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技术贸易相关理论
国际技术贸易(第二版) 第四章 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理论
三、后发优势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第一个提出“后发 优势”(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理论。
一个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期,相对于他国落后程度越高,其 后的工业化进展反而越快,往往以突变的方式出现。
假设条件为: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先进国家已经开发出来的 技术,同时采用当代“最优做法”,这使得落后性具有了相 对积极作用,替代了先进国家开始工业时必须具备的某些先 决条件。
“后发优势”理论从理论高度展示了后发国家在工业化进 程中赶超先进国家的可能性。
四为若干个梯度,技术转移是按梯度依次进行的。
跳跃论则认为处于基础技术水平(第三梯度)的国家可 以根据其经济发展需要引进先进国家的尖端技术(第一梯 度),即进行跳跃式技术引进。
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 ,从而形成或扩大了他与技术落后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进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 优势。
技术是由领先国家向落后国家转移的。
波斯纳:
人力资本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而技术 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
但由于不同的国家对于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情况和技术革 新发展情况都各不相同,因此各国的技术资源也就有所不 同。这就是技术先进国与技术落后国之间存在着技术差距 的原因。
有人认为不同的年代适用的理论不同。
也有人认为,发达国家间的技术转移属于跳跃式转移, 而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转移只可能是梯度式转移。
二、学习曲线效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飞机生产数量的递增与单位 产品的平均直接工时成反比,即当累计产量较小的 时候,平均直接工时较大,累计产量较大时,平均 直接工时较小,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学习效应” ,用学习曲线来表示。
国际技术贸易理论
欧盟
欧盟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并制定了多项政策来促进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欧盟还通过“Horizon 2020”等计划为成员国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机会。
05
国际技术贸易的实践案例
1
国际技术贸易的成功案例
2
3
IBM和Lenovo的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案例一
Apple和Qualcomm的专利诉讼和解
古典贸易理论
主张基于比较优势进行贸易,认为国家之间通过贸易可以使得双方都获得更大的利益。
现代贸易理论
引入了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等概念,解释了产业内和公司内贸易的出现。
国际贸易理论
技术转移理论
技术从高技术水平国家向低技术水平国家的扩散和传播过程。
技术传播
技术转让
技术引进
技术溢出
通过契约或其他形式,技术从技术供应方转移到技术需求方。
国际技术贸易理论
2023-11-07
CATALOGUE
目录
国际技术贸易概述国际技术贸易理论框架国际技术贸易的种类与模式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法规国际技术贸易的实践案例国际技术贸易的前景展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国际技术贸易概述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技术转让和交易活动,包括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
定义
国际技术贸易与其他国际贸易形式相比,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收益等特点,对参与者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
特点
定义与特点
国际技术贸易的重要性
国际技术贸易使得技术创新和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技术创新和升级
第二讲国际技术贸易理论案例
素、市场规模、社会文化、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等现
状进行综合考虑,力争获得最佳引进效果。 适用技术既包括适用的先进技术,也包括适用的中间技术 甚至基础技术。 发展中国家在技术选择时应追求三个目标:
一是环境目标。
二是社会目标。 三是经济目标。
选择技术的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 是指根据引进技术对引进方来说目前所处的技术生命周期和 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先进性的要求出发选择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 (二)经济性原则 是指以最小的成本投入使引进技术在使用后获得最大的经济 效益。 (三)适用性原则 是指在技术转让中,引进方必须考虑生产要素、市场规模、 劳动就业、社会文化、消化吸收能力等诸多要素,只有选择符合 条件的技术,才能实现技术引进的效果。 (四)带动性原则 是指技术引进方应自觉利用引进技术的带动性效应,通过技 术引进促进企业和有关部门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 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 口总额)中的比重。
在不同的产品周期阶段,由于各国具有不同的技术优势, 创新国跨国公司有对外投资的动力,对外投资客观上又带来 了技术的扩散,从而使技术发明国丧失了在某种产品生产上 拥有的技术优势,并将这种优势转移给其他国家,导致贸易
此会阻碍该国经济的正常发展。斋藤优指出,解决NR关系不适
应性的途径有两个: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 因此,可以看出,NR关系的不适应性是促进技术开发、技术 革新的动力,也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动机。
三、后发优势论
196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历山大· 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chenkron,1904-1978)第一个在他的论文《经济落后的历史
一、国际货物贸易的主要理论
一、国际货物贸易的主要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绝对成本说)⏹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古典经济学派的奠基者,也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创立者)⏹《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绝对优势理论的观点:1)各国均有自己的绝对优势2)国际分工与绝对优势3)自由贸易是有效的2.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成本说)⏹大卫.李嘉图(英国经济学家,古典经济学派的完成者)⏹⏹《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即使是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而另一个国家都处于不利的地位时,只要绝对有利的程度或绝度不利的程度不同,两国之间就可以进行分工,前者专门生产对自己最有利的产品,后者专门生产对自己不利程度最小的产品。
这样,双方都能从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3. 要素禀赋理论(资源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理论,国际贸易产生需要两个条件:1)各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即所谓资源禀赋不同2)各国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不同。
⏹基本观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产品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新贸易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需求相似理论⏹动态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二、国际货物贸易政策1.关税措施⏹关税(Customs Duty, Tar iff):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国家税收。
⏹征收关税的目的:1)增加本国政府财政收入2)保护和调节本国企业的生产⏹关税的分类1)按照征税商品的流向分类A. 进口税(Import Duty)B. 出口税(Export D uty)2)按照征税的目的分类A. 财政关税(Revenue Tar iff)B. 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C. 收入再分配关税(Redistribution Tariff)⏹ D. 过境税(Transit D uty)3) 按照征税的计算方法分类A. 从量税(Specific Duty)B. 从价税(Advalorem Duty)C. 混合税(Compound Duty)D. 选择税(Alternative Duty)4) 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情况分类A. 进口附加税(Import Surtax)反补贴税反倾销税(Counter-vailing Duty) (Anti-dumping Duty)B. 差价税(Variable Duty)C. 特惠税(Preferential Duty)D. 普遍优惠制(GSP)2. 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Non-Tar iff Barrier): 指除关税外的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第一章国际技术贸易概论
案例一
20世纪初,居里夫妇整整花了45个月的劳动,经过几万次的提炼,终于成功地研制了一套提取镭的方法并获得了10克纯镭。请问居里夫妇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可否申请专利?
二、技术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1)知识性与系统性(2)商品性: 具有一般商品属性(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技术商品的特殊性:更高经济性、私人占有性、选择性(3)可传授性与可操作性(4)间接的生产力
3. 无偿技术转移和有偿技术转移(1)无偿技术转移 通过相互访问、参观、考察、举办国际技术产品展览、技术座谈、学术交流、情报和科技文献交换等方式无偿地获得各自所需的技术。 (2) 有偿技术转移 即国际技术贸易。指国际间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的许可使用或所有权的有偿转让。
三、技术贸易 Technology Trade技术贸易的标的:技术知识或随同技术一起转移的机器设备技术贸易的内涵: (1)技术知识及其随同技术一起转移的机器设备在空间的转移;(2)技术在新环境中被获得、被吸收和被掌握的有机统一的过程。 即技术贸易不仅是技术的买卖,还包括对技术的消化、吸收、扩散及创新。
2.简单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吸收美经济学家米拉•维尔金斯(Mira. willgens)提出基本观点是:(1)简单国际技术转移(Mer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当甲国直接应用乙国所提供的先进技术,用照搬照套的方法制造产品,即简单国际技术转移,也即产业移植。(2)技术吸收 当甲国将引进乙国所提供的先进技术后,根据自己的条件加以吸收,复制并进行创新提高,即技术吸收。也通常称为“国产化”。
从技术的所有权状况划分,可分为: 公有技术(Public Technology):如超过保护期的专利技术、泄密技术 私有技术(Private Technology):技术贸易的对象从技术的公开程度划分,可分为: 公开技术(Open Technology) :指公开发表的科学技术理论或研究成果 半公开技术(Half-open Technology ):如受法律保护的专利 秘密技术(Secret Technology):处于秘密状态的技术,如专有技术
02国际技术贸易相关理论
(4)初始投资少。 (5)见效快。
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 重工业不发达,国内的生产 设备价格高昂、质量低下。
比较简单、容易模仿; 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5. 劳动密集型技术与高新技术的联系
(1)相互联系。
劳动密集型技术,最终走向高新技术前沿 的必经之路。 劳动密集型的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本 国的市场相适应,与资源存量相适应。 如果盲目发展高新技术,可能成为缺乏关 联效应的“飞地”经济。
发展中国家应 该集中精力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 追赶西方发达国 家?
3. 中间技术
中间技术:介于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之间的技术。
中间技术的特点:
先进技术适应先进国家的条件; 如高工资、资本充裕、技术熟练等。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存在这些条件。
(1)技术原理简单,容易掌握。 (2)生产设备简便,投资节约。 (3)市场适应性强,产品销路好。 (4)原料依赖性小,生产成本低。 (5)组织管理简单,适合发展中国家的低管理水平。
技术创新能影响或促进制度创新
良好的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和激励
3.技术创新理论的意义
讨论了技术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强调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企业家群体的存在,
是促进创新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技术传播理论
技术传播是一个社会系统内的个体或组织 成员,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特定的渠道传 递技术创新知识并采用新技术的过程。
适用技术论 Appropriate Technology
1. 适用技术: 适合一国发展阶段的科学技术。
是一个动态概念。 不一定是国际上最新的技术; 但可能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最新的。
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知识点整理
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知识点整理一、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念与特点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将技术跨越国界进行有偿转让的行为。
它包括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商标、版权等的许可与转让。
国际技术贸易具有以下特点:1、标的的无形性:技术是一种无形的知识产品,不像有形商品那样可以直观地看到和触摸。
2、交易的复杂性:涉及法律、技术、商业等多个领域,合同条款往往复杂繁琐。
3、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技术出让方通常只转让技术的使用权,而保留所有权。
4、价格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价值难以准确衡量,其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的先进性、市场需求、受让方的收益预期等。
二、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1、许可证贸易这是国际技术贸易中最常见的方式。
许可方将其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等的使用权,通过签订许可合同转让给被许可方,被许可方支付一定的许可费用。
2、技术服务与咨询技术提供方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就特定的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技术指导和专业建议,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3、合作生产双方根据协议,在生产过程中共同使用技术,共同生产产品,并分享利益。
4、工程承包承包方按照发包方的要求,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等全部或部分工作,并在项目完成后将成果交付给发包方。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与分类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服务贸易主要包括以下 12 个大类:1、商业服务涵盖专业服务(如法律、会计、审计等)、计算机及相关服务、研究与开发服务等。
2、通讯服务包括邮政服务、电信服务、视听服务等。
3、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如建筑物的建造、装修、工程设计等服务。
4、销售服务涉及批发、零售、代理等服务。
5、教育服务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
6、环境服务例如污水处理、废物处理、卫生及相似服务。
7、金融服务涵盖银行、保险、证券及其他金融服务。
8、健康与社会服务包括医疗服务、社会服务等。
知识产权与国际技术贸易
(五)政府干预方向不同商品贸易往往是奖出限入,国家对技术出口 审查较严。因此政府对技术贸易往往是控制 出口,鼓励进口。
四、国际技术贸易的标的物 1. 专利权 2. 商标权 3. 版权 4. 专有技术
五、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形式 1. 许可贸易(使用最广泛) 2. 特许专营 3. 技术服务与咨询 4. 合作生产 5. 含有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许可的设备买卖
第二节 技术差距理论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技术差距理论主要研究内容是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技术差距及其 对商品贸易和技术转让的影响。
一、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 曲线(P22) 需求滞后(认识新产品到引进技术滞后) 模仿滞后(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
二、对技术差距理论的简评 只说明垂直转移,未说明平行转移, 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移动,发展中国家不 但要吸收消化,还需要自主创新,缩短模 仿滞后的时间差。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保罗.罗默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内生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资和知识积累等模型来解释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1﹒阿罗的“边干边学”模型(知识的积累)2﹒宇泽弘文的“两部门”模型(教育部门和生产部门)3﹒罗默的经济增长模型(知识溢出 知识驱动)P204﹒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技术创新投入)
二、技术的特征 1.知识性-人类高级脑力劳动的结晶 2.具有商品的属性-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3.可传授性-通过合适的方式传播 4.开发和持有的风险性-能否开发成功以及得到 市场认同的问题
三、技术的种类 1.从技术的形态划分:软件技术与硬件技术 2.从技术的公开程度划分:公开技术、半公 开技术和秘密技术 3.从是否属于工业产权来划分:工业产权技 术与非工业产权 4.从技术的功能划分:产品技术、生产技术、 管理技术等
第八章国际技术贸易
一、专利权
• “专利”有三层意思:
• 一是指专利证书这种专利文件; • 二是指专利机关给发明本身授予的特定法律地
位,技术发明获得了这种法律地位就成了专利发
明或专利技术;
• 三是指专利权,即获得法律地位的发明的发明
人所获得的使用专利发明的独占权利,它包括专 有权(所有权)、实施权(包括制造权和使用权)、许 可使用权、销售进口权利和放弃权。
三、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
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 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相比,具有的特点:
(1)贸易标的物内容不同。国际技术贸易是一种
以无形的技术知识,即知识产权作为贸易的标的物进入 市场进行转让的贸易活动。国际商品贸易的标的物是有 形商品。
(2)贸易标的物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不同。国际技
术贸易是一种标的物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贸易。 国际商品贸易是一种标的物使用权和所有权一起转
一、专利权
4、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新颖性。是指所申请的专利在此之前,从未公开
发表,公开使用,也没有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更 没有他人向专利局申请过。
创造性。也称先进性, 是指该项发明比现有技术
先进。
实用性。是指该项发明必须能够应用于产业部门,
并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二、商标权
(一)商标的含义 商标,是指能够将不同的经营者所提供的
(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
(3)在近似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
(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类似商标。
19.08.2020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这种侵权行为的主体是商品经销商。 只要行为人具有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的行为,
即以侵犯商标权的行为而论。 销售者只有在主观上是否具有明知或应知的过错
国际技术贸易理论
斋藤优指出,技术持有者利用手中的新技术在谋取最大利益时采取的国际生产方式也可以是商品出口、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但这三种形式是按照一定周期序列进行的。是产品周期循环的内在趋势。
技术转移周期论图示
直接投资
利润率
技术输出
产品出口
t1
t2
t3
时间t
技术转移周期论
技术转移周期论
自己利用技术生产出口产品,收益率由低变高---创新产品 直接投资,规模生产,成本下降,投资的最高收益率大于单纯出口的收益率---成熟产品 技术转让,防止产品出现,维持原有收益率的目的---标准产品 技术转移时一项新技术产生后的必然结果和归宿
需求-资源关系论
NR关系论—当R不能满足N的水平时,就会形成经济发展的瓶颈。 解决途径: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
当资源缺乏时,技术开发创新的动力增强
01
新技术产生后,企业把原有技术转让到需要改想技术的国家或地区
02
当拥有技术而缺乏资源时,一方面企业会把充裕的技术转移到需要这项技术的国家或地区,获得较高的收益;另一方面,当认为自主技术不如从外部引进技术时,也会从他国或地区引进自己短缺的技术。
2.2传统贸易中的技术转让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
主要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间的技术差距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基础与流向、国际技术转让的动因与利益的影响。
创新国生产和出口
T0
T1
T2
T3
模仿国生产和出口
创新国出口
创新国生产
时间
模仿国出口
模仿国生产
反应时滞
需求时滞
模仿时滞
掌握时滞
波哈技术差理论
技术研发国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其贸易模式安排中的决定作用
第二章国际技术贸易相关理论
第二节 技术差距理论
波斯纳模型主要用来解释相似国家在类似行业中的贸 易,即使两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完全相同,由于技术差异也 会产生贸易。
该理论认为形成技术转移的原因在于国际间存在着技 术差距。
世界经济中存在着二元结构,世界技术领域也存在着 二元结构。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 艺的能力,从而形成或扩大了他与技术落后国家间的技术 差距,进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 比较优势。技术是由领先国家向落后国家转移的。
4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狭义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在硬件技术应用的直 接目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包括: (1)采用新操作技能 (2)采用新机器设备 (3)采用新仪器仪表 (4)采用新工艺 (5)采用新原料
(6)采用新材料 (7)采用新能源 (8)采用新产品 (9)采用新设计 (10)采用新的硬件技术
为此,索洛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索洛模型基本思路:先让劳动力和技术不变,然后逐步 放宽假设(劳动力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研究经济增长。
23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内增长理论
• 索洛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索洛模型内容 P=A ( t ) ×f ( K, L ) 索洛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的追加、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第二节 技术差距理论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技术选择理论 第五节 要素密集型变换理论 第六节 技术效用与博弈分析
3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一、技术进步的概念及类型 1、技术进步的概念 技术进步是指能够使投入的要素 带来更高的产出比率的技术改变。 狭义 广义
7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国际技术贸易理论
市 场 需 求
新
设 想 产
研开 中 究发 试
批 量 生 产
生
市 场 营 销
扩 散
技术创新的阶段图
11
➢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技术发明与创新 的区别是熊彼特的一大贡献。 ➢熊彼特还强调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在经 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12
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熊彼特之后,经济学家把创新分为技术创
➢狭义:在硬件技术应用的直接目的方面所取得 的进步,包括技术进化与技术革命。
2
2. 类型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Capital-saving Technology Progress)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Labor-saving Technology Progress)
中性技术进步 (Neutral Technology Progress)
1. 技术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2.技术进步会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 3.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 4.技术进步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5.技术进步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
6
第二节 技术创新理论
一、技术创新 Technology Innovation
1.定义 Definition 美 国 经 济 学 家 约 瑟 夫 • 熊 彼 特 ( Jeseph
扩散速度由慢到快的变化由社会因素和经 济因素共同决定。
15
二、曼斯菲尔德模型
用于描述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 的扩散过程,类似于疾病的传染过程,又 被称作传染病模型。
该模型表明,技术扩散过程呈S形曲线。
16
N(t) N
A
o
• 曼斯费尔德技术扩散模型
t
17
三、技术扩散的成本
对于技术使用者: 对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评价的费用 为实施新技术而购买的设备材料 为获取辅助产品和劳务以确保技术运行的
国际技术贸易理论
四、“雁行模式”理论
“雁行模式”理论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1932年 提出来的。赤松要在对明治初年以后日本产业发 展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日本某一 产业的发展“通常依次经过进口、生产和出口等 各个时期,据此我们可将一产业的进口、生产和 出口的雁行发展定式化”,主要用来说明日本的 产业成长过程。 雁行模式认为,一个国家的某一特定产业在其生 命周期中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 重新进口四个阶段。
39.7
2.0
1.1
2.3
1.4 3.5 5.7
欧盟15国 48.7
OECD成 员国
51.2
58.8
45.0
36.2
2.4
2.9
(三)技术创新的类型
1. 2.
3.
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 渐进性创新是一种不断进行着的累积 性质的改进,它既可以是产品的变型,也 可以是生产工艺的改进。 根本性创新,也称突破性创新,是技 术上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其结果将导 致产品性能或者生产工艺发生质的变化, 而这种突破可能会改变整个行业的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熊彼特曾指教于奥国的几 个大学。1918年,他曾一度出任考茨基、希法亭 等人领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社会化委员会”的 顾问;1919年,他又短期出任以奥托.鲍威尔等人 为首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参加组成的奥国混合内 阁的财政部长。1921年,他弃政从商,任私营比 德曼银行行长,1924年银行破产,他的私人积蓄 不得不因受牵连而用于偿债。1925年,熊彼特又 回到学术界,先应邀拟赴日本任大学客座教授, 但不久改赴德国任波恩大学教授,直到1931年又 短期访日讲学。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弗大学经 济学教授,直到1950年初逝世。
国际技术贸易复习整理
国际技术贸易复习整理第⼀章国际技术贸易导论国际技术贸易与其他业务的关系⼀、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商品(货物)贸易的区别(⼀)贸易对象不同1、技术贸易对象是⽆形的知识,没有固体形状,很难⽤某种度量表⽰其质量。
⽽商品贸易对象是有形的物质,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某种度量检验其质量。
2、技术贸易对象可以不经“再⽣产”⽽多次“出售”(转让)⽽商品贸易对象⼀经出售,商品的所有权随之转移,也不能将同⼀对象出售给其他买主。
(⼆)贸易当事⼈的关系不同1、技术贸易的当事⼈是同⾏;商品贸易的当事⼈则不⼀定是同⾏2、技术贸易当事⼈双⽅是既合作⼜竞争的关系;⽽商品贸易当事⼈只是⼀次性买断或卖断关系。
(三)供⽅研制技术和卖⽅⽣产商品的出发点不同技术供⽅开发技术的出发点是为本企业使⽤,并不是为了转让;⽽商品贸易的卖⽅⽣产商品始终是以销售获取利润为出发点。
(四)技术贸易涉及的问题较商品贸易复杂,难度⼤1、涉及的问题复杂,时间长2、涉及的法律多3、政府⼲预的程度不同⼆、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国际技术转让是直接投资的⼀种⽅式技术资本化:国外投资者将⼯业产权技术和⾮⼯业产权技术折合为东道国货币,建⽴新企业或购买现有企业的股份或股权,以获得企业控制权的⾏为。
三、国际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国际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的区别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和⼯业产权版权保护的对象(除计算机软件外)都不属于技术贸易对象;⼯业产权保护的对象和⾮⼯业产权的专有技术、商业秘密等才属于技术贸易对象。
技术贸易对象只是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部分。
(⼆)国际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的联系1、知识产权是国际技术贸易的保护神2、国际技术贸易是知识产权价值体现的重要形式知识产权价值必须通过权利⼈⾃⼰使⽤或通过贸易让他⼈使⽤,才能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E.g. IBM第⼆章技术转让的基本理论⼀、技术创新理论(Technical Innovation Theory )(⼀)技术创新的含义技术创新是在经济活动中引⼊新产品或新⼯艺,以实现⽣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在市场上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过程。
第二讲国际技术贸易理论
二、适用技术标准论
适用技术是指引进国在技术选择时,要把引进国的生产要 素、市场规模、社会文化、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等现 状进行综合考虑,力争获得最佳引进效果。
适用技术既包括适用的先进技术,也包括适用的中间技术 甚至基础技术。 发展中国家在技术选择时应追求三个目标:
该假说认为,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他经济活动的顺 利开展需要该国的资源(R)与需求(N)相适应。但一国国民的 需求N往往很难与资源R相吻合,也就是说NR关系不适应,因此 会阻碍该国经济的正常发展。斋藤优指出,解决NR关系不适应性 的途径有两个: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
因此,可以看出,NR关系的不适应性是促进技术开发、技术 革新的动力,也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动机。
该理论还提出了“模仿时滞”问题,指的是其他国家模仿 创新国家的新技术产品需要一段时间。
二、需求与资源关系假说
也叫“NR关系理论”,N即需求,R即资源。斋藤优认 为,正是“NR关系”的格局与态势,决定着具体国家、地区或 企业的技术转移、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 的战略行为。而不同国 家、地区、企业间的“NR关系”的对比状态决定了他们之间的 竞争或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 讨论: ➢ 跨国公司经营案例分析(作为中期讨论的参考)
三、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一)技术转移周期论
该理论认为,技术持有者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利用他的新技 术:将新技术商品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技术转让,而这三 种方式是按照一定的周期来进行的。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战后出现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之一。 虽然后来的实证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经济部门都以产品周期 为动态特征,但是该理论能够很好的诠释以高技术为特征的 经济部门的贸易模式。这一动态的贸易理论表明,在产品的 生命周期中,制造这种产品的生产要素比例会发生变化,创 新国的技术优势会逐渐丧失,贸易的地理方向会产生转移, 贸易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狭义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在硬件技术应用的直 接目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包括: (1)采用新操作技能 (2)采用新机器设备 (3)采用新仪器仪表 (4)采用新工艺 (5)采用新原料
(6)采用新材料 (7)采用新能源 (8)采用新产品 (9)采用新设计 (10)采用新的硬件技术
(2)熊彼特强调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企业家群体的存在,
14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熊彼特经济学——技术创新理论
主要内容
(3)创新与发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是熊彼特理论的一大特色。
15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创新的五种形式:—引进新产品 —引用新技术 —开辟新市场 —控制原料的新供应来源 —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第二章 国际技术贸易
相关理论
1
•
学习目标
熟悉国际技术贸易相关理论的发展历史 掌握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技术差 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展中国家技 术选择理论,要素密集型变换理论,技术效 用与博弈分析
了解各种理论的特点及优缺点 能运用国际技术贸易相关理论解释现实 政策措施
2
•
第二章 国际技术贸易相关理论
16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创新和发明的区别 (1)创新是一个经济学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发 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创新则是新工具或 新方法的实施。 (2)发明往往是创新的一个环节,创新并不一 定需要发明,发明只有用于经济之中带来利润才 算是创新。
17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企业家精神的内容 (1)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 (2)政府困难和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 (3)创造和发挥自己才干带来的快乐
美国 美国东部
美国东部 20世纪初-20世纪末
美国西部和环太 平洋区域
20世纪末-21世纪初
9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古典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熊彼特经济学——技术创新理论 内增长理论
10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古典经济学
1、威廉·配第和大卫·休谟——起源
2、亚当·斯密——正式论述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
18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熊彼特经济学——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的意义
(1)他对发展理论的贡献在于讨论了技术变技术进步与经济增 长和发展的一个转换媒介,从经济活动内部寻找经济发 展、社会进步的动因,突出了技术进步在社会经济发展 中的主导作用。
5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广义的技术进步是指扣除劳动力和资金投入所
引起的产出增长之外,其他导致经济增长的因
素都被归结为技术进步的作用。
包括:
(1)采用新的方针政策
(6)采用新的经济措施
(2)采用新的战略、规划和计划 (7)采用新的行政措施
(3)采用新的管理体制和方法
(8)采用新的政治思想工作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第二节 技术差距理论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技术选择理论 第五节 要素密集型变换理论 第六节 技术效用与博弈分析
3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一、技术进步的概念及类型 1、技术进步的概念 技术进步是指能够使投入的要素 带来更高的产出比率的技术改变。 狭义 广义
(4)采用新的组织结构和规模
(9)采用新的工作技能方法
(5)采用新的法律措施
(10)采用新的软技术方案
6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2、技术进步的类型 (1)资源节约型技术进步
假设生产过程中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 素,而且其价值比率不变。如果技术进步引 起资本/劳动比率下降,即可以节约更多的资 本要素,则这种技术进步属于资本节约型
8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二、技术进步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技术发展的地理中心
地理和时间上的经济增长中心点
技术/工业 最初发展地区 经济盈余地区
时期
航海/造船
中东
南欧
13世纪中-16世纪中
贸易/银行业 南欧发展技术
北欧
16世纪中-18世纪中
组织/管理
北欧
英国
18世纪中-19世纪末
工业革命 信息产业
13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熊彼特经济学——技术创新理论
主要内容
(1)经济发展是经济生活本身发生了变革,是打破原来 的均衡状态,实现新的均衡的过程。新的均衡不是对原有 传统过程的重复或继续,而是一种跳跃,是对传统过程的 取代。
(2)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把一种 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以获取潜在利润。
7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根据上述例子,如果技术进步引起资本/劳动比 率上升,即技术进步节约的劳动在比例上大于节 约的资本,则这种技术进步属于劳动节约型
(3)中性技术进步
如果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本和劳动要素的节约相
同,即资本/劳动比率不变,则这种技术进步属
于中性技术进步。
技术水平与生产关系状况紧密相连,经济增 长模式内生取决于技术进步
马克思经济认为一定的技术只能在特定的制 度背景下才能发展起来并得到应用,不同的制度 将促进或阻碍技术的进步。
12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熊彼特经济学——技术创新理论
人物简介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但 并不是一位“奥地利学派”的成员),其后移居美国,一 直任教于哈佛大学。其终生与凯恩斯间的瑜亮情节是经济 学研究者中的一个热门讨论题目,虽然他的经济学说并不 如凯恩斯在生前就获得很大的回响,但研究者都认为他对 于经济学科的思想史有着很大的贡献。
三大定理:自由市场 劳动分工
提高劳动 生产率
新机器形式的技术进步
3、大卫·李嘉图—— 进行不同角度阐述
总之,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劳动和资本是经济增长
的重要源泉,技术外生于经济增长,忽略了技术对经济增
长的直接作用。
11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的根本机制、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相关性分析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