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婚俗

合集下载

苗族人结婚风俗

苗族人结婚风俗

苗族人结婚风俗引言:了解苗族人结婚风俗的重要性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且丰富的文化遗产。

结婚是苗族人生活中的重要仪式,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通过深入了解苗族人结婚风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探讨苗族人结婚风俗,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二级标题1:婚前准备三级标题1:提亲在苗族人社会中,男方家庭通常会选择一位媒人代表他们提亲。

媒人与女方家族的长辈商讨婚事,并以一个特殊的鸡蛋仪式向女方家族表示诚意。

如果女方接受,他们会进一步商议婚礼事宜。

三级标题2:聘礼在苗族人结婚过程中,男方家庭需要向女方家庭支付一定的聘礼。

聘礼通常以重金属(如银饰)、布匹、猪、羊等形式存在。

同时,男方还要请婆家的亲戚朋友共同出席结婚仪式。

三级标题3:婚礼预算苗族人结婚仪式通常需要一笔可观的费用。

男方家庭要准备足够的财物来支付聘礼、宴席以及婚礼上的一系列开支。

这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因此婚礼预算在苗族人社会中非常重要。

二级标题2:婚礼仪式三级标题1:婚礼日期的确定苗族人相信农历的吉利与瑞气,因此选择婚期时会特别重视黄道吉日与农历节日。

他们会请专门的先祖师爷计算宜嫁的日子,以保证婚礼的顺利与吉祥。

三级标题2:拜天地苗族人婚礼仪式的第一步是拜天地。

新娘新郎会在婚礼当天一同跪拜向天地神灵祈求保佑与祝福。

这是一种传统的仪式,象征着婚姻的神圣与庄严。

三级标题3:拜祖先婚礼第二步是拜祖先。

新娘新郎会跟随长辈的引导,前往祖坟拜祭祖先。

他们会献上食物、酒水,并祈求祖先的祝福与保佑。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代表着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继承。

三级标题4:出嫁仪式在苗族人结婚仪式中,新娘会穿着传统的苗族婚服,新郎则会穿上古老的苗族男装。

他们会载着婚礼物品,沿着特定的路径来到男方家。

这一仪式象征着新娘离开父家,成为新郎家庭的一份子。

二级标题3:婚礼庆祝活动三级标题1:欢迎宴在新娘到达男方家之后,男方家庭会举办欢迎宴会。

苗族婚礼必要流程

苗族婚礼必要流程

苗族婚礼必要流程
苗族婚礼的必要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婚前:由父母挑选结婚的日子,结婚前男女双方不能见面,但是在迎亲当天男方要送30斤的糯米粑粑给女方,寓意团团圆圆,丰衣足食。

2. 迎亲:结婚当天,男方会约几个要好的伙伴去女方家把新娘抢回家。

把新娘抢回男方家后,再按苗家的规矩举行婚礼。

3. 婚礼:举行拜堂仪式,新郎新娘要向长辈和宾客敬酒,并接受他们的祝贺。

吃饭开始前,新郎新娘要先给父母喂第一饭碗饭。

4. 哭嫁:在苗族,新娘出嫁时必须哭嫁,如果新娘不哭,则被认为不吉利。

5. 送客:在婚礼结束后,男方家会邀请女方家的亲友一起吃饭,以示感谢。

6. 回门:新婚夫妇在结婚后的第三天要回女方家探望女方父母,这被称为“回门”。

回门时,女方家会设宴款待,新郎要向岳父岳母敬酒,并送上礼物。

苗族婚礼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寓意。

无论是婚前的准备、婚礼的仪式还是婚后的习俗,都体现了苗族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四川苗族结婚风俗

四川苗族结婚风俗

四川苗族结婚风俗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和四川等省份。

四川苗族结婚风俗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婚前准备在苗族传统文化中,婚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准备。

首先,男女双方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才能开始谈婚论嫁,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男方需要向女方的家长提出正式的婚姻申请,并送上一定数量的彩礼和礼金,以示诚意和尊重。

最后,男女双方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和祭祀活动,以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和庇护。

二、婚礼仪式苗族的婚礼仪式非常热闹和隆重,通常需要进行多天甚至数月的准备和庆祝。

在婚礼前夕,男方需要派遣一支队伍前往女方家中,进行一场隆重的迎亲仪式。

这个仪式包括祭祀、歌舞、对歌、拜堂等环节,旨在表达男方对女方的真挚爱意和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在婚礼当天,男方需要带上一些精心准备的礼物和彩头,前往女方家中进行正式的婚礼仪式。

这个仪式包括宴席、拜堂、交杯酒、喜宴等环节,旨在庆祝男女双方的新婚之喜,并向亲朋好友展示自己的家族荣誉和财富实力。

三、婚后生活苗族的婚姻关系非常牢固和稳定,男女双方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是婚姻生活的重要保障。

在苗族传统文化中,男方需要尊重女方的家庭和亲戚,帮助女方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女方则需要尊重男方的家庭和父母,尽职尽责地履行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同时,苗族的婚姻生活中也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比如,在苗族传统文化中,女方需要在婚后的第三天离开娘家,前往男方家中居住,并进行一种被称为“三年不回”的习俗。

这个习俗旨在表达女方对男方家庭的尊重和忠诚,也是苗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仪式和信仰。

总之,四川苗族结婚风俗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苗族的婚姻生活中,男女双方需要相互尊重和关爱,共同经营幸福美满的家庭。

苗族婚姻习俗

苗族婚姻习俗

苗族婚姻习俗白苗的自由婚俗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苗族青年男女的相互认识,一般是通过走亲串戚、喜庆节日聚会来实现。

比如:正月初一到十五,苗家在屋外或山上搭棚,然后焼上柴火寨里姑娘们围火儿坐,每人手里都有活干,有的刺绣,有的蜡染,有的等着自己心爱的人到来,小伙子们则成群结队在棚外吹芦笙、吹口琴、唱情歌,想方设法把自己心爱的姑娘引出来,然后相互倾吐爱慕之情。

苗族把正月这项活动称为“串年”。

秋收过后,秋高气爽,苗族小伙子们走在月光下吹奏芦笙、口琴到苗寨路头,姑娘们就会闻声而来,朦胧的月色下就是他(她)们谈情说爱的最佳场所。

苗族把正月这项活动称为“串月亮”。

很多青年男女就在“串年”和“串月亮”中自由恋爱了。

相知相爱的男女青年二人大多数就会私下定了终身,男方就会把女方悄悄带回家,这就叫“走月亮路”。

有的也按照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行事的,比如男方父母居心要娶某姓的女儿和自己的儿子缘配,事先商议订下来,便请来两位媒人,准备一点酒水,杀一对鸡(公母各一只),饭肉弄好后,就摆上桌子。

边喝酒边看鸡头鸡卦。

鸡头由二位媒人各吃一个,公鸡的两支卦(股骨)由二位媒人各吃一支。

母鸡的两支卦(股骨)由同桌老人和主人吃,吃鸡头鸡卦的人要特别注意的是吃肉保骨,吃完以后,就将鸡头骨和卦露出来判断这门婚姻的吉凶祸福。

鸡头着重看五个方面:1.鸡舌骨筋的三个叉,向内弯曲者谓之百事享通,万事大吉,向外弯曲谓之不吉利,有口角或者多有话讲。

2.眼腔骨里的一对鸳鸯,用一碗清水来漂浮鸳鸯,用筷子搅清水几转,水转停后,看一对鸳鸯停下来是否头对头,头对头的叫鸳鸯相合,即夫妻相配,白头到老,恩爱千秋。

如有一支调头或调尾者,就意味着这一对人情不投意不合或半途相分相离。

雌的代表女性,雄的代表男性。

可以判断是男变心或女变心,是否亏男还是亏女之兆。

3.看鼻中格的镜子是否破损是否光亮,不穿眼洞,光亮干净者为佳。

意味着这一对夫妻前途光明远大,一世安然无恙,子孙发达,富贵荣华。

苗族婚俗的主要特点

苗族婚俗的主要特点

苗族婚俗的主要特点
一是新娘嫁到男方家为晚上出嫁,当晚来到男方家,即不坐轿,也不拜堂,新婚之夜夫妻不准圆房;二是新娘嫁到新郎家后,不象汉族那样称男方的父亲为爸爸,母亲为妈妈,而对夫君的父亲喊做“告”,即“公”,其母亲称为“务”,即“奶”,和新娘家父亲同辈的家族,不管年龄大小,男性均称呼为“公”,女性均称为“奶”,跟新郎同辈年纪大的叫“大伯”,年龄下的叫“叔叔”,与夫君同辈的女性家族,年纪大的叫“大姑”,年龄小的叫“姑姑”。

尤其是夫家的亲舅舅、舅妈以及姑爹、姑妈,新娘子均叫“爸爸”、“妈妈”;三是“不落夫家”(坐家的习俗,即新娘回门后长住娘家,仅在节日或忙时经召唤才回夫家小住,直到怀孕后才长住在夫家,坐家时间长达三年之久;四是这支。

湖南湘西苗族婚礼流程

湖南湘西苗族婚礼流程

湖南湘西苗族婚礼流程
湖南湘西苗族婚礼是苗族人民重要的社会活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其基本流程如下:
1. 提亲:男方家长代表到女方家中提亲,向女方家长提出婚事请求。

如果女方家长同意,当天男方家长就要给女方家长拜礼。

2. 定亲:男方家长到女方家中再次确定婚事,商定彩礼、聘礼和婚期等细节问题。

双方还要进行一次简短的仪式,代表着两家之间的正式结缘。

3. 纳彩:在婚礼前一天,男方家人会到女方家中纳彩,即把婚内用的一些物品送去女方家中。

(这个过程有时也会在“成亲”仪式中进行)
4. 安床:在婚礼当天早上,男方家人到女方家中安装“新房”,也称为“布头房”。

男方家人须要穿上苗族传统服装,唱着特定的歌曲安装房间背景。

5. 迎亲:在男方家中迎接新娘,新娘要披上男方家人送的一块小毯子,走到男方家中的门前,由男方家长把新娘抱起,放在床上。

然后,男方家人和女方家人坐在一起,一起吃团圆饭。

6. 迎门:新娘入门后,男方家长会邀请女方家长到男方家中做客。

男方家人会借此机会展现苗族独特的风俗、文化和艺术,让女方家人对苗族婚俗有更深刻的了解。

7. 敬酒:由主婚人带领全部家人进行敬酒仪式,表示祝福和感激。

8. 离婚:新娘在结婚后第三天回到女方家中,进行一种叫做“离婚”的仪式。

女方家人将为新娘做一顿特别的饭菜,新娘也要带些礼品回去给女方家长,以表达感激之情。

以上就是湖南湘西苗族婚礼的流程,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用苗族的传统方式来举行婚礼,不仅传承了苗族文化,也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婚姻和家庭的尊重和重视。

苗族人结婚风俗

苗族人结婚风俗

苗族人结婚风俗
苗族是中国华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习俗,其中之一便是苗族人的结婚风俗。

苗族人崇尚自然、敬畏神灵,拥有着非常浓厚的民俗文化,他们的结婚风俗也反映了这一点。

苗族人的结婚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根据传统,男女之间是通过父母之间的联络才能认识彼此,然后通过闹洞房、赶大头、赛马等活动向对方表达爱意。

在苗族传统中,“红色”是代表吉祥、幸福、喜庆的颜色,因此在婚礼中,红色被广泛应用,包括新娘穿的喜服、新房布置、宴席道具等都离不开红色。

在苗族人的婚礼上,“打猪”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在这个环节中,男方家长要送上一头肥猪作为聘礼,表示对新娘家族的尊重和感谢。

同时,也象征着儿子的成年和独立,这是一次家庭间激动人心的交流。

在苗族人的婚礼上,还有一项非常特别的环节——“摆手”。

当新娘把茶递到新郎前,新郎就会在杯中把嘴唇擦过,然后用茶水喷一口到自己的手心上。

这个环节也代表着双方之间的熟稔和信任,在将来的生活中相互关心、帮助和支持。

另外,苗族人的婚礼也场外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例如:舞鼓、唱歌、打锣、放鞭炮等。

这些活动不仅体现出苗族人豁达开朗的性格,也能带来欢乐和幸福的氛围。

结婚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约定,更是两个家族的联合。

在苗族人的婚礼上,充满了仪式感和隆重感,一切的舞蹈、乐器、礼仪、菜肴都充分体现了苗族人对婚姻和传统的重视和尊重。

在今天,虽然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许多苗族人仍然追求着传统和习俗,这是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值得每个人珍视和传承。

苗族婚俗习惯

苗族婚俗习惯

苗族婚俗习惯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习俗,其中婚俗习惯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苗族婚俗习惯的相关内容。

一、婚礼准备苗族人认为结婚是一件大事,需要进行精心准备。

在婚礼前,新娘家人要为新娘准备嫁妆,包括头饰、服装、首饰等。

同时,新郎家人也要准备娶妻所需的礼物。

在选定婚期后,双方家庭会派人拜访对方家庭,商定婚礼具体安排。

二、婚礼仪式1. 送妆礼:在苗族婚礼仪式中,婚礼当天的第一个环节是送妆礼。

新郎家人会将嫁妆送到新娘家,新娘会换上全新的嫁妆,然后随同新郎回到自己的家中。

2. 迎亲礼:迎亲礼是苗族婚礼的重要环节,通常在晚上进行。

新娘带着新郎回到新郎家,双方家族的长辈会主持这个仪式。

在仪式中,双方家族成员会进行正式的拜访和交流,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喜悦。

3. 敬酒仪式:在苗族婚礼中,敬酒仪式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男女双方的亲戚朋友会带着祝福到新人家中,进入门后先行敬酒,以示祝福和庆贺。

新人要依次敬酒给前来祝贺的亲友。

三、婚宴酒席苗族婚宴酒席通常分为三桌,分别是男方家人、女方家人和新人的近亲好友。

婚宴上,除了各种美食之外还有丰富的文艺表演,如歌舞、击鼓等。

亲友们在宴席上畅饮畅食,共同祝福新人。

四、婚后居住苗族的婚姻是属于家庭主义的婚姻模式,一般情况下,新婚夫妻会住在男方家中。

在苗族家庭中,婆家的地位相对较高,具有更多的家庭权力。

五、婚后习俗苗族有着丰富的婚后习俗,包括“月做”、“登娘山”等传统活动。

月做是指新娘在结婚后的一个月内,要留在家中,接受家人的照顾,以示尊重。

登娘山是在结婚后的一年内,新娘要和新郎一起登山祭祖,向祖先祈求恩赐和祝福。

六、婚俗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苗族婚俗习惯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些年轻人在婚礼上加入了现代元素,如婚纱、婚车等,使婚礼更加丰富多样。

然而,苗族的婚俗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元素,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苗族结婚礼仪

苗族结婚礼仪

苗族结婚礼仪苗族都实行一夫一妻制。

婚姻比力自由,青年男女通过“游方”、“跳花”等活动,借以认识,彼此了解,建立感情,进而确定婚姻关系,再由男方托入向女方说亲,履行定婚、结婚仪式。

新婚三晚不同宿旧时,苗族人婚娶,新郎新娘三晚不同宿。

姑娘出嫁之日,四邻姐妹相聚一堂,高唱苗歌,抒发拜别之情。

男方迎亲时,由女方“高亲”(男女各一直系亲属)送姑娘到男方,从侧门进入洞房。

三日内由“女高亲”朝夕相陪,足不出新房,茶食均在房内。

三日后,拜父母姑嫂,新郎新娘双双到娘家,称“回门”。

“回门”返回后,请苗老师安“家先”,并在本“宗表”中写上新媳妇的名字,表示新娘已是本宗族的人了。

当晚,新郎新娘方可同宿。

新婚三晚不同宿的婚俗,在苗族流传的时间相当久远,其原因未见史籍记载,而民间流传的一些斑斓而动听的传说,却可以帮忙我们探索苗族婚俗的渊源。

苗寨白叟石青山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不知哪朝哪代的一天,土家族姑娘覃氏到山上采金银花,突遇一只豹子,吓得滚下岩坎,被一石姓苗族年轻措人所救,后来双方有了爱慕之情。

有一天石家请媒人到覃家提亲,覃家夫妇凹凸不同意,覃母对媒人说:“石家后生救了我女儿性命,恩重如山,要骡要马随便挑,要我女儿做媳妇万万不能。

”这门亲事就搁下来了。

又过了几个月,一场大雨落了三天三夜,山洪暴发,覃家房屋倒塌,父亲丧命,粮食被水全部冲走。

正在母女俩为难之时,年轻猎人领着一帮人给覃家送来衣食用品,并对覃母说:“您白叟家不嫌弃我们苗家的话,我愿意接您上山,养老送终。

您白叟家不肯意上山,我们就帮您修—栋新房。

”一席话,说得白叟热泪直滚,但还是不肯上山。

于是,年轻猎人就给母女俩修了一栋—正两厢房的瓦屋。

覃母见年轻猎人勤劳厚道,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了。

女儿出阁那天,母亲心里还是不踏实,就对“高亲”说:“你们把姑娘送去,要陪她三天三夜,如果苗家人真的粗野,就把姑娘给我带回来。

”于是,“高亲”硬是陪姑娘吃住三天三夜,见苗家人确实勤劳忠厚,才启程回家。

苗族传统习俗与礼仪

苗族传统习俗与礼仪

苗族传统习俗与礼仪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苗族以其绚丽多彩的传统习俗与礼仪而闻名。

本文将为您介绍苗族传统习俗与礼仪的丰富内涵。

一、苗族的传统婚俗苗族婚俗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

苗族的婚姻多数是由父母和长辈们商议决定,双方年龄相仿、相互喜欢才能成婚。

而婚礼的举行有许多流程和规矩,例如有“簸箕试盖头”、“打糕粑”、“给新娘打瓦窗”等习俗。

苗族婚礼上常见的一个环节是“强拆新房”,即新郎要亲自带领众人冲破新娘家的假门,象征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苗族的婚俗不仅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同时也是族人们向外界展示自身风俗的一种方式。

二、苗族的传统节日苗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苗年。

苗年是苗族的新年,也称为“芒种节”或“大年”。

苗年通常在农历的六月初六日举行,为期三天。

在苗年期间,人们穿着盛装,戴着花帽,载歌载舞,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火把节也是苗族重要的节日之一,火把节的庆祝活动中,人们手持火把穿梭于山间,点燃大火,跳起欢快的舞蹈。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丰富了苗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三、苗族的服饰文化苗族的服饰文化独特而丰富,令人目不暇接。

苗族妇女的传统服饰被誉为“苗族彩虹”,以其色彩艳丽和精美细腻的绣花而闻名。

苗族妇女通常佩戴银饰,如银耳环、银项链、银手镯等,这些银饰不仅为苗族妇女增添了魅力,也成为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男性则以头巾为主,头巾的款式、颜色等因地区而异,在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服饰不仅是装扮自己的一种方式,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守护。

四、苗族的尊老敬老礼仪苗族人民尊老敬老,注重家族的延续和后代的繁荣。

在苗族的传统习俗中,尊敬长辈被视为一种美德。

每逢重大节日或家族活动,苗族人民会携家带口回乡,与家人团聚,共同搬回祖先坟墓的土壤,以示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

儿女们还要给父母等长辈行“过坡礼”,称为“过坡礼”是从老家到父母家必经的一座山坡,同时在习俗的引导下形成了一种敬老行为的习惯。

苗族婚礼习俗

苗族婚礼习俗

苗族婚礼习俗苗族婚礼习俗苗族(越南文:Mèo)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那么苗族的婚礼习俗都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随店铺一起来了解下吧!苗族婚礼习俗正大光明去“游方”苗族的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婚前都享有充分的社交自由,父母一般不干涉,每逢节庆、赶场的日子,他们便利用聚会的时机对唱情歌、谈情说、互诉衷情。

这种婚前恋爱的方式在贵州黔东南称为"游方"。

游方是黔东南一带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传统习俗。

游方的地点除在每个村寨所设的固定的"游方坡"外,还可选在离村寨较远的河岸、挢头、田间或花木丛生、风景宜人的山谷去进行游方活动。

但都得按照苗家的规矩,青年男女游方的地点必须在公开的地方进行。

如果在隐蔽的地方进行这一活动,一旦被人发现,就会认为是不正当的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新婚当夜不同房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方后,如果双方情投意合,通常是互赠信物或立下山盟海誓,私下订婚。

私下订婚的男女到了约定的婚期,男方就邀请几个伙伴到女方寨子"游方",顺便将女子带回家中。

按照习惯,新婚夫妇当夜不能同房,新娘要由男方的姑嫂陪伴过夜。

第二天,男方托媒人携带礼物去女家提亲。

如女方同意,便收下礼物,宴请媒人。

随后,女方备一份与男方相等或稍多的礼物回赠男方。

男方得知女方赞成这门亲事,便设宴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戚朋友。

新婚后不落夫家过去,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在新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

新娘结婚不久便回娘家居住。

属于父母包办婚姻的新娘,在举行结婚仪式的`当天或次日,即回娘家居住。

住娘家的时间,未成年的早婚妇女一般是六七年,成年妇女一般为三四年。

在此期间,仅仅在农忙和重大节日,或遇到夫家丧事时才可暂回夫家居住。

苗族介绍史料载,为蚩尤部族后,蚩尤者,炎帝属也,于炎黄一统后背而南下,入百越进入今天的湖南、广西、云南一带居住。

苗族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

苗族婚嫁风俗

苗族婚嫁风俗

苗族婚嫁风俗
苗族婚嫁风俗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民俗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

在苗族的婚姻观念中,男女双方都要经过家长的同意。

苗族婚姻多以门当户对为原则,通常选择同一姓氏或同源的人结婚。

在苗族的婚礼上,有“拜月”、“抢媳妇”等传统仪式。

拜月是新娘在婚前一个月的满月夜拜月,祈求婚姻美满、家庭幸福。

抢媳妇则是新郎把新娘从女方家中“劫走”,在路途中进行各种游戏和挑战,以显示自己勇敢和诚实的品质。

苗族婚姻中还有“买卖妻子”和“屈尊嫁娶”的传统,但现在已经逐渐淡化。

在买卖妻子中,男方必须向女方支付一定数量的财物,而在屈尊嫁娶中,则是女方嫁给比自己年龄小或经济情况不如自己的男方。

在苗族的婚姻生活中,女方地位较高,有诸多权利和义务。

比如,女方可以自由选择离婚,而男方则必须向女方家庭支付一定的赔偿费用。

同时,女方还要承担家庭的经济管理和照顾子女的责任。

总之,苗族婚嫁风俗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俗特点,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 1 -。

苗族结婚文化礼仪

苗族结婚文化礼仪

苗族结婚文化礼仪苗族是贵州多民族里的其中一个,那么你们知道苗族的结婚礼仪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苗族结婚礼仪,盼望对您有所关心,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结婚习俗一、关于“许婚”。

串对子:是苗族青年男女双方恋爱谈婚的一种方式,每年初一至初五,苗族要过“花山节”,苗族青年男女串花山相互对唱,跳舞,找到对象的叫做串“对子”,花山节的最终一天,串好的“对子”私自定下终身,各自回家告知自己的父母。

提亲:小伙子将自己找好的对象的事说给父母后,由男方请媒人在三日或七日后前往女方家提亲。

定婚:媒人提着相应物品做见面礼去女方家,与女方父母就双方结婚事宜达成全都后,确定结婚日子,一般不直出半年。

结婚:婚期确定后,女方自己预备嫁妆等待出嫁。

二、关于“拉婚”。

“拉婚”又叫“抢婚”,“拖姑娘”或“抢妹子”,这种强拉硬要的婚俗,与现代文明的社会不相适应,渐渐被淘汰。

苗族男青年路头路脑遇到苗族姑娘,若是姑娘被看上,无论姑娘是否情愿,小伙子可以把姑娘抢回自己的家中,请媒人在三天至七天前往姑娘家提亲,定婚期吃喜酒即成,姑娘从被抢之日就是小伙子的媳妇了。

三、关于“认婚”。

苗族山寨,哪家生孩子,全村都知道,生儿子的父亲或母亲在邻居家生孩子时跑到人家门外,若邻居家是“生姑娘”就大声说“”我家儿子认着啦!”从今这两个孩子就等于算认了婚约,小姑娘在娘家长到三岁,就被男方接到自家养起来,与男孩一起长大,直到十八岁,双方结婚,办喜酒,送“礼银”认亲。

四、关于“说婚”。

纳雍县境内的苗族婚俗,“说婚”较为普遍,“说婚”比其“拉婚”、“认婚”较为繁锁简单,包括提亲、订准、给婚、结婚四个过程。

提亲:苗族青年经“花山”、“赶街”、开会、上山、下田等社交活动相互熟悉,进而相恋,一旦恋爱成熟变禀吸父母,由男家请媒人陪小伙子的叔叔携酒往女家说亲。

如女有有意,当即饮酒表示“可”,并约来媒人共同商讨礼银、婚期、嫁妆等,礼银包括身价银、奶水钱、屎尿布、酒、肉等。

订准:假如女方家情愿与男方结亲,按说亲时商讨的日期,就会由男方家出酒送猪到女方家,由女方家请客吃饭,完成吃“订准”,也就是订婚。

苗族婚礼风俗

苗族婚礼风俗

苗族婚礼风俗
苗族婚礼风俗
苗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婚礼风俗。

苗族婚
礼以宗教仪式和家庭活动为主,其风俗丰富多彩,在当地有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们就一
起来看看苗族婚礼风俗吧。

一、宗教仪式
苗族婚礼的宗教仪式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婚礼开始前,新人会先举行宗教仪式,由新人
的父母和长辈出面祝福,并给新人准备一些礼物,这些礼物是祝福新人新婚快乐,百年好
合的象征。

二、表演节目
苗族的婚礼也会有各种表演节目,比如舞狮、鼓乐、歌舞等,这里的表演节目不仅可以让
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婚礼,更能够为新人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让他们这一天更加难忘。

三、宴席
苗族婚礼上也有丰盛的宴席,桌上安排的菜品也是由新人的家人准备的,新人也会亲自上
前布置桌位,虽然宴席的菜品不是很豪华,但是新婚夫妇会把最深沉的心意送给所有来宾,每一位就餐的人都能够感受到新人的用心。

四、其他活动
在苗族婚礼中还会有一些其他活动,比如喜烟、赠礼、献礼物等,这些活动都是为新人祝福,也是为了让来宾有所收获。

新人也会把自己最好的衣物送给来宾,表达他们对祝福的
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苗族婚礼的风俗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它不仅能够给新人带来快乐,也能够让来
宾们有所收获,它的出现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也为我们带来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苗族通婚规矩

苗族通婚规矩

苗族通婚规矩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婚姻习俗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

在苗
族中,通婚是一个重要的规矩,它代表着一种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信仰。

苗族通婚规矩的基础是“异姓通婚”。

换句话说,苗族人在通婚时,
必须选择和自己姓氏不同的配偶。

这一规矩的根源是苗族的氏族制度,苗族人认为同姓舅氏者居一家之中,因此必须选择异姓配偶,避免血
脉混杂,维护自己的家族纯洁性。

通婚还有一个规定,就是禁止近亲通婚(如一、二等表亲及一、二等姨、舅)。

这是因为苗族视近亲婚姻为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认为
这可能导致家庭纷争、疾病等不幸的后果。

在苗族中,通婚还有一些其他的规矩,例如婚前婚后必须守礼、不许
离婚、男女平等等。

这些规矩的目的是维护家族的尊严和稳定,避免
矛盾、纷争的发生,保证社区和谐。

总的来说,苗族通婚规矩是一种传统而又深刻的习俗,代表了苗族固
有的文化信仰。

这一规矩对于苗族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关系有着深远的
影响,也是他们身份认同和文化自豪感的体现。

虽然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对苗族通婚的规矩带来了一些影响,
但苗族人民一直在努力保持这种传统,以维护自己文化传承的完整性。

同时,在吸收多元文化的同时,他们也在不断调整和改进通婚规矩,
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苗族通婚规矩不仅是他们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尊重和珍视这种
传统,同时也希望它能继续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它的作用。

你所不知道的苗族婚俗文化(据说苗族是离婚率最低的民族)

你所不知道的苗族婚俗文化(据说苗族是离婚率最低的民族)

你所不知道的苗族婚俗文化(据说苗族是离婚率最低的民族)苗族年轻男女在恋爱一系列过程是自由的,父母一般不轻易去干涉和阻挠。

但是,双方有意踏入婚姻的殿堂时,结婚就是自由恋爱的分界点了。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婚姻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苗族也不例外。

情投意合的男女都有意向结婚后,会征求长辈的意见,而父母做出决定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点,要看看对方的家中是不是有“蛊”或“鬼”。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苗族“养蛊”、“养鬼”的说法,小万偷偷告诉您,在略为原始的苗族部落中,的确是有人养蛊的哦!不过这类人算是部落中的少数,同村甚至外人都对养蛊人避之不及,会害怕自己中招,也害怕会招来厄运,更别提与这样的人家结为亲家了。

第二点,讲究一个“门当户对”。

苗族里“门当户对”虽然没有汉族那样不可撼动,只要在双方名望、地位、财富等家庭因素差距不是很大,父母不会因此而反对婚事。

苗家女不裸婚苗家的父母从自家女儿出生起,每年都会拿出一笔钱来为女儿打造银饰。

一般家中有兄弟姐妹时,父母会把田地留给儿子,把银饰留给女儿。

在农村即便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苗家的女儿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嫁妆,一套差不多就价值10万到20万了。

在黔东南地区,女儿出嫁时,娘家还会送她一份“姑娘田”,这块田产会由她自由分配,夫家是无权过问的,这会使她在夫家保持经济上的独立。

苗族逢年过节都注重仪式感,在婚礼是非常隆重的。

婚礼的过程与汉族婚礼步骤无差,古时有三书六礼,三媒六聘。

八起迎亲,十里红妆,凤冠霞披,明媒正娶。

如今在新时代的呼吁下,这些繁文缛节也一切从简了,但结亲的过程中会保留有许多旧事婚礼的习惯,还有属于苗族独特的婚礼风格。

例如在迎亲时,娶亲者在女方村寨会被女方的接亲者用竹竿拦住去路,然后开始对歌,喝拦路酒,散礼等,新郎能不能成功见到新娘就需要伴郎们的表现了,通常接亲队要经过重重“突围”才能如愿以偿到达新娘家,而送亲队伍到新郎家时也要喝了拦门酒才能进家门。

婚后“不落夫家”苗家早些还有新娘不落夫家的习俗,即新婚后十多天后要回娘家,待到农耕时节或者民间节假日时,夫家在接新娘回去小住,直到新娘有了身孕,才真正算是夫家的人。

苗族婚礼习俗

苗族婚礼习俗

苗族婚礼习俗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

他们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婚礼是苗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婚礼习俗独特而多样,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苗族婚礼习俗。

1. 婚姻介绍在苗族社区中,婚姻是由两个家庭共同商定和安排的。

当一家孩子成年后,父母通常会找一位媒人(大多是相亲过来的人)前往对方家庭,提供相亲的建议。

如果双方家庭都同意,将组织一个相亲活动,让未来的新人相见。

2. 婚礼筹备一旦两家决定联姻,双方家庭将展开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准备婚礼。

这包括购买婚嫁物品,如衣服、旗帜等。

此外,还需要准备婚礼的主要场地。

这个场地通常是一个宽敞的广场,装饰着鲜花、丝绸和灯笼,以营造热烈喜庆的氛围。

3. 婚礼仪式苗族婚礼通常会在早晨举行。

新娘会穿上一袭精美的苗族传统服装,包括彩色的上衣、长裙和头饰。

新郎也会穿着传统的服饰,通常是一件黑色的上衣和灰色长裤。

在集市上的集会点,亲朋好友们将会见证婚礼的进行。

4. 糖酒仪式在苗族婚礼上,糖酒仪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环节中,新婚夫妻将面对面,互相举起酒杯,以示对彼此的祝福。

他们还将交换红糖块,象征着他们新生活中的甜蜜与温馨。

5. 装门仪式苗族的装门仪式是婚礼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象征着新娘与新郎开始新的生活。

在这个仪式上,新娘需要穿越一连串的门,每个门都有特定的钮扣,新娘必须一一解开。

这个仪式象征着新娘对新家庭的尊重与融入。

6. 转圈舞在苗族婚礼的晚宴上,新郎和新娘会带领亲朋好友们一起跳舞。

这种舞蹈通常是转圈舞,大家手拉手围绕着新人欢快地跳着。

这个环节非常欢乐,也代表着新婚夫妻在婚姻中的团结和幸福。

7. 花山游玩婚礼结束后的第二天,新婚夫妻和亲朋好友们将一起前往当地的花山游玩。

花山是苗族特有的山地景观,以花岗岩地貌和奇特的植被而著名。

在这里,大家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美景,体验苗族传统文化,并享受着亲朋好友们的陪伴。

总结:苗族婚礼习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婚俗
——都匀经济开发区王司社区五寨篾告罗氏婚俗
都匀经济开发区五寨小学校罗德龙
关键词:自由恋爱、毽堂、约会、“ge liang du”、忌锅灶、裁衣裳、过门、舅爷客、开人亲、拴苗带、亲家过门
地处匀东镇五寨村的苗族人民,婚俗、葬俗各见一斑。

现据习惯略述婚俗如下:
苗族同胞人根据国家婚姻法的规定,也实行一夫一妻制。

苗族同胞在婚姻形式上与其他民族大相径庭,有三种形式:一是自由恋爱,男女双方通过在“毽堂”认识,“毽堂”打毽是正月的下午,女生在本寨子附近一点的地方聚集,男生则一个一个寨子地去窜寨打毽。

男生到达毽堂附近,女生分发毽拍,一男一女对打毽。

毽是用两寸左右的竹筒,插上四根鸡翅羽,毽拍久用木板做如“凸”字形的拍子,一男一女在打毽的过程中,如果觉得对方如意,就向对方约定晚上约会(一般由男生提出)。

约会好后,男生就在女方寨子或附近寨子的亲戚家吃饭,天黑定后就扑向约会地点,最多等到九点钟,如果女生还未到的话,男生就应该打道回府了;如果女生扑会了,刚开始的第一晚,女方还找一个要好的陪同,男方也找一个。

那就在附近背一捆稻草,找一个避风的处所,把稻草铺好,坐下交谈,困了就互相抱着睡觉,天未亮前女生必须回到家,双方如果都觉得满意,就继续约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约会,如果双方都觉得对方是自己的另一半,男方就会选择一个时间来迎娶新娘了。

男方只要一个陪伴,女方由三四个要好的陪伴,到达约定地点,就一起往男方家赶去了,到了男方家附近,由陪伴去与男方父母说,男方家族伯母、叔母就拿一件长衫给新娘换上。

“这件长衫也是她的老衣(死后穿的其中一件衣服)”。

男方家人须全部出门避开,待女方进门后才能回来,女方进家坐在堂屋“香火”前坐在高櫈上,由男方伯母或叔母分发糯米饭,这饭叫“ge liang du”(苗语音译,意为吃了“腰”才硬撑!)而后就喝酒吃饭,吃饱饭后,就把送亲(女方陪伴人)送回家,男方就算有新娘了。

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必须“忌锅灶”。

“忌锅灶”另有典故,指女儿、女婿不准动女方家的锅灶,添饭都由女方小辈添,没有小辈,也只能由老辈添!一句话,“忌锅灶”是女儿、女婿“动”不得女方家的“锅”、“灶”!“忌锅灶”意在逼迫出嫁的姑娘应以夫家为重,不要时常回娘家。

第二天,男方家会派一人到女方家告诉女方家长。

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让女儿嫁入男家,就和男方家族一起吃饭、喝酒,商讨婚事和请酒日期,如果不满意,饭也不吃,就会把女儿强行带回家。

这种情况,以后的事就看男女双方的造化了。

二是父母操办,即是“父母包办”,不管男女双方是否愿意、认识,就结亲过门。

这种情形现在以很少有了。

三是经过亲戚朋友介绍,男女双方认识后自由接触往来,双方情投意合,自愿结为夫妻,自愿去政府办理结婚登记。

婚姻程序有:
提亲通常是,由男方父母托人了解女方情况,有点把握时,请媒人带礼品前往女方家提亲,如果女方家长同意,那就收下礼品。

(自由恋爱就少了这一步)
裁衣裳(定亲)男方家带事前和女方买好的布,酒肉、糯米饭等到女方家,随从是男方家的重要亲戚。

裁剪女方衣服六套或八套(只有上衣和两片围裙为一套,由男方家缝制)。

裁成后就开饭,饭吃到一半,由女方敬酒给男方亲戚,而男方亲戚也视手头情形而给予一定的钱回礼。

女方家则以被子,床单,保温瓶等礼物给男方带回。

双方家长也就借此机会商讨彩礼等事宜。

如果双方都已到达结婚年龄,男方有可能要求接女方“接过门”。

“接过门”的女方要有用稻草包一升米左右的糯米饭,到男方家附近时,男方家女性去讨要糯米饭吃。

男方家族伯母、叔母就拿一件长衫给新娘换上。

“这件长衫也是她的老衣”。

男方家人须全部出门避开,待女方进门后才能回来,女方进家坐在堂屋“香火”前坐在高櫈上,由男方伯母或叔母分发糯米饭,这饭叫“ge liang du”(苗语音译,意为吃了“腰”才硬撑!)而后就喝酒吃饭,吃饱饭后,就把送亲送回家,男方就算有新娘了。

接亲男方家选择未婚的一男一女作陪郎和接亲娘,酒、肉等(以前先讲好数量,现在大多是男方自行决定)送到女方家,接亲队(男方本人、陪郎、接亲娘、媒人等六人) 都要到女方的主要家族的每家喝酒、吃饭。

女方家会根据自己陪送嫁妆的多少,决定由女生的哥或弟等几个人抬嫁妆送亲(我们称为舅爷客)。

女方未出嫁的姐或妹作“拉娅娘”,女方母舅(礼物有子孙柜、给女婿拴红色丝绸带)、女方已出嫁的姐夫或妹夫抬筊(用篾编的一种小米箩‹专用作送亲›,一只可装十斤米左右,)送亲。

女方要有用稻草包一升米左右的糯米饭,到男方家附近时,男方家女性去讨要糯米饭吃。

男方家族伯母、叔母就拿一件长衫给新娘换上。

男方家人须全部出门避开,待女方进门后才能回来,女方进家坐在堂屋“香火”前坐在高櫈上,由男方伯母或叔母分发糯米饭,这饭叫“ge liang du”(苗语音译,意为吃了“腰”才硬撑!)。

开人亲第二天早上,要由男方伯母或叔母等和女方的送亲的唱开柜子歌,开柜子后,男方家伯母、叔母等要把女藏在被子和床单内的鸡蛋都找出来(自己要了),女方要拿礼物答谢男方父母(男方父母也会拿一定的钱表示感谢),而后就是开人亲。

在堂屋大门外放置一张桌子,摆上酒,切好的肉。

首先是媒人,要喝两碗酒(同时有劝酒人),喝完了酒,就奉上红包,接着是母舅(母舅的红包以前由女方父母决定数额,现在大多是男方自行决定),然后是女方的亲哥或弟,接着就是拉娅娘,再接着就是女方姐夫或妹夫,而后就是抬嫁妆的舅爷客,最后是没有任务的走空路的送亲人。

吃完人亲酒,主人就开始准备“叫饭”,接着就开正餐。

拴苗带待饭吃得差不多时,由男方伯母和叔母等敬送亲的人每人两杯酒,再用苗带绑上女性用的头巾(现在都用毛巾代替了)拴在腰后,把苗带拴周后,就可以放送亲的回去了。

亲家过门第二天下午,新郎要和新娘一起,到女方家接女方的父母、伯伯、伯母、叔叔、叔母等到男方家吃饭。

当晚在主家,菜肴是和正餐菜谱一样,男方家就有父母、伯伯、伯母、叔叔、叔母等陪餐。

(以前,亲家过门要两晚,第一餐在主家,第二天在男方家族,每家都到吃,第三天早上在主家再吃一餐才完事,现在只在主家吃第一餐就算完了)。

这样,一桩婚礼就算结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