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读2020春季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尔雅通老子论语精读学期考试答案

尔雅通老子论语精读学期考试答案

尔雅通老子论语精读学期考试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尔雅通老子论语精读-学期考试答案1()体现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含义。

(1.0分)0.0 分A、其政察察,其民缺缺B、欲将弱之,必固强之C、绝圣弃智,民利百倍D、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C2()提出“礼之用,和为贵”。

(1.0分)0.0 分A、子路B、自贡C、颜回D、有子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3“道可道,非常道”中第二个“道”的词性是()()(1.0分)1.0 分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代词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4“死而不亡者寿”中“亡”指的是()。

(1.0分)1.0 分A、消亡B、忘记C、灭亡D、死亡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5()说明懂得道的人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会非常慎重。

(1.0分)1.0 分A、敦兮其若朴B、涣兮若冰之将释C、俨兮其若客D、豫兮若冬涉川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6乾卦的含义即为()。

(1.0分)1.0 分A、元横利贞B、原亨利贞C、元亨利真D、元亨利贞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殆”指的是()。

(1.0分)1.0 分A、倦怠B、危险C、怠慢D、懈怠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8成语“愚不可及”出自《论语》()篇。

(1.0分)0.0 分A、《公冶长》B、《里仁》C、《为政》D、《学而》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9“不迁怒,不贰过”中“贰”指的是()。

(1.0分)1.0 分A、二B、第二次,再次C、两个D、第二个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0老子认为学习最本质的属性是()。

(1.0分)1.0 分A、乐B、苦C、勤D、练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1述而第七中“曰:‘怨乎’”中“怨”指的是()。

(1.0分)0.0 分A、不满意B、抱怨C、仇恨D、后悔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12根据孔子的观点,“孝”的表现不包括()。

尔雅通识课论语导读2020年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

尔雅通识课论语导读2020年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

礼与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

A、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B、施行刑罚成本高。

C、刑法更有效。

D、礼仪更有文化内涵。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自《尚书》。

错1.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此之谓也。

”这一文本出自哪一部文献?(B)A、《尚书》B、《大戴礼记》C、《论语》D、《孝经》2.“信以结之,则民不倍”。

“倍”如何理解?(B)A、加倍B、通“备”,完备C、通“背”,背叛D、准备3.孔子做过的最大的官职是?(A)A、大司寇B、中都宰C、司空D、乐正4.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反对使用刑狱治国。

(错)1下列哪些选型符合儒家执法时的原则?(AC)A、哀矜勿喜B、鼓励告奸C、原心定罪D、慢令致期2.在对待犯罪问题上,儒家和法家遵循的原则的不同点在于(BCD)。

A、儒家反対用刑罚,法家主张用刑罚。

B、儒家主张扼恶于未然之时,法家主张惩恶于已然之际。

C、儒家反对检举揭发,法家鼓励检举揭发D、儒家主张执法从宽,法家主张执法必严3.孔子认为,为了达到杀ー儆百的效果,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

(错)1.下列哪一选项能够体现孔子的政治思想?(A)A、不能将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凌驾于全体人类的利益之上。

B、国家稳定的基础在于合理的制度。

C、以德治国固然重要,但费时久,见效缓慢,远不及依法治国。

D、竞争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下列哪些选项符合孔子的思想?(AD)A、以人为本B、执法必严,违法必究C、重农抑商D、反求诸己3.孔子认为,唯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可能实现。

(错)《论语》是属于全人类的经典下列选项中,哪--部经典不属于“四书”?(C)A、《论语》B、《孟子》C、《孝经》D、《中庸》2.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必须满足哪些条件?(AC)A、经受了时间与历史的考验B、深受古今中外读者的拥戴C.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出类拔萃D、销量永居榜首3.《论语》为孔子亲手所写。

(错)1.“内圣外王”最先出自哪部文献?(C)A、《论语》B、《孟子》D、《道德经》2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这里的“时”有哪些意思?(ACD)A、孔子平日里做事都很准时B、孔子思考着时代的根本问题C、孔子能根据时代的需求回应时代的问题D、孔子为人处世都合乎中道,无可无不可3.孔子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原因在于他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论语》精读2020春季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论语》精读2020春季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论语》精读2020年春季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1、“子路曰:君子尚勇乎”,这句话出自( )?C、《论语.阳货》2、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中,“色难”指的是()。

C、和悦的态度3、下列行为中,属于“孝”的行为是()。

B、晨醒昏定4、“说大人,则藐之,忽视其巍巍然”,这句话出自( )?B、《孟子.尽心》5、《论语正义》的作者是( ),他认为“施劳”与“伐善”对文。

A、刘宝楠6、《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为:()也。

C、柔7、“师与商也熟贤”中的“师”指的是( )?A、子张8、以下哪位是《国故论衡》的作者?()D、章太炎9、在《说文解字》中,“克”被解释为什么意思?()C、肩也,有负担的意思10、按照孔子的想法,季氏不能使用八佾,只能使用()。

C、四佾11、以下哪一位是《论语正义》的作者?B、刘宝楠12、恕”的实质是什么?()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3、当田常欲作乱于齐,孔子问二三子何为莫出的时候,哪一位弟子请行被孔子同意了?( )D、子贡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春秋时期“学”的三个层次?()C、学平等15、《研经室集》的作者是?()C、阮元16、以下哪个不是古人理解的“三达德”?B、达者不畏17、“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是()问仁时孔子的回答?( )D、仲弓18、子路死后,孔子歌唱道:“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这里的“萎”指()。

(1.0分)C、将要死去19、“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出自以下哪本书?()C、《史记.孔子世家》20、“君子义以为质”中,“质”可以解释为()。

(1.0分)C、基础21、《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这里的“成人”是指()。

D、完人22、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哪里?( )D、《论语.学而》23、将“慎终追远”解释为“丧尽其哀,祭尽其敬”的是()。

C、孔安国24、以下对“学而时习之”的解读正确的是?()D、以上都是25、大悦并许诺送子贡金百镒的是( )。

尔雅通识课论语导读2020年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

尔雅通识课论语导读2020年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

礼与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

A、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B、施行刑罚成本高。

C、刑法更有效。

D、礼仪更有文化内涵。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自《尚书》。

错1.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此之谓也。

”这一文本出自哪一部文献?(B)A、《尚书》B、《大戴礼记》C、《论语》D、《孝经》2.“信以结之,则民不倍”。

“倍”如何理解?(B)A、加倍B、通“备”,完备C、通“背”,背叛D、准备3.孔子做过的最大的官职是?(A)A、大司寇B、中都宰C、司空D、乐正4.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反对使用刑狱治国。

(错)1下列哪些选型符合儒家执法时的原则?(AC)A、哀矜勿喜B、鼓励告奸C、原心定罪D、慢令致期2.在对待犯罪问题上,儒家和法家遵循的原则的不同点在于(BCD)。

A、儒家反対用刑罚,法家主张用刑罚。

B、儒家主张扼恶于未然之时,法家主张惩恶于已然之际。

C、儒家反对检举揭发,法家鼓励检举揭发D、儒家主张执法从宽,法家主张执法必严3.孔子认为,为了达到杀ー儆百的效果,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

(错)1.下列哪一选项能够体现孔子的政治思想?(A)A、不能将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凌驾于全体人类的利益之上。

B、国家稳定的基础在于合理的制度。

C、以德治国固然重要,但费时久,见效缓慢,远不及依法治国。

D、竞争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下列哪些选项符合孔子的思想?(AD)A、以人为本B、执法必严,违法必究C、重农抑商D、反求诸己3.孔子认为,唯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可能实现。

(错)《论语》是属于全人类的经典下列选项中,哪--部经典不属于“四书”?(C)A、《论语》B、《孟子》C、《孝经》D、《中庸》2.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必须满足哪些条件?(AC)A、经受了时间与历史的考验B、深受古今中外读者的拥戴C.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出类拔萃D、销量永居榜首3.《论语》为孔子亲手所写。

(错)1.“内圣外王”最先出自哪部文献?(C)A、《论语》B、《孟子》D、《道德经》2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这里的“时”有哪些意思?(ACD)A、孔子平日里做事都很准时B、孔子思考着时代的根本问题C、孔子能根据时代的需求回应时代的问题D、孔子为人处世都合乎中道,无可无不可3.孔子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原因在于他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论语》精读2020春季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论语》精读2020春季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论语》精读2020年春季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1、“子路曰:君子尚勇乎”,这句话出自( )?C、《论语.阳货》2、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中,“色难”指的是()。

C、和悦的态度3、下列行为中,属于“孝”的行为是()。

B、晨醒昏定4、“说大人,则藐之,忽视其巍巍然”,这句话出自( )?B、《孟子.尽心》5、《论语正义》的作者是( ),他认为“施劳”与“伐善”对文。

A、刘宝楠6、《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为:()也。

C、柔7、“师与商也熟贤”中的“师”指的是( )?A、子张8、以下哪位是《国故论衡》的作者?()D、章太炎9、在《说文解字》中,“克”被解释为什么意思?()C、肩也,有负担的意思10、按照孔子的想法,季氏不能使用八佾,只能使用()。

C、四佾11、以下哪一位是《论语正义》的作者?B、刘宝楠12、恕”的实质是什么?()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3、当田常欲作乱于齐,孔子问二三子何为莫出的时候,哪一位弟子请行被孔子同意了?( )D、子贡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春秋时期“学”的三个层次?()C、学平等15、《研经室集》的作者是?()C、阮元16、以下哪个不是古人理解的“三达德”?B、达者不畏17、“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是()问仁时孔子的回答?( )D、仲弓18、子路死后,孔子歌唱道:“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这里的“萎”指()。

(1.0分)C、将要死去19、“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出自以下哪本书?()C、《史记.孔子世家》20、“君子义以为质”中,“质”可以解释为()。

(1.0分)C、基础21、《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这里的“成人”是指()。

D、完人22、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哪里?( )D、《论语.学而》23、将“慎终追远”解释为“丧尽其哀,祭尽其敬”的是()。

C、孔安国24、以下对“学而时习之”的解读正确的是?()D、以上都是25、大悦并许诺送子贡金百镒的是( )。

论语的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论语的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论语的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孔子的学生?A. 孟子B. 荀子C. 子思D. 曾子答案:D. 曾子解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有很多学生,孟子、荀子和子思都是孔子的学生,而曾子也是孔子的学生。

2. 下面哪一句话是孔子的名言?A.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B.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C. “三人行,必有我师。

”D.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答案:C.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一章,是孔子关于学习的教诲,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从他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3.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仁政B. 中庸C. 道德经D. 五常答案:B. 中庸解析: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他主张人们在处世立身时要始终坚持温和、恰当、适度的原则,尽量避免过分和偏激。

4. 孔子的德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礼仪、乐曲和射箭B. 仁、义、礼、智、信C. 礼仪、乐曲和书法D. 学问、礼仪和军事答案:B. 仁、义、礼、智、信解析:孔子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仁)、正义之心(义)、尊敬礼仪的态度(礼)、良好的智慧和知识(智)、以及信守诺言的品质(信)。

5. 孔子强调的学习方法是什么?A. 讲究理论知识B. 通过实践学习C. 听、看和思考D. 刻苦读书答案:C. 听、看和思考解析:孔子认为学习应该通过三个步骤:首先是倾听他人讲解的知识,其次是观察他人的行为和例子,最后是思考和体会所学的内容,提升自己的理解和能力。

二、简答题1.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还有何启示?答案: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很多启示。

首先,他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对于培养德育、智育和美育均衡发展的现代教育非常重要。

其次,孔子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这与现代教育倡导的“知行合一”的理念相契合。

《论语》试题及答案

《论语》试题及答案

《论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0分)1.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提倡的“仁”的内涵?A. 爱人B. 克己复礼C. 以德报怨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案:C3. “君子不器”一语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子路B. 泰伯C. 卫灵公D. 雍也答案:D4.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在《论语》中对学习态度的描述,请问这句话出自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述而D. 子罕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10分,共20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5.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多选)A. 好学B. 知礼C. 好勇D. 知耻答案:ABD6. 下列哪些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教育原则?(多选)A. 因材施教B. 教学相长C. 学以致用D. 有教无类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10分)7. 孔子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答案:正确8. 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9. 请简述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中庸之道”。

答案: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中庸之道”是指在行为和思想上寻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既不过分也不不足,而是恰到好处。

这种思想强调在各种情况下都要保持适度,避免极端,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10. 解释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对知识的诚实态度。

知道的事情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这种诚实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孔子倡导人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样才能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论语试卷参考答案

论语试卷参考答案

论语试卷参考答案论语试卷参考答案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被收录在《论语》中,成为后世学者研究的重要文献。

《论语》中的问题和回答,既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思考和学习的重要素材。

下面是一份《论语》试卷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答: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爱,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以仁爱来调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2. 孔子认为人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答:孔子认为人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德”,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品德上不断提高,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

3. 孔子对于教育的观点是什么?答:孔子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的过程,他主张“教学相长”,即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和进步。

4. 孔子对于礼仪的看法是什么?答:孔子认为礼仪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他主张人们应该遵循传统的礼仪规范,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5. 孔子对于政治的观点是什么?答:孔子认为政治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德才兼备的品质,以便为国家带来和平与繁荣。

二、简答题1. 请简述孔子的“中庸”思想。

答:孔子的“中庸”思想强调人的行为应该遵循中道,既不偏激也不过于保守,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找平衡。

他认为人应该坚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地去处理各种事务,以达到和谐与平衡的状态。

2. 孔子对于学习的观点是什么?答:孔子认为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他主张学习应该持续不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他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只有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3. 孔子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答: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他主张人们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理解。

他认为只有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才能实现稳定和繁荣。

4. 孔子对于君主的要求是什么?答:孔子认为君主应该具备德才兼备的品质,他应该以身作则,以仁爱治国,尊重人民的权益,关心人民的利益。

论语的期末试题及答案

论语的期末试题及答案

论语的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论语》的作者?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老子答案:A2. 《论语》共有多少篇?A. 15篇B. 20篇C. 25篇D. 30篇答案:B3. 孔子的弟子们将《论语》中的言论整理为一部书是在哪个历史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三国时期C. 南北朝时期D. 秦朝时期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论语》中的一本?A. 《为政》B. 《乡党》C. 《公冶长》D. 《颜渊》答案:B5. 孔子是哪个国家的思想家?A. 中国B. 印度C. 日本D. 希腊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一章。

2.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论语·学而》的第一句话。

3. 孔子的学说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三部分:简答题1. 简要介绍《论语》的内容和影响。

答案:《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包括孔子的学说、行为准则以及对于君臣、父子、朋友关系等的论述。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对于中国的政治、伦理、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答案:孔子的核心思想包括“仁”,即人际关系的和谐与道德情操的高尚,以及“礼”,即一种规范行为的制度与仪式。

他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道义的精神境界。

3. 《论语》中的哪些故事和格言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为什么?答案:例如,《论语·述而》中的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永远保持学习和谦卑的心态,不断从他人身上学习和进步。

这个故事使我认识到,无论是什么环境下,我们都应该保持谦虚与学习的态度,不自满或自负。

4. 孔子的教诲在当代社会有何意义?答案:孔子的教诲强调了道德、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着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等问题,而孔子的教诲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学习和应用孔子的教诲,我们可以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贡献。

《论语》精读2020春季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论语》精读2020春季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论语》精读2020年春季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1、“子路曰:君子尚勇乎”,这句话出自( )?C、《论语.阳货》2、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中,“色难”指的是()。

C、和悦的态度3、下列行为中,属于“孝”的行为是()。

B、晨醒昏定4、“说大人,则藐之,忽视其巍巍然”,这句话出自( )?B、《孟子.尽心》5、《论语正义》的作者是( ),他认为“施劳”与“伐善”对文。

A、刘宝楠6、《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为:()也。

C、柔7、“师与商也熟贤”中的“师”指的是( )?A、子张8、以下哪位是《国故论衡》的作者?()D、章太炎9、在《说文解字》中,“克”被解释为什么意思?()C、肩也,有负担的意思10、按照孔子的想法,季氏不能使用八佾,只能使用()。

C、四佾11、以下哪一位是《论语正义》的作者?B、刘宝楠12、恕”的实质是什么?()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3、当田常欲作乱于齐,孔子问二三子何为莫出的时候,哪一位弟子请行被孔子同意了?( )D、子贡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春秋时期“学”的三个层次?()C、学平等15、《研经室集》的作者是?()C、阮元16、以下哪个不是古人理解的“三达德”?B、达者不畏17、“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是()问仁时孔子的回答?( )D、仲弓18、子路死后,孔子歌唱道:“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这里的“萎”指()。

(1.0分)C、将要死去19、“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出自以下哪本书?()C、《史记.孔子世家》20、“君子义以为质”中,“质”可以解释为()。

(1.0分)C、基础21、《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这里的“成人”是指()。

D、完人22、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哪里?( )D、《论语.学而》23、将“慎终追远”解释为“丧尽其哀,祭尽其敬”的是()。

C、孔安国24、以下对“学而时习之”的解读正确的是?()D、以上都是25、大悦并许诺送子贡金百镒的是( )。

《论语》的课后答案

《论语》的课后答案

《论语》的课后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读后感、观后感、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论语》的课后答案《论语》十则的课后答案(精选6篇)《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老子论语今读“2020期末考试答案

老子论语今读“2020期末考试答案

老子论语今读陈怡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中病是指()。

1.0分A、生病B、缺点C、做不到D、弊端我的答案:C2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与老子的下列那个观点相一致:()1.0分A、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B、绝圣弃智,民利百倍C、其政察察,其民缺缺D、欲将弱之,必固强之我的答案:C3孔子云“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并且“以其子妻之”。

此人是:()1.0分A、子贱B、子路C、公冶长D、子贡我的答案:C4“紫气东来三万里,青牛西去五千言”指的是:()1.0分A、老子B、孔子C、庄子D、墨子我的答案:A5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1.0分A、教之B、富之C、养之D、治之我的答案:B6“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话中“意”的意思是:()1.0分A、大意B、表意C、意思D、猜测我的答案:D7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哪个阶段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基因库”:()1.0分A、先秦子学B、两汉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我的答案:A8“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这句话指的是:()1.0分A、颜回B、颜路C、季路D、子游我的答案:A9“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是()针对信而言。

1.0分A、老子B、孟子C、孔子D、曾子我的答案:C10下列哪项不是西周的封建制度:()1.0分A、分封制B、禅让制C、宗法制D、礼乐制我的答案:B11在《论语》中孔子把人的一生分为()个阶段。

1.0分A、4 B、5 C、6 D、7 我的答案:C12在中国,产生过历史影响的思想范式创建者是()。

1.0分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我的答案:A13孔子对季康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说明孔子认为季康:()1.0分A、有前途B、没有以身作则C、能做到以身作则D、可教我的答案:B14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亦说乎B. 不亦君子乎C. 不亦君子乎D. 不亦说乎答案:A2.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B3. 下列哪句话不是孔子所说?A. 君子和而不同B. 小人同而不和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案:D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A. 不生气不启发B. 不努力不启发C. 不愤恨不启发D. 不着急不启发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

答案:学习的重要性2. 孔子提倡的“仁”是指________。

答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

答案: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描述了孔子的________。

答案:人生不同阶段的修养目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什么含义?答案:孔子的“中庸之道”是指在处理事情时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不不足,是一种平衡和谐的生活态度。

2. 《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答案: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即知识的理解不如对知识的热爱,而对知识的热爱又不如在知识中找到乐趣。

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3.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礼”是什么?答案:孔子提倡的“礼”是指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它包括了对长辈的尊敬、对朋友的诚信、对晚辈的慈爱等,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手段。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孔子的“仁”与“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道德品质,而“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1. 孔子提倡的“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忠诚B. 礼仪C. 仁爱D. 智慧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八佾篇D. 里仁篇3.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过错?A. 忽视它B. 隐藏它C. 改正它D. 指责他人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教育理念?A. 终身学习B. 尊重他人C. 谦虚谨慎D. 独立思考5. 《论语》中孔子提到“君子不器”,这里的“器”指的是什么?A. 工具B. 器皿C. 才能D. 物质6.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新知识B. 复习旧知识C. 学习与复习的结合D. 创新的重要性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哪一条道德准则?A. 仁爱B. 礼仪C. 诚信D. 公正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什么的态度?A. 知识B. 仁爱C. 自然D. 快乐9. 《论语》中孔子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的“义”和“利”分别指什么?A. 道德和利益B. 法律和金钱C. 礼仪和财富D. 智慧和物质1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哪种人生态度?A. 自我中心B. 他人中心C. 社会中心D. 知识中心全部答案1. C. 仁爱2. A. 学而篇3. C. 改正它4. A. 终身学习5. A. 工具6. C. 学习与复习的结合7. D. 公正8. C. 自然9. A. 道德和利益10. B. 他人中心。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论语》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论语》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论语》含答案阅读下面课内《论语》中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

B.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迷茫无所适从。

C.饭.疏食饭,动词,吃。

D.人不堪.其忧,堪,值得(2)从上面前两则中,你能读出孔子关于“学习”的哪些见解或者观点?请写出两个。

(3)上面文段中,“乐”字出现了三次,请你谈谈三个“乐”字分别有怎样的内涵?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①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①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答案】(1)D(2)与朋友一起学习很快乐。

学习需要反复实践,学有所获内心也是愉悦的。

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

学习时要心胸开阔。

(3)第一句中的“乐”是指与朋友切磋学习的快乐;第二句的“乐”是指颜回在清贫中安心追求“道”的快乐;第三句中的“乐”是指物质简单精神丰富的快乐。

(也可以说第二句中的乐和第三句中的“乐”含义一样,意思对即可)【详解】(1)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D.有误,句意: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忧愁。

堪:能忍受;(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

示例:第一则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

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

有朋自远方来体现学习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

“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个人修养与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而是不求名利,自我进步。

第二则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第四则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论语 精读

论语 精读

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1“说大人,则藐之,忽视其巍巍然”,这句话出自( )?(1.0分)1.0分我的答案:B2以下对“学而时习之”的解读正确的是?()(1.0分)1.0分我的答案:D3《研经室集》的作者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C4宋明理学,是两宋至明代的( )。

(1.0分)1.0分我的答案:A5管仲让齐桓公“尊王攘夷”,其“攘夷”是指以()为核心的民族秩序。

(1.0分)1.0分我的答案:C6“忠”必须要有(“”)的思想来进行互补。

(1.0分)1.0分我的答案:B7“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出自哪里?( ) (1.0分)1.0分我的答案:B8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针对齐景公问()。

(1.0分)1.0分我的答案:D9古代私塾在大门两边,分别为东塾和()。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0“子曰:勇而无礼则乱”出自哪里?( ) (1.0分)1.0分我的答案:A11孔子对卫君的态度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2怀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理想图景的是()(1.0分)1.0分我的答案:D13《论语》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藏”是指()。

(1.0分)1.0分我的答案:A14()是通向未来有知的内在依据。

(1.0分)1.0分我的答案:C15下列哪部著作中对“儒”的解释为:儒,柔也。

术士之称。

( )(1.0分)1.0分我的答案:C16儒家对于政治秩序的理解是从()出发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7“恕”的实质是什么?() (1.0分)1.0分我的答案:C18“老者食之以安,朋友与之以信,少者怀之以恩。

”出自()? (1.0分)1.0分我的答案:C19“礼之用,和为贵”中的“和”,意指( )。

(1.0分)1.0分我的答案:A2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春秋时期“学”的三个层次?() (1.0分)1.0分我的答案:C21当田常欲作乱于齐,孔子问二三子何为莫出的时候,哪一位弟子请行被孔子同意了?( ) (1.0分)1.0分我的答案:D22儒家往往把“知人”和以下哪项内容相提并论?( ) (1.0分)1.0分我的答案:A23“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这句话出自( )? (1.0分)1.0分我的答案:A24“人的‘知’就像我们脚下站着的这一块土地,除此之外的土地都是无知”,这是谁的观点?( )(1.0分)1.0分我的答案:B25《论语义疏》的作者是()。

《论语》十二章期末练习文言文期末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期末练习文言文期末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可以兴,可以观兴:激发人的感情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知晓,明白2.下列各项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就有道而正焉天下归仁焉B.质胜文则野故木受绳则直C.敏于事而慎于言不能容于远近D.人而不仁死而后已3.下列各项中,对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敏于事而慎于言①敏:机敏②慎:谨慎B.质胜文则野①文:华美、文采②野:不受拘束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①喻:比喻②利:利益D.迩之事父①迩:近②事:侍奉4.下列有关《论语》的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B.《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D.“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全都属于古今同义现象的一项是( )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③回虽不敏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古之学者必有师A.②⑤B.②④C.①③D.①④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见贤思齐焉②见贤思齐焉③可以群④远之事君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择善而从之⑦草菅人命A.①⑤/②③⑦/④⑥B.①②/③④⑦/⑤/⑥C.①⑥/②⑤/③④/⑦D.①④⑤/②/③/⑥⑦7.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后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的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

B.《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孟琢《论语》精读考试答案

孟琢《论语》精读考试答案

《论语》精读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1“鸟兽不可与同群”,这句话出自( )?•A、《论语·卫灵公》•B、《论语·微子》•C、《论语·阳货》•D、《论语·里仁》我的答案:B2“老者食之以安,朋友与之以信,少者怀之以恩。

”出自()?A、孔子B、子路C、朱熹D、刘宝楠我的答案:C3子路死后,孔子歌唱道:“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这里的“萎”指()。

A、萎靡B、枯萎C、将要死去D、落败我的答案:C4“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出自以下哪一篇文章?()A、《五柳先生传》B、《归去来兮辞》C、《归园田居》D、《桃花源记》我的答案:D5“师与商也熟贤”中的“师”指的是( )?A、子张B、子路C、子夏D、子贡我的答案:A6“颜子不自私己,故无伐善,知同于人,故无施劳,其志可谓大矣,然未免出于有意也。

”是()对颜回的评价。

A、孟子B、有子C、曾子D、程子我的答案:D7下列行为中,属于“孝”的行为是()。

A、顶撞父母B、晨醒昏定C、不违背父母的任何要求D、父母在,必远游我的答案:B8《说文解字》对“德”的解释是()。

A、行也B、直视也C、升也D、情也我的答案:C9“子曰:勇而无礼则乱”出自哪里?( )A、《论语·泰伯》B、《论语·颜渊》C、《论语·子罕》D、《论语·里仁》我的答案:A10“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出自以下哪一本书?()A、《左传》B、《论语正义》C、《四书章句集注》D、《论语》我的答案:C11古代私塾在大门两边,分别为东塾和()。

(1.0分)1.0 分A、小房子B、太学C、草房D、西塾我的答案:D12“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哪里?( )A、《论语·述而》B、《论语·阳货》C、《论语·子路》D、《论语·学而》我的答案:D13在《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其弟子( )所问,曰:勿欺也,而犯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精读2020年春季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子路曰:君子尚勇乎”,这句话出自( )
C、《论语.阳货》
2、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中,“色难”指的是()。

C、和悦的态度
3、下列行为中,属于“孝”的行为是()。

B、晨醒昏定
4、“说大人,则藐之,忽视其巍巍然”,这句话出自( )
B、《孟子.尽心》
5、《论语正义》的作者是( ),他认为“施劳”与“伐善”对文。

A、刘宝楠
6、《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为 :()也。

C、柔
7、“师与商也熟贤”中的“师”指的是( )
A、子张
8、以下哪位是《国故论衡》的作者()
D、章太炎
9、在《说文解字》中,“克”被解释为什么意思()
C、肩也,有负担的意思
10、按照孔子的想法,季氏不能使用八佾,只能使用()。

C、四佾
11、以下哪一位是《论语正义》的作者
B、刘宝楠
12、恕”的实质是什么()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当田常欲作乱于齐,孔子问二三子何为莫出的时候,哪一位弟子请行被孔子同意了( )
D、子贡
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春秋时期“学”的三个层次()
C、学平等
15、《研经室集》的作者是()
C、阮元
16、以下哪个不是古人理解的“三达德”
B、达者不畏
17、“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是()问仁时孔子的回答( )D、仲弓
18、
子路死后,孔子歌唱道:“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这里的“萎”指()。

(分)
C、将要死去
19、“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出自以下哪本书()
C、《史记.孔子世家》
20、“君子义以为质”中,“质”可以解释为()。

(分)
C、基础
21、《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这里的“成人”是指()。

D、完人
22、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哪里( )
D、《论语.学而》
23、将“慎终追远”解释为“丧尽其哀,祭尽其敬”的是()。

C、孔安国
24、以下对“学而时习之”的解读正确的是()
D、以上都是
25、大悦并许诺送子贡金百镒的是( )。

B、越王
26、《论语•雍也》中提到:子见南子,( )不说。

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27、“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出自以下哪一篇文章()
D、《桃花源记》
28、《论语》“侍坐篇”中展现了孔子弟子的一些缺点,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C、子路-失之于鲁莽草率
29、“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出自()
C、《论语•子罕》
30、“师与商也熟贤”中的“商”指的是( )
C。

子夏
31、()在孔子去世三年后,在孔子墓边筑室,独居三年。

A、子贡
32、“礼之用,和为贵”中的“和”,意指( )。

A、应声相合
33、《论语集解》中“知时”的“时”最贴近下列哪种解释
B、天地
34、“礼,与其奢也,宁检;丧,与其易也,宁戚”中,“易”是指()。

B、周备
35、“礼,与其奢也,宁检;丧,与其易也,宁戚”中,“戚”是指()。

C、哀戚
36、下列哪部著作中对“儒”的解释为:儒,柔也。

术士之称。

( )
C、《说文解字》
37、子路死,孔子说:“天祝予”。

这里的“祝”指()。

C、诅咒
38、
下列属于古人身后至孝的体现的是()。

D、以上都是
39、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

40、孔子对卫君的态度是()。

D、蒯聩、蒯辄都不赞许
多选题
1、以下哪几项,是颜回与孔子共同的道德追求( )
ABCD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2、下列文字,在《说文解字》中归于“示”部的是()。

ABC礼、神、祸
3、以下哪些属于古代六艺的范畴()
ABCD礼、乐、射、书
4、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认为“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ACD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5、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 )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AB黄宗羲、王夫之
6、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哪几位是孔子早期的弟子( )
ABC颜回、子贡、子路
7、古圣先哲共有的气质是()。

ABC在群体中担当责任;具有仁群之爱;在精神世界中,追求特立独行
8、以下选项中,确实出于《论语•宪问》篇的是
ABCD、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9、以下哪几项是孔子对“仁”与“勇”的关系的阐述( )
CD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0、下列人物中,把“爱”解释为“隐”的有( )。

BC陈奂,马瑞辰
11、春秋时期“隐者”的来源包括()。

BD对现实不满的没落贵族;受道家隐士文化影响的人
12、孟子认为,天下有达尊三,即为( )。

ABC德一;齿一;爵一
13、除《儒行》外,以下文章中属于《礼记》的有( )。

ABCD《大学》;《中庸》;《乐记》;《学记》
14、子贡评价孔子“夫子()、让以得之”。

ABCD温良恭俭
15、冉求帮助季氏做了哪些事情()
AB僭越典礼;聚敛民财
判断题
1、√孔子评价曾点的理想图景,认为“狂”是一种进取的态度。

2、√《弟子规》文本最大的问题是过度看重规范。

3、√将古人的道德看作是日月经天不敢违背,或者将古人道德看作是野蛮道德,都是不准确的。

4、√知者利仁是一种理性的、自觉的、选择的境界。

5、√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路的态度往往是勉之以大,利之以广
6、√原始祭祀的过程,在古人看来体现了人与天的贯通。

7、√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他倡导仁、义、礼、智、信。

8、√儒家思想中的伦理观、孝道等是一种双向的情感。

9、√“道不远人”“人能弘道”展现出的是儒家的群己观。

10、√六艺中“礼”指的是学习社会中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

11、X尊君抑臣的现实政治追求中,孔子认为君臣关系是的双向的关系,单向的义务。

12、√“达”是要在质直而好义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别人。

()
13、√《说文解字》对于“复”的注释是“行故道也”。

14、√曾子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

()
15、√《周易•师卦》中,将“师”解释为“众也”。

16、X“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这句话出自《论语•先进》。

17、√《论语集解》的作者是何晏。

()
18、√食豆子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禁忌之一,毕达哥拉斯一生都没有吃过豆子。

19、√车马衣裘在春秋时期是古代贵族身份的标志。

20、X孔子说“下学而上达”,这里的“下学”是一种超越性的人格的诉求。

()
21、√白公胜之乱是在叶公的努力下平息的。

22、√儒家倡导自律的生活态度是因为主张守礼。

23、√仁者安仁是一种自然的境界。

24、X仲由字子路,鲁国卞人。

不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
25、X“知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来努力获取的”,即使放在孔子所处的时代,这也是一句没有营养的话。

26、√民间的“勇”主要是申张在程序中所不能申张的正义。

27、√《论语》是孔门弟子在思想上进行交流、对话的实录。

()
28、√“论”可以理解为有秩序、有条理、有次第。

()
29、√古人对“义”的深入思考,即如何确定应当、应然。

30、X 《论语》中的“斗筲之人”是指精神贫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