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李商隐赏析习题及答案
古代诗歌李商隐《无题》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14- 15题。
无题李商隐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①。
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
益德②冤魂终报主,阿童③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注:①夷犹:犹豫,迟疑不定。
②益德:指三国时的张飞。
③阿童:西晋文官刺史王潜的小字,他曾率水军先入金陵灭东吴,后加封龙骧将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首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宦途比作险恶的风浪,写自己像一一叶扁舟在风波中颠簸无靠。
B.领联,澄澈江水边,诗人因祖国山河的秀美壮丽而激动万分,不忍在黄鹤楼边久立。
C.该诗结构严谨,首尾联点明题旨,颔颈联讲“夷犹”的原因,为“思乡”埋下伏笔。
D.诗人面临建功立业与回归家乡的艰难选择,在未能作出选择之前,头发已经白了。
15.用典分为正用和反用。
请简要分析本诗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如何体现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是一4杏定句,同时有违常理,以这样的虫容为标題更易吸引讣者的罔读兴趣,(2分)②以“我不想知道小筍是诈"为越.与内容联系电紧密,利于突显主人公的粘伸胳质。
“我不想知道小偷是淮”是文中唐拉法埃尔先生的原话,也是臬中体现倍仁爱赫坤的关堆句子,(3 分)(慰超按近即可,其他畫之皮理的答案的情洽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渎(19分)10. ( 3 分)C11. (3分)】)(应为”帶有条瞇意又的林号”)12. (3分)B(“况疾病,乘典数自临车"不走耿弃。
)13. (1)(5分)耿穽頊从光衣帝幻厶陵,趁机希见,自巴请•旅北上收聚上谷没有征用的部队,列渔阳平定彭老("罚” “上$斤耒发者” $1分,旬意2分)(2)(5分)将军做官,仝家为国,所到之处,攻陥敌阵,功劳直犬・有什么嫌疑,要请求召见?(“举"“所向•'“尤"各1分.句意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4. (3分)B (理解错決,错在“讨人因祖国山河們旁美壮丽而菽动万分,不忍在黃鸽楼边久立”。
李商隐的《无题·其四》
李商隐的《无题·其四》第一篇:《《无题》李商隐赏析和答案》你的理由。
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8. 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这里的“丝”与“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而“死”啊“泪”的,则暗示着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写致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
现在多指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乐于奉献,因而古今传诵。
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9. 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答: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表现诗人与相爱的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分别后心中充满不尽的相思之情。
“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
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10. 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
“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
“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
“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11.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请简析本诗的抒情特点。
答:本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用春蚕和蜡炬一对最具表现力的比喻来抒写强烈的相第二篇:《李商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评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衙去,走马兰台如转蓬。
李商隐的《无题·其四》李商隐的《无题·其四》荷听雨的韵味--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赏析《红楼梦》第四十回写众人游大观园,宝玉嫌"破荷叶可恨",嚷着要把池中的残荷拔去。
林黛玉却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25《无题》阅读练习与答案
25《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因相思而痛苦的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答:“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
5.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答:同意。
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6.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答:乐聚根别,人之常情。
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
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
7.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
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说说你的理由。
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8.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这里的“丝”与“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而“死”啊“泪”的,则暗示着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写致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
现在多指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乐于奉献,因而古今传诵。
9.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答: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表现诗人与相爱的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分别后心中充满不尽的相思之情。
李商隐无题阅读答案
李商隐无题阅读答案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东风:春风。
无力:没有力量。
残:凋谢。
丝:双关,既指“丝”,又隐指相思之“思”。
蜡炬:蜡烛。
蜡烛燃烧时淌下的蜡油称烛泪。
但:只。
改:指容颜变得憔悴。
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这里指对方住处。
青鸟:神话中的鸟,像乌鸦,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
这里指传递信息的人。
为:替。
探看:探探看,打听一下。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间隔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选自《李义山诗集》。
无题,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标明作品的题目,就以“无题”为名。
无题诗意旨隐晦,一般难以准确解释。
“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
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
“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
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
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效劳,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
“但愁云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
“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
“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
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名句是(写暮春时也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的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抒写缠绵的相思之苦的名句是(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是:)(被后人赋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名句是:)(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商隐《无题》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二)(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6分)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选出对诗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首联两个“难”第一个指相聚的不易,第二个指别后的难过,写出爱情的艰难。
B.“东风无力百花残”寓情于景,既是写春风不再,百花调零的自然景象,也是自己的凄凉感伤心境的抒写。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
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虽别,却近在咫尺,传递消息的机会多得很。
9.请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分)
答案:
8、【答案】D。
(“无多路”指的是传递信息的机会不多,错误。
)
9.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这里的
“丝”与“思”谐音,蚕丝和烛泪象征爱情;而“死”“泪”则暗示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最为精彩感人。
现在多指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乐于奉献,因而古今传诵。
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原文+赏析
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原文+赏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解】:1、半笼:半映。
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
《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3、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
这里即指香气。
4、度:透过。
5、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6、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
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7、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韵译】:你说来相会是空话,别后不见踪影;醒来楼上斜月空照,听得晓钟初鸣。
梦里为伤远别啼泣,双双难以呼唤;醒后研墨未浓,奋笔疾书写成一信。
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
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评析】:这是一首艳情诗。
诗中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
首联写有约不来的怨思,上句说负约,下句写梦见醒来已经天明。
颔联写远别,上句写远别思念成梦,下句写醒后寄书。
颈联写往昔爱情生活成了幻梦,上句写褥衾可见,下句写香帐可闻。
末联写其人已远,情虽深挚,也不得不恨。
李氏的艳情诗,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炼升华为感情的琼浆玉露,使其超脱亵俗味,臻于完美。
然而,也因此,李诗却比较深奥费解。
【高中古诗词阅读】《无题 (其一)李商隐》诗歌鉴赏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无题(其一)李商隐》诗歌鉴赏答案【高中古诗词阅读】《无题(其一)李商隐》诗歌鉴赏答案无题(上)李商隐作者:[李商隐]世代:[唐]体裁:[七律]类别:[闺房]相见难,东风弱,百花残。
春蚕至死不可停止吐丝,蜡烛只在烧成灰烬时泪干。
小靖担心云和庙宇的变化,而《夜》则没有名字(上)李商隐作者:[李商隐]世代:[唐]体裁:[七律]类别:[闺房]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黎明的镜子担心云神庙的变化,夜吟应该感受到寒冷的月光。
没有办法去彭山。
绿色的鸟儿渴望造访。
注释:一.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锦:丝与“丝”谐音。
真丝方锦意味着思念不会结束,除非你死。
3眼泪开始变干:眼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
这里,双关的意思是相思树的眼泪。
4.小静:早上化妆照镜子;云斌:在这里,女人的秀发多而美丽,可与青春相提并论。
5蓬莱山,人们生活在海上纪念蓬莱山的地方。
6蓝鸟:神话中为西方王母传递信息的使者。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这是许多题为《无题》的诗歌中最著名的感伤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话展开,尤其是“别难懂”这三个字。
《东风》结束了这个季节,但它是人们相思病的隐喻。
因为这种感伤的感觉,人们就像春天结束时枯萎的春花一样没有生命。
3、第四句是相互忠诚和庄严誓言的写照。
5、这六句话描述了两个人的忧郁、怨恨和担忧,因为他们不能见面,他们感到寒冷,甚至丢了脸。
我们唯一能希望的是第七句和第八句中的假设:我希望绿色的鸟儿经常传播简析:李商隐创作了《无题》这首诗。
李商隐无题阅读答案及译文【精选5篇】
李商隐无题阅读答案及译文【精选5篇】拓展阅读:篇一译文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
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说的是义山当时的处境艰难,离开徐州到长安后想进翰林院,向令狐綯说明此时,也就是找熟人走个后门,令狐陶升官之后,为了避嫌谢绝见客,致使义山处境尴尬,相见难,离别又不甘心,所以出此名句。
东风无力百花残,当时义山已经很大年纪,东风无回天之力挽救百花的凋零,映射自己留不住青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名句献给所有为理想奋斗终生之人。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和上句呼应,青春难留,云鬓斑白,蜡炬燃尽,月光甚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最后一句起死回生,由深深地“到死”,"成灰"的绝望,到‘无多路’,可见作者还是对綯抱有希望,不肯决绝。
从现在来看,此诗不难看出也是写给令狐綯,希望他看到之后体会到自己的心情,也希望綯能感受到自己并没有绝望,而是继续等待綯这个救命稻草的帮助。
无题篇二在旧的户籍法里,孩子都跟从父亲的籍贯,并且视为理所当然。
因此,长久以来,我们家里就有三个山西人,一个蒙古人。
其实,在台北出生,在新竹和龙潭长大的这两个孩子,从来也没背负过什么“血脉”的包袱。
在家里,他们对我那种不时会发作的“乡愁”,总是采取一种容忍和观望的态度,有些许同情,然而绝不介入。
慈儿甚至还说过我:“妈妈,你怎么那么麻烦?”想不到,这个多年来一直认为事不关己的旁观者,有一天忽然在电话里激动地对我说:“妈妈,我现在明白你为什么会哭了。
”那是纽约州的午夜,她刚听完一场音乐会回来,从宿舍里打电话给我:“今天晚上,我们学校来了一个图瓦共和国的合唱团,他们唱的歌,我从前也听过,你每次去蒙古,带回来的录音带和CD里面都有。
李商隐的无题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李商隐的无题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东风:春风。
无力:没有力量。
残:凋谢。
丝:双关,既指“丝”,又隐指相思之“思”。
蜡炬:蜡烛。
蜡烛燃烧时淌下的蜡油称烛泪。
但:只。
改:指容颜变得憔悴。
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这里指对方住处。
青鸟:神话中的鸟,像乌鸦,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
这里指传递信息的人。
为:替。
探看:探探看,打听一下。
相关阅读试题及答案一:(1)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答]“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
(4)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答]同意。
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5)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6)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
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说说你的理由。
[答](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7.读《无题》(李商隐),完成1—2题。
(1)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D)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
《无题》李商隐赏析和答案
个人收集整理-ZQ李商隐地《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地心情,以极其沉痛地心情写伤别地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地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地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因相思而痛苦地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答:“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地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地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答:同意.颔联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地情状,设想对方地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答:乐聚根别,人之常情.一对忠贞不二地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地场面啊!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说说你地理由.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地哲理:对工作或事业地忠诚执著,无私奉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答:春蚕到死地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这里地“丝”与“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而“死”啊“泪”地,则暗示着爱情带有浓郁地悲剧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写致死不渝地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现在多指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乐于奉献,因而古今传诵.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地主题:答:这是一首伤感离别地爱情诗,表现诗人与相爱地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分别后心中充满不尽地相思之情.“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地景物特点,渲染离别地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地感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地妙处.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地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地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地感受,一往情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请简析本诗地抒情特点.答:本诗运用借景抒情地手法,用春蚕和蜡炬一对最具表现力地比喻来抒写强烈地相思和至死不渝地爱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 / 1。
《无题》赏析(含答案)
《无题》赏析(含答案)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夜。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断句2/2/3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属于七言律诗,近体诗爱情诗1.说说这首诗的主题:一、湖北十堰2009无题23.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24.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二、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突出的是哪一种难?2、“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千古名句,你怎样理解?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用了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的警句。
此句运用了双关语,“丝方尽”隐喻,“泪始干”隐喻。
后被大家常喻为无私奉献的象征,和你的亲人联系起来,你认为谁最有资格享用?为什么?能举一例吗?6.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三、20.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创设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颔联通过哪些意象的创设,表达了什么情感?现在人们赋予它怎样的新意?《无题》(含答案)1.答案:本诗写与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表达了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塞。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题诗一般意旨隐晦,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标明作品的题目。
这首《无题》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B. 颔联诗人用象征的手法,借春蚕、蜡炬这两个典型意象所蕴含的执著精神既表明至死不渝的爱情观又表明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推崇。
C. 颈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
“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
“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
“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D. 尾联中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2)清人冯班云曾经称赞这首《无题》“秒在首联”,你能结合景物分析首联中“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的妙处么?【答案】(1)B(2)“无力的东风”、“凋残的百花”两个典型意象,既交代了时令:暮春时节,又渲染了离别时凄楚的气氛。
另外,这句诗将别离的伤感与痛苦自然而然寄寓在了景物描写之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解析】【分析】(1)B“颔联诗人用象征的手法”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双关),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
(2)首先要读懂诗句大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无力百花残”作用有三:点明离别的季节;渲染离别的气氛;以百花凋零的残春之景烘托离情别绪,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
从抒情方式上看,属于情景交融。
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李商隐《无题》赏析
李商隐《无题》赏析一、选择题(1 - 10题)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中的“东风”的含义是()A. 春风B. 东边吹来的风C. 代指季节更替解析:在古代诗词中,“东风”通常指春风。
这里描绘了暮春时节,百花凋零的景象,渲染了离别的哀伤氛围。
所以答案是A。
A. 思B. 诗C. 时解析:“丝”谐音“思”,以春蚕吐丝象征着对爱人无尽的思念,表达出诗人情感的深沉执着。
答案为A。
3. “晓镜但愁云鬓改”中“云鬓改”的意思是()A. 乌云般的鬓发改变颜色B. 鬓发像云一样改变形状C. 鬓发变得如云般美丽解析:“云鬓改”指的是因为忧愁而使得鬓发改变颜色,暗示容颜憔悴。
A选项正确。
4.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在诗中的含义是()A. 蓬莱山,神话中的仙山B. 泛指遥远的地方C. 诗人心中爱人所在之处解析:在诗中,“蓬山”既象征着遥远难及的地方,也暗指诗人心中爱人所在之处,C选项更全面准确。
5. 下列对“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理解正确的是()A. 相见困难,离别也困难,强调见面的不易和离别的痛苦。
B. 相见的时候艰难,分别的时候却很容易。
C. 相见困难,但是分别却不那么难。
解析:这句诗的意思是相见机会本就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强调了见面的不易和离别的痛苦。
A选项正确。
6. 诗中“东风无力百花残”描绘的画面,下列哪项赏析最准确()A. 描绘了春天东风微弱,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
B. 写出了暮春时节,东风柔弱,百花凋零的衰败景象,烘托出离别的哀伤。
C. 只是单纯描写自然景象,没有特殊情感。
解析:此句描绘了暮春景象,东风无力,百花凋残,这种景象烘托出了离别的哀伤之情。
B选项正确。
7.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对偶B. 拟人、夸张C. 借代、排比解析:这两句诗以春蚕吐丝和蜡烛燃烧流泪来比喻自己对爱人的思念至死方休,同时“春蚕”对“蜡炬”,“到死”对“成灰”,“丝方尽”对“泪始干”,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无题赏析及答案
无题赏析及答案无题赏析及答案无题赏析及答案1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共两层:前四句写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诉说难舍难分的感情,后四句写男主人公对别后的设想和希望。
B.首联中“别亦难”为全诗诗眼,后两句用景物烘托,以“百花殘”比喻美好年华这将逝,渲染了“黯然销魂”的悲苦。
C.颈联中,“愁”“改”写出了女主人公此刻的感情状态;“寒”是男主人公此刻心境的与照。
D.末联中说:我俩相隔不远,可以经常互通音讯,这是自欺欺人之说,与上文主旨不大吻合。
2.诗中运用比喻,表达了两人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的“千古绝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我们不可用这两句富含哲理的诗来赞美哪些人?答:3.解释诗句中点的词:①丝:②但:4.本诗的`主题为“____”,“东风无力百花殘”一句表面写_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同5.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一个人的奉献精神。
(不少于50字)答:(以上为06年南通市中考题)答案:1.D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科学家,清洁工人等。
3.①谐音“思”,暗指对情人的思念。
②只4.别春天将逝美好年华之将逝5.略无题赏析及答案2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鉴赏关键点】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精彩感人;全诗把别后相思写得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因而古今传诵。
【思想内容】本诗主题比较晦涩,一般认为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表达相思之切。
【名句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比喻新颖贴切,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语意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每小题2分)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精品文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优秀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东风:春风。
无力:没有力量。
残:凋谢。
丝:双关,既指丝,又隐指相思之思。
蜡炬:蜡烛。
蜡烛燃烧时淌下的蜡油称烛泪。
但:只。
改:指容颜变得憔悴。
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这里指对方住处。
青鸟:神话中的鸟,像乌鸦,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
这里指传递信息的人。
为:替。
探看:探探看,打听一下。
相关阅读试题及答案阅读练习一:(1)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答]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
(4)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答]同意。
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5)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答]乐聚根别,人之常情。
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真可谓:相见时难。
然而好景不长,马上又要天各一方。
这分别之际不是比相见更令人愁肠寸断吗?所以说别亦难。
两个难字表面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沉重力量。
(6)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
《无题》李商隐-赏析和答案
《无题》赏析1.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2.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因相思而痛苦的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答:“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
5.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答:同意。
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6.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答:乐聚根别,人之常情。
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
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
7.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
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说说你的理由。
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8.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这里的“丝"与“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而“死”啊“泪”的,则暗示着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写致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
现在多指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乐于奉献,因而古今传诵。
9.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答: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表现诗人与相爱的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分别后心中充满不尽的相思之情。
《无题》李商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
《无题》李商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精品习题及答案】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无题》李商隐【原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
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 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2.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4.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二、选择题:1、对《无题》(李商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
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
D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
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
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赏析 《无题》李商隐古诗词
赏析《无题》李商隐古诗词《无题》原文及翻译、赏析篇一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翻译庐山近在咫尺本是极易登临,哪知因为风雨阻隔,无法攀登,叫人生愁。
仰望高峰峻岭,云雾缭绕,那庐山深处洞窟中,也许仍有高僧在隐身栖息吧。
注释咫尺:形容距离极近。
匡庐:指庐山。
六朝僧:六朝时佛教盛行,庐山多有高僧居住。
赏析此诗以“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作为开头,随手将题目中“江行”的意思镶嵌在内,但没有明说,只是从另一角度隐隐化出,用的是“暗起”的写作手法。
“咫”是八寸。
“咫尺”,形容距离极近。
“匡庐”即指庐山。
近在咫尺,本是极易登临,说“不可登”,是江行遇雨所致,船至庐山脚下,却为风雨所阻,不能登山。
“不可登”三字写出了使人发愁的“风雨”之势,“愁”字则透出了诗人不能领略名山风光的懊恼之情。
“不可登”,不仅表示了地势的由下而上,而且,也描摹了江舟与山崖之间隔水仰望的空间关系。
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即道出当时当地的特定场景,下笔非常简巧。
一般说来,描写高山流水的诗歌,作者多从写形或绘色方面去驰骋彩笔;此诗却另辟蹊径,以引人入胜的想象开拓了诗的意境:“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庐山为南朝佛教胜地,当时山中多名僧大师寄迹其间。
这些往事陈迹,成了诗人联想的纽带。
仰望高峰峻岭,云雾缭绕,这一副奇幻莫测的景象,不能不使诗人浮想翩翩:那匡庐深处,烟霞洞窟,也许仍有六朝高僧在隐身栖息吧。
此种迹近幻化、亦真亦妄的浪漫情趣,更增添了匡庐的神奇色彩。
庐山令人神往的美景很多,诗人却“只疑”佛窟高僧,可见情致的高远和诗思的飘渺了。
第三句中的“疑”字用得极好,写出了山色因云雨笼罩而给人的或隐或现的感觉,从而使读者产生意境“高古”的联想。
“只疑”和“犹有”之间,一开一阖,在虚幻的想象中渗入似乎真实的判断,更显得情趣盎然。
此诗以疑似的想象,再现了诗人内心的高远情致。
写法上,似用了国画中的“滃”写技法,以淡淡的水墨来渲染烟雾迷蒙的云水,虚虚实实,将庐山写得扑朔迷离,从而取代了正面写山的有形笔墨,确可视为山水诗中别具神情的一首佳作。
古诗《无题》练习附答案
古诗《无题》练习附答案
无题
李商隐(唐代)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课后练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以曲折的笔墨写欢聚的时间和地点。
B. 颈联写道“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营射覆蜡灯红。
”“分曹”:分组。
“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个人的手中,令人猜。
C. 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
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
D. 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
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强烈悲慨的自伤意味。
2.赏析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课后练习答案
1.D“强烈”改为“沉郁”。
2.上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
自己只是希望身上长着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飞到爱人身边。
下句“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
“身无”与“心有”可谓是外内的矛盾统一。
这内外矛盾的同统一,恰是相思的苦恼与心融合的表现。
诗人借“灵犀一点通”来比喻与自己爱人心心相印,不但形象,而且含蓄生动。
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原文+赏析
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原文+赏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注解】
1、神女: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
2、小姑句: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
3、风波句:意谓菱枝虽是弱质,却不相信会任凭风波欺负。
4、直道两句:意谓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
直道:即使,就说。
了:完全。
清狂:旧注谓不狂之狂,犹今所谓痴情。
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诗中人作为女子解,那么,还是作痴情解较切。
【译文】
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
独卧不眠,更觉静夜漫漫长长。
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是梦幻;
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
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风波摧残;
我是铃芳桂叶,
虽然深知沉溺相思,无益健康;
我却痴情到底,落个终身清狂。
【赏析】
诗是抒写女主人公自伤不遇的身世。
开头先写环境氛围的幽静,衬出长夜的孤寂;接着以楚王梦遇巫山神女和乐府《青溪小姑曲》的“小姑所居,独处无郎”的典故,抒写自己曾经有过幻想和追求,但到头来只好梦一场,依然独居;再写风波凶恶,菱枝柔弱,无力反抗,桂叶自有清香,却无月露润香;最后写即使如此,还要执着追求。
意境深远开阔,措辞婉转沉痛,感情细腻坚贞,是一首很好的爱情诗。
这两首诗,历来有人认为有所寄托。
不管是否有寄托,作为爱情诗来读,还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题》李商隐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
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原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
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作者】
李商隐(约813—858年),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四。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背景】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主旨】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赏析】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
笔底是常见的。
颔联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
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颈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
上句是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从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
尾联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这就是其内容。
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选择题:
1、对《无题》(李商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
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
D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
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
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解析】B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全诗公两层:前四句写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诉说难舍难分的感情,后四句写男主人公对别后的设想和希望。
B.首联中“别亦难”为全诗诗眼,后两句用景物烘托,以“百花殘”比喻美好年华这将逝,渲染了“黯然销魂”的悲苦。
C.颈联中,“愁”“改”写出了女主人公此刻的感情状态;“寒”是男主人公此刻心境的与照。
D.末联中说:我俩相隔不远,可以经常互通音讯,这是自欺欺人之说,与上文主旨不大吻合。
【解析】D 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3、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融情于景,两个“难”字概括了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比喻新颖,语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颈联“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设想,笔法曲折奇丽。
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很多。
【解析】D距离蓬山并没有多少路途,但却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即使有书信也难以寄达,是难有沟通信息的机会的。
4、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颈联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悲伤、痛苦之中寓有抒情主人公的渴望和执着。
B.首句中的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痛苦难堪,第二个指相会困难。
C.前两联着重揭示抒情主人公的内心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
D.后两联写想象对方夜吟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解析】B 对两个“难”字理解颠倒了。
5、下列对《无题》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干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颌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墓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
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解析】D.错误,尾联意思是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答:“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
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
2、“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答:“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
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3、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
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思念。
4、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答: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
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5、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
解。
答: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以巧妙自然的双关、浅显通俗的比喻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今天常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的品质,因而古今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