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学》习题三
高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速度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该物体的机械能将: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其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变化情况是:A.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C. 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增加D. 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减少3. 一个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其机械能: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二、填空题4. 当一个物体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时,其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
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匀速直线运动,若忽略摩擦力,其机械能______。
三、简答题6. 解释为什么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其机械能保持不变。
7.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势能和动能如何转换?四、计算题8.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10米高处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9.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3m/s的速度滚动,求物体的动能。
五、分析题10. 描述一个场景,其中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并解释原因。
11. 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机械能不守恒,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六、实验题12.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并描述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13. 如果在实验中观察到机械能不守恒的现象,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七、论述题14. 论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在工程学中的应用。
15. 探讨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并学会如何应用这一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版)《电机学》习题三答案
《电机学》习题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电机和变压器铁心材料周围的气隙中( A )磁场。
A、存在;B、不存在;C、存在均匀; C、不好确定。
2、直流发电机的电刷逆转向移动一个小角度,电枢反应性质为( B )。
A、去磁与交磁;B、增磁与交磁;C、去磁;D、增磁。
3、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主要由( B )两大部分构成。
A、静止的铁心,旋转的绕组;B、静止的磁极,旋转的电枢;C、静止的电枢,旋转的磁极;D、静止的绕组,旋转的铁心。
4、他励直流电机并联于220V电网上,已知支路对数为1,极对数为2,电枢总导体数为372,转速1500r/min,磁通0.011wb,该直流电机为( B )。
A、发电机状态;B、电动机状态;C、能耗制动状态;D、反接制动状态。
5、直流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指( B )。
A、转轴上吸收的机械功率;B、转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C、电枢端口吸收的电功率;D、电枢端口输出的电功率。
6、原动机拖动直流并励发电机空载运行,正转时能够建立起稳定的端电压,则反转时( C )。
A、能够建立起与正转时极性相反的稳定端电压;B、能够建立起与正转时极性相同的稳定端电压C、不能建立起稳定的端电压D、无法确定将( B )。
7、若并励直流发电机转速上升20%,则空载时发电机的端电压UA、升高20%;B、升高大于20%;C、升高小于20%;D、不变。
8、直流电机的铁损、铜损分别( C )。
A、随负载变化,随负载变化;B、随负载变化,不随负载变化;C、不随负载变化,随负载变化;D、不随负载变化,不随负载变化。
9、一台变比为k=5的变压器,从低压侧作空载实验,求得副边的励磁阻抗标幺值为10,那么原边的励磁阻抗标幺值是( A )。
A、10; B、250; C、0.4; D 、2。
10、额定容量为N 100KVA S =,额定电压1N 2N /35000/400V U U =的三相变压器,其副边额定 电流为( A )。
医学机能实验网络学习练习题
医学机能实验网络学习练习题07临床(3)班黄后涛07010201061、生命体征如何评价?生命体征的测定有何临床意义?答: 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
主要有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100次/分(一般为70—80次/分)。
当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心肌炎,以及阿托品等药物中毒时,心率和脉搏显著加快。
当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脉搏减慢。
在一般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但在心房颤动、频发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时,脉搏会少于心率,称为短绌脉血压(指肱动脉压)是衡量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正常值下限(80/60毫米汞柱)时,应考虑可能为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心机梗塞、心脏衰竭、急性心包填塞等。
当高血压脑病或颅内压增高时,血压常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
正常人在安静时,呼吸均匀,为16—20次/分。
若超过24次/分,即为呼吸过速,如在严重的肺部病变、心力衰竭、高烧、贫血时。
低于10次/分,称为呼吸过缓,常见于安眠药中毒和颅内压增高等。
人们练气功时,呼吸显著地深长,有时竟在10次/分以下,此时,不仅是正常现象,还是气功练得好的严种表现。
正常人的呼吸幅度应是深浅适度。
正常瞳孔在一般光线下直径为2—4毫米,两侧等大同圆。
吗啡、有机磷和水合氯醛等中毒时,瞳孔缩小;麻黄素、阿托品等中毒时,瞳孔散大;脑肿瘤或结核性脑膜炎等颅内疾病,两个瞳孔大小不等。
而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是病危濒死的征象。
瞳孔反射有光反射、调节反射和瞳孔—皮肤反射。
在病理情况下,大脑功能障碍可使调节反射迟钝或消失。
中脑病损时,光反射障碍而调节反射正常。
角膜反射是指角膜受刺激,引起眨眼的一种反射,主要反映桥脑的功能状态。
病人垂危时,角膜反射减弱,病变已侵犯桥脑,即将侵犯延髓,为生命临终的预兆。
医护人员不但要全面了解生命体征的意义,还要及时地掌握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便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治。
机能实验试题(含答案)
《机能实验学》习题一一.填空题:1. 家兔重2.4千克,耳缘静脉注射1%盐酸吗啡15mg/kg,应注(3.6 )毫升2. 肺水肿家兔肺的特点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表面饱满光滑,红白相间)、(切面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流出)、(有握雪感),兔的特点 (肠内哮鸣音 )、(呼吸浅快)、(口唇粘膜青紫)。
3. 将沾有利多卡因的小滤纸贴附神经干上,利多卡因通过(阻断Na+通道 ) 作用使动作电位( 传导受阻) 。
4.家兔静脉麻醉最常用药物(乌拉坦),浓度及给药量分别为(20%) 、(5ml/kg)。
5. 小鼠缺氧实验中复制低张性缺氧动物模型时,在广口瓶中加入钠石灰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复制血液性缺氧动物模型的方法有(一氧化碳中毒)和(亚硝酸钠中毒)。
6. 常用的两栖类动物的生理代溶液是(任氏液) ,其主要成份为(Nacl) 、(Cacl2) 、(Kcl) 和 (NaHCO3)。
其所含阳离子有维持细胞的兴奋性和 (收缩性) 的功能;阴离子有维持细胞的 (酸碱平衡) 的功能。
7. 在心电图描记中,P波反映 ( 两心房去极化过程化所经历的时间)、QRS波群反映(两心室去极化过程) 、T波反映(心室复极化过程)、PR间期反映 (兴奋由心房传导至心室的时间) 、ST段反映(心室各部分心肌细胞均处于动作电位平台期) 、QT间期反映(从心室开始去极化到完全复极) 。
8. 在血管插管试验中肝素化的目的是( 抗凝,防止血液堵塞管口),插管后进行的三步结扎法是指第一步结扎(远心端结扎),第二步结扎(近心端结扎),第三步(远心端和近心端对扎) 。
9. 运动对血压的影响是使(收缩压) 升高,主要原因是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加)。
10. 在抗B血清上滴加受试者血液,数分钟后出现凝集,抗A 血清未发生凝集,受试者的血型为(B) 型。
11.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扩容)、(纠酸) 、(解痉)。
12. 急性失血尿量减少是因为(血容量减少) 。
高中物理必修二 7.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专题同步强化训练习题集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专题同步强化训练习题集【典题训练】1.利用重物竖直下落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除铁架台、夹子、低压交流电源、复写纸、纸带和重物外,还需要选用的器材有,其编号为____。
A.天平B.秒表C.毫米刻度尺D.重锤线E.电磁打点计时器(2)打点计时器的安装放置要求为;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___ _,然后_______________。
(3)计算时对所选用的纸带要求是______________(4)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使重物获得的动能往往_________。
为减小误差,悬挂在纸带下的重物应选择________ 。
(5)如果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v2-h图线是________ ___,该线的斜率等于_______________。
2.下面给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一些步骤,请选出需要的步骤按正确的步骤顺序排列。
A.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B.将重物系在夹子上C.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上端用手提着,下端夹上系住重物的夹子,再把纸带向上拉,让夹子靠近打点计时器D.把打点计时器接在电源上E.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边的铁架台上,使打点计时器的底板竖直,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F.在纸带上选取几个点,进行测量和记录数据G.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响声稳定后释放纸带,完成一次打点过程后,关闭电源H.在几条纸带中选出合适的一条纸带,第一、第二两点间的间距最接近2mm且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I.更换纸带,重新进行几次实验J.进行计算,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K.切断电源,拆下导线,整理器材L.用刻度尺测量重物起始位置距地面的高度M.用秒表测量重物下落的时间以上步骤,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3.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00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0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
机能学练习题期末
复习题一、填空题1.动物实验手术中,有齿镊子可用于牵拉或。
2.止血钳因对组织有压榨作用,不宜夹持、及。
3.眼科剪常用来剪、或剪破、以便插管,禁止剪、、等。
4.剪刀的使用:剪动物皮肤被毛一般多用;剪包膜、神经及血管常用;若剪骨骼等粗硬组织则应使用。
5.使用镊子时,用拇指对和,不应将镊子握于掌心内。
6.根据实验要求,机能实验中常选用蛙类神经,做实验。
7.常用实验动物小白鼠适用于需大量动物的实验,如实验,还可用于复制等动物实验模型。
8.常用实验动物家兔在机能实验中被广泛应用,可用于直接记录、及等急性实验。
9.家兔不正确的捉拿方法是、或。
10.家兔常采用的给药途径、。
11.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时,用左手与夹住静脉的,并用与固定静脉,右手持注射器刺入血管。
12.经口给药的方法有两种:及。
13.实验时为了分组和辨别的方便,可在小白鼠身体特定部位以作标号。
14.急性实验手术麻醉时,家兔常采用部位,狗常采用。
15.在麻醉过程中,麻醉的深浅可根据、、、等判断。
16.机能实验中常用的麻醉药分类为、。
17.用乙醚麻醉时开瓶后超过不易再用。
18.全身麻醉常用方法主要是、。
19.静脉麻醉时常先注射麻醉药总量的,观察动物行为再判断给药。
20.实验中如动物苏醒,应视情况由注入麻醉药总量的以维持麻醉深度。
21.腹腔麻醉应注意误将药液注入或。
22.给药剂量和麻醉效果受动物的、、、等影响。
23.使用麻醉药应注意:观察,,,。
24.大、小鼠的处死方法有四种,,,。
25.简述蛙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制作的主要步骤:破坏,剪断,剪去,分离,剥掉,游离。
26.气管插管术的目的,一方面可保证实验中动物,另一方面为实验做准备。
27.兔颈外静脉插管可用于、、、。
28. 行家兔气管插管术时,在甲状软骨下处,作形切口后,向方向插入气管插管。
29.分离颈部神经和血管时,切不可用进行剥离,也不可用等夹持,以损伤组织的结构与机能。
30.动物实验插管术的基本步骤简述为、、、、、、。
机能学习题六
习题六、影响家兔血压的因素一、选择题()1、在药物对动物血压的影响实验中,注射肝素的时机是:A.切开颈部皮肤之前B.钝性分离颈部组织结构之前C.分离出颈总动脉之后D.颈总动脉插管之后()2、在药物对动物血压的影响实验中,注射肝素的目的是: A.抗凝,防止动脉插管堵塞B.补充血容量C.升高血压D.降低血压()3、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效应是:A两者的升压效应相同 B两者引起的心率变化相同C小剂量的肾上腺素使骨骼肌微动脉舒张D去甲肾上腺素使胃肠道微动脉舒张E在完整机体中,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引起血压升高,心率明显加快()4、肝素的作用是:A 降低抗凝血酶VII与凝血酶的亲和力B 能抑制血浆中的脂酶C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D 促进血小板的聚集()5、肾上腺素对血管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肤、粘膜血管收缩强烈B、微弱收缩脑、肺血管C、肾血管扩张D、骨骼肌扩张()6、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不同的是:A、正性肌力作用B、升高血压C、舒张冠状血管D、负性频率作用()7、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不会出现:A.收缩压升高B.舒张压升高C.脉压减小D.心率加快()8、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的效应是:A.去甲肾上腺素可使骨骼肌微动脉收缩B.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引起的心率变化相同C.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升血压效应完全相同D.去甲肾上腺素使胃肠道微动脉舒张()9、可引起心率减慢的是:A.肾上腺素B.甲状腺素C.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D.β受体阻断剂普奈洛尔()10、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血压变化是A.下降B.升高C.不变D.先升后降()11、静脉注射酚妥拉明,血压变化是A.下降B.升高C.不变D.先升后降()12、静脉注射酚妥拉明3分钟后再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血压变化是A.下降B.升高C.不变D.先升后降()13、静脉注射酚妥拉明3分钟后再注射肾上腺素,血压变化是A.下降B.升高C.不变D.先升后降( C )14、静脉注射酚妥拉明3分钟后再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血压变化是A.下降B.升高C.不变D.先升后降()15、能拮抗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药是:A.间羟胺B.普萘洛尔C.阿托品D.酚妥拉明()16、去甲肾上腺素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引起全身血管剧烈收缩B.在整体时可引起心率减慢C.升高血压D.静滴时间过长可致肾衰竭A.增加肾素分泌B.增加糖原分解()17、位于心肌上的肾上腺素受体主要是:A.α受体B.β2受体C.M受体D.β1受体()18、N1受体位于:A.骨骼肌运动终板上B.心肌细胞上C.神经节细胞上D.血管平滑肌上()19、翻转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药物是:A.α受体阻断药B.M受体阻断C.β1受体阻断药D.β2受体阻断药()20、β受体兴奋时可引起:A.心脏兴奋,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B.心脏兴奋,血压上升,瞳孔缩小C.支气管收缩,冠状血管扩张D.心脏兴奋,支气管扩张,糖原分解()21、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A.支气管哮喘者长期使用可产生耐受性B.明显激动外周的α受体C.减慢心率D.升高舒张压()22、N2受体主要分布于:A.骨骼肌运动终板上B.心脏C.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D.自主(植物)神经节()23、酚妥拉明过量引起血压下降时,升压可用:A.肾上腺素静滴B.去甲肾上腺素口服C.去甲肾上腺素皮下注射D.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静滴()24、多巴胺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大剂量兴奋α受体B.兴奋β受体C.兴奋DA受体D.扩张支气管粘膜血管二、名词解释1、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三、填空1、在药物对动物血压的影响实验中,注射肝素抗凝应在________________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前。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动能和势能(选择题)能力练习题(有解析)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动能和势能(选择题)能力练习题(有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打篮球是同学们喜爱的运动.当篮球从地面弹起上升的过程中,下面关于篮球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C.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D.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答案C【解析】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高度.当篮球从地面弹起上升的过程中,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动能减小,转化为重力势能,使得篮球的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选C.2、下列四幅图中,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转化的是()答案A【解析】匀速行驶的压路机,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就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就不变,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转化;故A选项正确.滚摆向上滚动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高度逐渐增加,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选项错误.用弓将箭射出去的过程中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故C选项错误.过山车向下俯冲,速度逐渐增大,高度逐渐降低,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选项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人走在静止的叠石下方,会有一种“害怕”的感觉,原因是叠石具有较大的()A.重力势能 B.内能 C.动能 D.弹性势能答案A解:A、静止的叠石,由于其处于一定的高度,容易落下来,对外界做功从而造成危害,物体由于举高而具有的能量是重力势能.故A正确.B、根据内能的定义可知,静止的叠石确实具有内能,但其给人危险的感觉是由于其处于一定的高度容易落下来而造成的,这与其内能大小无关,即使其有再多的内能,若其在地面上,也不会给人危险的感觉.故B错误.C、由于叠石是静止的,根据动能的定义可知,其不具有动能.故C错误.D、由于叠石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根据弹性势能的定义可知,叠石不具有弹性势能.故D错误.故选A.4、下列物体中,既有动能又有势能的是()A.在平地上滚动的足球 B.被运动员举着的杠铃C.在空中飞行的小鸟 D.被压扁了的皮球答案C解:A、在平地上滚动的足球,足球有质量,有速度,具有动能;足球是在平地上,没有被举高,不具有重力势能.不符合题意.B、被运动员举着的杠铃,杠铃有质量,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但是杠铃没有运动,不具有动能,不符合题意.C、在空中飞行的小鸟,小鸟有质量,有速度,又在高空,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符合题意.D、被压扁的皮球,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不符合题意.故选C.5、下列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A.被拉开的弹弓B.悬挂在天花板上静止着的吊灯C.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D.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答案D解:A、被拉开的弹弓,因为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只具有弹性势能,故A错误;B、静止的吊灯,因为有高度,所以只有重力势能,故B错误;C、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因为运动,所以只具有动能,故C错误;D、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为运动,所以具有动能,因为有高度所以具有重力势能,故D正确.故选D.6、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练习题及解析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练习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A. 内能与温度有关,0℃的冰没有内能B. 物体吸收热量越多,物体的温度上升的越高C. 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不变D. 物体温度下降,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2.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错误的是A. 如图是某汽油机做功冲程B. 柴油机在吸气冲程里吸进汽缸的只有空气,没有柴油C.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汽缸温度降低,内能减小D. 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内燃机的效率一定低于10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千克0℃的冰和1千克0℃的水的内能相等B. 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 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 物体内能越大含有热量越多4.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热机做一定的有用功,消耗的燃料越少,效率一定越高B. 汽油的热值是4.6×l07J/kg,说明燃烧1kg汽油所放出的热量是4.6×l07JC. 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D.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5.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丙和丁B. 乙和丁C. 甲和乙D. 甲和丙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多B. 物体不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也可能增加C. 物体的内能增加,其温度一定升高D. 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其所含的热量越多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______冲程;它将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若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则此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______次。
科学家发明了一款单缸六冲程内燃机,它每一个工作循环的前四个冲程与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相同,在第四冲程结束后,立即向汽缸内喷水,水在高温汽缸内迅速汽化成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活塞再次做功,水蒸气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样燃烧同样多的燃料获得了更多的机械能,提高了热机的______。
八下物理机械能经典习题(含答案)
八下物理机械能习题一、实验,探究题1、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
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按照_____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实验中为了使两次小球在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
下面的四个实例中也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A.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B.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C.探究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重物提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做功的多少D.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2、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球由斜面某位置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小木块.(1)实验中通过观察小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2)让质量不同的小球A和B(m A<m B),从同一斜面的同一度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相同.得出的结论是.(3)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两个图进行比较,理由是.3、利用如图16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
图中的摆长L 都相同,θ1<θ2,球A、B的质量分别为m A、m B ( m A<m B) 。
(l)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无关。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及解答3
。(3)反应液中除产品外,主要还有:A
。(4)除去A的方法是 。(5) 除去B的方法是
,
。
答:(1)苯甲醛;丙酸酐;丙酸钾或碳酸钾。 (2)反应方程式为:
C6H5CHO + (CH 3CH 2CO ) 2O
CH3CH2COOK CH3CH2COOH
C6H5CH=C CO O H CH3
(3)A: 苯甲醛;B: 丙酸钾. (4)水蒸气蒸馏 (5)酸化后, 冷却, 过滤掉母液. TK-9-N2
加热。
CZ-13-N2 怎样判断水蒸汽蒸馏操作是否结束? 答:当流出液澄清透明不再含有有机物质的油滴时,即可断定 水蒸汽蒸馏结束(也可用盛有少量清水的锥形瓶或烧杯来检查是否
有油珠存在)。
CZ-14-N2 在肉桂酸制备实验中,为什么要缓慢加入固体碳酸钠来调解 pH值?
12
答:对于酸碱中和反应,若加入碳酸钠的速度过快,易产生大 量CO2的气泡,而且不利于准确调节pH值。 CZ-15-N1 在环己烯合成实验中,为什么用25ml量筒做接收器? 答:用量筒做接收器有利于用吸管准确移出反应生成的水。 CZ-16-N3 在对甲苯磺酸钠的合成中,在安全方面应注意什么?如不小心 发生甲苯起火或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怎样处理? 答:再安全方面应注意:防止发生火灾和被浓硫酸灼伤。 如不慎发生起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移开周围其它易燃物品, 迅速用石棉布覆盖火源,使甲苯与空气隔绝而灭火。
粗产品正溴丁烷经水洗后油层呈红棕色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处
理?
答:油层若呈红棕色,说明含有游离的溴。
可用少量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洗涤以除去游离溴。
5
反应方程式为: Br 2 + NaHSO3 + H2O CZ-3-N2 → 2HBr + NaHSO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4《机械能及其转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1.4《机械能及其转化》同步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壁发热B.冬大对着手哈气,手会变热C.内燃机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D.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变热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的作用是增大管内的气压B.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灯静止时,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灯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人用力推车,车未动,说明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滚摆每次上升的最高点越来越低,表明滚摆的机械能在减小3.掷实心球是某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A.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B.在b处动能为零C.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D.在d 处动能为零4.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足球()A.在b、d两点的动能相等B.在a、d两点的机械能相等C.从b到c的过程机械能减少D.无法确定5.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B.热气球上升的过程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D.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6.电动车已成为短途交通的常用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道路上减速行驶时,电动车的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相对电动车是运动的C.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D.电动车紧急刹车时驾驶员的上身向后仰7.下列四位同学关于汽车刹车时能量的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丁说:“刹车时动能转化为势能”B.小胡说:“刹车时动能转化为化学能”C.小兰说:“刹车时动能转化为风能”D.小明说:“刹车时动能转化为内能”8.神舟八号飞船在发射时,高度增大,速度增加,在这个过程中()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C.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9.对于下面四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是()A.图甲中改变木板倾角α时,悬挂小球的细线总是竖直的,说明重力方向是一定的B.图乙中蹦床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图丙中房屋建在承受面积更大的地基上,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D.图丁中用鼻子嗅气味来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醋分子是运动的,而酱油分子不运动10.关于热和能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火烧水,是利用做功的方法增大水的内能B.北方冬天的“暖气”输送,用水做介质,是因为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C.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D.燃料燃烧时放出了热量,所以能的总量增加11.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由电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B.搓手取暖C.迅速下压活塞玻璃筒底部硝化棉燃烧D.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12.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道残阳铺水中”,这个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飞流直下三千尺”中能量转化情况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映日荷花别样红”是由于荷花只吸收红光,其他色光都被反射了13.如图所示,运动员正在进行蹦床比赛:下列关于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运动员下落的速度最大时,他的动能最大B.运动员的速度为零时,他的重力势能最大C.运动员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D.运动员弹离蹦床后,因为惯性他可以继续上升一段距离14.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15.下列过程中,属于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向上抛出的石子B.从坡顶匀速滑到坡底的自行车C.竖直向下落得越来越快的冰雹D.足球场上越滚越慢的足球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一台电脑上有多个USB接口,外接电脑设备如打印机、键盘、鼠标、音箱等都可以通过任意一个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工作,根据你的判断,USB接口之间是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的。
人体机能学(1-2章)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反应2.兴奋性3.稳态4.反射5.负反馈6.正反馈7.内环境8.神经调节9.体液调节10.阈电位11.钠泵二、填空题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_________的科学,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个水平研究生命过程。
2.生理学本身是一门_________科学。
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______实验和_________ 实验。
3.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4.生物体不断分解自身成分,将分解产物排出体外,并将分解产物释放的能量供机体利用的过程称为_________。
5.生物体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_。
6.反应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
7.细胞或生物体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_________。
8.刺激引起某组织兴奋时,如果阈值较低,表明该组织的_________较高。
9.可兴奋组织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标志是_________。
10.神经纤维在单位时间内最多发生的兴奋次数,只取决于_________的长短,而与刺激的_________无关。
11.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_________要发生周期性变化。
在这个周期中的_________期,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引起细胞的反应。
12.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对_________起_________。
13.反射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个部分组成。
14.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机体进行的调节过程一般属于_________反馈过程。
机能学实验试题大全
习题十一、有机磷农药中毒及其解救一、单选题(C )1、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必须马上用胆碱酯酶复活剂抢救,是因为:A.胆碱酯酶不易复活B.胆碱酯酶复活药起效慢C.被抑制的胆碱酯酶很快“老化”D.需要立即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D )2、下列症状哪种不是有机磷酸酯慢性中毒的表现:A.神经衰弱症候群B.多汗C.腹胀D.小便失禁(C )3、碘解磷定除复活胆碱酯酶外,还能:A.与N受体直接结合而解除肌肉震颤症状B.与乙酰胆碱直接结合而解毒C.与血中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直接结合而解毒D.与M受体直接结合而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B )4、有机磷酸酯类的急性中毒治疗中注射碘解磷定的速度应为:A.快速注射B.注射宜慢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 B )5、碘解磷定对有机磷酸酯类解毒疗效的叙述,哪种是错误的:A.对马拉硫磷的解毒疗效较好B.对乐果中毒是首选的解毒剂C.对敌百虫中毒疗效稍差D.对敌敌畏中毒疗效稍差( C )6、下列哪种症状不是有机磷酸酯中毒的症状:A.流涎、出汗B.呼吸困难C.支气管分泌物减少D.肌束颤动( C )7、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宜选用:A.阿托品B.解磷定C.阿托品+解磷定D.筒箭毒碱(D )8、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A.直接激动M、N受体B.阻断M、N受体C.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D.难逆性的抑制胆碱酯酶(D )9、氯解磷定的作用机制是:A.直接阻断M、N受体B.抑制乙酰胆碱的形成C.促进乙酰胆碱的摄取D.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 B )10、有机磷中毒实验中,何时开始解救:A.轻度中毒B.中度中毒C.重度中毒D.出现呼吸麻痹时二、名词解释1、胆碱酯酶2、N样作用三、填空题1、有机磷农药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性,使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体内堆积,表现为____________症状、_______________症状及_________________症状。
(胆碱酯酶、乙酰胆碱、M样、N样、中枢)2、有机磷农药中毒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解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题
17.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 夯实基础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纸带将被释放瞬间的四种情况如照片所示,其中最合适的是( )2.用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于电火花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这样实验造成的结果是()2A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大于动能的增加量B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小于动能的增加量C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需要直接测量的是( )A .重物的质量B .重力加速度C .重物下落的高度D .重物下落某一高度所对应的瞬时速度4.(多选)如图所示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有关尺寸在图中已注明。
我们选中n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出一些计算n 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3A .v n =gnTB .v n =g (n -1)TC .v n =s n +s n +12TD .v n =h n +1-h n -12T5.在研究重物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该纸带上最初打出的几个点不清楚,纸带上留下的是最后面的一些点。
算出打下B 、C 两点时重物的速度分别是v B 、v C ,测得B 、C 两点间的距离为h ,那么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可写为( )A .gh =v 2C -v 2B B .gh =12v 2C -12v 2B C .v C =v B +gT D .v 2B +v 2C =2gh6.(多选)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关重物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A .应选用质量较大的重物,使重物和纸带所受的重力远大于它们所受的阻力B .应选用质量较小的重物,使重物的惯性小一些,下落时更接近于自由落体运动C .不需要称量重物的质量D .必须称量重物的质量,而且要估读到0.01 g7.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纸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4《机械能及其转化》精选同步习题(附详细解析)
11.4《机械能及其转化》精选同步习题一.选择题(共14小题)1.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哪一图线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与篮球离地高度(h)的关系()A.B.C.D.2.如图所示,小球在一个光滑没有摩擦的轨道上从O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始终没有离开轨道,你认为小球最远可以滚到()A.a点B.b点C.c点D.d点3.如图所示,将一小钢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b点到达最高点c时速度为零,图中h ab=h 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钢球在ac段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动能的减小量相等B.小钢球运动到最高点c时所受的合力为零C.小钢球在ab段克服重力做功小于在bc段克服重力做功D.就a、b、c三点而言,小钢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大4.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情景。
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为120J,当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时,机械能变为100J,则小球由B点运动到C点时,其机械能可能为()A.120J B.100J C.90J D.80J5.如图,一木块从斜面上匀速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只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B.下滑过程中,木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下滑过程中,木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D.下滑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6.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其升高后释放,观察滚摆运动过程,长时间后滚摆停止上下滚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滚摆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B.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滚摆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D.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滚摆的机械能减小7.如图所示,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
下列对直升飞机能量的分析,正确的是()A.直升飞机具有重力势能B.直升飞机的动能不断转化为重力势能C.直升飞机的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D.直升飞机的机械能在不断增大8.如图所示,将铁锁从鼻尖处静止释放,结果铁锁摆回时并没有碰到鼻尖,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锁从左边最高处摆到最低处的过程中动能减小B.铁锁从最低处摆到右边最高处的过程中势能增加C.铁锁从释放到摆回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铁锁从释放到摆回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9.如图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过程示意图,男演员从甲处用力向上起跳,落下后踩在跷跷板的a端,能把站在b端的女演员弹上乙处。
《功和机械能》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功和机械能》练习题一、单选题1.女子冰壶世锦赛中,选手用力把一个重约190N的冰壶水平抛出,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10m后停下来,则冰壶在滑行过程中()A.选手对冰壶做了1900J的功B.重力对冰壶做了1900J的功C.选手和重力都没有对冰壶做功D.以上说法都不对2.四个同学进行登山比赛。
如果规定功率最大者获胜,那么最后胜出者一定是()A.时间最短的一个B.做功最快的一个C.体重最大的一个D.速度最大的一个3.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B.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C.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4.2021年10月16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忽略燃料消耗引起的质量变化),载人飞船的()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5.如图所示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凸形,一个为凹形,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以相同的速度v1进入两弧形槽,运动到槽的末端的速度也都为v2,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则两时间的大小关系是()A.t1<t2B.t1=t2C.t1>t2D.无法比较6.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共收获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
如图为高速摄影机记录的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得主苏翊鸣在比赛中,从跳台起跳到落地过程的情景。
下列关于这一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他从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动能逐渐转化成重力势能B.他起跳后到达最高点时,机械能最大C.他从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越来越慢D.他从起跳到落地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7.在内径约为1cm的玻璃管中注水近满,上端留一个气泡,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再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气泡上升,如图所示。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单元练习题及解析
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一、选择题参考1.关于热量和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 比热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C. 热总是从含有热量较多的物体传递到含有热量少的物体D.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2.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钻木取火B. 一杯水慢慢变凉C. 给自行车打气,气筒发热D. 人造卫星落入大气层被烧毁3.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 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B. 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C. 室内喷清新剂,香气四溢D. 密封的室内一人吸烟,其他人闻到烟味4.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冰块没有内能B. 水蒸气将壶盖顶起后,水蒸气的温度降低C.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 把一个物体举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5.我国发射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常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A. 它的比热容较大B. 它的密度大C. 它的体积小D. 它的热值大6.在“比较不同液体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四种液体加热,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3J•(kg•℃)水﹣1,则由上述条件可得()A. 丙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乙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1C. 第1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一定等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D. 第3、4次实验中,乙液体吸收的热量比丙液体吸收的热量多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B. 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C. 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D. 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不停地运动8.一杯热水逐渐变凉了,则( )A. 水的内能不变B. 水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变小C. 水含有的热量减小D. 水的比热容减小9.如图是某地使用的“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光电池板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B. 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 照明灯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D. 蓄电池夜晚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0.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B. 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C. 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D. 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1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 内能小的物体不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12.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B.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温度C. 两个物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定相等D. 质量一定的水,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是相等的二、填空题13.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按顺序依次是:吸气冲程、________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气缸外面有“水套”,汽车行驶时水的温度会升高,水的内能会增大,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14.生活中所说的“热”可以有温度、热量和内能多种含义,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热”字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亲和力指数,最大效应的50%所对应药物浓度的负对数; 大
10. B, AB
二、简答题
1、动脉血压测量原理:
(1) 血管外无阻力,血流畅通,此时无声音。
(2) 袖带压迫动脉血管,使其关闭,此时外加压力大于动脉血压,血流被阻断,听不见声音。
4. 乌拉坦,20%,5ml/kg;肝素,1%,1ml/kg。
5. 降低氧耗;增加耗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DA—R;
兴奋心肌β1—R正性心脏作用,耗氧增加
6.青石板色,NaNO2将Hb氧化成高铁Hb,失去携氧能力,
樱桃红色,CO与Hb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Hb失去携氧能力
7.两心房去极化过程,兴奋由心房传导至心室的时间,两心室去极化过程,心室各部分心肌细胞均处于动作电位平台期,心室复极化过程
6.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皮肤粘膜呈( ),死亡原因是 ( ) ;一氧化碳中毒小鼠皮肤粘膜呈( ),死亡原因是( )。
7. 在心电图描记实验中:P波代表( );QRS波代表( );T波代表( );
肺系数应( )
4.家兔最常用的麻醉药物是( ),浓度及给药量分别为( )、( );家兔最常用的抗凝血药物是( ), 浓度及给药量分别为( )、( )。
5.氯丙嗪、异丙肾上腺素对小鼠耗氧量的影响分别是( )、( ),原理分别是( )、( )。
三、实验设计题:
1、整体角度:
(1)动物选择及处理:选用出生十天的小鼠80只,分四组
①对照组:20只,给予等量的NS,ip1次/d
②实验组A:20只,给予此多肽,ip1次/d
③实验组B:20只,摘除脑垂体+给予此多肽,ip1次/d
④实验组C:20只,摘除脑垂体+等量NS,ip1次/d
1. 现提取一种多肽,发现有促生长作用,请设计一个实验,分析其促生长作用是否通过生长素实现的。(请从在体离体两种角度考虑)
一.填空题
1. 0.22
2.两房一室三腔心,起搏点是静脉窦,无冠脉循环
3.呼吸浅快;口唇粘膜青紫;肺内哮鸣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
表面饱满光滑;红白相间;切面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流出;大于正常值4-5g/kg
开始剂量较小,被激动的N2受体的数目较少,收缩力量较弱;逐渐增加给药的剂量,有越来越多的N2受体被激动,收缩力量逐渐增强;而离体腹直肌上的N2受体的数目是有限的,当N2受体全部被激动时,就达到了它的最大收缩效应;这时候再增加给药的剂量,收缩的力量不再增强。
(2)ACh→(+)心肌M-R→心脏(-)→HR↓,心力↓
(3) 袖带气压缓缓下降,压力达到血管内最高压时,少量血液通过狭窄管道,引起湍流,撞击血管壁产生声音,此时刻度,即第一声表示收缩压。
(4) 继续放气,袖带内压减至外加压力等于血压最低压,血管完全恢复通畅,声音突然降低或消失,此时刻度表示舒张压。
2、(1)乙酰胆碱可激动骨骼肌上的N2受体引起骨骼肌收缩。
《机能实验学》习题三
一、填空题:
1.小鼠重22克,腹腔注射0.25%安定25mg/kg,应注( )毫升。
2.蟾蜍心脏的特点是( )、( )、 ( )。
3.肺水肿家兔的表现( )、( )、( );肺的特点是( )( )、( );
9.PD2是指 ( ),
PD2是越大,亲和力越( )。.
10.能与A型血发生凝集的血型是( )、( )。
二、问答题:
1. 试述人体动脉血压测定原理。
2. 试述下列各实验的结果,并分析结果产生的机理。
⑴10-3~10-9mmol/L的Ach对蟾蜍离体腹直肌影响;
⑵0.001%Ach对离体蛙心心率和收缩力的影响;
⑶0.001%Ach对家兔离体平滑肌收缩幅度、收缩节律的影响。
3. 缺氧、增大无效腔、乳酸中毒、注射尼可刹米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
4. 试述肺水肿形成机理。
三、实验设计题:
②死腔样通气↑→肺泡通气量↓→换气障碍
(3)HL:血液中[H+]↑→颈A体、主A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呼吸频率、幅度均↑。
(4) 尼克刹米: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呼吸频率、幅度均↑
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呼吸频率、幅度均↑
刺激颈A体、主A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频率、幅度均↑
4、20%GS.: →气管内局部高渗→肺泡周围血管内液体外渗到肺间质、肺泡→肺水肿
→应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起全身血管收缩→体循环血量↓→肺循环血量↑→滤过↑→肺水肿
→应激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血浆外渗→肺水肿
③实验组B:培养液+多肽+生长素+肌细胞
④实验组C:培养液+生长素+肌细胞
(2)观察指标:2周后分别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测定肌细胞总重量(或染色后图像分析),比较其差异
(3)预测结果及分析
(2)观察指标 ①分别测4组小鼠体重,比较其差异性
②分别测4组小鼠血液,测血中生长素水平,比较其差异性
(3)预测结果及分析
离体角度:细胞培养
(1)动物标本:分别取小鼠骨骼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四组,每组十个
①对照组:培养液+肌细胞
②实验组A:培养液+多肽+肌细胞
(3)Ach作用于平滑肌上M-R,使平滑肌收缩加强,导致幅度和节律增强。
3、(1)缺氧→PaO2↓→颈A体、主A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受刺激↓,经窦N、迷走N传入延髓呼吸中枢→呼吸中枢(+)→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呼吸频率、幅度均↑。
(2) 增大无效腔:
①通气阻力↑→通气障碍 →气体更新率↓ → PaO2↓PaCO2↑→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呼吸频率、幅度均↑
PR 间期代表( );ST段代表( ) 。
8.任氏液的主要成份为( )、( )、( )、( ),
常用于( )实验。台氏液用于(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