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办理申请表
江苏省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验报告单填写方法

附件3:江苏省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验报告单填写方法一、检验报告单表头填写方法1、经当地质监机构审查后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本报告中的所有检验检测参数均在汽车综合性能能力附表中得到批准,且在有效期内的,应在检验报告单左上方使用“”标志,同时应在标志下方加注证书编号。
2、报告单编号编排规则:用15位数字,左起——第1和第2位为“省份代码”,用32代表江苏省;第3和第4位为“市区代码”,用01代表江苏省南京市、02代表无锡市、03徐州市、04常州市、05苏州市、06南通市、07连云港市、08淮安市、09盐城市、10扬州市、11镇江市、12泰州市、13代表江苏省宿迁市;第5位为“县区代码”,含市区、县区、县级市,用0~9,第11位以后依次用A、B、C等,由各个省辖市确定;第6为“机构代码”,由各个省辖市确定,县区代码和机构代码确定后应报至省运管局备案;第7和第8位为“年份代码”,例如用17代表2017年,用18代表2018年,依次类推;第9至第13位为“检验序号”,按当年签发报告数量的次序从“00001”起编排;第14和第15位为“上线次序”,第1次上线即初检后出具的报告用01,第2次上线即复检一次后出具的报告用02,依次类推。
通常每期检验只出全部合格即最末一次上线后的报告。
但是只要需要,每次上线后不管合格与否,都要能够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
二、检验报告单“单车(牵引车)基本信息”填写方法3、号牌号码,填写机动车行驶证登记的车牌号码并用“黄”、“蓝”、“黑”、“绿”等文字和括号说明牌照颜色,例如:苏F-12345(蓝)。
4、车辆单位,按机动车行驶证填写车主全称。
5、委托人,填写送检单位的全称,如车主单位、维修单位、仲裁机构、司法机构或其他性质的委托单位。
6、车辆类型,填写机动车登记证记载的车辆类型。
7、品牌/型号,填写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记载的品牌型号。
发现实际品牌型号与行驶证登记的不同,要请车主更换行驶证。
货运车辆检验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的区别_概述说明

货运车辆检验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的区别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货运车辆的检验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和货物运输质量的重要手段。
它们通过对货运车辆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定,旨在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合规性以及适应特定运输任务的能力。
尽管这两个概念都与货运车辆有关,但它们在定义、内容和目的上存在一些差异。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货运车辆检验检测的区别,包括其定义和概念、检验检测内容和标准,以及目的和意义。
接下来,将探讨技术等级评定的区别,包括其定义和概念、评定方法和标准,以及应用范围和效果。
随后,将进行对比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来解决衔接性问题。
最后,通过实践案例分享来进一步说明相关观点。
最后,在总结主要观点和发现结果之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研究方向思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阐明货运车辆检验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之间的区别,并分析其差异性和衔接性问题。
通过全面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内容和目的,有助于对货运车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理解和提升。
此外,本文还将提供实践案例和解决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相关问题,并为未来发展提供展望和思考方向。
2. 货运车辆检验检测的区别2.1 定义和概念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是指对货运车辆进行各项技术性能、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检查和测试,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该过程是为了确保货运车辆在公路运输中的安全可靠性。
2.2 检验检测内容和标准货运车辆的检验检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车身结构、发动机性能、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灯光和信号装置、轮胎及悬挂系统等。
这些内容通常由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相关法规、技术标准或行业规范进行界定和评估,以确保车辆达到最低安全要求。
2.3 目的和意义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旨在确保道路上行驶的货运车辆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稳定性能以及安全可靠性。
通过对车辆不同部位及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严格把关,可以大幅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升道路交通的整体安全性。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及评定

2020/4/3
18
3.3 人员配置
基本要求: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 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 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 认并持证上岗
所有检验人员需经省运管局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率 100%。
2020/4/3
19
检验人员配备
机构负责人
2020/4/3
27
表3.2 评定项目分级项与不分级项一览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分级项 不分级项
1
5.1 整车装备与外观
4
19
2 5.2 动力性
1
1
3 5.3 燃料经济性 4 5.4 制动性 5 5.5 转向操纵性
1
0
2
3
1
2
6
5.6 前照灯
0
2
7 5.7 排放污染物控制
3
0
8 5.8 喇叭声级
0
1
9
5.9 车辆防雨密封性
2020/4/3
11
3.1 仪器设备 3.1.1 基本要求
* 仪器设备的检测能力(参数)应与开展检验项目相 适应,满足检验需求。
* 仪器设备的测量范围、分辨力、准确度或允许误差 应符合计量检定规程和检测标准的要求。
* 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行业产品标准要求。 *测机构(简称:综检机构),依 法设立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对营运车辆进行综合 性能检测,并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检测机构。。
4.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与评定:对在用营运车辆整 车装备及外观、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转向操 纵性、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排放污染物进 行、车速表示值误差等技术性能检测、划分等级和技术 等级评定。
《道路运输证》年审申请表

附件3:
《道路运输证》年审申请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备注:属市运管处直接年审的,本表一式一份,属县区初审的,本表一式两份,道路运输证年审需提供以下审核车辆材料:
1.道路运输证原件
2.行驶证复印件(须所在单位审核盖章);
3.承运人责任险原件及复印件(客运、危货车辆提供);
4.罐体检测报告原件及复印件(危货车辆提供);
5.车辆技术档案;
6.县(市)区所属县际以上客运车辆、危货车辆由运管所初审;
区属出租汽车由区运管所初审;
7.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评定报告和确认单;
8.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复核报告;
9.所有复印件都用A4纸张。
营运车辆等级评定

A.15
B.20
C.30
2.按《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JT/T 198—2004)一级车要求,最大设计车速
<100km/h的汽车,转向盘自由转动量应≤B( )。
A.15° B.20°
C.25°
3.最大设计车速≥100km/h的汽车,转向盘自由 转动量为18°时,该项应评为(B )级。
A.一
多选
LOGO
2.某辆营运车的车架、车身、驾驶室要达到一级 车的要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BC)D。
A.表面无锈蚀 B.车身和驾驶室应坚固耐用 C.车门和车窗应启闭轻便 D.表面无掉漆
多选
LOGO
3.以下指标值达到《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 定要求》(JT/T 198—2004)一级车要求的是: ( AC)。
判断
LOGO
1.一辆6600系列客车,在底盘测功机上测得额定 扭矩工况下的校正驱动轮输出功率与额定扭矩功率 的百分比大于允许值,小于额定值,按《营运车辆 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 198—2004) 评为一级车。×( )
2.一辆EQ1092货车,按该车的技术资料,等速 百千米油耗为26L。现在底盘测功机上测得等速百 千米油耗为27.5L。按《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 定要求》(JT/T198—2004)该车应评为一级车×。 ()
A.左右轴距差为1.05‰
B.最大设计时速为100km/h的汽车的转向盘最 大转动量为16°
C.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测量结果为3.5Rb
D.微型车轮胎花纹深度为3.0mm
多选
LOGO
4.当车速表示值等于40km/h时,实际车速的范 围应为(AC )。
A.34.8km/h≤一级车≤ 40km/h B.40km/h ≤一级车≤ 46km/h C.32.8km/h≤二、三级车<34.8km/h D.33.3km/h≤二、三级车≤42.1km/h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及评定要求》详解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JT/T198-2004 ) 详解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营运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评定内容、评定规则、等级划分、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营运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276-2000 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GB 18352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565-2001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T 18566 运输车辆能源利用检测评价方法QC/T 476 车辆防雨密封性限值3.评定的内容:评定营运车辆整车装备及外观检查、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转向操纵性、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排放污染物限值、车速表示值误差等。
4.评定规则:4.1 评定原则:4.1.1 营运车辆应达到GB18565规定的要求。
4.1.2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按第5、6条规定的有关内容执行。
4.1.3 营运车辆的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应按GB18565规定的方法执行。
4.2 等级划分: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5.技术等级为一级的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注:带“*”项目属分级评定项目。
5.1 整车装备及外观:*5.1.1 整车装备与标识:a. 整车装备应齐全、完好、有效,各连接部件紧固完好,车体应周正;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在离地高1.5m以内测量)高度差不大于20mm;左右轴距差不得大于轴距的1.2/1000。
1b. 车辆的结构不得任意改造。
c. 营运车辆的车顶、车门、车身、风窗玻璃等部分的标识应统一,齐全有效,并符合有关规定。
*5.1.2 车架、车身、驾驶室:a. 车身和驾驶室的技术状况应能保证驾驶员有正常的工作条件和客货安全。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和或划分表

甘肃省道路运输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和划分表车牌号码:车辆单位:
车辆类型:营运证号:检测报告单编号:
使 用 说 明
1.本评定表根据国际,《运营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T18565-2001)和部标《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JT/T198-2004)制定。
2.本表序号数字代表的评定项目与全省统一样式的《汽车
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序号数字代表的检测(视)内容相一致。
3.表中的〇或(0)表示:若该评定项在检测站提供的《汽
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中自运判定评定为0(合格),车辆技 术等级评定时直接确定为合格。
4.车辆技术管理人员评定车辆技术等级时,应将本评定表
标准数据与车辆检测数据(车辆检测数据是指省级道路运输管理 机构站级认定的A级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提供的、全省统一样式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打印数据)逐项找打P或 ,
按以下评定规则划分车辆技术等级。
评定规则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表中3、7、9、12、22、23、24、25、30、32、33
34、40等项目达到规定的一级技术要求,其它没分级的项目应 为合格。
二级:表中7、33、40等项目应达到规定的一级技术要求,
3、9、12、22、23、2
4、2
5、30、32、34等10项中至少有3项 达到规定的一级技术要求,其它没分级的项目应为合格。
三级:表中3、7、9、12、22、23、24、25、30、32、33
34、40等项目达到规定的三级技术要求,其它没分级的项目应 位合格。
5.本表由各市(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组织印制。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
汽车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的性能和技术水平一直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这一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制度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制度是一个针对机动车的检测和评定系统,主要对车辆的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舒适性等方面进行检测、评定和公示。
它不仅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还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
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则是一个对汽车产业进行评价和分级的机制,通过对汽车品牌和型号进行评定,确定其在同等级车型中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给消费者选择汽车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可以提高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其次,通过对汽车技术水平的评定,可以促进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
最后,制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和消除市场不良竞争现象。
四、制度的实施
为了实施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需要建立专门的检测机构和评定机构。
这些机构应该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确保检测和评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对厂商和机构进行规范和管理。
总之,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对于消费者、汽车厂商和整个汽车产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将更好地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和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营运车辆

(5)客车车厢、货车驾驶室内不进尘土、不漏雨,门窗关闭严密,开启灵活,挡风玻璃视线清晰。货箱无漏 洞,栏板销钩牢固可靠。
(6)电气设备齐全,工作可靠。
谢谢观看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2年第1号)规定: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车辆技 术管理制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对货运车辆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货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货运车辆的维护 作业项目和程序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 18344-2001)等有关技术标准的规 定执行。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2年第8号)规定:客运经营者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技术 规范对客运车辆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客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客运车辆的维护作业项目和程序应当按照国家标准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等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
营运货车是指用于货物运输或租赁,并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收取运费或租金的货运车辆(包括客货两用车)。营 运货车按最大设计总质量(GVW)区分,主要包括符合《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 15089-2001)规定的 N1(GVW≤3500kg)、N2(12000kg≥GVW>3500kg)、N3(GVW>12000kg)类货车、牵引车和 03(10000kgI>GVW>3500kg)、04(GVW>10000kg)类挂车及其组成的汽车列车等。
出车条件
为了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运行可靠和经济合理,凡参加营运的车辆,均应符合以下主要技术条件:
(1)车容整洁,装备齐全,外露部位的螺栓、螺母紧固可靠,汽车动力性能良好。
普通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申请表(电子版)

附件1:交通运输行政许可申请书编号:[2014]荣交运管(货运)申请字()号注:1、本申请书由交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负责免费提供;2、申请人应当如实向实施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情况,并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附件2:附件3:委托书本人(单位法人代表),身份证号码:;兹委托,身份证号码:,代为办理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相关事宜。
所提交材料均代表委托人真实意愿,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委托人(签名盖章):被委托人(签名):年月日拟投入运输车辆承诺书荣成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申请者名称),拟从事__普通货物运输(经营范围)道路运输经营,待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之日起个月内,按以下承诺投入车辆:1、车辆数量:辆;2、承诺购置车辆基本情况:特此承诺。
承诺人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备注:1、承诺期限最多为六个月;2、申请人不履行承诺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将撤销其相应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收回《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车辆《道路运输证》。
专营道路普通货物运输、货物专用运输、大型物件运输开业许可报备材料一、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条件道路普通货物运输、货物专用运输、大型物件运输申请经营许可,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有与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运输车辆1、车辆技术性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的要求;2、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和载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现值》(GB1589)的要求;3、从事大型物件运输经营的,应当具有与所运输大型物件相适应的超重型车组。
超重型车组是指运输长度在14米以上或宽度在3.5米以上或高度在3米以上的货物的车辆,或者运输重量在20吨以上的单体货物或不可解体的成组(捆)货物的车辆;4、从事冷藏保鲜、罐式容器等专用运输的,应当具有与运输货物相适应的专用车辆,专用容器、设备、设施应当固定在专用车辆上;5、从事集装箱专用运输的,应当具有与运输集装箱相适应的车辆,车辆还应当有固定集装箱的转锁装置。
JT-T_325-2018_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JT/T325 2018目㊀㊀次…………………………………………………………………………………………………………前言Ⅱ………………………………………………………………………………………………………1㊀范围12㊀规范性引用文件1…………………………………………………………………………………………3㊀术语和定义1………………………………………………………………………………………………4㊀类型划分2…………………………………………………………………………………………………5㊀等级划分2………………………………………………………………………………………………………………………………………………………………………………………………6㊀等级评定内容27㊀等级评定规则3……………………………………………………………………………………………8㊀等级评定要求3…………………………………………………………………………………………………………………………………………………………………………………………………参考文献12ⅠJT/T325 2018前㊀㊀言本标准按照G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㊂本标准代替JT/T325 2013‘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㊂与JT/T325 201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3年版第1章);修改了术语 营运客车 的定义(见3.1,2013年版的3.1);增加了 客车 和 乘用车 的术语和定义(见3.1.1㊁3.1.2);修改了小型车范围(见表1,2013年版的表1);修改了乘用车等级划分(见表2,2013年版的表2);修改了乘用车评定内容(见6.2,2013年版的6.2);增加了乘用车的规定(见7.3.4)删除了营运客车质量保质期的规定(见2013年版的8.1.1);删除了发动机排放的规定(2013年版的8.1.2);增加了客车安全性能的规定(见8.1.2);增加了客车驾驶区的规定(见8.1.4);增加了客车安全标志的规定(见8.1.5);增加了客车标明座位数的规定(见8.1.6);增加了客车空气质量的规定(见8.1.7);增加了客车制动储气筒气压的规定(见8.1.12);增加了客车应急锤的规定(见8.1.13);增加了客车应急窗附近配置应急锤和自动破窗功能装置的规定(见8.1.14);增加了客车安全顶窗的规定(见8.1.15);修改了非金属材料阻燃性能要求的参照标准(见8.1.17,2013年版的8.1.9)增加了停车楔的规定(见8.1.19);修改了应急出口的要求(见8.1.24,2013年版的8.1.18);增加了客车座椅测量的要求(见8.1.26);增加了客车配备灭火装置的规定(见8.1.27);增加了纯电动客车和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电池箱安装灭火装置的规定(见8.1.28);增加了混合动力客车和纯电动客车续驶里程的规定(见8.1.29);增加了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系统总质量的规定(见8.1.30);增加了车外顶置行李架的规定(见8.1.31);增加了乘客门结构和数量的要求(见表3);增加了应急门的要求(见表3);增加了外推式应急窗的要求(见表3);增加了安全顶窗的要求(见表3);增加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的要求(见表3);增加了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的要求(见表3);增加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的要求(见表3);增加了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要求(见表3);Ⅱ删除了子午线轮胎的要求(见2013版的表4);修改了胎压监测报警系统(限于单胎的车轮)的要求(见表3,2013版的表4);修改了无内胎子午线胎的要求(见表3,2013版的表4);修改了前后桥盘式制动器的要求(见表3,2013版的表4);修改了ABS(一类)的要求(见表3,2013版的表4);修改了空气净化装置(不小于人均10m3/h)的要求(见表3,2013版的表4);修改了CAN总线的要求(见表3,2013版的表4);修改了车内噪声的规定(见8.2.1,2013年版的8.2.1);增加了卧铺客车乘员数量的规定(见8.2.2.2);删除了特大型双层公路客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见2013年版的8.2.3);修改了乘用车评定必要条件(见表6,2013年版的表7)㊂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㊂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客车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4/SC22)归口㊂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㊁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㊁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㊁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㊁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㊁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㊁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㊁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㊁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㊁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㊁中汽客汽车零部件(厦门)有限公司㊁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㊁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㊁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㊁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选儒㊁李强㊁于雅丽㊁裴志浩㊁洪贵阳㊁彭庆华㊁庄唯㊁宋伟㊁刘继红㊁梁博㊁白崤㊁郭永明㊁刘有建㊁彭丽英㊁邓建军㊁张明明㊁徐晓芳㊁邓波㊂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T/T325 1997㊁JT/T325 2002㊁JT/T325 2004㊁JT/T325 2006㊁JT/T325 2010㊁JT/T325 2013㊂Ⅲ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1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营运客车的类型和等级划分,以及等级评定的内容㊁规则和要求㊂本标准适用于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的M2类㊁M3类中的B级㊁Ⅲ级客车和乘用车的等级评定㊂2㊀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GB7258㊀㊀㊀㊀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3094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T13594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GB/T16887卧铺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T17729长途客车内空气质量要求GB18565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9239燃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GB/T20734液化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安装要求GB/T23334开启式客车安全顶窗GB30678客车用安全标志和信息符号GB34655客车灭火装备配置要求JT/T198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711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T782营运客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技术要求JT/T1030客车电磁击窗器JT/T1094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JT/T1095营运客车内饰材料阻燃特性QC/T476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QC/T633客车座椅QC/T768客车冲水式卫生间QC/T997客车全承载整体框架式车身结构要求QC/T1048客车应急锤3㊀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3.1营运客车㊀commercialmotor⁃vehiclesofpassengertransport1用于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的汽车,包括客车和乘用车㊂3.1.1㊀客车㊀bus用于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的M2类㊁M3类中的B级和Ⅲ级客车㊂3.1.2㊀乘用车㊀passengercar用于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在设计和制造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人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㊂[GB7258 2017,定义3.2.1.1]3.2㊀客舱㊀passengerspace供乘员使用的区域,即驾驶区和乘客区的总称㊂[GB/T4780 2000,定义3.23]4㊀类型划分4.1㊀营运客车分为客车及乘用车两类㊂4.2㊀客车按车长分为特大型㊁大型㊁中型和小型四种,见表1㊂表1㊀类型划分单位为米类型特大型a大型中型小型车长L12<Lɤ13.79<Lɤ126<Lɤ12Lɤ6㊀a三轴客车4.3㊀乘用车不分类型㊂5㊀等级划分等级划分见表2㊂表2㊀等级划分类型客㊀㊀车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乘用车等级高三级高二级高一级中级普通级高三级高二级高一级中级普通级高二级高一级中级普通级高二级高一级中级普通级高级中级6㊀等级评定内容6.1㊀客车主要评定内容包括:客车结构㊁底盘㊁配置㊁主动安全性㊁动力性㊁车内噪声及空气调节与控制等㊂2JT/T325 2018JT/T325 20186.2㊀乘用车主要评定内容包括:轴距㊁配置㊁动力性㊁空气调节与控制㊁灭火器㊁卫星定位系统等㊂7㊀等级评定规则7.1㊀必要条件第8章规定的所有评定指标为必要条件㊂7.2㊀新营运客车等级评定新营运客车是生产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或进口的营运客车,根据该企业提供的技术文件(进口检验文件)及实车检测结果,依第8章规定评定等级㊂7.3㊀在用营运客车等级核定7.3.1㊀经检验检测符合GB18565有关规定的客车具备核定相应等级资格㊂7.3.2㊀经检验检测符合JT/T198一级车相关规定的客车具备核定相应高级客车资格㊂7.3.3㊀根据7.3.1和7.3.2的要求,按第8章规定对车辆现有技术等级和设施的实车检测结果进行检验,核定相应等级㊂7.3.4㊀乘用车应符合GB7258的要求㊂7.3.5㊀已评定等级的在用营运客车,在过户时应重新核定等级㊂8㊀等级评定要求8.1㊀客车等级评定一般要求8.1.1㊀燃料消耗量应符合JT/T711的规定㊂8.1.2㊀客车安全性能应符合JT/T1094的规定㊂8.1.3㊀行李舱与客舱隔离并在车外具有独立舱门,若分置若干处时,任一处容积不应小于0.15m3(其中任意边长不小于0.4m),否则不计入总容积㊂核计行李舱容积时,乘客人数按评定该等级核实人数(不含驾驶员)㊂8.1.4㊀客车驾驶区上方不应布置地板㊂8.1.5㊀客车应配备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GB30678的规定㊂8.1.6㊀客车应在乘客门附近车身外部易见位置,用高度大于或等于100mm的中文及阿拉伯数字标明该车提供给乘员(包括驾驶员)的座位数㊂8.1.7㊀客车内空气质量应符合GB/T17729的规定㊂8.1.8㊀空气净化装置应具有杀菌㊁消除有害气体的功能㊂8.1.9㊀防雨密封性应符合QC/T476的规定㊂8.1.10㊀特大型客车的第二或第三轴应具有随动转向机构㊂8.1.11㊀制动防抱死装置(ABS)应符合GB/T13594规定的一类防抱系统的要求㊂8.1.12㊀采用气压制动的营运客车制动储气筒的工作气压应大于或等于1000kPa㊂8.1.13㊀客车应急窗附近应安装符合QC/T1048要求的应急锤,应急锤取下时应能通过声响信号实现报警㊂驾驶员座位附近应配置一个应急锤㊂若配置动力控制乘客门,应设置易于驾驶员操作的乘客门应急开关;若配置自动破窗装置,应设置易于驾驶员操作的自动破窗装置开关㊂8.1.14㊀车长小于或等于7m的客车应急窗附近除配置应急锤外,还应配备具有自动破窗功能的装置,该装置的破窗功能应符合JT/T1030的规定㊂3JT/T325 20188.1.15㊀车长大于9m的客车(不包含氢燃料电池客车),应至少配置2个安全顶窗;车长大于7m且小于或等于9m的客车,应至少配置一个安全顶窗㊂开启式安全顶窗应符合GB/T23334的要求㊂8.1.16㊀液化石油气和压缩天然气客车其专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GB19239的规定,液化天然气汽车其专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GB/T20734的规定㊂8.1.17㊀客车用内饰材料阻燃性能应符合JT/T1095的规定㊂8.1.18㊀如安装电涡流缓速器,安装部位应设置温度报警系统或自动灭火装置㊂8.1.19㊀客车应装备至少两个停车楔(如三角垫木)㊂8.1.20㊀座间距测量应符合GB13094的规定㊂8.1.21㊀车轮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性能应符合JT/T782的规定,并能通过仪表台上显示器向驾驶员显示相关信息㊂8.1.22㊀大型高二㊁高三级和特大型高二㊁高三级客车需要配置卫生间,卫生间应符合QC/T768的规定,洗手池和冲洗便器污水应存入污水箱㊂8.1.23㊀乘客门应急控制器应符合GB7258的规定㊂8.1.24㊀应急出口应符合GB13094的规定㊂8.1.25㊀车内应安装影音播放及麦克风设备,麦克风设备应采用音频方式连接㊂8.1.26㊀客车座椅测量应符合GB13094的规定,座椅尺寸规格应符合QC/T633的规定㊂8.1.27㊀客车配备灭火装置应符合GB34655的规定㊂8.1.28㊀纯电动客车和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电池箱内应配备具有报警功能的自动灭火装置㊂8.1.29㊀混合动力客车采用40km/h等速法测试的纯电动工况,续驶里程应不小于50km㊂纯电动客车采用40km/h等速法测试的纯电动工况,续驶里程应不小于200km㊂8.1.30㊀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系统总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应不大于20%㊂8.1.31㊀客车不应设置车外顶置行李架㊂8.2㊀客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8.2.1㊀座位客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㊀㊀客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见表3,其中车内噪声应符合客车车内匀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的相关规定㊂4JT/T325 20188.2.2㊀卧铺客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8.2.2.1㊀卧铺客车等级评定除座椅㊁行李舱容积㊁车内行李架等,应符合8.2.1的规定㊂卧铺尺寸按GB/T16887测量,并应符合表4规定㊂表4㊀卧铺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等㊀㊀级代号类㊀㊀型高三高二高一中级及普通级A排列形式1+11+1或1+1+11+1或1+1+11+1+1B卧铺类型平铺平铺半躺平铺半躺平铺半躺C靠背调节 不可调 不可调 不可调D卧铺全长ȡ1900ȡ1900ȡ1900ȡ1900ȡ1900ȡ1800ȡ1800E卧铺宽度ȡ700ȡ500(700c)ȡ500ȡ500ȡ500ȡ450ȡ450F铺纵向间距ȡ1950ȡ1950ȡ1600ȡ1950ȡ1550ȡ1850ȡ1500G铺横向间距ȡ700ȡ350(700c)ȡ350ȡ350ȡ350ȡ350ȡ350H上铺空间高ȡ800ȡ800ȡ800ȡ800ȡ800ȡ780ȡ780I铺间高度ȡ850ȡ850ȡ850ȡ850ȡ850ȡ800ȡ800J重叠脚窝内端高 ȡ250 ȡ250 ȡ250K下铺面距地高度aȡ250ȡ250ȡ250ȡ250ȡ250ȡ250ȡ250L护栏高度ȡ150ȡ150ȡ150ȡ150ȡ150ȡ150ȡ150M铺垫厚bȡ70ȡ70ȡ70ȡ70ȡ70ȡ70ȡ70㊀a当上下铺分别设置空调管道时,下铺面距地高允许不小于150mm㊂㊀b从铺垫头部端向脚方向900mm处测量铺垫厚㊂㊀c当1+1时㊂8.2.2.2㊀二轴卧铺客车的核定乘员数应小于或等于36人,三轴卧铺客车的核定乘员数应小于或等于40人㊂8.2.2.3㊀同一卧铺客车的卧铺类型应相同,采用平铺或半躺不可调式,且不得设置折叠铺㊂8.2.2.4㊀在驾驶区㊁踏步间及其他服务设施(卫生间等)上方空间内不得设置卧铺㊂8.2.2.5㊀卧铺客车卧具空间布置应不大于二层㊂8.2.2.6㊀卧铺的支撑杆件㊁扶梯及护栏等金属件表面应采用软性材料包覆㊂8.2.2.7㊀高㊁中级卧铺客车上下铺间的空调气流应均布,且人均换气量大于同等级座位客车的30%㊂8.2.2.8㊀卧铺客车应安装杀菌㊁消除有害气体的空气净化装置,其通风量应不小于人均10m3/h㊂8.2.2.9㊀卧铺客车行李舱容积规定见表5㊂8.2.2.10㊀卧铺客车车身应为全承载式结构㊂8.2.2.11㊀卧铺客车应采用无内胎子午线轮胎㊂8.2.2.12㊀卧铺客车应设置双乘客门(前门加中门)㊂9表5㊀卧铺客车行李舱容积单位为立方米每人类型特大型大型等级高三高二高一中级普通高三高二高一中级普通车长L(m)12<Lɤ13.70.300.180.160.140.12 11<Lɤ12 0.220.190.170.150.1510<Lɤ11 0.200.180.160.120.129<Lɤ10 0.160.150.110.118.3㊀乘用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乘用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见表6㊂表6㊀乘用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评定项目高级中级轴距(mm)ȡ3000ȡ2800配置制动前后盘式制动器a配置配置ABS配置配置ESCb配置配置动力转向配置配置胎压监测报警系统c配置配置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d配置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配置配置日间行车灯配置盲区监测系统e配置 倒车雷达配置配置动力性比功率(kW/t)汽油ȡ34ȡ24柴油ȡ20ȡ18空气调节与控制配置冷暖冷暖制冷量(人均)(kJ/h)ȡ1900ȡ1800供热量(人均)(kJ/h)ȡ1900ȡ1800强制通风换气量(人均)(m3/h)ȡ25ȡ20温度自动控制装置配置 灭火器配置配置主驾安全气囊配置配置副驾安全气囊配置配置座椅深(mm)ȡ420ȡ42001JT/T325 2018表6(续)评定项目高级中级座椅宽(mm)ȡ420ȡ420靠背高(mm)ȡ720ȡ650靠背角度可调(调节角度向后15ʎ 30ʎ)f配置配置座间距(同方向)(mm)ȡ650ȡ650汽车安全带配置配置卫星定位系统配置配置通用串行总线USB配置配置㊀a后轮装备盘式制动器的要求于2019年4月1日开始实施㊂㊀b配置ESC的要求于2019年4月1日开始实施㊂㊀c胎压监测系统或胎压报警装置,能通过仪表台向驾驶员显示相关信息㊂㊀d配置AEBS的要求于2019年4月1日开始实施㊂㊀e配置盲区监测系统的要求于2019年4月1日开始实施㊂㊀f最后一排除外㊂11JT/T325 2018JT/T325 2018参考文献[1]GB/T4780 2000㊀汽车车身术语21。
最新jt_t198-(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200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营运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评定内容、评定规则、等级划分、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营运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1.8.9.3安全窗应满足下列要求a)安全窗和安全顶窗的面积应不小于3x105m㎡,且能内接一个400mmx600mm的椭圆;车辆后端面的安全窗的面积应不小于4x105m㎡,且能内接一个500mmx700mm胡的矩形;b)安全窗应易于向外推开或用手锤击破玻璃,在其附近应备有便于取用的击碎出口玻璃的专用工具。
4评定规则
4.1评定原则
4.1.1营运车辆应达到GB 18565规定的要求。
4.1.1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按表1的规定执行。
4.1.3营运车辆的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应按GB 18565规定的方法执行。
4.2等级划分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4.2.1一级:表1中分级的项目应达到规定的一级技术要求:没分级的项目应为合格。
GB/T18276—2000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
GB/ 18352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QC/T 476车辆防雨密封性限值
3评定内容
评定营运车辆整车装备及外观检查、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转向操纵性、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排放污染物限值、车速表示值误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