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现代电子测量技术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电子测量技术》课件
![《电子测量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c066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0.png)
功能
模拟信号发生器和数字信号发生器。
分类
频率范围、波形精度、调制功能等。
参数
电路测试、信号源校准、模拟通信系统等。
应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景
用于分析数字电路的逻辑时序关系。
功能
多通道同步采样、触发功能强大、可解码多种总线协议。
特点
数字系统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总线分析等。
应用场景
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实例
音频信号的测量是电子测量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主要用于声音的质量控制和参数测量。
调制解调的方法
滤波的概念
通过电子线路或器件将不需要的频率分量滤除,以改善信号的质量和特征。
信号放大的概念
通过电子线路或器件将微弱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度和功率水平。
放大与滤波的方法
包括放大器设计和滤波器设计等,用于改善信号的质量和特征。
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
产生各种波形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数字信号的测量是电子测量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主要用于数字信号的处理和分析。
总结词
数字信号的测量包括信号幅度、频率、脉冲宽度等参数的测量。通过电子测量技术,可以精确地测量数字信号的各种参数,为数字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在通信、雷达、导航等领域中,数字信号的测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详细描述
智能决策支持
未来的电子测量技术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实现智能决策支持。通过采集大量的测量数据并进行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测量技术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测量设备能够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模拟信号发生器和数字信号发生器。
分类
频率范围、波形精度、调制功能等。
参数
电路测试、信号源校准、模拟通信系统等。
应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景
用于分析数字电路的逻辑时序关系。
功能
多通道同步采样、触发功能强大、可解码多种总线协议。
特点
数字系统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总线分析等。
应用场景
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实例
音频信号的测量是电子测量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主要用于声音的质量控制和参数测量。
调制解调的方法
滤波的概念
通过电子线路或器件将不需要的频率分量滤除,以改善信号的质量和特征。
信号放大的概念
通过电子线路或器件将微弱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度和功率水平。
放大与滤波的方法
包括放大器设计和滤波器设计等,用于改善信号的质量和特征。
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
产生各种波形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数字信号的测量是电子测量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主要用于数字信号的处理和分析。
总结词
数字信号的测量包括信号幅度、频率、脉冲宽度等参数的测量。通过电子测量技术,可以精确地测量数字信号的各种参数,为数字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在通信、雷达、导航等领域中,数字信号的测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详细描述
智能决策支持
未来的电子测量技术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实现智能决策支持。通过采集大量的测量数据并进行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测量技术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测量设备能够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幻灯片PPT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492a1fc8d376eeafaa315b.png)
RS-232C串行接口总线的通信距离不大于15m;传送速 率最大为20Kb/s;负逻辑关系〔电平“1〞:-15V~-5V; 电平“0〞:+5V~+15V〕。
由于TTL电平的“1〞和“0〞分别为3.4V和0.4V,因此 采用RS-232C总线进展串行通信时需外接电平转换电路。在 发送端用驱动器将TTL电平转换成RS-232C电平,在接收端 用接收器将RS-232C电平再转换成TTL电平。
⑤ STD总线产品在国际上有近千种,各种工业控制 所需的功能模板几乎应有尽有,这为用户应用STD总线产 品设计工业控制系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⑥ STD的开发软件STD-DOS是由STD总线的硬件和MSDOS固化操作系统组成的开发系统。该系统可以与IBMPC/XT/AT及其兼容机的各种机型组成STD总线产品应用软 件的开发环境。用户可以在PC上利用其丰富的软、硬件 资源,开发目标系统的应用软件。
① 16条数据线。即DI0~DI7和DO0~DO7。 ② 24条地址线。即A0~A23。 ③ 8条状态线。这8条状态线都是用小写字母s开头的, 用于说明总线周期的类型。 ④ 5条控制输出线。这5条控制输出线都是用小写字母 p开头的,用于总线周期的定时和数据选通。这5条控制输 出线是:pSYNC、pSTVAL、pDBIN、pWR和pHLDA。
第9章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
〔2〕STD总线标准
清华大学出版社
STD总线定义了八位微处理器的总线标准,可 以容纳各种通用八位微处理器。
STD总线标准对模板的尺寸、总线连接器和引 脚分配、信号定义和电气标准等都做了规定,还规 定了读/写时序和持续时间等参数。
STD总线共56根引线,按功能可分为5组:
① 逻辑电源线,6根,引脚1~6;
电子测量技术讲解课件
![电子测量技术讲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f1620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7.png)
电子测量仪器分类
电子测量仪器可以分为模拟式仪器和数字式仪器两大类,模拟式仪器包括示波 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等,数字式仪器包括数字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
仪器选择
在选择电子测量仪器时,需要根据测量需求和预算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 仪器类型和规格。
电子测量技术的标准与规范
标准
电子测量技术的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 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这些标准规定了 电子测量技术的术语、符号、方法、精 度等级等方面的要求。
数字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的仪器,具有高分辨 率、低噪声、高采样率等特点。它广泛应用于电子测量、通信
、计算机等领域。
自动测试系统
自动测试系统概述
自动测试系统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技术、测试仪器和测试软件的系统,用于自动完成各 种测试任务。它具有高效、高精度、自动化等特点。
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
自动测试系统通常由测试硬件和测试软件两部分组成。测试硬件包括各种测试仪器和夹 具等;测试软件根据测试需求进行定制,包括测试程序、数据库和用户界面等。
网络分析仪
网络分析仪用于测量通信网络的性能,如阻抗、增益、群延迟和脉 冲响应等参数,以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电力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1 2
功率分析仪
电子测量技术可用于测量电力电子设备的功率、 效率、电压和电流等参数,以评估设备的性能和 能效。
示波器
示波器用于测量电力电子设备中的电压和电流波 形,以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原因。
详细描述
频率测量使用频率计或示波器等设备,通过 测量信号周期和波形重复的时间来计算频率 。时间测量则使用计时器或时间间隔分析仪 等设备,以高精度测量时间间隔或脉冲宽度 等参数。频率与时间测量在通信、雷达、导
电子测量仪器可以分为模拟式仪器和数字式仪器两大类,模拟式仪器包括示波 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等,数字式仪器包括数字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
仪器选择
在选择电子测量仪器时,需要根据测量需求和预算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 仪器类型和规格。
电子测量技术的标准与规范
标准
电子测量技术的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 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这些标准规定了 电子测量技术的术语、符号、方法、精 度等级等方面的要求。
数字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的仪器,具有高分辨 率、低噪声、高采样率等特点。它广泛应用于电子测量、通信
、计算机等领域。
自动测试系统
自动测试系统概述
自动测试系统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技术、测试仪器和测试软件的系统,用于自动完成各 种测试任务。它具有高效、高精度、自动化等特点。
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
自动测试系统通常由测试硬件和测试软件两部分组成。测试硬件包括各种测试仪器和夹 具等;测试软件根据测试需求进行定制,包括测试程序、数据库和用户界面等。
网络分析仪
网络分析仪用于测量通信网络的性能,如阻抗、增益、群延迟和脉 冲响应等参数,以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电力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1 2
功率分析仪
电子测量技术可用于测量电力电子设备的功率、 效率、电压和电流等参数,以评估设备的性能和 能效。
示波器
示波器用于测量电力电子设备中的电压和电流波 形,以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原因。
详细描述
频率测量使用频率计或示波器等设备,通过 测量信号周期和波形重复的时间来计算频率 。时间测量则使用计时器或时间间隔分析仪 等设备,以高精度测量时间间隔或脉冲宽度 等参数。频率与时间测量在通信、雷达、导
电子测量技术课件PPT课件
![电子测量技术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6cda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e.png)
应用领域
在电子设备和系统的电压 参数测量中广泛应用。
阻抗的测量
测量方法
通过使用阻抗分析仪等测 量仪器,可以测量电路中 的阻抗值。
测量原理
基于交流电的阻抗和感抗 的测量,通过阻抗分析仪 的测量和计算,得到被测 阻抗的值。
应用领域
在电子设备和系统的阻抗 参数测量中广泛应用。
频率和时间的测量
测量方法
应用领域
详细描述
频谱分析仪能够分析信号在不同频率下的幅度和频率,从而确定信号的频谱分布。频谱分析仪通常采用扫频技术, 通过改变本振信号的频率来覆盖所需的频率范围。在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中,频谱分析仪具有重要的应 用价值。
网络分析仪
总结词
网络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电子网络的阻抗特性的电子测量仪器。
详细描述
幅度、频率、相位等。
测量原理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和电子线路的特 性,将电信号转换为适合测量的物 理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等。
应用领域
在通信、雷达、音频处理等领域中 广泛应用。
电压的测量
01
02
03
测量方法
通过使用电压表或万用表 等测量仪器,可以测量电 路中的电压值。
测量原理
基于电压表的电阻和电流 的测量,通过欧姆定律计 算出被测电压的值。
未来,智能化测量技术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制造、智 能交通、智能医疗等,为各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虚拟仪器技术的前景
虚拟仪器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测试 和测量技术,它通过软件来模拟传统仪 器的硬件功能,从而实现测量的虚拟化。
虚拟仪器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如可重复 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不 性强、易于维护和升级、可远程控制等, 断发展,虚拟仪器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ppt课件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f76ca9e45c3b3566ec8b79.png)
2、经典显示技术 ① 光点扫描式显示 ② 光栅增辉式显示 ③ 光标和字符的显示
3、插值显示技术
① 线性插值
线性插值是在两个采样点之间插入数据点,且 采样点和各插值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对于正 弦波形而言,采用线性插值后,每周期仅需要 约10次采样就能使波形清晰。
② 正弦插值
正弦内插显示是对数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行sinx/x函数运算后 用曲线将各数据点连接起来。采用正弦插值在 显示正弦波时,每周只需2.5次采样就能精确地 重现这个正弦波,这个数值已接近理论值。正
第四章 数据域测试技术
第一节 数据域测试技术概述
数字系统相对于模拟系统其信号的特点是:
1、绝大部分数字信息都是多位传输的;
2、数字信号是时序传递的,是数据流;
3、有的信号只出现一次,有的信号虽重复出现, 但是非周期性的;
4、造成系统出错的误码常混在一串正确的数据流 中,只在出错后才能辨认出来,常要求查找其原 因;
2、系统带宽 数字存储示波器在存储工作方式下的带宽〔存储带宽〕
是以有效存储带宽和等效存储带宽来表征的。
有效存储带宽表征采用实时采样方式时可测量正弦波信号 的最高频率;
等效存储带宽表征采用非实时采样技术时可测量正弦波信 号的最高频率。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有效存储带宽两种定义目前尚未统 一。一种是用A/D转换器采样速率的一半来定义,即按照 奈奎斯特频率极限给出,称为最大存储带宽。 另一种是Tektronix公司首先提出了另一种较为合理的存 储带宽的定义,即:
① 利用峰值检波模式在宽范围内捕捉尖峰干扰 ② 利用毛刺触发功能测量尖峰波形
除了上述的测量应用之外,数字存储示波器还被 广泛地用于电信、电气、机械、材料试验分析、 生物医学、电子、国防科研以及其他如地震、激 光和纺织等各种科研和生产领域。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课件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b384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0.png)
电压表的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电压表可分为直流电压表、交流电 压表、模拟电压表和数字电压表等。
电流测量原理
电流测量概述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电子测量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电流测量原 理基于安培环路定律,通过测量导体周围的磁场来计算待测电流。
电流表的组成
电流表由测量线圈、指示器和附件组成。测量线圈用于产生磁场,指示器用于显示测量结 果,附件用于改变测量范围和功能。
电流表的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电流表可分为直流电流表、交流电流表、钳形电流表和霍尔电流表 等。
电阻测量原理
电阻测量概述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电子元件的基本参数之一。电阻测量原理基于欧姆定律,通过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 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来计算待测电阻。
电阻表的组成
电阻表由电源、恒流源、指示器和换挡开关组成。电源用于提供测量所需的电压和电流,恒流源用于提供稳定的电流 ,指示器用于显示测量结果,换挡开关用于改变测量范围。
电流测量应用实例
总结词
交流电流测量、直流电流测量、大电流测量
详细描述
交流电流测量通常使用钳形电流表,通过互 感器将大电流转换为小电流进行测量。直流 电流测量使用直流电流表,直接测量电路中 的直流电流。大电流测量需要使用专门的大 电流表或通过分流器进行测量。
电阻测量应用实例
总结词
高精度电阻测量、在线电阻测量、电桥法电 阻测量
电阻表的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电阻表可分为模拟电阻表和数字电阻表等。
电容和电感测量原理
01
电容和电感测量概述
电容和电感是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其性能参数对于电子设 备的工作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电容和电感的测量原理基于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容器电荷平衡原理。
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电压表可分为直流电压表、交流电 压表、模拟电压表和数字电压表等。
电流测量原理
电流测量概述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电子测量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电流测量原 理基于安培环路定律,通过测量导体周围的磁场来计算待测电流。
电流表的组成
电流表由测量线圈、指示器和附件组成。测量线圈用于产生磁场,指示器用于显示测量结 果,附件用于改变测量范围和功能。
电流表的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电流表可分为直流电流表、交流电流表、钳形电流表和霍尔电流表 等。
电阻测量原理
电阻测量概述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电子元件的基本参数之一。电阻测量原理基于欧姆定律,通过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 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来计算待测电阻。
电阻表的组成
电阻表由电源、恒流源、指示器和换挡开关组成。电源用于提供测量所需的电压和电流,恒流源用于提供稳定的电流 ,指示器用于显示测量结果,换挡开关用于改变测量范围。
电流测量应用实例
总结词
交流电流测量、直流电流测量、大电流测量
详细描述
交流电流测量通常使用钳形电流表,通过互 感器将大电流转换为小电流进行测量。直流 电流测量使用直流电流表,直接测量电路中 的直流电流。大电流测量需要使用专门的大 电流表或通过分流器进行测量。
电阻测量应用实例
总结词
高精度电阻测量、在线电阻测量、电桥法电 阻测量
电阻表的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电阻表可分为模拟电阻表和数字电阻表等。
电容和电感测量原理
01
电容和电感测量概述
电容和电感是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其性能参数对于电子设 备的工作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电容和电感的测量原理基于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容器电荷平衡原理。
现代电子测量(二)
![现代电子测量(二)](https://img.taocdn.com/s3/m/ad8b15e3aeaad1f346933f60.png)
4.0
0.9999
测量误差的传递、合成与微小误差准则
➢测量误差的传递
间接测量中,研究各被测量的误差,即局部 误差(或称分项误差)与最后结果的总误差之间 的相互关系问题称之为误差传递。
测量误差的传递、合成与微小误差准则
➢误差传递的一般公式
设各直接测量的参数为x1、x2、…、xm,且彼 此独立,间接测量的参数与上述各参数之间的函 数关系为:
测量误差的传递、合成与微小误差准则
➢间接测量值y的最佳估值 设 y=f(x1,x2,…,xm) 则 :
y f (x1, x2 , , xm )
式中: x,1 x2,…,xm 为各分量的算术平均值
y 为间接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即最佳估值)
测量误差的传递、合成与微小误差准则
➢误差传递公式在基本运算(加、减、乘、除)中 的应用
➢ 系统误差--变值系差
✓ 累进性系差: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误差的数值 在逐渐地增大或减小。
✓ 周期性系差: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周期性地改变 误差的大小及符号的系差。
误差分类及其性质和处理方法
➢ 系统误差--变值系差
✓ 按复杂规律变化的系差:误差的变化规律很复 杂,但在多次测量时具有重复性,可以通过曲 线、表格或经验公式等来表示的误差。
K
n
M i i
i 1
K
误差分类及其性质和处理方法
➢ 变值系差的检验——马利科夫检验准则 ✓ 如果M≈0,则可认为测量中不存在累进性变值系差;
✓ 如果M值与0相差很大,且 M i ,则存在累进性系差。
误差分类及其性质和处理方法
➢ 系统误差的削弱和消除 ✓ 引入修正值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以消除系统误差; ✓ 在实验过程中尽量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产生系差的
电子测量技术
![电子测量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58ebe3da32d7375a41780bf.png)
练习题
1. 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信号发生器可分 为几大类? 2. 信号发生器一般由几部分组成?简述各 部分的作用。 3. 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输 出频率的准确度由什么来保证?
练习题
4. 为什么说正弦信号发生器适用于线性系 统的测试? 5. 低频信号发生器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 题?它主要用于测试什么产品? 6. 高、低频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一般 为多少?使用时,若阻抗不匹配会产生什 么影响?怎样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2.3.3 高频信号发生器在调收音机中频时 的应用
毫伏表
高 频 信 号 源
调幅 收音机
示波器
图2 -9 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收音机中周
2.3.4锁相技术简介
fi 基准频率源 Ui Uo 鉴相器 fo 低通滤波器 压控振荡器
Ud
fo
图2-10 基本锁相环电路框图
锁相环电路的工作过程(锁相原理)为:
2.4 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际上是一种能产生正 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多波形的信号发生器 (频率范围约几mHz ~ 几十MHz),由于 其输出波形均为数学函数,故称为函数信号 发生器。
2.4.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组成与原理
1.方波-三角波-正弦波方式(脉冲式)
S1 A B R1 + VD1 VD2 - ∞+ u2 + 积分电路 C S2 正弦波 形成电路 输出级
+ u1 + u2 -
信号 源
图2-2 信号源的输出形式
电子测量技术 第2版ppt 课件
3.调制特性
对高频信号发生器来说,一般还能输出
调幅波和调频波,有的还带有调相和脉冲调
制等功能。当调制信号由信号发生器内部产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_1111页PPT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_111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356d4e168884868762d661.png)
将目标的距离信息自动传输至高爆弹的爆炸引信,以便精确的设定引爆时
间。
26.11.2019
9
测量技术的作用和地位
测量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NMD
26.11.2019
1.地基拦截器 2.早期预警系统 3.前沿部署(如雷达) 4.管理与控制系统 5. 卫星红外线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 探测和发现 敌人导弹的发射并追踪 导弹的飞行轨道;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
23
1.1.3 测量的基本要素(续)
被测 对象
对象 属性
被测信息 激励信号
影响
原理 方法
选择 仪器
决定 方法
仪器 系统
影 响
测量 环境
测量策 略、算法
参数命令 数据状态
影响
测量 人员
图 1-3 测 量 的 基 本 要 素
26.11.2019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
24
1.1.3 测量的基本要素(续)
26.11.2019
3
测量的地位和作用
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在线检测:零件尺寸、产品缺陷、装配定位….
26.11.2019
4
26.11.2019
5
测量技术的作用和地位
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离线检测:零件参数、 尺寸与形位公差、 品质参数
作 用:现代工程装备中, 检测环节的成本约占 50~70%
C. 环境对测量人员的影响:高温、严寒、潮湿、闷气、嘈 杂、照明不适当等不良工作环境,会对测量人员的身心产 生不良影响,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人身误差乃至差错。
26.11.2019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
29
1.1.3 测量的基本要素(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示部分除示波器通用的那部分外,必然有I/O、
D/A等环节,实现对被测信号的复现。
图8.2 数字存贮示波器原理框图
2. 原理 数字存贮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分两步,一步是取样存贮
(写入),另一步是读出显示。
(1) 取样存贮 在触发信号作用下和在X通道的控制下(或由计算机
控制,如图中虚线所示)产生取样脉冲,则被测信号被取 样保持电路所采样,然后经A/D转换成数字量,再依次存入 RAM之中,且每个地址的内存只存一个数据。这一过程可 见图8.3所示。通过取样存贮,便把被测信号记忆下来了。 存贮器中存的数据是供Y轴的,而存贮器地址(也可用一计 数器计的数字)则是供X轴的。
个人仪器以个人计算机为核心,辅以仪器电路板和扩 展箱,与个人计算机内部总线相连, 在应用软件的控制下, 共同完成测试测量任务。
8.2 智能仪器与个人仪器
8.2.1 智能仪器
智能仪器是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测量仪器紧密结合 的产物,是内含微型计算机或微处理器, 能够按照预定 的程序进行一系列测量测试的测量仪器,并具有对测 量数据进行存储、运算、分析判断、接口输出及自动 化操作等功能。
智能仪器举例
(一) 微机化数字存贮示波器 1 .组成 微机化数字存贮示波器的原理框图如图8.2所示。
它包括控制、取样存贮、读出显示三大部分,由数据总 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来将他们连成一个有机整体。
控制部分由CPU、RAM和ROM、键盘等组成,其作用 是实现智能控制。取样存贮部分又叫取样通道,由采 样保持、A/D转换、I/O口等组成,作用是将被测波形 转换成数字量存入存贮器中。
I/O
I/O
I/O
I/O
标准仪
器接口
被测电 压
A/D 转换器
D/A 转换器
键盘
显示
仪器总 线
输入输 出通道
输入
输出
电路
电路
图8.1 智能仪器的基本结构
2) 智能仪器的软件组成 智能仪器的软件是其灵魂,整个测量工作是在软 件的控制下进行的。没有软件,智能仪器就无法工作, 软件是智能仪器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的主要标志。 智能仪器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监控程序和接口管理程 序两部分。
数字存贮示波器的取样存储和读出显示速度,都是可 以任意选择的。
8-5 取样存贮过程图
8-6 取样读出过程
它可以高速存入、低速读出,也可以低速存入高 速读出,使用十分灵活方便。前者适于测高频信号, 后者适于测低频信号。即使是观测甚低频信号,数字 存贮示波器也不会象通用示波器那样因余辉时间不够 而出现波形闪烁。
图8.3 数据的采样存入
(2) 读出显示 在读出显示时,存贮器的地址经X通道的D/A转换成 线性扫描信号(阶梯波),而存贮器中的数据经Y通道的 D/A转换重新恢复还原成被测摸拟信号(采样的信 号),然后由CRT进行显示。这一过程可见图8.4所示。
图8.4 数据的读出显示
例如,以观测正弦波为例,图8-5给出了数字存贮 示波器的取样和存贮过程,而图8-6则给出了数字存贮 示波器的读出和显示过程。由图可见,扫描信号是线 性上升的阶梯信号,也是与取样值成正比的阶梯信号, 则CRT上显示不连续的亮点。当取样点足够多时,亮 点是连续的。对测试波形显示的点数与RAM的容量有 关,一般为256、512、1024等。而CRT的显示长度X是 一定的,一般为10cm。因此,计算机根据设定的扫描 速度、显示长度X和显示点数n,就可以计算出取样速 度,并通过计算机控制取样脉冲形成电路。例如, X=10.24cm,n=1024,设定扫描速度为2ms/cm,则取 样速度为50点/ms。
数字存储示波器可以长期存储波形,可进行负延 迟,多方式显示(自动抹迹、卷动),数据处理方便 (参数计算,与打印机、绘图仪等接口进行数据处 理),便于观测单次或缓慢信号。
8.2.2 个人仪器
图8.7示展出了个人计算机仪器结构。
2. 智能仪器的基本结构 智能仪器实际上是一个专用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它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1) 智能仪器的硬件结构 智能仪器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CPU、存储器、内 部总线、各种I/O接口、通信接口、人机接口(键盘、 开关、按钮、显示器)等,如图8.1所示。
智能温控 仪表
BUS
CP U
存储器
1. 智能仪器的特点 仪器与微处理器相结合,使得软件替代了许多传 统的硬件逻辑,带来更小的体积、更高的集成度、更 直观方便和智能的显示与操作、更有效的数据存储处 突出特点: (1) 以软件为核心,具有强大的控制能力。 (2) 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功能。 (3) 实现仪器功能多样化。 (4) 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
3. PC仪器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特别是个人计算机得到了 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在电子测量领域,计算机与仪器之间 的相互关系也在发生改变。在早期的自动测量系统中,仪 器占据主要位置,而计算机系统起辅助作用; 而到了 GPIB仪器和VXI仪器阶段,计算机系统越来越占据着重要 和主要地位。基于这种趋势,出现了“计算机即是仪器” 的测试仪器新概念,诞生了个人仪器和虚拟仪器。
第二部分现代电子 测量技术
8.1 智能仪器与自动测量技术的发展历史
1.单机及专用系统阶段 20世纪7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微处理 器的普及,以及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测量技术的结合, 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智能仪器。它具有键盘操 作、数字显示、数据存储与简单运算等功能,可实现 自动测量,如智能化DVM、智能化RLC测量仪、智能 化电子计数器、智能化半导体测试仪等。
2.以标准接口和总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期,标准化的通用接口总线 出现了,因而可利用GPIB、VXI等仪器系统总线将一 台计算机和若干台电子测量仪器连接在一起,组成自 动测试系统。在这种自动测试系统中,各设备都用标
起来。 在这些仪器总线中,最具代表性的是GPIB总线和
VXI总线。GPIB总线于1972年由美国惠普公司(HP, Agilent公司的前身)推出,后为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 师学会(IEEE)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接受,又 称IEEE-488总线。
D/A等环节,实现对被测信号的复现。
图8.2 数字存贮示波器原理框图
2. 原理 数字存贮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分两步,一步是取样存贮
(写入),另一步是读出显示。
(1) 取样存贮 在触发信号作用下和在X通道的控制下(或由计算机
控制,如图中虚线所示)产生取样脉冲,则被测信号被取 样保持电路所采样,然后经A/D转换成数字量,再依次存入 RAM之中,且每个地址的内存只存一个数据。这一过程可 见图8.3所示。通过取样存贮,便把被测信号记忆下来了。 存贮器中存的数据是供Y轴的,而存贮器地址(也可用一计 数器计的数字)则是供X轴的。
个人仪器以个人计算机为核心,辅以仪器电路板和扩 展箱,与个人计算机内部总线相连, 在应用软件的控制下, 共同完成测试测量任务。
8.2 智能仪器与个人仪器
8.2.1 智能仪器
智能仪器是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测量仪器紧密结合 的产物,是内含微型计算机或微处理器, 能够按照预定 的程序进行一系列测量测试的测量仪器,并具有对测 量数据进行存储、运算、分析判断、接口输出及自动 化操作等功能。
智能仪器举例
(一) 微机化数字存贮示波器 1 .组成 微机化数字存贮示波器的原理框图如图8.2所示。
它包括控制、取样存贮、读出显示三大部分,由数据总 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来将他们连成一个有机整体。
控制部分由CPU、RAM和ROM、键盘等组成,其作用 是实现智能控制。取样存贮部分又叫取样通道,由采 样保持、A/D转换、I/O口等组成,作用是将被测波形 转换成数字量存入存贮器中。
I/O
I/O
I/O
I/O
标准仪
器接口
被测电 压
A/D 转换器
D/A 转换器
键盘
显示
仪器总 线
输入输 出通道
输入
输出
电路
电路
图8.1 智能仪器的基本结构
2) 智能仪器的软件组成 智能仪器的软件是其灵魂,整个测量工作是在软 件的控制下进行的。没有软件,智能仪器就无法工作, 软件是智能仪器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的主要标志。 智能仪器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监控程序和接口管理程 序两部分。
数字存贮示波器的取样存储和读出显示速度,都是可 以任意选择的。
8-5 取样存贮过程图
8-6 取样读出过程
它可以高速存入、低速读出,也可以低速存入高 速读出,使用十分灵活方便。前者适于测高频信号, 后者适于测低频信号。即使是观测甚低频信号,数字 存贮示波器也不会象通用示波器那样因余辉时间不够 而出现波形闪烁。
图8.3 数据的采样存入
(2) 读出显示 在读出显示时,存贮器的地址经X通道的D/A转换成 线性扫描信号(阶梯波),而存贮器中的数据经Y通道的 D/A转换重新恢复还原成被测摸拟信号(采样的信 号),然后由CRT进行显示。这一过程可见图8.4所示。
图8.4 数据的读出显示
例如,以观测正弦波为例,图8-5给出了数字存贮 示波器的取样和存贮过程,而图8-6则给出了数字存贮 示波器的读出和显示过程。由图可见,扫描信号是线 性上升的阶梯信号,也是与取样值成正比的阶梯信号, 则CRT上显示不连续的亮点。当取样点足够多时,亮 点是连续的。对测试波形显示的点数与RAM的容量有 关,一般为256、512、1024等。而CRT的显示长度X是 一定的,一般为10cm。因此,计算机根据设定的扫描 速度、显示长度X和显示点数n,就可以计算出取样速 度,并通过计算机控制取样脉冲形成电路。例如, X=10.24cm,n=1024,设定扫描速度为2ms/cm,则取 样速度为50点/ms。
数字存储示波器可以长期存储波形,可进行负延 迟,多方式显示(自动抹迹、卷动),数据处理方便 (参数计算,与打印机、绘图仪等接口进行数据处 理),便于观测单次或缓慢信号。
8.2.2 个人仪器
图8.7示展出了个人计算机仪器结构。
2. 智能仪器的基本结构 智能仪器实际上是一个专用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它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1) 智能仪器的硬件结构 智能仪器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CPU、存储器、内 部总线、各种I/O接口、通信接口、人机接口(键盘、 开关、按钮、显示器)等,如图8.1所示。
智能温控 仪表
BUS
CP U
存储器
1. 智能仪器的特点 仪器与微处理器相结合,使得软件替代了许多传 统的硬件逻辑,带来更小的体积、更高的集成度、更 直观方便和智能的显示与操作、更有效的数据存储处 突出特点: (1) 以软件为核心,具有强大的控制能力。 (2) 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功能。 (3) 实现仪器功能多样化。 (4) 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
3. PC仪器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特别是个人计算机得到了 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在电子测量领域,计算机与仪器之间 的相互关系也在发生改变。在早期的自动测量系统中,仪 器占据主要位置,而计算机系统起辅助作用; 而到了 GPIB仪器和VXI仪器阶段,计算机系统越来越占据着重要 和主要地位。基于这种趋势,出现了“计算机即是仪器” 的测试仪器新概念,诞生了个人仪器和虚拟仪器。
第二部分现代电子 测量技术
8.1 智能仪器与自动测量技术的发展历史
1.单机及专用系统阶段 20世纪7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微处理 器的普及,以及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测量技术的结合, 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智能仪器。它具有键盘操 作、数字显示、数据存储与简单运算等功能,可实现 自动测量,如智能化DVM、智能化RLC测量仪、智能 化电子计数器、智能化半导体测试仪等。
2.以标准接口和总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期,标准化的通用接口总线 出现了,因而可利用GPIB、VXI等仪器系统总线将一 台计算机和若干台电子测量仪器连接在一起,组成自 动测试系统。在这种自动测试系统中,各设备都用标
起来。 在这些仪器总线中,最具代表性的是GPIB总线和
VXI总线。GPIB总线于1972年由美国惠普公司(HP, Agilent公司的前身)推出,后为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 师学会(IEEE)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接受,又 称IEEE-488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