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动漫的发展历程

动漫的发展历程

动漫的发展历程动漫(Animation)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娱乐形式,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热爱者追捧的艺术表达方式。

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发明动画机械,经过百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独立的产业。

动漫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法国艺术家艾米尔·雷蒙特(Emile Reynaud)发明了一种称为“雨滴机(Praxinoscope)”的玩具,通过旋转碟片上的图像,制造出连续的动画效果。

这个发明被视为最早的动画实验,奠定了动漫起步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20世纪初,电影的发明和普及为动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1906年,法国艺术家埃米尔·科尔(Emile Cohl)创作了一部被认为是第一部动画短片的作品《过去的过去》。

这部短片以手绘图像逐帧拍摄的方式制作,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并奠定了动漫制作中使用手绘技术的基础。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动漫行业在美国和日本出现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时期。

在美国,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创立的迪士尼动画工作室成为了全球最著名的动画制作公司之一。

他们创作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1937)等作品,成功地将动漫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影响了世界各地的动漫产业。

而在日本,动漫则在战后迅速崛起。

1951年,日本的第一部动画长片《白蛇传》由片山进执导。

1963年,日本上映的《铁臂阿童木》成为了当时全球最早的一部连续剧动画。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动漫开始进入家庭屏幕。

日本的动画产业在这个时期进一步壮大,出现了许多经典作品,如《黑子的篮球》(1973)、《数码宝贝》(1999)等。

同时,美国的动漫市场也迅速发展,动画系列《辛普森一家》等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爱者的追捧。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动漫制作技术得到了极大的革新和提升。

计算机生成图像(CGI)技术的应用使得动漫的制作更加灵活和精细,同时也拓宽了动漫的题材和风格。

中、美、日动画发展时期

中、美、日动画发展时期

中、美、日动画发展时期一、中国动画片的发展经历了5个时期:1、1922-1945年—萌芽时期;2、1946-1965年—发展时期;3、1966-1976年—枯萎时期;4、1976-1989年—恢复时期;5、1990至今—动漫产业链完善期。

1922-1945年—萌芽时期1941年,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拍摄的动画影片《铁扇公主》,这是公认的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

万氏三兄弟因而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鼻祖。

在此之前,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撰制了动画片《过年》。

这两部动画片虽然早于《铁扇公主》,但它们没有产生影响。

1946-1965年—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国家政局相对稳定,政策相对宽松,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中国动画片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

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在艺术和技术上达到空前的高度,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

建国初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采用适合儿童的故事脚本,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在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在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

1956—1966年,中国动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流。

题材多样,技术创新,民族特色明显,乃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一大特点。

另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57年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具备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

震惊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集1961年、下集1964年)诞生在这一时期,《大闹天宫》在中国动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其艺术水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另外,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人,对新材料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摄制成功;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问世,1963年,随即推出水墨动画片《牧笛》。

我国动漫的发展历程

我国动漫的发展历程

我国动漫的发展历程我国动漫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时期。

当时,我国的动画艺术刚刚起步,受到国际影响较大。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和《小蝌蚪找妈妈》等影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社会环境的限制,我国的动漫事业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进入了低谷期。

这一时期,国内的动画创作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制作数量较少,且内容单一。

在这个时期,动漫创作者和观众都面临着较大的困扰。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动漫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以及培养动漫人才。

同时,进口动漫作品的引进也为国内动漫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动漫产业进一步发展,并且开始产生了一批备受欢迎的角色,如《黑猫警长》、《喜羊羊与灰太狼》等。

这些作品的成功不仅仅在国内,还有一些作品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进入21世纪,我国动漫产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视频分享平台的出现,动漫作品的传播渠道变得多元化。

尤其是国产动漫《猫和老鼠之阳春父子档》的热播,进一步激发了国内动漫创作者的创作热情。

此外,《大圣归来》《熊出没》等作品的票房和口碑的成功,更加推动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如今,我国的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涵盖了动画电影、动画电视剧、网络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

我国的动漫作品在国内外市场均受到了欢迎,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同时,我国动漫创作者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不断推出具有国际水准的作品。

动漫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国内动漫人才的培养和政府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

同时,国内的动漫院校也在加强对动漫人才的培养,提高了培养质量。

总的来说,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历程可以用“起步-低谷-兴起-爆发”来概括。

随着对动漫产业的重视和培养力度的加大,我相信我国的动漫产业在未来会继续迎来发展机遇,进一步走向国际舞台。

动漫发展历程

动漫发展历程

动漫发展历程动漫(Animation)一词起源于英文animation,意为“活泼”,最初是指一种手工制作的动画影片。

随着科技的发展,动漫逐渐融入了更多的元素,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以下是动漫发展的简要历程。

动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法国,当时出现了多幅连贯展示的影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画。

此后,动画在不同国家得到了独立发展。

20世纪初,动漫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以迪士尼的卡通形象为代表。

二战后,日本开始引进西方的动漫作品,并开始制作自己的动漫片。

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动漫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经典作品如《机动战士高达》、《城市猎人》等成为了时代的象征,并奠定了日本动漫在世界上的地位。

80年代以后,日本动漫进一步走向了国际市场。

作品如《龙珠》、《航海王》、《海贼王》等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此同时,电视动画也开始在日本流行起来,成为了人们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动漫逐渐成为了一种全球化的现象。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观看来自世界各地的动漫作品,从而加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同时,动漫的衍生产品也开始受到热捧,如漫画、游戏、周边商品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21世纪以来,动漫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动漫作品层出不穷,如科幻、奇幻、校园、治愈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动漫也开始涉及更加深入的内容,如社会问题、人际关系等,引起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动漫在近年来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国内动漫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涌现出来,受到了年轻一代的热爱。

同时,中国动漫也开始向海外市场输出,为世界奉献了更多精彩的作品。

动漫的发展历程中,从最初的手工制作到现在的数字技术、3D动画,我们可以看到科技的快速进步对动漫产业的影响。

同时,动漫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

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动漫的潜力,并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动漫事业更加繁荣发展。

中国动漫的发展史

中国动漫的发展史

中国动漫的发展史1. 中国动画建国前--早期探索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2. 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

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等都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

新的动画形式加入,中国动画事业也到达了一个高峰。

这个时期内,我国的动画发展还是领先于日本的,虽然日本1963就有了《铁臂阿童木》这样的长篇动画,但我国有大型动画《大闹天宫》,并不输于日本。

而且中国的传统艺术应用到动画中来,是日本完全无法比的。

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的代价之一就是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个可能也是当时为什么不制作长篇动画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电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所以动画主要还是在电影院播放,所以这个时候的动画还没有长篇的连续剧。

3. 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到1977年)说到中国历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文革时期,中国动画业明显的受到了影响。

中国动漫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动漫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动漫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动漫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当时,
中国开始引进日本动漫作品,如《蜡笔小新》、《美少女战士》等,这些作品在中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2000年以后,中国动漫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普及,动漫产业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许多中国的电视台开始制作和播放国产动漫作品,如《西游记》、《大闹天宫》等,这些作品受到了年轻观众的追捧。

在2000年代中后期,中国动漫行业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体系。

成立了很多动漫制作公司,如欢乐传媒、光线传媒等。

同时,中国的动漫产业链也逐渐完善,从原创IP的创作、动画
制作、商品开发到影片的发行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动漫行业进一步迈向了国际市场。

许多国产动漫作品开始走出国门,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商业成绩。

如《猫和老鼠》、《哆啦A梦》等在国际市场上都取得了成功。

中国
的动漫文化也逐渐影响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者。

与此同时,中国动漫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原创内容的不足。

相比于日本、美国等国家,中国的动漫作品的原创性还有待提高。

其次是市场竞争激烈。

在中国,动漫市场竞争激烈,大量的作品涌现出来,但同时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此外,著作权保护、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总体来说,中国动漫行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拓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改革的推进,相信中国的动漫行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动漫产业发展历史

动漫产业发展历史

动漫产业发展历史
动漫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1. 1907年:日本的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木村纪伊二在日本首次展映了一部动画电影《卡尔和他的钢琴》。

2. 1917年:日本的制片公司东京富士电影株式会社发布了第一部动画短片《松永家的幽灵》,这被认为是日本动画产业的起点。

3. 1960年代:日本动画电视节目开始在日本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国内的动画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4. 1979年:日本动画电视系列《机动战士高达》的成功,开启了机器人动画的黄金时代,也对后来的机器人动画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1980年代:日本动漫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大量输出,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例如《龙珠》、《圣斗士星矢》、《城市猎人》等。

6. 19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动漫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出现了许多动漫社区和翻译团体。

7. 2000年代:随着日本动画产业的全球影响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开发本土的动漫产业,包括中国、韩国、美国
等。

8. 2010年代至今:随着云计算和流媒体技术的发展,动漫产业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不断增加。

同时,动漫也开始涉足其他领域,如游戏、音乐、漫画、周边产品等。

总的来说,动漫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国内到国际的发展过程,并且在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动漫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动漫发展历程

动漫发展历程

动漫发展历程
动漫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和文化产物,经历了漫长而多变的发展历程。

起源于日本,动漫在过去几十年间逐渐影响和吸引了全球的观众和爱好者。

动漫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日本,当时的日本漫画被认为是漫画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漫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动画开始崭露头角,出现了一些经典的作品,如《铁臂阿童木》和《小魔女学园》。

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动漫产业进一步发展,开始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的动画导演和漫画家,如宫崎骏和手冢治虫。

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认可,进一步推动了动漫产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电脑图像技术的发展,动漫制作开始采用更加先进和高质量的技术手段。

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电视动画和电影开始利用计算机生成的图像,使动漫的画面更加生动和细腻。

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动漫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观看和下载动漫作品,这进一步推动了动漫的全球化发展。

不仅日本的动漫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创作自己的动漫作品,使动漫产业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如今,动漫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产业,不仅在电视、电影和网络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还衍生出了大量的周边产品,如漫画、游戏和衍生动画等。

动漫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风格的代表。

总的来说,动漫经历了从初创阶段到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门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趋势,动漫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为人们带来更多惊喜和欢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漫发展历程
动漫的起源:动漫跟踪动画起源动画起源於二十世纪初。

日本最早的动画完成於1917年,算是较早起步的国家。

日韩,欧美,都把中国当成动漫起源国。

动漫创始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动漫创始人,所以动漫界的创始人谁也说不清。

美洲动漫之父: Father of Animation film in the America 华特迪斯尼:一个动漫神话王国的谛造者,地球居民几乎都看过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动漫作品。

Walt Disney创始了迪斯尼公司, 制作了大批创意人物及动漫, 为世界动漫先锋. 日本动画之父: Father of Cartoon Movie in Japan 手冢治虫为日本画神. 他自漫画开始, 进入了漫画加电影. 再进入了电脑化的动漫, 与美国迪斯尼公司之动漫抗衡. 中国动画之父: Father of Cartoon Movie in China万籁鸣自幼喜欢绘画,1919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主要创作广告画,并为杂志绘插图和封面。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万籁鸣开始和他的三个弟弟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研究创作动画片。

创作完成了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随时又从事了多次动画之设计与创作, 对动画之风潮迭起有其影响力. 日本动画之父、虫工厂创始人——手冢治虫就是从师于万先生最后取得巨大的成就的。

中国动漫之父: Father of Animation Film in China 范光陵 Fan KuanLing在1960年代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团合作, 创建了中美合作的第一部动漫‘和平与人生’ Peace and Life’.并在他创始的中国第一届电脑艺术会议发表, 引动了极大创意创新思潮. 他随即在世界各地传送电脑及动画新思想. 他同时被尊为中华电脑之父 Father of Electronic Computers, 新古诗之父. 诗意油画之父 Father of poetic oil painting. 中国动漫实务之父:Father of Practicing Animation Film in China 吴建荣2003年,以建筑起家的民营企业浙江中南集团进入动漫业。

董事长吴建荣称,他们做好了花5年时间,不惜“烧掉”2亿元的准备。

他们的第一个作品是500集卡通片《天眼》。

中南还投资35亿元建造动漫城,希望整合杭州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动漫因素,树立一个龙头,形成一
条完善的、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香港动画之父 Father of Cartoon Movie in HK 黄玉郞:香港第一代漫画霸主,代表作《天子传奇》。

自漫画起家, 再进入了漫画加电影. 最后进入了电脑化的动漫世界.
欧洲动漫之父: Father of Animation Film in Europe 法国的埃
乐热.“丁丁历险记”的作者. 1983年去世. 他将名下所以的动漫财产给了他的遗孀创办了一家经营丁丁相关业务的公司. 但公司规模比较小,无法大规模的向全世界推广丁丁. 他们公司一直在走"深"与"精"的
路线. 也编号保护知识产权. 动漫发展历程:本国好像上海杭州有
动画基地动漫产业比较发达。

我国现在已经意识到动漫产业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动漫产业在我国比较有前景。

我国首个“动漫基地”
缘何选择上海?我国首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已经落户上海。

据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童祖光和上海宽视网络电视有限公司总裁
朱建民14日介绍,随着动漫热的形成,各地曾有六七个单位向文化部
提出设立”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的设想,但文化部在综合评
估了各个申办方案之后,最终选择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宽视网络电视有限公司三方联合筹建”国家动漫
游戏产业振兴基地〃。

那么,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何在呢?具有深厚
动漫基础文化部相关领导在听取汇报时认为,上海是中国动漫游戏产
业的诞生地,有着深厚的相关文化底蕴和运作经验。

早在20世纪20
年代初,万氏兄弟就在上海拍摄了《铁扇公主》等最早一批中国动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更在国际影坛
铸造了中国动画的辉煌。

如今,中国网络游戏的两大巨头”盛大〃和”九城〃也都在上海。

申办方案优势明显但是,童祖光和朱建民说,
更为重要的,是上海的申办方案不但汇集了”产学研〃三方优势,还
整合了全国的力量,打出”中华牌〃。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的参与,使基地在文化产业研究方面拥有了丰富的智力资源,而中心汇聚
的全国性文化资讯,也无疑将对基地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华东师范大
学是以师资培养为特点的综合性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
教育设施,并在人文社会科学和信息科技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学科
优势。

而上海宽视网络电视有限公司作为企业,在产业运作方面具有
的经验和优势,又将对基地的发展和运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方合
作,水到渠成,将”产学研〃和”产业链〃两根链条环环相扣。

既面
向全国资源,也发挥了上海本地的优势,使得动漫游戏产业发展链条
有效地运转起来。

借鉴各国成功做法”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的建立,借鉴了世界各国发体现代文化产业的基本经验及成功做法,
如韩国的文化产业振兴院的运作方式。

这种由国家文化管理机构授权,由国家科学研究机构、具有条件的大学及具有产业开发实力的企业联
合组成开发团队的做法,对形成我国发展信息与文化产业的实验场与
战略基地,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日本的动漫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其
第三大产业。

日本国内的动画市场持续扩张,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日元,国际市场上日本动漫亦是风生水起展露异彩,2003年销往美国的
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

日本动漫产业成
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动漫作品广泛的社会基础、运行良好的产
品开发投资模式、拥有顶尖级的动漫大师和制作机构、政府的支持等。

在繁荣的背后,日本动漫产业的缺陷和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威胁却制约
着它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包括:日本国内动漫创作的空壳化现象、
动漫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具有将动漫产品成功推向国际市场的水平
的专业人才的不足,以及来自国外日益激烈的竞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