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条例 十五条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的主要内容主要规定在第十五条。
下面将对这一条做详细解读:第十五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况下发生工伤的,视为工伤: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因工作原因突发职业病需要治疗的;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因工作原因患病或者发生身体障碍,劳动能力下降达到法定标准的。
这一条主要是对工伤的定义和判断做出明确规定。
首先,只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发生的事故伤害才能被视为工伤。
这意味着在非工作时间或者非工作岗位上发生的事故伤害,无法被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其次,即使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发生了伤害,也必须是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才能被视为工伤。
如果是个人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伤害,就不能被认定为工伤。
此外,突发职业病也可以被视为工伤,但前提是这种职业病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发生的,并且需要治疗。
最后,如果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患病或者发生身体障碍,且劳动能力下降达到法定标准,也可以被视为工伤。
对于这一条的解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重要意义:1. 标准明确:工伤保险的发生标准在这一条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工伤,才能享受工伤保险的待遇。
这样的明确标准有助于减少争议和纠纷,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2. 保障范围扩大:这一条对于工伤的定义进行了扩大,将突发职业病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纳入了保障范围。
这样一来,更多的劳动者可以享受到工伤保险的待遇,增加了劳动者的社会保障。
3. 巴菲特诚信影响曹岚到期不退还3.向底层国家借钱,债务。
统一军队的起家。
以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确立了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和标准,为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
这一条的实施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全面、更公正的工伤保险待遇,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同时,这也促进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工伤保险的时限
工伤保险的时限工伤保险的时限一.视同工伤:48小时《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也就是说,只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突发疾病后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才能认定工伤。
如果没有死亡或抢救时间超出48小时的,无论病情多严重,都不是工伤。
二.工伤认定时效:30日/1年《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
此外,用人单位没有在30天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三.工伤认定决定:60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四.劳动能力鉴定结论:60日(+30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五.停工留薪期:12个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赔偿的期限工伤职工受伤后,怎样才能使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最有效的保障呢?在工伤赔偿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要把握好工伤认定、鉴定、赔偿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期限。
一、申请工伤认定期限当职工发生事故受到伤害后,作为用人单位也好,受伤职工也好,除了积极治疗外,首先要把握好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这是受伤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保障的前提。
《工伤保险条例》全文本月修正2023
《工伤保险条例》全文工伤保险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工人、农民工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工伤保险制度是国家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之一,是实施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支撑,是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
第三条工伤保险的实施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工伤保险资金由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由国家实行统一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负责工伤保险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参保人员第六条在本条例规定的单位、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城乡居民社区中从事的劳动者,以及企事业单位雇佣的包括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在内的劳动者,应当参加工伤保险。
第七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参保人员实行统一登记管理,建立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库。
第八条参保人员在工伤保险参保期间,享有依法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九条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参保人员告知参保情况、权益和义务。
第十条参保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住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1. 超过法定工伤保险待遇享受期限的;2. 过失造成工伤的;3. 伪造、变造工伤事故证明材料的;4. 私自外出治疗或者参加其他劳动的;5. 创造事故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
第三章工伤保险待遇第十一条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工伤医疗津贴、一次性伤残津贴、医疗康复、职业病危害津贴、丧葬津贴、失业保险金丧失工资、工亡伤残职工的抚恤金等。
第十二条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人员,在进行医疗救治的过程中,享受法定的医疗待遇,并根据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第十三条工伤医疗津贴标准由省级政府制定,应当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的医疗水平来进行合理的调整,并保障参保人员的合理医疗费用。
第十四条一次性伤残津贴按照伤残程度和工伤保险缴费年限来确定,标准由省级政府制定。
第十五条参保人员职业病危害津贴的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参保人员死亡后,享受失业保险金丧失工资的合理待遇。
第十七条参保人员在工亡事故中丧失劳动能力的,由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丧失劳动能力抚恤金。
工伤保险条例
目录工伤保险条例 (1)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 (12)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答记者问 (15)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认定为工伤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认定为工伤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一、认定工伤要满足何种条件才能认定一、认定工伤要满足何种条件才能认定除了以上排除工伤的法定情形外,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1)职业病患者或因工负伤职工经组织批准去外地疗养期间,以及职工调动工作,在按规定的往返途中,遭受意外事故发生的伤亡。
(2)因在工作中受伤当时并未感觉,事后伤害处发作疼痛,不能工作者。
(3)工人职员因为工作而负伤,医疗终结以后,不论调到任何企业,旧伤复发或者因为旧伤复发致成残废或者死亡。
(4)因工作需要,经领导同意加班加点,不能回家临时在工作地点休息,遭受意外事故而发生的伤亡。
(5)革命军人在作战中负伤,或由于在战争的艰苦环境中造成的严重疾病(有档案记载或有团以上医疗机构原始证明材料),转入到企业后,因旧病复发,甚至造成残废或死亡的。
(6)因坚持原则和制度,批评违纪违章等错误,或同违法行为作斗争,而遭到报复造成的伤亡。
(7)因严重的医疗责任事故而致使病伤恶化或者致成残废、死亡,并经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属实者。
因计划生育结扎手术引起的器官损伤或并发症,经市计划生育技术鉴定委员会确认的。
(8)因在本单位集体食堂就餐而集体食物中毒,造成病疾、伤残或者死亡而非本人所应负责任者。
(9)职工参加本单位、厂(含车间一级)组织的军训、义务劳动、体育比赛,文艺表演或代表单位参加的各种比赛或运动会发生的伤亡。
(10)企业领导指派或组织职工参加各种展览会、政治性活动,造成负伤、死亡的。
(11)出国援外人员(含劳务输出)在国外因病死亡的。
关于如何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的复函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法规司
关于如何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的复函
国务院法制办社会管理法制司:
你们转来的关于对《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如何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请示》征求意见的材料(国法社函〔2016〕16号)收悉,提出如下意见:
从立法本意看,《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的规定,考虑了此类突发疾病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可能与工作劳累、工作紧张等因素有关,实质上是将工伤保险的范围由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伤害扩大到了其他情形,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这部分人的权益。
但是,在工伤认定上,还应兼顾与用人单位、社会保险基金之间的利益平衡,不能无限制、无原则的扩大。
从各地实践看,对视同工亡涉及的工伤认定,调查取证要求高,性质判定争议大,各地对条例的理解适用分歧也比较大。
若不从严掌握,还将造成更多的执行偏差。
因此,建议对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视同工亡的理解和适用,应当严格按照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径直送医院抢救等四要件并重,具有同时性、连贯性来掌握,具体情形主要包括:(一)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当场死亡;(二)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且情况紧急,直接送医院或医疗机构当场抢救并在48小时内死亡等。
至于其他
情形,如虽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发病或者自感不适,但未送医院抢救而是回家休息,48小时内死亡的,不应视同工伤。
2016年5月20日。
工伤保险条例十五条
工伤保险条例十五条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了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标准。
该条例共包括六款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款规定了工伤认定的申请条件和途径。
工伤认定的申请必须由受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提出,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限制进行。
申请可以递交给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或者用人单位。
第二款明确了工伤认定的组成人员。
工伤认定由工伤认定委员会负责组成并进行,其中包括主任和若干委员。
主任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负责人担任,委员由相关部门和职业卫生专家组成。
第三款规定了工伤认定的程序。
工伤认定应当进行现场勘查,并进行医学鉴定。
勘查和鉴定的结果应当写入工伤认定报告中。
工伤认定委员会应当在收到申请后的15日内做出认定决定,
并将决定书及时告知相关方。
第四款明确了工伤认定的标准。
受伤职工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职业病预防措施的规定,并且受伤事故的发生地、时间与工作有密切关系。
工伤认定还要依据医学鉴定的结果,判断受伤是否符合工伤的定义。
第五款规定了工伤认定的结果和执行。
工伤认定委员会做出的认定决定,具有法律效力。
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根据认定结果及时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并为受伤职工提供相应的康复服务。
第六款规定了对工伤认定决定的争议解决。
受伤职工和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存在争议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或者依据法定程序进行调解、仲裁。
但是,工伤认定决定不影响工伤保险待遇的支付。
总的来说,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明确了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标准,保障了受伤职工的权益,促进了职工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48小时死亡”问题研究
对于此条 款 , 争议 最大 的莫过于 由与相 关死亡待遇 而引发 的
行< 工伤保 险条 例> 若干 问题 的意见》 征求 意见之 际 , 笔者通 过对 道德 风险 问题 。工伤保 险 条例 2 0 1 0 年 修订之 时 , 正值全 国上下 于该 条款学 理上 与实. 昏中的探讨 与分析 , 提 出若干 改进与 修改意 对于 同命 同价 死 亡标准 大讨 论之 时, 工亡 待遇 随之水 涨船高 。 是
区域 内 , 由于 不安全 因素造 成意 外伤 害 的, 或 者 由于工作 紧张 突 职 工月均 工资 。 ( 2 ) 一 次性救 济金 : 依据其 生 前供养 的直系亲 属
发 疾病造 成死 亡或经身 一次抢 救治疗后 全部丧 失劳动 能力 的; 以 数量 决定 。按 照其最 高标 准 , 供养三 人 以上则 为 1 2 个 月死者 本 及 第八 款 因公外 出期 】 , 由于工 作原 因 , 遭受 交通事 故或 其他 意 人工 资。( 3 ) 供养 直系 亲属 生活 困难补 助 。( 4 ) 抢救产 生 医疗 费 外 事故造 成伤 害或者 争 : 踪的 , 或 因突发 疾病造成 死亡或 者经第 一 用全 部 由死者 医疗保 险承 担 。 以上前 三项 为劳 动保险 基金 ( 社 保 次抢救 治疗 后全部 丧 劳动 能力 的” 而衍 生 出的。 基金 ) 承担 。与认 定为 工伤死 亡 的情 形 相 比, 二者 间差 距可 以达
立法 界定
工伤 保险 内容 的; 目 关修 订 , 经历 了 1 9 9 6 年1 O 月1 日起 试行
( 2 0 1 0年) , 由工伤 保险基 金进行 承担 支付 以下四部 的《 企业职 工工 伤保隆试 行 办法》 ( 劳部 发【 1 9 9 6 1 2 6 6号) ( 现 已废 伤 保 险条例》 止) , 到2 0 0 3年 4月 7日国务 院令 第 3 7 5号公 布的工 伤保 险条 分 补偿 金 : ( 1 ) 丧葬补 助金 : 6 个 月的统 筹地 区上年度 职工 月平均 例, 直至 根据 2 O l O年 1 2月 2 O日《 国务 院关于 修改< 工 伤保 险条 工 资 。 ( 2 ) 一次性 工亡 补助金 标准 为上 一年度 全 国城 镇居 民人均 例> 的决定》 修订 的工伤 保险 条例 。
新版《工伤保险条例》全文
新版《工伤保险条例》全文点击: 304 日期: 2010-12-30工伤保险条例(2010国务院第586号令最新修订版)(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工伤48小时认定标准
工伤48小时认定标准01、法条链接《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根据该条规定,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如果被视同为工伤,须具备以下三个法定必备条件:第一,发生在工作时间内;第二,发生在工作岗位;第三,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其中设定48小时等规定性限制,理论和医学依据可能并不充分,但这是立法者为了避免将突发疾病无限制扩大而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02、“48小时”的起算时间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04]256号第三条规定: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这里“突发疾病”包括各类疾病。
“48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
03、如何确定“48小时”的死亡时间《民法典》规定:“自然人死亡时间,以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
”那么,何为“死亡证明”以及“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3〕57号)中明确:人口死亡医学证明是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说明居民死亡及其原因的医学证明。
医院就医死亡的,医疗机构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荐)书》是死亡证明,证明死亡的事实和原因;法院宣告死亡的,宣告死亡的判决书是死亡证明,其证明的死亡时间以判决作出之日为准,或以意外事件发生之日为准(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家里正常死亡的,村居委会出具的证明也是死亡证明,但仅能证明死亡的事实,其死亡时间应以其他证据综合认定;其他非正常死亡的,一般由公安机关出具死亡证明,其死亡时间可能会根据鉴定和其他证据综合判断。
广西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广西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工伤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之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生活中日渐凸显其作用,兼顾了劳动者保护与分散用人单位劳动风险之功能,对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下文是广西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欢迎阅读!广西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用人单位应当为本单位全部职工及雇工、聘用人员(含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以下统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四条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职业康复事业,帮助因工致残职工康复,使其能从事与身体状况相适应的工作。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六条工伤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二)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三)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四)社会捐款;(五)其他资金。
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自治区级统筹。
具体办法由自治区财政部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另行规定。
第八条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计算公式: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数额=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单位缴费费率。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办法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经办机构首次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时,应当根据用人单位依法登记的生产经营范围所对应的行业内费率档次确定;跨行业生产经营的,按照其最高风险行业所对应的行业费率档次确定。
第十条工伤认定费和法律、法规规定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可以在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工伤保险条例14-16条[推荐]》
《工伤保险条例14-16条[推荐]》(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视同工伤的情形)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不得认定工伤的情形)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第十七条(工伤认定申请)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工伤保险金的计算方法与公式
工伤保险金的计算方法与公式工伤保险金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工伤职工或其家属的经济补偿。
那么,工伤保险金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是怎样的呢?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工伤保险金的计算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工伤保险金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动态工资制度按照工伤发生前一年度在本单位实际缴费的工资总额来确定工伤保险金的基数,这种制度被称为动态工资制度。
一般情况下,工伤保险金的计算基数与职工工资有一定关联,通常是取工伤发生前一年度的平均工资水平。
2. 计算工伤赔偿比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工伤保险金的支付比例为工伤职工的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与单位账户累计缴费额的比例。
具体的比例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3. 工伤保险金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标准的规定,工伤保险金的支付标准应当根据工伤程度和工龄等方面的不同来确定。
一般来说,工伤保险金的支付标准会随着工伤程度的加重而逐步提高。
二、工伤保险金的计算公式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可以得出以下的工伤保险金计算公式:工伤保险金 = 动态工资基数 ×工伤赔偿比例 ×工伤保险金标准其中,动态工资基数是指工伤发生前一年度在本单位实际缴费的工资总额,工伤赔偿比例是指工伤职工的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与单位账户累计缴费额的比例,工伤保险金标准是根据工伤程度和工龄等方面的不同来确定的具体支付标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于工伤保险金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当参考当地的规定和相关政策。
三、总结工伤保险金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规定来确定的。
根据动态工资制度,工伤保险金的基数一般取工伤发生前一年度的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工伤赔偿比例,工伤保险金的支付比例由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与单位账户累计缴费额的比例决定;根据工伤保险金标准,工伤保险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工伤程度和工龄等方面的不同来确定。
新《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的消极影响
新《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的消极影响
2011年1月1日新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具有消极影响的法规呢?我们来两个故事吧:
一个让家属自以为值得一生“自豪”的故事:发生起一间珠三角的服装厂。
该厂下午上班时间1点30分。
刚入厂才二天的A女士上班后1点34分觉头晕进洗手间,倒地入院抢救。
医生诊断为脑溢血,已经病危,只能靠呼吸机呼吸。
医生说,这样可以维持10天也有可能。
A女士的先生不知听谁说有这样一条“48小时之内死”可以获工伤赔偿的法律,而且2011年至少提高到30多万元。
这个天文数字让A女士的先生兴奋不已。
后来,A女士如其丈夫及家属所愿,正好在48小时内死亡。
这样的买卖可以享受法律的最高待遇,谁不去做?毕竟依法办事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
一个让家属一生后悔的故事:发生在一台资厂,B女士在工作时感不适,也是高血压引起的突发性溢血。
其丈夫不惜任何代价抢救,结果还是五天之后死亡。
社保部门告知:B女士不属工伤,已经是超过48小时死亡。
其丈夫不知如何面对孩子,老人家。
心想:如果让妻子早一点死,不是可以至少拿几十万,这些钱可以建房子,给孩子读书……其丈夫越想越发疯。
是的,这不是应了一句“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大家可想而知,其丈夫成为了这个家庭的千古罪人!受人唾骂!而且臭名昭著!
面对亲属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情况严重,家人是否要倾其全力施救,还是消极对待,这条法规似乎可以起着很重要的左右作用。
上班时出现了突发疾病到底算不算工伤?
上班时出现了突发疾病到底算不算工伤?如今,尽管我国的法律已经进一步健全,不过,对于工伤的争议性问题,很多人都是比较陌生的。
比如上班的时候,倘若出现了一些突发性疾病在,这种情况是否属于工伤的问题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那么,上班时出现了突发疾病到底算不算工伤?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一、上班时间突发疾病算不算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视同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因此,只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那么,上班时间应该算作工伤。
两个条件分别为:“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是指:1、职工突发与工作无关的及并导致死亡。
如果是与工作有关的疾病而导致死亡,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认定工伤。
2、在工作岗位上突发与工作无关并没有导致立即死亡的疾病,但是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为工伤。
二、《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具体分析《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
在《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的近5年的时间里,该条款规定在实践中暴露问题较多。
大家的质疑声集中体现在对“48小时”的规定的理解上。
如果48小时没有死,第49小时死亡了,能否认定工伤?有的甚至说是如果第48小时零1分死亡,难道就不认了?笔者认为,该条款的设定实际体现了立法者对劳动者群体的保护精神。
对劳动者而言,“病”和“伤”的保护一般是属于不同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调整范畴的,《工伤保险条例》保护的是因工作中遭受事故而发生伤害的情形,而疾病应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保护的范围。
立法者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中将“突发疾病”纳入工伤保护的范畴,虽然限定了一些条件,但这样的立法即使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立法相比,也是有所突破和超前的。
“48小时”是立法者为了避免将突发疾病无限制地扩大到工伤保险的范围而作出的限制性规定,“48小时”可能不具备太多的科学依据,但对于异常复杂的疾病来讲,总得设定个时间予以限制。
工伤保险条例15条
工伤保险条例15条
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雇员和农民工,以及个体经营者和灵活就业人员等。
第三条工伤保险的基金来源包括:政府提供的资金,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缴费,以及其他渠道的资助。
第四条受保人一旦发生工伤或者患职业病,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或者所属区域的劳动保险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获得相关的医疗救助和保险赔偿。
第五条工伤保险的赔偿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包括治疗费、误工补助、伤残津贴、护理费、丧葬费等项目。
第六条受保人发生工伤或者患职业病期间,单位应安排相应的工资待遇,不得减少或者停发工资。
第七条受保人在接受治疗期间,应依法享受工伤津贴。
工伤津贴标准按照工伤程度和治疗期限确定,必要时可酌情调整。
第八条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费用由劳动保险基金支付,在必要时也可根据个人和家庭经济状况进行适当调整。
第九条对于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造成的伤残,应依法按照
残疾程度给予相应的伤残津贴。
第十条对于死亡的工伤受害人,其家属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关的抚恤金和丧葬费。
第十一条工伤保险基金应建立专款专用制度,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严禁挪用和私分。
第十二条劳动保险部门应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管理和监督,保证保险赔偿及时到位,各项制度的彻底落实。
第十三条对于违反工伤保险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劳动保险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工伤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受保人的保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第十五条本条例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轻微工伤赔偿标准
轻微工伤赔偿标准轻微工伤赔偿标准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造成职工身体受伤,但伤情相对较轻的情况下,雇主应该支付给受伤职工的经济补偿。
轻微工伤赔偿标准通常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相关的部门规定和标准来确定。
下面将会从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分别介绍轻微工伤赔偿的标准。
一、国家层面:在国家层面,轻微工伤赔偿标准主要根据《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来确定。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雇主应当采取措施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发生劳动安全事故造成职工轻微伤的,由雇主给予适当补偿。
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对发生工伤的职工,应当由用人单位按照以下标准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偿:(一)伤残程度为一级的,按照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标准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三十个月支付;(二)伤残程度为二级的,按照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标准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二十五个月支付;(三)伤残程度为三级的,按照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标准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二十个月支付;(四)伤残程度为四级的,按照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标准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十五个月支付;(五)伤残程度为五级的,按照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标准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十个月支付。
从国家层面来看,轻微工伤赔偿标准主要按照伤残程度分级来确定,且由用人单位和受伤职工协商一致后支付。
具体的补偿金额根据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倍数来确定,但不作为最低补偿额度。
二、地区层面:地区层面的轻微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法规来确定。
以中国大陆为例,在不同省份和城市,轻微工伤赔偿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调查,不同地区对于轻微工伤的赔偿标准一般在5000元至2万元之间。
例如,北京市规定的轻微工伤赔偿标准如下:(一)轻伤程度: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额为伤残程度系数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一次性工伤伤残补助金标准的积数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月最低工资标准相乘的结果。
(二)其他情况下的轻伤:按照伤残程度系数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一次性工伤伤残补助金标准的积数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月最低工资标准相乘的结果,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助。
工伤15条条例
工伤15条条例工伤是指在工作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或职业病,导致职工身体受伤或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
保障工人的工伤权益,是一个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方面。
为此,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
下面,我们来看看工伤保险条例中的15条重要规定。
第一条:职工发生工伤,单位应依法及时报告工伤,确保及时伤医疗。
第二条:职工发生工伤,单位应按照规定支付工伤医疗费用。
第三条:职工因工伤需要停工留薪期间,单位应继续为其支付工资。
第四条:职工发生工伤住院治疗期间,单位应按规定给予伤残津贴。
第五条:工伤职工伤残经鉴定,单位应支付工伤伤残津贴。
第六条:职工因工致残,单位应提供职业康复服务。
第七条:工伤职工因工致死,单位应支付工伤抚恤金,并为其安排丧葬事宜。
第八条:工伤职工伤残后,单位应安排适宜的工作岗位或岗位调整。
第九条:在工作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工伤,单位应支付工伤医疗费用和抚恤金。
第十条:工伤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暴力威胁、殴打等,单位应依法保证其人身安全。
第十一条:工伤职工因工作原因牺牲,单位应支付死亡抚恤金,并为其安排丧葬事宜。
第十二条: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四条:单位应购买工伤保险,为职工提供工伤保障。
第十五条:职工发生工伤后,有权要求单位提供相关证明和资料。
以上15条规定,明确了工伤保险的各项权益和责任。
通过有效的工伤保险制度,可以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作安全,促进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单位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职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工伤保险的最大效益,让每一位工人在工作中都能得到安全保障。
工伤平残标准
工伤平残标准工伤平残标准是指根据工伤保险制度,对于发生工伤的劳动者,根据其伤残程度给予一定的赔偿。
具体的标准主要包括伤残等级和伤残评定标准。
一、伤残等级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伤残等级分为十级,分别是1级、2级、3级、4级、5级、6级、7级、8级、9级和10级。
其中,1级为最轻度伤残,10级为最重度伤残。
二、伤残评定标准伤残评定标准主要是根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来评定劳动者的伤残程度。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将伤残分为五类,分别是:全残、一级伤残、二级伤残、三级伤残和四级伤残。
1. 全残:劳动者因工伤或职业病导致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不能从事任何职业活动,即为全残。
2. 一级伤残:劳动者因工伤或职业病导致劳动能力永久丧失80%以上,但可以从事轻度劳动,即为一级伤残。
3. 二级伤残:劳动者因工伤或职业病导致劳动能力永久丧失50%以上80%以下,但可以从事轻度、中度劳动,即为二级伤残。
4. 三级伤残:劳动者因工伤或职业病导致劳动能力永久丧失20%以上50%以下,但可以从事轻度、中度、重度劳动,即为三级伤残。
5. 四级伤残:劳动者因工伤或职业病导致劳动能力永久丧失10%以上20%以下,但可以从事轻度、中度、重度、特别重度劳动,即为四级伤残。
三、赔偿标准根据上述伤残等级和伤残评定标准,工伤保险制度规定了相应的赔偿标准。
1. 全残赔偿标准:全残的劳动者可获得基本赔偿金的30倍,困难补助金与全额伙食补助金。
2. 一级伤残赔偿标准:一级伤残的劳动者可获得基本赔偿金的25倍,困难补助金与伙食补助金。
3. 二级伤残赔偿标准:二级伤残的劳动者可获得基本赔偿金的20倍,困难补助金与伙食补助金。
4. 三级伤残赔偿标准:三级伤残的劳动者可获得基本赔偿金的15倍,困难补助金。
5. 四级伤残赔偿标准:四级伤残的劳动者可获得基本赔偿金的10倍。
根据上述赔偿标准,工伤保险制度对于不同伤残等级的劳动者给予不同程度的赔偿,以便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工作能力或重建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伤保险条例十五条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一条工伤保险是指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在工作期间或者因
工负伤、患病、发生职业病时提供的待遇保障。
第二条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是社会责任原则,即国家、用人
单位和职工共同负责的原则。
第三条职工在工作期间或因工负伤、患病、发生职业病的,
应当及时报告用人单位并由用人单位报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履行工伤保险的登记、报告、登记
备案等义务,并按照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对职工进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宣传教育,
让职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提高工伤保险参保率。
第六条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伤残津贴、丧葬补助等。
第七条职工在伤病期间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用人单位应
当给予必要的照顾和帮助,确保职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第八条职工因工致残的,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获得伤残津贴和
康复治疗费;职工因工死亡的,其家属可以获得殡葬费等一次性抚恤金。
第九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由社会保
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和使用。
工伤保险基金应当定期进行盈亏平衡核算,确保基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第十条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当依法承
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及时补缴欠费;用人单位未及时报告工伤事故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职工有权通过决定要求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
机构提供工伤保险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职工对工伤保险的待遇有异议的,可以向社会保险
经办机构提出申诉,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工伤保险参保信息应当及时与其他社会保险参保信
息共享,提高社会保险服务的效率。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制度,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第十五条工伤保险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
门制定。
以上为工伤保险条例的十五条内容,旨在保护职工在工作期间的权益和福利。
企业应当积极履行工伤保险的义务,职工应当及时报告工伤事故,共同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