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氨酸、瓜氨酸和精氨酸发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鸟氨酸、瓜氨酸和精氨酸发酵

L-精氨酸(L-Arginine, L-Arg)是具有胍基的碱性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和肌酸的重要原料。精氨酸是人体和动物体的半必需氨酸,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L-鸟氨酸(L-Ornithine, L-Orn)和L-瓜氨酸(L-Citrulline, L-Cit)是精氨酸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L-精氨酸是生物体尿素循环中的一种重要中间代谢产物,临床上除作为复合氨基酸输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外,L-精氨酸及其盐类广泛用作氨中毒性肝昏迷的解毒剂和肝功能促进剂。对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对肠道溃疡、血栓形成、神经衰弱和男性无精病等症都有治疗效果。它也是配制营养支持用或特殊治疗用要素膳的重要原料。

第一节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节机制

一、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的相互转化

图12-l 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的结构

从结构(见图12-1)上看,鸟氨酸虽与谷氨酸都是五碳酸,但是鸟氨酸却是一羧基二氨基的氨基酸。如果在鸟氨酸末端氨基的氮上接上氨甲酰基,则生成瓜氨酸。瓜氨酸经过精氨琥珀酸,将瓜氨酸的酮基转换成亚氨基,则成为精氨酸。当然,精氨酸放出尿素,就转变为鸟氨酸。

因此,鸟氨酸、瓜氨酸和精氨酸的生物合成,可认为是从谷氨酸出发,逐步合成鸟氨酸、瓜氨酸和精氨酸,从而组成以精氨酸为最终产物的不分支代谢途径。但是,如果精氨酸发生分解,放出尿素,则生成鸟氨酸。这样在代谢途径上,就使所谓的终产物精氨酸与鸟氨酸相衔接,形成一个循环,即尿素循环或鸟氨酸环(图12-2)。

图12-2 尿素循环

二、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节机制

从谷氨酸经鸟氨酸、瓜氨酸生物合成L-精氨酸,由八个酶催化的反应组成(见图12-3),第一步和第五步反应因微生物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谷氨

酸N-乙酰谷氨乙酰谷氨酸磷酸

乙酰谷氨酸半醛

N-乙酰鸟氨

鸟氨酸

精氨酰琥

NADPH

NADP

×

α-酮

瓜氨

门冬氨

×

氨基甲酰磷酸

×

×

精氨酸

反丁烯二酸

I

型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

谷氨酸N-乙酰谷氨酸N-乙酰谷氨酸磷酸

N-乙酰谷氨酸半醛

N-乙酰鸟氨酸

精氨酰琥珀酸精氨酸

×

×

×

×

⑴⑵

鸟氨酸

瓜氨酸

×

⑺⑻

×

反馈抑制×阻遏×可能存在的阻遏

II型谷氨酸产生菌、酵母菌

×

图12-3 L-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及调节机制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微生物由图12-3 I的途径合成L-精氨酸,称为I型途径。谷氨酸产生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由图12-3 II的途径合成L-精氨酸,称为II途径。两种途径的区别在于I型途径由谷氨酸生成N-乙酰谷氨酸,由N-乙酰鸟氨酸生成鸟氨酸,分别由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和N-乙酰鸟氨酸酶催化;而II型途径由谷氨酸合成N-乙酰谷氨酸,由N-乙酰鸟氨酸生成鸟氨酸,是由N-乙酰谷氨酸和乙酰鸟氨酸乙酰基转移酶共轭反应催化,即II型途径中有一个从谷氨酸到鸟氨酸的循环反应。

由于微生物合成L-精氨酸的途径不同,故其合成的调节机制也不同。具有I型合成途径的大肠杆菌等,其生物合成途径的第一个酶,即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受到精氨酸的反馈抑制,其途径上催化八步反应的酶的合成都受到精氨酸的阻遏。具有II型途径的谷氨酸产生菌等,其生物合成的第二个酶,即N-乙酰谷氨酸激酶受到精氨酸的反馈抑制,其合成途径中各步酶的合成,大部分受到精氨酸的阻遏。

第二节鸟氨酸和瓜氨酸发酵

一、鸟氨酸发酵

1.由谷氨酸产生菌发酵生产鸟氨酸

S. Udaka等(1957年)把谷氨酸棒杆菌的瓜氨酸缺陷(Cit-)突变株,在限量精氨酸的培养基中培养,成功地积累了大量的鸟氨酸,其产量高达36%(对糖分子收率)。该突变株缺失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阻断了瓜氨酸、精氨酸的生成,这就解除了精氨酸对N-乙酰谷氨酸激酶的反馈抑制,也就使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的底物——鸟氨酸大量积累。

Kinoshita等发现由谷氨酸棒杆菌选育精氨酸营养缺陷突变株,可高产L-鸟氨酸。当L-精氨酸亚适量时,10%葡萄糖可产L-鸟氨酸25g/L。

陈宁等以谷氨酸棒杆菌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多次诱变,定向选育出一株鸟氨酸生产菌A 1157,其遗传标记为Arg-+D-Arg r+SG r,并能耐受高浓度糖。该菌株切断了由鸟氨酸向精氨酸的代谢途径,并解除了精氨酸对鸟氨酸合成酶系的反馈调控,从而可以大量积累鸟氨酸。

采用乳糖发酵短杆菌、柠檬酸节杆菌等的精氨酸缺陷突变株,均可在限量供给精氨酸的培养基中大量积累L-鸟氨酸(见表12-1)。

表12-1 L-鸟氨酸产生菌遗传标记及产量

菌株遗传标记底物L-鸟氨酸(g·L-1)

乳糖发酵短杆菌柠檬节杆菌

枯草杆菌

谷氨酸小球菌Arg-

Arg-

ArgHx r、TRA r

Arg-、ArgHx r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62

40

35

48

注:ArgHx—精氨酸氧肟酸,TRA—1,2,4-三唑-3-丙氨酸

2.由其它菌株的突变株生产鸟氨酸

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气杆菌、变形杆菌(Proteus reftgeri)的精氨酸缺陷型(Arg —)菌株,在适当培养条件下,可由葡萄糖发酵生产鸟氨酸。另外,解烃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 hydrocarbodastus)和石蜡节杆菌(Arthrobacter paraffineus)的Arg—菌株,可以在以正石蜡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中生产鸟氨酸。

洁白链霉菌(Streptomyoes virginiae)的赖氨酸和硫胺素双重缺陷型菌株,在适当条件下,可由糖质生产10g/L的鸟氨酸。

3.发酵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