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过程问题对策论文

合集下载

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债转股是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风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开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文章从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构造、债转股后的资产报酬率、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等方面就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展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国有企业负债越来越高,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也日益加大,如何对银企间的债务进展重组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极为突出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于1999年8月通过了《关于实施债转股假设干意见方案》,同意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转为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务企业的股权。

这样,原来的银企债权债务关系就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

这一债转股政策的出台对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债转股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债转股成败的关键。

本文就从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作些探讨。

一、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许多国有企业认为债转股是免费午餐竞相争取,而资产管理公司等部门在选择债转股企业时如果不慎重,可能会引发一些企业的道德风险,形成普遍的赖账局面。

由于债转股使企业原来的巨额债务变成股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大大降低,债务的本息将免于归还,这对任何一个身背大量债务而无力归还的企业来说都是极具诱惑的。

再加上许多企业对债转股认识不够,只是简单地认为债务不用归还,而不知道债转股后,股权要求的回报要高于债权,使得许多国有企业纷纷争取债转股。

即使是本应破产的那些资不抵债、生产和经营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也存在弄虚作假,争取赶上债转股这班车的现象。

另外,虽然国家对债转股的企业提出严格的选择条件,但缺少具体的操作标准,使入围企业选择操作存在弹性。

在这种情况下,在选择实施债转股企业时如果不慎重,可能会使本来能够按期还本付息的债务企业心理不平衡:其领导和员工共同努力,加强经营管理,工程建立精打细算,积极还本付息,结果得不到债转股。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当前市场化债转股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把企业的债务转化为股权,缓解了企业的负债压力,同时也为银行减轻了坏账的风险。

在实践中,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其有效进行。

本文将分析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问题原因分析1.流程复杂、时间周期长当前市场化债转股的流程相对较为复杂,包括了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股权价值测算、债权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等,导致了整个程序的时间周期较长。

这种长时间周期不仅增加了债转股的成本,也增加了各方的不确定性,使得交易不易达成。

2.企业利益诉求不一致在进行债转股的过程中,企业经营者、债权人、银行等各方的利益诉求可能存在分歧。

企业方可能希望通过债转股来减少负债压力,但债权人则可能担心自己的债权价值被稀释,银行也可能对债转股后的企业治理和经营能力存在顾虑。

企业利益诉求的不一致往往会导致债转股谈判的僵局。

3.市场化程度不够当前市场化债转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限制和阻碍,导致了其市场化程度不够。

比如在评估企业资产价值时受到的政策限制、股权交易市场的不健全等因素,使得债转股交易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致使市场化债转股的效率大大降低。

4.政策、法律法规不完善在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的过程中,政策、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是一个阻碍因素。

由于市场化债转股是一个新兴的金融工具,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碰到法律法规的空白和不确定性,也会受到相关政策的限制和影响,导致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债转股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增加。

二、改进建议为了解决市场化债转股流程复杂、时间周期长的问题,可以通过简化流程、优化操作流程,缩短债转股的时间周期。

可以通过简化企业资产评估流程、优化资产评估机制等来加快债转股的进程,同时也可以通过改进相关制度、提高金融机构的处理效率等来缩短债转股的周期。

2.构建多方协调机制、解决利益分歧为了解决企业利益诉求不一致的问题,可以构建多方协调机制,建立企业、债权人、金融机构等各方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通过加强各方的协商和沟通来解决各方利益的分歧。

债转股化解债务(3篇)

债转股化解债务(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融资需求日益增长,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在市场环境下,部分企业面临债务压力,甚至陷入债务危机。

为缓解企业债务压力,我国近年来积极探索债转股这一化解债务危机的新路径。

本文将从债转股的定义、背景、实施方法、优势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债转股的定义债转股,即债务转换股权,是指将企业的债务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转化为股权,从而实现债务风险的化解。

具体而言,债转股是指债权人将其对企业的债权转换为对企业股权的投资,从而成为企业的股东,分享企业的经营收益。

三、债转股的背景1. 企业债务压力加大近年来,我国企业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逐渐凸显。

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总额已达200.5万亿元,同比增长8.9%。

在债务压力下,部分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等问题。

2.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

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政府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推动债转股。

3. 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债转股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债转股化解债务风险。

如《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若干意见》等。

四、债转股的实施方法1. 债权人同意债转股的首要条件是债权人同意。

债权人需评估债转股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决策。

2. 确定转股比例转股比例是指债权转换为股权的比例。

转股比例的确定需综合考虑企业债务规模、股权结构、市场估值等因素。

3. 选择转股方式债转股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转股:债权人直接将债权转换为股权。

(2)发行新股:企业通过发行新股,由债权人认购,实现债转股。

(3)股权转让:企业将部分股权转让给债权人,实现债转股。

4. 转股后股权结构调整债转股后,企业需对股权结构进行调整,确保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债务市场论文-解读“债转股”———债转股成功的关键

债务市场论文-解读“债转股”———债转股成功的关键

债务市场论文-解读“债转股”———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债务市场论文-解读“债转股”———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内容提要]由于历史的、政策的或法律的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多数不良资产来源于国有企业的贷款。

这种银企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资产管理公司(,,,)的所有制形式最有可能是国有的。

,,,的政府职能和行为模式决定其不应具有存续性。

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都是国有的,债转股并没有出现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所有权转移。

债转股作为一种延缓矛盾和风险爆发时间应急性措施的债务重组手段再次提出有其积极意义,但它成功的关键还在于能否以此为契机,催生出一种国企良性运行的新体制:切实规范企业治理制度,彻底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一、债转股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一)所谓债转股,实际上就是将企业所欠的银行债务转换成股权,使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股东,而企业则由债务人变成持股人的公司。

债权转股权有三种途径: 1.是直接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为银行对企业的股权。

2.是银行将债权卖给第三方(如,,,),第三方再将这一笔债权转为股权。

3.是银行将股权交给,,,,由,,,管理,银行再从,,,处获得股息和分红。

问题是银行能否直接持股,这点各国均持谨慎态度,在实践中也不一致:日本、德国的银行可以投资实业,英国和美国不可以,但在美国的破产法中也允许银行在企业陷入困境时可以将对企业的债权转为股权,不过银行不能长期持有,在限定时间内应将其转让。

我国之所以立法禁止商业银行直接持股,主要出于两点担心:一是持股银行与企业互相包庇,银行过度援助企业,以致于与企业同归于尽(最终损失的仍是国家);二是一旦债转股企业没有激活,发生企业清盒,银行若持有债权则可优先受偿,而股权只能最后受偿,银行损失更大。

我们倾向于由银行直接管理股权,把“较好”的不良资产变成股权,剩余的不良资产交由,,,处理。

理由:1.,,,不具有存续性(原因详见后文),不能管理股权;2.“较好”的不良资产可能变好,银行投资有利可图,而,,,为独立法人,其利润与国有银行关联度不高;3.银行需要自己的关系客户,才能在未来的银行竞争中立足。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国有企业债转股是指为了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而进行的一种股权融资方式,其意义在于通过债转股,降低国有企业的债务压力,提高企业的资本实力,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实际运作中,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要采取对策措施来解决。

一、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1. 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问题: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债务过高、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债转股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提高企业的资金实力。

2. 降低企业成本:企业通过债转股方式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推动企业的发展。

3.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转型:债转股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促进企业产权多元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1. 股权结构复杂:由于国有企业属于多层次管理体制,股权结构比较复杂,债转股的运作将受到政策、管理等多方面的约束。

2. 股价波动风险:国有企业债务问题通常伴随着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债转股的实施可能面临股价波动风险。

3. 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确定性:债转股的实施可能受到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确定性影响,导致运作不顺利。

4. 银行与企业之间利益博弈:在债转股过程中,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博弈的风险,可能导致债转股难以顺利实施。

三、对策建议1. 健全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债转股的操作指导,简化债转股程序,提高债转股的成功实施率。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债转股的合法权益,降低债转股的风险。

2. 提升国有企业的治理水平国有企业应当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透明度与规范化程度,提高债转股的成功率。

3. 加强风险防范和管理国有企业在债转股过程中,应加强风险防范和管理,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降低债转股的风险。

4. 增强债转股的操作能力国有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债转股的成功率。

5. 鼓励多元化投资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推动多元化投资,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的资金流入,为债转股提供更多的支持。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摘要】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问题主要包括股权市场不成熟、股权估值困难以及资源错配导致难以退出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股权市场建设、完善股权估值机制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通过这些改进建议,可以有效促进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的顺利进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问题原因,改进建议,股权市场,股权估值,资源错配,股权市场建设,股权估值机制,资源配置,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实际操作中,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股权市场的发展相对不成熟,部分地区和行业的股权市场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和不健全的问题,导致企业在进行股权退出时面临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困难。

股权估值难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股权估值普遍存在着主管部门和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认知理解差异,导致估值结果的参考性不强,难以确定合理的退出价格。

资源错配也是市场化债转股中的一大问题,一些企业在进行股权退出时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链断裂等原因导致退出困难。

针对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改进建议,包括加强股权市场建设,完善股权估值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等方面。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中的难题,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问题原因分析1. 股权市场不成熟当前我国股权市场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交易机制和监管体系,使得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受到限制。

由于股权市场缺乏流动性和透明度,投资者难以实现股权的快速转让和退出,导致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难度加大。

2. 股权估值困难由于市场化债转股股权的估值难度较大,往往存在估值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缺乏公正、透明的估值机制,使得股权交易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限制了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的有效实施。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当前市场化债转股是一种重要的股权退出机制,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债务压力,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改进建议。

本文将从问题原因和改进建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问题原因1.控制权分散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会导致企业控制权分散,股东结构复杂,管理层权责不清,产生管理混乱。

2.价格扭曲市场化债转股的定价存在不确定性,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参与主体的不确定性,导致定价扭曲。

3.信息不对称市场化债转股的信息披露不充分,导致信息不对称,市场无法形成有效的定价,影响了市场化债转股的有效实施。

4.政策环境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环境复杂,缺乏统一政策规范,导致企业在市场化债转股中面临政策风险和不确定性。

5.风险控制市场化债转股涉及到各种风险,企业在进行市场化债转股时,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导致风险管理不到位。

以上就是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接下来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二、改进建议1.加强信息披露在市场化债转股过程中,应加强信息披露,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业务情况、股东结构等信息得到充分的披露,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有效性。

2.完善股权管理机制在市场化债转股过程中,应完善股权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权利和义务,防止控制权过度分散,保障企业的持续稳定经营。

3.建立统一的定价机制在市场化债转股的过程中,应建立统一的定价机制,明确市场化债转股的定价规则,提高市场化债转股的定价准确性和公平性,降低定价扭曲。

4.加强监管和评估在市场化债转股的过程中,应加强监管和评估,建立健全的市场化债转股监管体系,加强对市场化债转股的监督管理,提高市场化债转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提高政策协调性在市场化债转股的过程中,应提高政策协调性,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制定统一的市场化债转股政策,简化市场化债转股的流程,提高市场化债转股的执行效率。

市场化债转股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转股企业视角

市场化债转股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转股企业视角

摘要:市场化债转股是有效减轻实体企业债务负担和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防范化解债务危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

本文首先分析市场化债转股的经济背景、意义和特点,然后从转股企业角度,指出当前市场化债转股存在的“名股实债”倾向、资金成本过高、模式单一等问题,并结合上述问题提出完善债转股配套制度、拓宽资金来源和实施机构范畴、主动提升法人治理及创新交易模式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债转股;市场化;实施机构一、市场化债转股的背景和意义(一)市场化债转股的背景为对冲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外部冲击造成的投资下降影响,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央行亦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借助信贷扩大国内需求,有效对冲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运行。

然而,2013年开始,信贷刺激的“后遗症”也逐渐显现,原材料价格上涨、资产泡沫浮现和实体企业债务不断累积。

根据瑞银证券官方网站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国内非金融部门债务负担达到205万亿元,是当年GDP的2.77倍;其中,企业部门的债务是GDP的1.64倍,远远高出2008年的0.86倍水平,亦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企业杠杆率高企和债务过快增长蕴含着潜在的债务危机和较大的系统性风险。

为防范潜在的债务危机和系统性风险,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五大关键任务。

居高不下的企业资产负债率,不单影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和进度,甚至威胁、损坏“稳增长”大局。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战略部署,从2016年至2018年,国务院及中央有关部委陆续出台债转股相关意见和管理办法:一是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提出在降杠杆中要遵循市场化、法制化等原则;二是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对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的业务范围和规则以及风险管理等内容做了明确规定;三是财政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实施中有关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积极调整、放宽债转股业务相关政策,并在2018年6月央行通过定向降准释放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意在促进债转股业务的加速推进和落地。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包括监管不完善、退出渠道狭
窄以及股权价值不稳定等。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拓宽退出渠道,
并加强对股权价值的管理。

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监管不完善。

在债转股过程中,监管部门对
企业进行了一些审查和评估,但对股权退出的监管却相对不足。

这导致一些企业债转股后,股权退出难、受损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监管。

改进的建议是加强对股权退出的监管,确保
企业能够依法退出,保护债转股股东的权益。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之二是退出渠道狭窄。

目前,市场上的股权转
让市场相对不发达,退出渠道有限。

一些企业在债转股后,想要退出股权却难以找到合适
的买家,或者交易价格低于股权价值。

改进的建议是拓宽股权转让市场,建立健全的交易
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退出渠道,提高股权的流动性和价值。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之三是股权价值不稳定。

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
场环境变化,会直接影响股权的价值。

债转股后,由于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行业变革等
风险,股权价值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

这给股权退出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改进的建议
是加强对股权价值的管理,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股权价值的变动,保护股
东的合法权益。

浅析市场化债转股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市场化债转股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市场化债转股的问题及建议【摘要】市场化债转股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减轻债务压力,促进经济发展。

在实践中,市场化债转股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操作复杂、市场波动等。

市场化债转股可能面临着挑战,比如监管不到位、市场需求不足等。

为了提高市场化债转股的效率,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市场机制。

综合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应明确推进路径,有效实施。

展望未来,市场化债转股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于促进企业发展、优化金融结构等方面具有建设性意义。

加强市场化债转股的推进,有助于提升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市场化债转股、背景分析、意义、问题、挑战、效率、监管、建议、推进路径、前景展望、建设性意义1. 引言1.1 市场化债转股的背景分析在我国,市场化债转股的背景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其中包括资金周转困难、杠杆率过高等问题,市场化债转股的引入为企业摆脱困境提供了新的选择。

随着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债转股成为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融资效率的重要手段。

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市场化债转股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有利于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工作的顺利开展。

市场化债转股的背景分析可以从国内外经济形势、金融市场改革和发展、企业融资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更好地把握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方向和发展趋势,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2 市场化债转股的意义市场化债转股的意义在于推动国有企业的债务风险化解,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可以减轻企业的负债压力,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债转股可以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资本运作效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市场化债转股还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健康,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流入实体经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市场化债转股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还有利于整个经济系统的稳定和繁荣。

市场化债转股的意义在于为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提供新的平台和机遇,推动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国有企业债转股是指国家对于部分债务过高的国有企业进行债务重组,通过将企业原有的债务转化为股权,以此来降低企业负债率,推动企业的发展。

该政策的意义在于,可以减少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同时,债转股也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加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引入更多的市场化运作手段,提高企业的效益。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国有企业债转股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其中比较突出的包括:1.债转股过程中的股权价格问题。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核心是将原有的债务转化为股权,但是在转化的过程中,因为债务和股权之间的价值不对等,导致股权的定价出现困难并存在较大风险。

因此,要加强对股权定价的确立和检测,避免企业股权价值被低估或高估。

2.债转股后企业股权结构问题。

国有企业债转股可以实现股权多元化,引入更多市场机制,但是如果企业的股权结构不够稳定,可能会导致一些资本大鳄抢夺股权,进而影响国有企业的政治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3.债转股后企业治理问题。

将股权分散化可能会对企业的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较为复杂,需要经过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新形势。

如何保证国有企业在债转股后能够维持较好的治理和经营能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在国有企业债转股的运作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股权定价规范化。

在股权定价过程中,可以制定统一规范的股权定价标准和检测方法,避免股权价格不合理导致的经济损失风险。

2.加强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稳定化。

可以通过政府介入或投资者协调来保障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防止企业股权过于分散化的情况发生。

3.优化企业治理机制。

可以通过加强企业内的治理结构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增强企业治理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国有企业在股权多元化的背景下能够更好地运行。

总之,国有企业债转股是国家推动市场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其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但是在运作中还需克服一些问题和难点,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该政策的有效顺利实施。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债转股可以降低国有企业的负债水平,降低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通常负债较多,通过债转股可以降低负债水平,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稳定的环境。

其次,债转股可以优化国有资本的结构,扩大国有资本在战略产业中的比重。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布局,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政府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节国有资本的布局,实现国有资本在重要产业中的比重扩大,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债转股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国有企业通常对外融资条件比较苛刻,通过债转股可以降低企业对外融资的成本,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财务支持。

然而,国有企业债转股在运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首先,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持股比例过高,会对股市造成不利的影响。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持股比例过高,容易对股市造成压力,引起市场不稳定的波动。

其次,国有企业部分债务难以转为股权。

例如,一些国有企业往往在发行债券时承诺了一些高额利率或股息,这些债务难以转换为股权,因此可能会对债转股的实施造成一定的阻力。

最后,国有企业债转股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少数腐败和不透明的情况。

一些财务机构可能会利用债转股实施中的不透明性或不规范行为,施加不正当的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该适度降低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持股比例,以避免对股市造成不利的影响。

其次,政府应该加强债转股的信息公开度,以增加债转股的透明度,有效防范任何腐败和不透明现象。

最后,政府和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特别是对债务结构方面的监管,确保国有企业在债转股过程中能够规范运作,避免不规范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逐渐成为改革的重要一环。

国有企业债转股是指政府通过发行特种债券,将国有企业的债务转为股权,以降低企业杠杆率,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同时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这一政策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运作中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1. 降低企业杠杆率:债转股可以将企业的债务转化为股权,减少企业的负债水平,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 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债转股可以减少企业的利息支出,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3. 提升国有企业效率和竞争力:债转股可以引入社会资本,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激发企业的活力,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在债转股运作中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1. 市场化定价困难:国有企业债转股需要通过市场化方式来确定债转股的数量和价格,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其价值难以准确评估,市场化定价存在一定困难。

2. 资产负债表调整难度大:国有企业在进行债转股时,需要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庞大规模和复杂的组织结构,资产负债表调整的难度较大。

3. 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债转股需要引入社会资本,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不确定性,社会资本对于债转股的参与度并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1. 加强评估技术和方法:针对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可以加强评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提高债转股的市场化定价水平。

2. 精细化管理和调整:国有企业可以加强财务管理,精细化资产负债表的调整,提高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完善引导政策和激励机制:政府可以出台相关引导政策,激励社会资本参与债转股,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完善相关激励机制,提高社会资本的参与度。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模式难点与对策研究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模式难点与对策研究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模式难点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市场化债转股已成为化解企业债务问题,优化融资结构,提升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难点和挑战,包括债务企业配套改革不足、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完善、市场化程度不够、金融机构参与度低等问题。

研究和对策这些难点,解决相关问题,对于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工作,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金融市场稳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难点分析1. 债务企业配套改革不足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需要债务企业的积极配合和主动改革。

由于企业制度机制不健全、内部管理混乱以及经营状况复杂等原因,许多企业并不愿意或者能力有限进行深度改革,导致市场化债转股难以推进。

部分企业恶意破产逃废债务,也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化债转股的风险和难度。

2. 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完善现阶段,市场化债转股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涉及到金融机构、债务企业、资金提供方等多方,风险不容忽视。

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一旦发生债转股项目失败或者资金损失,往往由金融机构承担较大风险,这也制约了金融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积极性。

3. 市场化程度不够尽管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但是市场化债转股仍面临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市场化程度不够高的问题。

在市场化债转股过程中,政府干预过多、市场机制失效,导致市场化债转股工作无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的作用,长期来看,不利于市场化债转股工作的推进。

4. 金融机构参与度低金融机构是市场化债转股的主力军,但是目前金融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是由于债转股项目的风险较大,金融机构承担较大的信用和资金风险;是由于金融机构自身对于市场化债转股缺乏积极支持和配合,导致债转股工作推进缓慢。

二、对策研究为了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加大对债务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债务企业配套改革。

一方面,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为债务企业提供更多的改革支持和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开展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经营管理流程优化、资产负债重组等措施,提高企业自身的债务偿还能力;可以建立专门机构或者专业团队,对于债务企业进行细致地分析和诊断,制定个性化的改革方案,协助企业改革。

市场化债转股的特点问题及建议

市场化债转股的特点问题及建议

市场化债转股的特点问题及建议市场化债转股是指政府在市场化条件下,通过一定的市场化手段,吸引社会资本对企业债务进行转换,从而实现降低企业杠杆率和提高企业财务稳定性的目的。

目前,市场化债转股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市场化债转股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市场化债转股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市场化程度高。

市场化债转股是在竞争性市场机制下实施的,企业自行选择是否参与债转股,自主决定债务转换的价格和股份比例,资本市场投资者也将通过市场化机制来确定债转股投资标的和投资价值。

二、风险大。

市场化债转股涉及到企业的债务转换、股份分配和股票定价等多个环节,其中风险的变数很大,如债务转换后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会有所改善,参与债转股的股东是否能够获得预期收益等都存在不确定性。

三、可操作性难度大。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需要牵涉银行、企业、股票市场等多方面的合作和协调,对于政府主导的整体方案设计和监管环节的落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难以平衡各方利益。

对于欠债的企业来说,可能会因为参与债转股而失去控制权或成为市场化债转股的被动对象;对于银行来说,债务转换需要银行承担很大的风险,银行或许愿意参与前期谈判,但真正在进行债转股时可能并不买单;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市场化债转股的标的企业是欠债的企业,这意味着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较大,投资收益也不稳定。

二、债转股规模有限。

近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和措施,但其实际债转股规模仍然较小。

原因在于在有限的要素条件下,市场化债转股所占的比重还很少,而且规模非常有限。

三、债转股后的企业财务质量得不到根本改善。

部分企业在债转股后,财务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大部分企业其财务质量仍然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这个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模式,并非单纯依靠市场化手段就可以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政府需要积极推动市场化债转股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一、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当前市场化债转股是中国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尤其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工作,希望通过这一方式来解决企业债务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障碍,影响了市场化债转股的效果。

本文将分析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善这些问题。

问题一: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债转股工作的相关政策、国资委、发改委等部门的指导文件等等。

目前,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不足以覆盖所有的情况,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容易出现漏洞和争议。

债转股股权退出的程序和流程也不够清晰,给各方当事人造成了困扰。

改进建议: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债转股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债转股的操作流程和程序,解决债转股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争议和漏洞。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相关机构和企业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债转股操作,确保债转股工作的合法合规。

问题二:市场化债转股难以定价市场化债转股是一项复杂的金融业务,需要对企业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定价。

由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状况各不相同,很难进行统一的定价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定价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债转股的价格出现争议。

改进建议:政府应该指导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在债转股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客观的企业评估,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和评估机构制定出合理的评估方法和标准,为企业的债转股提供科学的定价参考。

问题三:企业主体意愿不强在债转股过程中,企业主体意愿的不强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受到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许多企业主对股权转让并不情愿。

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利益矛盾也给债转股带来了阻碍,企业主体意愿的不强也是导致债转股工作推进缓慢的原因之一。

改进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改革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主体积极参与债转股工作。

可以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对参与债转股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等方式,提高企业主体参与债转股工作的积极性。

浅析市场化债转股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市场化债转股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市场化债转股的问题及建议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化债转股逐渐成为解决企业债务风险的重要手段。

市场化债转股是指将企业的债务转换为股权的过程,并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

这种债转股的方式可以减少企业的债务负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市场化债转股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市场化债转股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市场化债转股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债转股过程中,债权人和股东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债权人通常拥有更多的信息,而股东则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前景了解较少。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债权人在债转股中处于劣势地位,并无法获得公正的回报。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建立信息公开和透明的机制,确保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信息对称。

相关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债转股交易的监管,提高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市场化债转股面临法律和制度方面的挑战。

市场化债转股涉及多个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债务处理法等。

这些法律和制度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和不完善的情况,给市场化债转股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与市场化债转股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框架,确保市场化债转股的顺利进行。

市场化债转股还面临着市场风险和风险分散不足的问题。

在市场化债转股中,债权人通过转股获得股权,股东则承担股权的风险。

市场风险可能导致股权价值下降,股东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回报。

由于债转股的参与者较少,风险分散不足,个别企业的债转股可能对整个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市场风险,同时加强风险分散机制的建设,降低债转股的风险。

市场化债转股还面临着债转率不高的问题。

目前,市场化债转股的债转率相对较低。

债转率低可能会导致债转股效果不明显,无法解决企业的债务问题。

为提高债转率,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应加大债转股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债权人对债转股的认知和接受度。

应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债转股方式,符合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债转股的问题与策略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债转股的问题与策略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债转股的问题与策略
我国上市公司债转股是指将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转换为股票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


转股是一种权益和债务相结合的金融工具,通过债转股可以帮助上市公司解决融资问题,
同时也可以增加股权投资者的收益。

我国上市公司债转股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债转股需要上市公司和债权人的积极合作。

如果债权人不愿意将债券转换为股票,债转股计划无法进行。

债转股可能会导致股权稀释,影响原股东的利益。

上市公司债转股可能面临市场接受度不高的问题,投资者可能会对债
券转换为股票后的公司前景产生疑虑。

针对上述问题,制定一些策略可以辅助我国上市公司债转股。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政策
支持和鼓励上市公司债转股,例如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和提供低息贷款等。

这样可以增加债
权人愿意参与债转股的积极性。

上市公司可以加强与债权人的沟通和协商,以促使债权人
同意债转股计划。

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对债转股计划的解释和宣传工作,提高市场的接受
度。

在实施上市公司债转股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一些策略。

公司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和市场需求来确定债转股的比例和方式。

对于融资需求较大的公司可以考虑将债转股比例
设置得较高,以增加股权投资者的资金来源。

公司应该合理安排债转股的时间和节奏,避
免对原股东利益产生过大的冲击。

公司应该把握好债转股的定价问题,既要考虑到债权人
的权益,又要保护原股东的利益。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1. 引言1.1 市场化债转股背景市场化债转股是指通过市场化方式将债权转为股权,旨在减轻企业负债压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市场化债转股的热潮,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也为金融机构减少了不良资产的压力。

市场化债转股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还可以改善企业的股权结构,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市场化债转股的推动,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化债转股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将部分债务转变为股权,以实现企业结构优化、融资渠道多元化和风险分散等目标。

市场化债转股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方式,还可以为企业引入多元化的股东,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和竞争力。

随着市场化债转股的不断发展,相关政策和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

1.2 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的重要性市场化债转股是指将企业债务转变为股权,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债务的清偿。

股权退出是市场化债转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股权退出意味着债权人可以将持有的股权转化为现金,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来源,有利于企业发展。

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股权退出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负债压力,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股权退出可以为债权人提供退出的渠道,实现资金的回笼。

股权退出可以激励企业管理层积极经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股权退出还可以增加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促进企业和市场的良性发展。

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对于企业和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解决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提升股权退出的效率和品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2. 正文2.1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原因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有效市场定价机制、退出路径不畅通和风险投资机构能力不足等三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债转股过程问题对策论文摘要:债转股是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风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文章从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债转股后的资产报酬率、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等方面就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国有企业负债越来越高,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也日益加大,如何对银企间的债务进行重组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极为突出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于1999年8月通过了《关于实施债转股若干意见方案》,同意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转为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务企业的股权。

这样,原来的银企债权债务关系就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

这一债转股政策的出台对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债转股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债转股成败的关键。

本文就从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作些探讨。

一、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许多国有企业认为债转股是免费午餐竞相争取,而资产管理公司等部门在选择债转股企业时如果不慎重,可能会引发一些企业的道德风险,形成普遍的赖账局面。

由于债转股使企业原来的巨额债务变成股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大大降低,债务的本息将免于偿还,这对任何一个身背大量债务而无力偿还的企业来说都是极具诱惑的。

再加上许多企业对债转股认识不够,只是简单地认为债务不用偿还,而不知道债转股后,股权要求的回报要高于债权,使得许多国有企业纷纷争取债转股。

即使是本应破产的那些资不抵债、生产和经营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也存在弄虚作假,争取赶上债转股这班车的现象。

另外,虽然国家对债转股的企业提出严格的选择条件,但缺少具体的操作标准,使入围企业选择操作存在弹性。

在这种情况下,在选择实施债转股企业时如果不慎重,可能会使本来能够按期还本付息的债务企业心理不平衡:其领导和员工共同努力,加强经营管理,项目建设精打细算,积极还本付息,结果得不到债转股。

它们会降低努力程度,或者干脆不还银行贷款,以便使企业具备能够享受债转股政策的一些标准,这样就有可能形成大规模的赖债局面。

2、有关债转股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目前实施债转股的情况来看,资产管理公司没有在债转股企业组成董事会、选举董事长和聘用总经理的权利,没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审批的权利,没有对债转股资产的保值、收益和处置的权利,没有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做出决定的权利。

这说明在债转股具体实施过程中,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改组、管理、监督缺乏权威性,并没有对企业进行实质性的干预,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股东权利。

其次,在债转股过程中,现在通行做法主要是企业最大比重的债权归哪家银行,就由相应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债转股。

这样虽然使债转股的成本降低,容易操作,但对于单一国有资产企业来说,这种债转股只形成两方股东,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在只有金融管理公司一方对企业进行约束的情况下,将不利于企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现代公司体制。

最后,对企业实施债转股,在原来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经理人员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其派驻企业的监管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这两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使得如何对经理人员和监管人员进行激励约束成为真正防止内部人控制要解决的问题。

3、债转股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很低,使债转股政策目标的实现难度加大。

已实施债转股的企业由于本息免于偿还,能够减少财务费用,会扭亏为盈。

但很多企业的利润远远不及债转股前应支付的利息,并且其资产报酬率是很低的。

例如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北京水泥厂实施债转股后,债务减少5亿多元,预计2000年后利润可达2000万元左右。

仅以初期贷款5亿元计,年均2000万元的收入,其投资回收期在25年以上,年均投资报酬率不足4%,全部利润尚不及债转股前应付利息的一半。

若以该厂现有总资产12亿元计,则总资产报酬率只有1.6%左右。

这说明仅减免债务本息而使企业扭亏为盈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效益低下这一问题。

这种把原来应有利息变成利润的扭亏为盈也决不是债转股政策要实现的目标,其真正目标应该是通过减免债务本息,使企业减轻债务压力后从根本上进行重组、改制,等企业效益明显提高时,资产管理公司出让债转股股份收回资金,真正化解金融风险。

从目前实施债转股的情况来看,债转股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并没有明显提高,使债转股目标实现难度加大。

4、缺乏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使资产管理公司未来的退出存在很大障碍。

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的持股是阶段性的,条件成熟时资产管理公司必会将股权出售给其他战略投资者或通过企业回购、推荐上市等途径进行变现,回收资金。

无论采取哪种退出方式,都离不开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而我国在这方面非常欠缺。

首先,我国股票市场中小股东过多,没有足够的机构投资者。

由于小股东不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控,因此通过上市来解决资产管理公司的退出必会弱化企业股权约束,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

其次,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偏小,如果一批债转股企业上市,将会给股票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另外,我国股票市场投机性较大,很难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价值,使投资者难以通过市场价值来估计债转股股权的真实价值。

最后,目前各大证券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上市推荐、证券承销和二级市场交易方面,而对于证券化、购并、资产重组等真正意义的投资银行业务开展较少并缺乏经验。

这会使债转股股权出让不顺畅,资产管理公司的未来退出存在很大障碍。

二、成功进行债转股的若干对策1、加强债转股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慎重选择实施债转股的对象。

首先,通过各种渠道对债转股政策进行大力宣传并做好进一步的解释工作,使广大国有企业领导真正认识到债转股绝不是“免费的午餐”,而是挽救连银行贷款利息都支不出陷入经营困难的企业不得已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债转股也不只是减少企业的银行债务,而要尽可能给股东支付比银行利息高的红利。

如果不能满足股东利益要求,股东会重新选择管理人员或者转让股份使企业被实力强的优秀企业控股和兼并。

其次,要总结债转股的经验,根据已有的选择条件加紧制定具体操作标准。

在选择债转股对象时,严格按标准进行操作。

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应该主要是1996年以前银行发放的逾期、呆滞和呆帐贷款的债务企业。

对于近期效益有所滑坡的企业,坚决不予实施债转股。

对由于在建设过程中国家未投入资本金,致使负债过高,尽管具有良好盈利能力和前景仍难以自我消化债务负担的企业则应列为债转股的首选对象。

而对于本应压缩淘汰的重复建设,技术设备落后的企业,规模不经济或外部效益差的企业,不仅不能实施债转股,而是应该淘汰。

这样就尽可能防止出现该破产的和能还本付息的企业都争取债转股并由此而引发赖债不还和弄虚作假的道德风险。

2、从立法上保护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东权利,为防止内部人控制可考虑由多家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持股并且要加强激励和监督力度。

为保证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有效行使股东权利,应加快制定《资产管理公司特别法》,对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接收、管理、处置权,对债转股企业的控股权、收益权、管理权、监督权等合法权益,从立法上做出明确规定。

只有这样才能使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行使股东权利具有权威性,有利于企业重组、改制等工作顺利进行。

为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和内部人控制可考虑将多家银行的债权委托多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为对企业的股权或者将一家银行的债权分解后分别委托几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成对企业的股权。

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公司治理结构。

同时,在存在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经理人员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其派驻企业的监管人员这两种委托代理关系的情况下,应借鉴前不久一些上市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的经验,允许国有企业总经理及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派驻企业的高层监督人员以约定的价格购买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

这种股票期权激励办法将极大地调动经营者与监督者的工作积极性。

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对债转股资产损失责任人的处理办法,对于企业经理人员及派驻企业的监督人员的失职、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失,要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的惩罚。

3、调整企业经营结构,处理非运营资产,加强企业管理,努力提高企业资产报酬率。

已实施债转股的企业资产报酬率仍然很低,其原因是多方面,但可归结为两点:一是由于非运营资产过多,这些非运营资产可能是重复建设造成的过剩生产能力,也可能是工艺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闲置设备,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沉淀资金和过多的非生产性资金。

二是运营资产盈利能力低。

因此,应从这两方面着手提高企业资产报酬率。

首先,要通过调整经营结构来使非运营资产减少、改良和消失。

其主要方法是:关闭没有市场、没有竞争力、工艺落后或成本过高的业务部门,对有些采取多元化经营且战线过长分散资源使核心业务竞争力不强的企业进行合并,剥离出售非核心业务的资产等。

其次,要努力提高运营资产的盈利能力,其方法除了对企业进行彻底公司制改制、完善治理结构外,主要是花大力气抓管理,科学决策,科学管理,重点加强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

同时企业要增强市场意识和观念,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流通,减少产品积压和库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大力发展完善资本市场,加快发展中介机构。

在资本市场数量扩张的同时,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

要大力引导居民储蓄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弥补大量债转股企业上市的资金缺口。

扩大证券投资基金在同业拆借市场的融资业务和券商用股票抵押向商业银行融资业务。

适当降低国有股的比例,加大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比例,增加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投资基金的数量,这样可以改进我国股票市场小股东过多不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的现状,使上市公司真正置于投资者的监督之下。

同时,扩大现在各大证券公司的证券化、资产重组、企业购并、资金管理等业务,使其发展成为真正意义的投资银行。

最后,由于资产管理公司在业务运作上也具有多种资本市场手段等功能,也应使其功能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1、吴有吕、赵晓:《债转股:基于企业治理结构的理论与政策分析》,《经济研究》2000.22、郑良芳:《债转股的风险及策略分析》,金融早报,2000.3.143、金琼:《债转股实施过程中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上海金融》2000.24、周天勇:《债转股的流程和运行机制》,《经济研究》2000.15、郭小芳:《债转股与国有资产重组》,《经济导刊》19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