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模板

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模板

***土壤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报告编号:项目名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2020年**月目录1.项目介绍 (1)2.项目质量控制计划 (1)2.1项目方案制定 (1)2.2项目工作安排 (1)3.现场质量控制 (1)3.1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1)3.2样品流转质量保证 (2)3.3样品保存质量保证 (3)4.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6)4.1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和依据 (6)4.2质量保证体系 (9)4.3质量控制文件 (9)4.4实验室人员管理 (10)4.5设施和环境的管理 (10)4.6设备和标准物质 (11)4.7实验检测数据管理 (12)4.8实验室资质能力 (13)5.实验室质量控制结果统计 (14)5.1空白样品质量控制 (14)5.1.1现场空白质量控制 (14)5.1.2实验室空白质量控制 (34)5.2平行样品质量控制 (40)5.2.1现场平行质量控制 (40)5.2.2实验室平行质量控制 (57)5.3加标回收样质量控制 (75)5.4标准样品质量控制 (82)6.质量控制总结 (85)6.1参照标准 (85)6.2现场质控总结 (85)6.3实验室质控总结 (85)1.项目介绍受******委托,***承担***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工作。

根据******的监测要求,于2020年**月对***场地环境进行土壤、地下水监测,为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按照质量要求技术规范对该项目制定了相关的质量控制计划。

现对该项目质控过程及质控结果作总结报告。

2.项目质量控制计划2.1项目方案制定根据******监测要求,公司成立项目小组,由专业技术人员到场地进行现场勘察,并依据相关标准制定对应的项目方案,现场点位的布设、采样技术要求的确认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 964-2018)、《***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工作指引(试行)》(***人居环境委,2018年9月)中的技术规范进行,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要求的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进行。

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土壤环境是农田、园林、城市绿地等场地的基础,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某场地的土壤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合理利用该场地、提高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该场地的土壤类型、质地、pH 值、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重金属污染等情况,评估土壤质量,为后续的土壤改良和植物种植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现场采集土壤样品,根据采样点的不同特点,分为不同层次进行采样。

采集的土壤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土壤质地分析、pH 值测定、养分含量测定、有机质含量测定以及重金属污染物检测等。

三、调查结果1. 土壤类型和质地经过调查分析,该场地的土壤类型为红壤。

红壤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具有肥力较高、保水保肥能力强等特点。

土壤质地以粉砂质壤土和壤土为主,有利于水分渗透和根系生长。

2. pH 值通过实验室测定,该场地土壤的pH 值为6.5,属于中性偏酸性。

中性偏酸性的土壤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但对一些对酸性要求较高的植物可能不太适合。

3. 养分含量经过养分含量测定,该场地土壤的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2g/kg、0.5g/kg和0.3g/kg。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该场地土壤的养分含量较为丰富,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经测定,该场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3.2%,属于中等含量。

有机质含量适中,对植物生长有利。

5.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是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检测,该场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较为轻微,符合农田土壤质量标准。

四、调查结论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该场地的土壤类型为红壤,土壤质地以粉砂质壤土和壤土为主,有利于水分渗透和根系生长。

2. 土壤 pH 值为6.5,属于中性偏酸性,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

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本次调查旨在研究特定场地的土壤环境情况,以了解其土壤类型、质地、养分含量及污染状况等,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1. 采样点选择:根据场地的地理位置和土壤分布情况,在场地内设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确保对整个场地的土壤环境进行充分的代表性调查。

2. 采样方法:在每个采样点周围挖取十字形的土壤样品,深度约为30厘米,并将采样的土壤样品装入干净的塑料袋中。

3. 实验室分析:将土壤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包括土壤质地、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检测。

三、调查结果1. 土壤质地:经实验室分析,场地土壤主要为粘土质地,具有较高的保水性和肥力,但也容易产生积水和渗漏现象。

2. 酸碱度:土壤酸碱度测试结果显示场地土壤呈弱酸性,对某些作物的生长可能有一定影响,需要进行酸碱中和处理。

3. 有机质含量:场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说明土壤肥力相对较弱,需要进行有机质的补充和改良。

4. 养分含量:场地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较为平衡,但仍需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5. 污染状况:经过重金属检测,场地土壤中并未检测出超标的重金属元素,属于相对较为安全的环境。

四、建议与措施1. 土壤改良:针对场地土壤的质地问题,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沙子或腐殖质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肥力。

2. 酸碱中和处理:针对场地土壤的酸碱性,可以通过添加石灰等中和剂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以适应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

3. 有机质补充:鉴于场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可以采取添加有机肥或进行翻耕等措施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4.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的平衡情况,可以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施肥,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

5. 定期监测:建议定期对场地土壤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土壤污染或其他问题,保证土壤环境的健康与稳定。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了特定场地的土壤环境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土壤作为自然界重要的资源之一,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为了全面了解本地土壤的环境状况,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土壤环境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调查旨在评估土壤质量、检测重金属污染、分析土壤微生物活动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二、调查区域和样本采集本次调查选择了某县城周边的农田和工业区作为调查区域。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我们共采集了三百个土壤样本,其中一百个来自农田,二百个来自工业区。

采样过程中,我们注重选择代表性样本,并避免人为干扰。

每个样本的采集深度为0-30厘米。

三、土壤质量评估结果根据土壤质量评价方法,我们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土壤质地松散,保水性好;而工业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土壤质地较为紧实,通气性较差。

农田土壤的矿质肥料含量也较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在pH值方面,农田土壤呈酸性,pH值普遍偏低;而工业区土壤则呈碱性,pH值普遍偏高。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结果采集的土壤样本经过实验室分析后,我们检测到了一些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

农田土壤中铅、镉和铬的污染程度较低,且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而工业区土壤中铅和镉的污染程度较高,部分样本超过了标准限值。

这一结果表明,工业区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可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风险。

五、土壤微生物活动情况分析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样本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我们可以初步评估土壤质量和生态功能。

实验结果显示,农田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较为丰富,微生物数量较多,表明农田土壤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养分循环。

而工业区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相对较少,种类相对单一,反映出其生态功能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六、治理建议综合调查结果,为了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治理建议:1.农田土壤:加强有机肥料的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注意调节土壤酸碱度,以保持适宜的pH值;定期进行土壤饮用和氮、磷、钾元素的检测与调整。

土壤检测-质控报告

土壤检测-质控报告

质控报告报告编号:****(2020)第****号委托单位:****************有限公司项目名称:土壤检测类别:委托检测******************有限公司一、二、项目概述1.**********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受*************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了本次土壤的分析工作。

2.项目检测参数:本项目为土壤检测,参数涉及《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土壤基本项目45项(27项挥发性有机物+11项半挥发性有机物+7项重金属和无机物)。

三、方法依据1.土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19。

2.土壤和沉积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1082-2019。

3.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1997。

4.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T 22105.2-2008。

5.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 22105.1-2008。

6.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05-2011。

7.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34-2017。

8.土壤苯胺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作业指导书*****-03-B013。

四、样品流转保存阶段的质量控制3.1样品流转质量控制样品送达实验室后,由样品管理员进行交接。

样品管理员对样品进行符合性检查,确认无误后再《来样送检样品交接记录》上签字。

符合性检查包括:样品包装、标识及外观是否完好;样品名称、样品数量与规格是否与送样单一致,样品是否损坏或污染。

3.2实验中样品保存条件配有温度记录设备的冰箱专门用于接样后制样前样品的存放,保证样品在<4℃的环境中存放。

五、样品分析测试4.1样品的预处理土壤样品的制备与预处理,雅阁遵守相应检测方法在样品制备过程中的规定。

场地土地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场地土地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场地土地污染调查报告范文一、前言你知道吗?现在土地污染可是个大问题呢。

就像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得做个体检一样,土地要是被污染了,也得好好调查一番。

这不,咱们就对[场地名称]这块地展开了调查,看看它到底有没有被污染,要是被污染了,又污染到啥程度了呢。

二、场地概况1. 地理位置这块地在[具体地理位置],周围的环境还挺复杂的。

一边靠着[描述周边的某个标志性建筑或者区域],另一边又挨着[另一个周边事物]。

就像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周围啥邻居都有。

2. 场地历史用途这地以前可不是闲着的。

它以前干过不少事儿呢,比如说[列举之前的用途,如曾经是个小工厂,生产过啥东西之类的]。

这些历史用途就像这块地的“过去履历”,可能会给它带来污染的隐患。

三、调查目的咱为啥要调查这块地呢?其实就是想知道它是不是干净的。

如果被污染了,那污染的类型是啥,是重金属超标呢,还是有啥化学物质残留。

这样我们就能根据调查结果来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是把它清理干净再利用,还是得采取其他措施。

四、调查方法1. 资料收集我们就像侦探一样,先去收集各种资料。

从当地的档案馆找来了这块地以前的规划文件、企业生产记录啥的。

还找了以前在这儿工作或者生活过的人打听情况,他们就像“目击证人”,能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线索。

2. 现场勘查然后就去实地考察啦。

在现场,我们到处看看,看看有没有啥奇怪的颜色、气味或者痕迹。

就像找宝藏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还采集了土壤和地下水的样本,这可是调查的关键证据。

3. 实验室分析把采集来的样本送到实验室,让那些高科技的仪器来检测。

这些仪器可厉害啦,就像超级放大镜一样,能把样本里的各种成分都看得清清楚楚。

五、调查结果1. 土壤污染情况经过检测,土壤里还真有点问题。

发现了[具体污染物质,如铅、汞等重金属]的含量有点高。

就像在一锅汤里发现了不该有的沙子一样。

而且这些污染物质在不同深度的土壤里分布还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这就好比在一块蛋糕里,有的地方奶油多,有的地方少。

土壤环境调查工作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工作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工作报告一、引言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小觑。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土壤环境的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土壤环境调查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工作的过程、结果和结论,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土壤环境调查覆盖范围为XX市郊区的农田、林地和城市绿地,共涉及XX个样点。

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调查,包括现场调查、采样分析、遥感监测、问卷调查等,在保证调查综合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土壤pH值分布通过采集样品,并利用酸硷滴定法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调查区的土壤pH值普遍偏酸,平均值为6.2。

其中林地土壤pH值偏酸,农田土壤pH值略酸,城市绿地土壤pH值相对较低。

2. 土壤养分含量对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的土壤氮、磷、钾含量普遍较低,尤其是农田土壤中的氮、磷含量严重不足。

这可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3. 土壤污染情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农田土壤受到了农药和化肥的过度施用,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偏高,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

在城市绿地中也存在一些土壤受到了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的污染。

四、问题分析与建议1. 土壤酸化问题酸性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建议农户在施肥时应适量添加石灰或者碱性有机肥,以提高土壤的pH值。

2. 土壤养分管理针对土壤中氮、磷、钾含量低的问题,建议加强土壤肥力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

3. 土壤污染治理针对土壤污染问题,建议加强土壤修复工作,采取措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强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的治理,以减轻土壤污染的压力。

五、结论本次土壤环境调查工作全面深入,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壤环境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土壤资源,助力可持续发展。

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报告一、引言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调查评估报告旨在对其中一地区的土壤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以了解土壤质量状况及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调查目的与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该地区土壤环境的质量状况,具体任务包括采集土壤样品、分析样品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等,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分析,综合评估土壤环境的质量状况。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该地区的10个采样点。

采样点的选择考虑了不同用途区域的土壤环境特点,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1.重金属污染状况2.有机污染物状况对土壤样品进行有机污染物分析,我们发现在5个采样点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其中,农田的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超过了标准的3倍。

其他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均在允许范围内。

3.土壤质量评估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分析结果,我们对该地区的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土壤环境质量整体上较差。

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超标现象较为普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四、建议与措施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为了改善该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严格控制污染源:对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企业和农业用地进行监管,加强排污许可制度的执行,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使用。

2.做好土壤修复:对于超标的土壤区域,需要采取适当的土壤修复措施,如添加吸附材料,利用微生物等进行生物修复,以减少污染物的残留。

3.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公众正确对待土壤环境问题。

4.定期监测与评估:建立土壤环境的定期监测机制,对土壤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结论通过对该地区土壤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我们发现该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较差,存在着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超标的问题。

土壤调查报告 模板

土壤调查报告 模板

土壤调查报告模板报告名称:土壤调查报告报告编号:XXXX-XX-XX一、调查目的本次土壤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评估目标区域的土壤质量,并提供相关方面的数据分析,为后续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壤保护提供参考。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的范围为目标区域内的土壤类型、质量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土壤盐碱化、土壤侵蚀、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等方面。

调查过程中,采用了野外勘察、土层分析、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等方法,以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调查现状1. 土壤类型通过野外勘察和土层分析,发现目标区域内的土壤主要为黄棕土和红黄土,由于该地区气候干燥,长期的风蚀、水蚀和冻融作用,土壤中缺乏养分和有机质,导致土壤质量相对较差。

2. 土壤盐碱化目标区域内的土壤盐碱化情况较为严重,其中以盐渍化和碱化为主要类型。

根据室内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钠含量较高,周围环境中的农田排放和化肥、农药的使用是导致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土壤侵蚀目标区域内的土壤表面存在较明显的侵蚀现象,主要表现为坡耕地崩塌和土壤流失。

这主要是受到大雨、风蚀等自然因素以及过度开垦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4. 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目标区域内存在轻微的重金属污染现象,其中以铜、铅等有害元素排放较为突出。

另外,由于农药和肥料的大量使用以及周围工业废气的排放,部分地区土壤中存在有机物污染现象。

四、分析和评估目前,目标区域的土壤质量处于较差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首先,由于该地区气候干燥,土壤养分和有机质缺乏,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其次,过度开垦、农药肥料的大量使用、工业废气的排放等人为因素也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和人类健康,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善土壤环境。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限制过度开垦对于集约化利用土地的要求下,开垦耕地是必不可少的,但过度开垦已经严重危害了土地环境。

因此,为了限制过度开垦,可以采取适当的限制政策,例如土地限制开垦实行调控等。

场地环境调查分析报告模板

场地环境调查分析报告模板

场地环境调查分析报告模板
模板
一、现场环境调查情况
1.1调查场地概况
本次环境调查场地位于XXX,由XXXXXX,地势较为平坦,距离XXX约5公里,距离XXXXXX约20公里。

现场占地约10亩,主要包括土地、河流、植被、人工设施等部分组成。

1.2气象温度
现场气温一般在25℃以上,夏季温度较高,最高可达到35℃以上,夜间温度也很高,最低可达到24℃;冬季气温正常,一般在15℃左右,最高也就20℃左右,最低也不超过5℃。

1.3植被检测
现场植被类型主要有落叶乔木、常绿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等,已达到绿化覆盖率规定。

植被状况良好,处于正常生长状态。

1.4水源状况
受调查场地附近河流的影响,现场水源状况良好,河水清澈透明,水质符合生活用水标准,无大气污染或污水排放物。

1.5土壤检测
现场土壤类型为砂质土,其pH值在6.5~7.5之间,含水率在50%~60%之间,有机碳含量在3%~5%之间,均进入正常范围,符合植物生长的需求。

二、现场环境调查分析
2.1空气质量
根据现场空气环境质量检测,燃烧性气体、臭气和二恶英等含量均低于规定标准,PM2.5含量稳定在50以下,空气质量状况较好。

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模板

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模板

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模板
河南省XX县XX乡XX地块等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
一、引言
本报告是河南省XX县XX乡XX地块等场地的环境状况初步调查质控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分析和结果的质量控制。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评估河南省XX县XX乡XX地块等场地的土壤环境
状况,以便通过更好地控制土壤污染,保护当地环境和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

三、调查经过
调查经过主要包括:土壤样品采集、样品包装、样品运输、土壤样品
分析、采样误差分析、土壤分析结果报告等环节。

四、采样过程
4.1采样设计
河南省XX县XX乡XX地块等场地,土壤样品采集采用网格布点形式,网格布点的最小间距为50m*50m,根据取样点总数和其他相关因素,共采
集14个样品点,其采样点坐标示意图遵循GB3064−1999《土壤采样、运输与保存》规定。

4.2采样过程
按照网格布点规定,利用测量工具确定样品点位置信息,并配备采样
工具,结合本地地形地貌,确定土壤深度(0-15cm)采集深度,进行全深分
层采样,每层采集1Kg左右的土壤样品,用相应的清洁无污染的容器收集,然后进行水平搅拌混合,调整其中的空气,做成一个样品。

场地环境调查报告模板

场地环境调查报告模板

场地环境调查报告模板XXX地块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评审稿)广西诺世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七月目录摘要 (i)1前言 (1)2概述 (2)2.1调查目的和原则 (2)2.1.1调查目的 (2)2.1.2调查原则 (2)2.2调查依据 (3)2.2.1相关法律法规 (3)2.2.2相关技术规范和导则 (3)2.2.3评价标准和文件 (3)2.3工作内容及工作路线 (4)2.3.1工作内容 (4)2.3.2技术路线 (5)3场地概况 (6)3.1区域环境状况 (6)3.1.1自然地理 (6)3.1.2气候气象 (6)3.1.3地形地貌 (6)3.1.4水文水资源 (6)3.2场地描述 (6)3.2.1场地地理位置 (6)3.2.2场地周边河流 (7)3.2.3工程地质条件 (7)3.3场地用地情况 (10)3.3.1场地现状 (10)3.3.2场地历史 (12)3.3.3场地利用规划 (14)3.4相邻场地用地情况 (15)3.4.1相邻场地现状 (15)3.4.2相邻场地历史 (18)3.5场地及周边污染源识别 (20)3.6场地周边敏感目标 (20)4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22)4.1布点原则 (22)4.2现场采样布点 (22)4.3土壤采样 (23)4.4地下水采样 (24)4.5实验室分析 (25)4.6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0)5结果和评价 (31)5.1场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1)5.1.1场地浅部地层分布特征 (31)5.1.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特征 (32)5.2质控数据审核 (33)5.3评估标准 (35)5.4土壤样品检测结果和评估 (37)5.5地下水样品检测结果和评估 (38)6结论和建议 (41)6.1 结论 (41)6.2 建议 (42)6.3 不确定性说明 (42)附件 1 现场访谈记录表 (43)附件 2 地下水监测井成井结构图 (45)附件 3 土壤采样记录表 (47)附件 4 洗井记录 (49)附件 5 样品流转单 (50)附件 6 检测报告及相关资质 (51)摘要XXX有限公司受XXX土地储备中心委托,对XXX地块进行场地环境初步调查。

土壤场地调查报告

土壤场地调查报告

土壤场地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土壤作为最基础的农业和建设资源之一,其质量和适宜性对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壤场地调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调查目的本次土壤场地调查的目的在于分析和评估所选样地的土壤质量,为制定种植农作物和进行建设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确定土壤的肥力、排水情况、酸碱度以及污染程度等重要指标,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三、调查过程1. 选择样地在选择样地时,我们考虑了多个因素,如土地用途、地理位置、土地利用历史、植被类型等。

最终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农田和建设用地作为调查样点。

2. 地形地貌测量通过使用全站仪和GPS等仪器,我们对样地进行了地形地貌的全面测量和记录。

包括样地的高程、坡度、坡向等信息,为后续的土壤质量分析提供依据。

3. 土壤剖面采样在样地内,我们选择了代表性的地点对土壤进行剖面采样。

根据土壤类型和土层差异,我们在地表到50厘米深度处进行了分层取样,并严格按照标准方法进行保存。

4. 实验室分析将土壤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土壤质量的详细分析。

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pH值、土壤质地、土壤水分特性等指标的测定。

四、调查结果1. 土壤肥力评估经过实验室的分析,我们发现所选样地的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以及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较为丰富,适合进行高产农作物的种植。

2. 土壤酸碱度评估通过pH值的测定,我们发现样地的土壤呈现中性或弱酸性,对农业生产和建设工程有一定的适宜性。

3. 土壤质地评估样地的土壤质地以沙壤性为主,透水性较好,有利于水分的渗透和排水。

4. 土壤污染评估调查结果显示,所选样地的土壤未发现明显的污染物,符合农业和建设用地的要求。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土壤场地调查,我们对所选样地的土壤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这片土地适宜进行高产农作物的种植,充分利用土壤肥力,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

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

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及背景近年来,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解当地土壤环境状况,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方案,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特进行土壤环境初步调查。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范围县城市区及周边广泛农田。

利用采样的方式,选取不同区域的土壤样本,进行实地采集。

采取现场观察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进行测试。

三、调查内容及结果1.土壤PH值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数据,土壤的PH值在不同样本中变化较大,最低值为 4.5,最高值为8.5,平均值为6.8、其中,耕地的土壤PH值大致稳定在6.5-7.0之间,表明土壤酸碱度适宜。

农田土壤的PH值稍低于耕地,主要是因为农田对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酸碱度降低。

2.土壤养分含量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土壤的养分含量较为丰富,有机质、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均符合农业生产需求。

此外,农田土壤中养分含量稍高于城市区域,这与农田常年施肥的情况有关。

3.土壤重金属含量调查结果本次调查还对土壤中常见的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试分析。

结果显示,土壤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目前土壤环境未出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但在部分工业区域附近的土壤样本中,铅、镉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稍高,表明该地区受到工业排放的影响。

四、调查结论及建议通过初步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酸碱度适宜,并且养分含量相对较高,基本适合于农业生产的需要。

2.目前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并未超过国家标准,但在部分工业区域附近存在轻微的重金属污染。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针对土壤酸碱度不平衡的区域,可以采取石灰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质量。

2.对于重金属污染区域,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限制工业废物的排放,避免进一步污染土壤。

3.加强土壤保护意识的宣传力度,提倡有机农业与科学施肥,促进土壤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4.建立土壤环境监测机制,定期对土壤环境进行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场地建筑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模板

场地建筑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模板

场地建筑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模板
一、背景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场地建筑环境情况,所涉及样品为空气、水和土壤。

调查地点及样品采集日期如下:
二、调查流程
1. 制定调查计划,确定样品类型和采集地点;
2. 样品采集前进行现场勘查,了解环境情况和潜在污染源;
3. 根据《环境空气采样分析方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规范》、《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相关标准进行样品采集,并按照标准操作进行处理和保存;
4. 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获取实验结果;
5. 综合分析实验室分析结果和现场勘查情况,绘制调查报告并
提出初步建议。

三、实验室结果
经实验室检测,空气、水、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含量如下:
- 空气中PM2.5聚集量为25 μg/m3,达到国家标准;
- 水样中重金属含量(铅、汞、镉)均未检出;
- 土壤中苯、甲苯、二甲苯、氯苯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四、初步建议
根据现场勘查和实验室结果,建议:
1. 对小区高层住宅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
2. 定期监测水源的水质状况;
3. 加强对工厂周边区域的空气、水、土壤环境的监测。

五、结论
本次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地点空气、水和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但仍需定期监测相关环境状况,保证环境质量达标。

六、参考文献
- 《环境空气采样分析方法》
- 《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规范》
-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地下水检测质控报告

土壤、地下水检测质控报告

实用文档**********有限公司土壤及地下水项目检测****(20**)第****号质控报告***********有限公司20**年9月目录一、现场采样 (1)1.1 有关法律法规 (1)1.2 土壤 (1)1.2.1 样品采集 (1)1.2.2 样品保存 (2)1.2.3 采样记录 (2)1.2.4 样品运输 (2)1.2.5 样品交接 (3)1.3 地下水 (3)1.3.1样品采集及保存 (3)1.3.2采样记录 (5)1.3.3样品运输 (5)1.3.4样品交接 (5)二、分析方法选定 (6)三、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11)3.1 标准操作程序 (11)3.2 试剂和标准物质、器具、仪器设备的性能评价和维护管理 (11)3.2.1 试剂和标准物质 (11)3.2.2 器具、仪器设备的性能评价和维护管理 (11)3.3 测定结果可信度的评价 (15)3.3.1 空白试验 (15)3.3.2 平行样测定 (15)3.3.3 准确度检验 (15)3.4 数据的管理和评价 (15)3.4.1 异常值的处理 (15)3.4.2 分析测定过程中的记录 (16)3.4.3 数据评价 (16)3.5 报告编制、审核、签发 (16)3.6质量控制相关的内容 (16)3.7质控样统计汇总表 (17)四、土壤样品分析 (18)4.1 土壤样品分析 (18)4.1.1 土壤空白样品检测结果 (18)4.1.2 土壤国家标准质控样检测结果 (18)4.1.3 土壤平行样检测结果 (20)4.1.4 土壤项目加标回收检测结果 (37)五、地下水样品分析 (42)5.1 样品质控结果表 (42)六、结论 (44)一、现场采样1.1 有关法律法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 1019-2019);1.2 土壤1.2.1 样品采集土壤监测仪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技术要求,仪器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模板

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模板

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模板报告编号:XXX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对目标场地的土壤环境进行初步调查,以了解其污染情况和对环境的影响,为后续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查范围和内容1.场地位置:场地位于XXXX市XXX区XXX街XX号,面积约XXX平方米。

2.调查内容:(1)查阅相关资料,包括场地历史使用情况和存在的潜在污染源。

(2)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包括污染物含量和污染程度评估。

(3)对周边环境进行观察和调查,以了解可能的影响因素。

(4)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结果和提出建议。

三、调查方法和过程1.资料查阅:前期调查人员通过访谈相关人员和查阅资料得知,目标场地曾用于工业生产,并存在废物和化学品的排放,因此存在土壤污染风险。

2.土壤采样:在场地进行分区划分后,随机选择若干个采样点进行土壤采样。

采样点的选择和分布在整个场地内是均匀的,并充分考虑到污染源的可能存在位置。

采用标准土壤采样方法,将土壤样品采集并储存于密封容器中,避免外界污染。

3.实验室分析:送样后,实验室针对土壤样品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酸碱度等指标进行分析。

4.现场观察:调查人员在实地考察中,观察到场地周边存在水体污染源,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调查结果1.土壤污染状况:经实验室分析,目标场地的土壤中存在XXX重金属超标情况,包括铅、汞等。

根据国家标准,这些重金属的含量已经超过允许的最高限值,属于中度污染。

此外,土壤样品中还检出了X种有机污染物,包括XXX等。

2.周边环境观察:调查人员在现场观察中发现,目标场地周边存在工业废弃物堆放区,以及排污的水体,这些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调查结论与建议1.调查结论:(1)目标场地的土壤存在中度重金属污染,需要进行环境治理。

(2)有机污染物的检出提示场地可能存在化学品的排放,也需要加以关注。

2.建议:(1)对于重金属污染,建议进行专业的土壤修复工作,以降低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报告编号:项目名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2020年**月目录1.项目介绍 (1)2.项目质量控制计划 (1)2.1项目方案制定 (1)2.2项目工作安排 (1)3.现场质量控制 (1)3.1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1)3.2样品流转质量保证 (2)3.3样品保存质量保证 (3)4.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6)4.1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和依据 (6)4.2质量保证体系 (9)4.3质量控制文件 (9)4.4实验室人员管理 (10)4.5设施和环境的管理 (10)4.6设备和标准物质 (11)4.7实验检测数据管理 (12)4.8实验室资质能力 (13)5.实验室质量控制结果统计 (14)5.1空白样品质量控制 (14)5.1.1现场空白质量控制 (14)5.1.2实验室空白质量控制 (34)5.2平行样品质量控制 (40)5.2.1现场平行质量控制 (40)5.2.2实验室平行质量控制 (57)5.3加标回收样质量控制 (75)5.4标准样品质量控制 (82)6.质量控制总结 (85)6.1参照标准 (85)6.2现场质控总结 (85)6.3实验室质控总结 (85)1.项目介绍受******委托,***承担***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工作。

根据******的监测要求,于2020年**月对***场地环境进行土壤、地下水监测,为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按照质量要求技术规范对该项目制定了相关的质量控制计划。

现对该项目质控过程及质控结果作总结报告。

2.项目质量控制计划2.1项目方案制定根据******监测要求,公司成立项目小组,由专业技术人员到场地进行现场勘察,并依据相关标准制定对应的项目方案,现场点位的布设、采样技术要求的确认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 964-2018)、《***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工作指引(试行)》(***人居环境委,2018年9月)中的技术规范进行,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要求的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进行。

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主要依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中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

地下水项目监测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相关规定进行。

2.2项目工作安排公司针对项目安排持有上岗证人员参与专项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等标准,并由技术负责人统一安排相关监测工作。

3.现场质量控制3.1现场采样质量控制(1)采样点:采样点与布点方案保持一致,并符合《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及相关技术规定的要求。

(2)土孔钻探方法:土壤钻孔采样记录单的完整性,通过记录单及现场照片判定钻探设备选择、钻探深度、钻探操作、钻探过程防止交叉污染以及钻孔填充等确保满足相关技术规定要求,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符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的相关要求。

(3)采样方案的内容及过程记录表确保完整;提供采样记录单,含项目编号、气象参数、用地类型、采样方法、采样工具、采样点编号、采样点名称、检测项目、采样时间、断面深度、土壤性状等,具体记录单参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的附录5土壤钻孔采样记录单。

(4)样品检查:样品重量和数量、样品标签、容器材质、保存条件、保存剂添加、采集过程应满足相关技术规定要求。

(5)地下水:采样井建井与洗井,建井、洗井记录的完整性,通过记录单及现场照片判定建井材料选择、成井过程、洗井方式等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规定要求;记录地下水水位、经纬度、现场采样参数(含采样点位照片、钻孔信息等)以及现场测试项目数据,并填写好现场测试记录表。

(6)平行样品、运输空白、现场空白样品等质量控制样品的采集、数量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规定要求;现场平行样是指在同等采样条件下,采集平行样送实验室分析,测定结果可反映采样与实验室测定的精密度。

3.2样品流转质量保证(1)样品采集后立即送回实验室,根据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和每个项目分析前最长可保存时间,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在现场工作开始之前,就安排好样品的运输工作,以防延误。

(2)样品运输前应将容器的外(内)盖盖紧。

装箱时用泡沫塑料等分隔,以防破损。

同一采样点的样品装在同一包装箱内,需分装在两个或几个箱子中时,则在每个箱内放入相同的现场采样记录表。

运输前检查现场记录上的所有样品是否全部装箱。

每个样品瓶均贴上标签,内容有采样点位编号、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保存方法,并写明用何种保存剂。

(3)装有样品的容器必须加以妥善的保存和密封,并装在包装箱内固定,以防在运输途中破损。

除了防震、避免日光照射和低温运输外,还要防止新的污染物进入容器和沾污瓶口使样品变质。

(4)在样品运送过程中,每个样品都附有一张样品交接表。

在转交样品时,转交人和接受人都清点和检查样品并在交接表上签字,注明日期和时间。

样品交接表是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文件,并妥善保管以备查。

尤其是通过第三者把样品从采样地点转移到实验室分析人员手中时,接收样品人员必须核对交接表上的信息才能完成样品交接。

3.3样品保存质量保证(1)土壤样品保存质量保证参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初步采样调查和风险分级技术指南》、《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进行。

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方法,并尽快送到实验室分析测试。

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避免用含有待测组分或对测试有干扰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装保存样品,测定有机污染物用的土壤样品要选用玻璃容器保存。

具体保存方式详见表3.3-1。

使得分析的样品已不再是采样时的样品,为了使这种变化降低到最小程度,必须在采样时加以保护。

样品的保存应根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初步采样调查和风险分级技术指南》、《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要求的样品保存技术规范,主要有密封、冷藏、避光、加入保存剂等。

具体保存方式详见表3.3-2。

454.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4.1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和依据此次***土壤环境初步调查项目布设7个土壤监测点及3个地下水监测点。

土壤监测项目:重金属和无机物(砷、镉、六价铬、铜、铅、汞、镍、锌、铬共9项);挥发性有机物(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共27项);半挥发性有机物(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共11项)、石油烃(C10-C40),总计48项。

地下水监测项目:重金属和无机物(砷、镉、六价铬、铜、铅、汞、镍、锌共8项);挥发性有机物(四氯化碳、氯仿、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共22项)、半挥发性有机物(苯并[a]芘、苯并[b]荧蒽、萘共3项)、石油烃(C10-C40),总计34项。

土壤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和依据见表4.1-1。

表4.1-1 项目分析方法和参考标准地下水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和依据见表4.1-2。

表4.1-2 项目分析方法和参考标准4.2质量保证体系***在成立之初即开始采用ISO/IEC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并顺利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CMA(中国计量认证)的认可。

ISO/IEC17025的实施,标志着本公司的管理体系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够满足国际性检测机构的评定准则。

经过多年的持续改进,公司的质量控制体系已经趋于完善和成熟,各项质量活动有章、有序、有效、协调地进行,为公司业务的平稳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根据本项目的服务内容,***以“独立公正、方法科学、规范严谨、服务周到”的质量方针,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有效运行,保证为客户提供准确、有效的结果和报告。

4.3质量控制文件***自开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依据计量认证评审准则和ISO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建立实验室管理体系,搭建了四个层次的控制体系文件结构,第一层:质量手册;第二层:程序文件;第三层:作业指导书;第四层:记录,并详细划分了各部门质量职能,落实了质量职责,公司下设了环境安全实验室(包括水、土壤等项目的环境监测室)、水质实验室,确定了各项质量活动的职责接口。

***严格按照管理体系要求开展检测工作,保证从各项工作的最前端将质量控制贯穿到整个检测活动的整体,直到最终出具的检测报告。

按照人、机、料、法、环的管理要素,确保检测的各环节均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工作,以多种形式保证出具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内容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个部分,实验室对所有质量控制计划结果均进行了详细记录及结果评价。

***按照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每年都会制定覆盖所有要素的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在质量部的指导下,运用统计方法和其他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以不断落实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定期积极参加CNAS及CMA组织的能力验证及测量审核,分析结果将在上级主管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4.4实验室人员管理***所有技术人员,包括大型或重要或精密或者特殊仪器设备操作人员、检测人员、审核人、授权签字人等都受到过相应的教育或培训,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

新员工或岗位轮换人员,在上岗前都受过专业技能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定期举行培训考核,不合格人员应待岗在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