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战后的西欧和日本》教案4人民版必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专题内容分析

本专题主要叙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前三课内容在于通过美国的个案分析,来解读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而本课结合对西欧和日本各国战后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可以进一步揭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变化、发展的共性,是对本专题目标的有益补充和有效强化。

2、本课内容分析

本课介绍了战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的经济概况,西欧和日本的经济重建和发展之路虽然各具特色,但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不同程度上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促使经济复兴并持续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教材先后介绍了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的经济,采用了相似的体例,按照以下顺序编排。①当前经济运行模式的形成,②经济运行模式的主要内容,③经济运行模式的特征,④经济成就及地位。条理清晰,便于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形成完整的印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

(2)了解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

(3)了解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

(4)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以及平时积累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对比西欧和日本的经济运作模式,从而深化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2)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精心设计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强的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考虑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适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当今世界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2)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模式的特征。

2、难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课前导学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经济、法国的经济、联邦德国的经济和日本的经济,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模式各不相同,但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三、教学过程

导入:从以下面给出的表格数据得出,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些增长幅度还相当大。那么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获得经济发展的,她们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又形成了哪些各具特色的经济模式呢?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

(以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基数,年平均增长率%)

从教材本课的几个大标题可以很快得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不同经济模式,然后依次分析。

(一)、英国篇: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

通过展示英国战前、战后一组图片显示英国战后经济发展成果,引起学生的思考,如何有这么大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5年底,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并将银行股票换成国家股票。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政府用 1.6亿英镑的补偿费,将全国800家收归国有,并建立煤炭工业管理局统筹经营。——《世界现代史(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提问:

1、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英国采取什么经济政策?是受哪位经济学家的影响,最后形成了哪种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具有哪些特征?

2、之后英国的经济政策有什么变化?

给出“混合市场经济概念”的材料,加深对这一经济模式的认识。

展示:凯恩斯和撒切尔夫人的图片,说明英国战后能保持比较好的经济增长还在于适时转变经济政策,理清战后英国经济政策转变的三个阶段。

(二)、法国篇: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因“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是课外阅读部分,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稍作引导即可)

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给出问题:二战后法国经济的发展方针是什么?

法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采用粗读、精读,快速浏览,圈点划批,提高历史阅读能力。

(三)、联邦德国篇: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展示图片:1945年的德国一片废墟,百业待举。

给出一系列材料,突出联邦德国对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历史人物的重要性。

材料1: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它们相互对峙、水火不容。一个强调计划万能,一个奉行市场调节,而且都坚信自己走的是阳光道,别人过的是独木桥。但联邦德国却认为,市场与计划,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可以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基于这种认识,德国人另辟蹊径,走第三条道路:社会市场经济。

材料2:给出阿登纳的图片,简要介绍当时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的作为。

材料3:给出有关艾哈德的图片,简要介绍时任经济部长的艾哈德的作为。

在介绍两个作为的过程中穿插说明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及主要内容。

通过一系列图片展示德国在这一经济模式下的发展成就:包括经济的增长,以及随着经济效应带来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德国慕尼黑在1972年承办了第二十二届奥运会,1974年

第十届世界杯在联邦德国进行,联邦德国还一举夺冠。

(四)、日本篇:日本的政府导向型经济

给出材料:1981年铃木善幸首相访美,提出日本正开始第三个新的起点,即要从被动的受益者变为积极的创造者。所谓第三个新的起点,又称“第三次开国”或“第三次远航”,第一次是指1853年美国人培里率领舰队强迫幕府“开国”后经明治维新,成为世界强国之一;第二次指二战后迅速恢复经济,并通过高速增长,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第三次从80年代开始,目标是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突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在日本历史的作用和地位,导出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给出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