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国农业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教学素材)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各类【2 】农作物的栽种时光和收成时光一.重要农作物的栽种时光和收成时光与小麦散布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重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成(重要在长城以北)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边:4——7月 7——10.11月(双季)二.1.华北冬麦区,是我国重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议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浇灌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合适区,临盆潜力大.2.长江中下流冬麦区,栽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调和.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合适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3.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合适.4.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如果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顺应好,临盆力高,品德优.5.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合适,但光照少,病虫轻微.高原光照强,浇灌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6.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合营利于小麦发展.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三.我国重要农作物的散布及其发展习惯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重要散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重要散布在长江流域,栽种和收成季候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流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成,北方地区收成季候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散布主如果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栽种广泛,可联合各地的栽种轨制来肯定其栽种和收成季候.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流地区一年两熟,有的地步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 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光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成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成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测验只考双季稻.在南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4.花生的散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散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依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形,可推想出是春种秋收.。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 7——10、11月(双季)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

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

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

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

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

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

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

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

1前插完秧苗,8。

我国农作物种植时间及收获季节

我国农作物种植时间及收获季节

我国农作物种植时间及收获季节2011-06-17 8:52一、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

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

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

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

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

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二、种植业类型主要有: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等;一、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1、小麦: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按播种季节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夏、秋季收获,生长期为80天——120天。

春小麦多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较差的地区。

主要分布与中温带的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

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生长期较长,南方为120天左右,北方为270天,西南地势较高地区一般为330天以上。

我国冬小麦分布最广,主要分布黄淮海平原,长江以南地区也有分布。

高中地理农作物及我国主要农业区

高中地理农作物及我国主要农业区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

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

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

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

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

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二.农作物生长季节油菜秋季种植,主要生长季节在冬季,春季收获。

棉花则是早春播种种植,秋季收获。

南方也有秋冬季播种夏季收获的。

水稻在南方有单季,是初夏种植,秋季收获;双季则是春末种植夏季收获早稻,晚稻是夏季种植秋季收获。

由于棉花和油菜在南方要经过冬季,所以受雪灾的影响比较大。

辣椒、番茄等茄果类蔬菜;黄瓜、苦瓜、丝瓜等瓜果类蔬菜及豆类都是短日照作物,正常收获时间是夏季;白菜、葱、蒜等是长日照作物,一般秋季种植,春天收获。

任何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春提早,二是秋延后。

细分:油菜:北方小油菜原产我国西部,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华北、内蒙古及长江流域各省(区)世界各地也广泛分布。

北方春小油菜的生育期60—130天;冬小油菜130—290天。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

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 7——10、11月(双季)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

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

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

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

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

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

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

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

1前插完秧苗,8。

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农业地理】高考地理常考的主要农作物和水果分布

【农业地理】高考地理常考的主要农作物和水果分布

【农业地理】高考地理常考的主要农作物和水果分布一、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和区位世界上几种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经济作物也称“工业原料作物”、“特用作物”、“工艺作物”,指主要供作工业原料的作物,按用途可分为: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淀粉作物、嗜好作物、饮料作物、橡胶作物、染料作物、药用作物、香料作物、芳香油作物等)的分布二、农作物生长季节油菜秋季种植,主要生长季节在冬季,春季收获。

棉花则是早春播种种植,秋季收获。

南方也有秋冬季播种夏季收获的。

水稻在南方有单季,是初夏种植,秋季收获;双季则是春末种植夏季收获早稻,晚稻是夏季种植秋季收获。

由于棉花和油菜在南方要经过冬季,所以受雪灾的影响比较大。

辣椒、番茄等茄果类蔬菜;黄瓜、苦瓜、丝瓜等瓜果类蔬菜及豆类都是短日照作物,正常收获时间是夏季;白菜、葱、蒜等是长日照作物,一般秋季种植,春天收获。

任何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春提早,二是秋延后。

细分:油菜:北方小油菜原产我国西部,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华北、内蒙古及长江流域各省(区)世界各地也广泛分布。

北方春小油菜的生育期60—130天;冬小油菜130—290天。

油菜的阶段发育比较明显,冬性型油菜,春化阶段要求0—10℃,需经过15—30天;春性型介于春、冬型之间,对温度要求不甚明显。

油菜为长日照植物,每天日照时数为 12—14小时,能满足日照要求,开花结实小增加日照,可以提前开花结实。

反之,则延缓发育。

棉花:温度是决定播期的重要依据。

一般在5厘米地温5天稳定通过14℃时,就是棉花的播种时期。

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棉花适宜播种期是4月中旬。

南方的主要作物:1、水稻:南方:早稻2—4月播种,中稻5—6月播种,晚稻7月播种,收获期分别为:7—8月,9-10月,11月;2、玉米:播种期2—4月、7-9月,收获期6—8月、10-11月。

3、番茄:秋季:9-10月播种,收获期12-4月,11-12月播种,3—5月收获,3-4月播种,6-8月收获,5—6月播种,8—9月收获。

了解农业农作物的栽培与收获时间表

了解农业农作物的栽培与收获时间表

了解农业农作物的栽培与收获时间表农作物的栽培与收获时间表是农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参考资料,能够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生产时间,提高种植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农作物的栽培与收获时间,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的节奏。

下面将按照季节进行介绍。

春季春季是农作物种植的重要季节,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

具体的栽培与收获时间如下:1. 小麦:在寒地地区,一般会在春季早期(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春季小麦的播种,生长期为120-125天左右,收获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

在温暖地区,播种时间可能会提前。

2. 玉米:春季是玉米的主要生长季节,一般在4月至5月进行播种,生长期为90-120天,收获期一般在8月至9月。

具体的播种时间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品种特性作出调整。

3. 大豆:春季是大豆的适宜种植季节,一般在4月进行播种,生长期为90-120天,收获期一般在8月至9月。

大豆的播种时间也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品种特性进行调整。

夏季夏季是高温多雨的季节,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稻谷、水稻、蔬菜等。

以下是一些典型农作物的栽培与收获时间:1. 稻谷:夏季是稻谷的主要生长季节,夏播稻和早稻主要在5月至6月进行,生长期为100-120天,收获期一般在8月至9月。

根据当地气候和品种特性,可进行适当调整。

2. 水稻:夏季也是水稻的主要生长季节,水稻的栽培与收获时间与稻谷类似,一般在5月至6月进行播种,生长期为100-120天,收获期在8月至9月。

3. 蔬菜:夏季适合种植蔬菜,常见的有番茄、黄瓜、四季豆等。

蔬菜的生长期和收获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可在5月至6月进行播种,生长期在60-100天左右,收获时间根据不同蔬菜的成熟期进行调整。

秋季秋季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些作物的重要种植季节。

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葵花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农作物的栽培与收获时间:1. 水稻:秋季是水稻的重要种植季节,一般在8月至9月进行播种,生长期为100-120天,收获期在11月至12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中国农作物主要分布 (共20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中国农作物主要分布 (共20张ppt)

珠江流域
一年三熟
海南:育种基地
玉米
主产地:吉林 用途:饲料、乙醇汽油添加剂
特殊农作物:
青藏高原-青稞
糖料作物
甜菜:吉林、黑龙江、内蒙、新疆主产区。 榨糖厂
油料
东北:大豆
华北-花生
油菜
特殊:向日葵(新疆)、地中海(橄榄)
热带:油棕

水果
温带:苹果、梨、桃子
亚热带水果:柑橘、猕猴桃
棉花
上图可以看到小麦已经收割完毕,而同一块地上的玉米长势正旺。图中第二、第三年跨 的两年中,有三个黄色区域表示农作物成熟时间。关键是第一年和第二年之间,有个冬 小麦成熟阶段。也就是说:冬小麦在农田里度过了冬天。
淮河
稻麦两熟,种一季水稻种一季麦子(过冬),集中分布在江苏、安 徽北部。
长江流域
双季稻(早稻:春种夏收;晚稻:夏种秋收)冬季种绿色作物(油 菜)一年两熟。江苏,浙江 上海 安徽 江西北部 湖南北部 湖北东部 属于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
中国农作物主要分布
一、粮食作物: 东北:春小麦(春种秋收,一年一熟,冬季荒,抗旱。)
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 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春小麦分布在长城以北,黑龙江产量最 多;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春天播种,秋 天收割。
黑龙 江
吉林
辽 宁
华北
季风气候区(华北南部、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如印度棉花在热 带季风德干高原,美国东南棉花带亚热带季风。 干热地区:新疆(南疆绿洲区,北疆纬度高,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埃及尼罗河两岸 条件:有灌溉水源。 长绒棉:在干热条件下。
茶叶
东南丘陵。水热充足,红壤。 还有印度、斯里兰卡-红茶。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各类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之邯郸勺丸创作一.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小麦散布冬小麦:9、10月份收获,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收获,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二.1.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收获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平安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收获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浇灌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3.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4.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5.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浇灌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6.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缺乏,小麦种在水浇地上.三.我国主要农作物的散布及其生长习性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散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散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散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4、花生的散布更加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散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按照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地理规律大全】+农作物种植时间

【地理规律大全】+农作物种植时间

地理规律大全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⑴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①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

②夏至日,太阳辐射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太阳辐射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①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季节变化小。

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

②中纬度地区,当地夏季太阳辐射强,当地冬季太阳辐射弱。

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变化较大。

③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

原因:昼夜长短变化最大,太阳高度小。

2.地球公转速度分布规律⑴规律:日地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距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⑵公转速度变化图示:3.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太阳直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所接受到的太阳垂直照射点(即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

时间太阳直射点位置节气3月21日前后赤道春分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夏至9月23日前后赤道秋分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冬至4.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º)。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方向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

某纬度地区,什么时间离太阳直射点最近,什么时间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最大;什么时间太阳直射点向某地靠近,什么时间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增大;反之,则相反。

5.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1)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2)纬度分布规律①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资料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资料

学习资料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一.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小麦分布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 7——10、11月(双季)二.1.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

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

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3.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4.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

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5.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

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6.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

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三.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

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

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一.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小麦分布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 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 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水稻:东北:5、6——10 月(单季)南方:4——7 月7——10、11 月(双季)二.1.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C积温4100C。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2.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

3-5 月降水量大于450mm 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

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3.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4.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

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5.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

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6.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 天。

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三.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

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

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之袁州冬雪创作一.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小麦分布冬小麦:9、10月份收获,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收获,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北方:4——7月7——10、11月(双季)二.1.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收获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平安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议收获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3.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4.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5.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6.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缺乏,小麦种在水浇地上.三.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连系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测验只考双季稻.在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 7——10、11月(双季)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

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

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

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

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

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

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

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

1前插完秧苗,8。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工夫和劳绩工夫之相礼和热创作一.次要农作物的种植工夫和劳绩工夫与小麦分布冬小麦:9、10月份劳绩,次年4、5月份收割(次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劳绩,8、9月份劳绩(次要在长城以北)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北方:4——7月 7——10、11月(双季)二.1.华北冬麦区,是我国次要的冬麦区,劳绩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样平常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劳绩面积的限定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合区,消费潜力大.2.长江中卑鄙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和谐.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合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3.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合.4.东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次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顺应好,消费力高,品格优.5.东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热,温水适合,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6.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缺乏,小麦种在水浇地上.三.我国次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次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次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劳绩季节大致与冬小麦同等.(长江中卑鄙地区有一农谚:“冷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样平常在冷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样平常在端午前后劳绩,北方地区劳绩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分布次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3、水稻在天下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劳绩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卑鄙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样平常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工夫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劳绩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劳绩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样平常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样平常也是春种秋收.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状况,可揣测出是春种秋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中国农业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教学
素材)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教学素材)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棉花:4——9月
油菜:12——次年5月
花生:4——10月
甜菜:5——9月
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
南方:4——7月, 7——10、11月(双季)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

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

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

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

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

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

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

故称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
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

1前插完秧苗,8。

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

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

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种植业类型主要有: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等;
一、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
1、小麦: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按播种季节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夏、秋季收获,生长期为80天——120天。

春小麦多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较差的地区。

主要分布与中温带的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

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生长期较长,南方为120天左右,北方为270天,西南
地势较高地区一般为330天以上。

我国冬小麦分布最广,主要分布黄淮海平原,长江以南地区也有分布。

目前,我国专用小麦优势区域重点:黄淮海优质小麦带、长江下游优质麦带、大兴安岭沿麓优质小麦带。

2、水稻:水稻喜温、喜湿。

由热量条件可分为:单季稻、双季稻、三季稻。

我国秦岭以北地区以单季稻为主,以南以双季稻为主。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我国主要的水稻产区。

3、玉米:玉米是喜温作物,品种有早熟、中熟、晚熟三类,生长期80——140天。

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为北方的春播玉米、黄淮海平原的夏播玉米和南方山地丘陵的玉米。

其中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是中国主要玉米区。

目前,我国专用玉米优势区域重点: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和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

二、主要经济作物及其分布
1、棉花:棉花喜湿、喜光,生长期长。

棉花的生长期一般为150——200天。

我国棉花多分布在暖温带的黄淮海平原和南疆盆地。

目前我国棉花优势区域重点:黄河流域棉花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

2、油菜: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为33——50%,性喜温。

油菜在我国分布北起黑龙江、新疆,南至海南,西至青藏高原,东至沿海各省均有种植。

我国长江流域是世界最大的冬油菜集中区。

3、花生:主要分布于温带、亚带热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分布最广。

4、糖料作物甘蔗: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在食糖中蔗糖占90%。

甘蔗喜温、喜肥、生长期长。

我国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台湾、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和海南
等 11个省、自治区。

但是我国甘蔗单产低、含糖率低,大力提高单产和含糖率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甘蔗优势区域重点是:桂中南、滇西南、粤西。

5、甜菜:甜菜喜温凉、耐寒、耐旱、耐碱。

我国分布在北纬40度以北,包括华北、东北、西北地区。

其中以中温带为主的东北地区种植最多,占全国的总面积的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