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授调理肝郁型 经不调临床经验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https://img.taocdn.com/s3/m/e58e32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3.png)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摘要】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是一种常见的肝脾病症,主要病因是情志不畅、饮食失调等引起。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是治疗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
该方剂主要由苍术、柴胡、白术、茯苓等中草药组成,具有疏肝健脾、调和气血的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中,该方剂能有效缓解脾胃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过量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对于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患者,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有明显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该方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望成为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关键词】关键词:中药,疏肝健脾方剂,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治疗效果,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疗效,前景。
1. 引言1.1 脾胃病概述脾胃病是指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主要包括脾胃虚弱、胃痛、消化不良、胃酸过多、胃炎、胃溃疡等。
脾胃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承担着消化、吸收、运化营养物质的重要功能。
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司;胃主受纳,胃虚则受纳障碍。
脾胃病的发生与脾胃功能的健康密切相关。
脾胃病的症状多样,常见的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便秘、胃痛等。
在临床上,脾胃病属于中医消化系统疾病范畴,常见于肝郁脾虚型脾胃病。
脾胃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不节、情绪不畅、生活作息不规律等。
肝郁脾虚型是脾胃病常见的证型之一。
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胃痛腹胀、食欲不振、情绪烦躁等。
针对肝郁脾虚型脾胃病,中医药治疗具有独特优势。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是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一种常用方剂,具有疏肝解郁、健脾益胃的作用,对改善脾胃功能、缓解症状、调节情绪具有显著疗效。
1.2 肝郁脾虚型病因肝郁脾虚型是一种常见的脾胃病,其病因主要包括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多种因素。
肝郁是中医理论中的病机之一,指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导致气滞血瘀,进而影响脾胃运化功能。
肝郁还可导致脾气不足,脾失健运,形成脾虚的状况。
李学麟治疗肝郁证临床经验
![李学麟治疗肝郁证临床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a78eae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2.png)
李学麟治疗肝郁证临床经验1. 引言1.1 作者简介李学麟,中医专家,现任某医院中医科主任,擅长治疗肝郁证。
李学麟毕业于某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中医工作已有20年的丰富经验。
他曾在国内多家医院进行学术交流,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技术。
李学麟在治疗肝郁证方面有着独特见解和独到经验,深受患者好评。
他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医传统医学,努力探索中医治疗肝郁证的新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李学麟教授善于将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注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致力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他在中医领域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口碑,被公认为是治疗肝郁证的专家之一。
李学麟教授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康复机会。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肝郁证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型,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畅、胸闷胁痛、头痛头晕、口苦怕烦等症状。
肝郁证的发病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等因素密切相关。
据统计,肝郁证在中医临床中占据了相当比例,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少困扰。
传统中医治疗肝郁证的方法繁多,疗效也参差不齐,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学麟是一位资深的中医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在治疗肝郁证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备受患者和同行的赞誉。
关于李学麟治疗肝郁证的临床经验还没有系统性的总结和报道,因此有必要对其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对李学麟治疗肝郁证的临床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李学麟治疗肝郁证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揭示其疗效及机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来说,我们旨在探讨李学麟治疗肝郁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提高对肝郁证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也希望能够发现李学麟治疗肝郁证的优缺点,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中医药在治疗肝郁证方面的发展和应用。
韩祖成教授应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寐的临床经验
![韩祖成教授应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寐的临床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3d428b8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2.png)
《素 问·灵 兰 秘 典 论》曰 :“ 肝 者 ,将 军 之 官 ,谋 虑 出 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云:“肝主急而志怒,故为将军 之官”。肝之所以称为“将军”,概因其病理表现与将军相 似,且将军作战,贵在善谋,不贵在勇,遂曰“谋虑出焉”[6]。 肝者,司其将军之能,其谋虑者,阴柔而蓄发,使机体不受 外邪侵犯。故肝气畅达,肝血充足,气血运行无碍,阴阳出 入有常,则情志调达,五脏和谐,自可酣然入寐[7]。肝主疏 泄 ,五 行 属 木 ,肝 喜 条 达 而 恶 抑 郁 ,若 情 志 不 畅 ,忧 思 忿
《黄帝内经》中不寐为“卧不安”“不得卧”“少卧”,又 有“不得眠”“目不瞑”等[1],以入睡困难、醒后不再眠、寐 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通宵不寐为特点[2]。不寐亦称为失眠, 据统计,目前我国失眠发病率高达 10%~20%[3]。失眠是 以频繁的、持续的入睡困难或睡眠后易醒导致睡眠质量 下降为特征的疾病[4]。很多人长久受到该病折磨,进而影 响其生活、学习和工作。临床上大多数失眠患者长期依靠 服 用 西 药 镇 静 催 眠 ,但 是 睡 眠 质 量 仍 不 高 ,且 容 易 产 生 耐 药性 ,造 成抑 郁、焦虑 等心 理障 碍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的 健 康[5]。笔者自 2018 年 3 月开始跟师陕西省名中医韩祖成 教授坐诊,学习老师治疗不寐病的辨证思路和治疗体会, 发现临床中以肝郁脾虚型不寐最为多见,现将跟师心得 体会总结如下。
《删补名医类方》曰:“肝木之所以郁,其说有二:一为 土虚不能升木也,一为血少不能养肝也。若中土虚,则木不 升而郁,阴血少,则肝不滋而枯。逍遥散方中用白术、茯苓 者助土德以升木;当归、芍药者益荣血以养肝;薄荷疏散郁 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温胃和中,且能辛香达郁;甘 草和中;独柴胡一味,一以为厥阴之报使,一以升发诸阳, 诸药合用,可收肝脾并治,气血兼顾的效果。”凡属肝郁血 虚,脾胃不和者,皆可化裁应用,现代医家多采用本方治疗 情志不遂、肝脾失和之失眠。
周波教授用疏肝解郁法治疗脾胃病经验
![周波教授用疏肝解郁法治疗脾胃病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613b39e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3.png)
2021年12月 第28期论 著周波教授用疏肝解郁法治疗脾胃病经验郭迎超1,梁爽2,周波3*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4;2.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3.宁夏医科大学回医药现代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 750004【摘要】脾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引起脾胃病的因素繁杂,情志因素是其中一种。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人们普遍压力过大,久而久之可致肝气郁结,从而影响脾胃功能,出现相应的病变。
周波教授在临证中常用疏肝解郁法治疗脾胃疾病如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等,均取得良好效果,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做一总结。
【关键词】疏肝解郁;脾胃病;经验[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8-0006-02 Professor Zhou Bo’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 by soothing liver and relieving depression GUO Ying-chao 1, LIANG Shuang2, ZHOU Bo3* (1.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04, Cina ; 2. Yinchu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inchuan Ningxia 750001, Cina; 3. Key Laboratory of Hui Medicine Modernization, Education Ministry,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04, China) [Abstract]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 occurring disease in clinical practice. It is also a general term of a large category of diseases. The factors causing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are complex and emotional factors are one of them. Modern society develops rapidly, the competition is fierce, people general pressure is too big, as time passes can cause liver qi stagnation, affect spleen and stomach function thereby, appear corresponding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clinical practice, Professor Zhou Bo often uses the method of soothing liver and relieving depression to treat diseases of spleen and stomach, such as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etc, all of which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e author is lucky to learn from his teacher, so here is a summary.[Key words] Soothing liver and relieving depression; The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Experience关于对脾和胃的认识,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一致认为胃是消化器官,胃的主要功能是容纳和初步消化饮食物;但不同之处在于,中医理论认为脾胃的概念概括了人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的整个过程,两者密不可分,而现代医学理论中的脾和胃则各自独立,即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胃是消化吸收的器官且具有复杂的胃肠道内分泌功能。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6d520a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1a.png)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一、引言月经过少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
中医认为,月经过少多与肝郁脾虚有关。
近年来,柴胡桂枝干姜汤因其调和肝脾、疏肝解郁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月经过少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100例肝郁脾虚型月经过少患者,年龄在20-45岁之间,经中医辨证确诊。
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及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月经异常。
2. 治疗方法本组患者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基础方,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加减。
治疗周期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患者月经量、经前症状、情绪变化等指标。
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量、经前症状(如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水平等指标。
三、结果1. 月经量改善情况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90%的患者月经量有所增加,且增加的幅度较为明显。
其中,轻度患者月经量恢复至正常水平,中度及重度患者月经量改善程度也较为显著。
2. 经前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患者普遍存在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经前症状。
经过治疗,这些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其中,乳房胀痛的症状改善最为显著,大多数患者表示胀痛感减轻或消失。
情绪波动的患者也反映治疗后情绪更加稳定。
3.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经过治疗,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有明显降低。
这表明患者的肝郁脾虚症状得到改善,整体病情趋于稳定。
4. 性激素水平变化治疗前后,对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发现治疗后患者的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有所调整,趋于正常范围。
这表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加减治疗对调节患者内分泌有一定效果。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月经过少具有显著的疗效。
该方剂能够调和肝脾、疏肝解郁,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量、经前症状及情绪变化。
同时,该治疗还能调整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改善其内分泌状况。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程远教授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临床医案一则
![程远教授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临床医案一则](https://img.taocdn.com/s3/m/f7d55f7e6bd97f192379e944.png)
程远教授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临床医案一则王 宇1,程 远2*(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 130021)【摘要】失眠是一种“时尚病”,随着多元化的社会走进我们的生活,时代产物失眠已渐渐融入在生活当中,失眠已不再作为某种疾病所伴随的症状,而是以独立的病种出现在现代医学的大家庭当中。
它时时刻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此,拯救失眠,刻不容缓!【关键词】失眠;肝郁化火;医案;程远【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8.185.02Professor Cheng Yuan's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somnia due tostagnation of liver QiWANG Yu1,CHENG Yuan2*(1.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Jilin Changchun 130117,China;2.Affiliated Hospital of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lin Changchun 130021,China)程远,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笔者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导师在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颇有研究,他通过调和阴阳的治疗新思路,强调脾胃的重要性,以胃不和,卧不安为入手点,用疏肝降火和胃为治疗原则,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1则医案分享如下。
张某,男,38,主诉:失眠8个月,加重10天。
患者为出租车司机,于8个月前晚班遭遇3次劫掠,极度惊吓,当晚寝不安寝,未予重视,1个月后,就诊于吉林省中研医院,服用安定1月余,未见明显改善,之后自行应用艾司唑仑,症状未减轻,10天前由于生气上述症状加重,遂于2018年4月1日就诊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门诊。
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疗效
![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21ba065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7d.png)
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90例肝郁脾虚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比较逍遥散加减(对照组)与逍遥散+针灸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效果差异。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78%(44/45),高于对照组88.89%(40/45)。
结论: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型月经不调疾病,采用逍遥散+针灸治疗能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医治疗;月经不调;肝郁脾虚女性月经不调与日常生活不规律、内分泌系统失调等有直接影响,一旦发生月经不调会导致经期、月经量异常。
中医科门诊中月经不调患者,其表现为月经周期、经量呈现不规律变化,并伴有腰酸、小腹隐痛等,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1]。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压力、饮食等外界因素影响,可改变女性机体内部循环出现月经不调情况,致患者两胁不舒、食欲缺乏等[2]。
肝郁脾虚型月经不调患者需要进行中药调理,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作息习惯,该疾病一般病程较长,体质偏向于肝郁多一些,身体多偏瘦,平素情绪波动较为明显,食欲会有所下降、饮食减少。
每当情绪波动时就会引起自身机体不适,中医科临床按照肝郁脾虚型月经不调进行治疗,可以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症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依据2018.3-2019.6期间90例肝郁脾虚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分析,对照组45例患者,平均年龄(43. 20±3.57)岁,平均病程(1. 1±0.2)年。
观察组45例患者年龄均值(44.01±1.02)岁,病程均值(1.0±0.7)年。
患者资料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适量给予逍遥散治疗:组方选取柴胡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薄荷6克。
血虚患者加熟地,肝郁气滞者加郁金、香附、陈皮,肝郁化火者加栀子、丹皮[3]。
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郁证的经验介绍
![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郁证的经验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715230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4.png)
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郁证的经验介绍摘要:目的:总结云南省中医医院脑病科林亚明教授运用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郁证(肝郁气滞证)的部分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通过亲自参与2021年5月-2022年3月林老师门诊就诊的郁证200例病例的诊治过程,并收集,整理,分析临床资料,观察疗效,通过典型病例的举例,总结分析。
结果:病例160例(80%)显效,20例(10%)有效,10例(5%)无效。
结论: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郁证(肝郁气滞证)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加味丹栀逍遥散郁证名师经验郁证是临床脑病科的常见病症,是由于气机不畅、情志抑郁引起,具体表现为心情抑郁、胸胁满闷、胁肋部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有异物梗塞等的症状。
丹栀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疏肝解郁、清热、补气养血、健脾的作用,有明确抗抑郁作用。
笔者西学中学习期间,有幸跟导师林亚明教授,林老师在脑病科疾病郁证方面研究并治疗多年,根据其多年治疗郁证的经验,他认为郁证的主要病因为情志病所致,情志所伤,气机郁滞,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其主要病机主要为肝郁气滞。
从西医学认识来看,郁证多归属为抑郁伴焦虑状态,焦虑伴抑郁,双相情感障碍。
林师善用加味丹栀逍遥散治之,其主方为丹栀逍遥散,根据病人的各自临床症状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1.发病机制郁证的名称最早见于医学正传,但有关郁证之记录很早在(内经)中有,如素问·本病论“人或恚怒,气逆而上不下,即伤肝也”认为郁证的发生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郁证的病机主要为气机郁滞,肝喜条达而主疏泄,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引起五脏功能失调。
由于本病起始于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故以气滞为先。
气郁则湿聚、酿痰、化热、积食而见湿、痰、热、食诸郁;气郁日久,血行不畅而致血郁,但均以气机郁滞为病理基础。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2.导师临床治疗经验在现代医学认为,抑郁症是以明显而持续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症状的一种常见的心里障碍, 且是精神状态的的忧郁,其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兴趣缺失以及精力缺失,在此基础上常常伴有其他认知、生理及行为障碍,如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反应迟钝、行为活动减少以及疲倦感[2] ,并且此病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残率的特点[3] 。
韩延华运用百灵调肝汤治疗肝郁型不育症经验
![韩延华运用百灵调肝汤治疗肝郁型不育症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97f3718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7.png)
韩延华运用百灵调肝汤治疗肝郁型不育症经验
苏萌;王波;任雨佳;韩亚光;刘梦瑶;韩延华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8(37)4
【摘要】韩延华教授认为不育症虽以肾虚者为多,但兼夹肝郁者亦不少见。
肝郁虽为单一病机,但易导致肾虚、脾虚、血瘀、湿热诸多病机相互交结,对不育症的发病具有重要影响。
韩百灵先生所创百灵调肝汤原用于治疗肝气郁结不舒所致的不孕症,韩延华教授将其扩展应用于治疗肝郁型不育症,方证契合,亦获佳效。
【总页数】3页(P327-328)
【关键词】百灵调肝汤;肝气郁结;不育症;名医经验
【作者】苏萌;王波;任雨佳;韩亚光;刘梦瑶;韩延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2
【相关文献】
1.韩延华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 [J], 康针珍;韩延华;耿甜甜;王雪莲
2.韩延华教授治疗肾虚肝郁型经行头痛临床经验 [J], 王圣洁;孙美娜;赵静雨;韩延华
3.韩延华教授运用内异止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经验 [J], 韩亚光;朱小琳;
韩延华
4.韩百灵治疗肝郁不孕学术经验概要 [J], 韩延华;刘淑君;王春梅
5.韩延华教授治疗肝郁型月经不调临床经验 [J], 安欣;王敏;张雪芝;韩延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https://img.taocdn.com/s3/m/66e7729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e.png)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摘要】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具有疏肝、健脾的特点。
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情绪不稳、食欲不振、腹胀等。
通过疏肝健脾方剂调理可以改善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患者的症状,其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肝胆气机,清热健脾,以达到平衡脏腑功能的目的。
临床实践表明,中药疏肝健脾方剂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未来研究方向应在验证其疗效的基础上,探索其治疗机制,寻求更有效的中药组方,进一步推动中药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临床应用。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在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未来中医药治疗脾胃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药、疏肝健脾、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治疗机制、临床应用、疗效评估、作用、意义、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主要表现为脾胃气机失常、情志不畅引起心火郁结,导致肝郁脾虚的症状。
肝郁脾虚型脾胃病在临床上表现为消化不良、胃脘不适、食欲减退、大便稀溏、面色萎黄等表现。
传统中医认为,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发病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作息无常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作为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常用方剂,具有疏肝、健脾、调和脾胃的作用。
通过调理肝脏和脾胃的功能,可以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患者的症状,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研究中药疏肝健脾方剂在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深化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疏肝健脾方剂在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中药疏肝健脾方剂的药物成分和特点,探讨其在调理肝郁脾虚的作用机制。
2. 总结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典型症状表现,探讨中药疏肝健脾方剂对这些症状的调理作用。
通过上述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为进一步探讨中药疏肝健脾方剂在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同时为未来研究方向指明发展方向。
解建国教授解郁方辩证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病90例临床疗效观察
![解建国教授解郁方辩证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病90例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a851ed10722192e4436f68c.png)
·中医中药·解建国教授解郁方辩证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病90例临床疗效观察张淼(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1)0 引言国家级名老中医解建国教授生于医学世家,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嫡传弟子,为国家级重点示范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医药临床及科研工作40 余年,对诸多疑难顽怪病颇有心得,临床疗效显著[1-2]。
笔者有幸师承解老师,跟师期间颇多心得,整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解老师诊治的月经病90例临床疗效观察及学术经验总结以飧同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解老师中医专家门诊诊治的肝郁肾虚型月经病患者90例,其中月经先期10例,月经后期14例,月经先后无定期6例,月经过多17例,月经过少52例,闭经4例,痛经24例;经期前后伴随症状:乳房胀痛9例,急躁易怒38例,情志抑郁11例,腰酸痛27例,色暗有血块57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2.1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正常经期妇女,均有不同的月经病表现,包括经期提前、经期延后、经期前后无定期、月经过多、过少、痛经、闭经等,经期前后伴随乳房胀痛、腰酸痛、急躁易怒、月经色暗有块等症状。
根据中医分型属于肝郁肾虚型。
1.2.2 排除标准:该组入选患者中无先天性疾病或血液疾病患者,无精神障碍患者,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
1.3 治疗方法。
以解老师解郁方为主方辨证化裁服用中药汤剂,1 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
解郁方主方:由醋白芍、当归、川芎、北柴胡、醋香附、槲寄生、小茴香、丹参、神曲、车前子、菊花等组成,所用药物均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药房提供,常规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辩证化裁:其中月经量少、闭经加益母草、泽兰等[3];月经色暗、血块多加蒲黄、王不留行、路路通等,甚时加乳香、没药等;月经量多加蒲黄炭、杜仲炭、三七粉等;血热火旺加菊花、黄连等;气郁较重加枳壳、乌药、槟榔、木香等;肾虚较甚加菟丝子、枸杞子、熟地、狗脊等;少腹痛、乳房胀痛加川楝子、醋元胡等;宫寒加附子、炮姜、肉桂等;气虚加西洋参、黄芪等。
中医调理在改善女性月经不调中的作用
![中医调理在改善女性月经不调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1be216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f.png)
中医调理在改善女性月经不调中的作用对于女性来说,月经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问题,给女性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而中医调理在改善女性月经不调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显著的效果。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是情志因素。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女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
长期的情志不舒,会导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影响月经的正常来潮。
其次是饮食因素。
过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或者节食过度,都可能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无源,出现月经不调。
再者是劳逸失度。
过度劳累或者过度安逸,都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和脏腑的功能,引发月经问题。
此外,外感邪气、先天禀赋不足、房劳多产等,也可能导致月经不调。
中医调理月经不调,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重要手段之一。
比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月经不调,常用逍遥散加减,以疏肝理气、活血调经;对于气血两虚型的患者,多使用归脾汤,以益气补血、调经止血;对于寒湿凝滞型的,则采用温经汤,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这些中药方剂,通过合理的配伍,能够从根本上调整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恢复月经的正常周期和经量。
除了中药,中医的针灸疗法在调理月经不调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脏腑功能。
常用的穴位有关元、气海、三阴交、血海等。
比如,针刺关元、气海可以培补元气、调理冲任;刺激三阴交能健脾养血、调补肝肾;按摩血海则有活血化瘀、调经统血的作用。
食疗也是中医调理月经不调的重要方法。
比如,对于宫寒引起的月经不调,可以多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红枣等。
推荐一款“生姜红糖水”,将生姜切片,与红糖一起煮水饮用,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
对于气血不足的女性,可以食用“当归红枣乌鸡汤”,以补充气血。
此外,中医还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
逍遥散治疗高考女生肝郁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
![逍遥散治疗高考女生肝郁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7742f1941ea76e58fa0492.png)
河 北 中 医 药 学 报 JOURNAL OF HEBEI TCM AND PHARMACOLOGY
· 19·
逍遥散治疗高考女生肝郁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
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陈金金 许 瑞△ 刘云肖 )
提要 目的: 观察逍遥散治疗高考女生肝郁型月经不调的疗效 。方法: 将符合诊断与辨证标准的 54 例肝郁型 月经不调的高考女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27 例采用逍遥散治疗,对照组 27 例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治疗 。 以 3 个 月为 1 疗程,观察两组 1 疗程后月经不调的改善情况 。 结果: 1 疗程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 88. 89% ,对照组为 85. 19% ,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 > 0. 05 ) 。 结论: 逍遥散和心理干预均能治疗高考女生肝郁型月经不 调,但前者有更好的倾向性 。 关键词 逍遥散; 肝郁型月经不调; 高考女生; 肝郁气滞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5615 ( 2012 ) 02 - 0019 - 02 中图分类号: R271. 11 1 月经不调是一类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 明,除病理生理因素外,月经不调与女性的心理情绪亦有 着较密切的关系。 高考女生正处于青春后期,是各种冲突 与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尤其在备考阶段复习迎考任务繁重, [1 ] 缺乏充分的休息和放松,精神上长时间内处于紧张状态, 易致肝郁气滞。中医认为肝郁气滞是导致月经不调的主要 原因,肝郁气滞易影响血液运行,导致冲任不调,发生月 经异常。目前逍遥散治疗高考女生肝郁型月经不调的报道 较少,为探讨逍遥散在治疗高考女生肝郁型月经不调中的 作用,本研究分别采用逍遥散及心理干预两种方法对高考 女生肝郁型月经不调进行治疗,观察对比疗效,为治疗月 经不调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1. 1 调查工具 采用月经健康问卷 ( MHQ - 1993 ) [2] 调 查高考女生的月经状况 。 1. 2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市高考女生 420 例。 凡参加 试验的受试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者可自由退出试 验。填表前以班级为单位分别由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 说明测试的目的及意义,并解释有关名词概念,让调查对 象对照调查表的每一项,根据自己最近 3 个月的实际情况 做出真实的自我评定,独立完成问卷,当场收回。 共发放 问卷 42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02 份,回收率为 95. 71% 。 1. 3 研究标准 1. 3. 1 月经不调的诊断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 [3 ] 指导原则》 ,咨询当地妇科专家制定了月经不调的诊断标 准: 行经期 < 2 天或﹥ 7 天; 周期 < 21 天或 > 35 天; 月经 量 > 80 mL 或 < 30 mL; 经期前后或经期有腹痛 、 腰酸、 下 腹坠胀等症状。 1. 3. 2 肝郁气滞证的诊断标准: 参考 《中药新药临床研 究指导原则 》 和中医辨证 标 准 主 要 参 考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 证候部 分》 制定: 主症: ①情绪异常变化,情志抑郁,闷闷不乐, 多疑善虑,悲伤欲哭; ② 两胁、 少腹或阴部等肝经所过之 处胀闷窜痛; ③ 胸闷不舒,喜叹息。 次症: ① 脉 弦 或 涩, 苔薄白; ②口苦咽干,咽部异物感; ③ 头晕目眩; ④ 妇女 乳房胀痛,月经不调。 凡符合以下一项,即可诊为肝郁气 滞证: ①具备主症两项或两项以上; ② 具备一项主症及次 症第 1 项; ③具备一项主症和两项或两项以上次症 。 1. 3. 3 纳入标准: 将符合肝郁气滞型月经不调的高考女
《百灵调肝汤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
![《百灵调肝汤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da615e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00.png)
《百灵调肝汤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一、引言月经后期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常伴随经量减少、经色淡红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月经后期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肾虚肝郁型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针对这一病症,中医多采用调肝汤加减法进行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百灵调肝汤加减在治疗肾虚肝郁型月经后期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符合肾虚肝郁型月经后期诊断标准的受试者,年龄在18-45岁之间,共计120例。
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在治疗前未使用其他治疗月经不调的药物。
2. 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百灵调肝汤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月经后期。
基本方剂为百灵调肝汤,根据患者病情加减药物。
治疗周期为3个月经周期。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等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激素水平等指标。
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
三、结果1. 临床疗效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受试者的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等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激素水平变化治疗后,患者血清中雌激素(E2)、孕激素(P)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上升,而促性腺激素(FSH)水平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表明百灵调肝汤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月经后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四、讨论百灵调肝汤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月经后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该方剂通过调节肾气、疏肝解郁等作用,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激素水平。
同时,本研究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说明百灵调肝汤加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的药物加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王旭高治疗肝郁气滞方剂配伍特点研究》
![《王旭高治疗肝郁气滞方剂配伍特点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c6adb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9.png)
《王旭高治疗肝郁气滞方剂配伍特点研究》一、引言中医理论中,肝郁气滞是一种常见的病症,表现为情绪低落、胸胁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王旭高作为当代中医的杰出代表,其治疗肝郁气滞的方剂配伍具有独特的见解和疗效。
本文旨在研究王旭高治疗肝郁气滞方剂配伍的特点,以期为中医临床提供参考。
二、王旭高治疗肝郁气滞的背景及理论依据肝郁气滞是中医常见病证之一,多因情志不遂、气机阻滞所致。
王旭高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治疗肝郁气滞需从调和气血、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等方面入手,以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目的。
三、王旭高治疗肝郁气滞方剂配伍的特点1. 重视气血调和:王旭高的方剂配伍中,常采用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当归、川芎、白芍等,以调和气血,缓解气滞血瘀的症状。
2. 疏肝解郁为主:王旭高善于运用疏肝解郁的药物,如柴胡、香附、青皮等,以舒肝理气,缓解情绪低落、胸胁胀满等症状。
3. 健脾和胃为辅:王旭高认为,肝郁气滞往往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因此在方剂配伍中常加入健脾和胃的药物,如茯苓、白术、陈皮等,以调和脾胃,提高食欲。
4. 个体化治疗:王旭高在治疗肝郁气滞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他善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方剂的药物组成和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5. 配合心理疗法:王旭高在治疗肝郁气滞时,注重心理疗法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他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四、案例分析以一例王旭高治疗的肝郁气滞患者为例,详细分析其方剂配伍的特点。
患者因情绪低落、胸胁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就诊。
王旭高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的方剂进行治疗。
方剂中包括柴胡、当归、川芎、白芍等药物,同时配合心理疗法,帮助患者调整情绪。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五、结论王旭高治疗肝郁气滞的方剂配伍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视气血调和、以疏肝解郁为主、健脾和胃为辅、个体化治疗以及配合心理疗法。
吴振国从肝论治治疗月经后期经验撷菁
![吴振国从肝论治治疗月经后期经验撷菁](https://img.taocdn.com/s3/m/76ccdd00bb68a98271fefa3e.png)
通行三焦之气滞 , 既能行气健 脾 , 又能疏理 肝胆 , 本 草纲 目》日: 《
“ 香 乃 三焦 气 分 之 药 , 升 降 诸 气 ” 为 行 气 止 痛 之 要 药 , 健 木 能 , 有
脾调经助孕 之 功。香 附 , 、 辛 微苦 、 甘 、 。归肝 、 、 微 平 脾 三焦 经。 功效 : 疏肝理气 , 调经止痛 。本品人肝经气分 , 味辛 以疏 散肝气之
郁 结 , 苦 以 降泄 肝 气 之 横 逆 , 甘 能 缓 肝 之 急 , 味 芳 香 走 窜 , 味 味 气 乃 疏 肝 散郁 调 经 之 要 药 , 李 时 珍 谓 本 品 为 : 乃 气 病 之 总 司 , 故 “ 女
肝气郁结 所表现的证候 。如 叶天 士《 临证指 南医案》 : 盖情 志 云 “ 不舒则生郁 。 《 ” 临证 指南 医案 ・调经 》 中提 出: 女子 以肝 为 先 “ 天。 女子属 阴, ” 以血 为用 , 经孕产 乳 , 屡耗 其血 , 机体 处 于 “ 使 有
后诸病 因血所为者 。妇人月经不调 , 腹中结块 , 中淋 漓 , 崩 产后血
运, 暴血 冲上 , 或酒摩及煮服” 。故能活血行气 , 祛瘀通 经止痛 , 为 妇科 调经常用的活血化瘀 药 ; 五灵脂 , 、 、 , 归肝经 , 苦 咸 甘 温, 本品 苦咸温通疏泄 , 专入肝 经血分 , 功善 活血化瘀 、 调经止 痛 , 为治疗 妇科经产之要药 , 二者共 为 臣药 , 助君药疏 肝理 气 、 协 活血化瘀 、 调理 冲任 。大 黄为佐药 , , 。归脾 、 大肠 、 、 苦 寒 胃、 肝 心经 。 品苦 本
肝 论 治 治 疗肝 郁 型 月 经后 期 的 经验 。
【 关键 词】 肝 ; 月经后期 ; 木香调经胶 囊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秘方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042e596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72.png)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秘方女性每月总有那么几天会出现不适症状,由于是有些女生经期会出现头晕、恶心、肚子痛等症状,这些都是属于月经不调的症状,那么我们女性月经不调怎么办呢?月经不调有哪些中医治疗秘方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讲解下月经不调的治疗偏方吧。
月经不调的治疗秘方1、脾肾气虚型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色淡,质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冷坠,纳呆便溏,夜尿多。
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脉细无力,尺脉弱。
方药: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
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艾叶10克,首乌30克,当归12克。
方解:本方用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熟地、补骨脂、菟丝子、川续断补肾,艾叶温经止血调经,首乌、当归养血调经,炙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法:正值经期量多,去当归,加阿胶12克(另溶)、乌贼骨12克、金樱子30克、艾叶用炭以止血。
经期延长,日久不断,加炒蒲黄10克、益母草30克以祛瘀止血。
纳呆食少,加淮山药20克、砂仁9克(后下)、陈皮6克以行气健脾胃。
若月经后期未至加巴戟9克、牛膝12克、鸡血藤30克、川芎10克以通经。
2、肝肾阴虚型主证:月经周期多提前,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于口燥,失眠多梦,小便黄少,大便于结。
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方药:二至丸合两地汤加减。
女贞子15克,旱莲草18克,干地20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山茱萸12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9克。
方解:本方用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菟丝子滋养肝肾,于地、白芍、玄参、麦冬滋阴清热,五味子交通心肾,并有收涩止血的作用。
加减法:正值经期,月经量多,加阿胶12克(另溶)、岗稔根30克、乌贼骨12克、金樱子30克以养血收涩止血。
经期延长,淋漓不断者,可加益母草30克、茜草根15克、地榆15克、荆芥炭10克、煅牡蛎30克以祛瘀凉血、收涩止血。
周士源治疗肾虚肝郁型月经过少经验
![周士源治疗肾虚肝郁型月经过少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21b9462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a.png)
★钟惠玲1 金婷1 罗娟珍2(1.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摘要]周士源在多年临床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补肾疏肝,并重视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及月经周期规律分期论治、[关键词]周士源;月经过少;肾虚肝郁证中图分类号:R271.11+1 文献标识码:A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经期不足2日,甚或点滴即净者。
古籍中有“经水涩少”“经水少”等概念[1]。
一般将每次行经量不足20 mL者诊断为月经量少,近几年医学文献及指南将月经量少的诊断标准调整为月经量少于5 mL[2]。
现代医学并未将月经量少视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而将其归为多种疾病所致的症状[3]。
诊疗中发现,现代女性由于社会压力、精神心理因素或熬夜、饮食不洁等不良习惯,导致月经过少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如果不积极干预,将会加重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甚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闭经、不孕等疾病,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
因此,月经过少的临床诊治是妇科疾病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周士源教授为江西省名老中医,从事妇科临床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熟读经典,在治疗月经病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现将周士源教授治疗肾虚肝郁型月经过少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早在晋代王叔和的《脉经》中就有记载,书中提到“亡其津液,故令经水少”,指出其病机是“亡其津液”,认为津液亏虚、阴血不足故致月经过少。
明代万全的《万氏妇人科·调经章》也提到月经病的病因病机及选方用药:“瘦人经水来少者,责其血虚少也,四物人参汤主之。
”“肥人经水来少者,责其痰碍经隧也,用二陈加芎归汤主之。
”纵观历代医家关于月经过少的论述,可以发现月经过少主要以肾虚、血虚、血瘀、痰湿、肝郁、气滞等多见[3]。
周士源教授结合自身二,肝气瘀滞等致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胞宫不能正常满盈而导致月经量减少。
治疗上需以补肾疏肝、标本兼顾为法,通过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周教授使用归肾丸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月经过少取效甚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教授调理肝郁型月经不调临床经验
【摘要】月经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或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期延长、闭经等,或是在月经前后出现腰腹痛及全身症状。
韩延华教授临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调理经验。
韩老师认为,月经病虽与五脏六腑都有关系,但与肝最为密切。
肝藏血,主疏泄,与冲脉血海关系密切,女子以肝为先天,肝对女子的月经有着重要作用。
文章以历代医家的论述为基础,从肝郁的角度总结了韩延华教授在调理月经病方面的临床经验,拟以阿胶黄精丸疏肝、调肝、养肝佐以补肾的用药原则,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并取得了确切的疗效。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或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期延长、闭经等,或是在月经前后出现腰腹痛及全身症状。
月经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可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韩延华教授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丰富临床经验,对月经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及创新,本文将韩延华教授运用阿胶黄精丸加减调理肝郁型月经病的经验,总结择要而撰。
病因病机,在中医看来月经的产生是。
肾气、天癸、冲任、气血作用于胞宫,并在其他脏腑、经络的协同作用下使胞宫定期藏泻而产生的生理现象。
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肾、肝、脾等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失调有关,另外与女性“血少气多”的生理特点也有密切的联系。
本文突出强调肝对于女性的影响,肝主疏
泄,肝脏具有疏通气机,畅达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的代谢,调畅一切情志活动,通调一切排精和排卵。
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生理功能心。
月经的常与变和“肝主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内经》日:“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及“故人卧血归于肝”。
张锡纯日:“月事不行,由于血室,而血室为肾之副脏,实借肝之疏泄以为流通,方书所谓肝行肾之气也。
”冲任之流通,亦取决于肝之疏泄,因足厥阴肝经络阴器,循少腹,与冲任二脉互为沟通。
同时肝的藏血功能与疏泄作用须相互协调,冲任二脉得其所助,则二脉通畅,血脉流畅,经候如常。
许多研究表明。
现今许多年轻女性素多抑郁,精神学习工作压力过大,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以致肝郁气滞,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冲任气血失于畅达而瘀滞于内,瘀血内阻,血脉失畅,月经异常。
叶天士日:“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其性急而动。
故肝脏之病,较之他脏为多,而于女子尤甚。
”妇人之病又多为七情内伤,每易先损气机。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血之行止于顺逆,皆由一气帅而行。
”陈稚泉将患者分为“赋性温和,素无他疾者”和“性急躁多怒多妒者”,后者较前者易伤肝气,患病时易出现气机失调。
因此,韩延华教授根据妇女体质特点,认为肝郁气滞,气机不调是引起月经病的重要发病原因,调理中疏肝解郁占有重要地位。
中医教授在继家父韩百灵教授学术理论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用药多以疏肝、调肝、养肝,活血调经为主。
并结合年龄特点和患者就诊的主要目的选方用药,随症加减。
主要以阿胶黄精丸为代表方。
阿胶黄精丸
中的主要成份:阿胶,制黄精,羊胎素,白芷提取物,木瓜提取物,荷叶提取物,百合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茯苓,蚕蛹,益智仁,胶原蛋白。
全方具有补气、补血、补肾、养血、养肝、养肾、养心,并有化瘀祛斑,调理气血等作用。
在疏肝的同时补益正气,以防止过度攻伐而伤正气,并取得了确切的疗效。
典型病例,患者,女,27岁,2013年6月18日初诊。
近3个月,月经量少,色暗。
患者平素经前乳房胀痛,痛经,腰腹酸痛,月经色暗、有血条血块,面部色斑,性情急躁,倦怠乏力,头晕,记忆力减退,舌淡苔白,脉弦。
13岁初潮,既往月经周期规律,无药物过敏史,超声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
治法:疏肝解郁,补肾调经。
用阿胶黄精丸调理,一日三次,每次40粒,饭后服用,一个月为一个见效周期。
二诊:患者服药后月经尚未来潮,但腰腹疼痛减轻,倦怠乏力有所好转。
守上方,又服一个月后,嘱患者若月经来潮,量多,停药。
三诊:患者于7月3日月经来潮,经量有所增加,乳胀未作,诸症好转,唯见经期头痛,舌质正常,苔薄,脉弦缓。
考虑经后血海空虚,清空失养所致,又服一个月后,经量如常,诸症悉除,告知患者调情志,避恚怒,避免病症复发。
结语,韩延华教授认为月经不调可因妇科疾病或全身疾病引起,鉴于病因病机复杂,临证中应详加审视,细心询问病史,了解病因,辨证时,首辨脏腑,再辨虚、实,寒、热,调理以疏肝益肾,活血调经为大法,盖全身气机调畅,精血运行流畅,冲任气血调达,则月事有序。
中医教授在继承韩百灵教授“肝肾学说”理论的基础上,通过
长期的临床实践,创新性地提出“肝主冲任”的理论,并将其运用于指导月经病的调理。
认为肝血充盈,疏泄有度,冲任才能调畅,经血才能有时、有序、有度地输送至胞宫,胞宫藏泄有期,从而维持女子经、孕、产、乳的正常功能。
韩老师强调治病要因人、因时,现代女性由于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过大,善怀而多郁,性喜偏隘,极易导致肝气郁滞,疏泄失常,而发生气滞血瘀;或肝血不足,胞脉空虚,血海不能按时满溢,既而发生月经后期、闭经等症;当肝气不舒,郁久化热,火热伤于冲任,扰动血海,迫血妄行,则发生崩漏。
韩延华教授在诊治疾病过程中以肝为核心的基础上,临证时采用阿胶黄精丸病症结合,中西相参诊治思路,视“肝”的重要作用,并且十分重视整体调理,同时也重视心理调理,强调情志失调在发病中的重要性,主张以预防为主,对于患月经不调者要注意保持乐观、稳定、积极向上的情绪,避免强烈情绪波动,及时摆脱神经质、内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