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12.《唐诗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习题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愿而归的句子是: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二、赏析简答题: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5、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赏析简答题: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部编版八上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部编版八上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班级:姓名:期中前古诗词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6、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7、龟虽寿/曹操8、赠从弟(其二)/刘桢9、梁甫行/曹植期中后古诗词24.诗词五首10、饮酒(其五)/陶渊明11、春望/杜甫12、雁门太守行/李贺13、赤壁/杜牧1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课外古诗词诵读1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16、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17、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18、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唐·崔颢【原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1.首联两句话是仙人骑鹤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铺垫。

部编版八上全册古诗词赏析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部编版八上全册古诗词赏析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古诗词赏析习题及答案解析班级:姓名:资料内容:【原诗】【翻译】【精品习题及答案】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期中前古诗词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6、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7、龟虽寿/曹操8、赠从弟(其二)/刘桢9、梁甫行/曹植期中后古诗词24.诗词五首10、饮酒(其五)/陶渊明11、春望/杜甫12、雁门太守行/李贺13、赤壁/杜牧1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课外古诗词诵读1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16、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17、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18、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选择题: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精品习题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精品习题

部编版八上第12课唐诗五首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二、选择题: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侧重细致刻画。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所描绘的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可能意味着静谧、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孤独、冷清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与外物的反映。

D.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

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们归家的喜悦,都冲淡不了诗人心头的忧郁。

诗人感觉自己虽身处陶渊明般的境地,却与之若即若离,只好向前贤那里寻找慰藉,放声高歌,怀念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齐。

2.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王绩是初唐诗人,性情简放,曾三仕三隐。

唐贞观元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

2019年部编版语文八上13课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

2019年部编版语文八上13课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

黄鹤一去
,。
3、《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诗句是:
黄鹤一去


4、《黄鹤楼》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
晴川历历


5、《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日暮


6、 晴川历历

两句使用了叠词的修辞,描绘了江上美景,这繁荣之景也反衬出诗人 清冷的思乡之情。
7、 日暮
征蓬


8、《使至塞上》中既言事,又写景,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 子是;
征蓬


9、《使至塞上》中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 在一起,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大漠


1、《黄鹤楼》中既融入了仙人乘鹤的传说,又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 的诗句是:
昔人


2、《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描绘黄鹤楼远景,抒发诗人对岁月 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是:
1、《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
相顾


2、《野望》中点明“望”的时间、地点的诗句是:
东皋


3、《野望》中描绘了恬静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树树


4、《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
树树


5、《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
牧人


6、《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
征蓬 ,

3、《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描写塞外奇特壮丽 的风光,诗句是: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2.《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答案解析】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唐·崔颢【原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1.首联两句话是仙人骑鹤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铺垫。

八年级上册语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理解性默写一、古诗词《野望》1.王绩《野望》中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王绩《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崔颢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

6.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由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上】1、首联描述了仙人骑鹤的传说,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

虚实相生,神秘感十足。

2、颔联中的“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颈联写出晴川草树和满洲景致,却反衬出清冷的思乡之情。

是以荣景显伤情。

4、尾联展示了黄鹤楼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烟波与愁绪交融,使诗歌回到开头的渺茫境界。

主旨】本诗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与思乡的情怀,通过对黄鹤楼及周围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愁思之情。

1、《渡荆门送别》描绘了诗人离开故乡,远行他乡的情景,表现出诗人的豁达和追求的诗句是: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通过对江山美景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的豁达情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诗中的“飞天镜”和“海楼”是比喻诗人眼前的月亮和远方的云层,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江山秀丽的景色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XXX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诗中的“渡荆门”是指XXX离开故乡的地方,也是诗中表达离别之情的关键词汇的诗句是: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1.XXX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明确了出发地和目的地:离开远离荆门,前往楚国游玩。

2.XXX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通过“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广阔开阔的景象。

3.XXX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用“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句诗句表达了他奇思妙想的特点。

4.XXX在《渡荆门送别》中,借用故乡的水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他说“我仍然珍爱故乡的水,即使在万里之外也会想念它。

”5.XXX的《钱塘湖春行》描绘了春日西湖美景,他用“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XXX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这句诗句来描绘美景。

理解性默写:1.诗人通过描述早春的XXX活动来传达春天的消息和自己的喜悦之情,他写道:“几处早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上《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上《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上《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附答案)课后巩固·拓展·提升一.理解性默写(先不翻书,看看能否拿下来,先默写一遍,让同学帮忙挑错别字,再订正)(一)野望(王绩)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二)黄鹤楼(崔颢)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

2.崔颢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

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三)使至塞上(王维)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4.《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

(四)渡荆门送别(李白)1.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

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

5.《渡荆门送别》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理解默写[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理解默写[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理解默写[答案]12《唐诗五首》理解默写侣俸中学陶鸿中1、《野望》/王绩(1)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2)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诗中交代牧人猎者遂愿而归,收获颇丰的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崔颢(1)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诗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4)诗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使至塞上》/王维(1)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的两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笔力苍劲,意境雄浑的两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渡荆门送别》/李白(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化静为动,用游动的视觉描写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八上语文13课 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练习及答案

八上语文13课 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练习及答案

(1)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

(2)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

(3)诗中交代牧人猎者遂愿而归,收获颇丰的诗句:,。

④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

2、《黄鹤楼》/崔颢(1)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

②诗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

3、《使至塞上》/王维(1)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的两句:,。

(2)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

(3)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5)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笔力苍劲,意境雄浑的两句是:,。

4、《渡荆门送别》/李白(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

(2)化静为动,用游动的视觉描写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

(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

(4)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2)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3)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

(4)描写所见早春景象的句子是:几,。

,。

(1)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2)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诗中交代牧人猎者遂愿而归,收获颇丰的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④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崔颢(1)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②诗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古诗文默写练习-带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古诗文默写练习-带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古诗文默写练习-带答案1.默写。

(1),山山唯落晖。

(《野望))(2)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3),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4)山随平野尽,。

(《渡荆门送别》)(5)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6)此物何足贵?。

(《庭中有奇树》)(7),志在千里。

(《龟虽寿》)(8)冰霜正惨凄,。

(《赠从弟(其二)》)(9)柴门何萧条,。

(《梁甫行》)(10)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1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

《国风·王风·黍离》【答案】树树皆秋色烟波江上使人愁征蓬出汉塞江入大荒流浅草才能没马蹄但感别经时老骥伏枥终岁常端正狐兔翔我宇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谓我何求【详解】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理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本题中应注意“愁、蓬、塞、蹄、骥、枥、翔”这几个字的写法。

2.默写。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3),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4),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5),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6)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7)?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8),寄身于草野。

(曹植《梁甫行》)【答案】徙倚欲何依芳草萋萋鹦鹉洲萧关逢候骑仍怜故乡水馨香盈怀袖壮心不已岂不罹凝寒剧哉边海民【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本题中的“徙倚、萋萋、萧关、候骑、馨、盈、袖、罹、哉”等字容易写错,要加强注意。

3.默写填空。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国恒亡。

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1.《使至塞上》中写出描写边塞雄起壮美景象的“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2.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

3.《黄鹤楼》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是:?。

4.《渡荆门送别》中抒发作者思乡深情的诗句是:,。

5.春天万物复苏,绿草悠悠,百花齐放,我们可以引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句子“,”来描述这种花草美景。

6.《饮酒(其五)》中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

7.《春望》中表达伤感别恨,用拟人手法所写的对偶句是:,。

8.《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形势危急的紧张气氛的诗句是:,。

9.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诗句是:,。

10.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画面的句子是:,。

11.《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达诗人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12.《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句子是:,。

13.曹植的《梁甫行》中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衬托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恐惧与凄楚的诗句是:,。

14.《庭中有奇树》中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的句子是:?。

15.晏殊在《浣溪沙》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16.欧阳修《采桑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的句子是:,。

,。

17.《相见欢》中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

18.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

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 仍念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7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0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2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13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14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1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6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17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18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八上《野望》《使至塞上》《黄鹤楼》《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古诗阅读题

八上《野望》《使至塞上》《黄鹤楼》《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古诗阅读题

《唐诗五首》考题集锦1.阅读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分)(3)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B.两联均用语清新,不事雕球,且对仗工整。

C.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

D.两联景中含情,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C.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2.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各题。

(共5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具体说说诗人是怎样借边关的景色来抒发内心情感的。

(3分)答:(2)四季轮回、春去冬来,诗人生发了许多感慨,留下不少经典的诗歌作品。

请你从“春”“夏”“秋”“冬”中任选一季,写出你印象深刻的两句诗:①“。

”②“”。

(使用《使至塞上》中的诗句不得分,允许有两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分)3.阅读《使至塞上》,回答下列各题。

(共7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在“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中,作者是怎样借助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3分)答:(2)发挥想象,说说诗中画线句描绘出了怎样一幅画面?(2分)答:(3)“雁”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可以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永不褪色的亲情;可以把雁视为传递音讯的“使者”;可以用雁来表达雄浑悲壮或凄苦伤悲的审美感受……下列选项中,把雁作为传递音讯“使者”的一项是()(2分)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八上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题含答案

八上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题含答案
__”的动景。
18、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
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 是:__高__峰__入_云__,_清__流__见__底___。 19、《答谢中书书》中用“__夕__日__欲__颓__,_沉__鳞__ _竞_跃___”描绘了傍晚时分鱼跃水中的情景。
20、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染出一个
13、刘桢《赠从弟》(其二)中展示松柏意态从 容、坚贞志节的诗句是:_冰__霜__正__惨__凄___,_终__岁__ _常_端__正___。
14、曹植《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
草丛林木中的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 情的句子是:_剧__哉__边__海__民___,__寄__身__于_草__野___。
名的机遇,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的两句 是:__东__风_不__与__周__郎__便__,_铜__省__春__深__锁__二__乔___。
32、《赤壁》中蕴含机遇弄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东 __风__不__与__周__郎__便___,_铜__雀__春__深__锁__二__乔___。 33、李清照《渔家傲》中的“_天__接__云__涛__连__晓__雾_, 星 __河__欲__转__千__帆__舞___”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似梦似
43、《富贵不能淫》中,孟子认为“大丈夫” 的正确做法是:_居__天__下__之__广__居___,__立__天__下_之__ _正_位___,行__天__下__之__大__道____;“大丈夫”对待理 想抱负的态度是:_得__志___,__与__民__由__之__;_不__ _得_志____,_独__行__其__道___;“大丈夫”的操守应 该是:_富__贵__不__能_淫___,_贫__贱__不__能__移___,威__武__不__ _能_屈___。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一、背诵默写(课内)1.《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课外)1.《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2.《龟虽寿》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选择题、理解性默写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选择题、理解性默写

12.《唐诗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选择题: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侧重细致刻画。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所描绘的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可能意味着静谧、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孤独、冷清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与外物的反映。

D.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

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们归家的喜悦,都冲淡不了诗人心头的忧郁。

诗人感觉自己虽身处陶渊明般的境地,却与之若即若离,只好向前贤那里寻找慰藉,放声高歌,怀念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齐。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选择题、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选择题、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12.《唐诗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习题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选择题: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侧重细致刻画。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所描绘的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可能意味着静谧、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孤独、冷清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与外物的反映。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选择题、简答题【部编版八上】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选择题、简答题【部编版八上】

12.《唐诗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题型:【选择题】【简答题】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一、选择题: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侧重细致刻画。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所描绘的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可能意味着静谧、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孤独、冷清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与外物的反映。

D.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

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们归家的喜悦,都冲淡不了诗人心头的忧郁。

诗人感觉自己虽身处陶渊明般的境地,却与之若即若离,只好向前贤那里寻找慰藉,放声高歌,怀念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齐。

【解析】B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静态。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是动态。

2.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王绩是初唐诗人,性情简放,曾三仕三隐。

唐贞观元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

B.王绩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来重要贡献。

《野望》是其代表诗作,也是现存较早的五言绝句。

C.诗人对陶渊明是比较仰慕的,但他的归隐,不如陶渊明那么彻底;对田园生活,也不如陶渊明那么热爱,总笼罩着一种落寞和苦闷的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唐诗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
12.唐诗五首
1、野望/王绩
2、黄鹤楼/崔颢
3、使至塞上/王维
4、渡荆门送别/李白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
【原诗】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一、理解性默写:
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赏析简答题:
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5、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黄鹤楼唐·崔颢
【原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理解性默写:
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崔颢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赏析简答题: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一、二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4、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

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
答: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6、“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答: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

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

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3、《使至塞上》王维
【原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一、理解性默写:
汉塞,归雁入胡天。

3、由范仲淹《渔家傲》中写边塞景象的句子“长烟落日孤城闭”,可以使人联想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
5、《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赏析简答题:
4、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
4、《渡荆门送别》李白
【原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一、理解性默写:
1.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赏析简答题:
1、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2、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4、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原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一、理解性默写:
1、抓住早春特点,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二、赏析简答题:
1、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
答: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的喜爱之情。

2、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3、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准确地描绘出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4、品读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