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霸学习经验分享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霸学习经验分享

每年中考后,各省市都会出现成绩拔尖的学生,其实,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很多学霸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下面是一位在中考当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对学科学习的建议,尤其是对数学学科的建议,各位老师和同学可以借鉴一下,相信对学习会有所帮助~

一、合理规划,巧妙安排

首先制定一个很详细的时间计划,然后根据计划具体安排哪一节课应该完成什么。通过这样的有机结合,把自习课以及富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能够事半功倍。

任务列表法,列表明确任务:其实考试最重要的是坚持把你的计划做完。就像登山的秘诀是不断地向上走每一步。似乎这个方法谁都懂,但是几乎很少人能坚持下来。

总之,在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注意小块的时间安排,既要抓紧时间,又该有张有弛。

二、调整心态,展现实力

“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做到两点:在萎靡不振的时候要振作起来,在承受压力过大时又能为自己开脱,使自己不失常”。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能够控制和把握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处于最佳状态。因势应变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所在,相辅相成是一切书物的辩证法。心理素质脆弱是主观能动性的放弃,健康的心理素质则使我们比较“皮实”——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去克服面临的困难。

实力是基础,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无本钱生意无法做,有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

三、考试技能

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这是应该面对考卷时答题的策略。考试试题总是有难有易,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一般题和较难题。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保住应该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为遇到基础题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基础题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难题不得零分,就是一种决不放弃的进取精神,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

四、构建知识体系,稳中求胜

1.系统考点,不要盲目

做了太多无用功,不了解考试法则,只知闷头学,不研究考试,样样学,样样松,抓不到重点。

比如数学,要了解清楚自己所在地区近几年中考考题形式,每种类型的考试题目都有规律,要把这些

有规律的考试题目放到总结清单里,平时学习务必把清单里的题型放到第一位,会少做很多无用功,成绩也会很快上来了。

2.巧做笔记,整理资料

在课堂上要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思维的敏捷性和捕捉信息的洞察力。一要做笔记,理科科目一定要注意思维。一定要跟住老师,因为老师经验丰富,知道哪里容易出题,哪里是重点,以前的学生在哪容易出错,会在讲课时一一渗透出来。

课堂上要时刻“警惕”,老师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是症结所在。而且一定要记老师的板书,好的板书是一节课的脉络,三年下来后这就是你最大的财富。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比如*、※、◎等等,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3.夯实知识基础,抓住本质

首先是面(知识点),这是基础。在接触了一定量的题目之后,要注意总结。看哪些题用到了同一个知识点,这些题又是用了哪一些方法。将多而杂的题目归结成具体的知识结构与方法。这就是所说的点了。下面的工作就是由点及面了,将这些总结出来的规律方法投入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当然,这里的面不是指数量上的多少,而是指抽象的一类。在总结好方法,梳理好知识要点后,相关的一类题就解决了,也就不用再大量做题了。

数学抓本质法,所谓本质就是讲一道题,命题老师都会考相应的知识、相应的方法,即一种知识体系,或者一种解题的方法,这就是题目的本质。平日做题时,不要只求量而不管效率,做完题之后一定要想想这道题考的是哪个或哪些知识点,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掌握了就没必要再做很多这种类型的题了,没掌握的话就再练一些,直到自己以后一见到这一类型的题就能很快解决。

在做一道题之前,我们要有数学思维的意识,不要一下子就落入常规的解题思路中,而是要用某一种数学思想来解决这道题。解完后或是看完一道题的例解,就要明确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数学思想,马上找类似的题加以巩固练习。

理科生有句话叫“物理难,化学烦、数学作业做不完”,可见数学题的数量之惊人。所以,我并不提倡题海战术,做题应该是少而精,做一道就有一道的收获。在数学中注重比较、归纳和对题型的深入挖掘,不同的题常常有相同的本质,而同一道题也能发散、演变成许多不同的题,做到举一反三,其内在具有一种规律性。在具体操作上就是找同一方面的典型题来研究。做题的时候,想一想,最近做的题目中有没有相同类型的,有的话,是哪一点相同,出题者意图有什么差异,考的是不是相同的知识。时常进行这样的思

考,做题时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脑子就不至于一片空白。

课本、教辅、题集是学数学的三大法宝。看书要看三部分,第一部分要看公式的推导过程。第二部分要看的就是例题及例题的格式。第三部分要看的是例题的结论。看书必须结合做题,光看不练等于白看,光练不看等于瞎练。当然,题量要控制,过犹不及,一定要留出反思的时间。

4.把数学看做一场游戏

既然把数学看做是一种游戏,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在想象的世界里去制定规则,考验自己的创造力。

我们举一道“鸡兔同笼”题,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被考过这道题:

“笼子里有鸡和兔若干只,笼子里有25个头和70只脚。问:兔子和鸡各有多少只?”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做的题,我就记得我学这道题时,是在第一次学一元一次方程式,老师告诉我标准答案是:

我们假设兔的数量是X:

4X+2×(25-X)=70

X=10

兔子=10(只)

鸡=25-10=15(只)

这么做对不对呢?肯定是对的。那这道题这么做好玩吗?肯定不好玩。

“鸡兔同笼”其实有特别多的证法,我给大家举一个特别好玩的例子。

你想象一个世界,这一笼子的兔子和鸡就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你站在这个笼子前面,一声令下,所有的动物都抬起一只脚,这个时候还有多少只动物站着?

70-25=45只,还有45只脚站着,你再一声令下,所有动物又都抬起一直脚站着,这时候还有45-25=20只脚站着,但是鸡已经一屁股坐地上了,因为鸡只有两只脚,全抬起来了,那站着的全是兔子,这20只脚全是兔子的,所以兔子有10只,鸡就是15只。

这样解这道题就好玩了。

我们可以不知道那些公式、定理,但在想象的世界里,把这些东西做得很有意思。这就是数学的意义,这就是数学训练我们真正的目的——不是训练什么计算能力,而是训练一种数学思维。

5.从每一道错题入手

关注错题、弄清楚错误出现的原因,然后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学解不等式时,可谓步步陷阱。去分母时的括号;去括号时的漏乘;系数化为1时的符号方向变化。任何一个步骤的错误都会导致整个题目出错。问题是写出这个错误答案时,大家的脑海里发生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