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
![周国平](https://img.taocdn.com/s3/m/55e56588cc22bcd126ff0c12.png)
——周国平《善良· 丰富· 高贵》
“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 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 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 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 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周国平
个人简介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 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 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 散文家,作家。代表作 品:《人与永恒》、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善良· 丰富· 高贵》 、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 记 》等。
写作特色
他的文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他以他敏锐的 洞察与深刻的思考透过生活的表象解释生活的真谛。 有的文章朴素、通俗、纯真、简单,描写平常而又 充满趣味日常生活,通过他对生活琐事的记叙描写 体现出了他对生活、对家的热爱,以及对女儿深沉 的父爱;有的文章则赋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以他哲 学家的视角去阐释生活的哲理 总体上,思想深刻, 极具内涵,哲理性强,对读者的价值观有很强的指 导作用
我一向声称一个人无须历尽苦难就可以体悟人生的悲凉, 现在我知道,苦难者的体悟毕竟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分量的。 人生的本质决非享乐,而是苦难,是要在无情宇宙的一个 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 一种西方的哲学教导我们趋乐避苦。一种东方的宗教教 导我们摆脱苦与乐的轮回。可是,真正热爱人生的人把痛苦 和快乐一齐接受下来。 幸福的反面是灾祸,而非痛苦。痛苦中可以交织着幸福, 但灾祸绝无幸福可言。另一方面,痛苦的解除未必就是幸福, 也可能是无聊。可是,当我们从一个灾祸中脱身出来的时候, 我们差不多是幸福的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其实,“大难不死”即福, 何需乎后福
——周大心 灵所建造的那个世界里。这些伟大心灵使我坚 定地相信,人的心灵应该是善良、丰富、高贵 的。我最不能原谅今天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也 正是本应以传承这些心灵品质为主要使命的领 域,现在竟也不把它们当一回事。然而,不管 现实多么令人失望,每次重温历史上伟大心灵 的榜样,我便恢复了对未来的信心。正如歌德 的诗所说:“人的榜样教我们相信神的存在。” 他所说的“人的榜样”,就是指拥有善良、高 贵品质的人,这样的人的存在证明了人是有神 性的。在今天的时代,有一些人的灵魂已经彻 底堕落,我们不能再指望他们,但是,我们必 须指望善的种子会在广大的人心中培育和繁衍, 这便是希望之所在。
周国平
![周国平](https://img.taocdn.com/s3/m/27bd120db9d528ea80c77985.png)
周国平人物信息中文名:周国平籍贯:上海出生地:上海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中国出生年月:1945年7月25日职业:文学作家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政党:中共党员代表作品:《人与永恒》人物简介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
1962至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广西深山老林中。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深入研究尼采及其哲学、美学理论,发表译著、专论多部;曾写若干哲理散文。
其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作品《周国平文集》第二卷中《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物生平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1950年上海市紫金小学1956年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1959年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196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2005年退休2009年受聘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2012年参与抄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活动主要作品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西方美学史》(第三卷)合著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周国平人文讲演录》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自由风格》(与崔健合著)《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译著《偶像的黄昏》《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谢林传》(合译)编著《诗人哲学家》《人生圆桌》人物语录1、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文化名人周国平
![文化名人周国平](https://img.taocdn.com/s3/m/db54bed75022aaea998f0fea.png)
Page 4
Page 5
Page 6
Page 7
写作特色:
在精神上,周国平感性而善思。 他以敏锐的洞察与深刻的思考透过事 物表象解释生 活的真谛。 有的文字朴素、通俗、纯真,注重记叙生 活琐事来体现出他对生活、家人的深爱。 有 的以他哲 学家的视角去阐释生活的哲理 , 含 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 袁中郎 一 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 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但他所说的不是 道理,而是自己的感觉。 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间、回忆等深刻的 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 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因为他已经把对生命的 理解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Page 14
他说:
• “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真性情。 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 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 生。 所谓真性情, 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 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Page 15
周国平,在他自己的自传中写道 ,他的性格是脆弱、清高。
• •
•
•
迷恋周国平文学性质的哲学, 正是对自然、人文,对美真正的回归。
Page 16
Page 17
谢谢大家。
2013。12.7
索媛源
Page 11
他的精彩论述:
1. 我害怕说出平庸的话,这种心理使我缄口。当我被迫说话时,说出的往往的确是
诠释平庸的话,唯有在我感到自己非说不可的时候,我才能说出有价值的话。 平时我受不了爱讲废话的人,可是,在某些社交场合,我却把这样的 人视为救星。他一开口,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保持缄默,不必为自己不善于应酬 而惶恐不安了。 -----------《节省语言》 3.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当一个人没有任何欲望而又渴望有欲望之时,他便感到无聊。 4.叔本华把无聊看作欲望满足之后的一种无欲望状态,可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全 全无欲望是一种恬静状态,无聊却包含着不安的成分。人之所以无聊不是因为无 欲望,而是因为不能忍受这无欲望的状态,因而渴望有欲望。 5.排遣无聊的方式因人而异,最能见出一个人的性格,越浅薄的人,其无聊越容易排 遣。现成的办法有的是:面对电视机一坐几个钟点,天天坐到头晕脑胀然后上床 去,差不多是现代人最常见的消磨闲暇的方式,--------或者说,糟蹋闲暇的方式。 2. 6.无聊是意义的空白。然而如果没有这空白,我们又怎么会记起我们对于意义的渴望 呢?当情人不在场的时候,对情人的思念便布满了爱情的空间。 7.在有些人眼里,人生是一碟乏味的菜,为了咽下这碟菜,少不了种种佐料,种种刺 激。他们的日子过得真热闹。 8.如果消遣也不能解除你的无聊,你就有点深刻了。 -----------《论无聊》
8人生寓言(简洁版)
![8人生寓言(简洁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2df7017cd184254b35354c.png)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整体感知
试以“得失之患”为主题词概括这则寓 言
白兔在拥有月亮前后,赏月的心态 有什么不同?
赏月 白 得月 兔 还月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月的阴晴圆缺各具风韵
(紧张不安
心痛如割)
月的阴晴圆缺 险象迭生
(
慧心未泯
)
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 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 能够顽强的面对厄运?
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 原因:王子遭遇厄运后历经苦难 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 能够顽强的面对厄运。
“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 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 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 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 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周国平
文学体裁 作者简介 疏解字词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 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 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 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 《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 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 非子》等著作中。
白兔得到了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 吗? 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说“必然”显绝对化,当然是不对的。 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保 卫财富,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没有得 失之患。
整体感知 合作研讨 名言警句 各抒己见 课堂练习
1、概括这篇寓言 2、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么? (文中的句子:主旨句)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 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得受得 了。
人生寓言
![人生寓言](https://img.taocdn.com/s3/m/d471717ca417866fb84a8e60.png)
问题一:
• 答:可分为四个段。
第一段:赏月(1) 第二段:得月(2~3) 第三段:守月(4) 第四段:弃月(5)
问题二:
答:不一定会有得失之患,产生 得失之患的关键是白兔对月亮 的看法不同了。在书上的第四 段有写“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 ‘这是我的月亮’”
问题三:
答:在最后一段这样写‘和人类不同的是, 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换句话 说,就是人类慧心已泯。白兔悟道拥有月 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而人类, 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 放弃已经得到的利益。拥有巨大利益会勾 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这句话便是对人类有 讽刺意味。
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 式,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 意味深长的道理,其篇幅短小、 语言精炼,故事的主人公可以 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 物或其他事物,具有鲜明的哲 理性和讽刺性,在手法上常用 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
来猜两个谜语吧:
• 白+白=?(动物) • 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到 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脚。(天体)
谜底是:
白兔和月亮
生词意思:
慧心:原是佛教用语,今泛指智慧。 无忧无虑:毫无忧虑,形容心情安然自得。 归属:属于,划定从属关系。 心痛如割:心痛得像刀割一样,形容极其伤 心难过。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窖:收藏东西的地洞。
默读课文,并思考:
1.课文因该如何分段?分别写了什么? 2.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 吗? 产生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3.课文最后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人生寓言
周国平
作者简介:
•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 1962至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 系,毕业后分配在广西深山老林中。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 员。深入研究尼采及其哲学、美学 理论,发表译著、专论多部;曾写 若干哲理散文。其作品充满了人生 的智慧,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 调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主要 著作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 上》、《人与永恒》、《守望的距 离》。
周国平简介和著作大全
![周国平简介和著作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9890e4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1.png)
周国平简介和著作大全周国平简介和著作大全寄语: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
”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今天将周国平先生的作品全集推荐给大家,喜欢的话一定要去读一读,定会收获颇丰。
周国平 - 生平简介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
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周国平 - 主要著作《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1986 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著《论辨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1986 著《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6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和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著《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7 译《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著《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0 译《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1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著《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 著《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4、面对苦难四题
![4、面对苦难四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3acb643b3567ec102d8aad.png)
课文研讨:
• 第三部分: 论述怎样“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
(如何面对社会悲剧、自然悲剧、无可逃避 的厄运和死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文研讨:
①面对社会悲剧,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 赴死,对得住历史、上帝或良心。
②面对自然悲剧,我们咬牙挺住,不让自己 倒下,以此维护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 严。
一本书,而是一个父亲用感情的一砖一瓦 垒筑起来的一座坟!周国平是一个哲学家, 更是一个父亲,一个爱他的孩子胜过一切 哲学的父亲,甚至只要他的孩子活着,随 便什么哲学死去都好。
“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
课文研讨:
1、《面对苦难》是一篇富于精神性的 哲理散文。
2、采用诗一般跳跃的思维,充满哲理 意味的句子,以及具象性的阐发来直 接点明思考的主题。
能化解。 ⑤忘记苦难,开拓未来。
③面对无可逃避的厄运和死亡,勇敢承受命 运,体现人的最高尊严——人在神面前的 尊严。
课文研讨:
“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有怎样的意义?
.
能承受苦难是一种光荣,可以把它化为 生命的财富,升华为一种生存智慧。
• 第四部分,思考: •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苦难?
•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不美化苦难。 ②不畏惧苦难。 ③遭遇苦难时要勇敢面对。 ④只要肯努力,任何苦难都
•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 当我们说到爱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多想到的是被爱。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 “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 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
课文研讨:
• 问题:你认为什么是苦难?
• 观看短片《隐形的翅膀》 《心理访谈1》、《心理访 谈2》
• 周国平所经历的苦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不是
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243b53b1a37f111f1855bb4.png)
周国平简介1945年生于上海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
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
”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
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
“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
”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
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
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
”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
粤教版选修《面对苦难》教案
![粤教版选修《面对苦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e3734852ea551811a68746.png)
一、作者简介。
周国平,男,1945年生于上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就读于上海市紫金小学、上海中学。
1967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考进中国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
周国平既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散文家。
他出版过著作二十余种。
著译过《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人与永恒》、《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哲学著译。
除了哲学著作和翻译,周国平还写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散文著作主要有:《守望的距离》、《灵魂只能独行》、《风中的纸屑》、《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周国平文集》等。
周国平的散文随笔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二、词语:凸(tū)现沉溺(nì)厄运词解: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萎靡不振: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反目为仇:由和睦变为不和睦,翻脸。
三、课文研讨。
《面对苦难》是一篇富于精神性的哲理散文。
文章分为三部分,分别以三个小标题标出。
它的特点不是追求分析论证的层层相扣,而是采用诗一般跳跃的思维,充满哲理意味的句子,以及具象性的阐发来直接点明思考的主题。
(一)释题:题目是论点(议论中的确定意见以及论证这一意见的理由),还是论题(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还是论述范围?——论题。
(二)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是如何解释“苦难”的含义的?“苦难”具有什么特点?——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
它包括——①个人不能拒绝的天灾人祸②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③死亡。
特点是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
2、为什么说每个人都应有面对苦难的心理准备?——①“总有一天我们的列车会突然翻出轨道。
失去的岁月
![失去的岁月](https://img.taocdn.com/s3/m/f04eb320bed5b9f3f90f1c71.png)
思考题
一、课外阅读周国平的其他散文作 品,了解其哲理散文的特征。
集哲学家、学者和作家身份于一身,特殊的知识背景 使得周国平的散文别具特色,善于借助寻常的人事物景传 递哲学感悟,字里行间闪烁哲思的光芒,因此,他的文章 多被归入哲理散文、思想随笔。周国平喜欢用日常的语汇 表达哲学的体验,在质朴的文字中传达深刻的哲理。他用 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创作,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守 护着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注人类精神生活的基 本走向。在他的笔下宏大的人生课题总是与生活中的某些 小琐事密不可分,使他的思考体现出多角度性和辩证性。 他的文章以探讨人生意义为主,思索生命的最终价值,文 字中满溢着对生命的敬畏感。他鼓励人们要积极地面对人 生,要饱含生命热情地好好活着,他提出人要依照自己的 真性情痛快地活。因此他具备了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和豁 达的胸怀,也使读者在阅读其作品时获得了同样的从容与 超脱。
本文的主题是时间,是关于“时间之 谜”的探问与叙说。时间是一个历久弥新 的话题,它既是哲学的传统主题之一,也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迎面遭遇的问 题;借用加缪的话来说,它“可以在随便 哪条街的拐弯处打在随便哪个人的脸上”, 当然,加缪所言的是“荒诞感”而非“时 间”。本文可以说是周国平的“时间之 思”,对时间的叩问和沉思,尤其是对逝 去的时间。文章第一节由大学时光的回顾 引发时间“就是我的生命”的感慨,进而 喟叹 “从前的我”也随着岁月逝去了。
二、时间是一个奇特而重要的现象, 谈谈你对时间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人类的时间意识起源于对自然界的周期性和节律 性的认识,以及对人类自身表现出的生物性周期 的认识。在季节变迁,草木荣枯,动物的迁徙, 植物的“光照周期”,日月星辰的有规律循环中, 以及人体自身表现出来的生理节律和生物钟现象 中,人类获得了最初的朴素的时间意识,建立了 最初的时间观念。 然而,时间是什么?时间有哪些本质上的特征? 时间之谜总是困扰着倾心于智思的人们,那些在 历史中建基的众多思考,形成了不同的时间观念。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15个文艺小众有逼格的名言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15个文艺小众有逼格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5c3415b40b1c59eef8c7b4f4.png)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15个文艺小众有逼格的名言周国平作家名片: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
其作品虽处处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但同时也在娓娓之中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代表作有《妞妞》《灵魂只能独行》《悲剧的诞生》等。
名句1: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
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灵魂只能独行》名句2: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
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
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
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独处与交往》名句3:一样东西,如果你太想要,就会把它看得很大,甚至大到成了整个世界,占据了你的全部心思。
(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我的劝告是,最后无论你是否如愿以偿,都要及时从中跳出来,如实地看清它在整个世界中的真实位置,亦即它在无限时空中的微不足道。
这样,你得到了不会忘乎所以,没有得到也不会痛不欲生。
——《论超脱》名句4:据我看,矫情之所以可怕,原因就在于它是平庸却偏要冒充独特,因而是不老实的平庸。
——《青春不等于文学》名句5: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
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人与永恒》名句解读:“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
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中的“成熟”是一个在社会中备受推崇的词语,我们会轻易地赞许一个人的成熟,而嘲笑另外一个人的幼稚。
面对苦难(丁)
![面对苦难(丁)](https://img.taocdn.com/s3/m/8648d2a159eef8c75fbfb3ec.png)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
☆我们要用笑脸和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来迎接 一切的不幸。----鲁迅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 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 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 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 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 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周国平
◇作者简介◇
1945年出生于上海,哲学博士, 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 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离》、 《安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 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 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等。主要译作有:《尼采美学文 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 昏》等。他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 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 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 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只不过没 有人报考罢了。----高尔基
☆苦难是勇者的进身之阶,是弱者的 万丈深渊。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谚语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孟子
周国平
这是一篇深刻的的哲理 散文。请快速阅读全文,划 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谈谈你 喜欢的原因。谈谈本文语言 的特点。
知文本
1 文中,作者是以一种怎样的 态度面对苦难的?
一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苦难; 二是不过分夸大苦难的作用.
《妞妞》
![《妞妞》](https://img.taocdn.com/s3/m/9759e2d35022aaea998f0ffd.png)
内容1
返回
一个父亲守着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 这种场景虽异乎寻常,却令人心碎地 发生了。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世界上 是存在绝望这种东西的!妞妞出生后 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带着这绝症 极可爱也极可怜地度过了短促的一岁 半时间。在这本书中,周国平写下了 女儿妞妞的可爱和可怜,他和妻子在 死亡阴影笼罩下抚育女儿的爱哀交加 的心境,在摇篮旁兼墓畔的思考。对 于作者夫妇来说,妞妞的故事是他们 生命中最美丽也最悲惨的故事,一岁 半的妞妞,摇着她的小手,轻经地叹 了一口气,停止了呼吸。
返回
添加内容1
添加内容2 添加内容3 添加内容4
过爱个学国的一用这 一他父家平一瓦感是 父 切的亲,是座垒情一 亲 哲孩,更一坟筑的个 。 学子一是个!起一父 的胜个一哲周来砖亲
中文名:周国平 籍贯:周国平上海 出生地:上海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45年7月25日 职业:文学 作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 生院 政党:中共党员
代表作品:《人与永恒》
周国平生平简介
返回Βιβλιοθήκη 周国平生平简介
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上海市紫周国平金小学 1956年 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 1959年 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 196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968年 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 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 士学位 1981年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学研究院工作至2005年退休 2009年 受聘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2012年 参与抄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活动
周国平:我心目中的好教师
![周国平:我心目中的好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410a620f102de2bd97058827.png)
周国平:我心目中的好教师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5年第7期拎客周国平荣誉个人著作: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个人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
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针对教师素养这个话题,我来说一说我心目中好教师应有的品质,特别是针对教育界的现状,我认为一个好教师应该坚持什么。
智情双修,德才兼备,做一个优秀知识分子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论从事什么职业,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对于教师来说,做人更是第一位的,因为教育是精神事业,一个教师精神素质好不好,会直接在教学的态度、内容、方式以及与学生的关系中体现出来。
和传授知识相比,教师作为一个人在精神上对学生的影响是更重要的。
我们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最难忘的必是那种具备人格魅力的老师,他们在我们人生早期所给予的启迪和熏陶,其作用之巨大,往往使我们终身受益。
精神素质包括智力、情感、道德,三者缺一不可,教师应该是智情双修、德才兼备的人。
因为教师的日常工作是智育,我要强调一下教师的智力素质。
教师当然应该是知识分子,而所谓知识分子,就是一辈子热爱智力生活、对知识充满兴趣的人。
用这个标准衡量,在我们今日的教师队伍里,知识分子太少了。
许多人走出校门、结束了学生生涯之后,就停止学习了,殊不知你现在走进另一个校门、开始了教师生涯,就更应该过一种高水平的智力生活了。
如果你自己没有求知的激情,怎么可能在学生心中点燃同样的激情呢?所以,我认为,一个好教师理应把自己定位为知识分子,永远保持学习、思考、钻研的习惯。
周国平
![周国平](https://img.taocdn.com/s3/m/27bd120db9d528ea80c77985.png)
周国平人物信息中文名:周国平籍贯:上海出生地:上海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中国出生年月:1945年7月25日职业:文学作家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政党:中共党员代表作品:《人与永恒》人物简介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
1962至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广西深山老林中。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深入研究尼采及其哲学、美学理论,发表译著、专论多部;曾写若干哲理散文。
其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作品《周国平文集》第二卷中《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物生平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1950年上海市紫金小学1956年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1959年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196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2005年退休2009年受聘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2012年参与抄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活动主要作品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西方美学史》(第三卷)合著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周国平人文讲演录》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自由风格》(与崔健合著)《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译著《偶像的黄昏》《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谢林传》(合译)编著《诗人哲学家》《人生圆桌》人物语录1、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直面苦难
![直面苦难](https://img.taocdn.com/s3/m/f33b6ce704a1b0717fd5ddf5.png)
•
当海啸来临时,有人为失去的一切痛心疾首, 但等一切风平浪静之后,他们又重拾信心再建家 园。 • 当史铁生经历了在最狂妄的年龄被截去双肢 的彷徨后,仍能拾起生活的勇气,找到适合自己 的文学道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所以,有时人在苦难尤其是自然悲剧面前是脆弱 的,战胜不了的,但唯有在软弱中显现的承受与 尊严才是最令人动容的! •
学习目标
• 1、周国平的苦难观是怎样的? • 2、我们如何面对苦难? • 3、语言的哲理和诗话。
释题:什么是苦难?
• 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巨大痛苦的事件 和境遇。它包括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 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上重病乃至绝症, 挚爱亲人的死亡等;也包括个人在生活中 遇到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 事业失败等
能力训练:一句话概括本文主旨
• 我们软弱,我们无助,但我们坚韧、我们 承担!
研讨五:语言特色
• 哲理 诗话 • 原文共有五个部分:面对苦难、苦难的价 值、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决不美化苦 难、人得救靠本能。本文节选自三、四部 分。
• 同学们的分析让我很高兴的看到同学们已经走进 作者博大精神的境界,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 说心里话,我不希望你们的生活出现苦难,不希 望你们泪流满面,彻夜无眠。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苦难总是不期而至,如影相伴。 卑微而又高大的我们在承受生命之重。远观历史 长河,近看你我身边,有一群风尘仆仆的身影他 们在泥水中跋涉。你们瞧,她就是其中的一位。 (邰丽华实例)拓展运用:模仿这段文字在语言 上的诗性和理性特点,另写一段文字,来展示直 面苦难的精神风采。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昨天所有的荣誉, 已变成遥远的回]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家》的相关背景
![《家》的相关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c2c2f5bbb9d528ea81c779cd.png)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背景知识-1家背景知识作者简介周国平,1945 年生于上海。
196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 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 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 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关于课文最恋温馨的家人们常说一句“豪迈”的话:“男子汉大丈夫,四海为家。
”唐代诗人李白在他的名文《春夜宴桃李园记》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他也认为,宇宙天地不过是我们的旅馆,我们的一生不过是世界上的一个“过客”。
但是,人终需要有一个家,正常的人不可能一辈子四海流浪,像神仙一般四海漫游的李白也有着一个十分温馨的家。
周国平写过许多充满人生哲理的散文,他曾在一篇题《孤独》的散文中写道:“‘假如把你放逐到火星上去,只有你一个人,永远不再回地球接触人类,同时让你长生不老,那时你做什么?’”“‘写作。
’”“‘假如你的作品永远没有被人读到的希望呢?’” “‘自杀。
’”可见,生命离不开与人的交流,离不开互相理解、互相关怀。
而充满理解、关怀、交流和爱的,首先就是家。
他在这篇文章里首先把“家”看作“一只船”。
在船上待久了,必然也会不耐烦。
就像我们在家里待久了,很想到外面去“大展宏图”。
就算是跳入水中去漫游一番吧,在疲倦之时,还是要回到船上,也就是到家中去寻求庇护和休息。
1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背景知识-1家所以说,在古代的诗词中,游子思家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最凄惨的就是《无家别》。
当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家有一家的烦恼。
周国平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在于把这种“琐屑的噪音”,这种“难免的”“俗务琐事、闲言碎语乃至小吵小闹”与大海的荒凉、漂泊的孤寂、生命的冒险作了一次对比,从中透露出家的温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译:《谢林传》(合译) 商务印书馆
1991 著 《忧伤的情欲》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 著 《人与永恒》(增补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 四川大学出版社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 四川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台湾林郁工作室
《只有一个人生》 台湾林郁工作室
1993 译 《理性边缘的哲学——尼采论哲学之源》 香港商务印书馆
编辑本段
人物简介
1945年7月25日出生于上海市
周国平图册(20张)1950年在上海市紫金小学读书
1956年在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
1959年在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
196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军队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任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和县委党校教员
《妞妞》(日译本) 日本PHP出版社
2004 年 《各自的朝圣路》 北岳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自选集》 海南出版社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 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的心灵自传》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5 年 《周国平作品精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灯灯亮了——我的女儿妞妞》 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周国平哲理美文》 吉林文史出版社
《人生哲思录》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 《人与永恒》珍藏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闲情的分量》
2009年 《最合宜的位置》 作家出版社
《周国平论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永恒之女性》 中国华侨出版社
《爱与孤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5月。
《思想的星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5月。
《周国平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散文集《各自的朝圣路》 散文集《安静》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
1986 著 《苏联当代哲学》(合著) 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上海人民出版社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周国平小语》 广东人民出版社
《人生哲思语编》,现更名为《人生哲思录》 上海辞书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珍藏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与永恒》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当代著名哲学家、学者、作家 2.全国劳动模范 3.南方医科大学教授 4.海宁市丁桥镇综治办主任 5.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1.当代著名哲学家、学者、作家 编辑本义项
周国平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散文》(上,下)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精神的故乡》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精神的故乡》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9 年 《周国平哲理美文》 广东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散文二集》 东方出版社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 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 著 《诗人哲学家》(主编和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著 《人与永恒》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著 《尼采与形而上学》 湖南教育出版社
小天行实习小编 一级|消息| 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技体育百科合作核心用户9月热词百科核心用户体系上线一周年!
请按义项进行编辑
周国平
添加义项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2002 年 《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 海南出版社
《安静》 北岳文艺出版社
《灵魂只能独行》 海南出版社
《爱情不风流》 海南出版社
《智性时光》 海南出版社
《风中的纸屑》 海南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台湾上游出版社
译:《疯狂的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守望的距离》(修订本) 北岳文艺出版社
译:《悲剧的诞生》 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 年 《安静的位置——周国平散文生命感悟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与孤独——周国平散文情感体验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朝圣的心路——周国平散文灵魂守望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典的理由——周国平散文读书趣味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
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开始时受聘为助理研究员
198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读博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8年受聘为副研究员
2010年 《宝贝,宝贝》 凤凰出版集团
《生命的品质》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
《人生哲思录》修订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3月
《把心安顿好》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人间学术》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他既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散文家。出版过著作二十余种。主要代表作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原《碎句与短章》)《把心安顿好》,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 周国平手迹《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其作品《周国平文集》中的两则寓言《白兔和月亮》被选入了初中一年级教材,选入时略有改动,而《落难的王子》被选入了初中一年级(七年级)教材,《家》这篇散文被选入了初三(九年级)教材,《人生寓言》(节选)被编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
《周国平文集》(1—5卷) 陕西人民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湖南文艺出版社
《对世界的认识》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偶像的黄昏》 光明日报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 华龄出版社 《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写作情怀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用之学——周国平散文哲学家园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街头的自语——周国平散文人间随笔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