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货币供给量
关于什么叫扩张性货币政策
关于什么叫扩张性货币政策关于什么叫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什么叫扩张性货币政策,欢迎阅读!什么是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
货币供应量较多地超过经济正常运行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其紧要功能在于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会降低,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因此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例如,当经济萧条时,央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和贷款规模,引起利率下降,从而投入增加,促进经济增长;中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大体等于货币需要量。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分小于货币需要量的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后果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导致三种后果:第一种后果是货币流通速度降低第二种后果是人们花掉手中增加的货币,并使市场交易中对实际商品数量的需求增加,从而使经济得到增长,物价并不会提高第三种后果是人们花掉手中的货币,但实际商品的消费数量没有增加,只是抬高了物价水平,而经济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增长货币政策的紧要措施包含公开市场业务、变动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道义劝告等。
其中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相对温和,因此被作为经常使用的工具。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羊群效应国有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已经发挥到极致,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发生了具备中国特色的微调。
羊群效应可能使股份制商业银行模仿四大行的扩张行为,成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国有银行信贷扩张的领头羊四大国有银行(下文简称四大行)对经济下行的反应曾经和其他银行一样:收缩业务。
央行从2008年9月开始逐步放松对信贷规模的控制,银行作为一个整体却一度收缩贷款。
新增贷款在2008年9月是3500亿元,10月陡降至1800亿元。
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与各类物价指数关联度分析
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与各类物价指数关联度分析
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它与物价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
关联性,对于各类物价指数的变动有一定的影响。
下面将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与各类
物价指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
M1货币供给量与日常生活用品价格指数的关联度较高。
M1货币供给量包括流通中的货币、可即时支付的存款和现金等,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交易性。
在市场中,日常生活用品
的价格指数受到个人消费需求的影响较大,而个人消费需求与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密切相关。
当M1货币供给量增加时,流通中的货币增多,个人消费能力提高,导致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反之,当M1货币供给量减少时,流通中的货币减少,个人消费能力下降,导致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下降。
M3货币供给量与经济总量指数的关联度较高。
M3货币供给量包括M2货币供给量和其
他时间较长的储蓄存款等,具有较高的投资性和财富性。
在市场中,经济总量受到投资和
财富效应的影响较大,而投资和财富效应与M3货币供给量相关。
当M3货币供给量增加时,投资和财富效应增强,经济总量增加;反之,当M3货币供给量减少时,投资和财富效应减弱,经济总量减少。
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与各类物价指数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M1货币供给量与日常生活用品价格指数关联度较高,M2货币供给量与房地产价格指数关联度较高,M3货币供给量与经济总量指数关联度较高。
这些关联性反映了货币供给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对于宏观经
济调控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原因
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货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可能是由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导致的。
这意味着货币在市场上的流动速度减缓,从而使得货币的需求量减少。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市场交易减少、经济不景气等原因导致的。
其次,货币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也可能是由于政府的货币政策所致。
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货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例如通过印制更多的货币来增加供给量。
如果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了货币的供给量,那么就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此外,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如果银行将大量的资金贷出去,也会导致货币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因为当银行将大量的资金贷出去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数量就会增加,从而使得货币的需求量减少。
最后,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如果全球经济不景气,那么各国央行可能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这也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综上所述,货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运行状况、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投放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等因素。
在分析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给出准确的答案。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1680
该模型 R2=0.5806,可决系数较高, F 检验值 29.076,方程明显显著,说明所 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 解释变量 M2 增长率对被解释变量 GDP 的增长率的绝大部分差异做出了解释, M2 的系数 t 检验显著,表明广义货币供 应量 M2 增加 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GDP 增加 0.18%。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可编辑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可编辑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其中一国家或地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包括:1.央行政策:央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影响货币供给量。
央行可以通过购买或出售国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改变利率水平等方式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
2.政府财政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对货币供给也有影响。
当政府决定增加财政支出时,需要向市场融资,这将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相反,政府减少财政支出时,可能需要回收市场上的货币,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
3.经济增长和通胀压力:经济的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也会影响货币供给量。
当经济增长迅速时,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将增加,央行需要增加货币供应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过度供应货币可能导致通胀加剧。
为了抑制通胀,央行可能会收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
4.外汇市场交易:外汇市场交易也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
当一国货币供给增加时,可能导致该国货币贬值,从而促使人们购买其他货币。
外汇市场交易对货币的需求和供给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
5.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也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重要影响。
当金融机构愿意提供更多的贷款时,货币供给量会增加;相反,当金融机构紧缩信贷时,货币供给量会减少。
6.市场信心和预期:市场的信心和预期对货币供给量有重要影响。
如果市场参与者预期通货紧缩,他们可能减少货币的需求,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如果市场参与者预期通货膨胀,他们可能增加货币的需求,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7.政府的外汇储备:政府的外汇储备规模也会影响货币供给量。
外汇储备的增加可以提供更多的货币供给,而外汇储备的减少则可能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减少。
总之,货币供给量受到央行政策、政府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和通胀压力、外汇市场交易、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市场信心和预期、以及政府的外汇储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时期和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交互作用,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复杂的影响。
宏观经济第八章、第七章答案
一、选择题1. 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示(D)。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B、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C、产出不变利息率提高;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
2. 水平的LM曲线表示(A)。
A、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提高;B、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下降;C、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增加;D、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减少。
3. 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C)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
4. 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C)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
5.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C)A、政府购买;B、税收;C、政府转移支付;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6.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B)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7.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A)A、增加税收;B、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D、增加转移支付。
8.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A)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D、增加货币发行。
9.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D)A、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B、增加货币供给;C、降低法定准备金率;D、提高贴现率。
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C)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11.法定准备金率越高(D)A、银行越愿意贷款;B、货币供给量越大;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D、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
12.对利率最敏感的是(C)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谨慎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三种需求反应相同。
1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紧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削弱?(A)A、实际利率很低;B、名义利率很低;C、实际利率很高;D、名义利率很高。
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与各类物价指数关联度分析
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与各类物价指数关联度分析
货币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中央银行向市场投放的货币数量。
货币供给量的大小
直接影响着物价水平的变动。
本文将分析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与各类物价指数之间的关联度。
首先来看M0和物价指数的关联度。
M0是指现金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
由于现金是人们日常交易中最常用的媒介,M0与物价指数具有很高的关联度。
一般来说,M0增加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进而导致物价上涨。
M0与物价指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其次是M1和物价指数的关联度。
M1是M0的一部分,除了现金货币外,还包括可转让的储蓄存款和其他活期存款。
M1相对于M0来说更加广义,它包含了银行存款,也就是说,M1可以用于支付的货币更多。
M1与物价指数之间的关联度相对较高。
当M1增加时,也意
味着货币供给量增加,可能引起通货膨胀,从而推高物价。
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持续上涨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中流通的货币数量。
货币供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通货膨胀的程度和速度。
本文将探讨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各种货币供给政策对通胀问题的不同作用。
1. 货币供给增加和通货膨胀关系货币供给的增加通常会导致通货膨胀。
当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增加时,人们手中的货币增多,他们更容易进行购买和消费,这会刺激需求增加。
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推动物价上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因此,增加货币供应量可能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
2. 货币供给减少和通货膨胀关系与货币供给增加相反,货币供给的减少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减缓。
当供给的货币减少时,人们手中的货币相对减少,这会抑制需求的增长。
减少的货币供应量会导致物价下降,进而减缓通货膨胀的速度。
因此,减少货币供应可能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
3.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不同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不同的。
3.1 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央行采取的增加货币供应和降低利率的政策。
这种政策通常被用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
然而,如果超过了经济实际需求,过多的货币供应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
因此,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会对通货膨胀产生积极影响。
3.2 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央行采取的减少货币供应和提高利率的政策。
这种政策通常旨在抑制通货膨胀和控制经济过热。
通过减少货币供应和提高利率,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降低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减缓通货膨胀的速度。
4. 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平衡尽管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并不是说增加货币供给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
分析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时,还需要考虑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生产能力、劳动力市场情况等。
合理的货币供给政策应该以平衡经济增长和通胀压力为目标。
在实践中,央行通常会根据经济状况和通胀预期来调整货币供给。
货币银行学计算题
货币银行学计算题货币银行学计算题例题:1. 某国商业银行体系共持有准备金100亿元,公众持有的通货数量为100亿元,中央银行对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规定的准备金率分别为10%和2%。
现在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购买了10亿元政府债券,并立即将这部分资金全部注入商业银行,问此时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是多少?2. 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银行客户提现率为5%,超额准备金率为3%,那么如果银行体系吸收了1000亿元新增存款,货币供给量将增加多少?3. 假设某国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100亿元,原准备金率为20%,问货币乘数是多少?货币供应量将增加多少?4. 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银行客户提现率为5%,超额准备金率为3%,问如果银行体系吸收了1000亿元新增存款,货币供应量将增加多少?5. 假设某国中央银行将贴现率从5%提高到7%,问货币供应量将如何变化?如果中央银行将贴现率从5%降至3%,又将如何影响货币供应量?答案:1. 根据已知条件,当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购买了10亿元政府债券并立即将这部分资金全部注入商业银行后,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了10亿元。
而此时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还需要考虑原有的准备金和通货。
商业银行原有的存款总额= 准备金+ 通货= 100亿元+ 100亿元= 200亿元。
新增的10亿元存款在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后,剩余的部分可以增加到活期存款中。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因此10亿元的10%为1亿元,剩下的9亿元可以增加到活期存款中。
因此,此时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 原有的存款总额+ 新增的活期存款= 200亿元+ 9亿元= 209亿元。
2. 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货币乘数= (1 + 提现率)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 提现率)。
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得:货币乘数= (1 + 5%) / (20% + 3% + 5%) = 2.75。
现在知道银行体系吸收了1000亿元新增存款,使用上面求得的货币乘数进行计算,货币供给量增加量= 1000亿元* 2.75 = 2750亿元。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注会七班闫博货币供给的公式为M/H=(Rc+1)/(Rd+Rc+Re) 其中M为货币供给,H为基础货币量,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Rc 为超额存款准备金,Re 为现金对存款的比率,所以货币供给可以看成是基础货币供给,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市场利率和现金对存款比率的函数。
所有这些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都可以归结到准备金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变动上,所以可以认为准备金是银行创造货币的基础。
所以一般央行通过控制准备金的供给来调节整个货币的供给。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解决总需求不足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够的,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即扩大货币供应量。
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同时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表明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同时,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就货币政策而言,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专家学者呼吁2000年要扩大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
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在哪里?应采取哪些措施呢?一、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及分析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因此,只有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的趋势。
1.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及实证分析货币银行理论表明,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构成,它是创造货币供应量的基础。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央行的基础货币还包括非金融部门的存款,因此本文对基础货币的定义是:基础货币=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非金融机构存款(以下所用数据除非特别说明,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的基础货币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二、判断题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
应如何计入GNP?第一单元答案:一、C、A、D、B、A、D;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
宏观经济学第9章习题及答案
第9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比率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 ) 2.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
( )3.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
() 4.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税收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5.当政府同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均衡国民收入一定会下降,均衡的利率一定会上升。
()6.减少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
()7.由于现代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所以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来干预经济。
()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而不是所有商品价格固定不变.( )9.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稳定收入水平,但不稳定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
()10.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数量与最初的存款和法定准备金比率都成正比。
()11.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12.当一个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政府只能通过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遏制。
()13.在西方发达国家,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
( )14.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15.凯恩斯主义者奉行功能财政思想,而不是预算平衡思想。
()三、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情况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国民收入?( )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B.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2.下列哪种情况“挤出效应”可能会很大?()A.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C。
评述金融创新对货币乘数及货币供给的影响
评述金融创新对货币成数和货币供给量的影响金融创新是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变革所创造和引进新事物的金融活动。
金融创新对货币成数和货币供给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具体来说,可以表现为金融业务与工具的创新、金融制度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这三方面对货币成数和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一、金融业务与工具的创新。
1)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等,使得流通中的现金C减少,通货比率c将下降,货币乘数会上升,货币供给量增加。
同时,活期存款的吸引力下降,会使超额准备金ER减少,超额准备金率e下降,货币乘数会上升,货币供给量增加。
2)可转换债券、企业债券、权证、基金证券等,使得投资的更加多元化,定期存款吸引力下降,定期存款准备金率r t下降,货币乘数会上升,货币供给量增加。
3)金融期货、融资融券等业务,由于存在保证金制度,所以产生杠杆效应,间接使得通货比率c下降,定期存款比率t下降,货币供给量增加。
4)回购协议,使得融到的一部分短期存款不用计提活期准备金,间接使活期准备金率r下降,货币乘数会上升,货币供给量增加。
5)电子货币(储值卡、信用卡、电子支票等等),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工具,成倍地提高了货币媒介交易的速度和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强了资本流动性。
一方面,使得流通中的现金C减少,通货比率c下降,货币乘数会上升,货币供给量增加。
另外,电子货币代替存款,货期准备金r下降,货币乘数会上升,货币供给量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流动性的增强,ER会有下降,超额准备金率e下降,使得货币供给量增加。
但是,由于电子货币中的一部分可能变为存款或现金,使得c上升,会限制货币乘数的上升。
二、金融制度的创新。
1)金融组织制度的创新: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的建立,外资银行准入制度的放宽,使得流通中的现金C减少,通货比率c 将下降,货币乘数会上升,货币供给量增加。
2)管理制度的创新:央行从计划金融管制变为宏观调控制度,就使得可以通过灵活的货币政策来调节基础货币B,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
金融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基本概念金融政策指的是由国家或者中央银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调控经济中货币和信用的供给与需求,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稳定货币、改善金融体系运行等目标的一种政策手段。
作用与目标金融政策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主要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信用状况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从而达到下列目标:1.经济增长:金融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刺激就业增加。
2.通胀控制:金融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限制通货膨胀的速度,稳定物价水平,保持货币的购买力。
3.经济稳定:金融政策可以通过稳定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从而确保经济运行的平稳。
4.财政支持:金融政策可以通过提供财政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条件,促进投资和消费增长。
调控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金融政策采取了多种调控工具,包括:1.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利率和准备金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的供求状况,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实现经济调控的目的。
2.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实现经济调控的目的。
3.汇率政策:通过调整汇率的方式,影响国际收支状况,促进出口和控制进口,对外贸易起到调节作用。
4.信贷政策:通过调整银行信贷政策,控制信贷规模和信贷结构,引导资金流向特定领域,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政策与经济周期在经济周期中,金融政策发挥着重要的稳定作用。
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金融政策采取不同的措施,以缓解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
1.繁荣期:在经济繁荣期,金融政策主要采取紧缩措施,限制信贷规模,提高利率,控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
2.衰退期:在经济衰退期,金融政策主要采取扩张措施,增加信贷供应,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复苏。
3.稳定期:在经济稳定期,金融政策主要采取中性措施,维持货币供给的稳定,保持物价水平平稳,确保经济保持在合理的增长水平。
宏观经济学4-5章
宏观习题4-5姓名:曾德发班级:酒店管理(高尔夫)1班学号:1323151037一、单选题1. 下面哪一项不影响货币需求?()A. 一般物价水平B. 银行利率水平C. 公众支付习惯D. 物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2. 绝大多数的人们拥有货币的最主要原因是()A. 交易动机B.投机动机C. 预防动机D. 均衡财富3. 下面哪一项会增加货币的预防需求?()A. 估计股票价格会上涨B. 害怕政府倒台C. 职工减少工资D. 物价普遍上涨4. 货币的交易需求不仅和收入有关,还和货币变为债券或储蓄存款的交易费用、市场利率有关,因此()。
A. 交易需求随收入和交易费用增加以及利率提高而增加B. 交易需求随收入和交易费用增加以及利率下降而增加C. 交易需求随收入和交易费用减少以及利率提高而增加D. 交易需求随收入和交易费用减少以及利率下降而增加5. 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 变得很小B. 变得很大C. 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D. 不变化发生6. IS曲线表示满足()关系。
A. 收入—支出均衡B. 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C.储蓄和投资均衡D.以上都对7. 如果投资对利率非常敏感,那么()。
A. IS曲线陡峭B.IS曲线平坦C. LM曲线陡峭D. LM曲线平坦8. 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 一个B.无数个C. 一个或无数个D. 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9.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 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10. 给定消费C=40+0.8Y D,净税收T n=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
A.右移10单位B.左移10单位C. 右移40单位D. 左移40单位11. 税收和政府购买性支出的等量增加,使得IS曲线()。
A. 不变B.向右平移△G单位C.向左平移△G单位D.以上都不对12. 水平状的LM曲线表示()。
货币供给原理
货币供给原理
货币供给原理是指在市场经济中,货币的供给量对经济发展和价格水平产生影响的理论。
根据货币供给原理,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刺激经济发展并提高物价水平,而货币供给的减少则会抑制经济发展并降低物价水平。
货币供给原理的核心观点是,货币供给的变化会通过影响市场上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关系来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
货币供给原理的基础是货币的本质和功能。
货币作为经济交易的媒介和价值尺度,对经济活动的发展和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货币的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根据经济需求和政策制定的。
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手中的货币余额增加,因此他们可以更多地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推动经济的发展。
此时,市场上的货币需求相对不变,货币的过剩引发了需求上的溢出效应,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
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减少,人们手中的货币余额减少,购买力下降,经济活动受到抑制。
此时,市场上的货币需求相对不变,货币的供不应求导致货币的稀缺性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下降。
货币供给原理说明了货币供给与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密切关系。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和物价水平。
然而,过度增加货币供给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而过度减少货币供给可能会导致通货紧缩。
因此,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权衡稳定经济和保持物价的双重目标,以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经济有什么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是指一定时间内货币供给的总量增加。
它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经济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 促进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可以带动有效需求的增加,激发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增长。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人们手中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也会相应增长,从而刺激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同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还能够提升企业投资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大,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2. 增加通货膨胀压力: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当货币供应超过经济对货币的需求时,通货膨胀的风险会增加。
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降低人民币的购买力,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对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产生不利影响。
3. 引发货币政策调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影响。
当货币供应量过高时,央行可能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利率和降低货币供给来抑制通货膨胀;反之,当货币供应量过低时,央行会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调整对经济的影响需要进行综合考量,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的目标。
4. 影响汇率和国际贸易: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还会对汇率和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其货币相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可能会下降,从而提升该国的出口竞争力,促进出口增长;相反,如果货币供应量减少,汇率可能会上升,从而导致出口减少。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还会影响到国际资本流动,进一步影响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经济有着重要而复杂的影响。
在货币政策制定中,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汇率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因素,以平衡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实现整体经济目标的协调发展。
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
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而它作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那么通货膨胀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开展讨论。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总量增加,货币的购买力下降,最终导致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俗来说,就是钱多了,商品价格自然就上涨了,这就是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1.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的供给量增加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导致货币的价值下降,这会影响到商品的价格。
目前,全球各国都存在印钞票来增加货币供应的行为,这使得通货膨胀变得更加普遍。
2.需求和供给不平衡当商品供应无法满足需求时,就会出现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而当货币总量持续增长时,需求上升会导致价格成倍增长,这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3.生产成本上升当生产成本上升时,无论是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都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形成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1.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随着通货膨胀的增加,物价会不断上涨,消费者的购买力会逐渐减弱,购买力不足反过来又加剧了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
2.生产和投资困难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它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信心,打击了生产和投资意愿,因为企业面临的货币膨胀风险会增加。
3.贫富分化加剧通货膨胀使贫富之间的差距扩大,富人在资产上的收益增加,而穷人购买力下降,这会影响到社会的平衡和稳定。
四、应对通货膨胀的方法1.政策调整政府可以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平衡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2.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提高生产技能等手段,减少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提高经济质量和信心。
3.强化货币政策在国内市场中增强货币的竞争效果,提高货币的价值,让货币更加易流通和有效,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的风险。
结语:通货膨胀是经济中常见的风险,它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解决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大学第二专业)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十五章和十六章
第十五和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与实践一、名词解释1.财政政策: 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货币政策: 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3.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即左图y1y2部分)4.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5.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使活期存款总额(亦即货币供给量)最大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
(注意,这是有条件的)6.货币幻觉: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
7.货币供给(M1):指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
二、选择题1.当一国的货币供给增加时,在哪种情况下,能够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最多(B )。
A.LM曲线和IS曲线都陡峭B.LM曲线陡峭,IS曲线平缓C.LM曲线和IS曲线都平缓D.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国民收入?(C )。
A.LM曲线陡峭,IS曲线平缓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C.LM曲线平缓,IS曲线垂直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3.增加政府购买支出使IS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的水平距离,则必须(A )。
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B.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D.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4.下列哪种情况能够使货币政策的效果更显著(A )。
A.投资对实际利率变化更敏感B.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不敏感C.边际消费倾向变小D.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更敏感5.在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更大(D )。
货币供应量对通胀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通胀的影响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对通胀的影响。
通胀是指一种货币购买力持续下降的现象,通常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对通胀产生影响,下面将从货币供应量增加和减少两个方面来探讨货币供应量对通胀的影响。
一、货币供应量增加对通胀的影响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通常会导致通胀的发生。
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刺激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增多,购买力增强,从而拉动需求,推动物价上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拉动: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因为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增多,购买力增强,会增加消费支出,拉动市场需求,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2.投资热情高涨:货币供应量增加会降低货币的价值,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实物资产中,如房地产、股票等,从而推高这些资产的价格,进而带动通胀。
3.生产成本上升:通货膨胀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企业为了维持利润,会将成本转嫁到产品价格上,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4.工资水平上涨: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工人会要求加薪以维持生活水平,企业为了留住人才也会提高工资水平,这也会进一步推动通货膨胀。
综上所述,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刺激需求、推高投资、提高生产成本和工资水平,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二、货币供应量减少对通胀的影响与货币供应量增加相反,货币供应量的减少通常会抑制通胀的发生。
货币供应量减少会导致货币的稀缺性增加,购买力下降,从而抑制需求,控制物价上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会导致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减少,购买力下降,消费欲望减弱,市场需求减少,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减小。
2.投资热情降低:货币供应量减少会提高货币的价值,使得人们更倾向于持有现金而非投资于实物资产,从而抑制资产价格的上涨,减缓通胀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2.再贴现政策 一种官定利率 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 (1)含义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 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 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 (2)再贴现率的特点 一种短期利率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2)作用机理
中央银行买入证券→基础货币投放→货 扩张性 币供应成倍扩张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买入证券 →货币供给增加+有价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证券价格上升→市场利率下降 紧缩性 中央银行出售证券→基础货币回笼→货 币供应成倍紧缩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出售证券→货币供给减少+有价 证券价格下降→市场利率上升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3)作用机理
再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成 本降低+市场利率降低→信贷规模扩张→货币 供应增加(扩张性货币政策) 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成 本增加+市场利率提高→信贷规模收缩→货币 供应减少(紧缩性货币政策)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4)再贴现政策的特点 具有告示效应 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 经济的稳定 但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再贴现政策的效果 不如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且市场化 程度和灵活性也不如其他两者。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 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所采用的货币政 策工具。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与一般货币政策工具的不同: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以在不影响货币供应 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 的贷款的利率。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 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以抑制过度的投机。 主要工具是:证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只需按照一定比率缴纳保 证金,经纪人则可通过向商业银行借款,为其客 户垫付部分价款,以增加交易量。 通过提高该比率,控制商业银行对经纪人的放款, 进而达到收缩信用的目的。
一、货币政策含义及目标
3.经济增长
①GDP的增加; ②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 ③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或其增长率。
一、货币政策含义及目标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 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略有顺差或逆差。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3)作用机理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 金减少→信贷规模(存款货币)成倍收缩→货 币供应减少——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货膨胀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 金增加→信贷规模(存款货币)成倍扩张→货 币供应增加——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萧条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1)含义 公开市场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价,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其交易量和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 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短期政府债券、中央银行融资券、政策性银行 的金融债券等)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以控制 货币供给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
我国货币政策变化和房地产调控
2016年4月春季学期主题答疑
目录
一、货币政策含义及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三、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手段 四、我国货币政策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五、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建议
一、货币政策含义及目标
货币政策 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 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 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等变量的方针、措 施的总称 。 货币政策的类型
(1)扩张性货币政策,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 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上升。一般萧条时期采用。 (2)紧缩性货币政策,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 利率,以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一般通货膨胀时期采用。
一、货币政策含义及目标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各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表述各有差异。同一 国家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也有调整。 但主要有一下四种。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3)特点
① 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中央银行处于主动地位 ② 公开市场业务具逆向操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作 ④ 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对整个银行系统基础货币总量 的调控,使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符合政策目标的 需要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4.总结: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
形势 经济 通货膨胀 (总需求>总供 给) 经济萧条 (总需求< 总供 给) 降低法定存款 准备金率 降低再贴现率 买入证券, 投放基础货币
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 策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提高法定存款 准备金率 提高再贴现率 卖出证券, 回笼基础货币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类型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一)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1.存款准备金政策
(1)含义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规定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信贷 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2)目的 保证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 控制货币供应量
一、货币政策含义及目标
1.物价稳定 稳定物价是指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 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 膨胀或通货紧缩。 一般稳健的做法是控制在1%-3%。 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反 之,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含义及目标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有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 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即消除非自愿失业。 充分就业不等于失业率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