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优秀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 (部编版)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 (部编版)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核心素养新课标一站式单元教学设计)1.课程标准目标要求(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

(2)掌握抗美援朝的原因、目的、经过及意义。

(3)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

2.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一、单元主要内容本单元的时间界限为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到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主要包括三课内容: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2课抗美援朝;第3课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盛大的开国大典仪式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独立,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实现了民族团结。

抗美援朝。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把战火燃烧到中国东北边境,逼迫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中朝人民的并肩奋战特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浴血奋战下,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农民迫切获得土地的愿望上进行土地改革,将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又一次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二、单元教材体例1.单元框架下设课,每课中设子目。

2.课有正文和辅文两大板块以及插图组成。

(1)正文是核心,正文以宋体内容呈现,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呈现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标所要求的基本主干知识,并有一些相应的必要内容。

课文一般是根据课题分为相关的两到三个子目,分别叙述基本的史实。

每课的课文全以大字形式呈现,以使课文更为通畅。

(2)辅文由前设导言与辅助栏目含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共同构成有机整体。

提供的文字材料,使“教本”与“学本”相结合,拓展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

①课文前设导言——主要功能是这节课要讲什么,有哪些要点?结合本课内容要点,以问题设置为主,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②课文旁设,以楷体内容作为补充。

部编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1

部编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1

部编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的主题,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新生的人民政权如何巩固和发展。

第二课《抗美援朝》是该单元的重要内容,通过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新生政权下展现出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斗争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对于新生政权巩固和发展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于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发展的影响还需深入挖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板书设计,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针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教材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三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巩固政权的措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具体过程和巩固政权的措施,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历史史实,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历史史实,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措施。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探究讨论法:针对重难点问题,学生进行探究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准备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中国的历史,引出新中国成立的话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学案设计(无答案)
D.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歌曲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以下歌曲不属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是()
A.《翻身农奴把歌唱》B.《义勇军进行曲》
C.《志愿军进行曲》D.《学习雷锋好榜样》
5.下列关于新中国诞生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②毛泽东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③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④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刘爷爷是一届政协会议的代表。他有可能参与表决以下哪些文件或决议(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1950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训练案
达标检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里的“新”最根本是指()
A.国家名称改变B.中国社会性质改变
C.国家繁荣富强D.人民生活改善
2.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
A.新中国的成立B.海南岛获得解放
C.国民党败退台湾D.西藏和平解放
8.下列语句,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9.从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的伟大精神是:①爱国主义②革命英雄主义③国际主义④革命乐观主义()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下册(2)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下册(2)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1、内容:①通过了《纲领》纲领作用②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念碑。

2.开国大典——(作用:标志)1949年10月1日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站起来)(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推翻了、、、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2课.巩固新生政权措施:和平解放、、土地改革一.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2.西藏代表人物3意义:、。

二、抗美援朝(时间至)1.目的:、;司令员。

2.军队名称:;被誉为;4英雄人物:、。

3..结述标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4.影响(意义):国内:、,国际:。

第3课、土地改革(时间:至年底)1、开始标志(法律依据):2.内容(直接目的):规定废除土地所有制,实行所有制。

根本目的:。

3.作用(意义):5、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经济意义:大大解放了农村,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达标训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材料三: 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由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赴京谈判。

5月23日,签署协议,协议共17条,主要内容有: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效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等。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课学案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课学案

八下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课学案山东省高密市第四中学温传强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表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表象分析掌握历史的本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图文结合进行复习,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学案教学掌握基础知识,利用图表系统整和,形成完整的历史框架,并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阅读史料并从中发现问题,善于从复杂的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2.自主学习,竞赛学习,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要让学生认识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所包含的民族精神。

2.体会志愿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3.了解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是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调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

【自主复习】邮票是国家的名片。

邮票是人们解读社会和人生的一面镜子。

每张邮票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和一段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我们民族艰难的奋斗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和现实的剪影。

就让我们通过邮票,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政权巩固这段光辉的历史。

专题一:新中国的成立:(请同学们填写完整,通过邮票了解这些历史)◆下图是纪念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60周年发行的邮票,让我们一起回顾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地点:北平。

判断:这张邮票发行于年。

2.内容:(1)通过《》。

(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确定国旗是,以《》为代国歌,首都是并改名为,采用公元纪年。

(4)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右下图为纪念新中国成立40周年而发行的邮票,请同学们通过填空一起见证历史:1.成立时间:;地点:天安门广场;宣告人:。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材从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抗争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掌握成立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3.情景模拟: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于中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包括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方面。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部编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教学设计2

部编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教学设计2

部编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建国初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巩固成果。

教材内容丰富,既注重历史事实的陈述,也强调对学生的思考和启发。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有关知识,但对建国初期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巩固成果了解不够全面。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了解建国初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巩固成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感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建国初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巩固成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音频和视频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教材。

2.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历史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历史事件案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用于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部编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以及成立后的巩固工作。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字,展示了新中国的诞生和人民的欢庆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巩固政权,进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维护国家主权等方面的内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的近代史,对中国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具体过程和巩固工作的细节可能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巩固工作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和文字,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的巩固工作。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巩固工作的细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等问题。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互相促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教材。

2.课件: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图片和视频。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新人教版
2. 重点内容:
- 新中国成立意义
-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政策
3. 结构:
- 顺序:背景 → 成立 → 巩固措施
- 关系:因果、并列、递进
4. 艺术性和趣味性:
- 使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内容
- 绘制国旗、国徽图案,增强视觉效果
- 适当使用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插图,增加趣味性
5. 概括性:
- 每个板块用简短词语或短语概括,如“开国大典”、“土地改革”等
2. 辅助材料:准备开国大典历史影像、新中国国旗、国歌等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措施的图表和案例。
3. 教室布置:提前将教室分为若干讨论区,便于学生分组讨论;设置多媒体展示区,方便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本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方便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内容。
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还有待提高。他们对新中国的成立及巩固政权措施的意义认识不够充分,可能是因为缺乏对历史背景的了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历史背景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 加强课堂提问和讨论的引导,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 了解国旗、国歌、首都等象征国家的元素的产生过程,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 通过查阅资料,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 讨论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以及如何成功实现这些任务。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教学方法上,我运用了多媒体展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手段,旨在让学生更直观、深入地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和巩固政权的措施。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方法的确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Leabharlann ,提高了课堂参与度。过程: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3.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4.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学习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年月在召开。

2.大会的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的作用。

(2) 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作为首都,以《》为代国歌,以为国旗,采用纪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主义和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的力量。

4. 年,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 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合作探究1.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想一想“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三、练习巩固1.每年的阳春三月,“两会”都将在北京隆重举行。

你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吗( )A.北平B.南京C.上海D.重庆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

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施政方针是( )A.《临时约法》B.“双十协定”C.《共同纲领》D.《中华民国约法》3.毛泽东指着五星红旗的式样深情地说:“我们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的大团结。

”以上情境最有可能发生于( )A.中国共产党成立时B.红军长征前C.重庆谈判前D.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4.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

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主题( )A.侵略与反抗B.新民主主义革命C.近代化的探索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5.以下解说词适用于右图的是( )A.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帝制B.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宣布祖国大陆基本统一D.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6.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西藏地区和平解放B.渡江战役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7.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教材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和庆祝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展现了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和深层次意义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思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和庆祝活动等方面的内容,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参与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自豪,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宣告成立和庆祝活动等内容。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频和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3.讲授法:教师对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课件、教学素材、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基本史实。

2、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一、自主学习(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 ________2.地点:________3.讨论主题:_______________3.内容:①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________,副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改北平为________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国歌,__________________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共同纲领”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开国大典1.时间:__________2.地点:_______________3.新中国成立意义?(国内、国际)国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辛亥革命,知道中华民国的成立,以及在北伐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这为学生在八年级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奠定了基础。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它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程。从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0年10月全国基本解放,这个过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意义和巩固的过程。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新中国成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板书设计
①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
1. 新中国成立的背景
- 解放战争的胜利
-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 新中国成立的过程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学案设计(无答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学案设计(无答案)

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班级姓名时间复习目标:1、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背景、目的、内容及意义。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成立的标志及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及标志性意义。

3、掌握抗美援朝的时间、原因、目的、性质、主要战役、结束的标志、英雄人物及体现的精神。

4、掌握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时间、实质、目的及意义。

复习过程:一、创设复习情境,明确复习目标。

(2分钟)二、指导独立复习,初步达成目标。

(28分钟)1、回顾内容,梳理知识。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导课部分“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哪一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开端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内外敌人”分别指的是什么?(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共同纲领》起什么作用?(3)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有什么标志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合法的政府是?“54门礼炮齐鸣28响”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第二课:《抗美援朝》(1)导课部分的战歌体现了中美什么关系?(2)抗美援朝战争发生时间?性质?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目的?开赴朝鲜战场中国军队的名称及其司令员?(3)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要知道他们的英雄事迹)(4)“最可爱的人”是?原因?(5)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意义?第三课:《土地改革》(1)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范围?颁布的法律文件及其内容?结果?(2)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质?目的?意义?(3)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新中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措施?2、同桌互查互评:内容书写3、读背知识,班内反馈。

三、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

1、2006年7月12日,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再创世界纪录后,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奔跑,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开国大典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A、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了!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了!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D、祖国大陆统一了!4、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1949年9月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0月1日D、1953年7月5、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7、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第一课。

教材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庆祝开国大典、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四个方面来全面介绍新中国的成立。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对中国的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来帮助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讨论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教材、教案、PPT、视频等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析和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视频等资料,再次呈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加深对新中国的成立的印象,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作业设计第Ⅰ部分 选择题(20分)本部分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并填入括号里。

(原创)1.诗句反映的的历史场景是( )A. 开国大典B.解放南京C. 抗日战争胜利D.井冈山会师【设计思路】历史诗句是有效的、丰富的、多元化的命题素材。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力发挥历史的价值导向作用,同时也能拉近学生与历史作业的“距离”。

本题中的“山河换新装”“乾坤时运转” 都是典型的历史信息,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太难。

(原创)2.右图战役体现历史事件是( )A. 平型关大捷B.抗日战争C. 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设计思路】历史图片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增加对历史的体验, 形成历史图景。

本题通过最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事件。

(原创)3.学历史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以下是历史结论( )A.土地改革摧毁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主人B.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进行C.用胸膛堵住敌人的黄继光D.新中国成立初,中美处于敌对状态。

【设计思路】本题引用的材料直接出自教材,引导学生明确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的区别。

(原创)4.1951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踊跃募捐支援前线。

当时,人称“豫剧皇后”的常香玉通过义演,捐献一架战斗机。

这场战争的目的是( )A.经济建设B.土地改革C.保家卫国D.法制制度(原创)5.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全过程D .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全过程【设计思路】历史数轴是非常好的直观教具,历史数轴不仅具有知识传播功能,而且具有能力培养的功效。

本题通过时间轴帮助学生明晰中国各历史阶段特征。

金鸡一唱换容装, 当家作主感荣光。

鼓乐升天人振奋, 天 安门上定乾坤。

(原创)6.图3“横刀立马,惟有彭大将军”,历史上被称颂的人物是()A.彭德怀B.叶挺C.李宗仁D.毛泽东【设计思路】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坚持对学生唯物史观的考查。

本题通过“横刀立马,惟有彭大将军”和图片,勾勒出彭德怀在抗美援朝作战中英明神勇的画卷。

(原创)7.小红同学为学校“历史小讲堂”活动收集了以下材料,由此可以判断出此次活动的主题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B.经济体制的建设C.新中国的建设发展D.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设计思路】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培养学生通过关键信息点抓住历史本质问题,提升思维力。

这是本题设计的目标。

从三幅图对历史事件的影响的共性,据此可推断出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原创)8.右图是小史同学在课堂上作的笔记,由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A.民主政治B.思想建设C.经济建设D.文化建设【设计思路】通过阅读关键词判断历史人物,学会世纪历史人物的活动,能过按照时空顺序,构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对史实作出合理解释。

(原创)9.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南京到南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北京到北京”,这句话中的第一个南京和后一个的北京分别指的历史事件是()A.《南京条约》五四运动B.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C. 鸦片战争,平津战役D. 解放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设计思路】读题干要注意细节,并通过想像把题目显示的细节与当时历史时代联系起来,这样才有可能把潜在信息统统挖掘出来。

本题也体现了对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考查。

(原创)10.民歌唱到: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

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想。

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善于抓住生活表现历史事件,这是历史学科人文性重要要求。

本题设计的初衷就是通过对中央政府对农村土地进行有效经济改革,体现国家以民为主的福旨,增强人民自信心和幸福感。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30分)本部分共3题,第26题8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2分,共30分。

(改造)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分)材料中国《人民日报》社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画册。

——转引自杨兆麟《时间开始了》(1)根据材料,简述材料中“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画册”的历史事件。

(2分)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小历同学认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6分)【答案示例】同意。

理由: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一洗近百年来的耻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结束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答案示例】不同意。

理由: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此时,从政治上来讲我国确立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经济上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有经济还没有完全建立,农村土地制度也是农民土地所有制而不是土地国有制。

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才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设计思路】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是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

该题体现了对历史核心素养中通过史料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的考查。

该题通过新中国成立的影响来考查学生,引导学生区别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的影响力。

(改造)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材料一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摘自统编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析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理解。

(6分)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统治;摆脱了受奴役、受剥削的命运;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等(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严峻的内外形势”面前起到的作用。

(4分)抗美援朝,从军事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国际地位;土地改革从农村经济改革上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劳动积极性,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之后大规模“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

【设计思路】把握史料的大意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能通过作者意图的认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作出历史判断。

该题通过两则材料考查学生对我国新中国成立和巩固的掌握,以“影响——原因”的方式呈现,层层递进,重视历史思维的考查。

(改造部分素材来自网络)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中国近现代大事年表(部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1927年创建第一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9年4月渡江战役,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新中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2010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1)材料中“?”处用世纪年代来表示(2分)(1)20世纪40年代(2分)(2)阅读上述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10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观点1: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强的领导力。

(2分)论述: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领导解放区军民进行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拨乱反正,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6分)历史实践证明,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2分)观点: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

(2分)论述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新的领导力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革命道路。

红军长征中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接着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革命征程,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8分)观点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2分)论述: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不懈努力,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被侵略、被掠夺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我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稳步前进。

可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保证,是中国强国路上的领路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

(8分)观点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坚强领导。

(2分)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先后学习西方进行了多次力图使中国富强的探索,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成立了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屹立于世界东方。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