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及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外汇储备是我国对外经济和国内经济的结合点。

近些年来,其规模可谓是突飞猛进。

本文从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重点阐述了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以为后来研究者做铺垫。

标签:外汇储备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外汇储备是指国际储备中的各种能充当储备货币的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外汇储备这一经济量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状况及特点自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状况。

2006年2月底,规模为8536亿美元,已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2006年底,成为第一个外汇储备达万亿美元的国家;至今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3326亿美元。

我国外汇储备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总量超高速增长、规模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加入WTO后的2001年~2006年五年间外汇储备累计增加超过700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8%;二是外汇储备来源的结构变化,贸易顺差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稳定,资本项目顺差总规模呈扩大趋势。

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1.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自1994年至今,我国国际收支中,虽然每年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各自变动幅度较大甚至出现逆差,但总体一直保持“双顺差”的态势,尤其两者合计更是呈高额顺差,2005年高达2237.6亿美元。

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

促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有两点:第一,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我国商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1994年汇率并轨导致的人民币贬值更刺激了出口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国际贸易保持顺差。

第二,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市场潜能,以及我国对外资在收税、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各种超国民待遇使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而我国的企业没有“走出去”,造成了资金流入大于流出,金融与资本账户顺差扩大。

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原因与前景分析

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原因与前景分析

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原因与前景分析一、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1.国际贸易顺差2.外国直接投资3.国家外债的明显缩减4.国内市场人民币汇率受控5.利率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外汇储备不断上升,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储备国家。

此次报告将针对此现象展开分析。

1. 国际贸易顺差中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首要原因是国际贸易顺差。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出口国,海内外的市场对中国的商品需求旺盛,商品贸易收入大幅提升,换汇收入随之增加,外汇储备的规模逐渐扩大。

同时,中国的进口也相对较少,经常账户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增加的趋势比较明显。

2. 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从而促进了外汇储备的增长。

外商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和投资热情相信不需要赘述,在我国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仅开放度就远高于2000年时期的1/3,不断拓展开放领域,各类优惠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这都有利于吸引外资向中国流动,促使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3. 国家外债的明显缩减外汇储备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外债的明显缩减。

中国政府不久前曾为清偿外债而举债,但是过去二十年间,中国政府不断缩减外债,甚至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使得中国的外债规模和比率不断降低,这也为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提供了保障。

4. 国内市场人民币汇率受控人民币汇率受到严格的管制和控制,这也是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中国央行曾经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较稳定的水平上,不得不大量购买美元,以换取美国债券等外币资产。

这个政策不仅增加了外汇储备的数量,而且降低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引起的经济影响。

5. 利率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利率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的原因之一。

随着中国国内金融市场逐渐成熟和发展,人民币资产的相对收益率也不断提高,这使得海外国家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对中国人民币资产产生越来越多的兴趣,从而排除了外资的流出风险。

我国超额外汇储备形成原因浅析

我国超额外汇储备形成原因浅析

我国超额外汇储备形成原因浅析[提要]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一直保持高位增长的趋势,庞大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压力。

因此,研究我国超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才能找到控制其规模的对策。

本文结合我国历年国际收支相关数据,对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进行分析。

关键词:外汇储备;成因;国际收支本文得到吉林省财政高等教育专项资金项目资助外汇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外汇储备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作为国际间的流通手段、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

除了这些最基本的功能之外,外汇储备还有调整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提高融资能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等作用。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增长,与此同时,外汇储备的规模也迅速扩大,1994年外汇储备仅为516.2亿美元,2006年2月增长到8,536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2008年外汇储备达到19,460亿美元,超过主要七大工业国的外汇存量总和。

2012年已达到33,115.9亿美元,现已跃居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如此之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美国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分析了有关历史资料,认为一国国际储备应与它的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一比例介于20%~40%之间。

如果该比例低于30%,就必须对国际收支进行调整。

一般认为,国际储备应该能够满足3个月的进口需要,这个数额按全年储备对进口的比率来计算,约为25%左右。

而中国2012年外汇储备是当年进口额的1.82倍,已经远远超过了40%,中国外汇储备面临十分严峻的局势。

二、我国超额外汇储备形成原因实证分析(一)直接原因。

通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的构成主要是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其中经常项目占的比重最大,即外汇储备增加主要有两条渠道:一个是经常项目顺差;另一个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增加。

试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_风险及对策

试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_风险及对策

试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风险及对策袁 方 冷德穆(云南财经大学 经济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1)关键词:外汇储备;人民币;外币资产摘 要:近年来,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使得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巨额的外汇储备带来了一系列的成本和风险问题。

旨在分析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并揭示由此带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缓解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提出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755(2009)04-0027-03收稿日期:2009-07-21作者简介:袁方(1983— ),女,湖南长沙人,专业为国际金融,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管理。

基金课题:2009云南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课题《改善云南省高校投入机制研究》(主持人:赵钰,王学鸿) 一、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原因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为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19,460.3亿美元。

大量的外汇储备使我国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对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巨额外汇储备也面临着一些的问题,如外汇储备成本、汇率风险以及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

图1 我国外汇储备状况,2000-2008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一)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双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

“双顺差”表现在两个方面———经常性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

从经常性项目来看,贸易顺差是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外汇储备的增加起着根本的作用。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贸易顺差一直持续增加,虽然近年来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在2006年和2007年仍保持62.27%和41.21%的增长幅度。

长期以来,“三低因素”支撑着我国贸易顺差:一是我国劳动力价格较低;二是我国的原材料价格较低;三是低汇率。

我国外汇储备高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后果,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我国外汇储备高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后果,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我国外汇储备高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后果,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我国外汇储备高的原因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外国货币。

是一国政府所持有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也是储备资产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它的基本功能是国家对外支付的保障,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这些年,我国外汇储备节节攀升。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逼近4万亿美元,占全球外储总量的三分之一,居世界第一。

我国外汇储备高的原因具体分析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际资本逐渐转向新兴发展的国家和地区。

在资本转移过程中,伴随着国际经济旧秩序向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转轨,国际收支不但没有得到合理的化解和配置,反而表现出更大的全球性收支不平衡。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际经常项目持续逆差,致使他们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人。

同时一些新兴经济崛起地区,比如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经常项目却出现了惊人的顺差。

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居民储蓄很低,但是国内为了保持一定比例的对固定资产和公共工程等设施的投资,保持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使得国内的储蓄就小于国内的投资需求。

然而,新兴的发展地区存在很多的不稳定性,导致资本投资渠道不畅,大量的储蓄不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国内的投资,大量的储备掌握在政府手里。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新兴发展地区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最大债权人。

例如中国拥有大量的美国政府债券等外汇。

从全球收支角度来看,收支的不平和也是导致中国目前外汇储蓄高增长的重要原因。

其次,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部分是以美元形式存在,由于近些年美元的不断贬值,人民币坚挺,使得外汇储备在名义上实现了增长。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反应了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即使最后美元危机带来了体系的崩溃,但在实际的国际收支中,美元仍然是事实上的本位货币,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发展国家,都没有摆脱美元的控制。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风险分析及管理使用建议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风险分析及管理使用建议
1 9 9 1 21 7 . 1 2 1 9 9 2 l 9 4 . 4 3
1 9 9 8 1 4 4 9 . 5 9 2 0 0 9 2 3 9 9 1 . 5 2 l 9 9 9 1 5 4 6 . 7 5 2 01 0 2 8 4 7 3 _ 3 8 2 0 0 0 1 6 5 5 . 7 4 2 01 1 3 1 8 1 1 . 4 8 2 0 0l 21 2 1 . 6 5 2 01 2 3 3l 1 5 . 8 9
对 我 国经 济 的 影 响, 来 提 出 应对 巨额 外 汇 储 备 的 管 理 使 用 建议 。

( 二) 中 国 外 汇储 备 现 状 的 成 因 分析 。 ( 1 ) 国 际 收 支双 顺 差 是 形成 巨额 外汇 储 备 的 重 要 原 因 。 在 最 近 的 十 年 里 , 国 家 资 本
国家 政 府 以外 币形 式拥 有 的债 权 。它包 括 现 钞 、 国外 银 行 存 款 、 广 阔的市场 前景、 廉 价 的劳 动 力 , 以及 加 入 世 贸 之 后 良好 的 投
国外有价证券等几部分 。流动性 、 可得性 以及普遍接受性 是外 资环境 , 来华投 资者数量不断增加 。 外资投资数额 的稳步增长,
企业导报
2 0 1 4年第 1 8期
我 国巨额外汇储 备 的形成 原因 、 风 险分析 及管理使 用建议
口 于 贤平
( 中共福州市委统战部, 福建 摘 福州 3 5 0 0 0 0 )
要: 外汇储备是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 成部 分, 对一 个国家的 国内经济和对 外经 济的平稳运行 都会 产生重 大影 响。
汇 储 备 的 三 个 最 主 要 的特 点 。
进 一步促进 国内外汇储备数额的增长 。 ( 2 ) 人 民币升值预期 , “ 热钱 ” 大量涌入 。与人 民币的升值预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对策1、外汇储备的形成一般是通过产品出口而收入外币,进而逐渐积累所致,外汇储备越多一般代表出口越多。

2、我国外汇储备第一外币当然是美元啦,其次应当是欧元,再次应该是英镑吧(这个只是猜测)3、外汇储备越多代表国家出口量越大,是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象征,同时也是国家财力的代表,同时能够在面临紧急情况时通过硬通货的积累保护本国经济的稳定,(如遇利用外汇储备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本国货币的升值或贬值,也可以是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但是过多的外汇储备也会导致本国物价上升,而且会使本国经济过于依赖出口,容易受到世界范围经济危机的影响。

1、贸易顺差是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根源。

我们卖出我们的产品就收入了美元,这些美元放在了国家央行,就成了外汇储备。

(美国人不用人民币,所以我们只能用美元来给我们的产品标价,美国人不用人民币这个道理~~应该明白吧:-D )另外,每个国家在出口的时候也会需要进口~~ 要用美金买咯,所以就算不是贸易顺差,每个国家都会购买美金。

买石油?拿美金来吧(美元厉害哦)。

2、美元是主要储备。

因为全世界都用美元结算。

现在开始发展多元化储备,但美元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主体。

3、巨额的外汇储备是抵御交易风险的有力盾牌,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比如,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 泰国政府~~的外汇储备少了些~~ 结果...................4、巨额这个问题,我认为要先考虑算不算巨额~。

中国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提高外汇储备是我们抵御风险的唯一可以信赖的手段。

毕竟几十年的发展成果得来不易,看看泰国那边就知道有多么严峻的问题了。

我看还是不要打这笔钱的主意,它只是调节经济环境的,不是用来投资的。

1.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之一:在全球收支不平衡的大背景下,美国因经常项目持续逆差成为全球最大的借债国;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东亚国家则由于经常项目的持续顺差,成为国际债权国。

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原因及对策分析外汇储备;结构;激增;原因;对策1.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现状2.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原因分析众所周知,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外资吸引力的逐渐增强等,归结起来可分为四个因素:2.1 根本原因从宏观角度来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可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来看。

从国际层面来看,在当前全球分工格局下,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经济体处于国际分工的中末端,承担了大量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制造和出口转移,从而在贸易创造和转移过程中创造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

同时,自2000年以来的本轮世界经济增长周期中,我国等发展国家资本回报率优于发达国家,使得大量外资以战略投资等渠道涌入国内,从而通过资本项目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

从国内层面来看,近年来宏观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对外经济交往的扩大是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内在原因,在此过程中以出口为导向、以引资为重点的对外经贸政策扮演了重要角色。

2.2 外部环境世界经济、一体化。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世界各国金融、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贸易额高速增长,资本流动速度加快,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在这种潮流下,我国享受到了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

从国际贸易看,在不断增加的世界贸易额中我国所占份额逐年增加。

2.3 直接原因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分析从国际收支表来看,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原因可归结为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的双顺差。

资本项目顺差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我国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相关政策的优惠、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中国。

资本项目顺差是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但这些债务性储备稳定性较差,并且随着美元的贬值趋势,使得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蕴涵着一定风险。

我国近几年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连续出现顺差,并影响到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的大幅增长。

因为近几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有关项目的比例大体一致,所以下面仅以2010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例说明影响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分析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分析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分析摘要: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外经济和国内经济的结合点,在弥补财政赤字、调节本币汇率、充当信用保证、防患突发事件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但过多的外汇储备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本文从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持续双顺差、强制的结售汇制度、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及国际游资的流入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原因,以期对如何降低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额外汇储备;巨额顺差;人民币升值一、引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80年,我国的外汇储备额度仅为-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了亿美元。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制度的推行,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略有增长,至1989年末达到亿美元,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年均增长额仅为亿美元。

到了1994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开始连续4年的高速增长,期间年均增长额为亿美元。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外汇储备规模以年均%的增长率不断飙升。

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首次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到2009年1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亿美元,占全球储备的%,相当于G7国家外汇储备总和的倍,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本文就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原因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如果一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那么在未来的某一段时期内必然会出现外汇储备规模急剧下降的情况。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泰国、印尼等东南亚诸国由于大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加之银行贷款过于宽松,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资,曾经获得了大量外汇。

但好景不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增长缓慢,造成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

当国际游资对这些国家的货币进行狙击时,顷刻间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就丧失殆尽,进而导致本国货币急剧贬值,最终陷入经济危机的泥潭。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其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分析研究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其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分析研究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其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分析研究【摘要】我国高额外汇储备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规模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管理挑战以及合理运用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发现,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外资流入等因素,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稳定人民币汇率、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

外汇储备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管理成本高、资产配置难度大等。

未来我国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外汇储备,加强管理,促进外汇储备的有效利用,推动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外汇储备形成原因、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货币政策影响、外汇储备管理挑战、外汇储备运用、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之一,其高额外汇储备一直受到国内外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外汇储备的数量不断攀升,已经远超过我国的外债总额,这引发了外界对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过大、管理是否合理的疑虑。

外汇储备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汇储备不仅是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影响着国家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针对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需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分析,才能更好地认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和趋势,有效应对外汇储备管理中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对于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其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力求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其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分析研究引言外汇储备作为我国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提升国际金融影响力、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其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论我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及对策分析

论我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及对策分析

论我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及对策分析【摘要】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外汇储备问题虽受到关注却难以改变这种现状,主要是因为“外汇储备幻觉”,造成了我国对外汇的过分偏好,形成了鼓励外汇增加的政策,并且由于外汇的数额过于庞大,而且持续时间过长,造成了“外汇储备陷阱”,使得外汇现状的改变举步维艰。

因此我国应该采取渐进的措施改变这种局面,确定适度的外汇数额,实行“藏汇于民”的政策,开始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

【关键字】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余额收益率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及理论分析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是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储备一般来说是一国直接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与维持汇率稳定的在国际间可以普遍被接受的流动资产。

“这部分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黄金、特别提款权(SDR)、储备头寸以及外汇储备等。

”[1]国际储备的主要特点是官方持有性、自由兑换性与普遍接受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对外贸易总量和利用外资的规模都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国际收支的持续逆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迅速增加。

2006年2月。

我国外汇储备总额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截至201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2.85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

特别是在爆发美国次贷危机以后,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已越来越凸显,关于我国外汇储备问题的讨论也越发显得必须与紧迫。

截至201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了2.85万亿美元,那么我国现有的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呢,我们需要运用相关的理论来进行分析。

1、比例分析法;R.特里芬提出的储备/进口比例阀,后来逐渐成为各国衡量储备充足与否的首选标准。

即一国国际储备应该能满足三个月的进口需要, 这个数额按全年储备对进口的比率来计算, 约为25%左右。

世界银行在1985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写道: 足以抵付三个月进口额的储备水平有时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理想定额, 国际储备占当年本国进口额的1 /4左右时, 被认为是理想的储备规模。

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及对策(一)

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及对策(一)

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及对策(一)摘要: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出现超常规增长,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外汇管理体制只是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才是导致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深层次内因。

因此,在解决我国高额外汇储备问题时应注重解决国内宏观经济的内在矛盾。

关键词:外汇储备,储蓄缺口,投资缺口,双顺差我国外汇储备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增加积累的过程。

特别是步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外汇储备出现许多新的特点:一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外汇储备总额高达8189亿美元,是2000年的5倍,近五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7.9%。

二是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源于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项目的双顺差。

其中,资本、金融项目的顺差对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贡献逐年加强。

三是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是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逐年减少的增长。

外汇储备增加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收支情况良好的重要表现,有助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

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数量已大大超过合理的需要。

外汇储备超过合理需求和高速增长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持有外汇的机会成本和管理难度,增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从而给国家的经济金融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因此,深入分析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对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储备规模,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外商直接投资稳步增长、国际游资大量涌入及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外汇管理措施是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是导致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深层次内因。

一、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直接原因1.从政策、体制角度看。

政策、体制在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1994年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利弊分析作者:朱丹来源:《商情》2014年第35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七年居于世界第一,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我国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可以保证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进口支付能力、偿还外债的能力以及起到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

但是巨额的外汇储备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也易遭受汇率、收益及流动性等风险。

本文从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直至形成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比较分析了高额外汇储备的对于我国的优劣,并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外汇储备;金融;风险外汇储备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其主要用于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以使对外经济健康持久发展。

广义的外汇储备包括所有以外汇计价的金融资产。

巨额的外汇储备虽然为我国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同时也对我国货币政策等一系列相关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我国外汇储备在经济当中的作用呢?我们首先看下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剖析下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贸易的飞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创出新高,由极度短缺跃升为世界第一。

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同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迈上1万亿美元的台阶。

2009年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2万亿美元,2012年年末突破3万亿美元,达到3.31亿美元,截止到2013年1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82万亿美元,相当于德国的经济总量。

时至今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注:消息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历年统计数据)在我国,外汇储备在国际储备中占绝对比例,并且以美元居多。

我国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三都投资在美国债券以及以美元表示的不动产上。

这一格局主要受到我国对外贸易形式和国际储备体系,资本流动的影响。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利弊分析发表时间:2010-01-05T13:27:28.750Z 来源:《今日财富》2009年11月供稿作者:周彤云[导读]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际收支的概念,所以谈外汇储备是怎么积累起来的,我们应该看一下国际收支。

周彤云(宁夏党校经济学部,银川 750021)中图分类号:DF438.6 文献标识码:A一、我国外汇储备的来源及经济属性外汇储备是一个国际收支的概念,所以谈外汇储备是怎么积累起来的,我们应该看一下国际收支。

外汇储备大致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是来源主要是通过贸易顺差;第二是长期以来我国实施针对FDI流入的优惠政策,所以导致FDI大量流入,FDI流入之后转换成人民币过程中也会形成外汇储备。

另一方面,流入中国的FDI所创造的利润基本上还没有汇到国外,这更增加了FDI流入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

第三是由于由贸易顺差、FDI之外的资本流动。

2001年至今,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转化为升值现实,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加剧了外汇储备的增长。

中国现在还没有全面开放资本帐户,所以外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现在只能够通过QFII,而QFII目前规模只有 100多亿美元,所以绝大部分通过贸易和FDI流入的资本都不是通过QFII的正规渠道,而是通过各种地下钱庄或者虚假的贸易顺差等途径流入的。

对于外汇储备的经济属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第一个层面;按照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企业和个人手中不允许存有政策允许范围之外的外汇,为购买以各种形式而涌入国内的外汇,央行必须发行债券或多印钞票,从而大量放出基础货币。

就是说,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央行买来的。

而且,为维护现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也必须通过买卖一定数量的美元等外汇资金,使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控制在合理的区间。

因此,尽管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资产,但这一资产是通过央行的负债形成的。

第二个层面;不同来源的外汇储备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来源于经常帐户顺差的外汇储备增长是本国储蓄的积累,是一个国家的净财富;而主要来源于金融帐户的外汇储备增长实际上是以负债的增加换取外汇储备的增长,这样的外汇储备增长具有借入储备的性质,因而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我国过量外汇储备的成因与对策

我国过量外汇储备的成因与对策

我国过量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对策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外汇储备是一国(或地区)货币当局持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可兑换货币资产,是储备资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近十年来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成为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

截至目前,我国仍稳居外汇储备全球第一。

二、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的原因(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⑴经常项目长期出现大量顺差。

由于我国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廉,并长期实施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大幅增长,从而导致经常项目的顺差。

⑵大量吸引外商投资导致了资本项目的长期顺差。

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不断加强,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对外资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持续大规模的外商投资,在加速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进外汇储备的大量增长。

(二)我国现行外汇管理体制1994年我国实施了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为银行调剂余缺和清算制度……强制的结售汇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并在短期之内聚集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自1994年我国实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之后,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这充分说明外汇管理制度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我国过量外汇储备产生的问题(一)机会成本上升,造成资源浪费我国的过多的外汇储备提高机会成本,导致资源浪费。

高额外汇储备使机会成本大大增加,降低了资本的有效使用率。

外汇储备是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外国银行的,如果不是用于储蓄而用于对外投资的话,可以用于进口或投资,那么收益率则要远远高于储蓄收益,这样就构成了外汇储蓄的机会成本。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我 国高额 外 汇储 备 的成 因分 析及 对 策
黄增淼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 国外汇储备规模一直保持 高速增长 态势。 高额的 外汇储 备有利 予提 高我国的 国际偿债 能力和 国际信誉 , 有 利 于实现 国民经济 内外均衡 ,并保证我 国中央银行有效干预外汇市场。但 也带来 了一定 的 负面影响 ,造 成了资金浪 费和投 资的低 效益 ,加 大 了人 民币升值压力等。本文从我 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直至形成高额外汇储备 的形成 ,比较 分析 了高额 外汇储 备的对于我 国的优 劣 ,并最
贸政策 ,甚至不惜 以牺牲 国家财政收入为代价 ,给予外商更多 的优惠政 策。而且我国具有廉价 劳动力和市场潜能。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企业都乐 于到我 国进行直接投资 ,形成资本项 目的顺 差。2 0 1 2 年我 国国际收支经 常项 目 顺差 2 1 3 8 亿 美元 ,吸引外商直 接投 资 l 1 1 7 .2亿美元 ,为 了吸 引外资企业和资金进入 中国市场 ,中国政府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会努 力为外 资提供各种便利 和优惠 ,甚至开通绿色通道。外商直接投资在 我 国持续增 长带来 的顺差 ,也是我国金融项 目与资本 的顺差 的很大源 。 三、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 ( 一)我 国高额外汇储 备对我国的积极影响 1 .有利于实现 国民经济内外均衡 国民经济 内外均衡 的基础需要充足的外汇储备 。这对 经济稳定 的发 展、 投 资消费稳定 以及投资者 的十足信心有 支持作用 。当国民经济 出现 恶性通货膨胀或者 内外不均衡时 ,外汇储备 的利用就 弥足珍贵 ,这样可 以尽量不通过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 币政策 ,尽量 避免经济 出 现过于激烈 的波动 。而且 ,外汇储备可以调节 国际收支 ,若 出现总供给 小 于总需求时 ,可以利用外汇组织进 口,调节 总需求 和总供 给关系。当 我 国对外汇率 出现波动 ,也 可以动 用外 汇储备 进行 干预 ,稳 定本 币汇 率。 2 .提高我国的 国际信誉和国际偿债能力 外汇储备是 国际信誉和国际偿债 能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 国际银 行贷款时评估国家风险的重要 指标 。一 国国际偿债能力大小可 以通过一 国国际储备规模的大小来衡量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大 ,国际储 备数量 充足 ,则 国际信贷信誉较高 ,国际偿债 能力也较强 。这有利 于我国在 国 际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 ,也增强了国外投资者把资金直接投 资到我国的 信心 。 3 .保证我国中央银行有效干预外汇市场 国维持本币汇率及 干预其外汇市场的重要工具的衡量标准是拥 有 外汇储备的多少是。在外汇市场上收购本币或抛售外汇来影 响外 汇 ,从 而 ,稳定汇率。是各国中央银行调节外汇市场 的惯用做法 ,若一 国汇率 下跌 ,特别是由于非稳定性投机 因素引起汇率大幅度下跌 ,影 响到其 货 币的国际信誉或对 国内经 济产生不利后果 ,国家可以动用外汇储备 购进 本币 ,支持本国汇率上 升 ,使之倾 向于平衡 。若果 我国本 币汇率过 高, 则可以在 国际市场上买人外汇储备 ,同时卖出本币 ,使得 市场 上的本 币 供应量增加 ,我国人 民币的汇率便会相应的出现一定幅度下 降。 ( 二) 高额外汇储备下对我 国有诸 多不利影 响 1 .造成投资 的低效益和资金浪费 外汇储备代表着一个 国家对 国外资源的购买力 。但按 照我国 目前情 况来看 ,既没有很大进 口支付 ,也无巨大的偿还外债压力 ,外汇储备规 模却如此 巨大 ,甚至过剩 ,实质上就是 一种浪 费。外汇储备 是一种实际 资源,持有如此 巨额 的外汇储备是需要付出机会成本 的,那 也就是说相 对 于投资收益 的高额 回报来说 ,简单的利息 收益是 比较低 的。 目前美元 却不 断贬值 ,这种情况下 ,我国所获利息也是非常受影 响的 , 所 以资金 的浪费和投资的低效益不可避免。 2 .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原因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原因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外汇储备是考察一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重要指标,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体现,是充实国库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本国汇率的重要基础。

外汇储备规模过小,会危及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但是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则会影响国内的利率水平、物价水平造成通货膨胀。

同时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使国家蒙受损失,抑制经济增长。

针对当前我国持续过快增长的外汇储备现状,本文就其产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如下:一、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现状(一)中国外汇储备现状。

到2012年4月中国外汇储备累计高达3.3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稳居世界外汇储备的第一位。

高额的外汇储备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和风险,已经成为我国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

因此,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和风险对于我国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

我国外汇储备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收入;另一个方面是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流入。

首先,由经常项目的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由国际贸易和非贸易的盈余形成。

它是靠中国对外出口劳务和商品来形成的,因此它的风险比较小。

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47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7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82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27亿美元。

2012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例约为2.3%。

其次,由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净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

这部分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由国外资本净流入形成。

这部分资金的风险较大,因为它们最终都必须归还投资者。

2012年第一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499亿美元,与GDP之比为5.9%。

(三)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进一步增长,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日益凸现。

中国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率的压力。

中国外汇储备的90%投资于美国国债与机构债,收益率不超过5%。

而根据世界银行对中国120个城市1.24万家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外国在华企业的平均收益率超过22%。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其利弊分析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其利弊分析

112《商场现代化》2005年10月(中)总第446期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便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

从体制改革之后的1995年到200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从736亿美元迅速扩张到7110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将近10倍。

这在我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历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仅次于日本,居全球第二位。

一、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分析 众所周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外资吸引力的增强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因素对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偏低的人民币汇率是重要原因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时确定的8.7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有些过低。

理由有二:一是以1993年12月31日外汇调剂市场的美元汇价作为新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价本身就不合理。

因为当时我国仍处于经济过热时期,通货膨胀率高达14%左右,加之人为炒作,外汇调剂市场异常火爆,汇率严重扭曲,尽管中央银行入市干预,美元汇率仍然偏高;二是有人曾做过若干商品国内外价格的比较,在一般情况下,用1美元在美国买不到8.7元人民币在国内所购买的商品。

正是人民币汇率偏低,加之各种名目的出口补贴,极大地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中最大项目——贸易收支——连续十年顺差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

2.过度引进外资是另一原因在我国,有些地方、有些部门片面理解利用外资的含义,不论条件地滥用外资。

有些地方为引进外资竞相放宽条件,肆意降低地价,越权减免税赋,严重地扰乱了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

有的部门将引资数量作为考核下级政绩的重要指标,诱使一些单位不择手段、不讲效益,盲目引进外资。

3.国际游资的不断渗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预期资金套利几率剧增的状况下,国际游资的渗入对我国形成巨额外汇储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贸易顺差 ;汇率弹性
20世纪 90年代后期以来 ,世界范围内外汇储备水平迅速增加 , 1990年 ,世 界总的外汇储备大约是 1万亿美元 ,而截止 2006年末 ,这个数字变为 5万亿美 元 ,特别是东亚国家和地区 ,在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后 ,外汇储备的规模和 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所能解释的范围 。在全球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大背景 下 ,近些年来 ,我国外汇储备 (未含香港 、台湾 )规模不断扩大 ,逐年呈上升趋势 , 特别是自 2000年以来增长更为迅速 ,到 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 美元大关 ,达到 10663亿美元 ,全年外汇储备增加 2473 亿美元 ,到 2007 年 7 月 末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 1. 4万亿美元 ,超过万亿美元巨额储备 ,意味着我国有 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 。 同时在国际政治经济较为动荡时期 ,外汇储备的巨额增加会助长通货膨胀的风 险 ,带来宏观经济过热的压力 。因此 ,分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及其成 因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利于我们从多方面对巨额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 理 。〔1〕
1125. 3亿美元 。
表 1 1985—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单位 :百万美元 )
年 份
国际收支 总顺差
经常项目 差 额
资本和金融 项目差额
年 份
国际收支 总顺差
经常项目 资本和金融 差 额 项目差额
1985
- 2, 353
- 11, 417
8, 972
1996
31, 643
A. 货物和服务
208, 912, 147
a. 货物
217, 746, 060
b. 服务
- 8, 833, 913
B. 收益
11, 754, 607
C. 经常转移
29, 199, 241
二 、资本和金融项目
10, 036, 765
A. 资本项目
4, 0206, 650
82, 362 643, 157, 125 27, 020, 168 18, 547, 426
8, 472, 742 113, 159, 150 502, 977, 807 247, 472, 000 12, 877, 344
图 1 2003—2007年我国贸易顺差走势
资料来源 :李 :《5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再大幅攀升达 224. 5亿美元 》,新华网 , 2007年 06月 11日 。
际制造业加快向我国转移 ,以及全球经济强劲增长拉动我国出口等 。 1982 至
2004年 ,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年均增长 18% ,由 540亿美元增加到 1. 91万
亿美元 ,占 GDP的份额从 19%增加到 99%。 2005 年 ,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达
2. 42万亿美元 ,占 GDP109%。2006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更是高达 3. 33万亿
〔经济学研究 〕
《学术界 》(双月刊 ) 总第 129期 , 2008. 2 ACADEM ICS IN CH INA
No. 2 Mar. 2008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及成因分析
○许跃辉 , 陈 春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科研处 , 安徽 合肥 230059)
〔摘 要 〕超过万亿美元巨额储备 ,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 ,在一定 程度上也彰显了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 。但外汇储备的巨额增加会带来宏观经 济过热的压力 ,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 、稳定 、健康地发展 。因此如何对巨额外汇 储备进行有效管理 ,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高额外汇 储备的来源结构及其成因 ,以为我们对巨额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提供基础 。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的资料整理 。
贷 方 1, 144, 498, 935 1, 061, 681, 544 969, 682, 307
91, 999, 237 51, 239, 761 31, 577, 630 653, 276, 252 4, 102, 477 649, 173, 775 87, 285, 179
717, 771 86, 567, 408 45, 601, 579 516, 287, 017
446, 585 0
借 方 894, 632, 940 852, 769, 397 751, 936, 247 100, 833, 150 39, 485, 153 2, 378, 390 643, 239, 487
1. 直接投资
60, 265, 011
1. 1 我国在外直接投资
- 17, 829, 655
1. 2 外国在华直接投资
78, 094, 666
2. 证券投资
- 67, 557, 571
3. 其它投资
13, 309, 210
三 、储备资产
- 247, 025, 415
四 、净误差与遗漏
- 12, 877, 344
38, 675
2006
259900
249, 866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 1985—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料整理 。
10, 037
— 251—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及成因分析
表 2 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单位 :千美元 )
项 目
差 额
一 、经常项目
249, 865, 995
图 3 2001—2005年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差额
图 4 1982—2005年我国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 ( FD I净流入量 )
资料来源 :纪宝成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07—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道路的选择 》,第 329页 。
表 3 2006年 1—5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单位 :万美元 )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及成因分析
(三 )境外“热钱 ”不断涌入国内 近几年来伴随着人民币升值 ,外资正极力在寻找获利空间 ,大量热钱以各种 名目混入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不断涌入国内 ,钟伟估计每年进入中国的热 钱达上千亿美元 ,引起我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 ,并且加据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 在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 18年政策“遗产 ”作用下 ,世界游资充斥 ,而全球又 看好中国经济的背景下 ,我国结售汇顺差远大于贸易顺差 ,转移收入明显增多 , 错误与遗漏项目从流出转为流入 ,即外汇储备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从图 4 中可以看出 , 2004年以前 ,大量非 FD I资金流入中国 ,推动我国外汇储备的积累 速度不断提高 。2004年中期开始 ,非 FD I资金流入中国的规模大幅下降 。按照 传统的热钱计算方式 , 2006 年新增的 2473 亿美元外汇储备 ,剔除掉 2006 年的 1774. 7亿美元贸易顺差和 694. 68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 ( FD I)总量 ,剩余的 3. 62 亿美元为去年流入中国的全部热钱数 。2007 年 1 - 6 月份新增外汇储备 2663 亿美元 ,扣除实际使用外资 318. 89 亿美元和贸易顺差 1125. 3 亿美元 ,剩下的 1209亿美元可以看作是海外投机性资金 ,目前还在不断增加 。
长了 74%。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 17606. 9亿美元 ,比上年净增 3387. 8
亿美元 ,增长 23. 8% ,实现贸易顺差 1774. 7 亿美元 (如表 2) 。专家估计 2007年
全年顺差将超过 2500亿美元 ,甚至达到 3000亿美元 (如图 1) 。虽经过出口退
税等一系列出口调整政策的冲击 ,但我国的贸易顺差仍居高不下 。根据海关总
美元 ,同比增长 38% ,占 GDP份额达 127% ,较上年上升了 18 个百分点 。 2001
年至 2007年 6月贸易顺差为 5023亿美元 ,是 1981年至今累计贸易顺差的 78. 4%。〔2〕从表 1中 ,可以看出我国国际收支在 1987年左右开始出现顺差现象 ,经
过 20多年的发展 ,国际收支总顺差在不断扩大 。 2001 年至 2005 年 ,经常项目
顺差累计 3282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累计 2935亿美元 ,分别比“九五 ”期
间同类项目累计顺差增长 1. 8倍和 3. 7倍 。据商务部介绍 2005年我国外贸总
额达 1. 4万亿美元 ,居全球第三 ,自 2000年以来已增长三倍以上 , 2005 年贸易
顺差为 1020亿美元 。到 2006年国际收支顺差达到 2599 亿美元 ,比 2005 年增
国别 /地区
2006年 1—5月 2005年 1—5月
总计
2298855
2236642
亚洲十国 /地区
1246156
1309659
欧盟
248382
190516
北美
113498
133770
美国
97345
114170
部分自由港
536621
493002
其他
154198
109695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资料整理 。
作者简介 :许跃辉 (1958—)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科研处教授 ;陈春 (1970—)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 151—
学术界 2008. 2·学者专论
一 、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分析
(一 )贸易顺差持续增加 ,国际收支顺差总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国内储蓄大于投资的格局较为明显 ,国内制造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大 ,国
1989
- 503
- 4, 317
3, 724
2000
22400
20, 519
1, 922
1990
12, 118
11, 997
3, 255
2001
52200
17, 405
34, 7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