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7章货币与金融体系
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总体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学科。
它关注经济体系的总体表现,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并试图解释和影响这些现象的原因。
本文将对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进行概述,包括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领域和常用工具。
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而不是个体经济主体。
它研究的是全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通货膨胀、失业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
2.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经济增长与发展: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因和机制,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2)经济周期与景气: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周期的起伏和景气的波动,分析经济危机、衰退和复苏等现象。
(3)货币与金融:宏观经济学研究货币供应、利率、银行体系等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4)国际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汇率等国际经济关系。
3. 宏观经济学的常用工具(1)经济指标:宏观经济学通过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来衡量经济现象,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胀率、失业率等。
(2)经济模型:宏观经济学借助经济模型来描述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关系,并进行定量预测。
常见的宏观经济模型包括凯恩斯模型、新古典模型等。
(3)计量经济学方法:宏观经济学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和测量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
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的有效性。
(4)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
总结: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政策。
它的核心概念包括GDP、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周期与景气、货币与金融以及国际经济。
宏观经济学借助经济指标、经济模型、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经济政策等工具来分析和解释宏观经济现象,并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2024年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案(带特殊条款)
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案(带特殊条款)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案一、引言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是一本广受欢迎的经济学教科书,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包括国民收入、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等。
2.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和模型,如IS-LM模型、AD-AS 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
3.分析和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贸易等。
4.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第1章:导论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目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来源和指标2.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的概念和计算方法GDP、GNP、NI等指标的关系和区别3.第3章: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概念和衡量指标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模型4.第4章: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概念和衡量指标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5.第5章:失业失业的类型和衡量指标失业的成因和影响6.第6章: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7.第7章: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8.第8章: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国际贸易的影响和政策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考能力。
2.作业和考试: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和考试,检验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第七章_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的搭配
Y
双紧 适度紧或中 性适度松
中性或适度 紧适度松
双松
T
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1.货币政策的操作规则(谦P202) (1) 新古典综合派“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操作规 则不可取,力主中央银行按“单一规则”来操作 (2) “单一规则”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 (3)货币政策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得出“货币最重要”的著名论断: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有效、更重要,货币政 策理应成为政府的主导性经济政策。
7.3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种类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
直接信用控制(信用分配、直接干预、 利率管制、特种存款) 间接信用控制(道义劝说、窗口指导) 消费信用控制
二、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及启示(郭P110) (一)各国具体的货币政策环境对其政策工具的 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呈现出以间接化为 主的趋势 (三)货币政策工具能否有效发挥作用,与特定 时期的政策目标有很大关系 三、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1、凯恩斯学派:利率
2、货币学派;货币供给量
3、托宾:股价 (六)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发展历程(郭P69)
1、20世纪40年代、60年代西方各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各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3、20来自纪90年代西方各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各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3、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的工具很少,由于缺少短期的货币市场工具, 众多机构投资者只能去追逐长期债券,带来债券市场的长期利率风 险。央行票据的发行将改变货币市场基本没有短期工具的现状,为 机构投资者灵活调剂手中的头寸、减轻短期资金压力提供重要工 具。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与方法
01
02
03
GDP核算体系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包括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核算方法。
GNP核算体系
以国民生产总值(GN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注重 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结构。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
通过一系列账户体系全面 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包括生产账户、收入分配 账户、消费账户等。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效应
指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 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国际贸易等。
财政政策与国际贸易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关税、出口退税等措施来影响国际贸易,进而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例如,提高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影响国 际贸易环境。
•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供给量也会增 加。
•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需求量会减少 。
• 模型分析:当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相交时,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 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当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如财 政政策变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总供给曲线或总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导 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发生变化。通过对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分析,可以预 测和解释这些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工具选择考虑因素
经济形势、政策目标、工具特点 等。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案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宏观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本课程旨在通过讲授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和宏观经济政策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工具;3. 熟悉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4. 培养学生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5. 培养学生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把握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讲:宏观经济学导论- 简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点;- 介绍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其发展历程;- 解释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第二讲: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 介绍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 - 讲解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和计量方法;- 探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
3. 第三讲:通货膨胀与失业- 分析通货膨胀的产生和影响;- 讲解失业的类型和原因;- 探讨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和政策调控。
4. 第四讲:货币与金融市场- 介绍货币的产生和功能;- 分析货币供求与货币市场均衡;- 研究金融市场的基本运作和调控。
5. 第五讲: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讲解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探讨财政政策的类型和作用;- 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与冲突。
6. 第六讲: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 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探讨国际贸易的收益和成本;- 分析国际经济合作的机制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对每个内容模块进行系统教学,通过讲解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统计数据查询和分析,结合实际经济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和报告撰写,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答案和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1篇导言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货币系统:它是什么?如何起作用?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通货膨胀: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开放的经济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失业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8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第10章经济波动导论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篇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专题第15章一个经济波动的动态模型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关于稳定化政策的不同观点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金融系统:机会与危险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19章消费和投资的微观基础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附录指定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内容简介本书是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7
第七章 总需求(Ⅰ)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IS-LM 模型:IS —LM 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 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LM 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P 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把IS 曲线和LM 曲线放在同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IS-LM 模型。
2、凯恩斯交叉图:凯恩斯主义交叉图是由表示计划支出的曲线和表示实际支出的曲线构成的图形。
其中计划支出(E )是内生变量收入(Y )和外生变量计划投资水平(I )及财政政策变量(G 和T )的函数,用式子表示为:E=C (Y-T )+I +G 。
用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的曲线代表经济所有的均衡点。
如图7-2-1所示,图中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当前经济的均衡。
凯恩期交叉图的均衡在A 点,这时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决定了均衡收入。
G 与T 为既定时,收入Y 是如何决定的,以及当这些外生变量中的一种变量改变时,收入Y 将如何变动。
通过凯恩斯主义交叉图和投资函数可以推导出IS 曲线。
3、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Y )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用△T 表示)的比率,此时指的是税收总量的变化而不是税率的变化。
税收乘数用△Y/△T 表示,△Y/△T=-MPC/(1-MPC ),其中MPC 是边际消费倾向。
金融学第七章 金融市场
广义金融市场: 涵盖各类金融交 易活动和交易关 系
狭义金融市场:限定为有价 证券的交易活动和交易关系 (又称公开市场)。
4
❖回顾金融交易方式的演化: 私人借贷-----银行(存贷)信用------各类有价证券的发行和买卖活动
❖当前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是趋向于市场主 导型的金融体系。(另一模式是机构主导 型)
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又称次级市场) 为金融 资产的流通市场,是已发行证券转让交易的场所。它的 存在提高了这些金融工具的流动性。
13
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的关系
❖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但又存在区别: ❖ 一级市场是金融工具的发行市场,它最基本的功
能是将社会剩余资本从盈余者手中转移到短缺者 手中,促进物质资本的形成; ❖ 二级市场是金融工具的流通市场,其只改变证券 的所有权(赋予证券的流动性),并不增加社会 资金量.
20
四、交易所市场、场外市场和影子市场 ❖ 场内市场:交易所市场。在一个有组织的交易所里,交易对
象包括多种金融工具。条件高、佣金率高。分为:连续型市 场、拍卖型市场和混合型市场。例如纽约股票交易所以公开 拍卖开盘,以此确定出开盘价,然后交易连续进行直至闭市。
❖ 一般特点: 固定场所内集中交易(交易席位限制); 交易证券是经批准的上市证券,且交易数量达到 规定的成交单位; 采用经纪制(委托---代理); 成交价格以竞价方式决定: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2
❖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组织要素与功能 金融市场结构 金融市场效率
3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组织与功能
金融市场是构成金融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提供了金融机构 在特定金融制度下配置金融资源的场所和运行机制。
金融 理论
第一节 货币供求理论
• 另一方面,如果交易时用现金或支票支付较为方便,那么由同样名义 收入所引起的交易就需要更多的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会下降。费雪认 为,经济体中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制度特性是随着时间的移动而缓慢 变化的,所以,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不变的。费雪所持的短 期内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的观点,使交易方程式转变成为货币数量 理论,理论表明名义收入仅仅决定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当货币量M 增加时,MV 加倍增加,所以名义收入PY 也一定加倍增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货币供求理论
• 后者强调的是货币的资产功能,把货币需求当成保存资产或财富的一 种手段,而资产有多种形态,货币只是其中一种,因此货币需求总量 决定于货币资产的边际收益同其他资产边际收益的比较。第二,交易 方程式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金融及经济制度等机械因素, 忽视了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中的主观意志因素。而剑桥方程式重视资 产的选择,即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满足程度之间的比较,强调人的意志 及预期心理因素等的作用,这是学术思想上的重大突破.
• 由以上可知,影响交易需求的因素包括:收入规模、收入与支出的时 距及其规律性、支出习惯、金融制度、预期因素等。除了收入规模外 ,其他因素可视为短期内不变的常量,因此,在这些因素不变的条件 下,交易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函数。
•
预防性货币需求
• 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与货币的交易需求有一定的联系。货币的交易需求 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收入与支出之间有一定时差;而货币的预防性需 求则主要是因为在收入与支出之间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防止未来 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这种意外变化,人们往往保留一部分货币余额以 备不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货币供求理论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笔记(7第七章 经济周期)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七章经济周期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1.经济周期的含义(1)定义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景气和不景气交替的过程。
17世纪末以来,人们就用经济周期一词反映商业的繁荣和萧条。
对于经济周期的定义,一般可以理解为:①经济周期是现代社会中的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
②经济周期不是局部经济的波动,而是总体经济的波动。
③每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
(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①繁荣阶段此时生产量和贸易量扩大,收入增加,就业率较高;需求扩大,物价上涨;呈利率结构上升的形态;投资增加,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
②衰退阶段经济过了周期内的最高点,进入衰退阶段。
企业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投资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与此同时,在整个货币市场上到处都是更高的利率结构,这就进一步限制了经济的扩张。
③萧条阶段当经济收缩超过萧条转折点时,就真正进入了萧条阶段。
这一阶段与扩张时正好相反:生产量和贸易量缩减,收入减少,失业率上升;需求减少,商品价格跌落;利率结构下降;投资支出大为减少,企业生产能力萎缩。
④复苏阶段谷底是经济收缩的顶点,过了这一点,经济又开始逐渐转好,进入复苏阶段。
复苏阶段各项经济指标都开始好转并继续上升。
当经济运行过了扩张转折点时,就又进入繁荣阶段。
图7-1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经济周期各阶段如图7-1所示,经济周期虽然反复出现,但每一次经济周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其时间长短、范围大小、表现形式都不完全一致,具体由当时的经济背景决定。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七版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七版本大纲将提供《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七版》的主要内容介绍。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1章:宏观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第2章:生产与经济增长第3章:总量经济学核心:短期经济波动第二部分:经济增长与长期繁荣第7章:长期经济增长第8章:实际GDP与潜在GDP第9章:生产要素与经济增长第三部分:货币金融体系第13章:货币与银行体系第14章: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第15章:利率与货币市场第四部分:宏观经济学的短期变动第18章:总需求与总供给第19章:货币政策与通胀第20章:财政政策与通胀第五部分:开放的宏观经济学第2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框架第23章: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第24章:货币汇率与国际经济第六部分:宏观经济学的争议与前沿第27章:经济学的争议与政策选择第28章:新众经济体的崛起与分析第29章:宏观经济学的前沿以上是《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七版》的大纲概述和主要内容介绍。
该教材包含了基本原理、经济增长、货币金融体系、宏观经济学的短期变动、开放的宏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的争议与前沿等内容。
本部分旨在介绍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本书的结构和阐述方式。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宏观经济现象的学科,它关注国家和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如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等。
该学科试图理解和解释经济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书的结构按照以下方式展开:第一章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第二章至第六章将深入探讨经济增长和稳定的相关问题,包括生产和收入、劳动市场、货币和货币供给、金融市场以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等。
第七章至第十章将关注国际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体系、汇率和国际货币问题等。
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将探讨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表现的影响,包括经济衰退和复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
通过研究本书,读者将能够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 各章课后习题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一、判断题:1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2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如计算机),使资本的边际产品增加,将会由于投资的增加而使实际利率上升,从而使总产出下降。
()3当一般价格水平不变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4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的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5当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达到均衡时,我们称经济达到了一般均衡()6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7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8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9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10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二、选择题1.总需求曲线( )。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因素都是3.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线,减税将( )。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没有影响4.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5.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A.厂商对劳动需求减少B.所得税增加C.原材料涨价D.劳动生产率下降6、下列哪一种情况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B货币供给量增加C税收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7、长期总供给曲线()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是一条垂直直线D是一条水平线8、长期总供给曲线上的收入是()A充分就业收入B低于充分就业收入C高于充分就业收入D实际收入9、技术进步会引起()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10、如果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那么,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B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C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三、问答题1、试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宏观经济学--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货币总需求L可以概括为:L=L1(Y)+L2(r) =kY-hr
流动偏好陷阱
对利率的预期是调节货币与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 依据。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 价证券的价格不可能继续上升,因而会持有货币, 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这时,人们对货 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 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故货币需求 关于利率的系数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的利率系数降一定程度之后,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
货币需求函数
实际货币需求函数
L=L1+L2=L1(Y)+L2(r) =kY-hr
L、L1、L2是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
三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数量受到社会制度、相 关环境以及人们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 既定的条件下,交易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 L方率1主向r,要变并取动且决;与于投利人机率们动呈的机反收引方入起向水的变平货动Y币。,需并求且L与2取收决入于呈利同
L1(y)=kY (k>0) L2(r)= -hr (h>0)
存款准备金制度 非现金结算制度。
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创造机制
银行
初始银行 二级银行 三级银行
……… N级银行 银行体系
存款D
1,000.00 900.00 810.00 ……… 0.00 10,000.00
准备金R (R=10%)
100.00 90.00 81.00 ……… 0.00 1,000.00
货币供给
银行体系: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发行货币、商业银行的 银行、执行宏观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第十版)N格里高利曼昆-2024鲜版
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主要采用总量分析方 法。
6
本书的结构和安排
篇章结构
本书共分为导论、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 经济周期理论等篇章。
内容安排
经济增长的定义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值的增 加,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GDP来衡量。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投 入、技术进步、制度变迁、自然资源等。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如增加投 资、提高教育水平、鼓励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改善 制度环境等。
20
金融市场的结构、功能与监管
01
金融市场的结构
02
金融市场的功能
03
金融市场的监管
金融市场主要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构成。
金融市场具有资金融通、风险分散、价 格发现等功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 重要作用。
为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各国政 府通常会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金融市 场进行监管,包括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 法规、监管金融机构和市场交易行为等。
7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宏观经济指标
2024/3/28
8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
2024/3/28
生产法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 价值总量来计算GDP,即各生产单位的总产值减去中间投 入后的余额。
支出法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计算 GDP,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固定资本形成 总额和净出口四部分。
《货币金融学7资料
3、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
(2)中央银行对财政的债权规模
(3)黄金外汇储备规模
•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是通过其资产业务实现的
7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五十八分。
例:央行向券商购买国库券1亿元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与向商业
银行购买有什么不同?
货币供给量M1=现金C+活期存款Dd
第七章 货币供给理论
第六章 货币供给理论
第一节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1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五十八分。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货币进入流通图示
→ 财政部门
单位和家庭个人
中
央
→ → 商业银行 多倍扩张 单位和家庭个人
银
行
收兑社会公众的金银
收兑社会公众手中的外汇
2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五十八分。
224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五十八分。
小结:
货币供给最终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公众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中央银行发挥决定性作用:B、rd、rt ❖ 商业银行是存款货币的创造者,使M成倍增减:e ❖ 社会大众对货币资产的需求和选择行为影响Ms:c、t
25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五十八分。
例:某国基础货币 1000亿元,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
10%,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为6%,现金漏损率为10%,银行超额准
备金率为8%,定期与活期存款之比为2,求该国的货币乘数与货币供
给量。
c:10% B:1000
e:8%
t:2
rd:10% rt:6%
13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五十八分。
补充:货币乘数的其他形式
金融学-第7章 货币需求
K可能是变量。
货币流通速度是常数吗? 1915-1999美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即使在短期,货币流通速度变动也相当剧烈,将其视为常数是 过于简化了。 在30年代大萧条时,货币流通速度明显下降。 1950年之后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动明显缓和,但1982年之后 在加剧的趋势。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区别名义货币需求和真实货币需求固然重要,但根 据实际变化了的情况测算这两种货币需求则更为重要。
三、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
1.什么是货币?
指一般等价物。这里指的货币是包括现金和存款在 内的“大货币”。
2.什么是资金?
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占用和周转的、有特 定目标和用途的、可以增值的一定价值量。
一些片面的说法:
古典经济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现金余额数量论
由剑桥学派的马歇尔和其学 生皮古等人发展起来。 分析的出发点:货币是一种资产,
具有储藏职能,探讨是什么因素决 定人们持有这种资产。
马歇尔提出现金余额说,皮古完成 “剑桥方程式”(皮古方程)。
Alfred Marshall, 1842-1924 Arthur Cecil Pigou, 1877-1959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其货币需求方程为:
M=M1+M2=L1(Y)+L2(r)
式中,M1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是 收入Y 的函数; M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函数; L是流动性偏好函数,因为货币最具有流动性所以 也就相当于货币需求函数。
(a)图所示,曲线L1与利率无关,所以是一条与货币需 求横轴垂直或与利率纵轴平行的直线。但L2则与利率有 关,利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少;反之,利率越低,货币 需求越多,所以是一条向右向下倾斜的曲线。 (b)图为L1与L2相加,表现为货币总需求曲线L。
2024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七章ppt课件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七章ppt课件目录CATALOGUE•宏观经济学概述•国民收入核算与衡量•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探讨•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选择01CATALOGUE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定义与特点宏观经济学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国民经济总量、总需求与总供给、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的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特点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整体为研究对象,注重总量分析和长期分析,强调政策制定和政策效果评估。
国民经济总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等总量指标。
分析经济中的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和总供给(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之间的平衡关系。
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趋势以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分析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阶段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熨平经济波动的政策措施。
研究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措施,分析失业的类型、成因及解决对策。
总需求与总供给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研究对象不同01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研究方法不同02宏观经济学注重总量分析和长期分析,微观经济学注重个量分析和短期分析。
相互联系03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延伸和扩展。
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经济学体系。
02CATALOGUE国民收入核算与衡量1 2 3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定义支出法(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收入法(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补贴)和生产法(各产业增加值之和)。
GDP计算方法GDP计算的是国内生产,GNP计算的是国民生产,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的生产活动。
第七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 事实上,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经济当 事人提取正确的信号是非常困难的,他们 的判断很可能出错,从而把一般物价水平 的变动与相对价格的变动相混淆,结果使 产出和就业偏离了自然率水平。但由于人 们形成了理性预期,这种偏离很快就会得 到纠正,即使在短期内经济也处于其均衡 水平上。
• 意外的总需求冲击(主要是由于货币供给的意外 变动造成)将引起市场价格的意外变化,这将对 理性的经济当事人造成价格预期误差(不完全信 息假说),从而引起厂商和工人对产品和劳动供 给的调整(跨期替代假说),这将造成经济总量 的波动,即产量和就业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自 然率假说)。一旦经济当事人意识到自己的预期 误差将迅速调整产品与劳动的供给(理性预期假 说),由于价格与工资具有完全弹性(市场持续 出清假说),产量与就业将会迅速恢复到其长期 均衡水平。 • 在这种经济周期理论中,经济总量受到的需求冲 击被认为主要源于没有预见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 因此它也被称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理论所 包含的政策含义是政策无效论。
• 三、货币意外冲击模型、 • 当发生价格水平意外时,即当实际价格水平高 于预期值时,厂商和工人会把它当成是自己产 品和劳动的相对价格上升,从而导致经济中产 品供给和就业量的上升。在没有价格水平意外 的情况下,经济将保持在它的自然水平上。
• 卢卡斯认为,经济中一般有两类干扰:一类是 由货币数量变化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 另一类是由生产技术条件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引起的相对价格水平的波动。很显然,在决定 增加或减少产量和劳动供给时,只有相对价格 的变动才是至关重要的。在人们预期到的情况 下,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实际产出和 就业,而只会影响其名义量,这就是“货币中 性”的含义。
• 卢卡斯根据货币周期模型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 国家出现的滞涨现象作出解释。 • 按照货币周期理论,如果冲击完全是意料之外的, 会观察到价格和产量的协同运动;如果冲击完全 是意料之内的,价格仍然会变,但产量不会变动。 假设冲击既有意料之外的成分又有意料之内的成 分,那么价格和产量都会上升,只是价格会上升 的幅度小于冲击完全是意料之内的情况下的幅度, 而失业率下降的幅度小于冲击完全是意料之外的 幅度。这意味着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是不稳定的, 它取决于货币供给增加后预期到的和未预期到的 成分的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
M3= M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债券-------广义货币
5
二、货币的起源
专
中介
业 化 分
交 减少搜寻成本 换
工
一般等价物
货币
6
二、货币的起源
电存
子
款 货
货币
币和
用不 货兑 币换
的 信
信可 用兑 货换 币的
金
实
属
物
货 币
货 币
金
称
属
量
铸
货
币
币
7
三、货币的职能
• 价值尺度 • 交换媒介 • 贮藏价值 • 支付手段
四种特点彼此存在矛盾 形成资产组合,使特征相互弥补,达 到风险一定的情况下,收益最高。
20
四、中央银行
•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 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的银行
21
四、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九家分行管辖区域 ❖ 天津分行: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 沈阳分行:辽宁、吉林、黑龙江 ❖ 上海分行:上海、浙江、福建 ❖ 南京分行:江苏、安徽 ❖ 济南分行:山东、河南 ❖ 武汉分行:江西、湖北、湖南 ❖ 广州分行:广东、广西、海南 ❖ 成都分行: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 西安分行: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四、货币与利率
2、利息的计算方法
利
单利法
率 有
单利的计算公式:I=P.i.n
两
S=P+I=P(1+i.n)
种
计 算
复利法
方 法
复利的计算公式:S=P(1+i)
I =S -P
复利反映 了利息 的本质
注:I 表示利息额, P 表示本金, i 表示利率, n 表示时间, S 表示本金和利息之和
10
五、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
金属货币制度
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
复本位制
金本位制
银银 两币 本本 位位 制制
平双跛 金金 金
行本行
本
本
位位位
币块 本本 位位
汇 兑 本 位
制制制 制制 制
11
主题内容
• 第一节 货币概述 第二节 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体
12
一、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定义
市场
商品市场
劳务市场
技术市场 金融市场
8
四、货币与利率
1、利息存在的原因
– 货币的时间价值(技术经济学的观点) – 节俭的奖赏(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 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马克思的观点) – 货币的价格(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观点)
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利息是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范畴,并 构成信用的基础。
9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第七章
货币与金融体系
课程体系
➢ 第一章 导论(1)
➢ 第二章 公共部门与收入分配(2)
➢ 第三章 国民经济总量的核算(2)
➢ 第四章 消费理论(1)
➢ 第五章 投资理论(2)
➢ 第六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经济模型分析(2)
➢ 第七章 货币与金融体系(1)
➢ 第八章 货币需求理论(1)
中央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清算银行
等等
16
二、金融机构
• 中央银行:一国的金融管理机构 • 商业银行:办理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 业务的银行 • 专业银行:集中经营指定范围内的业务并提供专门性金
融服务的银行 • 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专门从事有价证
券经营及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 • 保险公司: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 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 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 • 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中信、光大、华夏、民生
、广发、深发、招商、福建兴业、浦发 …… • 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 •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 外资银行
18
三、金融工具
• 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
➢ 第九章 货币供给理论(1)
➢ 第十章 宏观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2)
➢ 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中的汇率和货币
➢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2)
➢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应(2)
➢ 第十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2)
2
主题内容
第一节 货币概述 • 第二节 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体系
• 财务公司: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 信托投资公司:专门办理信托投资业务的金融机构
• 消费信用机构 :为刺激生产、促进消费而建立的一种信用组织
• 信用合作社:吸收城市手工业者和农民的存款,办理放款业务的 信用组织
• 租赁公司 :通过融物的形式起融通资金作用的金融机构
• ……
17
二、金融机构
我国的金融机构
14
一、金融市场
3、金融市场构成
市
市
市
场
场
场
主
客
价
体
体
格
资
资
金中金
提介需
供者求
者
者
金 融 工 具
利 率
{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
市 场 组 织 方 式
15
二、金融机构
• 凡是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为金融机 构。
金融中介机构 管理性金融机构
直接金融机构
(证券公司)
间接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
……
•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
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货币资金活动的 市场,是各种融资市场的总称
13
一、金融市场
2、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 微观层面的功能
– 1、价格发现 – 2、提供流动性 – 3、减少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 宏观层面的功能 – 1、实现储蓄-投资转化 – 2、资源配置 – 3、宏观调控
3
一、货币的概念
• 1.货币是钱。钱是货币的俗称。 • 2.在经济学家看来,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时被广泛
接受的任何物品都可以叫做货币。
4
一、货币的概念
3.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定义货币
•
M0=流通中的现金------最狭义货币
•
M1= 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
•
M2= 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广义货币
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
19
三、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对持有者来说却是金融资产, 其有四个基本特征: • 期限性:是指一般金融工具有规定的偿还期限。 • 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在必要时迅速转变为现金而
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 风险性: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预定收益遭受损
失的可能性大小。 • 收益性:是指持有金融工具能够带来一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