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物流发展史

合集下载

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

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

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
物流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物流行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从最初的手工操作到现代化的自动化系统。

下面是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
1. 人工物流:早期的人类社会,物流主要依赖人力完成。

人们使用手工工具和动物力量进行物品的搬运和运输。

2. 车马时代:随着车辆和马匹的使用,物流行业逐渐进入了车马时代。

人们开始使用马车和驮马,提高了物品运输的效率。

3. 铁路运输:19世纪中叶,铁路的出现革命性地改变了物流
行业。

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大大加快了物品的运输速度和规模,同时也降低了运输成本。

4. 公路运输:20世纪初,汽车的发明和普及使得公路运输成
为物流行业中重要的一环。

公路网的不断扩张,使得货物能够通过公路快速、便捷地运输到各个地方。

5. 航空运输:20世纪中叶,随着飞机的发明和发展,航空运
输成为了物流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航空运输的快速和高效,使得跨国物流变得更加便利。

6. 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物流行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物流管理系统的引入,使得物流过程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和协调,同时也提高了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7. 智能化物流:近年来,物流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无人机、自动驾驶车辆等新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物流行业的效率和可靠性。

总结而言,物流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物流、车马时代、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信息化时代和智能化物流等多个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将继续朝着更加高效、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国际物流的发展经历的几个历程

国际物流的发展经历的几个历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国际物流的发展经历的几个历程
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才越来越扩展,越来越活跃。

尤其在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后,原有为满足运送必要货物的运输观念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系统物流就是在这个时期进入到国际领域。

六十年代开始形成了国际间的大数量物流,在物流技术上出现了大型物流工具,如二十万吨的油轮,十万吨的矿石船等。

七十年代,石油危机的影响,国际物流不仅在数量上进一步发展,船舶大型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而且,出现了提高国际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其标志是国际集装箱及国际集装箱船的发展,国际间各主要航线的走期班轮都投入了集装箱船,把散杂货的物流水平提了上去,使物流服务水平获得很大提高。

七十年代中、后期,国际物流领域出现了航空物流大幅度增加的新形势,同时出现了更高水平的国际联运。

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发展到一个高峰,出现了50 万吨的油船、30 万吨左右的散装船。

八十年代前、中期国际物流的突出特点,是在物流量基本不继续扩大情况下出现了“精细物流”,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同时,伴随新时代人们需求观念的变化,国际物流着力于解决“小批量、高频度、多品种”的物流,现代物流不仅覆盖了大量货物、集装杂货,而且也覆盖了多品种的货物,基本覆盖了所有物流对象,解决了所有物流对象的现代物流问题。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在国际物流领域的另一大发展,是伴随国际联运式物流出现的物流信息和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

信息的作用,使物流向更低成本、更高服务、更大量化、更精细化方向发展,这个问题在国际物流中比国内物流表现更为突出,物流的几乎每一活动都有信息支撑,物流质量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国际物流的发展历程与阶段

国际物流的发展历程与阶段

国际物流的发展历程与阶段
国际物流发展历程及阶段
一、史前时期
史前时期的国际物流可以追溯到古老的丝绸之路时期,是中国与欧洲之间发展贸易关系的开始。

丝绸之路是欧洲商贩运输商品的重要途径,对中国的文化、社会、经济、技术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首次实现国际物流的里程碑。

二、中世纪
中世纪的国际物流已经在发展。

商人开始使用大型的商船群,运输商品。

随着商贸环境的不断完善,商人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贸易范围亦增大,物流运输也发生变化。

海上物流以及铁路货运系统被开发出来,使货物的运输成为可能。

三、十八世纪
十八世纪结束时,许多国际物流公司已经在建立起来,它们负责运输大量货物。

英国和荷兰对下游国家的航运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开始涉及到世界范围的运输。

这时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定点物流。

该模式将原来的点对点的进出口货物运输方式变为了一站式的运输,使货物能够从一个国家运输到另一个国家。

四、十九世纪
在十九世纪,伴随着工业化迅速发展,物流活动日益活跃,其全球范围也有了明显提高。

这时出现了横穿美洲大陆的轮船系统,以及绕行西非的货运网络。

物流的发展史

物流的发展史

物流的发展历程然反映。

因此,物流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它经历了从传统意义上的实物配送PD (physical distribution)到今天的现代物流(logistics)的转变过程。

1。

1物流概念的演变1935年,美国营销协会对其又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1927年,美国学者布索迪(Ralph Borsodi)在《流通时代》中首次使用Logistics一词来面的管理,从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战后,LM理论和方法逐渐由军事领域渗透到工商领域,产生了诸如Business Logistics 之类的新概念,并得到各国实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应用。

1。

2国内外物流的发展1。

2。

1物流在国外的发展的现代化作为物流管理切入点。

由于美国和日本在物流发展进程方面最具有代表性,也是物流研究和物流实践最为先进的国家,因此,这里主要介绍美国和日本的物流发展。

(1)美国物流发展-—追求高度自动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这一句话来形容美国物流业的状况最恰当不过。

其“器”便是物流机械。

也最完善,是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同军队为了卓有成效地调运军用物资,运用运筹学的理论方法,统筹安排人力运力,解决了一系列物流供应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圆满完成了物资的调运和了企业生产的崭新局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这实际上是美国物流业的初创阶段,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初萌生的“物流"现象。

现在,美国的物流已很广泛,涉及对需求的预测,存货控制,物料搬运,订货处理以及厂址、仓库地点的选择,物资的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和储存运输等。

撬动美国物流的杠杆之一是物流机械.为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美国不断加大车辆载重量,一级长途营运企业汽车平均载重量从1950年的5t逐年增加到现在的30t至40t.在液罐车上更是推陈出新,有可运送温度低达-185℃至-235℃压缩气体的保温液罐车,运送温度高达205℃沥青的液罐车及运送熔融合金的带熔液罐车。

国际运输的发展史

国际运输的发展史

国际运输的发展史
国际运输的发展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原始时期:这一阶段以人力运输为主,物流活动主要集中在海港和内陆河流上,主要从事货物的装卸、储存和运输。

2. 工业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物流技术逐渐提高。

例如,铁路、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以及仓库管理、装卸设备等技术的应用。

3. 现代物流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业开始进入现代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专业的物流企业如联邦快递、UPS等开始出现。

4. 智能化物流时期:进入21世纪,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物流业开始进入智能化时代。

智能化物流系统逐渐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各个地区的国际物流发展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例如,欧洲是国际物流的发源地,而东南亚地区的国际物流发展也非常迅速,出现了许多物流中转站,如新加坡和泰国等。

同时,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和贸易中心,其国际物流业也在快速发展。

国内外物流的发展历程及现代物流的新趋势

国内外物流的发展历程及现代物流的新趋势

国内外物流的发展历程及现代物流的新趋势一、国内外物流的发展历程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其生产资料市场经过充分发育,现在已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流通体系。

研究其他国家物流的发展状况,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汲取其失败之教训。

分析国外物流发展的经验与特点,应该说各有千秋——美国强调的是企业的“物流管理”,日本强调的是社会“物流系统”建设。

(一)美国物流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物流活动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80年代前后掀起的放松管制浪潮,为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是1977—1978年《航空规制缓和法》的制订拉开了规制缓和的序幕,加速了航空产业的竞争,从而对货主和运输产生了巨大影响。

紧接着1980年通过了汽车运输法案和铁路法案,根据这两项法案,运输公司可以灵活地决定运费和服务。

到1984年随着海运法案的通过,运输市场已全面实现了自由化,这不仅带来了运输业的激烈竞争,而且由于运费的自由决定、运输路线、运送计划等自由度的增加,使物流业者能够真正满足顾客需求,并实现与其他公司在物流服务上的差别化。

对于货主来讲,可以从发货地到目的地之间自由选择、组合交通工具,实现联合运输。

在物流管理理论上,这一时期随着MRP、闭环MRPI、MRPII、DRP、DRPII看板制以及Just in Time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开发和在物流管理中的运用,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需要从流通与生产的全过程来把握物流管理,而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物流全面管理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手段。

1984年哥拉罕姆·西尔曼(Graham Sharma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物流的重大影响》一文,使物流具有的战略意义得到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

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是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原“国家实物配送管理委员会”)正式将名称从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为Nationa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从而标志着现代物流观念的确立,以及对物流战略管理的统一化。

国外物流的发展阶段

国外物流的发展阶段

国外物流的发展阶段产生于流通过程的物流,随着生产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在每一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方物流开始兴起第四阶段20 世纪90年代至今现代物流高速发展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

产生于流通过程的物流,随着生产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在每一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物流发展阶段的划分可以按照物流发展的时间流程、现代物流的演化过程、物流管理的发展以及考虑物流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特点等多种标准进行划分。

1.按照时间流程划分(1)整个物流发展阶段的划分(见表)现代物流的发展阶段特征阶段美国日本欧洲第一阶段20 世纪初至50 年代物流的萌芽初始阶段。

实业界开始对物流关注1956 年物流概念引进,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重视。

在此期间政府加强对物流基础实施的建设,比较重视有关车站、码头的装卸运作的研究和实践重视工厂范围的物流。

对传递物料搬运进行变革,对厂内的物流进行必要的规划第二阶段20 世纪60至70 年代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形成,物流在为顾客提供服务上起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配送得到快速发展强调实现物流的近代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速道路网,港口设施,流通聚集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的需求增多,形成了基于工厂集成的物流。

成立了动态的物流配送中心。

信息获取采用了电话、计算机等设备和技术第三阶段20 世纪70至80 年代逐步改变传统的采购、销售、研发等企业分解式管理的思维方式,物流已向协作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进入物流的合理化阶段。

用系统的观点开展降低成本的活动,企业内开始出现专业物流部门。

物流子公司开始兴起。

全国范围的物流联网蓬勃发展开始探索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实现物流服务的差别化。

制造业采用准时生产模式。

物流采用了现代的传真、条形码扫描等技术。

第三方物流开始兴起第四阶段20 世纪90年代至今现代物流高速发展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

利用点信息系统、条形码等技术收集传递信息。

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物流合理化观念的面临进一步变革。

物流企业的信息基本现代化。

国内外物流发展史

国内外物流发展史

中国物流业30年发展历程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也是在同一年从日本引进了物流这一概念。

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到了本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物流业有了飞快的发展,所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就有了三次飞跃:第一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物流基础工作的全面展开;第二次是加入WTO,对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冲击;第三是“十一五”规划,物流产业地位的全方位确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表明中国物流作为一个行业登上了历史舞台,而物流行业是由物流企业组成的,是物流企业的联合体,物流企业的出现使中国企业大家族增加了新的成员,改变了中国企业格局。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提供的数字,到2007年底,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已超过5万2千家。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完成的教育部中国物流人才的预测研究报告:目前全国从事物流业的从业人员达到1676万。

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2060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2630万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立以后,全面展开物流基础工作,这些基础工作应该讲是开创性的、全局性的、战略性的。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和开展物流基础工作,是开创性的、全局性的和战略性的,对中国物流事业的推进是一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是加入WTO。

加入WTO给中国传统物流业以巨大的冲击,但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外资进入对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

比如麦肯锡、埃森哲、科尔尼、摩根士丹利等等,他们进入中国,对中国的物流市场、物流现状进行研究。

给了一个比较客观的、科学的分析;联邦快递、联合包裹、美国总统轮船公司等等进入中国,告诉我们国际快递业应该如何进行;马士基、德国邮政、日本通用、新加坡海王等等企业进入中国,告诉我们如何来运作港口物流,如何来运作进出口物流,如何来运作供应链设计;美国普洛斯等外资进入中国,告诉我们如何运作物流地产;国际采购联盟,美国、日本、欧洲的物流协会,告诉我们如何运作物流的行业组织,如何去运作物流知识的普及,如何去运作物流的标准等等。

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1.传统计划储运阶段(建国后—80年代以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即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之前,实际上我国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但由于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所有的物流活动都属于传统的物质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局限于有计划的物质调存活动。

这一阶段主要属于计划物流阶段,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活动。

2.物流概念引入阶段(80年代—9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发展,物流概念与物流意识传入国内,受到政府和部分学者的重视,但按照现代物流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物流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3.初步发展阶段(90年代初—现在)针对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物流十分落后这一极不协调的现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动物流在国内的发展,但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常用跨境物流发展历程

常用跨境物流发展历程

常用跨境物流发展历程
1.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传统物流方式
在这个时期,跨境物流通常采用传统的方式,包括海运、空运和陆运。

这种方式效率较低,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交付。

2. 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初:电子商务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开始兴起。

在线购物的流行促使跨境物流发生了变革。

电子商务平台为商家提供了在线销售和物流服务,为跨境物流提供了更高效快捷的方式。

3. 2000年代初至2010年代初:综合物流服务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跨境物流服务提供商开展了更综合化的物流服务。

他们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全球物流网络,提供从仓储、分拣、打包到运输、清关等一揽子的物流解决方案。

4. 2010年代至今:物流科技的进步
随着物流科技的不断进步,跨境物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

物流科技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物流过程更加智能化、可视化和高效化。

5. 未来发展趋势:无人机、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无人机、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跨境物流将迎来更大的变革。

无人机可以提供快速的空运服务,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仓储、分拣和运输,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准确性。

实用文档之物流的发展史

实用文档之物流的发展史

实用文档之""物流的发展历程发展状况在人们头脑中的必然反映。

因此,物流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它经历了从传统意义上的实物配送PD(physical distribution)到今天的现代物流(logistics)的转变过程。

1.1物流概念的演变1935年,美国营销协会对其又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1927年,美国学者布索迪(Ralph Borsodi)在《流通时代》中首次使用Logistics的军火运输、补给、调配等进行全面的管理,从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战后,LM理论和方法逐渐由军事领域渗透到工商领域,产生了诸如Business Logistics 之类的新概念,并得到各国实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应用。

1.2国内外物流的发展1.2.1物流在国外的发展流体制,美国则以物流机械的现代化作为物流管理切入点。

由于美国和日本在物流发展进程方面最具有代表性,也是物流研究和物流实践最为先进的国家,因此,这里主要介绍美国和日本的物流发展。

(1)美国物流发展——追求高度自动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这一句话来形容美国物流业的状况最恰当不过。

其“器”便是物流机械。

实践最先进,也最完善,是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同军队为了卓有成效地调运军用物资,运用运筹学的理论方法,统筹安排人力运力,解决了一系列物流供应中出现的矛盾和问织管理手段被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开拓了企业生产的崭新局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这实际上是美国物流业的初创阶段,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初萌生的“物流”现象。

现在,美国的物流已很广泛,涉及对需求的预测,存货控制,物料搬运,订货处理以及厂址、仓库地点的选择,物资的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和储存运输等。

撬动美国物流的杠杆之一是物流机械。

为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美国不断加大车辆载重量,一级长途营运企业汽车平均载重量从1950年的5t逐年增加到现在的30t至40t。

简述国内外物流发展历程

简述国内外物流发展历程

简述国内外物流发展历程
国内外物流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手工物流阶段:这个阶段是物流发展的最初阶段,在此期间,物流活动主要依赖人力或畜力完成。

人们使用人力搬运货物,或使用马匹、驴子等动物运输货物。

2. 机械化物流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机械化物流开始出现。

人们开始使用机械设备,如起重机、叉车等来提高货物的搬运效率。

同时,蒸汽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也进一步促进了物流的发展。

3. 信息化物流阶段:20世纪后期,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
的飞速发展,物流信息管理和通讯手段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物流企业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进行订单管理、库存控制等操作,信息传递和协调能力显著提高,同时也加速了物流运输和配送的速度。

4. 现代化物流阶段:现代化物流阶段注重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效益,强调全球物流网络的建设和物流供应链管理。

物流企业开始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物流自动化设备、无人机等,提高物流运输和仓储的效率。

同时,物流企业还强调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注重提供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和定制化服务。

国内外物流发展历程总体上呈现出从手工到机械化,再到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物流领域的创新和变革将持续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国际物流巨头发展史

国际物流巨头发展史

国际物流巨头发展史
国际物流巨头是指在全球物流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的大型物流公司。

这些巨头公司通过全球化布局、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运营能力,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他们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程
度的提高,国际物流巨头逐渐崛起。

最早的国际物流巨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货运业务。

当时,随
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铁路、海运等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物流业开始迅速发展。

一些公司开始专门从事货物的运输和仓储等业务,逐渐形成了最早的国际物流公司。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国际物流巨头开始崭露头角。

20世纪中叶,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国际物流巨头公司开始快速扩张。

这些公司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模式,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市场份额。

在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国际物流巨头公司面临着新的
挑战和机遇。

一些巨头公司通过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展了跨境物流服务,实现了全球物流网络的覆盖。

同时,他们不断优化物流供应链,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国际物流巨头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和合作。

他们不断引进新技术,提升物流服务
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同时,巨头公司之间也进行着合作和联盟,共同应对行业的挑战,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总的来说,国际物流巨头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合作的历程。

随着全球物
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国际物流巨头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

物流发展史

物流发展史

我国物流发展历史1.中国古代物流发展我国物流业发展较早,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就出现了物流业的雏形—古代国家仓储制度;中国古代人民已经开始意识到仓储能够起到调节供需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大环境的影响下,仓储主要起着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的功能;礼记-中庸中记载“书同文,车同轨”道路制定统一的标准,降低了运输成本,方便了物资在各地的周转和运输;中国古代重要的国际物流发展道路从丝绸之路开始;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郑和下西洋是指自明朝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并进行贸易活动;以中国的手工业品换取各国的土特产品,使各国为中国的精美、完好的手工业品所吸引,从而愿意来中国称臣纳贡,进行贸易活动;中国出口的丝织品和瓷器等,早就在亚非各国享有盛誉;亚非的很多国家早就想同中国发展贸易关系;2. 中国近代物流发展史中国近代物流业是在传统观念、经营理念、政府束缚下产生并艰难发展的;物流的发展是随着本国的经济发展而发展的;二十世纪前期,我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治上,受满清政府,帝国主义势力与封建军阀轮番统治;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小农经济体制依然占统治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并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本国经济畸形发展;国家贫困,民生凋敝,国民经济相较西方十分落后,其发展更是举步维艰,正是因为这样的经济状况导致了我国此间的物流事业发展十分缓慢;但与此同时,洋务运动的开展,为我国近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修建了我国最早的一条吴淞铁路,架设电报,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3.中国现代物流发展史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大体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第二阶段:学习和引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第三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第四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一、我国现代物流的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萌芽阶段所对应的社会环境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环境;我国在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之前及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仍然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现代物流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萌芽;“文化大革命”之后,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建设重点领域,其“现代化”被提到议事日程上,这就形成了对现代物流初期的需求;在工业生产领域,即使是当时水平下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也必须对协作关系的各方物流联结做出安排;传统的仓库和储备形态,已不足以支持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的要求;将储运联结在一起,实现一体化,自然成为一种选择;因此,在经济界和企业界已经自发出现了对于现代物流的需求;二、学习和引进现代物流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国策之后,各个经济领域都开始了解发达国家的进展,除了一般的文化传播渠道之外,这个时期不同的政府部门组织相关领域的工作考察团,开始广泛的对国外进行考察;考察带有“对口”的性质,我国在当时承担组织、领导和管理“物流资通”的国家物资总局,便把在日本已经风行的“物流”领域作为考察的对口对象;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10年间,这个系统先后组织了出国考察和接待国外物流考察四十余次,尤其是和日本建立了物流领域的沟通关系;这些考察活动对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仅是考察报告和考察资料成为国内研究物流的重要信息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考察培养了一批人才,前后参与考察的几百位领导、企业家、专家学者,相当一部分都成为了研究和推行现代物流的第一批骨干力量;可见,改革开放政策,给现代物流进入了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容纳了现代物流这种管理模式;我国经济发展,感受到现代物流的需求;个别为发达国家产品进入我国市场进行服务的物流企业率先接受了现代物流运作的念,其成功的运作,逐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内进行现代物流探索和初期实践的领域,取得了经验和教训;理论界和政府推动营造了现代物流的舆论;物流以及物流有关专业设置,确立了物流学科,造就了一批物流人才;三、我国现代物流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现代物流的起步阶段开始于邓小平同志南巡前后;我国改革开放有了深化,这无疑给现代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活力;起步阶段的一项非常重要收获,是对现代物流的探索出现两个重要的特点:多领域的探索和从理论向实际运行与操作的转化;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世界性石油危机,我国可以站在观望的角度来审视这次危机;其实,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推行物流合理化、实施现代物流是应对这种危机的有效办法;90年代末,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和东南亚存在密切的经济交往关系,我们对这次危机有了切身的感受;尤其是以现代物流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和地区表现出了比较强的抗御危机能力,使过去将近20年的现代物流的理论准备迅速被经济界和管理层所接受;那个时期世界银行公布的一组对比性数据,使经济界震惊于我国物流的潜力;这些外在的因素迅速触发了我国经济领域潜在的现代物流需求,现代物流在我国迅速启动;我国现代物流起步期的主要工作是开始实质性的物流运作,重要标志是:学术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推介现代物流;一些率先进行现代物流运作的企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并对经济界产生了实际的影响;有影响的与物流相关的传统大企业,如中远集团、中外运,明确要向现代物流转型;改革开放之后引进的一批与现代物流运作有关的外国企业,已经对谷内企业有了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特区深圳市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地区性的物流规划,而且破天荒地明确现代物流是深圳市三个“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四、我国现代物流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初我国现代物流进入发展期的主要标志是大规模的、普遍的现代物流的建设,在全国迅速普及;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大进展:物流政策环境的建设2001年国家经贸等六部委出台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九部委又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的意见,这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性文件,是我国物流政策环境建设突破性的进展,国内经济界和物流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已经明确了在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方针政策,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必需的;2.物流规划工作物流规划工作是这个时期极具特点的现代物流建设;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全国50多个省、直辖市、中心城市开始或者已经制定了物流规划,数不清的产业和企业也通过制定物流规划切实地开始现代物流系统的建设;如此集中在同一时间、如此广泛、如此大规模的制定一个产业的发展规划,这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是很少有的事情,也是国际上的一项创举;在这些规划中,仅物流基础和园区就规划了200多个;3.物流平台建设作为现代物流基础的物流平台建设,正在大规模的展开并且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物流平台不仅是物流运作的物质基础,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多年以来就受到国家的重视,并且已经发挥了基础的作用,达到了一定的规模;21世纪开始之后,物流平台建设不仅加速在“做大”而且注重完善平台的结构;进展最为理想的是物流信息平台;受惠于国家信息化建设,我国的信息基础网络和实用信息技术已经能够支付现代物流的信息运作需求:远程、即时的通信和数据交换;货物静止和动态的识别;精确和便捷的定位;自动化和无人化的操作管理等;铁路、公路线路的网络,在我国的东部和发达地区,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布局,平台的建设迅速向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推进,覆盖全国有效的物流平台远景已十分明朗;例如,就高速公路网络平台而言,今后30年将形成总量为8.5万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包括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横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并且能够实现和台北的高速公路对接;2010年,西部地区公路网总里程将超过94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2万公里;2020年,二级以上的高等级公路骨架网会覆盖西部地区;2020年,新建的西部铁路业将达到1.6万公里;4.全社会都感知和开始重视物流最近几年,物流已明显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几大“热点”之一,几年前尚且不为人所知的物流行业,现在已经成为热门行业,物流业成为媒体的热点;我们可以看到资源向物流这个热点的明显倾斜:新建和翻牌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几十亿、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资本涌入物流领域,发达国家许多知名物流企业纷纷登陆我国;10年前国内名牌大学还不愿涉及物流,仅有少数几个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现在已经达到两百多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名牌大学进入物流人才培养领域,标志着物流人才和物流学术的心发展局面;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现代物流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运作系统化大规模的、系统性的生产作业要求物流作为生产销售供应链条上的一个系统环节,将生产、销售、配送、运输、物流信息处理等分散的跨越各部门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使物流活动各作业环节统筹协调、整体规划、有效运行,促使生产、采购与市场保持同步,形成以服务客户为主的综合能力,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的效率,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2、物流服务网络化完善的物流网络是现代物流系统的基础条件,地区性物流网络、全国性物流网络、全球性物流网络是现代物流系统不可缺少的资源;物流信息已经从“点”发展到“面”,以网络方式将物流企业的各部门、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等连在一起,实现了社会性的各部门、各企业之间低成本的数据高速共享;从平面应用发展到立体应用,企业物流不仅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而且还要求物流服务向多样化、综合化、网络化发展;3、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现代管理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企业物流管理,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无法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收集采用条形码技术,通过EDI和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在GPS、GIS技术基础上实现产品跟踪,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处理和控制物流信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减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服务系统的快速反应性能;4、物流活动全球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商品的流通,商品的流通必然产生物流;面对社会经济的告诉发展,这决定我们重视物流的重要性;现代物流行业已经实现无国界时代了;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跨国经营和产品本地化生产的浪潮,90年代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国际化采购、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销售格式的形成随之而来就是国际物流的产生;假如没有顺畅的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不会扩大,跨国生产和全球采购也是难以实现;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将会实实在在的出现“物流无国界”的局面;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使企业的发展趋向多国化、全球化,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运营越来越复杂;为了实现资源和商品在国际间的高效流动与交换,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物流运作必须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提供服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物流国际化战略的研发,中国更应顺应趋势,开拓完善物流市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对于已形成规模的物流企业,不仅要加大开发力度,而且要帮助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除技术上的先进性外,更重要的是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对已有规划的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应该提前介入,帮助制定企业物流运作目标和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步骤,帮助建立融资方案和信用结构,把融智和融资结合起来,尽早培育,跟踪开发;3背景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物流基础设施十分丰富,近年来网络购物的流行和快速发展,都已表明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与此同时,虽然在一定时间内物流行业取得了一些的发展,但就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目前的核心竞争力而言,与我国的市场需求还不相称;我国有很多仓储、运输、储运等传统物流企业;在现代物流飞速发展和物流需求精细化的今天,怎样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使之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需要,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的传统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设备落后,员工素质低、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例如,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一倍左右,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能力不足、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必要性,提出了解决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路径和对策,包括确立现代物流理念、转型过程中的战略定位问题、物流功能整合、物流资源整合战略等对策;。

物流发展历程

物流发展历程

物流发展历程一、古代物流的雏形(原始社会 - 18世纪中叶)1. 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人们以部落为单位进行生产和生活。

当时的物流主要是简单的物物交换,人们将自己部落生产的多余物品,如猎物的皮毛、石器等,与其他部落交换自己所需的物品,这种交换活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依靠人力搬运,距离也较短。

2. 古代文明时期(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 运输工具的发展- 在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运输工具逐渐得到改进。

例如,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水运来运输建造金字塔的巨大石块等物资。

他们建造了简单的船只,利用河流的自然力量进行运输,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 在中国,早在商朝就有了马车,到了周朝,马车的制造技术更加成熟,马车不仅用于军事运输,也用于物资的运输。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骆驼成为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运输工具,它能够适应沙漠等恶劣环境,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运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

- 仓储设施的出现- 为了储存粮食等物资,古代各国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仓储设施。

在中国,有常平仓、义仓等。

常平仓主要是政府为了调节粮价、备荒赈恤而设置的粮仓。

在丰收年景,政府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储存起来;在灾年,再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粮食,以稳定物价和保障民生。

这些仓储设施的建设体现了古代对物流中仓储环节的重视。

3. 工业革命前(18世纪中叶之前)- 这一时期,物流活动仍然以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为主,但随着商业的发展,物流的规模和范围有所扩大。

欧洲的一些商业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成为了重要的贸易中心,海上贸易日益繁荣,商船运输的货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包括香料、丝绸、瓷器等奢侈品以及一些基本的生活物资。

但物流的组织和管理仍然比较简单,主要依靠商人自己的经验和一些传统的行规。

二、近代物流的发展(18世纪中叶 - 20世纪中叶)1.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中叶 - 19世纪中叶)- 运输革命- 工业革命带来了运输方式的巨大变革。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铁路运输和蒸汽轮船运输成为可能。

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对比

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对比
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对 比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录
Contents
• 国内外物流业概述 • 物流技术发展对比 • 物流成本与效率对比 • 物流政策与法规对比 • 物流企业竞争力对比 • 未来物流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国内外物流业概述
国内物流业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入,物流业开始起步,主要 集中在运输和仓储领域。
法规完善
我国不断完善物流相关法规,如《中 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法》,以规范物流 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行业的健康发 展。
国外物流政策与法规
政策引导
国外政府通过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引导物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
法规监管
国外政府在物流法规制定和执行方面相对严格,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对物流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进 行严厉处罚。
配送效率
国内配送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配送网络不健全、配送路线规划不合 理以及配送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信息化效率
国内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信息化效率较低,影响了物流效率和 准确性。
04 物流政策与法规对比
国内物流政策与法规
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物流业发展政 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等 ,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国内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
01
国内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大 型的全国性物流企业。
02
国内物流企业服务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差异化 服务,导致竞争激烈。
03
国内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对物流信息的 整合和共享,导致物流效率低下。
国外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
国外物流企业规模较大,拥有完善的物流网络和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能 够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常用跨境物流发展历程

常用跨境物流发展历程

常用跨境物流发展历程跨境物流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和物流服务。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跨境贸易的发展对于跨境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跨境物流的快速发展和变革。

下面是跨境物流发展的常用历程。

第一阶段:手工操作时代起初,跨境物流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物品的装卸、包装、运输等都需要人工操作完成。

这个阶段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标准,物流效率低下,服务质量无法保证。

第二阶段: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跨境物流逐渐实现了信息化。

物流企业通过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将物流信息记录、跟踪和管理实现自动化。

这使得货物的溯源和信息交流更加便捷,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可靠性。

第三阶段: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兴起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跨境贸易需求,物流服务提供商纷纷兴起。

他们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全球合作伙伴网络,在跨境物流领域提供综合服务。

这些物流服务商可以提供货物的仓储、运输、报关,以及信息管理等服务,为客户节省时间和成本。

第四阶段:物流科技的应用随着物流科技的快速发展,跨境物流进一步得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推动。

例如,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货物的追踪和监控,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仓储和配送。

这些创新技术使得跨境物流更加高效、可靠和节能,并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五阶段:跨境电商的爆发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跨境电商迅速发展,为跨境物流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跨境电商平台通过与物流服务商的合作,打造了一套完整的跨境物流解决方案。

这让消费者无需担心海外购物的物流问题,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订单处理和配送服务。

第六阶段:全球化物流网络的构建在全球合作的推动下,一些跨境物流企业开始构建全球化物流网络。

他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物流中心,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物流网络,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和物流协同。

这种方式可以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降低成本,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大,跨境物流发展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智能化的趋势。

中国物流历史及发展之路

中国物流历史及发展之路

中国物流历史及发展之路一、中国物流历史概述中国物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商周时期,商人就开始使用马车和船只进行商品运输。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流业逐渐发展壮大。

在古代,中国的物流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例如人力搬运和马车运输。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化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改进,物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近代物流业的兴起20世纪初,随着中国工业的兴起,物流业开始迅速发展。

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的建设给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大量的商品需要从生产地运输到消费地,物流业成为了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

此时期,物流业主要以货运公司、仓储公司和运输公司为主体,为国内外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三、物流业的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物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提出了“物流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大了物流业的改革力度。

这一阶段,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市场化改革:中国物流市场逐渐实现了市场化,物流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

同时,国内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竞争,提高了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 信息化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物流业开始推行信息化管理和电子商务。

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为了物流企业的重要任务,提高了物流运作的效率。

3. 多元化服务:物流企业开始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货物运输,还包括仓储、配送、供应链管理等。

这些服务的提供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便捷的物流解决方案。

4. 环保可持续发展:物流业也在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推行绿色物流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节能减排的技术和措施,减少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四、现代物流业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物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多样化,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物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中国物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物流业30年发展历程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也是在同一年从日本引进了物流这一概念。

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到了本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物流业有了飞快的发展,所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就有了三次飞跃:第一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物流基础工作的全面展开;第二次是加入WTO,对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冲击;第三是“十一五”规划,物流产业地位的全方位确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表明中国物流作为一个行业登上了历史舞台,而物流行业是由物流企业组成的,是物流企业的联合体,物流企业的出现使中国企业大家族增加了新的成员,改变了中国企业格局。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提供的数字,到2007年底,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已超过5万2千家。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完成的教育部中国物流人才的预测研究报告:目前全国从事物流业的从业人员达到1676万。

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2060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2630万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立以后,全面展开物流基础工作,这些基础工作应该讲是开创性的、全局性的、战略性的。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和开展物流基础工作,是开创性的、全局性的和战略性的,对中国物流事业的推进是一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是加入WTO。

加入WTO给中国传统物流业以巨大的冲击,但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外资进入对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

比如麦肯锡、埃森哲、科尔尼、摩根士丹利等等,他们进入中国,对中国的物流市场、物流现状进行研究。

给了一个比较客观的、科学的分析;联邦快递、联合包裹、美国总统轮船公司等等进入中国,告诉我们国际快递业应该如何进行;马士基、德国邮政、日本通用、新加坡海王等等企业进入中国,告诉我们如何来运作港口物流,如何来运作进出口物流,如何来运作供应链设计;美国普洛斯等外资进入中国,告诉我们如何运作物流地产;国际采购联盟,美国、日本、欧洲的物流协会,告诉我们如何运作物流的行业组织,如何去运作物流知识的普及,如何去运作物流的标准等等。

应该这样讲,这些外资进入到中国以后,他们不仅仅给了我们一种理念,一种模式,也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帮助我们引进了资金和人才。

我们必须坚信这样一种观念: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其结局是加快我们民族物流企业的兴起,在某些方面要超过外资在中国的企业价值。

第三次飞跃是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现代物流业写进我们的五年计划,专门有一节叫“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这么一段文字明确了中国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

在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把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放到第一位。

2007年的统计表明,全社会的物流总额达到75.2万亿人民币,社会物流总费用是4.54万亿,和GDP的比率是18.4%。

物流增加值是1.7万亿人民币,占第三产业的17.6%,占GDP的6.9%。

根据“十一五”计划,国家发改委组织了专家,制定了2008年至2015年全国物流发展的专项规划,这是前所未有的。

三道门槛今后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重点要解决三道门槛。

第一道门槛是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

主要是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同步发展,制造业第一步解决后勤的社会化,第二步解决服务业的专业化,第二产业内的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加以分离。

服务业要从制造业中分离,物流业首先要从制造业突破。

2001年物流总成本和GDP的比率是18.8%,而到2007年底,这个比率仍是18.4%,只下降了0.4个百分点。

其中关键就是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太高,工业品的物流总额占了全社会的物流总额的87.8%,很多的物流成本是在工业制造企业产生的。

制造企业本身来运作物流和外包给第三方来运作物流,这个物流成本是不一样的。

因此现在中国99%的中小企业不应以自营物流为主,应该是以外包为主。

这样一种模式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也需要中国制造企业的领导人的理念转换。

从传统物流到供应链物流这个过程美国制造业花了50年的时间,但中国不能花那么长时间,因此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给中国的物流业的发展设置了一个非常大的瓶颈,也是必须闯过去的关口。

第二道门槛是物流服务商的优化组合。

中国的物流公司成立比较晚,不少物流公司是从那些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等转轨过来的,物流企业还比较年轻。

之前形成的是国有、民营、外资物流公司三足鼎立,但从2006年开始,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在改变。

中国将进入通过并购整合的时期,在三类物流公司中,以运输为主的物流公司利润率最低;以仓储为主的物流公司利润要比运输为主的公司高一倍;综合型的物流公司的利润率要比以运输为主的公司高两倍。

其中的关键,一是物流公司规模还比较小,二是物流公司功能不全,一体化运作能力弱,特别是供应链设计,进行流程再造,绝大部分物流公司还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第二个关口就是物流服务商本身怎样做能使产业提升。

我国的物流业是先进的,但实际上很多物流公司是落后的,运作不合格。

物流本身也有企业提升和产业提升的问题,有整合的问题。

现在外资在加紧整合,国有物流公司也在加紧整合,民营也在加紧整合。

希望这个整合能够加快进度,经过几年的整合在全国真正形成有上百个在国内或者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物流公司。

当然,物流业的基础是中小物流企业,所有的行业,都是由大中小企业集合的,因此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企业结构比例。

第三道门槛是体制性约束。

目前来讲整个中国的体制性约束比较严重,比如说物流资源,很多还是垄断性的,物流市场市场化程度低;现代物流涉及到方方面面,是复合型的产业,而很多部门还没形成合力,组织化程度也比较低。

所以这种体制性的约束,目前而言也是影响中国物流发展的一个大关口。

三大战略第一,点线面结合的空间布局战略。

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物流运行主体系统、物流信息系统,以及物流基础设施系统。

物流不能以行政区划来发展,要按照经济区域来发展。

目前我们正在规划九大物流区,还规划一级节点物流城市、二级节点物流城市和三级节点物流城市,每个城市里面要求有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三级集合,这些都需要一个总体的空间布局。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布局规划战略思想。

第二,超越式发展战略。

美国的物流发展到现在的水平用了100多年的时间。

中国的物流发展大可不必经过100年才能达到美国的水平。

政府提出了中国物流超越式发展战略。

超越式发展战略,就是我们不要花外国那么长的时间。

并不是说中国物流发展可以违背一些经济规律,而是可以超越某些发展阶段。

中国的经济非常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包括不同的行业,情况都完全不一样。

这种情况下,有的可以超越,有的不可以超越,有的可以快点,有的不可以太快,但总体上必须是超越式发展。

比如说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春季南方的冰雪灾害,是对民族的一个考验,同样是对年轻的物流业的考验。

它提出了一个大问题,应急物流系统怎么构建?中国的能源,以石油为例,50%要靠进口,中国90%的能源依靠煤,能源的物流系统怎么构建?粮食的散粮物流系统怎么建?很多方方面面,必须实行超越式发展。

美国物流的发展史美国物流的发展史(和中国物流发展的历史何其相像)一般来说,美国的物流发展分为5个时代,即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

物流的发展历程一、物流概念的产生物流一词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般来说,物流一词的使用始于1905年。

但是,现代社会的物流,特别是作为经营领域的物流,实际上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当然,作为军事领域的“后勤”一词是否属于物流领域暂且别论,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

不论是古代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现代海湾战争,没有物流的支援,军事行动则完全不能想象。

如果从有限的资料追根寻源的话,物流(LOGISTICS)是从古希腊语LOGISTIKE(计算),LOGISTES(计算人员),到拉丁语的LOGISTA,再到法语的LOGISTIQUE,最后发展至英语的LOGISTICS。

二、美国物流的发展历史1、冬眠的50年代50年代美国的物流处于休眠状态,其特征是这一领域并没有一种处于主导的物流理念。

在企业中,物流的活动被分散进行管理,比如,在企业中运输有生产部门进行管理,库存由营销部门管理。

其结果使物流活动的责任和目的相互矛盾。

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的生产满足不了需求,企业的经营思想是以生产制造为中心,根本无暇顾及流通领域中的物流问题。

2、概念化的60年代美国六十年代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是向“富裕的社会”前进。

其间是美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

虽然,当时东西方处于冷战状态中,但美国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当时支撑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强有力的国际竞争能力。

美国的工业品向全世界出口,MADE IN USA成为优质品的代名词。

因此,美国六十年代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时代。

生产厂商为了追求规模经济进行大量生产,而生产出的产品大量地进入流通领域。

大型百货商店、超级市场纷纷出现在城市的内部和郊区。

与此相反地是,60年代美国企业的物流系统却没有很大的改进,如果从物流系统现代化的角度进行定义的话,不如说60年代是美国物流的停滞期。

究其原因,第一,在持续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美国经济时代,作为企业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生产模式下,虽然企业一般都拥有大量的仓库,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的收益相对稳定,使得企业对削减库存不太关心。

在60年代,备货日期达到30天,为此,企业一般都拥有大量库存。

作为企业的物流管理者,大量库存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必要进行改善。

第二,对提供运输服务的物流企业,美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对卡车运输和铁路运输业者,ICC(Interstate CommerceCommission,州际通商委员会)制定了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运费规定,这样就限制了物流行业间的竞争。

运费成为不可浮动的定价,利用企业也就不可能通过压低价格来削减运输成本。

另外,一旦产生由于通货膨胀导致运费上升,则运输业者还可通过交通管理部门提高运费转嫁危机。

因此,一般企业对物流系统的改革并不热心,而且,大多数利用自家车辆进行货物运输。

实际上,由于政府的管理制度限制了物流的发展,同时也没有给予企业更多改革权利,所以当时大多数企业内并不考虑物流改革,仅把物流作为一个成本核算的部门。

对物流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工厂的产成品的物理性的移动功能。

综上所述,60年代物流的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者需求模式的改变60年代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使得人口迅速的增长,出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同时,中心城市的人口向城市边缘地区转移。

这一趋势的变化导致超市和大型百货店向郊区扩张。

同时,人口的增加也促使超市等商品的种类和花色大幅度增加,使得经营者不得不大幅提高库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