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言”中公案小说巧中寓悲的叙事技巧

合集下载

简述三言的艺术特色

简述三言的艺术特色

简述三言的艺术特色
三言是一种古代短篇小说体裁,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节简洁精练、寓意深刻、形象生动。

三言的情节简洁精练是其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之一。

三言的篇幅通常较短,限制了故事的发展空间,因此情节往往紧凑而精彩。

作者通过巧妙的安排,将故事的高潮、转折点集中在短短的篇幅中,使得读者在有限的文字中能够体验到故事的起伏和张力。

例如《聪明人和傻子》,讲述了一个聪明人用智慧戏弄傻子的故事,情节简单明快,却又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言的寓意深刻也是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之一。

三言往往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寓意着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观念。

作者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写和安排,巧妙地将故事融入到社会生活的背景中,从而传达出一种普遍适用的价值观念。

例如《吴刚伐桂》,通过对吴刚伐桂的故事,寓意着人们追求卓越和进取的精神,传达了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念。

三言的形象生动是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之一。

三言中的人物形象往往生动活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作者通过对人物外貌、行为、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使读者能够立即形象地感受到人物的特点和特征。

例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她聪明善良,仁爱助人,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形象。

通过对白娘子的描写,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她
的善良和仁爱,形象更加生动。

三言作为一种独特的古代短篇小说体裁,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情节简洁精练、寓意深刻、形象生动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三言成为了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形式,深受读者喜爱。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三言的艺术特色都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三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三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宋元人的话本原貌,除了长篇的讲史(宋人把小说,即现在所称的短篇小说和讲史,即现在所称的长篇历史小说统称说话,说话人的底本都应称话本,但后来习惯只称短篇小说为话本了)有少数宋元人的话本原貌,除了长篇的讲史(宋人把“小说”,即现在所称的短篇小说和“讲史”,即现在所称的长篇历史小说统称“说话”,说话人的底本都应称“话本”,但后来习惯只称短篇小说为话本了)有少数平话的刻本存留外,短篇小说现存的刻本最早也是明人刊印的。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兼论公案小说的独到之处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兼论公案小说的独到之处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兼论公案小说的独到之处◆王桂华(沧州市第二中学)【摘要】明代是公案小说创作空前繁盛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言公案小说和拟话本公案小说继承了唐宋文言公案小说和宋元话本公案小说的优良传统,反映社会生活的面比以前更为广阔,对司法腐败现象的揭露也更为深刻,其中拟话本公案小说代表了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公案小说的最高成就。

明后期出现了两部白话小说集“三言”和“二拍”,其中的公案小说占了部分比例,在破解谜团的描述过程中,依附了神道思想的帮助,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道德,同时运用误会和巧合的手法使情节回旋跌宕,体现了我国古代公案小说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公案小说神道思想思维模式“三言”“二拍”中的公案小说有很多,其中“三言”涉及案狱诉讼的作品有十八篇;“二拍”中多达二十五篇,凌濛初在《初刻拍案惊奇·序》提出要写“耳目前之怪怪奇奇”即各种案件。

“三言”“二拍”中的公案小说有很多种类,抢劫案、盗贼案、谋杀案、因奸逼命案、兄弟构讼案,等等,大凡经官动府的各种民事纠纷刑事案件都有涉及。

还有不少篇章是公案题材与世情、婚恋、侠义等其他题材糅合在一起,这些成为反映明末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一、内涵丰富的公案小说“公案”是宋元话本的分类之一,宋朝陈汝衡在《说书史话》中对“公案”的提法有所扩展:公案、铁骑儿被列在武的故事固然不错,但这里的“武”却不一定专指战争。

所谓“朴刀悍棒”,是泛指江湖亡命、杀人报仇,造成血案,以致经官动府一类的故事;再如恶梁强霸,犯案累累,贪官赃吏,横行不法,当有侠盗人物路见不平,用暴力方式替人民痛快地伸冤雪恨,也是公案故事,总之公案项下的题材,决不可以把它局限在战争范围以内,凡有“武”的行动,足以成为统治阶级官府勘察审问对象的,都可以说是公案故事。

黄岩柏先生对公案小说的界定是:“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题材分类;它是并列描写或侧重描写作案、断案的小说”,侧面描写作案,而断案只是一个结尾的;侧面描写断案,作案的案情自然夹带于其中的,这三种大的类型全是公案小说。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公案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常见于明、清两代文学作品中。

而“三言”“二拍”则是中国古代小说形式的一种。

这种小说的形式与传统小说截然不同,它以短小的篇幅、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塑造各种生动的形象和情节,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故事既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普遍的人文思想内涵,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是以案说理。

公案小说以叙事的形式,将一桩桩离奇的案件、神秘的事件娓娓道来,通过对案情的揭露和分析,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道德的真谛和人性的善恶。

这种以案说理的手法,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渐渐对人生的众多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情感。

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是以情抒己。

公案小说通过讲述案情,展示人性百态,传达情感和情感的挣扎,描绘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

在这些故事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情感、欲望和悲欢。

通过对这些情感的描绘和分析,读者往往可以深刻地理解人性的复杂和世间的沧桑,感受到人生的苦乐与悲欢。

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是以理辨是非。

公案小说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消遣,更重要的是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它通过对案情的分析和推理,揭示案情背后的深层次道德和法律问题,引导读者思考真善美与善恶对立的关系。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读者往往会受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启发,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会理性思考,触类旁通,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与人生境界。

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是以诗意抒情。

许多公案小说中都包含了大量的诗词,这些诗词不仅为故事增添了几分美感,更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故事的审美价值。

通过对这些诗词的品味和理解,读者不仅可以更好地领略故事情节的魅力,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和情调。

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深刻的文学审美观念,它以案说理、情抒己、理辨是非和诗意抒情为特色,通过对案情的揭示、对情感的展现、对道德的剖析和对文化的传承,构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审美体验。

“三言”公案小说巧妙的叙事艺术

“三言”公案小说巧妙的叙事艺术

2012.09学教育25“三言”公案小说巧妙的叙事艺术郑慧英(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摘要]“三言”公案小说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题材的陈陈相因、叙事方式的模式化等弊病,然而细细品味则能发现情节、结构方面的匠心独具。

叙事艺术首先表现在故事情节的同中有异,这一点通过情节的峰回路转、一波三折来实现。

其次悬念的设置、情节巧合性的利用等都是“三言”公案小说的结构特色所在。

[关键词]情节曲折;悬念设置;情节巧合性“三言”中的公案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尤其在艺术描写上,与同时代的短篇公案小说集相比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三言”公案作品的叙事已不满足于对案件的顺序叙述,而力求达到细节生动、情节曲折。

一、故事取材同中有异,避免了小说叙事的雷同对于小说情节中作者要善于同中显异的观点,清代著名评论家毛宗岗有过一番深刻的议论:“作文者以善避为能,又以善犯为能。

不犯之而求避之,无所见其避也。

唯犯之而避之,乃见其能避之。

”简而言之,犯而见避,同中显异乃是作文的高超手法。

“三言”公案故事虽然大略分为6个题材类型,然而每类题材中的案件故事都有所不同,正体现着上述取材上的优点。

奸情类作品《陈可常端阳仙化》(《警》7卷)写的是侍女新荷和府中的钱原都管有奸,而新荷听从了钱都管的分付,诬陷陈可常奸骗了她,并有了身孕。

陈可常被冤枉后圆寂,后真相大白。

这一篇的情节设置很简单,篇幅也比较短。

如《任孝子烈性为神》(《喻》38卷)、《玉堂春落难逢夫》(《警》24卷)、《况太守断死孩儿》(《警》35卷)、《陆五汉硬留合色鞋》(《醒》16卷),这四篇都属于奸情类的公案小说,都出现了人命案,但是所套的故事类型则不单一,如第一篇的结尾,任珪随着天气气象的变化而坐化并附魂于他人最终被人祭拜的神化描写;第二篇中玉堂春案件的审问人便是之前与她山盟海誓的王三公子;第三篇中的女主人公则是封建礼教制约下守节女性的悲剧命运的承载者,等等。

每篇故事情节的设置都有与其他同类公案故事不同的特点,在统一的题材类型下包含着不固定的个性化情节安排。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摘要】公案小说是一种古代中国小说体裁,以破案和揭露社会问题为主题。

其思维模式包括复杂的情节、深度的人物心理刻画和对社会问题的探讨。

在“三言”“二拍”中,这种思维模式得到了体现,通过故事情节展现了公案小说的特点。

读者在阅读时需要运用推理和分析的能力,思维模式也因此得到激发。

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对文学创作具有启示作用,可以提高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公案小说也对社会产生影响,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既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又有着积极的社会影响,对文学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案小说、思维模式、三言二拍、复杂情节、人物心理、社会问题、文学创作、社会影响、阅读者思维、启示、总结、展望。

1. 引言1.1 什么是公案小说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案件调查和解决为主线,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情节结构。

公案小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问题和人性的种种弊端。

公案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思维方式有着深远影响。

公案小说的特点之一是其复杂的情节。

故事情节通常错综复杂,充满悬念和转折,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不断揣摩推理,以揭开案件的真相。

这种情节安排不仅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也培养了读者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公案小说对人物心理的深度刻画。

作家通过细腻入微的描述和人物台词,展现了各种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读者通过人物的行为和言辞,可以窥见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公案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思维模式,为读者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也为文学创作和思维方式提供了有益启示。

1.2 “三言”“二拍”是何物“三言”“二拍”是中国传统小说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宋代,是以揭示社会问题、犯罪与侦探为主题的短篇小说。

这种小说的名称源自其篇幅较短,分别为三言和二拍。

三言二拍中的明代公案小说

三言二拍中的明代公案小说

绪论三言二拍中的明代公案小说是我国公案小说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这些作品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巧妙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的思想内容,历来深受人们群众的喜爱,长久不衰,直至现在,仍有旺盛的生命力,相关的学术研究也不断展开。

对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关注是随着晚清西方侦探小说的传入和小说界革命开始的。

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等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政体改良,提倡引进西方的政治小说。

在此风气下,大量西方侦探小说传入中国。

光绪二十二年(1896),上海《时务报》刊登了四则福尔摩斯探案故事,这是至今所知最早的西方侦探小说的译作。

此后,西方侦探小说被大量译介,1907年后达到高峰时,译介的侦探小说达400种以上。

当时的不少研究者开始以西方侦探小说为参照、以新小说理论为指导,审视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新文化运动后,鲁迅、胡适、孙楷第等人在对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研究中,都对公案小说给予了进一步关注。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胡适的《(三侠五义)序》、孙楷第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之“说公案”等对于古代公案小说的研究具有奠基意义,并由此引发了后辈学者对公案小说的重视。

三、四十年代,陆续有赵景深的《包公传说》、《<施公案>考证》、《关于石玉昆》,李家瑞的《从石玉昆的<龙图公案>说到<三侠五义>》,阿英的《明刊<包公传>内容述略》,王虹的《<龙图公案>与<三侠五义>》,卫聚贤的《<包公案>及其考证》等论文发表,主要考证公案小说的源流及版本演变。

建国后至七十年代末,由于政治的原因,国内对公案小说的研究缺乏实质性的突破。

虽然出现了一些相关论文,但研究范围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三侠五义》和《施公案》等晚清侠义公案小说的研究。

如吴小如的《读<三侠五义)札记》、刘世德与邓绍《清代公案小说的思想倾向—以<施公案><彭公案><三侠五义>为例兼论“清官”和“侠义”的实质》、熊起渭的《<三侠五义>的思想和艺术》、傅璇琮的《<施公案>是怎样一部小说》、周英《<三侠五义>有人民性吗?》等。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谈“三言”巧合手法的运用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谈“三言”巧合手法的运用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谈“三言”巧合手法的运用梁颖珠【期刊名称】《阅读与写作》【年(卷),期】2006(000)011【摘要】我国的小说在明代已蔚为大国。

以《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词话》为代表的通俗小说,浩浩荡荡,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学巨流,冲击着正统封建文艺的统治宝座。

而在这股潮流中涌现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即《古今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就是其中的一座高高的浪峰。

它在形象塑造、情节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承袭宋元小说话本而又有所发展,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

本文着重谈谈“三言”在组织故事情节时的一个显著特点———多用、善用巧合的手法。

巧合,是文学创作中运用得很广也很早的一种艺术手段。

俗话说的“无巧不成书”就是我国古代的说书艺人的经验总结。

在文学作品中善于运用巧合,在我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在巧合的运用上都有很高造诣。

像《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是成功运用巧合的范例。

所谓巧合,指的是把现实生活中似乎不大容易碰到一起的东西巧妙地让它们在文艺作品中碰头。

其中,有时间上的巧合,地点上的巧合,人与人关系上的巧合,也有人与环境之间的巧合等等。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碰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之类,就是这类情况的反映。

现实生活是无限丰富多彩的,但也是...【总页数】2页(P)【作者】梁颖珠【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19【相关文献】1.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浅析引起视觉刺激的建筑手法 [J], 包剑宇;章燕;余卓群;顾红男2.看似“意料之外”实为“情理之中”——也谈家长露宿校园 [J], 雇平3.“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发想训练--谈全国大广赛创意教学指导 [J], 韩为4.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也谈2009年浙江文科综合测试卷政治试题 [J], 肖贵达5.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谈山东理工大学学生活动中心设计 [J], 张军杰;宫海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公案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体裁,起源于宋代,达到鼎盛于明清两代。

“三言”和“二拍”是两个重要的小说集合,它们不仅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也折射出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

公案小说以智力较量和推理为主要的故事情节,主要通过揭示案件真相来展现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道德规范。

通常,这类小说的情节紧凑,推理过程复杂,充满悬念和惊喜,读者往往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陷入思考和猜测之中。

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特点之一是逻辑性思维。

在推理过程中,作者往往通过一系列的线索和疑点,引导读者进行逻辑分析,从而揭示案件真相。

在《水浒传》中,“三言”中的《贪官骗侯》一篇,故事围绕一位受贿官员如何欺骗侯爷的财物展开。

通过考察案发现场的痕迹、目击证人的证言、涉案人员的行为特征等一系列线索,最终找出了真凶,给案件画上了圆满的结局。

这种逻辑性思维的推理过程,使读者在解谜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分析和推理,增强了观察和思考能力。

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特点之二是细腻性思维。

公案小说往往注重描绘人物形象和情感世界,在复杂的案件背后,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道德观念和人性弱点。

《二拍》中的《触石》一篇,讲述了一个丈夫的死因被人谋杀并设局隐藏真相的故事。

通过描写当事人的恐惧、伤心和愤怒,以及与案件相关的人物的矛盾和复杂的关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微妙。

这种细腻性思维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案件的真相。

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特点之三是系统性思维。

公案小说往往通过展示案件的始末和各个相关人物的遭遇,揭示出社会问题和背后的原因。

这种系统性思维帮助读者思考案件的根本原因、相关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进一步加深读者对社会和人性的认识。

《二拍》中的《挣草一角是非多》一篇,通过一宗丈夫杀妻自杀的案件,揭示了当时社会妇女地位的低下和男女间权益的不平等问题,以及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悲剧性事件。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主要讲述官司或法律案件的故事,其中以“三言”“二拍”最为著名。

作品中通过展示人物形象、揭示尘世真相、反映社会现实等手法,从而呈现出独特的思维模式。

一、以极简的笔触刻画人物特质公案小说中,人物身份、性格往往即便无需展开过多描写即可一针见血地显现出来。

例如《三言》中的《李逵捉快》中,李逵的威猛在他刚出现时便尽现,案件本身便十分简单,当事人也只有李逵一个,但却通过短短数行的描述,使得人物特征一览无余。

这种通过简单的形式展现人物特征的写作手法,呈现出一种“寥寥数笔,便能刻画人物”的思维模式。

二、在揭示尘世真相中呈现人性的复杂性公案小说往往会揭示出社会尘世的一面真实面貌,通过案件展开,呈现人性的复杂性。

例如《三言》中的《世情红妆》中,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爱情展现了封建礼教对于人性的禁锢。

在这个故事中,人的本性与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成为了主题。

这种思维模式展现了一种探究世事本质、揭示真相的追求。

三、从量变到资变,呈现人物的转变公案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强烈的个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转变。

例如《二拍》的《状元及第》中,主人公申时行一开始并非全能的智者,而是一个固执、谨小慎微、过于注重技巧的人。

通过父母的劝告、朋友的提醒、失败的经历,他开始变得开朗起来,也变得越来越有实力。

这种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转变趋势成为了一种思维模式——从量变到资变。

综上,公案小说以其独特的形式呈现了一种简明、通俗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揭示人性复杂性、探究世事本质、呈现人物转变过程中,都能够帮助读者领悟人生真谛,达到启迪人生的目的。

高考语文 3.5《“三言”》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考语文 3.5《“三言”》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选修]5《“三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三言二拍〞及作者冯梦龙,疏通文意,理清情节。

2、学生自读把握情节,教师点拨写出故事梗概,品味语言。

3、感受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悟“世间只有情难朽,世间只有情最苦〞这句箴言,正确处理人际交往。

[教学重点]1、了解“三言二拍〞及作者冯梦龙,疏通文意,理清情节。

2、学生自读把握情节,教师点拨写出故事梗概,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感受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悟“世间只有情难朽,世间只有情最苦〞这句箴言,正确处理人际交往。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京剧《苏三起解》已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唱段: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某某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补充材料:剧《苏三起解》是根据《警示通言》中的“玉堂春落难逢夫〞改编。

故事梗概为:明朝时,名妓女苏三和吏部尚书子王景隆结识,改名玉堂春、誓偕白首。

王景隆在妓院被老鸨钱财诈尽,被轰出,苏三私赠银两使回某某。

王景隆走后,老鸨把苏三骗卖给某某商人沈洪作妾。

沈妻与人私通,毒死沈洪,反诬告苏三。

县官受贿,判苏三死罪。

解差崇公道提解苏三自洪洞去某某复审。

途中苏三诉说自身的遭遇,崇公道加以劝慰并当亲人对待,由此苏三推翻了曾在受刑之时说出的“洪洞县中无好人〞的说法。

后王景隆考取官员,回某某巡视,反了苏三冤案,喜结成亲。

二、知识积累1、识记字音磕〔kē〕头应〔yīnɡ〕允拭〔shì〕泪咳〔ké〕嗽老鸨〔bǎo〕城隍〔huánɡ〕钗钏〔chuàn〕模〔mú〕样衲〔nà〕帛丝绦〔tāo〕半晌〔shǎnɡ〕掣〔chè〕脱作揖〔yī〕器皿〔mǐn〕收讫〔qì〕2、识记字形磕头溘然拭泪试图老鸨衲帛接纳洗涤半晌响应掣脱引擎作揖编辑缉拿算账营帐收讫迄今3、词语解释应允:答应,允许。

浅论“三言二拍”中物件的巧合设置之妙用

浅论“三言二拍”中物件的巧合设置之妙用

浅论“三言二拍”中物件的巧合设置之妙用作者:沈根花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5期摘 ; 要:“三言二拍”在叙事结构艺术上有着独特的谋篇布局的巧妙,而这种巧妙的彰显很大程度上是由小说中物件的设置来完成的。

物件是小说叙事方略中的重要中介,物件的运用在小说中形成了无处不在的巧合,在“三言二拍”的情节结构和艺术效果的安排上都有妙用。

本文拟从简练情节结构、连贯场景转换和令人拍案惊奇这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三言二拍”;物件;巧合;拍案惊奇中图分类号:I207.41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5-0010-01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技巧中有相当一部分体现在小说的叙事结构上,而叙事结构往往与小说的情节书写紧密相连,一个平淡的故事有时会因叙事策略的巧妙安排而使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显示出传奇性。

成书于明末的拟话本小说集“三言二拍”在叙事结构和情节书写上充分显示出谋篇布局的巧妙,而彰显其叙事结构艺术的一大特色便是小说中的物件,它们是小说叙事方略中的重要中介,在“三言二拍”情节结构的安排上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言二拍”故事中穿插了众多物件,在作者的巧妙安排下形成了无处不在的巧合,这些巧合构成了“三言二拍”节奏技法上的一大特色,它们使故事发展更加顺畅自然,也增添了戏剧性的审美趣味,这种妙用物件所带来的巧合设置呈现出了多元的艺术效果,本文将其归纳为简练情节结构、连贯场景转换和令人拍案惊奇三方面,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剖析来探讨“三言二拍”在叙事结构上运用物件设置巧合的特殊作用。

一、物件妙用之简练情节结构“古典小说叙事偏重于故事的叙述,小说史家也常以…情节小说‟概而括之。

”情节是古典小说的重中之重,但作为短篇小说的“三言二拍”在情节的铺垫上受到篇幅的限制而不能大刀阔斧地展开,需在较为有限的篇幅中衔接好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而运用物件营造巧合的技法省去了不必要的细枝末节,将各部分内容恰到好处地衔接在主线情节上,加快了情节的发展,简练了情节结构。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它的特点是以揭露社会问题、曝光丑恶现象为主题,并通过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来表现这些社会问题。

“三言”“二拍”是公案小说中的一种传统形式,它们虽然在题材和结构上有所区别,但都呈现了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

本文将从“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我们来谈谈“三言”,“三言”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形式,其具体特点是以三句一段的散文体写成,内容时常取材于民间故事、传说、历史典故等,并以社会现实题材为题材,以道德准则为中心。

在公案小说中,“三言”是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模式的表现形式。

它通过故事情节的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揭示社会问题,批判社会丑恶现象,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社会不公、道德沦丧的愤慨和抗议,同时也通过对正义、道德的讴歌来引导人们的道德情感,产生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意识。

公案小说中的“三言”“二拍”表现了一种思维模式,即以社会问题为中心,以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塑造为手段,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引导人们对于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和认识。

这种思维模式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们不妨从公案小说中的“三言”“二拍”中汲取灵感,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和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

也可以通过阅读古代公案小说,了解中国古代人民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愤慨和抗议,引导人们对于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和认识,为建设美好社会、弘扬正气注入新的力量。

【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为经典的文学形式之一,其创作多以讲述真实的历史事件和身临其境的生活场景为主,能够深入民间,揭示社会现实风貌。

其中公案小说以描写明清时期刑场上的案件为主题,被称为古代中国推理小说的鼻祖和源头。

其思维模式有着独特的特点,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第一、叙事结构上采用反转思维公案小说的叙事结构比较复杂,常常采用反转思维来构筑故事情节。

例如《包待制三奇案》中的“每人给我一根草”,小说一开始给读者留下的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谜题,包待制在三个案件中始终如一地提出了这一要求,却又没有解释原因。

最后,包待制破案时的突破点就是凭借着这一“每人给我一根草”的线索,揭开了案件的真相,令人产生反转的效果。

第二、逻辑推理上突出“对错”两极性公案小说在对逻辑推理的要求非常高,透过整个故事逐步展开的推理过程,将逻辑的正确性推向了极致。

不同于今日的侦探小说多是掩盖真相达成猜谜游戏的思路,公案小说则是虽然点名黑白,却是一种倡导“真相至上”的思维模式,它强调的是对错两极性的分明。

例如,《西廂记》中的“金错判”,案件最后的真相是被金吾衙门一众官员诬陷的曲三。

在故事中不断的解谜和推理,铺陈出案件真相的过程,其实是将曲三与错辞,错案、错错等多个“错”字紧密联系起来,来强调对错是两个不可互通的对立面。

第三、突出“以物证人”证据分析方案公案小说在描述案件的过程中,几乎都是围绕证据来展开的。

以《子夜吴判》为例,刘半仙虽然承认了凶杀,但吴揣测他之所以敢承认,是因为他信守了一众同乡的约定,认为吴是绝不会泄露出去的。

吴便想出了一个制造假象的办法,将刘半仙暗中放归原本的牢地,然后在现场用他的信物——铜钱胡狼冒充,来试探刘半仙的诚实。

刘半仙确实很忠实,不仅没有告密,也将铜钱返还,结果被吴抓住把柄,最终破获了案件。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公案小说在分析证据和方案的过程中,善于揭示人性,揭示出案件背后的许多细节,强调的是细节处的精密运用。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公案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小说体裁。

其中,“三言”“二拍”是公案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这些作品以朴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引人深思。

本文将从思维模式的角度,探讨公案小说所采用的思维模式。

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破除成见、思辨抉择和启示育人。

破除成见公案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破除了人们的成见,让人们在反思中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

比如《三言》中的《祝枝山》一章,故事讲述了一个牢房看守和一个嫌疑犯之间的互动。

在牢房看守的眼中,嫌疑犯必须是罪犯,而在嫌疑犯的眼中,他是无辜的。

经过一天的交流,牢房看守终于意识到他的成见是错误的,嫌疑犯其实是冤枉的。

这个故事中,牢房看守要拆除自己的成见,转变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才能理解真相。

这也启示人们在面对问题时,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

公案小说通过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变迁,让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思辨抉择公案小说通过选材、构思和叙述方式,让读者思考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拍》中的《明妃曲》一章,就是一个典型的思辨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赏梅的故事,主人公在欣赏梅花时,与另一个观赏者发生了争执,争论两人欣赏梅花的视角不同。

在故事的结尾,主人公不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也承认了对方观点的合理性。

这个故事通过对话的形式,让读者参与到思辨之中。

在思辨的过程中,读者可以提出自己的思考方式,从而扩展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的复杂性。

启示育人公案小说在破除成见和思辨抉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启示育人。

公案小说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经历,让读者从中获得知识和智慧。

比如《三言》中的《岳阳楼记》一章,故事讲述了一个文人登临岳阳楼,观看洞庭湖的风景,最终创作了《岳阳楼记》的事迹。

在这个故事中,通过主角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什么是真正的创作,以及创作所需要的素养和才华。

作为读者,可以从故事中吸收到这些宝贵的精华,学习到对事物的具体讲解与思考方法,从而增广见闻,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_三言_的叙事视角模式

_三言_的叙事视角模式
二 “ 、三言”叙事视角的“全知与限知动态结 合”模式
对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叙事视角 ,绝大多数 学者认同它存在着一个全知全能的说书人口吻 , 即全知视角 ,同时存在局部的限知视角 。杨义先 生认 为 它“往 往 以 局 部 的 限 知 , 合 成 全 局 的 全
·150 ·
知”,并在《中 国 叙 事 学 》中 将 之 归 纳 为“流 动 视 角”“ : 说话人首先必须和他叙述的人物视角重 合 ,讲述起来能够口到 、手到 、眼到 、神到 ,他采取 的往往是限知的角色视角 ,角色变了 ,视角也随 着流动 ,积累限知而成为全知 。”〔3〕这是针对中国 古代 白 话 小 说 的 整 体 来 着 眼 的 , 但 具 体 到“三 言”,笔者认为采用“全知与限知动态结合”视角 较好 。“三言”故事都是在全知的前提下 ,作者保 留 、延宕某些信息而成限知 ,使用限知之后又应 用全知视角描述和评价 。
一来 ,随从众多 ,看出破绽 。这就又牵引出后来 汪大尹以两妓假扮求子妇女 ,夜宿子孙堂而勘破 宝莲寺情弊事来了 ,加深了读者 (听众) 对文本的 理解 。《醒世恒言》卷 25《独孤生归途闹梦》中 , 当独孤遐叔作翻《蜀道难》案的文章《蜀道易》献 给韦皋为贺时 ,小说亦设疑加以解答 ,原来是独 孤遐叔在称颂韦皋功德 ,自己侨寓锦城 ,得其所 主 ,以此求官 。
3. 提问解疑 。说书口吻采用提问方式 ,一来 可以活跃场上气氛 ,二来可以引发思考 。仍举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为例 。宝莲寺子孙堂极是 灵验 ,祈男得男 ,祈女得女 ,为何这般灵感 (应) , 想来是每个读者 (听众) 感兴趣而又有疑问的地 方 。作者便在随后的回答中 ,内含暗示 ,这子孙 堂有鬼 ;汪大尹同样亦有疑问 ,猜知宝莲寺定有 情弊 ,便假意亦要求子 ,但佛显推脱老爷夫人可 以不来求宿 , 斋戒即可 。此时 , 作者再次发问 : “你道佛显为何书中人物交流 , 要 对话与交流必须通过说书人这个角色 。“三言” 的 “拟对话”模式特征便显得非常突出 , 常用 “看官”指代听众 , “在下”、“小子”指说书者 , 甚至有时直用 “你”、“我”人称进行交流 。这 种拟对话表现在形式上大致是两种方式 。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种类型,是以佛教禅宗思想与道家哲学为基础,用一种充满哲学思考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真谛。

而“三言”“二拍”典籍中的公案小说更是在其源头上体现了草根文化的特点,充分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与命运感悟。

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禅师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公案小说往往以禅师或和尚与弟子之间的对话为主线,主要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读者思考人性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这些问题和答案往往只言片语,但却充满哲理,从深层次上寻找人们内心的诉求和答案。

例如在《三言》中的《南华老仙祠》中,道士与追求长生不老的乡民的对话中,道士提问:“你炼药不得趱行四度,不得食肉葷酒,不得婬淫耽玩,得保持一方之净土,你可有所思?”,这样的对话,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境遇和命运,使读者获得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二、平实的生活场景公案小说往往发生在平凡的生活场景中,真实反映了草根百姓的生活及命运的琐碎细节。

例如在《三言》中的《马丹阳三度任湖州》中,讲述一位文职官员马丹阳在湖州三度任官的故事,其中反应了官场风气的黑暗和矛盾以及老百姓受苦受累的生活,是一部典型的反映社会现实情况的小说。

这些看似平凡琐碎的生活场景,却可以引导读者在其中发现人生的智慧和哲理。

三、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公案小说通过独特的文化符号,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如在《三言》中的《管鲍之交》中,通过管仲与鲍叔牙的交情,讲述了以德报怨、慷慨相助的故事,蕴含着儒家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这些文化符号涵盖了各个领域,如宗教信仰、婚俗礼仪、社会习俗等,为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四、唯心主义思想由于公案小说的禅宗根源,使得其思想中强调了唯心主义这一哲学思想。

在公案小说中,人们的外在世界常常是虚幻的,内在世界才是真正存在的,人的人性和生命的意义才是最基本的。

例如在《二拍》中的《杀一儆百》中,一位僧人为弥补自己过去的罪恶而自我牺牲,表现了对于自我把控和人性修养的高度强调。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谈“三言”巧合手法的运用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谈“三言”巧合手法的运用
作的意图得以体 现 , 起突出中心思想 的作 用 。《金 玉奴 棒打 薄情 郎》 ( 喻 27) , 讲 述了负 心 汉莫稽 , 在贫 贱时 入赘 到 “团 头” (宋时各 行业都有市 肆 , 称为 团行 ; 为 首的称为 团头或行 头 。这 里的 团 头指 乞丐 这 个行 当的 头 子 。) 家里 , 娶金玉奴为妻 , 靠金玉奴的资助读书 。中举当 官之后 , 却怕这门 亲事 “被 人传作 话柄 ”, 居 然把妻 子推到河里 , 想要另攀高枝 。这篇小说中作者的意图 是谴责势利小人 , 因 此 , 金玉 奴被 莫稽推 到水 里后 , 必须有人把她救起 , 故事才能够发展下去 。但如果救 金玉奴的是个普通渔民 , 下半段故事就无法敷衍 , 作 者的写作意图就无法体现 。作者巧合地安排了金玉奴
即 《古今小说》 (《喻 世明 言》) 、《警世通 言》、 《醒 世恒 言 》, 就是其中的一座高高 的浪峰 。它在形象塑

颖 珠
情合 手
理法 的
造 、情节安排 、语 言 运用等方面 , 承袭宋 元小说话本而又有所 发展 , 取得了相当高 的艺术成就 。本文着 重谈谈 “三言”在组 织故事情节时的一个
百计为塑造作品中的人物服务 。从 “三言”中 众多的 故事来看 , 巧合被大量采用 , 在小说里发挥着重要作 用。
一是使小说中的矛盾 、冲突更加集中和突出 , 起 激化矛盾的作用 。例如 , 《苏知县罗衫 再合》 ( 警 11) 这个故事 , 写苏云夫妇一行 , 登船到兰溪去上任 , 那 知船公徐能是个专事谋财害命的强盗 , 徐能把苏云缚 了投到河里中 , 又想强占苏云的妻子郑氏 。郑氏抵死 不从 , 从徐能家中逃到一所尼庵 , 生了个孩子 。因为 在尼庵中不便抚育小孩 , 就把小孩摆在十字路口 , 以 罗衫和金 钗作 为 信物 。这个 小孩 恰 好被 强盗 徐 能拾 去 , 收留为子 , 起名徐继祖 。十九年后 , 徐继祖应试 中进士 , 封为监察御史 。郑氏在尼姑庵中 , 有告强盗 徐能之心 。当徐继祖到 南方公 干时 , 郑氏前 去告 状 , 正好告到徐继祖的手里 。徐继祖一看告的正是他的父 亲徐能 , 起初以为自己 的父亲 是个 强盗 , 心 中不 安 , 还有 人劝 他私 下处置 郑氏 , 把 事情 搪塞过 去 。后 来 , 由于罗衫 、金钗等信物的作用 , 徐继祖知道了真相终 于惩处了盗匪徐能 , 苏知县一家得到了团圆 。这个故 事有一连串的巧合 , 其中处理得最巧妙的是杀人的强 盗徐能 , 恰好拾到了郑氏的儿子 , 而且抚养了十九年 之久 。这是个重要的关节 。杀人的强盗 , 偏偏收养了 被害者之 子 。有 杀父 之 仇的 强盗 , 偏偏 是自 己 的养 父 。这完全是偶然的巧遇 。可以设想 , 如果是另一个 人收养了郑氏的孩子 , 后来长大做官 , 为父报仇 , 那 么故 事就 十分 平淡 , 毫 无戏剧 性可 言 , 矛盾 和斗 争 , 就不够突 出 。这 一类 巧 合 , 最能 显 出作 者的 匠 心巧 思 , 艺术价值很高 。

论“三言”中的公案小说

论“三言”中的公案小说

作者: 刘崇奎
作者机构: 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管理系,南京210012
出版物刊名: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页码: 102-109页
主题词: “三言”;公案小说;艺术特点
摘要:“三言”中的公案小说既有描写刑事案件的,也有描写民事案件的,还有描写政治性案件的,题材呈现多样化。

作品的美学风格既有悲剧性的,也有喜剧性的,亦有悲喜剧因素融为一体的。

小说的情节安排手法多样,具有平中出奇、生动有趣的特点。

“三言”公案小说中塑造了不少具有鲜明个性的审判者、受害者和犯罪者形象。

关于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梦境描写浅析

关于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梦境描写浅析

关于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梦境描写浅析关于“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梦境描写浅析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摘要:三言二拍指的是明代五本著名的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其中涉及到梦境描写的篇目有不少,特别是在公案小说中,一些人物梦中会出现暗语或字谜等,暗示犯人名字,给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重要线索,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情?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有关梦境的描写,来对破案过程进行解读。

关键词:三言二拍;公案小说;梦境描写在我国古代小说中,梦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有关梦的观念也对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为对三言二拍公案小说中破案过程受到梦境描写的影响情况展开分析,我们首先就需要对作品在叙述过程中插入梦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小说中梦境具有的艺术功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一、“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梦境描写具有的特质(一)真实性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通过占梦的形式对未来作出预测,主要是因为他们相信梦中的预言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也赋予了梦境描写这一内涵。

倘若描写的梦境是随意编造的,与故事情节脱轨,那么梦境描写便失去了价值。

梦境虽然存在超现实成分,但在构思时,还是应当从作品情节出发,进行合理创造,特别是在公案小说中,梦境应当与案件存在联系。

可以说梦具有真实的意义,即使是用“隐意”取代某种思想的过程,但只要将这一“取代物”准确找出,那么就能将梦境的隐意破解出来。

例如在《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这一卷中,讲到捕人张二哥希望将官库中丢失的元宝及盗贼迅速查获,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到神灵告诉了他丢失银子的下落,结果张二哥果然在提示的地方搜出了银子及盗贼。

作品借助虚幻之笔来对破案过程这一情节急性编织,在张二哥的字谜中,就隐藏了真正的盗贼。

总的来说,张二哥的梦境是对现实案件的一种观照,有着真实性,梦中的谜语为待破译的密码,谜底即为犯人的名字。

三言二拍中关于梦境的描写虽然比较传奇,但都是从现实出发的。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以梦游阴司的方式在历史局面的安排上行使了因果报应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三言”中公案小说“巧中寓悲”“悲寓于巧”的叙事手法
——以《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一文钱小隙造奇冤》为例
冷建红中文07 2007212688
一、“巧”与“悲”简述
“三言”代表了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我国我国白话小说的重要体现,“三言”里描写了一幅幅市民社会的风情画,既有对商人生活的体现,又有对婚恋自主的张扬,同时,里面也描写了一幅幅与公案有关的图景,其中的公案小说也是古代公案小说的杰出代表。

虽然对于公案小说的界定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学者的研究大多认为“三言”里公案小说的数量在30篇左右,对于数量众多的这些公案小说来说,里面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例如特殊的人物塑造手法,独特的语言形式,巧妙的情节安排等等。

而在众多的公案小说里面,我认为作者尤其擅长“巧”的运用,可以说很多小说的结构和情节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巧”的完美呈现,也许正是“无巧不成书”吧,例如《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已死的孙押司竟能灵魂三现身而助官府找出真凶,又如《玉堂春落难逢夫》,玉堂春落入沈洪之手,可巧却能守身不失,王公子迷途知返,可巧金榜高中,玉堂春蒙冤落难,可巧王公子坐居朝堂,还终能巧成眷属。

可见一处处的巧合,使得整个小说结构完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这些公案小说里,除了“巧”的巧妙运用外,还有一大特点便是“悲”,无论是盗窃杀人的刑事案件,还是男女婚姻纠纷的民事案件,里面都有一定的悲剧成分,而在刑事案件里,这种悲剧意味更加浓烈,而这样的一种“悲”也就增加了小说的审美内涵,丰富了小说的美学价值。

如果只是一些喜剧的嬉笑怒骂,或者只是供人娱乐的一种形态,那我想“三言”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在公案小说里,这种“巧”和“悲”不是截然分开、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融在一起,“巧”因为有“悲”的加入,其包含的意蕴也就更深刻,而“悲”在巧中不断得到推进发展,悲剧的氛围也就贯穿全篇,无处不有“悲”的侵袭。

所以总的说来,“巧中寓悲”成了公案小说的重要叙事特点,而在“三言”中,《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十五贯戏言巧成祸》《一文钱小隙造奇冤》等篇章集中体现这一特点,本文就以《沈》《一》为例加以探讨。

巧合是短篇小说的重要叙事技巧,吴功正先生说:短篇小说“可以通篇以偶然性构成,以全部的偶然性所连缀的情节来现实生活的必然”。

这样的一种偶然性就是一种巧合,但是,这种偶然性其实只是一种表层现象上的一种偶然,从深层次来说,它是情节发展的一种必然的内在推动力,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是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

”这样的巧合看似是虚构的,不可能的,现实生活中怎可能有如此的巧合,但正是这样的一种巧合,却是一种可能发生的事,这样的一种“巧”在情节发展中是无法抗拒的,正如吴功正先生说,这种巧合的连接来实现生活的必然,那么其实这样的每一次巧合都是生活的必然体现。

而对于“悲剧”,鲁迅论述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沈》与《一》里面的每一次巧合中,作者不正是将人性这一有价值的东西一次又一次地毁灭给人看吗?而这样的撕毁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震撼人心。

仅仅因为一文钱就阴差阳错地导致了十三个人枉送性命,仅仅因为一只鸟就造成七人命丧黄泉,也许这里有诸如贫穷、愚昧等原因,但仅仅因为财色而暗下杀心,这岂不是人性的沦丧吗?当简单的一只鸟、一文钱就将人性赤裸裸地展现在面前,难道还不足以震撼人心吗?
二、“巧中寓悲”
在《沈》和《一》中,“巧”的叙事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这样的巧合又不是一般的普通的巧合,这样的巧合带有一种悲剧意识,从而加强了小说的崇高感,使得小说的这种“巧”具有更深的意义和蕴含。

对于传统小说来说,情节居于核心地位,如何结构情节,对于小说来说来说十分重要,在《一》中巧合的运用有着突出的表现:两小孩为争一文钱而起纷争,在民间,此不为巧也,人间常有之平凡小事,但正是这样的不巧之小事却为后来的一系列巧合铺设了环境,由不巧进入小说,众为后来之巧也就无不称奇,无不深思也。

可巧偏生得个不争气的丈夫邱乙大,竟为一文钱要逼死妻子;可巧没骨气的杨氏寻死倒找不着仇人的门楣,偏死在不相干的白铁匠家门口;后来,可巧老王公担心遭受无妄之灾,令小儿将尸体抛在河边;无赖朱常巧遇死尸,借尸敲诈;那赵完亦乃凶狠之徒,巧用两老人性命,不仅“消灾”,亦能得“福”……这一些列巧合下来,只因小小一文钱,十三人枉送性命,这些巧合都是作者巧妙安排,而且这些巧合不仅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且使得小说一波三折,于平常中显出奇异来。

更为难得的是,这些巧合都带有强烈的悲剧意味。

为何杨氏一个好好的人,寻死却找不对门楣呢?这看似虚假不可能,但实际上,这便是悲剧的一种体现了,一个正常女人遭到丈夫的轰出,此时已是神魂不清,精神不振,况又遇着黑夜,哪儿能识得仇家门楣,只凭着那模糊的印象,寻死了事。

一个平常的人寻死亦不能走对门路,也许看似可笑,实则可悲矣,也许真有点生也不能死也无路的到,到是死后可能做个孤魂野鬼,无处藏身。

后来,那白铁匠、王公皆怕担这无妄之灾,让这本来再明白不过的事实越来越模糊,将灾祸不仅引向他人,也落得引火烧身,这种愚昧无知,岂不可悲。

待到朱常借尸敲诈,赵完杀人反诬,导致众多无辜之人白白丢掉性命,这种恃强逞能,为人不仁,岂不可悲……这些情节的巧合,再加上每一处都带有的悲剧意味,不仅惊叹其构思的巧妙,更感慨于人性的悲哀,巧合步步发展,悲剧跟着情节层层深入,整个小说也就更富于表现力。

三、“悲寓于巧”
在《沈》和《一》中,悲剧性的体现和深化寓于巧合之中,这样的一种悲剧性又集中体现为遭遇悲剧的悲剧主人公身上,这样的悲剧主体的特殊身份——普通人——加强了这样的悲剧表现力。

亚里士多德说,“首先,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再者,不应表现极恶的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所以陷入悲剧的主体是介于此两者人之间,“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

”这样的悲剧主体其实就是最普通的人,在《沈》与《一》中陷入巧合、陷入悲剧的主体正是这样的一种普通人,他们即不是大善之人,也不是大奸大恶之徒,他们陷入悲剧不是因为本身有什么罪恶,而是因为某些错误。

箍捅的张公就是一贫民百姓,只因出门干活,于柳林中巧遇病中沈秀,并见鸟而起杀心,只因想获取偶然之财这一错误而陷入悲剧之中。

之后,官府悬赏获寻沈只头颅,恰巧有一黄老狗,家庭极其贫穷,偏生得两蠢儿子,只因投机巧算那悬赏银两,遂将自己脑袋献出,可悲两蠢子也真狠得下心,真做出杀父请赏之事,这样黄老狗、大保、小保亦只是三个平常之人,也因一时错误而酿成终身悲剧。

另外,偏巧一商人李吉一片孝敬之心,将所买之画眉鸟进贡,到落得个人头落地,试问可悲不可悲?这一系列普通的个体,只因为注定了他们的悲剧人生,因为他们的悲剧性,使其在一次又一次的看似是巧合的情节中,越加显示出悲剧来,这样的巧合,也许有时候会令人想到或许不可能,但是这样的巧合却又带有一种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

世上哪有谁愿意自己结果性命似黄老狗般贪那千贯上前?世上谁又似那混账官府只因一只小小画眉,就妄断官司,草菅人命?生活就是这样如此,看似的不可能确实的的确确可能存在着的,也许你可以怀疑,但是其却是潜藏着必然性。

而当悲剧性的人物遭遇这样的一种巧合的时候,他就
更不可能避免这样的一种必然,生活决定其必须在这样的一种表层的偶然,而深层的必然中毁灭,也正是这样一种小说人物无法抗拒的必然的偶然性巧合,悲剧主人公陷入悲剧之中而难以自拔,悲剧主人公只能在一次次的巧合中走向毁灭,悲剧性也在每一次的巧合中得以深化,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巧合,那我想主人公的悲剧性就会大大折扣,只会显得平淡无奇,而毫无平中出奇只高妙了。

总之,巧合的恰当运用,不仅不会产生虚假之感,反生奇异之叹,悲剧意味的融入,更加深了小说的表现力,如果只巧不悲,只有娱乐之感,“巧中寓悲”则多了几分崇高,生得几分怜悯,如果只悲不巧,又少了波澜起伏,“悲寓于巧”则使得悲剧展现更加灵活生动。

而且从整个小说来看,我认为这样的“巧中寓悲”“悲寓于巧的手法,使得小说的客观性增加以外,更多的是具有讽刺意味和针砭时弊功能,更是令人深刻地反思剖析自己,小市民图景,展现社会风貌,一个个巧合中的人,一个陷入巧合悲剧的人,可悲的不仅是这一小部分,可悲的是这样的一个群体,不仅是小市民是可悲的,所谓的父母官亦可悲。

在悲叹这些人可悲的命运的同时,更多地反思,所谓“万恶淫为首”,人为文银小利而争得你死我活,切莫贪财好色,害人害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