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案:第4课 安东诺夫卡苹果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选修系列外国小说欣赏教案:第二章《安东诺夫卡苹果》(共1课时)Word版含答案
《安东诺夫卡苹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场景知识,掌握场景功能。
2、了解风景的意义和传统与现代小说的场景观。
3、学会对小说能进行场景分析与鉴赏。
教学重难点1、场景分析法2、场景描写训练3、在场景中生活教学过程阅读思考:何为场景?场景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场景有哪些类型?体验交流:留存你记忆中的某一经典场景。
场景与小说教材要点:1.概念:小说是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的。
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人物+事件+环境)2.类别:大场景和小场景;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3.场景的功能(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4.风景的意义(参考初中知识:景物描写的作用)(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2)衬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心理。
(3)表现地域特色,孕育美感(4)暗示背景(5)推动情节发展一、场景与场面场景=场合(社会环境)+风景(自然环境),相当于场面,场景描写是场面描写和风景描写的合称,类似“环境描写”,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
(1)何为场景①戏剧、电影、电视中由布景、音乐、出场人物组合成的景况;②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一篇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
③泛指一定场合下的情景。
总之,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
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同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2)场景的组成人物、事件、环境。
环境不等于场景,场景相当于电影中的镜头(画面)。
◎空间与场景。
◎空间即生活的某一特定环境,是场景的重要因素,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故事发生的处所。
◎空间的改变意味着人物、情节的发展。
※场景的分类。
(1)大场景与小场景大小场景连缀而下,可使小说情节曲折有致,异彩纷呈。
(2)公共场景与私人场景公私场景交替,更能全面立体地揭示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和反映社会的道德风尚。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第4课《安东诺夫卡苹果》学案
《安东诺夫卡苹果》教案学习目标:1、思考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串联起来的,概括每个部分场景的主要内容。
2、分析本文场景描写特点和作用。
自读要求1、字词基础知识、文学常识落实2、思考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串联起来的,概括每个部分场景的主要内容。
3、本文场景描写特点和作用二.教学设想:文章篇幅较长(13000余字),利用早读、课外自读课文,利用一个小时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在大致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第一部分,侧重场景描写方法的分析。
一、预习检测黑黪黪cǎn 鸫鸟dōng 狺狺yín 雨霁jì篇什shí倏忽shū詈骂lì荣膺yīng 揄扬yú(称赞) 倾圮pǐ拾掇duō湛蓝zhàn 伛偻yǔlǚ深邃suì无垠yín 入殓liàn 缅怀miǎn 谛听dì媲美pì湿漉漉lù静谧mì萦绕yíng 犄角jī粗糙cāo 馥郁fù惬意qiè黑魆魆xū绚烂xuàn 纡尊降贵yū卷帙浩繁zhì颐指气使yí阒无一人qù破釜沉舟fǔ风驰电掣chè沁人心脾qìn 掎角之势jǐ(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势)寥阔暮霭坐落林阴道料峭美轮美奂蜂拥而上震耳欲聋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忡忡,忧愁的样子。
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随意指使人的傲慢神气。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蹑,放轻(脚步)。
卷帙浩繁:书籍的数量非常多。
纡尊降贵:地位高贵的人自抑身份。
纡,屈抑。
阒无一人:形容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二、作者简介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
由于家道中落,他15岁就辍学,19岁外出谋生。
曾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
1887年开始发表文学著作。
高中语文第4课安东诺夫卡苹果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第4课 安东诺夫卡苹果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甘霁.(j ì)2.静谧.(m ì) 3.惬意(qi è)4.馥.郁(f ù) 5.粗糙.(c āo)6.犄.角(j ī) 7.篝.火(ɡōu)8.按捺.(n à) 9.媲.美(p ì)(二)多音字1.颤⎩⎪⎨⎪⎧ 颤.抖 ch àn打颤. zh àn2.偻⎩⎪⎨⎪⎧ 伛偻.l ǚ佝偻.l óu 3.澄⎩⎪⎨⎪⎧ 澄.碧ch én ɡ澄.沙d èn ɡ4.幢⎩⎪⎨⎪⎧ 一幢.楼zhu àn ɡ人影幢.幢chu án ɡ5.咽⎩⎪⎨⎪⎧ 咽.东西y àn哽咽.y è咽.喉y ān6.隽⎩⎪⎨⎪⎧ 隽.永ju àn 隽.秀j ùn 二、写准字形1.⎩⎪⎨⎪⎧ di āo 凋零di āo 雕琢2.⎩⎪⎨⎪⎧ xu ān 喧闹寒xu ān 暄3.⎩⎪⎨⎪⎧ 风驰电ch è掣引q ín ɡ擎4.⎩⎪⎨⎪⎧ 清ch è澈ch è撤退覆zh é辙5.⎩⎪⎨⎪⎧ 拾du ō掇点zhu ì缀chu ò辍学6.⎩⎪⎨⎪⎧ 高粱y í饴y í怡然y í贻害7.⎩⎪⎨⎪⎧ 分ni è 蘖罪ni è孽8.⎩⎪⎨⎪⎧斑 l án 斓波l án 澜 三、用准词语1.淹没 湮没例句(1)受强台风“威马逊”带来的强降雨影响,南宁母亲河邕江水位猛涨,有市民驾着小船在洪水淹没的广场上撒网捕鱼。
(2)延续了数千年的楼兰文明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辨析淹没:(一般指水)漫过,盖过。
湮没:(一般随时间的流逝)埋没。
2.富裕富余例句今年1~5月,阿图什市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8 961人(次),实现创收9 393.39万元,家家富裕起来。
《安东诺夫卡苹果》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安东诺夫卡苹果》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和关注。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介绍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罪与罚》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文学价值。
2. 故事情节梳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梳理《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基本架构。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索尼娅、拉斯科尔尼科夫等,探讨其性格特点和象征意义。
4. 象征意义探讨: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如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象征意义,以及作品对宗教、道德和人性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梳理和理解。
(2)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象征意义的探讨。
2. 教学难点:(1)对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主题的理解。
(2)对人物形象的心理和行为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 写作表达: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分享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品分析能力:通过学生对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的分析,评价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写作表达能力:通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的写作表达,评价学生的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4 安东诺夫卡苹果 Word版含答案
4*安东诺夫卡苹果◎背诵名句1.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嘈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两句表达了这个意思。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两句,借赞叹刘裕北伐的战功,来抒发对现实的感慨。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通过写鱼和鸟来表现洞庭湖生机盎然景象的两句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诵读经典经典: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翻译: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
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
赏析:孟子认为,不仅人性本善,人性本来有“四心”,就连仁义礼智这四种品质道德,也都是“我固有之也”,只不过平时我们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
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之中去发现仁义礼智,充分发挥自己的天生资质。
仁义礼智已经植根于我们的本性之中,就像手脚四肢已长在我们的身上一样,由于太自然,太习惯了,反倒使我们浑然不知,意识不到了。
古往今来,多少人在寻求仁义礼智、世间公道,到头来却发现它们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所以我们应反省自身,从自身、自己的本性中去寻求仁义礼智的善的根苗,加以培养,使之茁壮成长。
◎作者档案俄罗斯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蒲宁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曾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
1887年开始发表文学著作。
1901年发表的诗集《落叶》获普希金奖。
1899年与高尔基相识后,参加知识出版社工作,这对他民主主义观点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从中篇小说《乡村》(1910)起,蒲宁的创作开始转向广泛的社会题材。
1909年当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士。
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安东诺夫卡苹果 学案4
《安东诺夫卡苹果》学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蒲宁及其创作情况以及其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能力方法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主题,人物以及结构和语言方面的特色。
情感意志理解蒲宁作品中所表达的对幸福的追求和对个体生命、生命与自然以及人类历史的深刻的思考。
重点领会小说中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难点分析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1.【题目】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摇曳.(yè)倏.忽(shū)雪橇.(qiào)静谧.(bì )B.寒噤.jìn发绺.(jiù) 狺狺.(yán) 颐.指(yí)C.颀.长(qí)骟马(shàn) 拾掇(..duō)狩.猎(shòu)D.鹞.雏(yào) 打褶.(zhě) 瘦削.(xiāo) 倾圮.pǐ【答案】C【解析】A项“谧”应读mì,“橇”应读qiāo;B项“绺”应读liǔ,“狺”应读yín;D项“削”应读xuē。
【考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2.【题目】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栖息雾蔼小心翼翼川流不息B.社稷夙愿井井有条一泄千里C.瘦削萦绕纹丝不动心旷神怡D.演绎弛骋深不可测周而复始【答案】C【解析】A项“蔼”应为“霭”,B项“泄”应为“泻”,D项“弛”应“驰”.【考点】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3.【题目】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奥巴马的谦恭态度与其前任颐指气使....的霸道做派形成鲜明对照。
为此,奥巴马个人颇受好评,美国的国际形象也因他大有改善。
B.艺术家的最大本领,就是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语言,将生活中的感悟与那不可名状....的东西传达出来,它可以使具有相关经历的人与作品产生积极的互动。
《安东诺夫卡苹果》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安东诺夫卡苹果》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俄罗斯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艺术魅力。
2. 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介绍:作者契诃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小说情节梳理: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
3. 象征手法分析: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如何揭示小说主题。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如对人性的探讨、对社会现象的批判等。
5. 文学鉴赏:通过分析小说的文学特点,如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表达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背景、情节梳理、象征手法分析等内容。
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小说主题的思考和见解。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小说的典型片段,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4. 写作练习法:引导学生创作与小说主题相关的短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安东诺夫卡苹果》契诃夫著。
2. 参考资料:有关契诃夫的生平介绍、小说评论等相关文献。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和写作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和写作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深度。
4. 学生对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评估学生在分析小说文学特点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小说背景,梳理小说情节。
2. 第3-4课时:分析小说的象征手法。
3. 第5-6课时:探讨小说的主题。
4. 第7-8课时:鉴赏小说的文学特点。
5. 第9-10课时:进行写作练习和作品展示。
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安东诺夫卡苹果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第 4 课 安东诺夫卡苹果作品导读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巧妙地安排了四个生活场景——庄园兴盛时期、中等贵族生活时期、地主精神日趋衰落时期、小地主时代开始时期,以欢快喜悦的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的打场场景结尾,最终更以一首悠扬而悲壮的歌谣作结。
一喜一悲,首尾照应地道出了今不如昔的感叹,揭示出俄国中等贵族阶级日益没落,他们的精神日趋颓废的现状,为地主阶级的没落唱了一曲挽歌。
课前自主学习1.记字音(1)粗糙.(cāo) (2)烟囱.(cōng) (3)黑魆魆.(xū) (4)伛.偻.(yǔ_lǚ) (5)牝.马(pìn) (6)绚.烂(xuàn) (7)倾圮.(pǐ) (8)狩.猎(shòu) (9)渍.菜(zì) (10)雨霁.(jì) (11)颀.长(qí) (12)惬.意(qiè) (13)媲.美(pì) (14)娇妍.(yán) (15)龇.牙咧嘴(zī) (16)阒.无一人(qù) (17)卷帙.浩繁(zhì) (18)纡.尊降贵(yū) (19)沁.人心脾(qìn) (20)鼾.睡(hān) (21)惆.怅.(chóu_chàng) (22)詈.骂(lì) (23)隽.永(juàn) (24)澄.碧(chéng) (25)模.样(mú) (26)颤.抖(chàn) (27)狼吞虎咽.(yàn) 2.识字形(1)diāo 凋 零 diāo 雕 琢(2)xuān 喧 闹 寒xuān 暄(3)风驰电chè 掣 引qíng 擎清chè 澈 (4)chè 撤 退覆zhé 辙拾duo 掇 (5)点zhuì 缀chuò 辍 学高粱yí 饴 (6)yí 怡 然yí 贻 害(7)分niè 蘖 罪niè 孽(8)斑lán 斓 波lán 澜(9)摇hàn 撼 遗hàn 憾(10)按nà 捺 不住 无可nài 奈 何(11)发liǔ 绺 既往不jiù 咎(12)蜂yōng 拥 yǒng 踊 跃-1-3.辨词语黑魆魆 黑黪黪 黑黝黝(1)在的果园深处,出现了一幅童话般的画面,那情景就好似在地狱的一角一般。
《安东诺夫卡苹果》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安东诺夫卡苹果》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介绍《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人物、事件和结局。
2. 象征意义:分析作品中的象征元素,如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意义和象征作用。
3. 主题思想:探讨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爱情、欲望、道德和自由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故事梗概、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互动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见解和感受。
3. 创意写作法:学生根据作品进行创意写作,如写一段对话或短篇故事。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研究,如制作海报或PPT展示。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简要介绍《安东诺夫卡苹果》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析象征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元素,如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意义。
4. 探讨主题思想:学生分组讨论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爱情、欲望等。
5. 创意写作:学生根据作品进行创意写作,如写一段对话或短篇故事。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作品的理解深度。
2. 创意写作: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研究成果。
4.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题目,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安东诺夫卡苹果》原文文本。
2. 影像资料:与作品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片段。
3. 参考书籍:相关文学评论和研究著作。
4.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和在线文章。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故事情节,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深入探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安东诺夫卡苹果》教案
《安东诺夫卡苹果》教案A.课堂教学一、自读要求1、字词基础知识、文学常识落实2、思考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串联起来的,概括每个部分场景的主要内容。
3、本文场景描写特点和作用二.教学设想:文章篇幅较长(13000余字),利用早读、课外自读课文,利用一个小时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在大致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第一部分,侧重场景描写方法的分析。
三、教学步骤(一)作家简介(二)正音静谧槭树叽叽嘎嘎惬意楸树鸫鸟馥郁器皿掎角之势犄角腌肉斜睨寒噤拾掇忧心忡忡黑魆魆黑黪黪迥然牝马入殓美轮美奂按辔鹞雏柞树孳生詈骂冰凉砭骨媲美踯躅酣睡倾圮灵缇忐忑不安揩油摇曳颀长罂粟膻味颐指气使隽永娇妍忧悒痨病佝偻卷帙浩繁狺狺箍着倏忽麦秸(三)阅读思考:1.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串联起来的?能否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起一个名字?线索:小说以时间为线索,从八月写到十一月,将“初秋”苹果成熟的季节、农田丰收的季节、“九月杪起”以及“深秋”初冬时狩猎的季节连缀成四幅如诗如画的图景,描绘出俄罗斯农村秋天的精美景致果园丰收图景丰收富有图景狩猎图景小地主生活图景第一部分:安东诺夫卡苹果成熟的季节,丰收的田园景象。
第二部分:农村当时富庶的景象,人们长寿、富足、心态平和。
第三部分:狩猎季节的休闲和热闹第四部分:时世变迁,眼前荒僻、萧瑟和破落。
2.“安东诺夫卡苹果”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安东诺夫卡苹果”是全文的灵魂,与其说它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毋宁说它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
整篇小说都笼罩在“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馥郁甜香中,作者用回忆的口吻,将我们徐徐带入那个已经逝去的田园梦境中。
3.蒲宁作品中的风景描写特点蒲宁作品中的风景描写向来为文学界称道。
有人说,他作品中的风景描写,比起图画,这篇小说更像电影,因为作者在描绘每一幅俄罗斯风情画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仅有色彩、光影,还有声音、气味,令人身临其境。
《安东诺夫卡苹果》仿佛一部令人心醉神迷的俄罗斯田园风景记录影片,由一幕幕细腻的工笔画连缀而成,欢娱与感伤的情绪成为整个“电影”的配乐,令小说充满了诗意的氛围。
《安东诺夫卡苹果》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安东诺夫卡苹果》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学生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解读和分析文学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通过写作、表演、绘画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对人性的关注,提高人文素养。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提高生活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概述:《安东诺夫卡苹果》是俄国作家库兹米奇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苹果的故事,通过苹果的象征意义,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真谛。
2.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解读和分析文学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库兹米奇及其作品《安东诺夫卡苹果》,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风格和氛围。
3.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概括故事情节,讨论故事中的冲突和人物关系。
4. 探讨象征意义:分析苹果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象征意义与主题思想之间的联系。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总结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思考苹果的象征意义,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文学鉴赏方法的运用能力和审美情趣。
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协作能力。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安东诺夫卡苹果课后课时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 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安东诺夫卡苹果一、基础巩固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农奴制我虽然未曾经历,未曾见到,但是,我至今还记得在安娜·格拉西莫芙娜姑母家,我对这种制度却有过。
②炎热的午后,母牛在树下挥动着尾巴;树木把小河得这样翠绿一片,以至于使我们觉得当一只雌的红松鸡一头扎进水里去的时候,它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③我刚一策马奔进院子,就立刻感觉到在这座庄园内农奴制依然存在,未见衰微。
A.体会点染虽然但是B.体会点缀不但而且C.体味点染不但而且D.体味点缀虽然但是答案C解析①体会:体验领会;体味:仔细体会。
“体味”比“体会”的程度要深,就是仔细体会。
句中涉及“制度”,宜用“体味”。
故排除A、B两项。
②点缀:侧重衬托或修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点染:侧重于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
③“虽然……但是”表转折;“不但……而且”表示递进。
由语境可知,应选用“不但……而且”。
据此,排除D项,选C项。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昔日像安娜·格拉西莫芙娜那样的庄园并不罕见。
那时有不少庄园尽管日益败落,却仍可以过养尊处优....的生活。
B.他穿着深红色的丝衬衫和天鹅绒的灯笼裤,脚蹬长统靴。
为人和蔼可亲,完全是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
C.经过周而复始的风吹雨打,果园几乎完全光秃了,地上落满了湿淋淋的树叶,露出一副逆来顺受....的可怜巴巴的样子。
D.几个老态龙钟....的老头子和老婆子,以及一个模样活像唐·吉诃德,老得东倒西歪的不再当差的厨师——终日从这幢房子里向外张望。
答案B解析“颐指气使”与“和蔼可亲”矛盾。
3.(2020年衡水中学高考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蒲宁的创作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是写作中短篇小说的高手。
他的小说不太重视情节与结构的安排,而专注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
B.整篇小说用回忆的口吻,将我们带入那个徐徐的已经逝去的田园梦境中。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案:第2单元_安东诺夫卡苹果_word版有答案
*安东诺夫卡苹果学历与经验有一个博士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工作,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跟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噌噌噌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
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噌噌噌地从水上漂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噌噌噌地飘过水面上厕所。
博士生也内急了。
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
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
你怎么不问一声呢?”【哲理启发】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才能代表将来。
实践出真知,尊重有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
[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甘霖.()静谧.()惬.意() 麦秸.()馥.郁() 犄.角()斜睨.() 黑魆.魆()黑黪.黪() 风驰电掣.()穹.苍() 萦.绕()砭.骨() 入殓.()寥廓..()() 倾圮.()孳.生() 黑黝.黝()媲.美() 荣膺.()卷帙.浩繁() 纡.尊降贵()阒.无一人() 皓.光闪闪()篝.火() 蓦.地()按辔.() 喧嚣.()【答案】lín mìqièjiēfùjīnìxūcǎn chèqiónɡyínɡbiān liàn liáo kuòpǐzīyǒu pìyīnɡzhìyūqùhàoɡōu mòpèi xiāo2.多音字幢⎩⎨⎧( )一幢大厦( )人影幢幢 宿⎩⎨⎧( )宿舍( )过一宿( )星宿 削⎩⎨⎧( )瘦削( )削苹果 偻⎩⎨⎧( )伛偻( )佝偻【答案】 zhuàn ɡ chuán ɡ sù xiǔ xiù xuē xiāo lǚ lóu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摇hàn ( )遗hàn ( ) ⎩⎨⎧发liǔ( )既往不jiù( ) ⎩⎨⎧双móu ( )móu ( )取暴利 ⎩⎨⎧niè( )手niè( )脚震shè( )shè( )人魂魄【答案】 撼 憾 绺 咎 眸 牟 蹑蹑 慑 摄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静谧·安静①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________(静谧/安静)的清晨……②入住之前店主承诺确保________(静谧/安静),谁知都半夜了隔壁房间还有人在闹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应学生用书P15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甘霁(jì) 2.静谧(mì)3.惬意(qiè) 4.馥郁(fù)5.粗糙(cāo) 6.犄角(jī)7.篝火(ɡōu) 8.按捺(nà)9.媲美(pì)(二)多音字1.颤 2.偻错误!3.澄 4.幢错误!5.咽 6.隽错误!二、写准字形1. 2.错误!3. 4.错误!5. 6.错误!7. 8.错误!三、用准词语1.淹没湮没例句(1)受强台风“威马逊”带来的强降雨影响,南宁母亲河邕江水位猛涨,有市民驾着小船在洪水淹没的广场上撒网捕鱼。
(2)延续了数千年的楼兰文明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辨析淹没:(一般指水)漫过,盖过。
湮没:(一般随时间的流逝)埋没。
2.富裕富余例句今年1~5月,××市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8 961人(次),实现创收9 393.39万元,家家富裕起来。
辨析富裕:(财物)充裕丰富,一般是说生活水平比较好。
富余:足够而有剩余,多指东西比较多,在够用的基础上还能余出一部分来。
四、积累成语1.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2.不可名状: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3.美轮美奂:形容房屋又高大又华美,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4.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不了解。
5.卷帙浩繁:形容书籍或篇章多而纷繁。
6.纡尊降贵:指有地位、身份的人放下尊严或架子,谦卑以处。
对应学生用书P16俄国文学家——蒲宁简历:蒲宁(1870-1953),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祖传的地主庄园里度过的。
由于家道中落,15岁辍学,19岁外出谋生。
曾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1887年开始发表文学著作。
曾受教于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作家,并为高尔基主办的知识出版社撰过稿。
1909年被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士。
1920年十月革命后流亡法国。
1953年在巴黎病逝。
作品:诗集《落叶》,短篇小说《三个卢布》《中暑》《安东诺夫卡苹果》《松树》《乌鸦》《新路》《巴黎》,中篇小说《乡村》等。
1933年以《米佳的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获奖原因为“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以继承”。
评价:俄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一曲地主阶级的挽歌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虽然已经废除了农奴制,但封建残余势力依然存在,沙皇专制进一步加强,国内矛盾日益尖锐,贵族阶级越来越颓废堕落。
作者以这一时代的典型特点为题材,选择地主庄园为背景,描写了生动的场景。
摹写乡村生活,是他作品的一个重要题材。
蒲宁是个对贵族生活颇为留恋和向往的人,在他的意识中,与世无争、相安无事的农庄生活,并无激烈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他厌恶任何打破这种“理想化”社会平衡的革命。
由于蒲宁的小说大都是哀悼衰微中的“贵族之家”的,似乎是在为贵族阶级黄金时代的消逝吟唱一曲挽歌,所以作品带有浓厚的感伤情调。
本篇小说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写作出来的。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巧妙地安排了四个生活场景——庄园兴盛时期、中等贵族生活时期、地主精神日趋衰落时期、小地主时代开始时期,以欢快喜悦的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的打场场景结尾,最终更以一首悠扬而悲壮的歌谣作结。
一喜一悲,首尾照应地道出了今不如昔的感叹,揭示出俄国中等贵族阶级日益没落,他们的精神日趋颓废的现状,为地主阶级的没落唱了一曲挽歌。
赏情节1.本篇小说的情节自然分成四个部分,试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四个部分的场景。
[明确]部分场景1 (1)果园清晨图(2)果园日暮图2 (1)富裕庄户生活图(2)中等贵族生活图3 (1)雨季景象图(2)雨霁日出图(3)狩猎图4 回忆小地主生活图景2.这篇小说在组织、推进故事方面有什么特点?[明确]本小说没有贯串始终的情节,也不靠情节来组织,而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画面来组织、推进故事。
小说以时间为线索,从八月写到十一月,将“初秋”苹果成熟的季节、农田丰收的季节、“九月杪起”以及“深秋”时狩猎的季节连缀成四幅如诗如画的图景,描绘出俄罗斯农村秋天的精美景致。
在这些画面中,不仅有色彩、光影,还有声音、气味,呈现出立体化的特点,令人如临其境,正因为此,《安东诺夫卡苹果》仿佛一部令人心醉神迷的俄罗斯田园风景纪录影片,欢娱与感伤的情绪成为整个“电影”的配乐,令小说充满了诗意的氛围。
赏人物1.在作者笔下,“安东诺夫卡苹果”仅仅是一种美味水果吗?[明确] “安东诺夫卡苹果”是全文的灵魂,与其说它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毋宁说它是一个象征。
它象征着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
整篇小说都笼罩在“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馥郁甜香中,作者用回忆的口吻,将我们徐徐带入那个已经逝去的田园梦境中。
在对昔日美好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
本文写于1900年,以“安东诺夫卡苹果”为题,描写贵族庄园的生活,批判贵族阶级精神上的贫困、堕落,是为其没落写的一曲挽歌。
2.姑母的“宅第”代表怎样的形象?[明确] 也许就是作者心目中的贵族生活的理想形象:古老、坚固,富有生命,永远不会有倾圮之日。
赏环境以第一、四部分为例分析,说说文中场景是如何与主题巧妙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 第一部分一开始就是场景描写:“……我怎么也忘怀不了金风送爽的初秋”“记得那座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因而显得稀稀落落的大果园,记得那槭树的林阴道、落叶的幽香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这三者的芬芳。
空气洁净得如同不复存在一般,果园里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声”“那时躺在大车上,仰望着满天星斗,闻着飘浮在清新的空气中的焦油味,听着长长的车队在沉沉的夜色中小心翼翼地、叽叽嘎嘎地向前驶去,真是再惬意也不过了”。
这些描写清新明爽,充满着丰收的生活气息,仿佛把人带到了弥漫着苹果香味的果园中,渲染了欢快明朗的气氛,为这一部分奠定了欢快的基调。
而第一部分也正是对庄园兴盛时期生活的叙述。
第四部分开头也有一段场景描写:“天色淡蓝而呣冥”“风吹进枪口,发出嘘嘘的声响,风凛冽地迎面刮来,有时还夹着干燥的雪珠。
整整一天我在渺无人烟的荒野上踯躅……直到夕阳西堕,我才策马回庄园去”“下房里灯火通明,十分热闹:村姑们在切白菜,只见切菜的弯刀皓光闪闪,我谛听着切菜发出的和谐的嚓嚓声,以及村姑们所唱的和谐的、忧郁而欢快的农谣”。
这段生活场景仍极富农村生活气息,但在遣词造句上却不再那么清新明朗了,“呣冥”“渺无人烟的荒野”“踯躅”让人觉得阴冷荒凉,渲染了一种悲凉氛围,也为这一部分写小地主时代的开始奠定了悲凉基调。
赏语言理解下列句段的含意。
1.我每次望着这幢宅第的正面,总觉得它是个有生命的血肉之躯:就像一张压在大帽子下面的老者的脸,正用眼窝深陷的双眼——一对因日晒雨淋而呈珠母色的玻璃窗——眺望着前方。
[明确] 姑母的老宅虽然矮墩墩的,却支撑着高而厚的草屋顶,可见其坚固而敦实。
作者把这幢老宅比喻成一个老者,用眼窝深陷的双眼眺望着远方。
这就赋予了这幢老宅以生命,既凝聚着历史的沧桑,也显示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虽面临颓败的命运却仍然根深蒂固,难以动摇。
从这一层意义上看,这幢老宅也是当时俄国社会农奴制的一个象征。
作家在姑母家里对农奴制有个体味——古朴坚固的庄园,众多的古色古香的房屋,发黑的下房,家奴,傲岸而又和蔼的姑母,无不飘荡着一股陈腐的气息,显示了姑母家残存的农奴制的痕迹。
2.一只杜鹃从挂钟里跳出来,在空无一人的屋子里,以嘲弄而又凄婉的声调,朝你咕咕叫着。
于是你心里就会渐渐产生一种甜蜜而莫名的忧郁……[明确] 这是作者面对祖传的书籍时借杜鹃的鸣叫而抒发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感受。
作者面对的书籍书页都已发黄,纸张又厚又粗,发出发酸的霉味……这些书籍是祖先保存下来的珍贵的财富。
浏览这些古籍,你可以从中汲取做人的智慧、高尚的思想,感受真挚的肺腑之情,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所以面对古籍时,作者产生了一种甜蜜的感受。
可是书犹存,藏书者都已逝去,古籍中宣扬的智慧,他们建设人间乐园的理想,直到作者读书之时,也没有实现,继之而来的却往往只是痛苦的厄运,这不禁又让作者产生了一种惆怅和忧郁的情感。
心情的起伏、内心情感的波动,作者写得细腻而生动,更衬托出打猎之余闲暇时光的愉悦与宁静。
3.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香气正在从地主庄园中消失。
虽说香气四溢的日子还是不久以前的事,可我却觉得已经过去几乎整整一百年了。
维谢尔基村的老人们都已先后归天,安娜·格拉西莫芙娜也已故世,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自尽了……开始了小地主的时代,这些小地主都穷得到了要讨饭的地步。
但是即使这种破落的小地主的生活也是美好的![明确] 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香气从地主庄园里消失,反映了俄国地主庄园的崩溃;维谢尔基村的老人们都已先后归天,也代表着维谢尔基村富庶生活的终结;安娜·格拉西莫芙娜的故世,也代表着农奴制最后痕迹的消失;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的自尽,代表着显示地主精神的狩猎这一活动的终结……所有的这些现象,都代表着当时俄国社会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对这些变化,作者是惋惜的、怀念的。
所以他说,即使农奴制消失了,向往的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没有了,小地主的生活也是美好的,尽管小地主的生活也是困窘和破落的。
赏技巧1.试分析本文“以时间为线索,靠画面连缀成文”的结构特点。
[明确]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从八月写到十一月,用四幅图景描绘出俄罗斯农村秋天的精美景致。
整篇小说用回忆的口吻,将读者徐徐带入那个已经逝去的田园梦境之中,顺序明确,线索清晰。
如开头“我怎么也忘怀不了金风送爽的初秋”“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第二部分“丰收年成的情景,我是怎么也忘怀不了的”,这类句子都起到了一个引出下文的作用。
2.本文融描写、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请简要赏析。
[明确] 以第三部分为例:作者描写从九月底起天气的变化,“在沉甸甸的铅灰色的乌云上方,水汪汪的浅蓝色的天空冷冰冰地、明亮地闪着光,乌云则慢慢地凝聚成为连绵不绝的含雪的云峰”,这段描写形象地刻画出当时的天气状况,而“果园显得荒凉、沉闷”一句议论则使景物带有了败落之感,“然而一进十月,就雨霁日出,此时的果园又是多么美丽啊!”这样的抒情句子穿插其中,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叙述过程中穿插对打猎场景的描写,比如追赶野兽而闯入另一座孤林、借宿时评论猎获的巨狼等。
作者巧妙地融合描写、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使读者置身于一幅幅生活画卷之中。
[探究争鸣]有人认为《安东诺夫卡苹果》中的风景是一幅俄罗斯风情画,有人认为其中的风景不仅仅是被描写的对象,同时也是作者的语言。
你怎样认为的?观点一:蒲宁作品中的风景是一幅俄罗斯风情图画,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仅有色彩、光影,还有声音、气味,令人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