看,均有两道以上的试题出现。
从考查的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选择题,如2009年天津⽂综第12题,2011年江苏历史第24题等。
从考查的知识点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未涉及,思想、邓⼩平理论尤其是三民主义部分偏多。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艺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艺](https://img.taocdn.com/s3/m/738db6dd4b73f242326c5fe0.png)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1.(2017·全国II卷,42) 从钟表的多样化发展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
成果及其应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2015·全国Ⅰ卷,41)从生产力诸要素的数学公式出发考查三次
科技革命的作用
近代以来的世 3.(2014·全国Ⅰ卷,40)从宋应星和牛顿科技成就的比较出发考查 古代东方和近代西方科技的不同特点及相关不同社会背景
【针对训练】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
3.(2018·海南高考,17)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 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 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这项成就应该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D.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
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
迅速发展阶段 启蒙运动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 电 磁 学 的 新 成 就 ; 达
(18~19C中期) 推动
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
重大突破和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 电 的 发 明 与 应 用 ; 量 统化总结阶段 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普遍确立与 子论和相对论
——摘编自潘教峰《钻石模型——解读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更替》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更替”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 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核心素养』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科技革命对思想文艺及影视发展的影响
(1)思想方面: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 形成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 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2)文学艺术: ①文学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反 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 ②绘画艺术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借助工业革命科技成果的现实主义和印象 画派出现。 ③音乐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弘的歌剧 等。 (3)影视艺术:19世纪末电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 物质基础;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 展的动力;19世纪末,电影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下产生;20世纪20年代,电视艺术 诞生。
世界近现代史阶段特征
![世界近现代史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8043872aaea998fcd220e2d.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手工工场阶段: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
义成为历史发展潮流,但封建主义仍旧占统治地位。
1、资本主义兴起阶段:14、15世纪—16世纪(向工 业文明迈进) 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生产关系变化) 产生并发展,欧洲原始资本积累和商品需求增加。 对外: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 发展,世界市场雏形形成。 政治;资产阶级产生,反映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 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兴起,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 教的势力,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民族文化教育 事业的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反映了资产阶级精神领域 提倡人文主义,解放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开启工业文明大门)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集中手工工场阶段),重 商主义.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资金、市场、劳动力、 技术) 对外: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一次殖民主义高潮。荷兰 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英国通过商业战争和掠夺、奴隶 贸易。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主,成为“日不落帝 国”。 政治: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日益壮大 的资产阶级开展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政治革命, 先后确立了不同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度、 民主共和制) 思想: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 化革命运动,核心内容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提出了 天赋人权说、三权分立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描 绘了未来国家制度的蓝图,对欧洲、亚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模式:以科技为先导,以垄断为组织形 式,以重工业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
(三)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工业文明 的纵深发展
政治:垄断经济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家的职能进一步扩大。资本主义制度日趋成熟,民主制度日 益完善,资本主义统治得到巩固,但各国政治发展不平衡:一 类:政治民主制度较健全,如英法美。另一类政治专制主义传 统较浓厚的国家,如俄德日,但也有不同程度的民主化。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总结:近现代东西方的思想解放与科教文艺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总结:近现代东西方的思想解放与科教文艺](https://img.taocdn.com/s3/m/b0a772eda58da0116c1749c5.png)
专题总结提升八近现代东西方的思想解放与科教文艺(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近现代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一、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1.第一种道路:走资本主义的路。
(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通过改良,建立日本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
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2.第二种道路:走俄国人的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传入中国。
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学习俄国的城市中心道路来夺取政权。
为此,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结果,第一次工人运动从高潮走向低潮。
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全部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都失败了。
事实证明,俄国的城市中心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3.第三种道路:走自己的路。
1927年的文家市决策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在实践基础上,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考题例证1】[2018·湖南长郡中学一模]1930年2月,中共中央在向全党发出的通知中指出:“一切分散红军,逃避敌人进剿,向偏僻地区发展的观念,在现时局势下便成为极端错误的……观念。
”这说明()A.中共迫切需要统一军事领导权B.党内存在严重的逃避主义倾向C.国共两党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D.革命道路中国化尚未达成共识二、20世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比较【考题例证2】 [2018·河南豫南豫北名校联考] 萧功秦指出,极“左”思潮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了绝境,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现成的施工蓝图,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不断进行的政策调整。
高考历史思想文化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高考历史思想文化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https://img.taocdn.com/s3/m/3cd9a2e2aeaad1f346933f12.png)
广义相对论
。
(2)意义:第一次阐述了 四维时空 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 重要思想。 3.影响:相对论同 量子理论 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 基本理论框架。
第16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即时练 1. 牛顿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 这三大定律包 括 ①惯性定律 ④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②加速度定律 ( )
返回导航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二)驱走乌云的太阳(量子理论) 1.量子理论的诞生 (1)背景 ① 19 世纪的物理学领域,在 牛顿力学 科出现并有了进一步发展。 ② 19 世纪末,物理学界重大研究课题是 黑体辐射 问题。 的基础上,新学
第12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2)历程 ① 1879 年,奥地利物理学家
二、考纲解析 1.了解经典力学、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简单内容,认识其 在近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作用。 2. 了解在万物起源方面的各种观念及进化论创立的背景及 内容, 知道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 3.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认识科学与技术方 面的进步对全世界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4.知道交通、电信、互联网方面的进步对人类文明进步的 作用。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第1页
返回导航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一、专题概术 本专题主要讲述世界近代以来影响世界发展的科学技术的 辉煌成就,主要内容有: 1.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是指牛顿和他的力学理 论,普朗克等人的量子理论、爱因斯坦及他的相对论。 2.人类追寻生命的起源,包括各种人类起源传说,近代生 命科学的成果,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科学与宗教的分歧。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学艺术与新中国的科技、文化、教育A卷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学艺术与新中国的科技、文化、教育A卷](https://img.taocdn.com/s3/m/3f5cca0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f.png)
第十五单元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学艺术与新中国的科技、文化、教育A卷基础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是中国2000~2012年高校录取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由此可知中国A.逐步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B.高等教育正在向正规化迈进C.在实践中逐步完成教育转型D.正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2.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个剧种”。
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贯彻B.昆曲名家的涌现C.国家领导人的肯定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3.小明在参加重庆市中学生“红言颂”演讲比赛中,朗诵了毛泽东同志的:“……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
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有自由的。
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请从下列选项中,为小明的演讲拟个标题A.百花齐放B.百家争鸣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科教兴国4.1949年后,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取代了西方教育理论,成为中国新的经典。
在当时,对苏联专家提出疑问或持不同意见者被视为落后者甚至反动者,国内的大学也按照苏联的大学模式重新进行了院系调整,理工科比例迅速上升。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教育A.完全脱离中国的实际B.存在教条主义的倾向C.为“双百”方针的提出奠定基础D.背离了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初衷5.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下面资料选自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其中选自1977年高考的是A.“凡是有歌声的地方,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大干社会主义”B.“同外国人做生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人才少了行吗”C.“在做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
……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气”D.“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这种横跨度的攀登”6.日本《每日新闻》2009年5月9日援引美国方面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在美国要把小笠原基地返还日本前夕,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
高考历史大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与科技文化活动主题7讨论解放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案
![高考历史大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与科技文化活动主题7讨论解放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f86014102de2bd970588c0.png)
活动主题7 讨论解放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活动目标(1)阅读近代以来中国历次思想解放的相关材料,了解中国近现代思想解放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发生的社会条件、重大历史影响。
(2)分析每次思想解放对社会发展影响的材料,总结思想解放对推动社会发展作用的规律认识。
(3)理解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认识“思想解放是推动历史进步的火车头”这一历史结论。
活动内容类型材料探究问题学术情境材料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革命的内涵,如下图所示: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革命”一词的众多新含义开始出现,表达知识分子风气或以诗言志的“诗学革命”、打破不平等的“女界革命”“经济革命”和推翻旧王朝的“排满革命”。
然后“社会革命”“家庭革命”“文学革命”“科学革命”“产业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出现,其含义均为这些领域发生彻底变化和相应主体在该领域实行根本变革之意。
问题 1 据上述材料指出戊戌变法前后“革命”观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试析其原因。
提示变化:从顺从天道进行周期性王朝更替,到社会的各领域发生彻底变化或实行根本变革。
原因:19世纪末中华民族的危机加深;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是大动荡、大破坏的同义词;和平改造清政府以变法图强。
问题 2 新文化运动后期以来,“辩证唯物论代替进化论成为新的天道”是哪些原因促成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提示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惨烈程度,暴露出了传统的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弊端,让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传统的民主政治的道路存在巨大的隐患;巴黎和会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对中国国家利益的任意处置,让相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1992年初“南方谈话”指导总结1.从思想解放层面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近现代世界的科学的科学技术
![近现代世界的科学的科学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b0a9cd303d8ce2f01662350.png)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空间技术:卫星发射和回收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 成功(世界上第五个。 ④载人航天技术(2003年)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 家。 ⑤生物工程:杂交水稻袁隆平(1973)世界上成功 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二)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 3.(08全国文综一)1920年,梁启超在 《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
四、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使用
一、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为什么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
提示:
政治前提、资金、劳动力、技术(可能条件)
市场(主要原因或必要条件) 2、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一部门发生?棉纺织业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765年珍妮机使用 4、工业革命时间?18C---19C中期
1)提出与发展:1900年普朗克提出______,宣告量 子论诞生;丹麦的玻尔提出________;爱因斯坦利用 量子论成功解释了_________,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 的发展
2)意 义: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 革。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量子论: ①1900年,普朗克(德)。认为物质的辐射能不
②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③细胞学说的建立
④相对论的提出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2.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社会意义在于:
A鼓励了社会的竞争意识 B 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进一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3.对中国维新变法运动起着促进作用的自然科学成就是 A. 达尔文进化论 B. 爱因斯坦相对论思想 C. 启蒙运动的各种学说 D. 社会主义理论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3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3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a34ae4de80d4d8d05a4fdf.png)
[巧思妙记] 现代物理学
[知识图示] 达尔文的进化论
[答题术语必备] 1.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伽利略的研究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 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17 世纪,牛顿的经典力学标志着 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2.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质 属性,发展了牛顿力学。 3.量子论与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 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间的本质属性
(2)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
意
(2)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经典 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义
力学概括在 相对论 力学 (3)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
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 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个新的高度
和方式
3.生物学的发展 (1)背景 ①欧洲封建社会坚持上帝创世说,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② 文艺复兴 后,基督教神学遭受重创。 ③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视野开阔,思想 开放。 ④ 细胞学说 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标志:1687 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3)意义 ①形成以 实验 为基础、以 数学 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 ②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2.相对论和量子论
项目
相对论
背景 经典力学面临挑战
量子论 (1) 人 们 对 物 质 的 认 识 深入到 原子 内部 (2) 微 观 的 粒 子 运 动 不 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 说明
2.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 了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即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 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的;并提出质能转化原理,奠定了开发利 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在哲学 和科学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高三历史复习课件:第十九单元:新科技、新思想和新文化(共48张PPT)
![高三历史复习课件:第十九单元:新科技、新思想和新文化(共4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9b6be49ccbff121dd368378.png)
摇 封 建 神 学 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克 思 主 义 奠 定 基 ②否定经典力学的
理论基础
④局限:绝对时空 础; ③局限:为 绝对时空观,发展
观念,也容易束缚 殖民主义、帝国 牛顿力学;③改变
人们的思维方式 主 义 、 资 本 主 义 人们认识世界的方
剥削作辩护
式
(三)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的关系:
B
D、构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爱因斯坦曾说:“为了使你们的工作增进人类的
幸福,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本
身及其命运,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
标;关心组织劳动和产品分配这个重大的尚未解
决的问题,才能保证我们智慧的产物促进人类幸
福,而不至于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
程式中时,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一点。”下列理解
1、时间:20世纪初以后 2、背景:①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严重的社会问题,西方 社会出现精神危机 ②自由主义盛行和思想多元化,文学家不满现实
3、特点:①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有极端的主观性); ②反传统和反理性,手法比较怪诞; 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4、文学代表作: (1)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荒诞典型 (2)美国:海勒《第十二条军规》; (3)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诺、伽利略、 《自然哲学的数学 早期进化论;
朗克提出量子假
开普勒Biblioteka 原理》1859 年 , 达 尔 文 说 ; 1905 年 爱 因
发 表 《 物 种 起 源 》斯坦提出相对论
成果 日 心 说 、 望 运 动 三 大 定 律 和 物 竞 天 择 、 适 者 相对论和量子论
远镜等
万有引力
生存的进化论
①量子论和相对论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27张PPT)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4d9e19eff9aef8941e069c.png)
第26课时┃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
2.美术
(1)现代美术史上最有成就的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名作有 《格尔尼卡》和《和平鸽》。 (2)德国女画家珂勒惠支对中国版画艺术产生重大影响。 3. 音乐 (1)20世纪,音乐获得较大发展。 (2)拥有听众最多的是以爵士乐、摇滚乐及电影歌曲为代表 的流行音乐。 (3)产生了“猫王”和鲍勃·迪伦等一代巨星,出现了风靡一 时的“甲壳虫乐队”。
基础梳理Βιβλιοθήκη 综合拓展第26课时┃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
2.美术 (1)凡· 高是荷兰19世纪成就卓著的后期印象派画家。
(2)代表作:《向日葵》《在阿尔勒的卧室》。 3.音乐 (1)18世纪前期的德国音乐家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 (2)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代表 作:《英雄交响曲》和《致爱丽丝》。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第26课时┃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
考点4 第三次科技革命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主要领域: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第26课时┃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
3. 成就 (1)美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2)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苏联载人太空飞行;美国第 一次登上月球。 (3)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人类成功地掌握了克隆 技术。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第26课时┃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
考点5 现代文学、艺术和体育 1.文学 (1)罗曼· 罗兰:法国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约翰· 克利斯 朵夫》。 (2)德莱塞:美国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等。 (3)卡夫卡:奥地利作家,代表作:短篇小说《变形记》。 (4)海明威:美国作家,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5)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母亲》。 (6)肖洛霍夫:苏联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7)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钢铁是 怎样炼成的》。
浅谈科技文化发展的几个阶段
![浅谈科技文化发展的几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f74ad9efcc1755270622089a.png)
浅谈科技文化开展的几个阶段[摘要]科技文化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智力成果,并且是推动社会开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科技文化的早期传播过程中,西方科学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非西方的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活动在根本上依赖于欧洲科学传统。
但是,受外乡化及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非西方国家或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完成近代科学的移植并确立独立的科学文化传统。
科技文化在与外乡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其他文化价值体系的碰撞和融合过程中逐渐获得丰富的内涵,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和先进文化形态。
[关键词]西方科学、科技文化、全球化、开放性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力量的不断彰显,科技文化愈来愈受到重视和推崇。
科技文化集中表达了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成为人类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
尽管如此,目前对科技文化的内涵仍然难有一个定论。
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人类文化中最具普遍性和全球特性的一局部。
科学与技术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似乎都是独立开展的,只是到了20世纪后期才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
因此,我们可以从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开展历程以及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进程中去理解科技文化的深刻内涵,由此可以总结出科技文化开展的几个阶段及其蕴含的开放性特征。
一、西方科学文化的早期传播按照美国科学史家乔治·巴萨拉(GeorgeBasalla)的观点,近代科学在欧洲诞生以来,在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经历了以下三个(重叠的)阶段:一是非科学的国家或地区为欧洲科学提供来源;二是非欧洲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活动主要建立在欧洲国家已确立的科学文化传统的根底上;三是非欧洲国家或地区努力形成一种独立的科学文化传统并完成科学移植的过程[1]。
诞生于西欧的科学革命牢固地确立了近代科学的思想观念、实验活动和社会建制。
从广阔的历史背景看,西欧国家通过军事征服、殖民扩张、商业贸易和传教士活动,将欧洲的科学遗产带到更广阔的世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对新大陆的科学探索活动随之展开。
近代科学的早期传播主要表现为调查和收集新大陆的动植物标本,研究其特征,然后将结果带回欧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世界近代史上的四次思想解放运动简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
时间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性质
无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权,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影响
2四次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简表
人物
国家
荣誉
代表作品(思想观点)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马克思
恩格斯
卢梭
孟德斯鸠
伏尔泰
亚当斯密
3、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
国家
人物
主要成就
英国
牛顿
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英国
达尔文
美国
爱因斯坦
(现代物理学的泰斗)
4文学艺术
艺术特色
文学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心理描写大师”、“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美术
凡·高
荷兰
扑向太阳的画家、用生命作画的人)
音乐
贝多芬
德国
二、链接
1.________即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14、20世纪初,爵士乐在美国出现,是由非洲、南美洲、欧洲文化汇聚而成。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兴起,它源于美国________音乐
15、好莱坞又称为“()”
三、第11课开辟新时代的“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英国——宪章运动
A起止时间________ B斗争纲领________
C要求________
③、意义:
四、拓展训练
当今现实问题与所学历史联系起来,正确解决当今社会发生的事件。
五、达标检测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材料二:恩格斯在讲到文艺复兴成就时说:“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2.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________
3.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________
4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是________
5、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故事的壁画是________
6.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____、
7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指出的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何时何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所提到的诗人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其作品弘扬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同意义是什么?
六、总结反思
重大事件的背景及和现实的联系。
一、激情导入
问题:1说说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说说近现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主要成就。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复习提纲。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欧洲的四次思想解放的过程。
2、说说近现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文学家的主要成就。
三、合作交流
学生思考、交流、归纳。每组成员分别发言。师生共同评定:
执笔人
吴海芝
年级
九年级
科目
世界历史
教学时间
编号
教师姓名
教学题目
世界近现代科技思想文化
课时
2
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文学家的主要成就。
2、使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3、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教学重点
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文学家的主要成就及重大事件的影响。
教学难点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D意义________
2.在19世纪研究资本主义的思想家当中,有两个特殊的德国人是()和()。
3、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条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亲自参加工人运动,不断总结经验。
4、马克思、恩格斯为________起草的的纲领性文件是________
5、《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时间________②、起草人________
材料三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图一图二
(1)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文化运动?
8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是________
9.发展和创造了奏鸣交响曲的结构形式是________
10.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是________
11.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是________
12.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的《美国的悲剧》的作者是________
13、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创作的大型壁画_______反映的是1937年,纳粹对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城镇进行的轰炸,造成极大伤亡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