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补钾原则
临床补钾需知
![临床补钾需知](https://img.taocdn.com/s3/m/6915caa967ec102de2bd89e3.png)
补钾补钾四原则:1.口服优先;2.见尿补钾;3.静脉补钾有浓度与速度:每500ml不超过(指氯化钾),成人滴速不超过60d/min;4.总量控制:一般禁食病人以30ml(指10%氯化钾)为宜,严重不宜超过6-8g/天;补液四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尿量>30ml/h);低钾导致许多心血管临床事件,临床中常有无法经消化道进食,但能正常排尿、排便的患者,如胃肠手术后病人,癌症晚期不能进食病人,这些病人常需经胃肠外营养补钾。
1.不能饮食仅靠胃肠外营养病人常规生理补钾量是多少大概是3g/天的钾(不是3g氯化钾)能量20~30Kcal/[每1Kcal/给水量1~]葡萄糖2~4g/、脂肪1~氮量~、氨基酸~电解质(肠外营养成人平均日需量)钠80~100mmol、钾60~150mmol、氯80~100mmol、钙5~10mmol、镁8~12mmol、磷10~30mmol 脂溶性维生素:A2500IU、D100IU、E10mg、K110mg水溶性维生素:B1 3mg、B2 、B6 4mg、B12 5ug泛酸15mg、菸酰胺40mg、叶酸400ug、C100mg微量元素:铜、碘131ug、锌、硒30~60ug、钼19ug锰~铬10~20ug铁2.正常人每日需要补充3g(75mmol)的钾的由来尿液中钾主要是集合管和远曲小管主动分泌的,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摄入和排除的钾保持动态平衡,体内钾代谢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要排除一部分,故临床上为了维持钾的平衡,应对不能进食的人补钾;肾小球的钾几乎全部被近端肾小管吸收,而尿中的钾主要是远端肾小管再分泌的,肾脏无有效的保钾能力,即使不摄入钾每日仍要排钾30-50 mmol;肾脏每日固定的排钾量,加上皮肤发汗和大便排钾故一般失量75mmol;3.补钾和补氯化钾是一回事吗氯化钾、枸橼酸钾、醋酸钾、谷氨酸钾、门冬氨酸钾镁都可以在临床用于补钾,但由于氯化钾较便宜,副作用少,兼顾补氯故临床最为常用,所以补钾不等于不氯化钾。
临床补钾需知【范本模板】
![临床补钾需知【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b4e84c1e2bd960591c6778a.png)
补钾补钾四原则:1。
口服优先;2。
见尿补钾;3.静脉补钾有浓度与速度:每500ml不超过1。
5g(指氯化钾),成人滴速不超过60d/min;4.总量控制:一般禁食病人以30ml(指10%氯化钾)为宜,严重不宜超过6-8g/天;补液四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尿量>30ml/h);低钾导致许多心血管临床事件,临床中常有无法经消化道进食,但能正常排尿、排便的患者,如胃肠手术后病人,癌症晚期不能进食病人,这些病人常需经胃肠外营养补钾.1。
不能饮食仅靠胃肠外营养病人常规生理补钾量是多少?大概是3g/天的钾(不是3g氯化钾)能量20~30Kcal/(kg。
d)[每1Kcal/(kg.d)给水量1~1.5ml]葡萄糖2~4g/(kg.d)、脂肪1~1。
5g/(kg。
d)氮量0。
1~0.25g/(kg.d)、氨基酸0.6~1.5g/(kg.d)电解质(肠外营养成人平均日需量)钠80~100mmol、钾60~150mmol、氯80~100mmol、钙5~10mmol、镁8~12mmol、磷10~30mmol脂溶性维生素:A2500IU、D100IU、E10mg、K110mg水溶性维生素:B1 3mg、B2 3.6mg、B6 4mg、B12 5ug泛酸15mg、菸酰胺40mg、叶酸400ug、C100mg微量元素:铜0.3mg、碘131ug、锌3.2mg、硒30~60ug、钼19ug锰0。
2~0。
3mg铬10~20ug铁1.2mg2.正常人每日需要补充3g(75mmol)的钾的由来尿液中钾主要是集合管和远曲小管主动分泌的,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摄入和排除的钾保持动态平衡,体内钾代谢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要排除一部分,故临床上为了维持钾的平衡,应对不能进食的人补钾;肾小球的钾几乎全部被近端肾小管吸收,而尿中的钾主要是远端肾小管再分泌的,肾脏无有效的保钾能力,即使不摄入钾每日仍要排钾30-50 mmol;肾脏每日固定的排钾量,加上皮肤发汗和大便排钾故一般失量75mmol;3.补钾和补氯化钾是一回事吗?氯化钾、枸橼酸钾、醋酸钾、谷氨酸钾、门冬氨酸钾镁都可以在临床用于补钾,但由于氯化钾较便宜,副作用少,兼顾补氯故临床最为常用,所以补钾不等于不氯化钾。
临床中补钾方法与注意事项
![临床中补钾方法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7bfa7a9b307e87100f6968f.png)
临床中补钾方法与注意事项补钾原则:1、不宜过早2、不宜过浓3、不宜过快4、不宜过多注意事项:1、钾禁静脉推注;2、严重低钾时,补钾应先快后慢,最快每小时<1,一般每小时;注意补钾过快造成的高钾血症可使血钾暂升高/L,补10-12可使血钾暂时升高/L,但不久还可下降;3、不能操之过急,每日6g 为宜;4、注意补Mg;5、补钾最好用生理盐水,最好不用葡萄糖溶液,否则可能会使血清钾更低当然浓度太高(5‰)只能用中心静脉补不然对血管的刺激很大!6、用微泵补钾容易控制速度比较安全!7、口服10%的溶液吸收好而且安全所以低钾患者能够口服补钾的尽量选择口服! 其实对于危重病患者的补钾,我们往往会遇见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患者血钾非常低,甚至低于/L以下,此时是需要快速提升血钾浓度至相对安全的水平,而危重病患者胃肠道可能又不能使用,常规补钾需要带入大量液体,这在危重病人身上往往受到极大限制在临床上我们常常通过深静脉用微量泵直接泵入10%氯化钾,1g氯化钾在1~2小时内泵入,3~4小时复查血钾,而从未出现过血钾过高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情况资料显示可从深静脉补钾,受浓度限制小,而速度才是至关重要的1/h相当于13/h,这是允许的补钾速度故低钾病人紧急情况下、不能大量输液时,可以从深静脉泵入10%氯化钾当然胃肠道补钾是最安全的安全补钾的关键不是浓度,而是速度<20/h而具体的方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重度缺钾应首选静脉补钾,尤其建议深静脉,采用静脉灌注泵浓度最高不超过60‰最常用 1g-/50ml,速度不超过20/H由于浓度较高,应该进行持续心脏监护和测定血浆钾避免严重高钾血症和心脏停搏如无条件开放中心静脉,尽管高浓度钾对静脉刺激极大,权衡利弊,仍应进行外周补钾,浓度最高不超过30‰,速度同上注意:此时仍应强调控制输入速度,必须应用微泵速度同前述2血钾接近正常以后补钾以口服为主,静脉为辅口服和静脉同时进行浓度超过%的溶液直接刺激浅静脉导致内皮细胞肿胀、血管痉挛,形成静脉炎,最终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同时由于局部高浓度K+离子的刺激,患者的痛感强烈因此,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医疗常规内都严禁经过外周静脉输入超过%的K+溶液,也就是说外周最高浓度是%一般来说,国内除以外,基本上外周静脉补钾都使用%的氯化钾溶液,补充速度虽然慢一点,但是安全系数则要高得多且不容易出现纠纷口服补钾:10%的,每次10ml,每日3-4次可以加入到橙汁中改善口感,宜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减少高浓度的钾对对胃黏膜的刺激造成胃黏膜糜烂出血对于口服补钾的一个认识误区就是口服补钾不会引起高钾血症,所以口服补钾同样要注意监测血钾3还可以灌肠补钾,但应用较少可用生理盐水20ml+10%30ml保留灌肠,保留时间最好在15-20分钟以上,1-2次/天,,但危重病例不宜灌肠补钾4观察是否存在其他问题,是否有稀释性的低纳血症,查血气,纠正代谢性碱中毒,补钾的同时补点镁5补钾所用液体:补充用葡萄糖液不是理想选择因为随后增高病人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导致一过性低钾血症加重症状加剧特别是洋地黄化病人注意很多人喜欢用极化液补钾,这个时候先不要加用胰岛素,以免进一步减低血钾水平配液选择:稀释氯化钾应选择盐水,尽量避免使用葡萄糖溶液尤其是高糖溶液,因为葡萄糖进入体内后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促使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而加重低钾血症配液浓度、补液速度:常规补钾原则是浓度不大于 0 3%、速度不大于 40 滴/分钟、见尿补钾,但是严重低钾患者应具体对待特殊患者补钾:如患者并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而又低血钾时怎么办?这时既要限制液体的量又要限制盐的入量但又要补钾,按常规方法补钾肯定有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氯化钾溶液浓度而减慢输入的速度,最好方法是采用 "微量泵" 控制输液,可用 30mL 盐或糖水加氯化钾20mL 以 20~25mL/h 速度给药,既控制了液体量又补充了钾对于一时难以纠正的重症低钾血症患者应该考虑控制液体的入量,因为大量盐水输入体内后会导致渗透性利尿从而增加钾的排出,不利于低血钾的纠正,此时采取“微量泵补钾”技术不失为一选择方法静脉补钾的途径:<%时可选用外周静脉;而>%时应考虑应用中心静脉,以防高浓度钾对静脉的刺激造成外周静脉炎高浓度补钾最好能在中或严密监测下进行我们的经验是1% ml一小时匀速泵完补钾,根据低钾的程度来决定是补1g还是2g再复查血清钾后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补钾一、关于钾的代谢1、消化道内的正常代谢:成人每日摄取钾盐2-4g即能够满足代谢之需K在食道中不吸收;胃内有少量K穿过胃黏膜细胞;小肠吸收摄入K量的90%;其余10%左右随粪便排出体外K被吸收的可能机制:①肠壁细胞由受体调节的“钠泵”主动转运②直接通过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间隙进入③K在空回肠腔侧细胞膜对K几乎不渗透,入血机制是通过细胞旁短路吸收在各种消化液中,小肠液和血浆K浓度近似,唾液、胃液、胆汁、胰液中K均高于血浆成年人每日消化液总量为6-7L正常情况下消化液中的电解质几乎全部重吸收,再加上摄入的电解质,消化道每日约交换K -左右消化道内K的正常代谢和K量的稳定是血浆K的起始因素,也是总体钾量、细胞内外K 量恒定在一定范围的重要保证2、钾在消化道内的吸收钾摄入之后不停的被吸收,吸收量与摄入量固然成正相关,但吸收入血的速度应该认为是比较缓和的有资料证明进食K后数小时当中,血K浓度变化并不大,并未见血K显著增高的现象,这虽然与肾脏进行排K调节有关,其中也可能存在着一种肠道吸收K的缓调节机制,进食后大量消化液分泌也是这种缓调节机制的组成部分消化液的K浓度经常高于血浆K 的浓度就提示着这种调节机制的存在有时口服补K的剂量虽然比较大,但对病员总是比较安全的,其道理应该也在于此另一方面从临床观察又发现,胃肠道对K的吸收并非随血K浓度高低调节其吸收量和吸收速度在低血钾时,消化道总体吸收功能常受影响,因此此时多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可以直接影响K的吸收;高血钾时,肠道也并未因血钾浓度的增高而对K不予吸收正常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钾在40-,变化较大由于机体对钾的平衡调控较好,血清钾浓度不会改变:当每日摄入钾在15-20时,经过4-7天后尿排出钾才开始减少,此时体内缺钾已达左右;当每日摄入钾1-10时,尿钾和粪便排钾虽然有比较明显的减少,但仍较摄入的钾多,这种情况甚至能够持续21天之久二、关于补钾:1、在应用排钾利尿剂、肾上腺皮质醇类药物、胃肠减压、禁食、腹泻、呕吐等,都可引起钾丢失,应口服钾盐预防低钾2、大部分低钾血症的病人,血K浓度在/L之间,这样的血清K浓度一般说来不会发生严重的问题口服钾盐即可3、若不能口服或缺钾量很大时,需静脉滴注补钾需注意:①无尿一般不补钾,除非血钾明显降低②常规静脉补钾方法是氯化钾加入生理盐水ml静滴,若氯化钾浓度过高,因输液时静脉疼痛病人常不能接受;若需增加补钾量又不能大量补液时,可同时加%谷氨酸钾10-20ml于同一液体中静脉滴入③补钾速度过快可发生高钾血症,因输入的钾需经过15小时细胞内外才能达到平衡4小时才能经肾排出,一般补钾速度的限度为40/h;凡血钾低于4/L,应再补充高浓度钾溶液,成人可在半小时内滴入氯化钾~,一般心律失常可以获得纠正④若遇到缺K所致的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肠麻痹等严重病情,表示体内缺钾程度太重,补钾量应大,速度也应加快,极限浓度可提高到1%,但必须有心电图监护观察⑤病情严重,又限制补液时,可以在严密监视下,提高浓度达60/L,此时需选用大静脉或中心静脉插管;术前、术后大量利尿,往往低血钾比较多见,一般应经深静脉补钾,浓度%~3%不等,依据血钾情况而定的正常范围:5-O 影响因素: 1病理因素:。
小儿补钾原则及计算方法
![小儿补钾原则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b72fe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1.png)
小儿补钾原则及计算方法小儿补钾原则及计算方法小儿缺钾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呕吐、心跳加快等症状。
因此,对于小儿缺钾,必须进行及时的补钾治疗。
那么,小儿补钾原则及计算方法是什么呢?补钾的原则和安全注意事项补钾的原则是:根据血钾浓度和临床表现采取适当的补钾措施,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补钾方法: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以及钾缺失的程度,选择合适的补钾方法,包括口服、静脉注射等。
2. 控制钾的剂量和速度:过量或过快地补钾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心脏骤停、呼吸麻痹等。
因此,在补钾过程中,应控制钾的剂量和速度,避免过量或过快。
3. 监测血钾浓度:在补钾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钾浓度和临床表现。
如果血钾浓度过高或过低,应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4. 预防补钾反应:补钾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呕吐、腹泻等。
预防补钾反应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体征和症状,及时采取措施。
补钾的计算方法补钾的计算方法有两种:根据体重和血钾浓度计算。
1. 体重计算法根据孩子的体重计算钾的剂量。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按照身体重量计算钾的剂量:每千克体重需补钾0.5-1.0mmol/L。
(2)计算剂量:每毫升液体中添加钾1mmol/L,按照孩子的体重计算所需的钾的总量。
(3)1毫升液体中钾的浓度为20%:即每毫升液体中钾的含量为2mmol/L。
拿一个体重为20kg的孩子举例,每千克体重需要补钾0.5-1.0mmol/L,所以每次剂量为10-20mmol/L。
如果添加钾的液体浓度为10mmol/L,那么需要加入1-2毫升、如果添加钾的液体浓度为20mmol/L,那么需要加入0.5-1毫升。
2. 血钾浓度计算法根据孩子的血钾浓度计算钾的剂量。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根据孩子的体重和血钾浓度计算钾的总量。
(2)计算每日补钾量:一般认为每日补钾量不超过3mmol/kg。
例如:一个体重为20kg、血钾浓度为3.0mmol/L的孩子,需要补钾量=(20kg×[3.5-3.0]mmol/L)=10mmol/L。
icu补钾原则
![icu补钾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6d622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f.png)
icu补钾原则
ICU补钾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尽量口服补钾:常用10%氯化钾溶液或柠檬酸钾口服。
如果患者不能口服或者
缺钾较重,可以考虑静脉补钾。
2.见尿补钾:尿量达30-40ml/h后或者尿量达500ml/d以上时,可以予以补
钾。
尿量监测应1次/h,每小时尿量在30~40 ml时补钾较为安全。
3.限制补钾总量:根据血清钾水平,补钾量为60至80mmol/d。
4.控制补钾浓度:补钾不能过急过快,因为缺钾主要是细胞内缺乏,正常情况下,
需要15小时才能达到钾的细胞内外平衡。
补钾时必须观察尿量,如尿少要慎重,避免高血钾。
补钾时,氯化钾浓度不应超过0.3%,即500ml液体中最多加1.5g钾。
5.控制补钾速度:补钾滴速不宜过快,每小时补钾不应超过1g,严重缺钾时每小
时最多不应超过2g。
快速补钾,需要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此外,对于需要补钾的患者,护士应掌握高/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能根据临床表现及时准确地作出判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在补钾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监测血钾水平,及时调整补钾方案和速度,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临床补钾原则
![临床补钾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22e842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e.png)
临床补钾原则
临床补钾是指在药物和治疗方案的指导下,对体内钾水平较低的
患者进行补充治疗。
钾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电解质元素,它参与了人
体的酸碱平衡、蛋白质代谢、神经肌肉传导、骨骼生长等多个生理功能。
因此对于患者出现缺钾的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的补充治疗以维持
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临床补钾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遵循以下原则:
1.评估患者的钾缺乏程度:钾缺乏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治
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轻度缺钾可采用口服补钾;对于中度和重度缺钾,则需使用静脉注射或滴注方式进行补钾。
2.注意体内的酸碱平衡:补充钾可导致血pH升高,因此需要在
补钾时注意监测血气、电解质水平及尿量等指标。
3.必要时应该同时补充氯离子:血液中的氯离子与钾离子在代谢
中存在协同作用。
在补充钾的同时,也要注意补充氯离子以维持体内
的酸碱平衡。
4.注意适当的剂量和速率:在补钾时要注意剂量,确保患者的钾
离子水平逐渐恢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也要控制补钾的速率,
避免因过快补钾而导致的副作用。
5.及时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气、
血清钾水平、心电图检查等指标,以确保补钾治疗的效果。
总之,临床补钾治疗需要严格遵循上述原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进行个性化治疗,以达到安全、有效的预期效果。
补钾公式和补钾原则
![补钾公式和补钾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d482d4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6.png)
补钾公式和补钾原则钾是咱们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种矿物质,在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那今儿咱们就来唠唠补钾公式和补钾原则这档子事儿。
先来说说为啥要补钾。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孩子正在备战考试,每天学习压力特别大,经常感到疲惫无力。
去医院一查,医生说有点儿缺钾。
这孩子天天就忙着学习,吃饭也不规律,水果啥的吃得少,这不就导致钾摄入不足了。
所以啊,当我们身体里的钾不够了,就得补。
那补钾的公式是啥呢?一般来说,临床上常用的补钾公式是:需补充的钾量(mmol)=(目标血钾浓度 - 实际血钾浓度)×体重(kg)×0.4。
比如说,一个人体重 60kg,实际血钾浓度是 3.0mmol/L,目标血钾浓度是 4.0mmol/L,那通过这个公式算出来,需补充的钾量大概就是24mmol。
不过,这只是一个大概的估算,实际补钾的时候可不能生搬硬套。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像肾脏功能、酸碱平衡啥的都会影响补钾的量。
再讲讲补钾的原则。
首先,那得是见尿补钾。
有个邻居大叔,生病住院了,医生说要补钾,可大叔当时尿少,这钾就不能随便补。
为啥呢?因为钾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如果尿少,补进去的钾排不出来,就容易出问题。
然后是浓度不能过高。
我记得有一次在医院,看到一个护士给病人补钾,那配置的钾溶液浓度可讲究了,不能超过 0.3%。
浓度高了,会刺激血管,引起疼痛,甚至可能造成损伤。
速度也不能太快。
就像跑步一样,得匀速前进,补钾也是这个理儿。
太快了,心脏可能受不了。
而且能口服尽量口服。
口服补钾相对安全,还方便。
比如说吃点氯化钾缓释片,或者喝点钾含量丰富的果汁。
补钾这事儿,还得边补边观察。
隔一段时间就得查查血钾浓度,看看补得够不够,多了还是少了。
总之,补钾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咱可得记住这些补钾公式和原则,别让身体因为缺钾或者补钾不当而闹别扭。
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别在这方面出岔子!。
临床血钾低补钾时机、钾制剂选择、补钾标准、治疗操作及注意事项
![临床血钾低补钾时机、钾制剂选择、补钾标准、治疗操作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ebf36a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1.png)
临床血钾低补钾时机、钾制剂选择、补钾标准、治疗操作及注意事项血钾低到需要补钾时机一旦记录低钾血症的存在,应根据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尝试确定低钾血症的原因并估计钾缺乏情况,干预措施的紧迫性和类型取决于钾缺乏的程度和症状。
一般来说,轻度低钾血症患者,建议首选口服补钾;中度但无法口服药物的低钾血症患者,静脉补钾可作为口服补钾的一种辅助治疗。
对于重度低钾血症患者,推荐静脉补钾。
钾制剂选择可通过给予氯化钾、磷酸钾、碳酸氢钾或其前体 (枸橼酸钾和醋酸钾)、门冬氨酸钾镁、谷氨酸钾等钾制剂来补充钾。
一般情况下氯化钾常作为首选药物,其可快速纠正低钾血症及代谢性碱中毒,但可能加重酸中毒和高氯血症。
其他情况:对于低钾血症伴代谢性酸中毒 (如肾小管性酸中毒或腹泻) 患者,优先选择碳酸氢钾或其前体;对低钾血症伴低磷血症患者才考虑使用磷酸钾;对于低钾血症伴有肝硬化,腹水或肝性脑病的患者优选可改善肝脏功能的谷氨酸钾或门冬氨酸钾镁;对低钾血症伴有低镁血症或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疾病等心脏疾患的患者优先选择门冬氨酸钾镁,其可以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同时镁离子与钾离子有协同作用,有利于纠正细胞内低钾。
补钾标准补钾量视缺钾严重程度而定。
血清钾每降低 1 mmol/L,体内的钾丢失约 100~200 mmol;当血钾在 3.0 mmol/L 以下时,血清钾每降低 1 mmol/L,体内的钾丢失约 200~400 mmol;当血钾小于 2.0 mmol/L 时,体内钾丢失量可能已经超过 600~800 mmol。
轻度、中度、重度缺钾,分别可补充钾约 100 mmol、300 mmol、500 mmol。
但需注意补钾≠补氯化钾,两者换算公式如下表:由上可知,100 mmol KCl = 0.075 × 100 ≈ 8 g KCl(以此类推:300 mmol ≈ 24 g KCl;500 mmol ≈ 40 g KCl)。
钾不是一天补足的,要分 3~5 天补足(严重缺钾更长)。
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ebd59d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f.png)
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补钾是指通过饮食或药物来增加人体内钾的摄入量,从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钾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矿物质,对于维持心脏、神经和肌肉功能都非常重要。
然而,摄入过少或过多的钾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补钾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一些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补钾的原则:1. 注意饮食平衡:钾主要通过饮食摄入,因此要保持饮食均衡,多样化。
应尽量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并根据个人的需求合理搭配食物,以满足钾的需要。
2. 根据需要调整摄入量:钾的摄入量会随着人体的需求而有所变化。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的钾摄入量应在2000-2500mg之间。
然而,特殊人群如婴儿、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患有肾病的患者,需求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3. 选择含钾食物:补钾的最佳方法是通过摄入含钾食物来实现。
一些常见的含钾食物有:香蕉、土豆、豆类、菠菜、西兰花和鳄梨等。
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食物的营养价值来合理选择。
4. 维持适当的水平:钾的补充应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既不能缺乏也不能过量。
补钾前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测,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二、补钾的注意事项:1. 避免过量补钾:摄入过多的钾可能导致高钾血症,这是一种危险的状况,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因此,在补钾过程中务必注意摄入量,避免过量。
2. 控制饮食中的钠盐摄入:钠和钾在体内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补钾的同时也要控制饮食中的钠盐摄入。
过多的钠摄入会导致钾的排泄增加,影响钾的平衡和吸收。
3. 小心使用药物:一些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和肾病的药物可能会增加尿钾的排泄量,从而导致体内钾的减少。
在使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钾的摄入和排泄情况。
4. 个体差异存在:每个人对钾的需求和吸收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补钾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追随他人的做法,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5. 注意补钾的时机:补钾最好分散于一天多次进食,而不是集中在一次。
这样可以更好地维持体内钾的平衡,并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
补钾原则和注意事项
![补钾原则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fb5cd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3.png)
补钾原则和注意事项
补钾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的钾元素。
在进行补钾时,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补钾的效果和安全性。
补钾的原则是根据个体的情况来确定补钾的剂量和方式。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所需的钾元素量也不同。
因此,在补钾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确定个体的补钾需求。
补钾的注意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补钾食物和补钾药物。
钾元素主要存在于食物中,例如香蕉、土豆、豆类等。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摄入这些富含钾元素的食物来进行补钾。
此外,也可以通过口服补钾药物来满足钾元素的需求。
但是,在选择补钾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剂量要求进行使用。
在补钾过程中,需要注意补钾的速度。
过快或过慢的补钾速度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应根据个体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适当的补钾速度。
补钾还需要注意一些副作用和风险。
过量补钾可能导致高钾血症,而补钾不足则可能导致低钾血症。
因此,在补钾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血钾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补钾剂量。
补钾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在进行补钾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补钾的效果和安全性。
我们应根据个体的情况
确定补钾的剂量和方式,并选择合适的补钾食物和补钾药物。
此外,补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补钾的速度和副作用风险。
通过正确的补钾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满足身体对钾元素的需求,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静脉补钾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静脉补钾的原则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304bd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b.png)
静脉补钾的原则及注意事项一、静脉补钾的原则1、根据患者的钾离子水平确定补钾方案。
在进行静脉补钾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血清钾水平,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补钾治疗。
一般来说,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时,就需要考虑补钾治疗。
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和临床表现,确定补钾的剂量和速度。
2、选择适当的钾盐进行补钾治疗。
在进行静脉补钾时,一般可以选择氯化钾、乳酸钾、醋酸钾等不同类型的钾盐。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钾盐种类和浓度,以确保补钾效果最佳。
同时,还需要注意不同类型的钾盐对患者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3、控制补钾的速度和剂量。
在进行静脉补钾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合理确定补钾的速度和剂量。
一般来说,补钾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导致过度补钾或心肌毒性。
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等因素,调整补钾的剂量,确保患者能够达到正常钾离子水平。
4、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钾水平。
在进行静脉补钾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钾水平变化。
特别是在补钾的初期,需要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心电图监测和血钾检测,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或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补钾治疗方案。
在进行静脉补钾治疗中,遇到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或不良反应时,需要及时调整补钾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增加或减少补钾的剂量和速度,以保证治疗效果最佳。
6、注意预防补钾的并发症。
在进行静脉补钾治疗时,需要注意预防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补钾速度过快导致高钾血症和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以及补钾过量导致的高钾血症等情况。
在进行临床操作时,需要认真监测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1、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态。
在进行静脉补钾治疗之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态,特别是心肌功能和电解质的平衡情况。
如果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情况,需要谨慎进行补钾治疗,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补钾原则及注意事项
![补钾原则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6ac202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8.png)
补钾原则及注意事项
钾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保持细胞内外钠、氯离子电解质平衡状态,维持体液稀释度、改善体内水溶性维生素和脂肪酸的吸收作用,以及参与蛋白质合成及激素分泌等重要生理功能。
因此,钾缺乏会使身体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补充钾可以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的功能。
补钾涉及到不同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原理就是平衡钠/钾比例,使钠和钾的摄入比例保持在正确的比例,以维持身体内钠、钾的平衡。
第二,补充钾可以增加血液中的钾浓度,从而使钠和水从身体组织中排出,有助于缓解水肿。
第三,补充钾可以抑制水淹,有助于减少肾炎的发生率。
补钾时应遵循以下几条重要的注意事项:
首先,钾的补充量应根据实际情况来抉择,钾的摄入量过多会造成体内钠、钾、氯离子电解质水平的不平衡,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因此,在补充钾时应遵循医学医嘱,避免过量摄入。
其次,应选择含钾量较高的食物,以免过量补充钾,例如富含钾的有机食物、蔬菜、海鲜、水果、全谷物等。
第三,部分药物会影响钾的排泄,因此,在服用药物时应与医生商议,以避免不良反应。
最后,钾素摄入量不能单一依赖于补剂,应平衡饮食,摄入平衡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以保持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为了保持身体的正
常功能,补钾时应遵循上述注意事项,及时进行补钾,以维持体内外钠、钾的平衡,同时确保营养均衡,以保护身体健康。
简述补钾时应遵循的原则
![简述补钾时应遵循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b397c7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9.png)
1.简述补钾时应遵循的原则?
答:补钾时应遵循的原则是:1)口服补钾:口服补钾是最安全的补钾方式,如10%氯化钾或枸橼酸钾;2)静脉补钾:不能口服可静脉补给,常用针剂为10%氯化钾,静脉补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见尿补钾”:一般以尿量超过40ml/d或500ml/d方可补钾;2补钾量依血清钾水平而定。
如仅是禁食者,一般每天给予生理需要量氯化钾2~3克即可;严重缺钾者(血清钾多2<2mmol/L),每日补氯化钾总量不宜超过6~8g,但严重腹泻、急性肾衰竭多尿期等特殊情况例外。
(3)补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氯化钾3g/l);应稀释后经静脉滴注,禁止直接静脉推注,以免血钾突然升高,导致心脏停搏。
(4)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40mmol/h。
成人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80滴/min。
你所说的情况看,可能是补钾过快所致。
临床补钾原则
![临床补钾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2ed3ed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2.png)
低钾血症治疗方法(1)、一般采用口服钾,成人预防剂量为10%氯化钾30~40ml/d 3--4克(每g氯化钾含钾13.4mmol)。
氯化钾口服易有胃肠道反应,可用枸橼酸钾为佳(1g枸橼酸钾含钾4 .5mmol)。
(2)、静脉输注氯化钾,在不能口服或缺钾严重的病人使用。
常用浓度为5%葡萄糖液1.0L中加入10%氯化钾10~20ml,每g氯化钾必须均匀滴注30~40min以上,不可静脉推注。
补钾量视病情而定,作为预防,通常成人补充氯化钾3~4g/d,作为治疗,则为4~6g或更多。
(3)、补钾注重点:a.尿量必须在30ml/h以上时,方考虑补钾,否则可引起血钾过高。
b.伴有酸中毒、血氯过高或肝功能损害者,可考虑应用谷氨酸钾,每支6.3g含钾34mmol,可加入0.5L葡萄糖液内静滴。
C.静脉滴注的氯化钾浓度太高可刺激静脉引起疼痛,甚至静脉痉挛和血栓形成。
d.切忌滴注过快,血清钾浓度忽然增高可导致心搏骤停。
e.K 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很慢,约15h才达到细胞内、外平衡,而在细胞功能不全如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钾的平衡时间更长,约需1周或更长,所以纠正缺钾需历时数日,勿操之过急或中途停止补给。
f.缺钾同时有低血钙时,应注重补钙,因为低血钙症状往往被低血钾所掩盖,低血钾纠正后,可出现低血钙性搐搦。
g.短期内大量补钾或长期补钾时,需定期观察,测定血清钾及心电图以免发生高血钾。
发病原因引起缺钾或低钾血症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a.钾摄入不足,如长期进食不足,给病人补液时,长期未给补钾盐液体,或在营养支持过程中,营养液中钾盐的补充不足;b.钾损失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及消化道瘘,大量丢失消化液,长期应用速尿、利尿酸等利尿剂及皮质激素等使钾从肾脏排出过多;c.钾在体内分布异常,如大量输注葡萄糖与胰岛素合用,或碱中毒时,都能使大量钾转入细胞内,出现低钾血症。
症状表现临床表现和细胞内、外钾缺乏的严重程度相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低血钾发生的速度。
临床补钾的四不宜原则
![临床补钾的四不宜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993861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a.png)
临床补钾的四不宜原则
临床补钾时需要遵守以下四不宜原则:
1. 不宜快速补钾:补钾速度过快容易引起高钾血症,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因此,补钾时应根据患者血钾水平和临床情况,缓慢给予补钾治疗。
2. 不宜选用浓度过高的钾盐:补钾时要根据患者的血钾水平和需要来选择适当的钾盐浓度。
过高浓度的钾盐可能引起静脉刺激,导致疼痛和静脉炎症。
3. 不宜单纯给予口服钾盐:对于严重低钾血症的患者,口服钾盐吸收速度较慢,无法迅速纠正血钾水平。
此时应采用静脉给药,以快速纠正血钾水平。
4. 不宜同时补镁而不补钾:补镁治疗时可促进细胞内钾向细胞外流失,因此临床上应同时补充适量的钾盐,以维持血钾水平的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原则并非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在具体临床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来选择合适的补钾方法。
简述补钾时应遵循的原则
![简述补钾时应遵循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bef112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4.png)
补钾时应遵循的原则引言补钾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纠正体内钾离子缺乏或平衡失调的情况。
钾离子在维持神经肌肉功能、维持酸碱平衡和调节心脏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补钾治疗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
1. 确定补钾的指征在进行补钾治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补钾的指征。
常见的指征包括: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尿钾排泄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等。
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补钾治疗。
2. 确定补钾的途径和速度补钾的途径包括口服和静脉注射。
口服补钾适用于轻度缺钾的情况,而静脉注射适用于严重缺钾或急性高钾血症的情况。
在选择补钾的途径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肾功能、胃肠道功能等。
补钾的速度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状况和血钾水平。
对于急性高钾血症,需要迅速降低血钾水平,因此可以选择较快的补钾速度。
而对于慢性低钾血症,需要逐渐纠正钾离子缺乏,因此补钾速度相对较慢。
3. 监测补钾效果和副作用在进行补钾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补钾的效果和副作用。
监测补钾的效果可以通过定期检测血钾水平来评估,以确保钾离子的浓度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还需要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心电图的变化等。
补钾治疗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心律失常等。
因此,在进行补钾治疗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补钾方案,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4. 调整补钾方案补钾治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血钾水平的变化和患者的临床状况,可以适当调整补钾的剂量和速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5. 注意补钾的安全性补钾治疗需要注意安全性。
在进行补钾治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例如,补钾的剂量和速度应逐渐增加,以避免急性的钾离子浓度变化引起的不良反应。
同时,还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对难治性低钾,应注意有无碱中毒、低镁血症存在并予以纠正。
5.补钾后可加重原有的低钙,应补给钙剂。
6.停补钾指征为:停止静脉补钾24h后,血钾大致正常,可改用口服补钾,因血钾达3.5mmol/L,仍表示体内缺钾约10%,一般需补钾4~6d,严重者需10~20d才能使细胞内缺钾逐渐纠正。
发病原因
引起缺钾或低钾血症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a.钾摄入不足,如长期进食不足,给病人补液时,长期未给补钾盐液体,或在营养支持过程中,营养液中钾盐的补充不足;b.钾损失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及消化道瘘,大量丢失消化液,长期应用速尿、利尿酸等利尿剂及皮质激素等使钾从肾脏排出过多;c.钾在体内分布异常,如大量输注葡萄糖与胰岛素合用,或碱中毒时,都能使大量钾转入细胞内,出现低钾血症。
2.2 氯化钾静脉给药速度:<10 mEq/hour ;
2.3 每日静脉输入氯化钾总量:
a 轻度低钾血症:q;
3 静脉输入氯化钾浓度>60 mEq/L或速度>20 mEq/hour时,应连续监测心电图,并每2小时测一次血清钾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
4 注意观察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4.1 低钾血症:K+<3.5 mEq/L;
a 轻度低钾:K+3.0-3.5 mEq/L;
b 中度低钾:K+2.5-3.0 mEq/L。恶心,呕吐,肌无力,易激怒,嗜睡,抑郁;
c 重度低钾:K+<2.5mEq/L。无力,心率不齐,麻痹,呼吸衰竭,精神异常,肠梗阻,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发病原因
引起缺钾或低钾血症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a.钾摄入不足,如长期进食不足,给病人补液时,长期未给补钾盐液体,或在营养支持过程中,营养液中钾盐的补充不足;b.钾损失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及消化道瘘,大量丢失消化液,长期应用速尿、利尿酸等利尿剂及皮质激素等使钾从肾脏排出过多;c.钾在体内分布异常,如大量输注葡萄糖与胰岛素合用,或碱中毒时,都能使大量钾转入细胞内,出现低钾血症。
症状表现
临床表现和细胞内、外钾缺乏的严重程度相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低血钾发生的速度。血清K <2.5mmol/L时,症状较严重。短时期内发生缺钾,症状出现迅速,甚至引起猝死。
(1)、神经肌肉系统 表现为神经、肌肉应激性减退。当血清K <3.0mmol/L时,可出现四肢肌肉软弱无力,低于2.5mmol/L时,可出现软瘫,以四肢肌肉最为突出,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当呼吸肌受累时则可引起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症状为精神抑郁、倦怠、神志淡漠、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
(2)、消化系统 缺钾可引起肠蠕动减弱,轻者有食欲不振、恶心、便秘,严重低血钾可引起腹胀、麻痹性肠便阻。
(3)、心血管系统 低血钾时一般为心肌兴奋性增强,可出现心悸、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房室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最后心脏停跳于收缩状态。此外还可引起心肌张力减低,心脏扩大,末稍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
(4)、泌尿系统 长期低钾可引起缺钾性肾病和肾功能障碍,肾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多尿且比重低,尤其是夜尿增多。这可能与远曲肾小管细胞受损,对抗利尿激素反应降低,水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致。另外,缺钾后膀胱平滑肌张力减退,可出现尿潴留,病人常易合并肾盂肾炎。
(5)、酸碱平衡紊乱 低血钾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5.3 氯化钾静脉滴注后,常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尤其是在输注速率过快或浓度过高的情况下更易发生。一旦怀疑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应停止滴注并局部热敷。
5.4 如果病人主诉注射部位疼痛严重,应告诉医生,减慢滴速或降低浓度。
关于“补钾”的几项原则 【临床药学讨论版】
1 口服或经鼻胃管给予氯化钾,仍被认为是首选的给药途径。本院现可用来口服补钾的有氯化钾片剂、补达秀(氯化钾控释片)、10%氯化钾注射液、氯化钾合剂。需要注意的是氯化钾合剂中含糖量较高,为50%,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选用。
2 静脉补钾浓度、速度和每日总量:
2.1 氯化钾静脉给药浓度:20-40mEq/L;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补钾时注意事项:
1.见尿补钾,每日尿量>700ml或每小时>30ml则补钾安全,肾功能不全时而必须补钾者,应严密监测。一般遇到这样的病人,我们考虑连续性血液滤过,在维持内稳态方面,不做第二人想。
2.静脉补钾时加在液体中,浓度不超过3‰,过高浓度可致血管收缩造成进入困难和疼痛;一般我们用微量泵,10%KCl 10ml×6支=60ml,5ml/h,12小时泵入6支,安全高效。
症状表现
临床表现和细胞内、外钾缺乏的严重程度相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低血钾发生的速度。血清K <2.5mmol/L时,症状较严重。短时期内发生缺钾,症状出现迅速,甚至引起猝死。
(1)、神经肌肉系统 表现为神经、肌肉应激性减退。当血清K <3.0mmol/L时,可出现四肢肌肉软弱无力,低于2.5mmol/L时,可出现软瘫,以四肢肌肉最为突出,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当呼吸肌受累时则可引起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症状为精神抑郁、倦怠、神志淡漠、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
(2)、消化系统 缺钾可引起肠蠕动减弱,轻者有食欲不振、恶心、便秘,严重低血钾可引起腹胀、麻痹性肠便阻。
(3)、心血管系统 低血钾时一般为心肌兴奋性增强,可出现心悸、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房室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最后心脏停跳于收缩状态。此外还可引起心肌张力减低,心脏扩大,末稍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
(2)、静脉输注氯化钾,在不能口服或缺钾严重的病人使用。常用浓度为5%葡萄糖液1.0L中加入10%氯化钾10~20ml,每g氯化钾必须均匀滴注30~40min以上,不可静脉推注。补钾量视病情而定,作为预防,通常成人补充氯化钾3~4g/d,作为治疗,则为4~6g或更多。
(3)、补钾注重点:a.尿量必须在30ml/h以上时,方考虑补钾,否则可引起血钾过高。b.伴有酸中毒、血氯过高或肝功能损害者,可考虑应用谷氨酸钾,每支6.3g 含钾34mmol,可加入0.5L葡萄糖液内静滴。C.静脉滴注的氯化钾浓度太高可刺激静脉引起疼痛,甚至静脉痉挛和血栓形成。d.切忌滴注过快,血清钾浓度忽然增高可导致心搏骤停。e.K 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很慢,约15h才达到细胞内、外平衡,而在细胞功能不全如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钾的平衡时间更长,约需1周或更长,所以纠正缺钾需历时数日,勿操之过急或中途停止补给。f.缺钾同时有低血钙时,应注重补钙,因为低血钙症状往往被低血钾所掩盖,低血钾纠正后,可出现低血钙性搐搦。g.短期内大量补钾或长期补钾时,需定期观察,测定血清钾及心电图以免发生高血钾。
7.尽量避免应用肠溶片和缓释片。
8.还有一点就是有关补钾药物问题:
(1)氯化钾:含钾13~14mmol/g,最常用,尤适用于伴有低氯性碱中毒者;
(2)枸橼酸钾:含钾约9mmol/g;适用于伴高氯的低钾血症(如肾小管性酸中毒)
(3)醋酸钾:含钾约10mmol/g;适用于伴高氯的低钾血症(如肾小管性酸中毒)
(3)、补钾注重点:a.尿量必须在30ml/h以上时,方考虑补钾,否则可引起血钾过高。b.伴有酸中毒、血氯过高或肝功能损害者,可考虑应用谷氨酸钾,每支6.3g 含钾34mmol,可加入0.5L葡萄糖液内静滴。C.静脉滴注的氯化钾浓度太高可刺激静脉引起疼痛,甚至静脉痉挛和血栓形成。d.切忌滴注过快,血清钾浓度忽然增高可导致心搏骤停。e.K 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很慢,约15h才达到细胞内、外平衡,而在细胞功能不全如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钾的平衡时间更长,约需1周或更长,所以纠正缺钾需历时数日,勿操之过急或中途停止补给。f.缺钾同时有低血钙时,应注重补钙,因为低血钙症状往往被低血钾所掩盖,低血钾纠正后,可出现低血钙性搐搦。g.短期内大量补钾或长期补钾时,需定期观察,测定血清钾及心电图以免发生高血钾。
(4)、泌尿系统 长期低钾可引起缺钾性肾病和肾功能障碍,肾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多尿且比重低,尤其是夜尿增多。这可能与远曲肾小管细胞受损,对抗利尿激素反应降低,水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致。另外,缺钾后膀胱平滑肌张力减退,可出现尿潴留,病人常易合并肾盂肾炎。
(5)、酸碱平衡紊乱 低血钾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4)谷氨酸钾:含钾约4.5mmol/g;适用于肝功能衰竭伴低钾血症,少用;
(5)L-门冬氨酸钾镁:含钾3mmol/10ml,镁3.5mmol/10ml;门冬氨酸和镁有助于钾进入细胞内。
低钾血症治疗方法
(1)、一般采用口服钾,成人预防剂量为10%氯化钾30~40ml/d 3--4克(每g氯化钾含钾13.4mmol)。氯化钾口服易有胃肠道反应,可用枸橼酸钾为佳(1g枸橼酸钾含钾4.5mmol)。
基础知识,千万小心
及时查明低钾的病因并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脱离低钾血症所造成的危险,而不要求快速纠正全部的钾缺失。补钾首先是为了使血钾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不是完全补足钾缺失。静脉补钾时,首先使血清钾升高,而钾转移到细胞内还需要一定时间。补钾速度不能过快,应严防发生高钾血症。较快速补钾时,必须监测心电图和血钾。要注意酸碱平衡状态,如酸中毒纠正后可使低钾血症更加严重。
横纹肌溶解。
4.2 高钾血症:K+>5.5 mEq/L。四肢麻木无力,刺痛感,房室阻滞,QRS增宽超过25%。
5 监测要点:
5.1 一旦发生下列情况,立即停止输入含钾液体并报告医生:
a 病人血K+>5.5 mEq/L;
b 病人出现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5.2 每格2小时检查外周静脉穿刺点有无液体渗出。
临床补钾原则
低钾血症治疗方法
(1)、一般采用口服钾,成人预防剂量为10%氯化钾30~40ml/d 3--4克(每g氯化钾含钾13.4mmol)。氯化钾口服易有胃肠道反应,可用枸橼酸钾为佳(1g枸橼酸钾含钾4.5m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