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史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古典小说阶段的知识点(精编版)

初一语文古典小说阶段的知识点(精编版)

初一语文古典小说阶段的知识点古典小说萌芽于先秦,发展于两汉,雏形于魏晋南北朝,形成于唐代,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

大致可分六个时期。

(1)先秦两汉时期:当时社会出现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成为古典小说叙事的源头。

神话传说已经具备人物和情节两个基本因素,散见于诸子百家书中的寓言典故提供了借鉴经验,历史著作有比较完整的结构、人物形象和历史背景。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

严格意义上说这仍然算不上是小说,只能算是小说的雏形。

《世说新语》也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里面收集了许多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3)唐朝时期:古代小说的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由此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

唐代三大爱情传奇是此时期的标志性作品。

(5)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井文化的兴起,给小说创作带来深厚的土壤。

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形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总结: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几个人物为主线的,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

古代小说演变历程知识点总结

古代小说演变历程知识点总结

古代小说演变历程知识点总结古代小说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支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对古代小说的演变历程进行知识点总结,包括其起源、发展和代表作品等内容。

一、起源古代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最早的古代小说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的小说多以神话故事为背景,主要表现了人与神仙的交往和神话中的传奇故事。

这些早期的小说作品对后世的小说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二、发展1.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代小说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此时期的小说作品主要注重社会生活的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世说新语》和《洛阳纸贵》等,这些作品以写实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后世小说的重要文本。

2. 唐宋元明清时期在唐宋元明清时期,古代小说进一步发展壮大。

这一时期,小说的题材和内容丰富多样,其中以历史和传奇题材的小说居多。

著名的作品包括《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这些作品不仅成为了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也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

三、代表作品1. 《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为主要人物,通过描写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性格特点,展现了对正义与不正义的辨别和思考,以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

2.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该小说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人物的西天取经之旅为主线,通过对他们的历险和成长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忍耐和奋斗的精神。

同时,该小说也融入了大量的佛教故事和文化元素,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3.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巅峰之作。

该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对贾府衰落和家族成员的命运变迁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脆弱。

同时,小说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细腻入微的描写手法,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_元明清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_元明清

第二章前期元杂剧名词解释:元杂剧元杂剧有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主要特点:1.由“四折一楔子”构成;2.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3.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4.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它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

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简述白朴历史剧《梧桐雨》的创作特色和寓意1.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梧桐雨》体现白朴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

它直接取材于《长恨歌》,但并不是为了歌颂李、杨的爱情。

2.“安史之乱”是整个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把李、杨故事放在这样一种急剧变化的历史背静上表现,抒写了人世沧桑之感,将一个众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处理得寓意深刻,不同凡响。

3.该剧之所以动人,还在于它融进了作者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故能把唐明皇孤寂时听雨的一缕哀思,写得百转千回。

简述白朴爱情戏剧《墙头马上》的艺术的风格1.白朴《墙头马上》是一出带有较浓喜剧色彩的爱情剧、以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见长。

2.剧中主角李千金大胆、泼辣,在爱情问题上处理采取主动,因此她一遇到意中人就敢与其私奔,并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看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这是一出正面歌颂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讽刺封建家长的作品,人物生动,剧情活泼、艺术风格轻松,与《梧桐雨》的凝重迥然不同。

试叙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著名历史剧《汉宫秋》元代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取材昭君出塞的故事。

1.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征象,写历史兴亡的感慨,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 笔记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 笔记

概述一、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1、萌芽期—先秦两汉2、文言小说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3、文言小说繁荣时期—隋唐五代4、通俗小说繁荣时期—宋元5、通俗小说繁荣时期—明代6、古代小说的高峰时期—清代7、古代小说的衰变时期—晚清二、鉴赏方法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叙事技巧与语言特色第一章一、志怪小说《搜神记》干宝“性好阴阳术数”这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

主旨是:“发明神之不诬”,是儒家思想方术巫术道教迷信的大杂烩,鲁迅称是“半真半假的书籍”。

《三王墓》1、艺术上具有完整地结构和丰富合理的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夸张的艺术和成功的心理描写。

3、对话的叙述方式是内容更具生活片气息。

4、成功塑造了赤和侠客形象。

二、志怪小说特点:1、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2、曲折中反映现实3、为后进戏曲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艺术借鉴。

三、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刘义庆主要记载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在当时起到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艺术风格:鲁迅“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写人重在表现人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性格。

赏析《王子遒……》1、文字极简约2、句式短小却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3、情景交融,相映成趣志人小说特点:1、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独特的举止和人物的只言片语,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善于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

3、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幽默机智。

第二章唐传奇成熟期一、类型1、以神怪梦幻为题材的一类2、以爱情题材的一类3、以豪侠为题材的一类。

二、艺术魅力史才诗笔梦感侠气三、特点1、唐传奇在内容和题材上有所丰富和扩大2、结构上有六朝小说的粗陈梗概到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内在丰富的较长故事。

3、情节上以从一般的风趣有致发展到叙述的委婉曲折,波澜起伏的优美故事。

4、语言由简帅古朴发展到文辞华丽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5、表现手法由记事发展到尽幻设,即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虚构。

古代小说知识点总结

古代小说知识点总结

古代小说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小说的起源与发展古代小说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汉代,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巅峰。

古代小说的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从神秘的仙侠世界到现实生活的社会风貌,涵盖了各个领域。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总结古代小说的知识点。

二、古代小说的分类 1. 传奇小说:以神话、传说、仙侠为主题,如《西游记》、《红楼梦》等。

2. 历史小说: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背景,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3. 笑话小说:以幽默、滑稽为特点,如《聊斋志异》、《七侠五义》等。

4. 杂剧小说:以戏剧性为特点,如《西厢记》、《牡丹亭》等。

5. 心理小说:以人物内心活动为重点,如《红楼梦》、《金瓶梅》等。

6. 风俗小说:以社会风俗为题材,如《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

三、古代小说的代表作品 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一众人物的爱情悲剧与家族衰落的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2. 《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神话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等一众人物西天取经的故事,充满了惊险刺激的情节和深刻的哲理。

3. 《水浒传》:以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为主线,描绘了他们的抗争历程和英雄事迹,对社会的不公与腐败进行了批判。

4. 《金瓶梅》: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揭示了明代社会的黑暗面,通过王婆等人的生活故事,展示了封建社会的道德沦丧和人性的丑恶。

5. 《聊斋志异》:是一部集鬼怪、仙侠、幽默于一体的小说,以幽默而夸张的形式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荒诞。

四、古代小说的艺术特点 1. 人物形象丰满:古代小说以人物塑造为重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性格刻画,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2. 叙事技巧多样:古代小说运用了丰富的叙事手法,如回环、插叙、剧情转折等,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3. 情节跌宕起伏:古代小说的情节发展曲折多变,充满了悬念和惊喜,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4. 社会风貌真实:古代小说以真实的社会风貌为背景,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民的苦难。

《中 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

《中 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

《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读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了一场奇妙的探险。

这本书从远古神话传说开始讲起,一路历经了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再到明清的章回体小说,仿佛是一幅徐徐展开的中国小说发展的长卷。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就像是一个好奇的孩子,不断在这丰富的宝库中发现惊喜。

比如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那时候的人们对于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他们笔下的神仙鬼怪,有的善良可爱,有的阴森恐怖。

像《搜神记》里的那些故事,有的让人感到神秘莫测,有的又让人觉得温暖亲切。

我仿佛能看到在那个时代,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讲述着这些奇妙的故事,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敬畏和向往。

而到了唐朝,传奇小说的出现则展现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那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总是那么扣人心弦。

就拿《莺莺传》来说吧,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的爱情纠葛,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崔莺莺的娇羞和深情,张生的犹豫和薄情,都被作者刻画得入木三分。

我读的时候,心里一直为莺莺打抱不平,怎么就遇上了这么个不靠谱的男人呢!但这也正是唐传奇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描绘人性的复杂和爱情的无奈。

宋元话本呢,则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那些市井小人物的喜怒哀乐,都在话本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错斩崔宁》,就是一个充满了巧合和误会的故事。

一个小小的误会,竟然引发了一连串的悲剧,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

而且宋元话本的语言特别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就好像是街头巷尾的人们在拉家常一样,特别亲切。

明清时期的章回体小说,那可真是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三国演义》里的英雄豪杰,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斗智斗勇,让人热血沸腾。

每次读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将,个个性格鲜明,有的豪爽仗义,有的机智多谋,有的鲁莽冲动。

他们的故事,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西游记》就更不用说啦,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唐僧的慈悲善良,猪八戒的贪吃懒做,沙和尚的忠厚老实,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三国演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三国演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三国演义》试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正确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问题。

一.《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是指在人物和时间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二.作者在对作品进行艺术虚构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法:1.巧于构思,如“空城计”一段作者将其插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之间,使之成为两个一般性情节之间的点睛之笔。

2.采用传说,作者大胆采用民间传说,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含量,如“桃园三结义”、“借东风”、“孔明吊丧”等。

3.改变史实,如关羽“单刀赴会”既与拥刘反曹的倾向一致,又突出了关羽的勇武凛然气概。

4.张冠李戴,如“怒鞭督邮”本来是刘备所为,小说中改到张飞头上,以免有损于刘备的“仁君”形象,并突出张飞的爽直鲁莽性格。

5.善于铺叙,如“三顾茅庐“在《三国志》中只有几个字,而《三国演义》中对此进行了精心构撰,先是先声夺人,进而又写刘备在三次寻访是一再误认,既突出了诸葛亮的神秘魅力,又表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

试述《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要成就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三国演义》,一出世便将中国古代小说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达到了顶峰,成为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的光辉模板。

《三国演义》中类型化人物典型的艺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1.单一性。

作品中,绝大多数人物形象是某一道德质量的典范。

如曹操的奸、诸葛亮的忠贞、关羽的义、刘备的仁等。

2.稳定性。

作品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它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

如曹操从幼年到老年死去几十年时间里,其奸诈狠毒的性格就没有多少变化。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小说志怪小说: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

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

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

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

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

著名的有《笑林》、《世说新语》等。

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

《搜神记》:一部用笔记体裁编写的志怪小说集。

二十卷。

东晋干宝作。

所记多神灵怪异之事,作者意在阐明“神道之不诬”。

但亦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

其中一些作品揭露统治阶级之罪恶,表达人民之愿望,另有一些故事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等优秀品质,还有一些爱情故事表现了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的痛苦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这对唐人的传奇和俗体文学有重大影响。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梁刘孝标注的一部笔记体轶事小说名。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多所反映。

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扬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

语言精炼,韵味隽永。

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试论《搜神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成就最高,可以代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的基本风貌。

它的思想内容有:一.书中记录有两汉流传的一些故事,魏晋民间传说,也采辑有史传,早出的志怪小说的材料。

其中颇有价值的是有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古神话,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民间传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小说(一)《汉书。

艺文志》所载小说1、近史之书《周考》、《青史子》2、似子之书《伊尹说》、《师旷》3、方士之书《皇帝说》、《封禅方说》(二)汉代其他小说《燕丹子》、《列仙传》(西汉刘向)(三)汉代托名小说《神异经》、《十洲记》、《汉武故事》、《洞冥记》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一)兴盛原因及其题材内容1,长期分裂与黑暗的社会现实。

2,巫风、方术的兴盛和传播。

3,佛教的传播和佛经的翻译。

(二)志怪小说代表作——《搜神记》材料来源:1承于前载 2广收遗逸 3采访近世之事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赞扬神仙方士的幻异之术2、写神灵感应,怪物变形之事3、写精怪妖魅的故事4、神的传说,历史故事思想内容及艺术特征1、揭露统治阶级的凶残,表现人民反抗强暴,反抗迫害的斗争精神。

如《干将莫邪》、《东海孝妇》。

2、表现人民群众的优良品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李寄》、《董永》。

3、反应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婚姻的自由幸福而斗争。

如《紫玉》、《河间郡男女》。

4、个别不怕鬼怪的故事。

如《张助砍树》、《宋定伯》。

其他志怪小说1、记怪类《搜神后记》、《列异传》、《异苑》。

2、博物类《博物志》、《外国图》、《玄中记》。

3、神仙类《神仙传》、《拾遗记》、《幽冥录》。

《幽冥录》主要思想内容:1、宣扬佛法,鼓吹轮回报应。

2、关于街头巷语,鬼怪异物的传闻。

3、爱情题材的故事。

魏晋南北朝轶事小说(一)兴起及发展概况一、笑话类《笑林》邯郸淳撰内容广泛,主题鲜明,以夸张的漫画式笔法写人,充满滑稽和幽默的情趣,浓厚的生活气息。

是我国的笑话之祖,它开创的笑话文体,为后世人所继承,从魏晋一直到明清绵延不绝。

《解颐》杨松玢《启颜录》侯白二、琐言类《语林》东晋裴启《郭子》郭澄之《俗说》梁代沈约三、轶事类《西京杂记》刘歆《殷芸小说》(二)轶事小说代表作——《世说新语》思想内容1、描写魏晋风度,名士风流2、描写豪门世族穷奢极欲的生活3、描写统治阶级的凶残4,、记载士大夫中的一些好人好事在语言表达和人物形象描写的特点:1、语言高度准确简介洁,富有表现力2、运用简练的笔触勾勒人物形象,展现他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A通过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勾勒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B通过对比手法来写人物形象汉魏晋六朝小说的美学特征及影响1、批判现实与追求理想的结合2、奇幻诡异的想象和瑰丽的情境3、善用富有特征的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4、语言简练。

隽永、幽默、诙谐,常采用骈散相间的形式隋朝小说《冤魂志》颜推之《旅异记》侯白唐传奇的发展概况唐传奇繁荣的原因:1、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为唐传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土壤。

2、小说本身的文体演进为唐传奇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唐代的科举制度和温卷习俗,直接刺激唐传奇的发展。

4、迎合广大群众的好奇心理,也是唐传奇繁荣的又一原因。

发展期的唐传奇《古镜记》王度《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张文成成熟期的唐传奇一、爱情类文人与神仙的爱情《任氏传》《柳毅传》李朝威文人与民女的爱情《离魂记》、《莺莺传》元稹文人与奴婢的爱情《李婕传》《霍小玉》蒋防二、讽刺类《枕中记》沈既济《南柯太守传》李公佐三、政治类《上清传》柳珵《长恨歌传》陈鸿《东城老父传》陈鸿祖四、武侠类《谢小娥传》李公佐《冯燕传》沈亚之五、志怪类《玄怪录》牛增儒《集异记》薛用弱《河东记》薛渔思《遗史》卢肇《博异志》谷神子衰落期的唐传奇一般特点:武侠小说攀升到题材的第一位。

代表作有《红线》、《昆仑奴》、《聂隐娘》等。

衰落期主要传奇有《甘泽谣》(袁郊),《传奇》(裴铏),《云溪友议》,康骈的《剧谈录》……五代小说一、传奇《虬髯客传》杜光庭《三水小牍》皇甫枚二、志怪《求异记》杜光庭《稽神录》徐铉《野人闲话》景焕三、轶事小说《开元天宝遗事》王仁裕《唐遮言》王定保《北梦琐言》孙光宪唐传奇的审美特征:1、审美对象实现了有“志怪”向“志人”的转变,开始重视普通人。

2、审美情趣可以概括为求奇求虚求细求全。

3、审美标准也就是审美情感,是文人尺度——4、审美形态总体上是以悲为美。

宋元时期的通俗小说说话的由来“说话”就是以故事娱人。

“说话”兴盛原因:1、说话本身的思想性、通俗性、娱乐性和市场性,使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2、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未说话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从小的环境来看,勾栏瓦肆中有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表演,这就为说话提供了一个借鉴姊妹经验的良好机遇,有利于说话不断充实自己,在竞争中求的进一步发展。

4、统治阶级对民间的这些艺术形式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在客观上助长了说话的发展。

宋元时期的平话《武王伐纣书》,《吴越春秋连象平话》……平滑的体制和影响平话作为讲史类的话本,在体制上现出共同的特点:1、篇幅宏大,分卷分目2、开场诗3、断代编年的叙事方式4、语言文白夹杂,常在叙事过程中引出一些诗词,书法,表章,信柬来增强说服力,加大真实性5、散场诗影响:1、它为章回小说的体制提供了基本形态2、杂糅各家素材,尊重历史,又不完全拘泥于历史为创作原则,也为后世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树立了可资借鉴的样板。

3、丰富的内容对于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为各种不同的文艺提供素材也有不容被忽视的作用。

银字儿银字儿的体制包括题目、篇首、入话或头回、正话、结尾部分。

1、爱情类《碾玉观音》2、公案类《错斩崔宁》3、武侠类《杨家将》4、家庭类《快嘴李翠莲》宋元时期的文言小说一、北宋的志怪小说1、《稽神录》徐铉,字鼎臣2、《江淮异人录》吴淑,字正仪3、《括异志》张师正字不疑4、《青琐高议》刘斧二、南宋志怪小说1、《投辖录》王明清,字仲言2、《睽车志》3、《夷坚志》洪迈字景庐,号容斋《夷坚志》特点:1、书中多有故国之思和南归之志,表现宋金易代之时人们的爱国之心。

如《太原意娘》2、反映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

如《齐生冒占田》3、有相当多的作品揭露官府的腐败黑暗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尔虞我诈。

如《林县尉》4、家庭问题在书中也多有反应。

如《马妾冤》金元时志怪小说1、《续夷坚志》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2、《异闻总录》宋朝轶事小说一、北宋轶事小说1、《贾氏谈录》张泊字谐仁2、《绿珠传》、《杨太真外传》月史,字子正3、《洛阳搢绅旧闻记》张齐贤,字师亮4、《南部新书》钱易,字希白5、《归田录》欧阳修,字永叔6、《湘山野录》文莹二、南宋轶事小说1、《鸡肋编》庄季裕2、《曲洧旧闻》朱弁,字少章……元朝轶事小说《山房随笔》《辍耕录》《李师师外传》《娇红记》《三国演义》思想倾向表现:1、拥刘反曹 2、王霸谋略 3赞美道德,感慨世事艺术成就:《三国演义》的问世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大事,它标志着章回体长篇小说的成熟,是白话小说成为中国文学主要形式的里程碑,改变了中国文坛的文体格局,提高了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也是历史演义中的史诗性作品,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突出成就有以下几点:1、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正确的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虚实关系,达到真实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2、结构宏伟而严谨,线索清晰而缜密,内部结构也显示出变化多端的艺术手法。

3、战争描写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4、人物形象相当成功。

5、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明朝其他历史演义……历史演义的创作特点:1、几乎所有朝代的历史都被演义出来了2、对当代历史表现出极大地兴趣3、作家大都是南方人明朝的英雄传奇《水浒传》主题1、农民起义说 2、市民革命说 3、人民起义说4、地主阶级内部革新派与守旧派的矛盾斗争说5、忠义与反忠义说思想倾向1、“乱由上作”“官逼民反”是起义发生的社会原因。

2、生动展现了人民起义星火燎原的发展趋势,绘制了完整的封建社会中人民起义的兴亡史。

3、热烈地颂扬了顶天立地,浩气长存的起义英雄。

4、揭示了招安的历史悲剧,总结人民起义失败的历史教训,说明领袖人物的投降路线是起义失败的主要危险。

艺术成就:1、人物性格鲜明,各具情态2、总体结构完整有机,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他的内部结构腾挪多变,显示出高超的结构艺术。

3、情节典型曲折,非常注意悬念的设置和偶然的巧合,并且善于确立情节的艺术中心。

4、语言在古代小说中是首屈一指的,是在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非常成熟的文学语言,既有淳厚的生活气息,又有浓郁的个性特色。

明朝的神魔小说《西游记》1、在思想方面,冲淡了宗教色彩,加入了现实内容,表现了鲜明的民主倾向和时代特征。

2、在人物塑造方面,提高了孙悟空,猪八戒的地位,让唐增居于次要地位,主弱从强的叙事谋略,构成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格局,为小说的展开留下了大片空白。

3、在内容方面,把不同宗教派别的故事和人物以及民间信仰杂糅在一起,极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4、在创作方面,形成了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寓教于乐,笑中含讽,对长篇小说贡献了新的美学形态。

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 2、幽默诙谐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神佛和宗教的揶揄2、在情节的铺展中,信手拈来当时世态进行讽刺,使作品妙趣横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得到释放愤懑的愉悦。

3、作者对取经人的特点和错误页进行了分寸得当的讽刺。

明朝其他神魔小说1、《三遂平妖传》2、《济颠禅师语录》3、《四游记》吴承恩,余象斗4、《封神演义》明朝世情小说《金瓶梅》思想内容:1、展现了封建统治阶级权钱勾结欺压人民的本质特征2、全方位展示了明代中后叶的市井生活,深层次的暴露了人性的丑恶3、从侧面反映明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明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明朝世情小说的美学特征:1、家庭中看乾坤2、丑陋中寓讽刺3、立体中见性格4、普通中先深刻5、网装上见有机6、口语中显生动明朝的拟话本小说“三言”冯梦龙:1、非常推崇通俗文学,认为通俗文学比孝经,论语更加感人,“捷且深”。

2,、非常重视通俗文学的感染和教育作用。

3、看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联系和区别。

4、非常器重直接来自民间的通俗文学。

“三言”主要思想内容:1、揭露社会的黑暗,反映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表现清官与贪官的斗争,暴露宗教虚伪荒淫的内幕。

2、反映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表现市民的婚恋观,呼吁下层妇女女权的觉醒。

3、反映经商生活,表现纯真的友谊。

“两拍”积极的思想内容:1、揭露官府的反动面目,抨击理学的虚伪本质2、大量反映经商生活,张扬好货好利,揭露欺诈拐骗3、描写婚姻恋爱生活,表现较为进步的婚恋观念4、揭露寺观中的丑行,对僧道的不法行为痛加揭露5、歌颂侠义之士,伸张正义之举《型世言》和其他拟话本集《型世言》陆人龙《石点头》叶敬池刊行《西湖二集》周楫《鼓掌绝尘》“古吴金木散人”《欢喜冤家》清朝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艺术成就:1、塑造了大批独特艺术价值的人物形象情节构成的特点:1、采用避实击虚的构思方法,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留出了想象的余地2、情节具有真幻交织的特点其他文言短篇小说:《新齐谐》袁枚;《阅微草堂笔记》《儒林外史》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本老人思想内容:1、对科举制的揭露,更为深刻的指出了科举使人堕落,道德败坏,丧尽廉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