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_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
(完整word版)《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新换教材)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4118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学时/学分:36/2。
0先修课程: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污染控制工程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开课系或教研室:城建学部环境工程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和内容.比较系统的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相关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获得较宽的环境学科与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提高环境规划制定、环境工程决策、污染预测和防治、环境经济分析和系统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
学时:理论学时36。
2。
作业次数:5次3。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
基本内容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2。
基本要求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象和手段以及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3。
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难点: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1.基本内容1)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2)环境保护法规体系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5)环境管理机构体系2.基本要求了解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和环境管理机构体系的发展;掌握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掌握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理解环境标准体系的概念和分类,作用和意义。
3。
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
难点: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标准体系。
第三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1。
基本内容1)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4)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2.基本要求理解各个理论基础(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生态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各个理论基础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关系。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评价预测
11
例题
已知某县 1995 年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是 300 万元,COD 排放总量是 250吨, 万元, 吨 2000 年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是 400 万元, 万元, COD 排放总量是 275 吨;若到 2010年工 年工 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实现翻一番, 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实现翻一番,用弹性系数 的年排放总量是多少吨? 法求那时 COD 的年排放总量是多少吨?
2010 − 2000
14
(5)由弹性系数 和β求出预测基准年与预测目 )由弹性系数ξ和 求出预测基准年与预测目 标年之间的α值 标年之间的 值
α=ξβ=0.023
(6)求出预测目标年 COD 的年排放总量 )
M = 275 × (1 + 0.023)
2010− 2000
= 345(t )
15
三、大气污染预测方法
水质模型法
完全混合的河流水质预测模型 一维河流水质模型 BOD-DO耦合模型 Streeter-Phelps模型 耦合模型: 模型、 BOD-DO耦合模型:Streeter-Phelps模型、 Thomas修正型 Dobbins-Camp修正型 修正型、 修正型、 Thomas修正型、Dobbins-Camp修正型、 Connor修正型 O’Connor修正型 Connor 湖泊水质预测模型 湖泊富营养化水质预测模型
(1)箱式模型 (2)高斯扩散模式
一般高斯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地面浓度的高斯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地面轴线浓度的高斯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地面轴线最大浓度高斯扩散模式
(3)多源扩散模式 (4)线源扩散模式 (5)面源扩散模式 (6)总悬浮微粒扩散模式 (7)灰色预测模型
21
四、水污染预测方法
1、水污染源预测 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1)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含题目和答案)【重点修改版】2023年修改整理
§1 环境规划与治理概述1 P.19 1什么是环境治理?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治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阻碍。
环境治理的内涵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2 P.19 2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治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 在时刻、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治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爱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爱护方案,其目的是在进展经济的同时爱护环境,使经济与社 会协调进展。
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爱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3 P.19 3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治理的关系。
答: 规划职能是环境治理的首要职能。
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治理的共同核心。
环境规划与治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4 P.19 8简述环境规划与治理的基本任务。
答:环境治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制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全然上 去解决环境问题。
从那个意义上来讲,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治理的一项长期的全然的任务。
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这三种行为都大概会对环境 产生不同程度的阻碍。
因此,调整人类社会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是环境规划与治理的基本任务。
5 P.19 10说明环境规划与治理的要紧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答:1 环境规划的内容(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环境规划的实施。
(2)流域水环境规划: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爱护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流域水环境操纵规划等。
(3)都市环境规划:包括都市大气污染操纵规划、都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治理、噪声污染操纵规划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
概率论与统计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01
概率论与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方法,它在环境规划 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2
通过概率论,可以对环境事件的概率分布进行描述和预测,如降 雨量、洪水频率等。统计方法则用于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
城市规划中的数学优化
1 2
城市交通规划
通过数学模型对城市交通进行规划和优化,提高 交通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土地利用
利用数学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优化,合理规 划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城市环境治理
通过数学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监测和治理,提高 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模型
智能监测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环境管理的 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决策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环境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分析,为环境管理 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
智能控制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环境进行自动化控制和调节,实现环境管理 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未来环境规划的挑战与机遇
A
气候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环境规划面临更大的 挑战,需要加强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措施。
03 环境质量评估的数学模型
空气质量模型
空气质量指数模型
通过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出空气质量指数 ,评估空气质量状况。
大气扩散模型
模拟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过程,预测不同气象条件下 的污染物浓度分布。
健康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污染物浓度和人群暴露水平,评估对健康的潜在 风险。
水质模型
01
02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主编课后练习题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主编课后练习题答案(总1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1. 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2.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3. 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4. 简述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5.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6.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的召开背景及其主要成果。
7. 阅读全球《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并归纳其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8.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9.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与手段。
10. 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1. 简述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并说明各项对策包含的主要内容。
2. 试分析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的相关关系。
3. 请在三类相关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环境经济政策)中选择一类,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汇总该类政策执行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布的各项规定(列出汇总表)。
4. 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
5.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该法的第二次修订,请比较该法二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6. 试比较1996年版《水污染防治法》与1984年版《水污染防治法》内容的变化,并分析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7. 试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因和目的。
8. 简述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含义和相关规定。
9. 举例说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实施过程对污染严重城市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10. 说明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方法,并按污染控制因子分类例表归纳常用环境标准目录。
第三章1. 管理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定义2. 什么是管理的二重性特点?试采用管理二重性性质剖析我国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技术方法
环境规划决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针对环境规划具有多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 的特征,可采用决策树这样的结构框架进行 分析,即将这种多方案、多目标的决策过程, 按因果关系、隶属层次和复杂程度分成若干 有序的方案和若干等级的目标,形成由对策 一目标组成的递阶展开的“树枝状”决策分 析系统(图4一2)
图4-2
第六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决策分析
一、环境决策过程及其特征 决策过程 针对一个决策问题作出决定时,总要包括决策者对要解决问 题所抱有的目的。因此一个合理的决策问题,首要之点是确 定决策的目标或决策者所希望达到的行动结果或状态。这种 有目的的行动,一般由三种活动所组成:即设计备选方案、 选择行动方案和实施行动方案。 依照系统工程的原理,一般环境规划的决策过程从广义来看 包含 4个基本程序环节:①找出问题确定目标,②拟定备选 行动方案,③ 比较和选择最佳行动方案,④方案的实施即 规划的执行(见图4一1)
(一)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 W=PS 式中:W-预测年固体废物排放量,万t/a; P-固体废物排放系数,t/t产品; S-预测的年产品产量,万t/a
(二)城市垃圾产生量预测 W生=f生N 式中: W生-预测年城市垃圾产生量,万 t/a; f生-排放系数,kg/(人· d); N-预测年人口总数
2.预测方法选择 与一般预测的技术方法相同,有关环境预测的技术 方法也大致分为两类:定性和定量预测 3.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评价,目的在于找出主要环境 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并由此进一步确定规划的对象、 任务和指标。预测的综合分析主要包括资源态势和 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水污染预测方法
一、水污染源预测 (一)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Wt=W0(1+rw)t 式中:Wt-预测年工业排放量; W0-基准 年工业排放量;rw-工业废水排放量年平均 增长率;t-基准年至某水平年的时间间隔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
n
1.5中位数 环境数据有时显得比较分散,甚至个别的 数据离群偏远,难以判断去留,这时往往用到 中位数。 样本数据依次排列(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居 于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数,总数据个数为 偶数,则中位数为正中两个数的平均值。 只有当数据的分布呈正态分布时,中位数才代 表这组数据的中心趋向,近似于真值
C142.0 X24
C152.8 X25
C242.2 X34
C253.0
C343.0
不可行
28
解:该规划问题的优化模型可写成
总TSP排放量可根据其排放因子和除尘设备净 化效率计算,从污染源1的年排放TSP量为: 95x10+39x11+5.7x14+2.9x15 95×(x10+0.41x11+0.06x14+0.03x15) 同理得污染源2和3的年TSP排放量
6
环境数据处理应注意的: 如果环境数据分布对称性很差,则算术平均数 并不反映数据典型水平。 许多污染物在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分布呈对 数正态分布或与之相近,所以环境统计中常 常用到几何平均数。 不同的平均值都有各自适用的场合,选择的平 均数指标应能反映数据典型水平,不要随意采用.
7
2.离散特征 2.1级差: 数据组中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2.2方差 2.2.1差方和
26
各种除尘设备的效率
j 0 设备类型 无 除尘效率/% 0
1
2 3 4
重力沉降室
惯性除尘器 旋风除尘器 喷雾洗涤器
59
74 84 94
5
电除尘器
97
27
可行的各种除尘方法的费用
TSP控 i (污染源) 制方法 1(工厂1) j 决策 费用 变量 (元/T) 0 X10 C100.0 1 2 3 X11
复习重点概要-环境规划与管理 - 回答版
复习重点概要-环境规划与管理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目的和任务环境管理的含义: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环境规划的含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
环境规划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并以制度、法律、体制和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创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方式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2.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手段环境规划和管理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等5个方面。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手段:1.行政手段——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力,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实施规划和管理。
2.法律手段——是环境规划管理的一种强制性手段3.经济手段——是指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环境管理过程的杠杆作用。
4.技术手段——指借助那些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工艺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目标的手段。
5.宣传教育手段——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
环境宣传既是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又是一种思想动员。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1. 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2)“污染者付费”政策(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2. 三种环境法律责任(1)环境行政责任:是指违反环境法和国家行政法规中有关环境行政义务的规定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环境影响评价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环境影响评价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开始阶段是()答案:项目立项阶段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属于该总纲中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的是()。
答案:依法评价;科学评价;突出重点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有()。
答案:实行持证评价和评价机构审查制度。
;与“三同时”制度紧密结合;进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建设项目环评量大,规划环评逐渐开始;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可以分为()答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阶段;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证与预测评价阶段5.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案:强化和完善阶段;规范和建设阶段;深入发展阶段;提高阶段6.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制度之一是公众参制。
()答案:对7.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不包括环境管理部门。
()答案:错8.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准备阶段主要进行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的制定。
()答案:对9.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都是由环评机构与申报单位完成。
()答案:错10.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生态保护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的是()。
答案:古树名木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纳入()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答案:所在地区3.环境影响评价要根据()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案: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和区域总量控制4.对于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方案从()进行比选。
答案:环境保护角度5.环境标准的作用有()答案: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制定环境规划与环境计划的主要依据;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准绳;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6.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在环境标准体系中处于指导地位,是制定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材
(二)环境规划的含义
3. 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1)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2)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 (3)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
(二)环境规划和管理的任务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作用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
第九章 生态环境规划
第十章 环境管理模式 第十一章 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 第十二章 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 第十三章 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
第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 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规划的含义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制定的环 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 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协调。”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 部门对管辖区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 价,拟定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 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1974 年,在墨西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召开的资源利用、环 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上形成了三点共识: (1)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 (2)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 容许极限; (3)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环境规划与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音像出版社
目
第一章 第二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第四章 讲义)
n
xw w1xw 1 1ww 2x22 ww nnxn
wixi
i1 n
wi
i1
式中:wi是个体数据出现频数,或是因该个体对样本 贡献不同而取的不同的数值。
h
12
1. 位置特征数 (3)几何平均数
1
xGnx1x2 xnx1x2 xnn
(4)调和平均数
n
n
H 1 1 1 n 1
x1 x2
h
38
三、动态规划
在环境规划管理中,经常遇到多阶段最优化问 题,即各个阶段相互联系,任一阶段的决策选 择不仅取决于前一阶段的决策结果,而且影响 到下一阶段活动的决策,从而影响到整个决策 过程的优化问题。这类问题通常采用动态规划 方法求解。
h
39
三、动态规划
基本原理为:作为多阶段决策问题,其整个过程 的最优策略应具有这样的性质,即无论过去的状 态和决策如何,对前面的决策所形成的状态而言, 其后一系列决策必须构成最优决策。
h
23
3.狄克逊(dixon)法
狄克逊法是采用极差比的方法,经严密推算和简化而得 到的准则。 狄克逊研究了n次测量结果,按其数值大小排列成如下次
序:
(1 ) (2 )当 x i (服n )从正态分布时
h
24
用不同的公式求得 f 值,再经过查表,得到相应的 临界值,进行比较,若计算值>f(n,α)视为异常值, 舍弃;再对剩余数值进行检验,直到没有异常值为
h
4
2、图示法
对数坐标系 两个轴(x和y)都是对数标度的坐标轴,即每个轴的标度都 是按上面所述的原则作成的
• 半对数坐标系
• 一个轴是分度均匀的普通坐标轴,另一个轴是分 度不均匀的对数坐标轴。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去规划、管理和保护环境资源,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数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和语言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数学的各个方面探讨其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数学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广泛应用于数据收集和分析。
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大量的数据,如气候数据、大气污染数据、水质数据等。
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收集这些数据,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技术手段来理解和解释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识别环境问题的根源、趋势和规律,为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数学在环境模型的建立和仿真中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环境系统的行为和演变过程,从而指导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决策。
数学计算方法如微分方程、方程组、最优化算法等,可以帮助我们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值计算等方法求解模型,得到环境系统的演化和优化方案。
例如,气候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水资源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水资源。
另外,数学在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风险评估是衡量环境系统受到的风险的程度和可能性,并为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风险防范措施的科学依据。
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可以用于风险评估中的概率分布、可信度等问题的计算和推导,从而提供可靠的风险评估结果。
在环境应急管理中,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反应和决策,从而减轻环境灾害带来的损失。
此外,数学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还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评估。
数学最优化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数学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评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性,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规划方案。
总之,数学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工具和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语言。
通过数学分析和建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环境规划与管理作业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四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1、计算下面数据的各种平均值、标准差、算术平均误差和级差。
0.83,0.76,0.89,0.73,0.92,0.81,0.92,0.75,0.88,0.79,0.90,0.84 解:算数平均值: 加权平均值: 几何平均值: 调和平均值: 标准差:0676.0)835.084.0()935.090.0()835.079.0()835.088.0()835.075.0()835.92.0()835.081.0()835.092.0()835.073.0()835.089.0()835.076.0()835.083.0(1121)(1122222222222212=-+-+-+-+-+-+-+-+-+-+-+--=--=∑=-o x x n s ni i 算数平均误差: 级差:2、对某合金中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不同的人员测定的数据为56.91,57.13,57.21,57.36,57.41,58.49,58.56,59.11,59.76,60.31,试用格拉布斯准则检验是否有应舍去的数据。
解:算术平均值: 标准差:取显着水平05.0=∂得616.22.118.2)10,,05.0(=⨯=λ 偏差最大的数60.31,检验该数 所以没有应舍去的数据。
3、有一组3因子数据:x 1=(1,3,4,5),x 2=(0.2,0.3,0.4),x 3=(32,35,36),试对它们进行标准化处理。
解:)5,4,3,1(1=x ,计算得:71.1,25.311==-s x由iiij ij s x x u --=得:同理:所以,标准化处理后得:4、某建筑材料预制厂生产a 、b 两种绿色环保产品,现有两种原料,第一种有72m 3,第二种56m 3,假设生产每种产品都需要用两种材料。
生产每件产品所需原料如下表所示,每生产一件a 产品可获利60元,生产一件b 产品可获利100元,问预制厂在现有原料的条件下,啊a 、b 各生产多少,才使获得利润最大?解:设a 、b 各生产想x 、y ,可获得利润最大。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环境对房地产的影响
环境具有独特的外部效益,其外部效益是 房地产价格提升的主要根据之一。我国建 筑大师陈世民曾指出:“我国的住宅发展 ,开始着眼于环境,追求生存空间的生态 、文化环境。城市人口正在逐步向大城市 郊区、交通干线周围和生态环境较好的地 区聚集。都市的山、水、湿地、绿树、青 草,正逐渐成为房地产开发的“亮点”, 在这些地区的商品住宅的价格具有提升潜 力大、速度快的特点。”
(二)环境管理的概念
1、环境管理的提出 1972年, 《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 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 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 责任。提出了环境管理的原则,包括指定适当的国家 机关管理环境资源;应用科学和技术控制环境恶化和 解决环境问题;开展环境教育和发展环境科学研究; 确保各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效和有力的协调 作用等。 1974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 会议联合召开的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 讨论会上形成了三点共识: A、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 B、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容许 极限; C、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
环境行为的转变
不良行为
理想行为 充足的环境预算 重视政府的环境 公共责任 制定环境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战略
清洁生产和零排放 通过ISO14000认证 循环经济 关注企业环境形象 和责任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节约能源、资源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政府行为
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轻视环境的公共责任 轻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的战略地位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概念 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作用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决策变量为x1和x2,分别是农作物a和b的种植面 积(hm2),年收益Z(元/hm2)为:
Z=(300-160)x1+(150-50)x2=140x1+100x2 最优化模型为: maxZ=140x1+100x2 s.t. 0.9x1+0.5x2≤632.5 x1+x2≤1000 x1,x2≥0
2
n
n
2
样本标准差
1 s i xk x n 1 k
2
(3)变异系数
s C x
上述参数中,方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都是以均值 x 为中心 的离散特征参数,尤其以方差的计算与应用最为普遍。
15
3.分布形态特征数
(1)偏态系数:描述数据频率分布对称特征,反映数据 是对称分布或偏向某方向。
划法最优化。
18
和经典数学中的极值问题不同,因为环境规划问题 来源于实际,一般变量很多,目标函数十分复杂。 目前,用于环境规划中的数学规划决策分析方法主 要有:
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 动态规划
19
一、线性规划
求代表决策问题的线性函数在线性不等式或等式 约束下达到最小(或最大)值的问题。是最基本也 是最重要的最优化技术。
(4—16)
该模型使优化决策分析过程转化为在约束条件下使目标函数Z取最大 值或最小值,即求极值的线性规划过程。 式(4-16)右端的b1,b2,…,bm是优化决策分析的约束条件,一般 是常数,满足约束条件的 x1,x2,…,xn 的任何组合,都是数学模 型的可行解,使目标函数Z最大或最小的可行解是模型的最优解。 22
第四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
数学基础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环境数据处理方法 第二节 最优化分析方法
第三节 常用决策分析方法
第四节 环境数学模型
2
第一节 环境数据处理方法
一、数据的表示方法和数据特征 (一)数据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
项目
SO2 Nox TSP
表1 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值
1991
0.083 0.059 0.564
常用来解决两类优化问题:
一是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使产值最大或利润最高, 二是如何统筹安排以便消耗最少的资源或排放最少的污 染物。
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最常用的算法是单纯形法。
20
(1) 线性规划的描述
用一组未知量(决策变量)表示规划的待定方案——每组未知 量的确定值代表了一个具体方案
对于规划的对象,存在若干限制条件——以未知量的线性等 式和不等式表示;
2
2
式中:s——样本标准差
16
二、异常数据的剔除 三、数据的误差分析
四、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常采用下面的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uij
xij x i si
xij 式中:uij—— xij 标准化后对应的数据,(i=1,2,3,…,
m;j=1,2,3,…,n)为一批数据中第i个因子的第j个
(4—15)
a11 x1 a12 x2 c1n xn 或 b1 a12 x1 a22 x2 c2 n xn 或 b2 a x a x c x 或 b m mn n m1 1 m 2 2 x1 , x2 , , xn 0
由结果可知,采用重力沉降室和喷雾洗涤器去除工厂1释放的
TSP,采用喷雾洗涤器去除工厂2释放的TSP,采用惯性除尘
器去除工厂3释放的TSP,此时用于污染控制的总费用最低: Z=1517207元/a。
27
• 例:围绕某湖泊有1000hm2农田,适宜种植两种农作物。
种植农作物a每公顷有0.9kg农药流失到湖中,种植农作物
23
[例4-2]假设一个地区的TSP来源于当地的三个工厂。若工厂 1和工厂2燃煤的TSP排放因子为95kg/t(煤),工厂3的TSP排 放因子为85 kg/t(产品)。工厂3产量为250 000t(产品)/a,工厂 1和工厂2的燃煤量分别为400000t/a和300000t/a,为满足环境 质量要求,TSP最大允许排放量为17600000 t/a,试以最小的 治理费用达到环境目标。
总TSP排放量可根据其排放因子和除尘设备净化效率计算, 从污染源1的年排放TSP量为:
95x10 +39x11 +5.7x14 +2.9x15
总TSP排放量约束为:
85x30 +34.9x31 +22.1x32 +13.6x33 5.1x34 17600000(式中xij 0)
95x10 +39x11 +5.7x14 +2.9x15 95x20 +39x21 +5.7x24 +2.9x25
各种除尘设备去除TSP的效率、可行的除尘方法的相应费用 见表4-2、表4-3,表中的费用折合成了单位产品所需金额(元 /t)。
25
该规划问题的优化模型可写成:
minZ 1.0 x11 2.0 x14 2.8x15 1.4 x21 2.2 x24 3.0 x25 1.1x31 1.2 x32 1.5x33 3.0 x34
从物料平衡可分别列出三个厂的生产力约束为:
x10 +x11 +x14 +x15 400000 x20 +x21 +x24 +x25 300000 x30 +x31 +x32 +x33 x34 2500000
这是一个单目标优化问题,采用单纯形法求解可得最优解:
X=(x11,x14,x24,x32)T=(242793,157207,300000,250000)T
6.6
8.6
6.9
3.2
6.3
16.9
5.6
28.8
3
各流域特征属性表
流域名称 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 (亿) GDP (亿元) 水资源量 (亿吨) 废水量 (亿吨) COD排放量 (万吨) 氨氮排放量 (万吨)
海河 淮河
32.0 33.0
1.22 1.65
9674 7031
370 916
56.9 41.2
w1 x1 w2 x2 wn xn xw w1 w2 wn
w x
i 1 n
i i
w
i 1
i
式中:wi——个体数据出现频数,或是因该个体对样 本贡献不同而取的不同的数值。
11
(3)几何平均数
xG
x1 x2 xn x1x2 xn
b,每公顷农药流失量为0.5kg。每年流入湖泊的总农药量 不允许超过632.5kg。农作物a的收入为300元/hm2 ,农作
物b为150元/hm2 。若不考虑种植费用的规模经济性,只
取平均费用,据估计,种植农作物a的平均费用为160元 /hm2, 农作物b为50元/hm2 。试确定既能满足流入湖泊农 药总量的约束条件,又能使农场主获得最大收益的最佳 种植组合。
支流水质。
6
7
1996—2003年我国耕地变化情况
亿亩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9.51 19.49 19.45
19.38
19.24 19.14
18.89 18.51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
(二)数据特征
数据特征是对环境总体状况进行估计判断的基
数据, i、x 分别为第i个因子标准差和平均值。 s
i
17
第二节 最优化分析方法
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常常需要采用最优化分析方法。
根据环境规划对象的具体特征和规划目标要求将决策问题 用一个目标函数和若干个约束条件来表示,求该函数的极 值。
在一些给定条件(约束条件)下,求所考察函数(目标函 数)在某种意义下的极值(极小或极大)问题——数学规
13
2.离散特征数
(1)级差(全距)
R max xk min xk
ik n ik n
(2)差方和、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差方和
s xk x
2 k i
n
2
xk n k i 2 xk n k i
n
2
14
样本方差
1 s i xk x n 1 k
50
4.36 154.9
373.6
8.01
57158
13207.4
335.3
全国比例
39%
63%
66%
48%
76%
68%
84%
图示法
城市二氧化硫年均值变化图
0.12 0.1
毫克/立方米
0.08 0.06 0.04 0.02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1992
0.063 0.055 0.519
1993
0.060 0.058 0.372
1994
0.047 0.040 0.368
1995
0.060 0.056 0.418
1996
0.066 0.053 0.316
1997
0.09 0.054 0.384
降水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