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题
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他是启蒙刘慈欣科幻梦的偶像……
许旸
凭《三体》成为首位摘得世界科幻荣誉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今年春节档爆款电影《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如今,刘慈欣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大IP,但你知道,启蒙大刘的第一本科幻小说是什么吗?
原来就是上世纪50年代引进出版的凡尔纳《地心游记》。

读小学的刘慈欣从床底下将父亲的一箱书籍翻出来读,“感觉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被打开了窗户。

也就是这些当时被视为‘不务正业’的闲书,一下子为我打开了广阔的世界,让我的想象飞出了乡村,飞出了中国,甚至飞出了太阳系。

”刘慈欣记得,那是个很热的夏天黄昏,一口气读完《地心游记》,深受震撼;之后他又读到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科幻文学作品……
后来的故事你们也都知道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青少年时期对于经典科幻作品的大量汲取,就没有大刘日后科幻创作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源泉。

说到大刘科幻启蒙第一人,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都出自他手。

当然,高产并不是他唯一的标签,既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一是可怕的想象力。

并不仅仅是天马行空,更在于对未来的精准预估。

回头去看凡尔纳所在的150年前的欧洲,进化论刚刚被提出,元素表还在门捷列夫的脑子里,诺贝尔还在玩火,电还没有进入工业取代蒸汽动力,更不要说各种基于电能的技术了。

没有汽车、没有飞机,啥都没有。

中国那个时候在进行太平天国运动和抗击第二次鸦片战争。

但那时候凡尔纳的书里已经有了什么呢?
有伟大的潜艇鹦鹉螺号,有罗比尔的直升飞机信天翁号,有巨大的钢铁浮岛,有磁悬浮的高速铁路,有太空旅行……有些即使是10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觉得不可思议。

他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科技,大多最终成为了现实。

他的小说不仅是科学的幻想,更是科学的预言。

如果不是穿越者,那只能说明,凡尔纳站在1860年代,对未来百多年科技发展,有着透彻的认知。

也难怪法国科学家奥泰胜曾说:“现代科技只不过是他的预言附之实践的过程。


凡尔纳另一个厉害的原因在于,他有着生动的文笔。

在他的书中,科技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原理,这个世界也不是让人恐惧的赛博朋克。

他笔下的人物,都有着19世纪中期科技大爆炸年代那令人无比向往的热情——到天空去、到海洋去、到地心去、到宇宙去,没有任何地方能够阻挡主人公的脚步,只要我们有想去的热情。

在他的故事里,这个世界有苦难,有风险,甚至有死亡。

但永远不缺少的,就是勇气,勇气是引领我们每个人投入科学之路,去探究这个世界的必须要素。

(选自《文汇报》2019年03月16日,有删改)链接材料:
我落后尼摩船长二十步的距离,这时我看到他突然转身向我扑来,用他强有力的手将我按倒在地。

同时他的伙伴也把康塞尔扑倒。

起初我不知道突然袭击是什么原因,但是我看到船长也躺在我身边一动不动,才安下心来。

我平躺在地上,正好躲在一丛水藻后面。

当我抬起头,就窥见两团庞然大物声势浩荡地从我跟前游过,闪着磷光。

我血管里的血都凉了!我们正躺在两只可怕的鲨鱼身下。

这可是大青鲨,一种致命的食人鲨,巨大的尾巴,暗淡的眼神,口鼻部周围布满圆孔,分泌出磷光物质。

这种怪兽可以用它的铁颔轻易将人搅成肉酱!我不知道康塞尔是不是还惦记着分类,但是我看着他们银白的肚皮,长满尖齿的血盆大口,一点儿科学的兴致都没有——作为弱者的恐惧远压过一个自然历史学教授的专业兴趣。

幸运的是这种食肉动物的视力不怎么样。

它们径直游过,没注意到我们。

棕色的鱼鳞从我们身边擦过。

我们奇迹般的躲过此劫。

在鹦鹉螺号的电灯指引下,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船边。

外门已经打开,我们鱼贯而入,尼摩船长最后关上舱门。

然后按下按钮,我听见水泵启动的声音在船内响起,身边的水位慢慢下降,几分钟后舱内水就排空了。

里面的舱门开启,我们回到军火库中。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凡尔纳的《地心游记》为童年时期的刘慈欣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幻世界的大门。

B.儒勒·凡尔纳创作了许许多多经典的科幻作品,高产,是他身上诸多标签之一。

C.直升飞机、太空旅行……凡尔纳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科技,最终都成为了现实。

D.凡尔纳的作品不是冰冷冷的数字和原理,而是充满了对人类社会的深切关怀。

(2)文章倒数第二自然出现了一个陌生词汇“赛博朋克”。

网络对这个词作了如下介绍,根据语境,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借助外语发音演变成的外来词。

B.这代表了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

C.其反映的时间与现实有极大的距离。

D.其塑造的人物对未知世界充满热情。

(3)作为“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作品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根据文章概括并结合链接材料分析。

【答案】(1)C
(2)D
(3)示例:凡尔纳作品的特点:①基于对未来精准预估的可怕想象力。

②生动地文笔。

链接材料写人们乘坐鹦鹉螺号潜入深海底部,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后来成为了现实,突遇大青鲨的威胁,“我”的紧张,恐惧,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解析】【分析】(1)C项中,“直升飞机、太空旅行……凡尔纳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科技,最终都成为了现实”这个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中的表述是:“他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科技,大多最终成为了现实。

”所以答案选C。

(2)“赛博朋克”是音译外来词,英文是cyberpunk,它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以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为主题,小说中通常有社会秩序受破坏的情节。

从原文中“在他的书中,科技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原理,这个世界也不是让人恐惧的赛博朋克”这句话可知,赛博朋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让人感到恐惧的,所以选项D的表述不符合原意。

故选D。

(3)原文“凡尔纳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一是可怕的想象力。

并不仅仅是天马行空,更在于对未来的精准预估”这句话介绍了凡尔纳作品的第一个特点;原文“凡尔纳另一个厉害的原因在于,他有着生动的文笔”这句话介绍了凡尔纳作品的第二个特点。

考生找出这两个特点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即可。

链接材料写的是人们乘坐鹦鹉螺号潜入深海底部的情景,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后来却成为了现实,这让读者具体形象地感受到凡尔纳作品可怕的想象力;同时,材料中“就窥见两团庞然大物声势浩荡地从我跟前游过,闪着磷光”,“巨大的尾巴,暗淡的眼神,口鼻部周围布满圆孔,分泌出磷光物质”,“这种怪兽可以用它的铁颔轻易将人搅成肉酱”等语句让人体会到凡尔纳作品生动的文笔。

故答案为:⑴C;⑵ D;
⑶示例:凡尔纳作品的特点:①基于对未来精准预估的可怕想象力。

②生动地文笔。

链接材料写人们乘坐鹦鹉螺号潜入深海底部,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后来成为了现实,突遇大青鲨的威胁,“我”的紧张,恐惧,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
⑵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的,找到答题关键区域,抓住与选项有关的语句,将选项与原文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⑶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想象鸟鸣的幸福
①我一直认为,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缘于它们质朴的乡土味。

鸟们是乡村的天使,是乡村用雨水和谷粒喂养出来的。

它们总会在某个渐渐沥沥的早晨或夜晚,站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

我知道好多人不知道应该把自己归到城市一族还是乡村一族,既渴望乡村的自然,也期盼城市的奢华,就是这样矛盾的统一体。

在接近最乡村的人物或者物什时,我们会习惯地用城市的口吻说:那些乡村老大。

②春天来了,仿佛空气在燃烧。

这是一部电影里的对白,这句话让我感动。

我想到的不是春天,而是与乡村春天有关联的事物:鸟鸣。

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路口抵达另一个路口,从一家的房顶抵达另一家的房顶,从一方树丛到另一方树丛,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

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然地飞起来。

鸟声透着细瓷
的质感清清纯纯地传过来。

我只闻鸟声,不见鸟影,我想象那么好听声音是由树上的叶子发出的。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诗:鸟声是树的花朵。

多好。

这样,满树叶子便变成了满树的鸟。

这样想就有了一种隐隐的牵挂,隔着暮霭,似乎感觉那鸟鸣在夜风中微微摇动。

③依然回到乡村的视角上来。

鸟声,这是个有着古典诗歌般美感的名称,充分体现出了汉语表达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略带暖意的鸟声很快就雾一样地在乡村里弥漫开来,词语里暗含了一个多么生动的过程。

对子村庄,我向来怀有这样一种诗意的构图:树荫丛中,水墨画般的村在熹微的白光中显现出模糊的轮廓,四周雾霭萦绕,看不出一切具体物象。

一个农家小院木门轻掩,屋檐下半圆碗状的鸟窝里燕子在呢喃,院子里的树枝叶间,成群的麻雀跳跃啁啾,细碎的鸣叫声催醒了昨晚贪玩迟睡的顽皮儿郎……
④之所以是燕子和麻雀在村庄的清晨歌吟,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古典乡间最常见的两种凡鸟。

勤劳的燕子一身黛黑的羽翼,凛然、高贵,令不少孩子敬而远之。

而体形更纤小、毛色更灰土、鸣声也更短促琐碎的麻雀,则极像一位调皮、可爱的灰姑娘,成了跟鸡、狗一样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动物。

一位作家这样说,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

我深以为然,平常日子,麻雀在瓦楞、林间,或搭在墙洞里的草窝里,叽叽喳喳地像马路歌手一样地歌唱,单一的音调不停歇地平衡着乡村生活的动与静,它们是最能够与人一起和谐相处及至同存共荣的一种飞翔动物。

这些对音乐充满好感的小生灵总能在起飞的瞬间听到树枝“嗡”地一声弹响。

假若它们能有机会落在盛中国的那把小提琴的弦上,小爪子也那么划拉一下,我相信其中的美妙一定是不可言说的。

⑤这些可爱的小鸟,在20世纪50年代,曾被人为地列为“四个坏蛋”之一,几乎被人们赶尽杀绝。

这让我想起《瓦尔登湖》中的一段话:“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鹄,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是最亲密的联盟,”
⑥兔子也好,鹧鸪也罢,它们是自然的亲近者。

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偿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幽梦影》言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此种情境,今天的我们已只可在诗中画中略见一二,又哪里还有心静听?因此,对于我来说,对于我生活的城市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

(1)阅读前三段,请概括鸟声的特点。

(2)第⑤段插叙20世纪50年代鸟遭受迫害一事和引用《瓦尔登湖》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3)分析下列句子隐含的思想感情。

①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频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

②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
(4)文章最后一句说,“对于我来说,对我生活的城市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你是如何理解的?请根据文意概括解答。

【答案】(1)质朴、清纯、古典、暖意。

(2)前一句运用对比,把历史上人们捕杀鸟类和鸟鸣的美好进行对比。

后一句引用,表明作者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声,突出中心。

(3)①真切表现了作者倾听清纯的鸟鸣时的幸福。

②运用反问,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不能
亲近自然的遗憾。

(4)鸟鸣声带给我们的快乐和生机,它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能使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忘掉一种浮躁和喧嚣,获得宁静与恬淡,也写出了现代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从而表现作者对美好东西缺失的遗憾与伤感之情。

【解析】【分析】(1)根据第①段中的“缘于她们质朴的乡音”可得出:质朴;根据第②段中的“鸟声透着细瓷的质感清清纯纯地传过来”可得出:清纯;根据第③段中的“这是个有古典诗歌般美感的名称”可得出:出古典。

根据第③段中的“略带暖意的鸟声”可得出:暖意。

(2)作者在第⑤段插叙上世界五十年代鸟遭受迫害一事,结合“它们是最能够与人一起和谐相处及至同存共荣的一种飞翔动物。

这些对音乐充满好感的小生灵总能在起飞的瞬间听到树枝‘嗡’地一声弹响。

假若它们能有机会落在盛中国的那把小提琴的弦上,小爪子也那么划拉一下,我相信其中的美妙一定是不可言说的”分析:是为了与鸟鸣的美好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鸟类的同情和其遭到人类捕杀的遗憾之情。

引用《瓦尔登湖》中的话“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是最亲密的联盟”,为了表现了自己的心意:热爱自然,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

(3)①可以从词语的角度分析。

运用“情不自禁”“飞”等词,真切地表达了作者想象那么好听的声音是由树上的叶子发出的。

②从修辞的角度来看,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结合反问的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写出表达效果和情感即可。

(4)文章最后一段常有总结全文,得出主旨的作用。

所以作答本题时,需要联系本文的主旨“本文表现了作者对鸟鸣的喜爱和赞美,同时对城市没有鸟鸣表示自己的遗憾”阐述。

故答案为:⑴质朴、清纯、古典、暖意。

⑵前一句运用对比,把历史上人们捕杀鸟类和鸟鸣的美好进行对比。

后一句引用,表明作者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声,突出中心。

⑶①真切表现了作者倾听清纯的鸟鸣时的幸福。

②运用反问,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不能亲近自然的遗憾。

⑷鸟鸣声带给我们的快乐和生机,它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能使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忘掉一种浮躁和喧嚣,获得宁静与恬淡,也写出了现代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从而表现作者对美好东西缺失的遗憾与伤感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

解答此题在文中找出问题相对应的内容,即可从中筛选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

注意结合内容体会对比的作用。

⑶赏析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时,答题格式如下: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最后揭示修辞对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⑷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

文章最后一段常有总结全文,得出主旨的作用。

所以作答本题时,需要联系本文的主旨理解。

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雪地里的迎春花
①我十岁那年,父亲终于决定外出谋生。

他说,他得出去挣点钱,以后让我进城念好的学校。

他说话时,母亲正倚在门上,用破旧的头巾扑打着身上的灰尘。

②父亲走的这天,母亲没有出门送他。

我以为,母亲并不在乎父亲的走与留。

殊不知,我却在午后的玩耍中,偶然看到了蹲坐在玉米地地埂上的母亲,正独自默默流泪。

面前的母亲和一个时辰前与父亲欢笑着告别的母亲俨然判若两人。

③父亲回来的那天,隔壁邻居都过来看了。

母亲一直不说话,父亲从兜里掏出一枚精致的黄色发卡。

我认识,那是一朵多么漂亮的迎春花啊!黄色的蕊,黄色的瓣,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父亲将它插入母亲的发隙中,用手指一按,“啪”一声,别在了头上。

母亲于是欢喜地进了厨房,只剩我和父亲在门前嬉闹。

④没过几天,父亲又回到城里去了。

其间,他给家里写过两封信,说自己在一家公司里做搬运工,货物虽不重,可都是高档货,很能赚些钱,叫我和母亲不要担心。

那两封简短的信,不识字的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

而她每听完一遍,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时间。

⑤春节前,母亲收到了父亲的汇款。

经过一夜的深思,母亲最终决定带我去城里添置些东西,好给父亲一个惊喜。

母亲买了一条羊毛围巾、两张年画和一个偌大的二手衣柜。

母亲说,这种衣柜,放在家里够气派。

⑥衣柜有了,可搬运成了问题。

我们只得花一点工钱,去桥头上雇个搬运工。

⑦桥头的工人可真多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一地。

前头的几个老练的小工一看到我和母亲,便迅速起身围了过来。

⑧寻思间,一个声音粗犷的男人对着密集的小工打趣:“嘿,是不是又来老板了?找我啊,我力气可大着呢,庄稼人!不偷懒儿!”
⑨母亲迅速拨开人群,循声望去。

不远处的空地上,坐着一个头发蓬乱、衣衫褴褛的男人。

我看不清那张黑黝黝的脸,只是他手臂上特有的疤痕,让我辨认出,他便是我的父亲。

他在见到我与母亲的一瞬间,惊慌失措地捂着肚子往远处跑,似乎是急着上厕所。

⑩母亲没有叫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熟悉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野里。

然后她随便指了一个在旁的男人,拉着我,飞也似的离开了。

我气喘吁吁地抬头,看到母亲那簌簌滴落的眼泪打湿了那条新买的羊毛围巾。

⑪父亲出事的那天,母亲正在门前扫雪。

一个神色匆忙的男人从马车上跳下来说:“不好啦,不好啦,虎子他爹出事儿了!”
⑫父亲是在搬运家具时出事的。

楼梯上有水结了冰,父亲一时没有站稳,摔了下来。

那张一百多斤重的八仙桌,便毫不留情地砸向了他的身体。

⑬父亲最终没能救活。

抬棺那天,母亲盘起了头发,将那朵柔黄的迎春花缓缓插入了发际。

我没有哭,母亲也没有。

⑭亲朋散去之后,我和母亲默默地收拾家里的残局。

洗碗时,她捋着蓬乱的头发惊呼:“我的发卡呢?我的发卡呢?”
⑮当夜,母亲硬拉着我,在漫天的雪花中,寻找父亲送她的那一枚黄色发卡。

我从来没有见她如此疯狂过。

⑯大雪呼啸着席卷了山野。

漆黑的夜,路上,我和母亲趴跪在冰凉刺骨的雪地上,一步一步地顺着掩埋父亲的方向找寻而去。

⑰母亲的发卡真丢了。

父亲下葬时,她不曾哭泣,如今却在惨白的雪夜里,为一枚没有生命
的发卡哭得没了声息。

⑱当雪花再度悄然覆盖了村庄,我已不觉寒冷。

因为我知道,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

(1)文中写了母亲的三次流泪哭泣,请依次简要回答母亲每次哭泣的原因。

(2)“那两封简短的信,不识字的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

”为什么要念许多遍?
(3)结合全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

(4)结合文中有关内容,你认为本文中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答案】(1)①母亲因不舍父亲离开而流泪。

②看到父亲穷困的处境,母亲因难过而流泪。

③丢失发卡,母亲因伤心而哭泣。

(2)母亲对父亲非常牵挂和担心,让“我”多读几遍,想清楚地了解父亲的情况,心里得到安慰。

(3)发卡凝聚着父母间深深的爱,无论它在哪里,都将永远替过世的父亲陪伴母亲,这种爱是温馨的,它能抵御严寒,给人温暖。

(4)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爱孩子、爱妻子,自尊心很强的人。

【解析】【分析】(1)在文中找到写母亲哭泣的三处文字,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母亲对父亲的情感即可作答。

文章中三次写到母亲流泪,而每次流泪的原因不同:第一次是父亲刚刚离家时,母亲默默流泪,这是母亲对父亲的不舍而落泪;第二次是母亲看到父亲的处境时落的泪,这是母亲因为难过才流下的泪;第三次是找不到发卡时哭得没了声息,这是母亲因为失去了父亲伤心地流泪,每次原因不同,而且一次比一次哭得厉害。

(2)根据文中的内容,了解“信”的内容,从母亲对父亲的情感这方面来分析概括。

母亲“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

”“许多遍”表示次数很多,这体现了母亲想清楚地了解父亲的情况,表现对父亲的担心和牵挂之情。

(3)根据文中情节,了解“发夹”的来历,体会母亲与父亲之间的情感,从以物写情这方面来具体分析作答。

该句子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要结合文章的主题思想去分析.它是起到了点题的作用的,那“发卡”就是父亲的象征,发卡上的“迎春花”就是母亲的象征,一枚发卡凝聚了父母之间深深的爱,不管发卡在哪里,它都会永远地替父亲守护者母亲,这种爱能抵御严寒,带给人温暖.意思表达清晰即可。

(4)从写父亲出去打工的目的,可见他爱儿子;写父亲回家给母亲买了发卡的事,可见父亲爱妻子,爱这个家;从写父亲看到我们后就跑的事,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自尊心。

故答案为:⑴①母亲因不舍父亲离开而流泪。

②看到父亲穷困的处境,母亲因难过而流泪。

③丢失发卡,母亲因伤心而哭泣。

⑵母亲对父亲非常牵挂和担心,让“我”多读几遍,想清楚地了解父亲的情况,心里得到安慰。

⑶发卡凝聚着父母间深深的爱,无论它在哪里,都将永远替过世的父亲陪伴母亲,这种爱是温馨的,它能抵御严寒,给人温暖。

⑷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爱孩子、爱妻子,自尊心很强的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解答时,阅读全文,依据作者的行文思路去分析,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将相关内容逐步概括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