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

合集下载

粮食储存与害虫控制的科学方法

粮食储存与害虫控制的科学方法

粮食储存与害虫控制的科学方法粮食储存是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如果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受到害虫的侵害,不仅会造成粮食数量的减少,还可能影响粮食的品质,进而威胁到人们的饮食安全。

因此,了解粮食储存与害虫控制的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一、粮食储存的基本要求干燥粮食的含水量是影响储存质量的关键因素。

大多数粮食在储存前需要将含水量降低到一定水平。

例如,小麦的安全储存含水量一般在12.5%以下,稻谷的安全含水量在13%-14%左右。

当粮食含水量过高时,容易滋生微生物,为害虫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在潮湿的环境下,粮食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容易发生霉变和分解,从而吸引害虫前来觅食和繁殖。

要达到干燥的目的,可以采用自然晾晒和机械烘干等方法。

自然晾晒成本较低,适合小型农户。

在晾晒时,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场地,并且要经常翻动粮食,确保其均匀干燥。

机械烘干则效率更高,适用于大规模的粮食储存企业。

烘干设备可以精确控制粮食的含水量,保证粮食达到安全储存的标准。

低温低温环境能够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缓粮食的新陈代谢,从而延长粮食的储存期。

一般来说,粮食储存的理想温度在15℃以下。

在低温环境下,害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会受到抑制。

例如,当温度低于10℃时,许多害虫的活动能力明显下降,生长繁殖速度减缓;当温度低于0℃时,部分害虫可能会被冻死。

为了实现低温储存,可以利用自然低温资源,如建造地下粮库或者利用山洞等低温环境储存粮食。

也可以采用机械制冷的方式,如在粮库中安装空调或者制冷设备,调节粮库的温度。

不过,机械制冷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清洁储存粮食的仓库和容器必须保持清洁。

在粮食入仓之前,要对仓库进行彻底的清扫,清除仓库内的灰尘、杂物和残留的粮食。

这些残留物可能含有害虫卵或者病菌,会污染新入仓的粮食。

储存粮食的容器也要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害虫在容器内滋生。

在粮食储存过程中,要定期对仓库和粮食进行检查,及时清除发现的杂质和害虫尸体。

如何科学储存粮食避免虫害

如何科学储存粮食避免虫害

如何科学储存粮食避免虫害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之一,科学储存粮食对于保障粮食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其中,避免虫害是粮食储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如何科学储存粮食避免虫害。

一、了解常见的粮食害虫在储存粮食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粮食害虫,以便更好地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常见的粮食害虫有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麦蛾等。

玉米象是一种小型的甲虫,喜欢在玉米、稻谷等粮食中产卵和生长。

谷蠹则主要侵害稻谷、小麦等谷物,它们会蛀食粮食内部,造成粮食质量下降。

赤拟谷盗不仅会破坏粮食,还会分泌出一种有害物质,影响粮食的品质。

麦蛾则多在小麦、稻谷等粮食中产卵,幼虫会啃食粮食。

二、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和环境(一)储存容器1、密封的金属容器金属容器如不锈钢桶、马口铁罐等密封性好,可以有效地阻挡害虫的侵入,同时还能防潮、防鼠。

2、厚实的塑料桶选择质量较好、厚度足够的塑料桶,确保其没有破损和裂缝,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虫作用。

3、麻袋麻袋虽然透气性好,但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消毒和防虫处理,比如用阳光暴晒或者喷洒防虫药剂。

(二)储存环境1、干燥通风保持储存环境的干燥通风,可以降低粮食的湿度,减少害虫滋生的条件。

避免将粮食存放在潮湿的地下室或靠近水源的地方。

2、温度适宜粮食储存的理想温度一般在 15℃以下,高温会加速害虫的繁殖和粮食的变质。

3、清洁卫生储存粮食的房间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打扫,清除杂物和灰尘,减少害虫的藏身之处。

三、粮食入库前的处理(一)晾晒新收获的粮食往往含水量较高,容易滋生害虫。

在入库前,要充分晾晒,使粮食的含水量降低到安全范围(一般在 13%以下)。

(二)筛选通过筛选去除粮食中的杂质、破损粒和虫蚀粒,减少害虫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

(三)消毒可以使用磷化铝等药剂对粮食进行熏蒸消毒,杀死可能存在的害虫和虫卵。

但使用药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注意安全。

四、定期检查和防治(一)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储存的粮食,一般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粮食微生物及粮食防霉

粮食微生物及粮食防霉

粮食微生物及粮食防霉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粮食微生物是寄附在粮食和粮食食品上的微生物的统称。

粮食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它包括了微生物中的一些主要类群:细菌类中的真细菌和放线菌,真菌类中的霉菌,酵母菌和病原真菌等。

它们经常寄附在粮食及其制品的表面和内部。

粮食微生物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粮食中的有机物质,使之变质、霉腐,因而使粮食出现变色、变味、发热、生霉等症状,这就是粮食霉变。

这些异常症状的出现,都是在粮食微生物的侵害下粮食品质发生劣变的反映。

粮食微生物不仅可以导致粮食霉变,而且有的还可以产生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性的毒素。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粮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根据粮食微生物寄附性质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三类:(一)导致粮食和粮食食品霉变的霉腐微生物(二)引起动,植物病害的病原微生物(三)附生在粮食上的附生微生物其中,对粮食安全储藏和食品卫生有直接危害的主要是霉腐微生物。

在霉腐微生物这一庞大类群中,就其危害性而言,则以霉菌为最严重。

这是因为霉菌的代谢活动所要求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远比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为低。

当然,在含水量很高的湿粮上或在富含水分的粮食食品上,细菌和酵母菌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细菌细菌是单细胞有机体,它不能穿透完整的粮粒组织,而必须从自然孔道和伤口进入粮粒,在新收的粮粒上,细菌带菌量在微生物区系中占90%以上,其中主要是一种附生细菌即植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herbicola又名Erwinia Herbicola)在谷类粮食上占优势,它对粮食基本是无害的,随着粮食上霉菌的增加而减少。

细菌分析记录表明在正常的粮粒的外部河内部所发现的细菌有64种,带菌量由1万到几千万之多。

由于细菌生长需要较高的水分,所以在一般的粮食储藏中很难活动,只有在粮食霉变的后期,当相对湿度达到100%而出现游离水的情况下,一些细菌才开始参与活动,这时粮食早已霉烂到毫无食用的价值的地步。

由此可见,细菌对正常储粮的危害作用是有限的。

储粮害虫与技术和化学防治ppt模板

储粮害虫与技术和化学防治ppt模板
• 2、主要形态特征 • 由于大家都认识,请记住它还有两个兄弟(米
象)、(谷象)多分布在南方气温较高地区和新 疆地区。
• 3、生活习性 • 玉米象发生代数视气候而异,普通3—4代,主要以成虫期潜
伏在仓内处潮湿黑暗地缝、砖石、瓦砾、尘荠、杂物或枯树 皮中越冬,以幼虫在粮粒中越冬者极少,且易冻死。倘粮温 较高越冬幼虫则恢复活动继续化蛹并羽化成虫。越冬成虫于 翌平气候上升 后即爬回仓内繁殖为害。
气后应收集残渣及时深埋,妥善处理药剂包装容器中吸附 剂也要深埋。
• (二)氯化苦:
• 硝基三氯甲烷,有强烈催泪作用的毒气,使
用安全有警戒作用,化学性稳定,不燃烧、 不爆炸、不溶于水,对皮肤有强腐蚀作用, 毒性极强。对人致死浓度1K/M3,浓度越高 毒性越大,氯化苦不能熏蒸成品粮(大米、 面粉)可以熏蒸原粮、资材、露天囤及空仓 熏蒸用药剂量,空间20—30 K/M3,粮堆 35—70 K/M3。
储粮害虫的生活习性和 化学防治
一、主要储粮害虫
• 在图上都是我国重点发生的主要粮食害虫,
我们重点讲解四种对储粮危害最大的四种 害虫。为方便大家记住,我们称他们为 “一龙、一虎、二风”。
一龙:玉米象;又称牛子、钻子。
• 1、分布与为害 • 玉米象分布全世界,我国各地普遍发生,辽宁各
地均有发生。成、幼虫危害百余种植物、果实, 对稻谷、玉米、高粱、小麦为害最为严重。它属 于初期性储粮害虫,它对粮食蛀蚀,而造成粮粒, 而破损和碎裂,常常引起后期性储粮害虫大量发 生,对粮食危害极大。
升高到30℃,它一般在粮堆中下层、门口、窗口,印度谷 蛾、麦蛾一般在粮面结网活动,露天囤在囤尖活动。
• 3、杂质区,食料丰富,便于害虫生长产卵,作重点检查。 • 4、根据大部分害虫有上爬性,可检查粮堆高处和墙壁。

食品贮藏中的微生物控制

食品贮藏中的微生物控制

食品贮藏中的微生物控制食品贮藏除了应采取措施避免食品受物理性、化学性污染、机械性损害和鼠类、昆虫危害外,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和控制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和腐败。

我国每年因微生物污染、腐败而损失的粮食、水果、水产、蔬菜、禽蛋、粮食制品、其他副食品,数量十分惊人。

因此,做好食品贮藏,减少损失,无异于增加生产。

在食品贮藏工作中,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对于可能出现的微生物污染进行预防。

一旦出现微生物污染,应采取措施控制。

1、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预防许多食品,如水果、蔬菜、鱼、肉、禽蛋等,内部一般不常含有微生物,但其外表往往带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在某些条件下,其数量相当巨大。

这些微生物的存在,由于它们已适应于这些食品的环境条件,因而极易大量而迅速繁殖。

作为预防措施,首先是对某些食品原料所带有的泥土和污物进行清洗,以减少或去除大部分所带的微生物。

干燥、降温,使环境不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在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的环境、设备、辅料和工作人员,都应注意防止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

无菌密封包装是食品加工后防止微生物再次污染的有效方法。

2、减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的微生物食品及其原料,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微生物,包括有病原菌和腐败菌,不仅可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食用后甚至会引起人们的健康损害。

减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微生物的方法很多,如过滤、离心、沉淀、洗涤、加热、灭菌、干燥、加入防腐剂、辐射等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食品的不同性质,加以选择应用。

但应注意选择的方法应以不损害食品的营养、风味、表观性状、内在质地和食用价值为原则。

3、控制食品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经过加工处理的食品,仍有可能残留一些微生物。

控制食品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可以延长食品的贮藏日期,并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

控制的方法有低温法、干燥法、厌氧法、防腐剂法等等。

基本原理就是创造一个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或加入某些化学药剂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二、防止和减少食品微生物污染腐败的主要保藏方法1、冷藏食品贮藏于低温时可以大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可以由于降低新鲜食品如水果、蔬菜中本身的酶活性,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一、背景介绍储粮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储存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害虫侵害的情况。

这些害虫会繁殖、吞食粮食,导致粮食质量下降、数量减少,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

因此,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储粮害虫种类1. 粉尘螨:主要危害谷物、豆类等干燥物品。

2. 谷蠹:主要危害谷物。

3. 烟草甲:主要危害烟草。

4. 玉米象:主要危害玉米等谷类作物。

5. 红拟谷盗:主要危害稻谷。

三、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1. 清理消毒在储存前对仓库进行彻底清理消毒,清除仓库内的积尘和杂草,并喷洒杀虫剂进行彻底消毒。

这样可以有效地杀死潜伏在仓库内的害虫卵和幼虫,减少害虫的繁殖。

2. 环境控制储粮仓库内应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避免潮湿和高温环境,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

3. 气调贮藏气调贮藏是利用气体作用杀灭害虫的一种方法。

在储粮仓库中,可以通过控制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来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治害虫,还能够延长储存期限,提高粮食品质。

4. 包装防护对于一些易受到害虫侵袭的粮食品种,可以采用包装防护的方法。

包装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防潮、防水、防鼠等性能,并且包装后应该密封严实,避免空气和水分进入。

5.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或微生物来控制害虫数量和繁殖的一种方法。

在储粮仓库中,可以引入一些天敌或微生物来控制害虫数量,如斑蚜、蚂蚁等。

6.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杀虫剂来控制害虫数量和繁殖的一种方法。

在储粮仓库中,可以使用各种杀虫剂进行喷洒和熏蒸,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化学药品应该按照规定用量和方法,并且要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四、总结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措施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害虫种类和储藏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民、仓储企业等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意识,确保粮食安全供应。

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微生物控制策略

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微生物控制策略

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微生物控制策略一、引言微生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很少有人可以避免与生物接触。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品加工、储存和运输方式的变化,微生物对食品卫生的威胁变得越来越严重。

因此,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微生物控制策略显得极为重要,为此,我们将深入探究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微生物控制策略。

二、微生物污染的原因微生物污染是食品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常见的污染源包括不洁的生产设备、不卫生的工作者、污染的原材料、污染的空气和水等等。

此外,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温度变化、包装破损和运输工具的污染也可能导致微生物的污染。

三、微生物对食品的危害微生物污染可以导致多种食物中毒,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引起的中毒。

此外,微生物也可以导致腐败,使得食品不可食用。

因此,控制食品中的微生物对保障消费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四、食品加工中的微生物控制策略(一)清洁和卫生清洁和卫生措施是食品加工中微生物控制的第一步。

生产设备、机器和表面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人员也应该定期接受卫生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消毒程序。

此外,空气和水质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热杀菌加热杀菌是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加热杀菌可以彻底杀死食品中的各种微生物,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此外,加热还可以改变食品的味道和质地。

(三)低温贮藏低温贮藏是许多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通过将食品储存在低温环境下,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繁殖和腐败速度。

因此,在食品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低温储存是非常重要的。

(四)添加防腐剂添加防腐剂是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另一种有效措施。

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包括红曲米、山梨酸钾等。

这些防腐剂可以防止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和生长,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五、食品贮藏中的微生物控制策略(一)注意温度控制温度是控制食品微生物的关键条件之一。

对于易腐食品,应该在恒定的低温环境中贮藏;对于冷藏食品,应该恒定在适宜的低温下;对于干燥食品,应该保持相对干燥的环境,避免受潮发霉。

储粮害虫防范制度

储粮害虫防范制度

储粮害虫防范制度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粮食需求的增长,储粮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储粮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储粮害虫。

储粮害虫不仅会对储粮品质造成影响,还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经济利益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粮食的安全储存和确保粮食供应链的畅通,储粮害虫防范制度应运而生。

一、储粮害虫的种类和危害储粮害虫主要包括谷蠹、谷蛾、赤拟谷盗等。

它们常常滋生在粮食仓库和储存设备中,以粮食为食,繁殖迅速。

储粮害虫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损失:储粮害虫通过咬食粮食,导致粮食失去营养价值,品质下降。

2. 毒素污染:某些储粮害虫会分泌毒素,与粮食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导致粮食被污染。

3. 案件传播:某些害虫可能携带病原体,通过与粮食接触,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造成疾病传染。

4. 经济损失:储粮害虫造成的粮食损失和污染不仅影响粮食价格,还会对农民的收益和国家的粮食储备造成巨大损失。

二、储粮害虫防范制度的重要性储粮害虫防范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提高粮食储存效率,减少粮食储存损失。

其次,它能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供应链的稳定。

此外,储粮害虫防范制度还可以保护环境和农田生态系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三、储粮害虫防范制度的内容和措施1. 预防为主:重点强调预防,通过全面排查,建立健全的储粮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储粮害虫的问题,阻断害虫繁殖的环境。

2. 加强检测:建立完善的储粮害虫检测体系,定期对储存设备和仓库进行检查和鉴定。

通过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及时发现和控制害虫滋生的迹象。

3. 健全储粮处理措施:储粮害虫防范制度应明确各级部门和储粮企业的责任,规范储粮的处理流程。

储粮处理措施包括物理措施、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达到控制储粮害虫的目的。

4. 健全监测和报告机制:建立全面、系统的储粮害虫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储粮害虫的状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害虫滋生。

储粮害虫及防治基础知识

储粮害虫及防治基础知识

储粮害虫及防治基础知识⑴什么是储粮害虫?指危害粮油、粮油加工品及粮油仓房、装具、器材等的昆虫和螭类。

⑵储粮害虫的危害有哪些?第一,造成储粮的重量损失;(一对玉米象及其子代一年可造成21- 28Kg的储粮损失)。

第二,降低储粮的品质(包括营养品质、种用品质、工艺品质和商品价值)。

第三,引起储粮发热、霉变。

第四,破坏性大。

比如谷蠹。

第五,影响人体健康。

第六,影响贸易信誉。

⑶储粮害虫的主要特点一、体小、色暗、善隐蔽一不易发现,加强检查。

二、种类多、繁殖快、分布广一防止大量发生,加强预防。

三、生活能力强,生活范围广一全面防治。

四、适应能力强一全面防治五、贪食、破坏性强——及时消灭。

六、喜肮脏、潮湿、黑暗、温暖的环境——改善环境(清洁卫生)。

⑷储粮害虫分类阶梯分类阶梯即分类系统,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种是基本单位,种以上的分类等级则代表在形态、生理、生物学等方面相近的若干种的集合单位,比如:亲缘关系相近的种归纳为属,相近的属归纳为科等。

种是物种的简称,种是指在形态、生理、生物学及地理分布等方面相同,并在自然情况下能自由交配,产生具有繁殖力后代的个体的总称。

⑸生殖方式:绝大多数属于两性生殖(也称有性生殖),但也有些种类属于孤雌生殖(如:嗜卷书虱)。

⑹变态及其类型:变态:储粮害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体躯逐渐增大,同时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和生活习性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称变态。

分类:根据变态特点分为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两类。

不完全变态(渐变态):渐变态昆虫在其全部发育过程中经过卵期、若虫期、成虫期三个发育阶段。

如:革翅目、啮虫目、蜚镰目和半翅目。

完全变态(全变态):完全变态的昆虫全部发育过程占经过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四个发育阶段。

⑺世代:储粮昆虫由卵离开母体开始,发育至成虫性成熟能繁殖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历程,称为1个世代。

⑻休眠和滞育: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生长发育或生殖中止的现象。

储粮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

储粮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

储粮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李月李荣涛(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成都,610031)摘要微生物形态小、数量大、繁殖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粮食微生物的活动,不仅会影响粮食的安全储藏,导致粮食质和量的损失,而且可能产生真菌毒素污染,严重影响食用者的健康安全。

本文就储粮有害微生物的污染状况及其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在储粮微生物研究和控制方面所做的工作及近期研究动态;最后针对目前此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关于今后储粮微生物研究方面的几点期望。

关键词粮食微生物危害安全储藏研究粮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长的天然培养基。

世界各地所产的粮食、粮食加工产品及饲料上都有大量微生物存在,这些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

其中数量最大、对粮食危害最为严重的是霉菌及其代谢产物。

这一类个体微小不易观察的生物造成的危害却不容忽视。

粮食微生物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粮食中的有机物质,使之变质、霉腐,因而使粮食出现变色、变味、发热、生霉等症状,不但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储藏,导致储粮品质劣变,而且还可能产生毒素污染,危及人畜健康[1,2]。

1 储粮有害微生物及其危害在与粮食储藏相关的微生物中,放线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很少,对储粮安全影响不大;细菌数量虽多,但由于生长条件的限制,其对储粮的危害远不及霉菌。

霉菌是危及粮食安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

1.1 有害微生物在粮食中的污染情况谷物不能及时干燥或储藏期间水分过高,就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导致储粮数量损失及品质降低,尤其是在温度较高时储粮损失更为严重。

在热带、亚热带气候地区,大多数粮食是在湿热季节收获。

对于农户来说,他们缺少相应的干燥设备,不能及时干燥粮食,只能在湿热条件下储存粮食,这样由于霉菌的大量滋生导致粮食迅速变坏。

即使粮食收获后及时晒干了,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储藏仍然会导致储粮水分含量回升,加速粮食霉变。

此外尘介杂质较多的不洁净粮食携带微生物数量多,受机械损伤或害虫危害的破损粮粒极易感染微生物。

结合有害生物生活状态 科学制定粮食仓储方案

结合有害生物生活状态  科学制定粮食仓储方案

结合有害生物生活状态科学制定粮食仓储方案为了合理、科学地进行粮食仓储,我们需要结合有害生物的生活状态,制定相应的粮食仓储方案。

有害生物是指能够危害储存物品安全和数量的昆虫、微生物、鼠类等生物。

在粮食仓储中,有害生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粮食的食害:有害生物以粮食为食物,可以通过啃咬、吸吮、蛀食等方式对粮食进行损害,从而造成粮食的减少和质量变差。

2. 对粮食的污染:有害生物会在粮食上产生排泄物、脱落毛发、细菌等,从而对粮食造成污染,导致粮食品质下降,甚至无法使用。

3. 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有害生物可以通过污染粮食、传播疾病等方式危害人体健康,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健康风险。

因此,在制定粮食仓储方案时,我们需要根据有害生物的生活状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粮食的安全、质量和数量。

1. 储存前的准备:在储存粮食之前,我们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仓库进行消毒,以杀灭仓库内的有害生物;其次要对粮食进行筛选、清洗,去除杂质和污染物,从而减少有害生物的曝露机会。

2. 储存期间的防治:在粮食储存期间,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避免有害生物的繁殖和传播。

具体措施包括:(1)温度控制:粮食的储存温度应该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过低,从而防止有害生物的繁殖。

(2)湿度控制:湿度过高会促进有害生物的繁殖和发展,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控制仓库内的湿度。

(3)通风控制:通风可以有效地控制仓库内的湿度和温度,从而防止有害生物的繁殖。

(4)使用控制措施:在粮食储存期间,我们可以使用化学药剂、生物控制剂等方法来防止有害生物的繁殖和传播,但是需要注意使用的剂量和方法,以免对粮食本身造成损害。

结合有害生物的生活状态,制定科学的粮食仓储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有害生物的危害,并保障粮食的质量和数量。

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恰当的防治措施,以确保粮食的安全和稳定储存。

微生物对粮食储藏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罗柏林

微生物对粮食储藏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罗柏林

微生物对粮食储藏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罗柏林发布时间:2021-07-27T15:07:16.27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作者:罗柏林[导读] 粮食储藏关系到国民的生存以及生活品质,而导致粮食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生物污染。

生物污染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而导致粮食营养、食用品质以及工艺品质发生改变东莞市东站粮食储备库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粮食储藏关系到国民的生存以及生活品质,而导致粮食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生物污染。

生物污染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而导致粮食营养、食用品质以及工艺品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本文对粮食霉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从而希望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提高粮食储藏的质量。

关键词:粮食储藏;微生物;综述;危害;预防粮食中有很多微生物生长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等,因此可以作为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如果粮食的储藏条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就会导致微生物在粮食上大量繁殖,对粮食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产生各种毒素,影响粮食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1 不同途径产生的微生物对粮食的影响在粮食存储的过程中,不同途径产生的微生物对粮食的影响也不同,微生物产生的途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1 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因此也是粮食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风力、昆虫以及雨水传播到已经丰收或者存储的粮食上面,在粮食入库之后就形成了粮食存储区域的微生物系统。

其中,粮食内的害虫和螨虫身上而也带有大量的霉菌孢子,也充当了霉菌孢子传播的工具。

另外有一些害虫以霉菌孢子为食物,因此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活孢子。

这些霉菌孢子遇到合适的条件和环境就会侵染粮食,害虫在咬粮食之后留下的缺口就成了孢子侵染粮食的途径。

由于害虫的数量越来越多,粮食的温度和水分就会越来越大,微生物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多。

1.2 各种设施上的微生物在粮食运输的过程中用到的各种器械,以及加工粮食的器械上面,都会存在大量微生物,尤其是在器械的缝隙、粮食外露的部分,是微生物大量繁殖的主要位置,因此,粮食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也会受到来自设施上的微生物的污染。

粮食仓库害虫防治

粮食仓库害虫防治

粮食仓库害虫防治1. 引言粮食仓库是存储粮食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害虫滋生的温床。

害虫会对储存的粮食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粮食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粮食仓库害虫防治是保障粮食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粮食仓库害虫的种类和危害,并提供一些常见的防治方法。

2. 粮食仓库害虫种类与危害2.1 主要害虫种类1)谷类害虫:如谷蠹、米象、粉尘螨等。

2)蛀干害虫:主要包括书虱、居氏麦盗虫等。

3)转出害虫:如啮小蠹、谷小蠹等。

4)食粮害虫:如木蠹鱼、老鼠等。

2.2 害虫对粮食的危害1)寄生:害虫可以在粮食中寄生,占据粮食的营养,导致粮食的品质下降。

2)破坏:害虫以粮食为食物,会直接破坏或污染储存的粮食。

3)滋生:害虫会在粮食堆中大量繁殖,导致害虫数量剧增,加剧粮食的损失。

3. 粮食仓库害虫防治方法3.1 预防措施•保持仓库的清洁和干燥:经常清扫仓库,清除积尘和碎屑,保持仓库干燥,不给害虫滋生的环境。

•严密封闭:修复和加固仓库的门窗,确保害虫无法进入仓库。

•撤离害虫来源:及时清理残留的谷物和废弃物,减少害虫的滋生源。

3.2 物理防治方法•低温处理:利用低温杀死或冻结害虫。

可以通过冷冻或使用低温气体进行处理。

•高温处理:利用高温杀死害虫和害虫的卵。

可以通过蒸汽熏蒸或使用高温烘干器进行处理。

•曝晒:将粮食暴露在阳光下,害虫会受到阳光的照射而死亡。

3.3 化学防治方法•农药喷雾: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处理,杀死害虫。

•熏蒸:使用具有杀虫作用的气体,将仓库进行熏蒸处理,彻底消灭害虫。

3.4 生物防治方法•引入天敌:引入天敌来捕食害虫,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昆虫病原菌、线虫等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繁殖。

4. 总结粮食仓库害虫的防治是确保粮食质量和安全不可或缺的工作。

本文介绍了粮食仓库常见的害虫种类和危害,并提供了多种防治方法,包括预防措施、物理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

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繁殖和滋生,保障粮食的质量和数量,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水平。

微生物对粮食储藏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微生物对粮食储藏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组成及 数量 。 11 土 壤 中的微 生物 . 粮食 微生 物的 主要来 源是土 壤 。 土壤 中的微生 物
地坪 、 仓墙 渗水 , 仓顶漏 雨等 。 然初始 时可 能只是在 虽
粮仓 的局部 发生储 粮条 件 的恶 化 . 局部 粮食 大量滋 但
长霉 菌后 , 产生 大量 的水分 和热量 , 响周边 粮食 , 会 影
常打开仓库的门窗进行通风 . 以降低粮食温度。春天 气温开始上升时 , 应根据具体情况 , 加强密闭隔热, 尽 量保持 粮食 低温 。 对粮食 仓库 进行 通风 或密 闭操作 在 的过 程 中 , 避 免粮 食 温度 突 然 下 降或 上 升 , 防止 要 以 粮食 水 分转移 和结 露 , 发热 霉变创 造条 件 。 给
粮食仓 库和加 工 厂的机器 、 设备 和运输 工具 上常
沾有 大量 的微生 物 。尤 其是在 缝 隙 、 尘介 杂质 和破碎 粮 粒 营养 物 质 的外露 处 , 滋 生大 量 的微 生物 , 粮 常 使 食在 加工或 运输过 程 中受到污 染
13 不 良储藏 条件 促使微 生物 生长 .
的微 生物 区系 。 害虫 的身体 表面常 带有大 量 的霉 菌孢
坏。 因此 , 有人 将霉 菌 比喻成埋 在粮食 中的 “ 弹 ”一 炸 ,
旦爆 发 , 果将 非常严 重 。 后 在我 国 , 由不 良储藏 条件 导
致 的储 粮事 故 已发 生 过多 起 ,严 重 的使 整 仓粮 食 变 质 。另外 , 这种 粮食霉 变事故 还 可发生 在粮食 的运输
粮堆 发热 霉变 情况 , 以确保 储粮 的安 全J 』 生。若 发生 异
灰 暗或 产生许 多 明显 的颜 色变 化 。
常现 象 , 及时 采取相 应 的处理 措施 ,下转 第 2 ) 应 ( 4页

储粮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储粮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储粮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储粮有害生物是指能够适应一般储粮环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粮堆中,造成粮食数量损失和质量下降,影响储粮安全与稳定性的各种生物。

储粮有害生物种群复杂,生物特性各不相同。

当仓储环境条件满足其生长发育时,储粮有害生物就会大量生长繁殖,给储粮带来巨大损失。

多年来,我国储粮工作者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对储粮有害生物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我国现阶段主要还是以化学防治为主,过分依赖化学农药防虫杀虫的现象依然很普遍。

长期而单一地使用化学农药,引发了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和害虫再猖獗等一系列问题。

在我国某些地区或某些阶段,由于不合理地使用熏蒸剂磷化氢,造成害虫抗药性成倍增加,药效下降,用药量不断提高。

作为防治储粮害虫的“当家药剂”,磷化氢的使用寿命令人担忧。

一旦磷化氢失效,有可能出现“无药可用”的困难局面。

因此,改善仓储环境条件,保护性地使用磷化氢,延长其使用寿命是储粮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储粮工作者和科研人员,要积极探索新的防治途径,切实可行地进行储粮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为全面开展绿色储粮奠定坚实的基础。

1储粮有害生物与仓储环境因子的关系1·1 储粮有害生物的类群一般而言,储粮有害生物包括昆虫、螨类及其它节肢动物、微生物、鼠类和鸟类。

昆虫、螨类、鼠类和鸟类是储粮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它们处于相同或不同的营养层次,直接或间接地依赖粮食而生存。

储粮微生物是指寄附在粮食和粮油食品上的微生物。

包括真菌、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对储粮危害最严重的微生物是霉菌。

微生物是储粮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或转化者,是影响储粮稳定性及品质的主要因素。

1·2 储粮有害生物与仓储环境因子的关系影响储粮有害生物生长发育、繁殖及种群动态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湿度、气体、食物、生物及人为因子,而在仓储环境条件下,与储粮有害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温度、湿度和气体三因子。

微生物残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与预防对策探索

微生物残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与预防对策探索

微生物残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与预防对策探索微生物残留是指在农产品中存在的微生物菌落、孢子、芽胞或其代谢物等微生物组分。

这些微生物残留可能来自农产品的种植、采摘、储存、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

微生物残留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残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并提出预防对策。

首先,微生物残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传播疾病:一些微生物残留可能携带病原体,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如果人体摄入这些残留,可能导致疾病发生,危害人体健康。

2. 寄生虫感染:一些微生物残留还可能携带寄生虫,例如虫卵、蛔虫等。

如果农产品中存在这些寄生虫残留,食用后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损害人体健康。

3. 降低食品品质:微生物残留可能导致食品变质、腐败。

例如,霉菌残留会导致食品产生霉变,产生毒素,影响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针对微生物残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对策:1. 加强农田管理:正确使用农药和化肥,加强对农田土壤的养护和改良,避免农产品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

此外,科学规范的灌溉和施肥措施也可以降低微生物残留的风险。

2. 控制储存和运输条件:在农产品的仓储和运输环节中,要注意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的控制,避免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

同时,加强运输和储存设备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 加强农产品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在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容器和工作环境的卫生管理,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同时,加强工人的培训,提高其个人卫生和操作规范,防止微生物残留的产生和传播。

4. 严格质量监测和检验: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在农产品上市前进行必要的微生物检测和质量鉴定,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检测合格的农产品,可以提供证明和标识,增加消费者的信心。

5. 加强消费者教育: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和关注,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农产品时要选择有保证的产品,合理搭配饮食,避免食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农产品。

食品储存车间的微生物污染和控制方法

食品储存车间的微生物污染和控制方法

食品储存车间的微生物污染和控制方法食品储存车间中的微生物污染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影响食品的卫生和质量。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来减少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微生物污染的风险食品储存车间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微生物污染源,包括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工作人员、设备和原料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污染食品并引起食物中毒和传染病。

控制方法以下是一些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方法:1.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车间的整洁和卫生是控制微生物污染的关键。

定期清洁和消毒车间,并确保废弃物和堆放物的合理处理。

同时,车间的通风和排水系统应进行维护和清洁,以确保空气质量和水质符合标准。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车间的整洁和卫生是控制微生物污染的关键。

定期清洁和消毒车间,并确保废弃物和堆放物的合理处理。

同时,车间的通风和排水系统应进行维护和清洁,以确保空气质量和水质符合标准。

2. 个人卫生管理: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正确的个人卫生惯是防止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措施。

工作人员应定期洗手,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同时,严格控制工作人员患病时的出勤和工作。

个人卫生管理: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防止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措施。

工作人员应定期洗手,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同时,严格控制工作人员患病时的出勤和工作。

3. 设备清洁和维护:食品储存车间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污染。

尤其是食品接触表面,如储存和工作台等,应经常进行清洗和消毒。

设备清洁和维护:食品储存车间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污染。

尤其是食品接触表面,如储存容器和工作台等,应经常进行清洗和消毒。

4. 原料检验和控制:严格把关原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是预防微生物污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定期进行原料的检验和抽样,并确保供货商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原料检验和控制:严格把关原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是预防微生物污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定期进行原料的检验和抽样,并确保供货商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对于霉菌的防治方面除对储粮环境的相对湿度、基质含水量、温度、气体成分等因素加以控制外,还有使用化学药物、臭氧灭菌防霉等方法。但近来在此方面没有更多新的、深入的研究。在国外有关于物理防霉方法——自气调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试验研究,将中等或偏高水分含量的粮食装入一个带拉链的特制塑料包中进行短期密封储藏。这项技术的主要是利用密封条件下,中等偏高含水量的粮食自身呼吸消耗氧气释放CO2的自调节原理形成一个缺氧环境,抑制了霉菌的生长和产毒,此外室内试验还发现粮食在这种水分条件下,在塑料包中还有挥发性脂肪酸产生,进一步起到了抑制霉菌的作用。这项技术只是针对热带、亚热带地区收获后不能及时干燥的粮食的一个短期(1-3个月)的储藏方法,以色列粮食专家Shlomo Navarro对此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B) 在霉菌检测方面已经普及的电子测温技术所能提供的微生物活动信息也是迟后或有限的。采用平板计数法通过检测污染霉菌的种类和数量来判断储粮微生物感染情况,这种方法目前在广泛使用。但由于此传统方法耗时长,有时待粮食中污染霉菌的种类和数量搞清楚后,有些损失已无法挽回,检测结果相对粮情来说有滞后性,且所得的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微生物的生理状态,较难达到保证储粮安全的目的。
T-2 毒素是常见的污染田间作物和库存谷物的主要毒素,对人、畜危害较大。
中国对饲料及原料中T-2毒素的限量为80 ppb。
DON毒素对猪会产生毒性,对人产生食物中毒性白细胞缺乏症。动物饲料中呕吐毒素的中毒症状表现为:厌食、呕吐、消化道发炎、白血球下降、白尿、运动失调、内脏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变质,细胞生长上表现出抑制蛋白质合成和DNA合成的作用。因此,一般要求动物饲料中的DON不得超过2ppm,而人类消费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1ppm。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兽医中心最近为动物饲料规定的限量是4ppm。
赭毒素是温暖地区最重要的仓贮毒素。赭曲霉毒素对动物的肾脏危害最大,可以导致肾癌,此外它对肝脏也有损害,还有免疫抑制、致畸性[5]。赭毒素A是致癌很强的一种毒素。 据报道,每公斤饲料中含有0.2~0.3毫克赭毒素A就能使猪鸡中毒。反刍动物的易感性要小得多,因为其瘤胃中的微生物会将毒素降解。欧盟国家对赭曲霉毒素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极其严格,规定在谷物中不得超过5 ppb,在谷物制品中不得超过3 ppb,在干鲜果品中不得超过10 ppb,中国对谷类豆类中最新限量是5ppb[6]。
有些霉菌的产毒菌株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真菌毒素是严重危及人畜健康的一类物质。根据2003年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对全国128份小麦、稻谷、玉米样品的6种主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T-2毒素、DON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的调查,结果表明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和伏马毒素的检出率较高,其次为黄曲霉毒素,其中长江以南地区生产和储备的粮食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率高于长江以北地区,T-2毒素和DON毒素检出率较低。小麦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感染率高,其次为黄曲霉毒素,T-2毒素和DON毒素检出率较低。稻谷样品中赭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黄曲霉毒素和T-2毒素,其余毒素检出率和含量都很低。
我国东北玉米分离出镰刀菌属14种,青霉属12种,曲霉属13种,其
Hale Waihona Puke 他21属真菌及酵母菌1属。优势菌为串珠镰刀菌(F. moniliforme)、头孢霉(Cephalosporium cordu)、草酸青霉;常见菌有芽枝霉、交链孢霉、木霉、毛壳菌、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产黄青霉、产紫青霉、圆弧青霉、杂色曲霉和灰绿曲霉。储藏期田间真菌迅速减少,但储藏真菌尤其是曲霉则上升较快[4]。
2.1 储粮霉菌
2.1.1 早期研究
A)在储粮霉菌方面,我国专家在80年代进行了一次全面集中的中国粮食和油料微生物区系调查,共查出50个霉菌属182种霉菌。之后虽然也有院所做了一些粮食微生物区系调查,但规模都较小。此外专家们采用不同储藏技术措施对粮食微生物演替规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储粮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
粮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长的天然培养基。世界各地所产的粮食、粮食加工产品及饲料上都有大量微生物存在,这些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其中数量最大、对粮食危害最为严重的是霉菌及其代谢产物。这一类个体微小不易观察的生物造成的危害却不容忽视。粮食微生物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粮食中的有机物质,使之变质、霉腐,因而使粮食出现变色、变味、发热、生霉等症状,不但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储藏,导致储粮品质劣变,而且还可能产生毒素污染,危及人畜健康[1,2]。
伏马毒素(Fumonisins),可导致马脑白质软化症(Equine Leuko-encephalomalacia ELEM),能诱发猪肺水肿(Porcine Pulmonary Edema, PPE)并被怀疑可诱发人类的食道癌等疾病,从而对畜牧业及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美国FDA的推荐限量标准,人类消费的玉米产品2-4ppm,动物消耗的玉米产品为5-100ppm。瑞士人类消费的玉米产品限量为1ppm。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较强的生殖毒性和致畸作用,可使动物发生雌激素亢进症,导致动物不孕或流产,对家畜特别是对猪和羊的影响较大,它能给畜牧业带来经济损失。奥地利的人类食物标准为60 ppb,巴西的人类食物标准为200ppb,法国为200ppb,中国对小麦、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标准为60ppb,玉米,俄罗斯为1000ppb。欧共体至今没有最大限量标准的设置,但有9个国家规定为1000ppb(人类食物中)[7]。
、肝脏损伤,急性中毒AFB1最强。慢性中毒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停滞、体重减轻,生殖能力降低,可降低产奶和产蛋量,造成免疫抑制和反复侵染。人类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食品后可出现食欲减退、发热、腹痛、呕吐,严重者2-3周内出现肝脾肿大、肝区疼痛、皮肤粘膜黄染、腹水及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炎症状。也可能出现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症。一些发展中国家(印度、乌干达)已报道了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的病例。如1974年印度两个邦中的居民吃了发霉的玉米后,397人发生中毒性肝炎。症状是发烧、呕吐、厌食、黄疸,以后出现腹水、下肢浮肿,很快死亡。198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黄曲霉毒素B1列为1A类致癌物质,人类长期低剂量接触可能会有影响,在亚洲和非洲进行的多项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表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与肝细胞癌(HCC)密切相关。在食物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地区,居民肝癌发病率升高;非洲和东南亚一些地区肝癌发病率比欧洲和美洲要高得多,这可能与非洲和东南亚一些地区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较为严重有关。
2 对储粮微生物的研究及控制
粮食是活的有机体,是微生物的永久基质[8],对这个与粮食储藏息息相关的影响因子,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是重要而且必要的。在我国从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一批粮食科研机构的建立,对于粮食储藏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应用基础性理论研究,其中包括对储粮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及控制。
1 储粮有害微生物及其危害
在与粮食储藏相关的微生物中,放线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很少,对储粮安全影响不大;细菌数量虽多,但由于生长条件的限制,其对储粮的危害远不及霉菌。霉菌是危及粮食安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
1.1 有害微生物在粮食中的污染情况
谷物不能及时干燥或储藏期间水分过高,就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导致储粮数量损失及品质降低,尤其是在温度较高时储粮损失更为严重。在热带、亚热带气候地区,大多数粮食是在湿热季节收获。对于农户来说,他们缺少相应的干燥设备,不能及时干燥粮食,只能在湿热条件下储存粮食,这样由于霉菌的大量滋生导致粮食迅速变坏。即使粮食收获后及时晒干了,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储藏仍然会导致储粮水分含量回升,加速粮食霉变。此外尘介杂质较多的不洁净粮食携带微生物数量多,受机械损伤或害虫危害的破损粮粒极易感染微生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欧洲及发展中国家每年由于害虫及霉菌危害造成的粮食产后损失至少在10%-15%。
1.2 粮食微生物的危害
1.2.1 微生物浸染对储粮品质的影响
粮食霉变对粮食品质产生的不利影响表现在:重量减轻、水分增加、脂肪酸值升高、酸度升高、气味不正、发芽率降低、工艺品质变劣等,从而降低了食用及饲用品质,甚至完全丧失使用价值。
1.2.2 微生物对人畜造成的危害
染程度[10]。河南农大的吴坤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非培养状态的微生物进行研究,通过直接提取小麦表面微生物总DNA,利用PCR技术扩增引物,分析扩增产物的多样性推断微生物多样性,实现粮食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快速分析和监控[11]。
C) 在霉菌控制方面,我国从上世纪中期,在防霉问题上深入研究粮堆各种生态因子对霉菌生态的关系,另一方面集中研究高水分粮食防霉应急处理措施。对于高水分粮的应急措施,研究试验了亚硫酸铵、正丁醇、丙酸、丁酸、丙酸与氨水混合液、臭氧等防霉剂。
2.1.2 近期研究及发展
近些年来,此领域的专家也进行了一些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微生物快速检测的研究。河南工业大学的蔡静平教授,以微生物细胞中与代谢活动密切相关的酶活力变化为依据,建立储粮微生物活性新概念,开发了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快速检测粮食的微生物数量变化,监测储粮品质,为有效控制储粮微生物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9]。华中农大的陈福生进行了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储粮污染曲霉研究,通过ELISA检测谷物中曲霉的胞外多糖快速反映谷物中曲霉污
在所有真菌毒素中以黄曲霉的毒性最强,因为它们可引起肝中毒、突变、癌变和免疫抑制等。没有其它毒素有像黄曲霉素这样如此广泛的毒性。黄曲霉毒素是一组极毒的化学物质,主要由黄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 寄生曲霉 (A.parasiticus) 产生。随气候条件由温带到热带,地势由高地到低洼草原地区,粮食、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随之增高,人畜摄入的机率也越高。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急性毒性,也有明显的慢性毒性及致癌性。动物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紊乱、贫血、黄疸
在80年代初,部分专家集中对我国主要粮食(包括稻谷微生物区系、小麦微生物区系、玉米微生物区系)、油料微生物区系作了调查。其中全国小麦微生物区系中真菌30属,101种,酵母属3属,细菌3属,放线菌1属[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