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且”与“或”在翻译推理中的运用
省考备考之如何应对且和或
如何应对“且”和“或”宁夏华图王丹在题目中存在“且”和“或”这两类词的题目也属于翻译推理类题目的另一种形式,对于存在这两类关联词的题目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一、“且”和“或”何时为真对于“且”命题,如果命题为真,则且前后内容必须全为真;对于“或”命题,如果“或”前后任意一个内容为真(包括两个内容都为真),命题都为真。
二、“且”和“或”何时为假对于“且”命题,“且”前后任意内容为假,命题为假;对于“且”命题,“且”前后任意内容为假,命题为假。
三、等价命题/摩根定律①非(A或B)等价于非A且非B②非(A且B)等价于非A或非B口诀:负号进去,且变或,或变且四、否定肯定式对于命题A或B,如果给出已知条件非A,则能推出B成立;如果给出已知条件非B,则能推出条件A成立。
注:与且用法相同的替代关联词:和、还、也、又、并且、但是。
与且用法相同的替代关联词:或者…或者…、…和…至少一个。
五、例题讲解:【例题1】如果甲犯了A款罪或B款罪,那么他一定逃跑。
可事实上他主动提供了一些假的信息,并接受了审查人员的询问。
以下哪项是上面情况的可靠结论?()A. 提供假信息是违法的B. 提供假信息的原因是逃避罪责C. 甲没有犯A、B两款罪D. 如果甲没有犯A款罪就一定犯了B款罪【解析】根据题目翻译得到:A或者B→逃跑,实际情况是他提供了虚假信息,并接受了审查员的询问,说明没有逃跑,对推出符号后面的内容进行否定,能够得到并非(A或B),根据等价命题,并非(A或B)等价于非A且非B,也就是甲两款罪都没有犯,正确选项为C 选项。
【例题2】“小孙并非既会游泳又会打网球。
”根据以上表述,下列哪项断定必然为真?()A.如果小孙不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会游泳B.如果小孙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不会游泳C.小孙既不会游泳,也不会打网球D.小孙会游泳,但不会打网球【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得到:“并非(游泳且网球)”等价于“非游泳且非网球”根据否定肯定式,否定命题或的前后任意一个内容,都能得到另一个内容的肯定,即“游泳→非网球”或“网球→非游泳”,B选项符合题意,C、D选项中的“也”和“但”与且表达的意义相同,正确答案为B选项。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详解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详解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题型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还对考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常见的逻辑推理题型。
一、翻译推理翻译推理是逻辑推理中的基础题型,主要涉及对题干中逻辑关系的准确理解和翻译。
例如,常见的逻辑关联词“如果……那么……”“只有……才……”等,需要考生将其翻译为相应的逻辑表达式。
然后根据推理规则,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在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练掌握各种逻辑关联词的翻译方法,比如“如果 A 那么B”翻译为“A→B”,“只有 B 才A”翻译为“A→B”。
其次,要牢记推理规则,如“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等。
二、集合推理集合推理与翻译推理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是通过对题干中条件的翻译和推理来得出结论。
但集合推理更多地涉及集合概念和关系的判断。
例如,“所有的 S 都是P”“有的 S 是P”“有的 S 不是P”等表述,需要考生清晰地理解其包含的范围和逻辑关系。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集合推理的特有规则和推理方法,避免出现错误。
三、真假推理真假推理的题目中会给出若干个论断,并且告知这些论断中有真有假。
考生需要通过分析这些论断之间的关系,找出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从而判断出各个论断的真假情况。
矛盾关系是真假推理中的关键,例如“A 是”与“A 不是”就是一对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
通过找出矛盾关系,再结合题干中的其他条件,就能够逐步推断出各个论断的真假。
四、分析推理分析推理题通常会给出一组人物、物品或事件,以及相关的条件和信息,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条件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这类题目可以采用排除法、代入法、假设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解题。
在解题时,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对条件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运用,逐步缩小答案的范围,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归纳推理归纳推理要求考生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归纳总结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剖析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剖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对于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掌握逻辑推理的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最基础的部分。
它是指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甜的”“有的花是红色的”等等。
在直言命题中,我们需要理解“全称肯定”“全称否定”“特称肯定”“特称否定”这四种基本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当关系。
比如,“所有的 S都是P”和“有的 S 不是P”是矛盾关系,“所有的 S 都不是P”和“有的 S是P”也是矛盾关系。
通过对直言命题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推理和判断。
例如,已知“所有的公务员都要遵守纪律”为真,那么“有的公务员不遵守纪律”就一定为假。
二、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多个命题同时成立的情况。
比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联言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其组成部分的真假。
只有当所有组成部分都为真时,整个联言命题才为真。
如果其中有一个部分为假,那么整个联言命题就为假。
在解题时,我们要注意关联词,如“并且”“既……又……”“不但……而且……”等,通过这些关联词来判断是联言命题,然后根据其真假规则进行推理。
三、选言命题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是指几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成立,比如“小明或者喜欢数学,或者喜欢语文”。
其真假规则是只要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整个命题就为真。
不相容选言命题则是指几个命题有且只有一个成立,比如“今天要么是晴天,要么是阴天”。
对于选言命题,我们要准确判断是相容还是不相容,然后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推理。
四、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它是指一种条件关系的命题。
常见的假言命题有“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
比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会湿”“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公务员考试行测必考必会:翻译推理
公务员行测必考必会:翻译推理华图教育赵虹翻译推理是每年国联、联考的必考题目,至少一题,近几年的命题趋势是综合性越来越强。
不仅仅会单独考查翻译推理,而且翻译推理还会与真假推理和论证题目一起考查,那么接下来我们首先分析一下翻译推理题目的变形考法。
1.翻译推理自身变形以往的翻译推理题很正统,找到推理起点按照推理规则可以很容易做出答案,但是12年国考的翻译推理题却有一些创新,题目中没有给出推理起点,而是从结论往前推,找起点是什么。
【例题1】(2012-国考-112)某高校外语教研室新招进五位外语老师,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并且满足以下条件:(1)如果小钱教德语,那么小孙不教俄语 (2)或者小李教德语,或者小钱教德语 (3)如果小孙不教俄语,那么小赵不教法语 (4)或者小赵教法语,或者小周不教英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以得出“小李教德语”的结论?A.小孙不教俄语B.小钱教德语C.小周教英语D.小赵不教法语【答案】C【解析】首先可把题目条件翻译为:(1)钱德→孙¬俄(2)李德或钱德(3)孙¬俄→赵¬法(4)赵法或周¬英。
题目中要求得出“李德”,“李德”这个条件只在第二句话中出现,那么也就是要得到“李德”必须首先怎么样,即思维反向思考。
“或”表示至少其一可以其二,要保证其一一定成立,那么就要排除其它可能性,也就说我们要得到“李德”那么首先“钱¬德”,那么接下来接着向前找。
要得到“钱¬德”在第一句话中出现,要否前先否后,所以“孙俄”。
要得到“孙俄”,在第三句中出现,依旧要否前先否后,所以得到“赵法”。
同样保证“或者”当中的一个一定成立,那么就要排除其它可能性,也就是要得到“赵法”就必须“周英”。
所以选择C。
通过上面题目以及以往题目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翻译推理的命题趋势,翻译推理题目掌握简单知识点不足以解决所有考试题目,那么我们总结一下翻译推理的自身变形。
行测答题技巧:翻译推理题
行测答题技巧:翻译推理题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公务员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出行测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大家虽然没必要相信秒杀的神奇,但是,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对大家还是有帮助的!当我们翻译推理的时候,有些题目当中既出现“如果…那么…”、“只有…才…”或其替代形式,又出现“或”、“且”这样的关联词,但是不能把两类关联词联系起来,鲁滨逊定律就能很好的把两类关联词联相互转化系起来。
鲁滨逊定律:A→B等价于(—A或B)当题目中同时存在推出关系和或关系的情况下就可以利用鲁滨逊定律分析题干信息。
下面以几道例题为例进行讲解。
【例题1】滨海市政府决定上马一项园林绿化工程,政府有关部门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就特色树种的选择问题形成如下几项决定:(1)樟树、柳树至少选择一样;(2)如果不种桂树,那么就要种雪松;(3)如果种柳树,那么就要种桃树;(4)桃树、雪松至少要舍弃一样。
据此,可以推出该市应选择的特色树种是()A.柳树或者桃树B.樟树或者桂树C.雪松或者柳树D.雪松或者樟树【解析】本题所出现的4个条件中既有推出关系,又有或关系,要想把条件联系到一起,需要用到鲁滨逊定律。
4个条件分别是:①樟树或柳树(非樟树→柳树);②非桂树→雪松;③柳树→桃树;④非桃树或非雪松(桃树→非雪松)。
可得到:非樟树→柳树→桃树→非雪松→桂树。
选项A:柳树或者桃树等价于非柳树→桃树,不符合柳树→桃树。
选项B:樟树或者桂树等价于非樟树→桂树,与题干信息相符。
选项C:雪松或者柳树等价于非雪松→柳树,不符合柳树→非雪松。
选项D:雪松或者樟树等价于非雪松→樟树,不符合非樟树→非雪松。
故正确选项为B选项。
【例题2】某高校外语教研室新招进五位外语老师,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并且满足以下条件:(1)如果小钱教德语,那么小孙不教俄语(2)或者小李教德语,或者小钱教德语(3)如果小孙不教俄语,那么小赵不教法语(4)或者小赵教法语,或者小周不教英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以得出“小李教德语”的结论?A.小孙不教俄语B.小钱教德语C.小周教英语D.小赵不教法语【解析】本题所给四个信息分别是:①钱教德→非孙教俄②李教德或钱教德等价于非李教德→钱教德③非孙教俄→非赵教法④赵教法或非周教英等价于非赵教法→非周教英根据四个信息得到:非李教德→钱教德→非孙教俄→非赵教法→非周教英根据问题要想得到“小李教德语”的结论,根据推理方法: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解答方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解答方法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其中逻辑推理题型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棘手。
掌握有效的解答方法对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几种常见的逻辑推理题型及其解答方法。
一、翻译推理题翻译推理题通常给出一些条件和结论,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中的逻辑关联词,并将其转化为逻辑表达式。
常见的逻辑关联词及其翻译规则如下:1、“如果……那么……”:翻译为“前推后”,即“如果 A 那么B”翻译为“A→B”。
2、“只有……才……”:翻译为“后推前”,即“只有 A 才B”翻译为“B→A”。
在进行推理时,要熟练运用“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的推理规则。
例如:如果下雨,那么地面会湿。
已知下雨了,根据“肯前必肯后”,可以得出地面会湿的结论;如果已知地面没湿,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得出没有下雨的结论。
二、集合推理题集合推理题主要涉及集合之间的关系。
要善于运用集合的包含、交叉、全异等关系来解题。
常见的推理规则有:1、所有的 A 都是 B ,可以推出有的 A 是 B 。
2、有的 A 是 B ,推不出所有的 A 都是 B 。
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有的”的范围,以及集合之间的包容和排斥关系。
比如:班级里所有男生都喜欢运动,那么可以推出班级里有的男生喜欢运动;但如果只知道班级里有的男生喜欢运动,不能得出所有男生都喜欢运动的结论。
三、真假推理题真假推理题给出若干论断,其中有真有假,要求判断出真话和假话的情况。
解题的关键是找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
矛盾关系必定一真一假,反对关系“两个有的,必有一真;两个所有,必有一假”。
例如:“甲说:我是对的;乙说:甲是错的”,甲和乙的话就是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
四、分析推理题分析推理题通常给出一些人物、事件或物品等信息,要求根据条件进行匹配和推理。
解题方法可以采用排除法、最大信息法、假设法等。
公考:翻译推理中的“且”与“或”
翻译推理中的“且”与“或”翻译推理是逻辑判断模块中的一种题型。
这类题型的特征是题干和选项所给的信息中包含了逻辑关联词,要求我们按照推理规则找出一个可以推出的选项。
所谓翻译推理就是根据题干的逻辑关联词来做翻译,并根据推理规则来确定哪个选项可以推出,哪个选项不能推出。
因此,对于基本的翻译公式和推理规则我们是需要牢牢记在心里的。
一、“且”的含义“且”表示的关系是两者同时成立,如果有一项是错的,整个命题均为假。
常见的关键词有:A并且B;不仅A,而且B;虽然A,但是B。
但凡能够表示二者同时成立的关键词,我们都翻译成“A且B”。
二、“或”的含义“或”表示的关系是两者至少有一个成立,如果有一项是对的,整个命题均为真。
常见的关键词有:或者A,或者B;A和B至少一个……;不是A,就是B。
但凡能够表示二者至少一个为真的关键词,我们都翻译成“A或B”。
三、否一推一所谓“否一推一”,就是指在或关系为真的情况下,一项确定为假,那么另一项就一定为真。
例:今天我或者吃火锅,或者吃烤肉。
事实上,我并没有吃烤肉,那么我一定吃了火锅。
四、德摩根定律所谓“德摩根定律”,就是“或”关系与“且”关系的等价转换。
(1)–(A且B)= –A或–B(2)–(A或B)= –A且–B真题示例(2014吉林)或者被告是有罪的,或者他是疯子;如果他有罪,则他应当被处死;如果他是疯子,则他应该永远接受住院;如果证据不够有力,则被告不应该被处死。
现知,证据不够有力,那么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推知:A.被告应该被处死B.被告是有罪的C.被告应该永远接受住院治疗D.被告既无罪又不是疯子解题思路:此题正确答案为C。
题干中每一句话都包含了关联词组合,因此翻译结果为:①有罪或疯子;②有罪→处死;③疯子→住院;④-有力→-处死;⑤-有力。
因此,根据逆否等价和否一推一的推理规则,可知C选项可以推出。
希望大家掌握好翻译推理的关键词翻译还有基本的推理规则的解题技巧,这样才能又快有准的解题。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之解题原则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之解题原则在河南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考试题型中,类比推理题是考生们做起来比较轻松的一类题型。
它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难度不高,耗时较短,能为考生节省下不少时间去解其他难题,进而提高整个行测的分数。
然而,要想把这类题做得完全正确也不是那么容易,考试中能在2018年河南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类比推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了解掌握技巧,更加需要功夫用在平时的知识积累。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这里为大家总结有关类比推理的解题原则,仅供参考。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类或两个事物之间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所作出的一种推断。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题干在逻辑关系上为贴近或相似的词语。
公务员考试的类比推理的题型主要有三种:两项式、三项式和括号式。
两词型即出现两个词,体现为A:B样式;三词型即出现三个词,表现为A:B:C样式;填空型也就是所谓的A对于()相当于B对于()。
这几种题型是河南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出现的。
解题原则1.相似性大原则类比推理的实质,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推理,也就是说,当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多,类比对象的相同属性越多,意味着在类与类的关系中就越接近,联系越紧密,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因此在类比推理的过程中,我们要选择优的选项,也就是相似性越大的选项。
【1】绿豆:豌豆A.杯具:餐具B.杨树:柳树C.鲤鱼:鲫鱼D.香瓜:西瓜答案:D。
解析:绿豆和豌豆的联系有很多,同是植物,同是吃的,同是圆形等等,所以能够与之都匹配上的只有D选项,匹配层次多,逻辑关系近,构成相似性大。
2.先横后纵原则横向比较,就是先看题干词语之间的关系,再看选项词语之间的关系分别得规律;纵向比较,就是看题干词语与选项词语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规律。
做题的时候,一般先横向找规律,如果找不到横向规律或者横向规律不能选出的答案时,再找纵向规律。
有些题目需要横向规律与外部规律相结合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公务员考试 02.行测逻辑判断:且命题和或命题知识点详解
1.联言命题的翻译推理(1)表现形式:p且q♦联言命题反映的是若干种情况或者性质同时存在(2)常用联结词表示并列关系:且、和、都、既...又...表示递进关系:不但...而且...、甚至、还表示转折关系:虽然...但是...、然而、却联言命题的推理规则:肯定一个联言命题,则可以分别肯定每个支命题,即(p且q)→p,(p且q)→q。
举例说明:在年底评优活动中,小张或小王获得最佳员工奖。
那么:小张获得员工奖→小王没有获得员工奖,小王获得员工奖→小张没有获得员工奖【例题】在一次班会上,老师问大家:“成功的心态应该是怎样的?”郑磊说:“要不断的努力,活到老学到老。
”刘连说:“要保持知足的心态,肯定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
老师说:“你们的观点都是好的,结合起来才准确:成功的心态既要不断努力,也要知足常乐”。
根据老师说法不能推出的是()。
A.郑磊和刘连的观点都不全面B.一个具有知足常乐心态的人,可能是具有成功心态的人C.一个具有成功心态的人,必定是具有不断努力心态的人D.不断努力的心态和知足常乐的心态同等重要【解析】“成功的心态既要不断努力,也要知足常乐”可翻译为:成功的心态→努力且知足。
A项,“你们的观点都是好的,结合起来才准确”说明郑磊和刘连的观点都不全面,可以推出,排除;B项,知足→可能有成功的心态,肯定原命题的部分后件,只能得出可能性的前件,故可以推出,排除;C项,成功的心态→努力,肯定原命题的前件,可以得出后件即“努为且知足”,则“努力”这一支命题也必为真,故C项可以推出,排除;D项,题干中并未提到努力和知足这两种心态的重要性问题,所以不能推出,当选。
2.选言命题的翻译推理(1)相容选言命题♦概念:事物若干种情况或性质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命题,p 或者q♦翻译:p或q翻译为:-p→q或者-q→p♦常用关联词:...或者...、可能...也可能...、也许...也许、至少有一个【例题】苗苗是某少儿舞蹈班的学生,她喜欢民族舞。
行测答题技巧:逻辑推理题中的“或”字
行测答题技巧:逻辑推理题中的“或”字“或”所表达的逻辑含义是至少有一个,我们以A或B为例。
当A或B为真的时候,所蕴含的意思就是A、B两者之间至少有一个是存在的。
此时共有三种情况,分别是A且-B、-A且B、A且B。
当这三种情况中有任意一种情况存在时候,A或B 都是成立的。
当A或B为假的时候,就只有一种情况,也就是-A且-B,也就是说A 和B都是假的,那么A或B就为假。
我们来考虑下面一种情况:当A或B为真的时候,如果A为假,那么B是真是假呢?只有一种情况,B一定是真的。
我们来看,A或B为真,就是说A或B至少要有一个是为真的,现在如果告诉我们其中一个是假的了,那么另外一个必然要是真的,才能保证A或B成立;如果A已经是假的,B也是假的话,此时A或B就不成立了。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或”字关系的否定肯定式,也即当A或B成立时,否定其中任何一项,那么另外一项一定是真的。
用逻辑式子来表示:A或B为真,可以得到-A→B。
这是一个一定成立的逻辑关系,其原理就是“或”字的内在逻辑含义。
我们来看一道例题,学习一下否定肯定式的用法。
【例】“小孙并非既会游泳又会打网球”根据以上表述,下列哪项断定必然为真?A.如果小孙不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会游泳B.如果小孙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不会游泳C.小孙既不会游泳,也不会打网球D.小孙会游泳,但不会打网球【解析】B。
由题干信息翻译可得:-(游泳且打网球),根据德摩根等价定律可得,-游泳或-打网球。
题干已经告诉我们这个命题是真的,也就是说-游泳或-打网球为真。
要求我们由此推出一个一定成立的,根据“A或B”关系的特点,我们并不知道A、B两者究竟谁为真谁为假,但是根据我们的否定肯定式,我们可以知道,在A或B成立的情况下,否定其中一个是可以得到另外一个的。
结合此题,-游泳或-打网球为真,如果否定其中一项-打网球,也就是打网球,那么就一定可以得到另外一项-游泳成立,也即打网球→-游泳。
结合选项来看,B选项是正确的,因此此题答案是B选项。
国行测备之判断中的“且”关系.doc
2018年国考行测备考之判断中的“且”关系备考2018年国考,在逻辑学中有一个特别高深的词,叫联言命题,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要求此命题出现时所有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结果才成立,有一个条件不满足,结果就不成立,那在翻译推理的考察中,常用逻辑关联词且关系来表示联言命题,打比方说,要想说一个人德才兼备,必须两个条件,德和才同时满足才可以,有一个不满足此时这个人就称不上德才兼备,兼备就是一种且关系,那在翻译推理中该如何运用这个且关系解题呢,下面请听图图一一道来。
对于题干中出现的且关系,一般比较关心的都是且关系的真假问题,那什么是逻辑学上的真假呢,大白话就是成不成立的意思,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如果德和才两个条件同时满足,那么说这个人德才兼备这句话就成立了,成立在逻辑学中,用真来表示,相反,如果有一个条件比如说无德,即德的条件成立不了,那么在逻辑学上就用假来表示,既然且关系的成立要求的是同时满足,那么转化成逻辑的语言就是同真为真,一假则假,大白话解释即为所有条件都满足,结果就是成立的,只要有一个条件不满足,结果就不成立。
那这个同真为真,一假则假在题中究竟怎么用,下面图图将结合一个小题带大家感受一下:【例】有甲、乙、丙、丁四人,如果甲炒股,那么乙、丙、丁也都炒股。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也为真( )A.如果甲没有炒股,那么乙、丙、丁也没有炒股B.如果甲没有炒股,那么乙、丙、丁中至少有一人没有炒股C.如果乙、丙、丁都炒股,那么甲也炒股D.如果丁没有炒股,那么甲和乙至少有一人没有炒股如题干所述,有甲、乙、丙、丁四人,出现了逻辑关联词如果那么,之前介绍过如果那么前推后,那么翻译过来即是:甲乙丙丁其中,表示推出关系; 表示且关系。
翻译完,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验证选项是否符合推理规则的过程。
对于A选项,条件是甲没有炒股,没有代表否定,即-甲,根据推理规则否前肯后不必然,可知,-甲否定了推出式的前件,结论应该是不确定的,而A选项结论确定,排除。
2018年省考:当分析推理题需要翻译
2018年省考:当分析推理题需要翻译已是备战省考的时节。
小伙伴们“上车”了吗?判断推理属于技巧性比较强的部分,难度较大,是短时间复习提分较快的模块。
判断推理分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个模块。
四个模块的复习过程中逻辑判断是重点部分。
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应予以重视。
其中,分析推理为必考题型。
翻译推理题型的部分考点也是必考点。
本文浅谈两者交叉考查的情况:当分析推理题需要翻译。
1.最近上映了一部很受欢迎的电影,小刘购买了4张座位连在一起的电影票,邀请小马、小杨、小廖一同去观看。
四人各自随机拿了一张电影票,此时他们分别猜了一下座位情况:小刘说:“我好像是坐在小马旁边。
”小马说:“我的左手边不是小刘就是小杨。
”小杨说:“我肯定是坐在小廖旁边。
”小廖说:“小刘应该是坐在我的左手边。
”假如他们四人都猜错了,那么他们面向银幕从左到右的正确座位可能是:A. 小廖、小马、小杨、小刘B. 小刘、小杨、小廖、小马C. 小马、小廖、小杨、小刘D. 小杨、小刘、小廖、小马答案:A。
确定题目是什么题型,根据题目信息,存在对象和对象信息的匹配关系,确定为分析推理题。
根据题设信息“四人都猜错了”,所以回到原文把四个人的话取矛盾,即涉及到翻译推理的考点。
由小刘的话得到,刘不能坐在马的旁边。
由小马的话翻译为:刘或杨。
取矛盾后为:-刘杨且-马杨。
由小杨的话得到,杨和廖不能坐在一起。
由小廖的话得到,小刘不能在小廖的左手边。
因为选项信息充分,直接排除选项。
正确答案为A选项。
翻译推理的考点可以存在于其他的题型当中考查。
所以,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并在其他题型中运用。
在做题的过程中,擅于捕捉涉及到“翻译”的关键词是重要的识别的方法。
2.某医院的外科病区有甲、乙、丙、丁、戊5位护士,她们负责病区1、2、3、4、5、6、7号7间病房的日常护理工作,每间病房只由一位护士来护理,每位护士至少护理一间病房。
在多年的护理过程中,她们已经形成特定的护理习惯和经验。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 逻辑判断之翻译推理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之翻译推理1、充分和必要关系充分和必要关系类题主要涉及三种逻辑连接词及其替代词。
1.如果A那么B:有A必有B,即A→B。
A是结果,B是A的必备条件之一。
例:如果你考上的公务员,那么你初中已毕业。
2.只有C才D:有D必有C,即D→C。
D是结果,C是D的必备条件之一。
例:只有你初中毕业了,才可能考上公务员。
3.只要E就F:即E→F。
必备条件E满足时,可以不需要其它条件,就能得到结果F。
当题干满足“前→后”时,推理规则如下: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得不到必然结论。
三种归谬推理(了解):A→ˉA,所以ˉA;A→B,A→ˉB,所以ˉA;A→B,ˉA→B,所以B。
【例1】(2017广东)某公司招聘业务经理,小张和小李前来应聘。
小张说:“如果我做了业务经理,我会积极进取,开拓新业务。
”小李说:“如果我做了经理,我会优化管理,精减人员。
”最终,他们其中一人当上业务经理,并顺利实现了自己的工作主张。
由此可知,以下说法必定为真的是:A.该公司不仅开拓了新业务,还精减了人员B.如果该公司开拓了新业务,那么肯定是小张当上了业务经理C.如果该公司精减了人员,那么肯定是小李当上了业务经理D.如果该公司没有开拓新业务,就肯定精减了人员【答案】D。
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属于“只要E就F”型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1)小张做经理→开拓新业务;(2)小李做经理→精简人员。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若该选项成立,依据“肯后得不到必然结论”推理规则,所以A项不符,排除;B项,该项可翻译为:开拓新业务→小张当经理,据(1)可知为肯后,排除;C项,该项可翻译为:精简人员→小李当经理,据(2)可知为肯后,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
2、逻辑关系逻辑关系题主要涉及“且”和“或”两个逻辑连接词及其替代词。
A且B:全真才真,一假即假;A或B: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记忆:串联并联电路)摩根定律:ˉ(A且B)=ˉA或ˉB;ˉ(A或B)=ˉA且ˉ B。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二难推理及归谬推理技巧讲解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二难推理及归谬推理技巧讲解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中考生需要的三大考试科目,行测、申论、面试。
考生在规划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日程时应注意,笔试中的行测和申论应合理安排,行测分为五大模块: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考生可分模块来备考。
河南华图小编预测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将于11-12月份公布,所以考生可合理安排备考周期,达到行测五大模块都充分掌握的效果。
在申论科目的学习中,考生需要每天关注时政热点,及时总结每天时政新闻的主要内容,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翻译推理中的二难推理和归谬推理让很多考生感到很为难,其实这两个推理并不难,大家只需在较短时间内对它们的常见形式进行针对性把握,即使遇见二难和归谬也不会知“难”而退。
河南公务员行测考试⼆难推理是指对于每一种可能的情况,都可以得出某种结论,由此可推知,该结论⼀定成立。
A和-A,要么是A,要么不是A,在这种情况下,都能推理出B,所以B⼀定成立。
用符号表示即A→B,-A→B,所以B。
河南公务员行测考试归谬推理是指在A这个假言条件下,得出了B和-B这样的矛盾结论,由此可推知,该假言条件A一定不成立。
归谬推理公式可以看作是假设条件法的公式化。
用符号表示即A→B,A→-B,所以-A。
这两种形式的推理,通常会与我们所学过的翻译推理中的连锁推理或其逆否命题(非B→非A)进行综合考查,因此,我们要从宏观上整体把握。
下面我们来看两道比较典型的例题:【例1】某单位要派出下乡扶贫人员1至2人,经过宣传号召,众人纷纷报名。
经过一番考虑,领导后将派出人选集中在小王、小张和小李三人身上,并达成如下共识: (1)如果小王被挑选上,那么小张就会被挑选上; (2)只有小李被挑选上,小王才不会被挑选上; (3)如果小张被挑选上,那么小李就会被挑选上; (4)小王和小李都会被挑选上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以判断()。
联考行测备考:翻译推理之德摩根定律.doc
2017年联考行测备考:翻译推理之德摩根定律True 且关系和或关系是翻译推理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命题。
前者是联言命题,意味着多种情况同时出现或多种条件同时满足;后者是选言命题,表现出在几种条件或情况中的抉择,细细推敲会发现这两个命题的真假关系有着很多巧妙的对应。
断定一个或关系的成立仅仅需要几种条件至少一个满足即可,而且关系则恰恰相反必须要几种条件一一满足才能成立;同样,若要断定或关系为假,必须是在所有条件均不满足的情况下,且关系则只需一个条件不满足即可。
这两种关系可以用逻辑符号翻译为:True -(A或B)-A且-BTrue -(A且B)-A或-BTrue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当或关系为假时,对这整个关于进行否定转变成为对A、B两个条件的同时否定,当且关系为假时,对这整个关系的否定实际上是否定了A、B两个条件中至少一个。
于是我们总结成为一句口诀开括号,分负号,且变或,或变且。
这一定律就被成为德摩根定律,可以广泛用于且和或关系的转换。
True 小叶和小巫是好朋友,今天恰好是星期六,尽管下起小雨,小叶还是想找小巫玩,到玄武湖去划船或游泳。
但是,小叶知道,只有不下雨,小巫才游泳或者划船。
由此可见()。
True A. 今天小巫不游泳也不划船True B. 今天小巫不游泳但划船True C. 今天小巫游泳但不划船True D. 今天小巫既游泳也划船True 这道题抓住最后一句小叶知道,只有不下雨,小巫才游泳或者划船,可以翻译为游泳或划船-下雨,而实际情况却是下起小雨,所以可通过逆否等价命题的转化将该命题写为下雨-(游泳或划船),转换后可看到后半部分是一个典型的摩根命题形式,运用口诀后可知-游泳且-划船,故正确答案为A。
公务员行测备考——翻译推理
翻译推理是逻辑判断中一种比较重要的题型,因其常与分析推理、真假推理等题型结合起来考查,因此学好翻译推理是做好其他题目的基础。
下面教育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翻译推理的解题思路。
一、题型判定近几年的考试中,翻译推理是选考题型,因此在整个解题过程中,题型的判定很重要,那么翻译推理题有什么特征呢 ?翻译推理的典型特征在于题干中是否有逻辑关联词,常见的逻辑关联词有四组:如“果……就……”、只“有……才……”、…“…且……”、…“…或……”。
当我们在题干中发现这四组或者与之相似的逻辑关联词,大致可以判定该题属于翻译推理题。
二、解题思路翻译推理在解题过程中其实为两个过程,即先翻译,再推理。
1、翻译所谓翻译即是把题干中的语言翻译成逻辑语言,并且用逻辑符号表示。
在公考过程常考的翻译形式有四种:第一种为如“果… … 就… … ”,大家可以通过口诀来记忆如“果就,前推后”。
如:如果天晴,我就陪你出去玩可以翻译为:天晴→陪你出去玩第二种为只“有… … 才… … ”,也可以通过口诀来记忆只“有才,后推前”如: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公务员可以翻译为:考上公务员→好好学习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两处的前后是指整句话的前半句、后半句。
第三种为“且关系”,且关系必须所有的条件都满足才为真如:小明是个高富帅即小明高且富且帅,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只要有一个不满足,整个命题就为假。
因此“且关系”的口诀为“全真为真,一假为假”。
第四种为“或关系”,或关系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即为真如:小明高或者帅即小明只要满足一个条件整个命题即为真,只有小明不高且不帅时,整个命题为假。
因此“或关系”的口诀为“一真为真,全假为假”2、推理所谓推理,就是根据相关逻辑规则进行推导。
在公考中,常见的推理规则为两种即:逆否定律与摩根定律。
第一种逆否定律,即:A→ B,—B→— A如:天晴→陪你出去玩没有陪你出去玩→天不晴逆否定律的口诀为肯“前件必肯后件,否后件必否前件 ;否定前件及肯定后件不必然得出确定结论”。
201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辅导:翻译推理中的“且”和“或”
201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辅导:翻译推理中的“且”和“或”各位考生在河南公务员考试的备考过程中普遍反映翻译推理不好掌握,其原因在于大家还是习惯把日常的思维带到做题当中,其实,大家只要掌握住翻译推理的翻译技巧,答案就很明确,对于常见的两组翻译“如果、就——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大家应该已经很熟悉,但是还有两个常考的字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那就是“且”和“或”,关于这两个字,需要大家掌握两点,一是它们表达的意思:“A且B”表示A和B必须同时存在,“A或B”表示A与B至少有一个存在,可以同时存在。
二是德摩根定律:-(A且B)=-A或-B,-(A或B)=-A且-B,下面结合例题帮助大家理解。
例一:如果丽丽参加同学聚会,那么小强、大壮和李铁也将一起参加同学聚会,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如果丽丽不参加同学聚会,那么小强也不参加B.如果小强、大壮、李铁一起参加同学聚会,那么丽丽也参加C.如果丽丽和小强参加同学聚会,那么大壮和李铁不会参加D.如果李铁不参加同学聚会,那么丽丽也不参加解析: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如果、那么,前退后”,可翻译为:丽丽→小强且大壮且李铁,逆否等价为:—(小强且大壮且李铁)→—丽丽,利用德摩根定律把括号去了,—小强或—大壮或—李铁→—丽丽,所以答案为D。
例二:小叶和小巫是好朋友,今天恰好是星期六,尽管下起小雨,小叶还是想找小巫玩,到玄武湖去划船或游泳。
但是,小叶知道,只有不下雨,小巫才游泳或者划船。
由此可见( )A.今天小巫不游泳也不划船B.今天小巫不游泳但划船C.今天小巫游泳但不划船D.今天小巫既游泳也划船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解析: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只有才,后退前”,翻译为:游泳或者划船→—下雨,逆否等价为:下雨→—(游泳或划船) ,利用德摩根定律把括号去了,下雨→—游泳且—划船,所以答案为A。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解答方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解答方法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逻辑推理题型一直是众多考生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这类题型不仅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几种常见的逻辑推理题型及相应的解答方法。
一、翻译推理题翻译推理题是逻辑推理中的基础题型,通常会给出一些条件和结论,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题干中的逻辑关联词,并将其翻译为相应的逻辑表达式。
常见的逻辑关联词有“如果……那么……”“只有……才……”“且”“或”等。
例如,“如果 A 那么B”可以翻译为“A→B”,“只有 A 才B”可以翻译为“B→A”。
在推理过程中,要熟练运用“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一定”等推理规则。
同时,还要注意“且”关系全真才真,一假则假;“或”关系一真则真,全假才假。
二、真假推理题真假推理题的题干中往往会给出若干论断,并且其中有真有假,需要考生判断出论断的真假情况。
解题时,首先要找出题干中存在的矛盾关系、反对关系或包容关系。
矛盾关系必定一真一假,反对关系“两个有的,必有一真”,“两个所有,必有一假”,包容关系可以通过“一真前假,一假后真”来进行推理。
然后,根据这些关系以及题目所给的真假限定,逐步推断出各个论断的真假情况。
三、分析推理题分析推理题通常会给出一组对象和相关的信息,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和推理来确定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果题干信息明确且选项信息充分,可以采用排除法,直接将不符合条件的选项排除掉。
如果题干信息较为复杂,可以通过列表、画图等方式辅助解题,使关系更加清晰直观。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分析推理题,可以采用假设法,假设某个条件成立,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推理,如果推理结果与题干条件相符,则假设成立;如果推理结果与题干条件矛盾,则假设不成立。
四、归纳推理题归纳推理题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中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
在解题时,要注意选项的表述是否过于绝对。
2018国考行测备考:定义判断中的“且”与“或”
2018国考行测备考:定义判断中的“且”与“或”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定义判断是一种很有意思、并且有点儿类似考察到言语知识的题型,刚开始接触时,有些人会以为它是隐藏在判断推理中的常识题,其实并不是。
虽然定义判断题中的内容所涉及了方方面面的知识,但是在掌握了正确的做题方法之后做题的正确率还是很可观的。
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感觉,在做定义判断的时候,虽然技巧和方法我都懂,但是有时候在题干信息较长、定义特征描述部分较复杂时,总感觉还是无从下手,仔细阅读了好多遍还是找不到突破口。
其实仔细想想,是在理解分析定义时,无法分清哪些关键词是要同时满足的,还是只要满足了一个就可以的,即无法分清定义判断中的“且”关系与“或”关系。
我们首先来看一道题,分析下题干信息中的“且”关系。
【例1】(2015?国家)86.垂直绿化指的是利用攀援植物向空中生长进行纵向绿化的一种方式,以期达到在有限面积内最大限度地利用空气和阳光来提高绿化的效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垂直绿化的是()。
A. 爬山虎爬满了墙头和屋顶B. 松树林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C. 利用巴根草匍匐攀援的特性,人们在沙漠中逐渐开拓出一片绿洲D. 在丘陵地区,人们常使用飞机从空中播种的方式对山地进行绿化首先,我们分析一下该定义的关键词。
主体为攀援植物,方式为向空中生长、纵向绿化。
目的为在有限面积内最大限度地利用空气和阳光来提高绿化的效率。
其中,方式是向空中生长和纵向绿化要同时满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且”来连接。
A项,同时满足方式向空中生长和纵向绿化,符合定义。
B项,松树笔直生长,不是攀援植物,不满足主体,不符合定义。
C项,并非纵向绿化,不满足方式,不符合定义。
D项,没有提及植物种类,空中撒种不知道是不是纵向绿化,不满足方式要件,不符合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且”与“或”在翻译推理中
的运用
在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中,行测是公务员考试笔试阶段的必考科目之一。
试题分为五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试卷内容丰富,考察的知识面较宽,知识点较多,考生备考起来很困难,为了考生更好的备考,今天小编着重讲解一下翻译推理题。
在判断推理当中有一类题型,叫做翻译推理题。
翻译推理有四组逻辑关联词具有代表性,因为这四组逻辑关联词的翻译推理规则,就囊括了公务员考试中所有的翻译推理规则。
分别是“如果…那么…”,“只有…才…”,“且”,“或”。
其中本次教研,我们就和一家一起学习一下“且”与“或”这两个逻辑关联词的运用。
因为他们之间共用一个推理规则,在逻辑学上被叫做摩根定律。
1. 表达形式
(1)且
如果表示两个事物的“且”关系,就是A且B。
同理,如果表示三个事物的“且”关系,就是A且B且C。
(2)或
如果表示两个事物的“或”关系,就是A或B。
同理,如果表示三个事物的“或”关系,就是A或B或C。
2. 表达意义
(1)且
“且”表示缺一不可。
那么A且B的意思就是无论什么时候,A和B是绑定在一起的,缺少一个就不满足这个形式。
打个比方,我们公司招人的条件是德才兼备,也就是“德且才”,那么就表示只有德和才都具备了,才可能被我们公司录取。
(2)或
“或”表示至少一个。
那么A或B就是A和B至少一个存在就满足。
打个比方,我承诺晚上请你吃火锅或烧烤,那就是说明我晚上至少请你吃一种,就能说明我的承诺兑现了。
那么A或B,其实就是包含三种情况:A、B、A且B。
这三种情况并不必然同时出现,只要出现一种,就代表A或B 成立。
因此在我们否定A和B其中之一的时候,另外一个必然出现。
3. 各自相关替代表达形式
(1) 且
表示“且”关系的的逻辑关联词还有:和,与,还,同时,但是…(但是在言语中表示转折,在判断推理中表示的是“且”)
(2) 或
表示“或”关系的逻辑关联词还有:…和…不都是;…和…至少一个;也许…也许…;…和…
不能同时;…
4. 摩根定律
“且”与“或”共用的推理规则就是摩根定律,表达形式是:
—(A且B)= —A或—B
—(A或B)= —A且—B
括号之前加个“—”表示否定的意思。
比如我说,并非小李和小红完成了这项工作,就是—(小李且小红),根据摩根定律,去掉括号后,就是—小李或—小红。
再比如我说,并非我晚上请你吃火锅或烧烤,就是—(火锅或烧烤),根据摩根定律,去掉括号,就是—火锅且—烧烤。
本文由华图小编整理,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河南华图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河南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