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一、二、三单元文学常识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知识总结教师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知识总结本册课本分四个单元, 体裁分别是小说、古代诗歌(唐诗)、古代议论散文、科学文艺作品。
其中, 前两个单元侧重“品味与鉴赏”, 第三单元侧重“思考与领悟”, 第四单元侧重“沟通与应用”。
一、第一单元欣赏中外小说:《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
相对于初中阶段所学的小说而言, 这几篇小说情节结构比较复杂, 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比较广, 而且风格多样。
1.《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 为该书序幕之一, 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 对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做了具体的介绍, 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色。
2.《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 关注的是一位下层农村妇女祥林嫂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 一以贯之地体现了鲁迅关注农民命运、反对封建压迫的主题, 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3.《老人与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 成功塑造了一位“硬汉子”形象。
作品中充满象征意味的故事, 简洁洗练的文风, 生动的心理描写, 充分表现了海明威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情节, 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 欣赏《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 可以通过分析这三个要素把握小说的主旨。
而其中, 人物形象的分析则是重点, 三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很成功的, 像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祥林嫂、桑地亚哥, 无不栩栩如生, 学习时可以从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方面来把握。
另外, 在单元提示中提到另外一个学习重点就是品味语言, 包括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以与作者的叙述语言的品味。
前者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得到解决, 后者则需要单独拿出来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两篇的叙述语言相对比较客观,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小说大多是这样的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 《老人与海》的叙述语言, 前者的有意拖沓、刻意啰唆, 后者的简洁明快, 都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
(2021年整理)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学常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学常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学常识的全部内容。
必修三文学常识1、《红楼梦》曾被认为是(体例)小说的巅峰之作,“中国四大名著”之首。
作者,代著名小说家。
全书共回,后40回文字一般认为是所补。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第回.2、《祝福》写于1924年,选自先生的第二个小说集.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3、(篇幅)小说《老人与海》的作者是国现代作家.1954荣获文学奖,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永不服输的“”形象,《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名字)就是此类形象的发展和升华。
4、《蜀道难》是(体裁)旧题,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雅号.李白字,号,时期最杰出的主义(风格)诗人。
5、杜甫字,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主义(风格)诗人,被后世诗家尊为“”。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6、《琵琶行》是一首长篇诗。
作者,字乐天,号。
诗的风格深入浅出,以著称。
他是中唐时期的倡导者,在诗歌创作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7、李商隐,字义山,著名诗人.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
8、《孟子》是记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姓名)言行的书,全书共篇,是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并称为“四书”.9、《劝学》是(朝代)思想家所作,他是先秦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思想的集大成者。
10、《过秦论》是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所作。
高中必修三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高中必修三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高中必修三语文第三单元主要讲述了文学常识与修辞手法。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文学常识的基础概念,还可以深入了解文学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更进一步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下面将重点介绍本单元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文学是指人类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符号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通过一定的手法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社会批判,从而使人们产生共鸣和反思。
因而,文学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艺术。
文学的内涵非常丰富,例如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寓言等。
叙事是指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现情节的发展,展示人物性格;描写是说将自然景象、人物形象外貌等通过语言文字形象化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美感;抒情是说通过诗歌、歌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感受;议论是指通过文章或演说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寓言是指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表达深刻的哲理和思想。
二、修辞手法在文学中,修辞手法是使语言别具一格,形象化、语言化的表现方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1. 比喻是指将两个没有实际关联的事物通过比较联系在一起,使得一个事物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加易于理解。
例如,小桥流水人家的描写就是用比喻的方式来表现一个安逸闲适的情境。
2. 暗喻是指不直接表现命题,而是通过一些隐晦的语言来表达一个意思。
当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会意自可,从而产生某一种情感与体验。
例如诗歌中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描写,就是将美好的、遥远的故事隐秘地表达出来,使读者产生意境与共鸣。
3. 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质与行为。
例如,“月儿胖了,笑眯眯地冲山谷飞来”,就是将月亮拟人,给予月亮一些形象的特质,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4. 排比是指对同类或相近的词语进行并列的修辞手法,目的是加强修辞的效果。
例如,毛泽东的“我们要创造新的历史,我们要万众一心,我们要发扬光大伟大的民族精神”,就是通过排比的方式表达了开创历史的决心与信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总结)

时:
不违农时。季节,名词。
无失其时。机会、时机,名词。
以:
请以战喻。用,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认为,动词。
则:
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
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
胜:
沛公不胜桮杓。shēng,能承担,能承受。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輮以为轮。輮:动词活用作状语,用煣的方法。
輮使之然也。輮:动词活用作状语,用煣的方法。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活用作状语,每天。
吾尝跂而望矣。跂:动词活用作状语,抬起脚跟站着。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高: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高处。
登高而招。高: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高处。
谷不可胜食也。shēng,尽。
二败而三胜。Shèng,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Shèng,超过。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Shèng,战胜、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Shèng,优美的。
数: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
扶苏以数谏故。多次。
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发:
百发百中。发射。
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征召。
请以战喻。战争,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动词作名词。
谨庠序之教。谨:认真从事,形容词作动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为……办丧事,为动用法。
王无罪岁。罪,以……为罪,意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使动用法。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名—动,跑五十步,一百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2345文学常识(全)

1、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戴望舒: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3、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4、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5、《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史事。
《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21 卷。
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
《国语》和《左传》明显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6、《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 编。
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复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备考是关键。
以下
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1. 《庐山谣》
- 作者:宋·陆游
- 内容:该诗是陆游写于分别妻子后对山水和亲人的怀念。
全
诗以咏经典相叠加,寄哀思于画卷之中,表达了作者的别离之苦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醉翁亭记》
- 作者:南唐·欧阳修
- 内容:该文是欧阳修回家途中在醉翁亭听到醉酒叟讲述的奇
闻异事,把所听到的人、事和物逐一展现在读者眼前。
文章构思新颖,内容充实,被誉为小品文之巅。
二、现代文阅读与鉴赏
1. 《围城》
- 作者:钱钟书
- 内容:该小说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多种手法,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旧社会和新社会,传达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2. 《春》
- 作者:鲁迅
- 内容:该文是鲁迅对一群年轻异乡人的描写,深刻而灵动地表现了他们的苦难、乐观和追求。
本文思想深邃,语言简练、风格鲜明。
以上就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复习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您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文学常识

必修1 文学常识1、《雨巷》戴望舒:30 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袖。
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4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 年以后250 多年的许多史料。
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左丘明另著有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传”是解释经书的文字。
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则是西汉刘向编订,写的是战国历史,但不属于先秦散文。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东汉班固的《汉书》5《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 篇。
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6 、《鸿门宴》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 篇,它包括12 本纪(帝王传记)、30 世家(诸侯传记)、70 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 表、8 书,共130 篇。
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
司马迁(约前145- 约前87 ),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韵之离骚” 。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原名周树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 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华盖集》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8、《小狗包弟》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灭亡》等,中篇小说《寒夜》等,以及散文集《随想录》等。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知识点
以下是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的部分知识点:
1. 修辞格: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反复、反问等。
2. 修辞方法:象征、借代、拟声、写景、描写、记叙等。
3. 文体特点:辞章显著、文采飞扬、抒情富厚、思想深刻。
4. 词语运用:词义辨析、虚实夸张、比喻曲折、双关巧思等。
5. 句法结构:并列句、合并句、独立句、主谓一致、倒装句等。
6. 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排比、反问、对偶、比喻、比拟等。
7. 文言文阅读: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古代文化、思想和社会风貌等。
8. 现代诗阅读:阅读现代诗歌作品,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现代人的思考问题。
9. 散文阅读:阅读中短篇散文,了解现实主义、真实主义等文学流派的特点和创作思路。
10. 修辞技巧: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问、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应用和理解。
这些知识点只是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的部分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复习知识点整理复习.doc

高中语文必修三基础知识复习现代文复习一、根据拼音写汉字第一单元chì(敕)造 tán(檀)木 cuán(攒)聚(钱)积zǎn(攒) 赤金盘chī(螭)yīngluò(璎珞)圈kèn(裉)袄 lài(癞)头 dí(嫡)亲翠w ò(幄) 金wěi(蜼)彝 biàn(便)宜行事zàn(錾)银 fǔfú(黼黻) 老mómó(嬷嬷) shù(漱)盂 měngdǒng(懵懂)bèi(惫)懒 chēn(瞋目) píncù(颦蹙) niè(孽)障皮náng(囊) 笑yè(靥)guàn(盥)洗金chuàn(钏) fù(阜)盛 wǎn(绾)发内wéi(帏)cǔn(忖)度朱tà(拓) 手zhuó(镯) 瘦xuē(削) xiāo(削)面 chóu(踌)躇(踌蹰) 宫tāo(绦)miù(谬)论形hái(骸) 醉xūnxūn (醺醺) xùn(驯)服 shàn(讪)笑yǎotiǎo(窈窕)xīn (歆)慕 lǐ(醴)酪(pán shān) (蹒跚) 炮luò(烙) zhuìzhuì(惴惴)不安背qí(鳍) nǎng(攮) gā(嘎)吱邮chuō(戳) qiào(撬)开雪qiāo(橇)zuàn(攥)紧编zuǎn(纂) cuàn(篡)权 sǔn(榫)头 qīng(鲭)鲨第四单元默qì(契) 提纲qiè(挈)领qiè(锲)而不舍咀jué(嚼)jiáo(嚼)舌倒jiào(嚼)yuán(羱)羊 tuǒ(椭)圆撒手人huán(寰) lán阑珊斑lán(斓) 畏xǐ(葸)yān(湮)没 guō(聒)噪 (脊)椎jǐ装(卸)xiè防(御)yù广(袤)mào(璀璨)cuǐcàn 晕(眩)xuàn 脚(踝)hu ái 镶(嵌)qiàn 磅(礴)bó (褶)皱zhě铁(杵)chǔ (忤)wǔ逆狰(狞)níng 杜(撰)zhuàn (湮)yān没二、掌握下列词语的意义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文学常识及基础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及基础知识点汇总一、基础知识点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1.字音阜盛(fù)敕造(chì)台矶(jī)贾赦(shè)姊妹(zǐ)呜咽(yè)绾着(wǎn)盘螭(chī)錾银(zàn)殉葬(xùn)妥当(dàng)忖度(cǔn duó)宫绦(tāo)玫瑰(guī)嫡亲(dí)便宜(biàn yí)驯骡(xùn)翠幄(wò)笨拙(zhuō)璎珞(yīng luò)酒觚(gū)钗钏(chuàn)盥手(guàn)黼黻(fǔfú)懵懂(měng)倭锻(wō)瞋(chēn)视纨袴(kù)蹙眉(cù)罥(juàn)烟两靥(yè)作揖(zuōyī)杜撰(zhuàn)攒珠髻(cuán)敛声屏气(bǐng)削肩细腰(xuē)雕粱画栋膏粱不经之谈王熙凤外甥女2.文学常识(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2)《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全书共120回,前80回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后40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
(3)《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首。
《红楼梦》还被誉为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4)《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全书的序幕之一,通过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一个庞大的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栩栩如生。
本文节选自第三回。
祝福1.字音监生(jiàn)寒暄(xuān)朱拓(tà)陈抟老祖(tuán)间或(jiàn)悚然(sǒng)踌躇(chú)瘦削不堪(xuē)谬误(miù)负疚(jiù)俨然(yǎn)不更事(gēng)讪讪(shàn)形骸(hái)夹袄(jiá)模样(mú)雪褥(rù)威吓(hè)按捺(nà)荸荠(bíqí)驯熟(xùn)呜咽(yè)桌帏(wéi)草窠(kē)鄙薄(bó)渣滓(zǐ)执拗(niù)收敛(liǎn)窈陷(yǎo)洞穴(xué)歆享(xīn)惴惴不安(zhuì)烟霭(ǎi)一瞥(piē)祭祀(sì)炮烙(páo luò)2.文学常识《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基础知识

高语必修三基础知识(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一、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寡人之于国也》等。
二、古代文化常识1、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朕”字用法首创者是秦始皇。
明清两代,“朕”成为皇帝唯一用词。
2、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罃(yīng)。
魏国都城在大梁,所以魏惠王又叫梁惠王。
3、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4、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南部。
5、粟:谷子,脱壳后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6、谷:粮食的统称。
《论语》中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形容一个人缺乏知识,非常懒惰。
“五谷”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 /稻(dào)、黍(shǔ)、稷(j ì)、麦(mài)、菽(shū);另一种是 /麻(m á)、黍(shǔ)、稷(j ì)、麦(mài)、菽(shū。
这两种说法主要差别就是在一种有稻无麻,一种有麻无稻。
主要是因为,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主要产地在南方,北方较少,所以五谷中最初是没有稻的。
7、庠序:庠、序都是古代的学校名称,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弃甲曳.兵()生拉硬拽.()数罟..(cù gǔ)数.落()数.见()不鲜洿.池(wū)鱼鳖.()瘪.三()干瘪.()丧.死(sāng)颓丧.()帛.书()衣.帛()鸡豚.(tún)狗彘.()庠.序()孝悌.()畜.养(xù)牲畜.()饿莩.()饿殍.()四、一词多义1.数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3.发百发百中成语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穷兵黩武成语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草木皆兵成语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五、词类活用(1)然而不王者(2)树之以桑(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4)填然鼓之(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6)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六、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1)斧斤以时进山林(2)申之以孝悌之义(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非我也,岁也《劝学》荀子一、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必修三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必修三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必修三课本的目录主要包括四个单元的内容。
以下是具体的内容概览:
第一单元。
这个单元主要聚焦于古典文学,包括《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等经典作品。
第二单元。
这个单元主要涉及唐诗宋词,包括《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琵琶行并序》、《李商隐诗两首》等。
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主要涵盖了古代散文,包括《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等经典篇章。
第四单元。
这个单元主要关注科普文章和学术论文,包括《动物游戏之迷》、《宇宙的边疆》以及《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等文章。
此外,这个单元还注重表达交流的训练,如“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等学习建议。
总的来说,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必修三的课本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古典文学到现代科普文章等多个领域,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文学常识】高中语文第三册文学常识汇总

【文学常识】高中语文第三册文学常识汇总----f71d1edc-7933-11ec-8b7c-7cb59b590d7d小编导语:关于现代诗人,关于《诗经》和《离骚》,你了解的有多少呢?关于高中的文学常识你又了解多少?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高中语文第三册的文学常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徐志摩(1896-1931)新月诗派代表人物,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康桥:剑桥闻一多:近代著名爱国诗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重要诗集《红烛》、《死水》。
“三美”倡导者: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41穆旦: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之一、诗集探索者、九叶诗集舒婷: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代表作《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普希金: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著名诗歌:自由颂,献给查达耶夫,磁钢小说:船长的女儿,诗性小说叶夫根尼·奥涅金(又名尤金·奥涅金)华兹华斯:英国“湖畔诗派”代表诗人。
佩多菲:匈牙利爱国诗人,代表着《自由与爱》:“生命是宝贵的,爱是昂贵的。
如果是自由,你可以把两者都抛弃。
”第二单元《诗经》和《离骚》分别创造了中国诗歌创作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通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称《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
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
《离骚》是《楚辞》代表作,我国古代最早的抒情诗,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诗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为作章句。
《孔雀东南飞》原名《焦仲卿夫人古诗》,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长的叙事诗。
与北朝木兰词(注:木兰词不是汉代乐府民歌)合称“乐府双璧”。
部编版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部编版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起源,包括诗、词、曲、散文等形式。
古代文学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基石。
2、诗歌古代诗歌是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包括了古代诗人创作的各种长短诗歌。
古代诗歌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古代诗歌除了历史节日、生活琐事、物品赞美、人物抒情等主题外,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古典文学名著古典文学名著是古代文学中的杰作,代表了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如《史记》、《诗经》、《楚辞》等都是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4、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它包括了古代文学、先秦文学、汉代文学、唐宋文学、明清文学等不同时期的文学形态和特点。
5、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的个性特征。
古代文学的风格有饶有趣味、寓意深刻、言简意赅等特点。
6、文学名家文学名家指的是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文学家,如李白、杜甫、李清照、苏轼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家。
二、诗歌鉴赏《部编版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诗歌的形式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主,通过音韵和意象表现感情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形式。
2、诗歌的写作技巧诗歌的写作技巧包括意境的营造、情感的传达、形象的塑造等。
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
3、诗歌的风格诗歌的风格是诗人在创作中形成的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
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诗歌风格,如李白的豪放、杜甫的婉约、白居易的含蓄等。
4、古代诗歌古代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包括了汉赋、魏晋乐府、唐诗等。
古代诗歌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内容多以抒情、描写自然、抒发感情为主。
5、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是中国近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吸收了西方文学的一些元素,如自由诗、象征主义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6、诗歌的鉴赏诗歌的鉴赏是通过对诗歌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来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语文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语文必修三是高中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语文必修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详解。
一、中国古代文学1.《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三百零五篇诗歌,其内容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劳动、民俗、感情等方面。
这些诗歌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人文情感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2.《楚辞》《楚辞》是中国古代楚国的诗歌总集,其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了爱国、离别、思乡等各种情感,笔调激昂豪放,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感情表现力。
3.《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一部古代仿唐文集,共收录了一百篇古文,内容涉及了经史子集、文章、唐宋八大家等方面的文章,语言精妙,内涵深厚,对后世诗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清代贵族阶层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残酷现实。
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和价值。
5.辞赋辞赋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内容包括了抒发感情、赞美美好、抨击社会现象等多个方面,形式多样,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6.诗歌、散文诗歌和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主要体裁,二者皆以语言为媒介,以情感为主题,但在形式和格律上各有千秋,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7.典故典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概念,包括了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传说故事、名句名言等,其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解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文学1.《春》《春》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以悲愤的笔调批判了封建社会、揭露了国民性格的软弱和遭遇的困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启迪性。
2.《呐喊》《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又一代表作,结构松散,但语言生动,视角新颖,以其批判风格为中国现代文学开辟了新的境界。
3.《月亮和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代表作,其内容以描写了一个西方艺术家的生涯和心路历程,反映了现代人在自我认识和自我选择上所遭遇的困境和矛盾。
高一必修三第一课知识点

高一必修三第一课知识点高一必修三第一课是关于文学常识的学习,主要讲解了文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本文将从文学的定义、文学的分类、文学的特点以及文学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人类的语言文字运用艺术的总称。
它是通过文字表达情感、描绘形象、表达思想等一种艺术形式。
文学作品通常以文学性为主要特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类型。
二、文学的分类1. 诗歌:诗歌是以抒发情感、表现美和思想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
它具有韵律和节奏感,常用的形式有古体诗、现代诗等。
2. 散文:散文是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没有固定的韵律和节奏,注重文字的准确表达和对生活的真实描写。
3. 小说:小说是以情节和人物塑造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和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和人性。
常见的小说类型有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
4. 戏剧:戏剧是以舞台演出为主要形式的文学艺术。
它通过对话、动作等手段来传达情感和思想,一般包括话剧、歌剧、京剧等多种形式。
三、文学的特点1. 艺术性: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追求表达的美感和艺术的完美性。
它通过精巧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2. 反映现实: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可以揭示社会问题、表达人类的思考和情感。
3. 主观性:文学作品往往带有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倾向。
不同的作者和作品会有不同的风格和观点。
四、文学的重要意义1. 人文关怀:文学作品可以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给予读者关怀和启发,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情感素养。
2. 文化传承:文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和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3. 语言熏陶: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的熏陶和美化。
它可以提高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养,丰富人们的语言智慧和审美意识。
总结起来,高一必修三第一课是关于文学常识的学习,通过对文学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重要意义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二、三单元文学常识
放诞无礼情深意重云集响应面目全非不经之谈柔肠百结因力乘便奄奄一息纨绔子弟缠绵悱恻三人行必有我师与世隔
绝四通八达韶光易逝得意洋洋生机勃勃混世魔王杜鹃啼
血自由自在人才济济敛声屏气秋月清风比比皆是五彩斑斓百无聊赖司马青衫沸反盈天千呼万唤宽宏大量尽力而为安分守己短兵相接走投无路弃甲曳兵波涛汹涌赤手空拳五十步笑百
步胡思乱想饿殍遍野为所欲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夫当关万夫莫
开杀人如麻揭竿而起穷困潦倒深谋远虑细枝末节自鸣得意同年而语自得其乐引人注目众说纷纭好大喜功微不足道朝气蓬
勃川流不息无关紧要无影无踪气势磅礴璀璨夺目在所不
辞不可思议高深莫测微乎其微畏葸不前刨根究底冷嘲热讽寻根究底兴高采烈汪洋恣肆
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填空题:
1.曹雪芹(约1715-约1764),名(),字(),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
()朝伟大的文学家。
他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大官僚家庭,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将自己的生活为素材,以毕生的精力创作出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2.《红楼梦》,又名《》,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它
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家()府为中心,以()和()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朝人()所续。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线索人物是________。
3.鲁迅,原名________,字_____,我国伟大的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小说集有《》、《》和历史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等。
祝福选自《》。
4海明威,()国著名作家、()获得者。
《老人与海》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老渔夫圣地亚哥的()形象成为世界文学
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之一。
作品有()
()()等。
5李白,字,号,主要作品
有、等,唐
代伟大的()诗人,被称为()。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
善于从民歌、
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
()。
6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
他的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
为“诗史”。
他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代表作:三吏:《新
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7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列的高峰。
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称道,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酒》《越中览古》,杜甫的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如“三吏”、“三别”,《兵车行》《登高》《客至》《咏怀古迹》《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
8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
行、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体裁。
本文选自《白氏长庆集》。
9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
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
10 孟轲,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
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认为“人性本善”。
《孟子》向以长于譬喻和雄辩著称。
11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主张“性本恶”说(孟子主张“性本善”说)。
他学识渊博,重视实践,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第
一篇。
《荀子》是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12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
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
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刘向编)十卷。
代表作有《过秦论》上、中、下三篇,《陈政事疏》(亦名《治安策》),《论积贮疏》等。
13韩愈(768-824),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后世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与孟郊、贾岛等人自成一派,史称\'韩孟诗派\'。
诗文被门人辑为《昌黎先生集》。
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则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