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探索

合集下载

县级区域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解决方案(XX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

县级区域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解决方案(XX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

XX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解决方案XX省县级区域迖程医疗服务体系解决斱案目录目录 (3)第1 章政策背景 (5)1.1近年国家、省级医改政策回顼 (5)1.2全省乡镇卫生院迖程医疗全覆盖癿会讫要求 (5)1.3实斲斱案要求 (6)第2 章建设目标及内容 (7)2.1“亐室”癿科室标准化建讱--解读 (7)2.2迖程医疗接入讱备呾数字化检查检验讱备配置--解读 (8)2.3政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迖程医疗机制建讱--解读 (9)2.4县级区域迖程医疗中心建讱--解读 (10)2.5推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讱--解读 (10)2.6网络建讱--解读 (11)2.7提供迖程医疗服务 (12)2.8项目旪间路线图 (12)第3 章县级区域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架构 (14)3.1架构说明 (14)3.2县乡一体化架构介终 (15)第4 章县级区域心电诊断中心建设 (17)4.1区域心电诊断架构图 (17)4.2区域心电诊断中心癿特点 (18)4.3迈瑞心电图机产品简介 (19)第5 章县级区域DR 影像诊断中心的建设 (20)5.1业务模式 (21)5.2技师培讪斱案 (21)5.3迈瑞DR 放射产品简介 (22)第6 章县级区域超声影像诊断中心的建设 (23)XX省县级区域迖程医疗服务体系解决斱案6.1迖程超声癿应用场景 (23)6.2斱案特点 (24)6.3迈瑞彩超产品简介 (24)第7 章县级区域检验诊断中心建设 (25)7.1区域检验平台架构 (25)7.2区域协同平台综合管理 (26)7.3迈瑞检验产品简介 (26)7.3.1全自劢血液绅胞检测分析系统产品简介 (27)7.3.2全自劢生化分析系统简介 (27)7.3.3全自劢化学収光克疫分析系统简介 (28)7.3.4尿液分析系统简介 (28)8.1第1章政策背景1.1近年国家、省级医改政策回顾国务院近年来印収了多仹关亍分级诊疗、迖程诊断、加强基层医疗建讱等相关政策文件。

某县医共体信息系统设计方案探讨

某县医共体信息系统设计方案探讨

依据国务院、省、市县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结合该县 信息化建设需求,本项目按照“13211”的一体化设计该 县医共体信息系统,即“1 个平台”、“3 大应用”、“2 个体系”、“1 张卡”以及“1 张网络”。“13211”的一 体化设计涵盖县医共体信息平台的核心应用系统,在县域 通过医疗卫生资源整合,使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 为区域医疗卫生监管提供有效抓手、助力分级诊疗制度有 效落地。具体架构如图 1 所示。
DOI:10.3969/j.issn.1006-6403.2022.05.013
某县医共体信息系统设计方案探讨
[袁钱生]
摘要
面对县域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城乡之间和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资源配置不 合理、分布不平衡等问题,通过医共体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 务体系。从县域医疗信息系统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业务需求和功能需求,从平台、应用、 网络等方面,提出医共体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当前接入机构的数据质量情况。
时,可实现患者有效分流,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一体化监控运维平台:通过一体化监控运维平台,集
基于医联体协同平台,开展预约服务、远程会诊、区
中式监管健康云平台下所有支撑应用运行的主机与软件环
域影像、区域检验、区域心电、远程门诊等协同应用,主
境的性能与状态情况,支持自定义脚本、接口、SQL 的扩
居民就医减少候诊时间,降低就医成本,改善就医环境提
将医疗集团运营管理所包含的人、财、物形成一体化
供一个良好的服务窗口。
管理,实现深度融合,数据共享;整合经济运行管理的中
2.3.4 远程医疗业务需求
预算、成本、绩效等一系列业务,建立“成本、预算、考
建立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会诊中心、诊断中心,实现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惠府办〔2017〕30号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惠府办〔2017〕30号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惠府办〔2017〕3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惠州市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业经十二届32次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卫生和计生局反映。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0月23日惠州市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2016〕75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卫生强省的决定》(粤发〔2015〕15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7〕49号),加快推进我市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和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2017年,基本搭建医联体制度框架,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

到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

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责权一致的引导机制,使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区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关于全面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全面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附件贵州省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 )远程医疗是现代医疗与网络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项医疗服务,运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患者提供技术支持的医疗活动。

一、政策背景和现状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2012年,国务院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作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要求”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提高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平性”。

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远程医疗纳入”信息惠民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

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以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影1诊断、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指导、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发展远程医疗”。

同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规划发(2013) 32号),明确提出“加强医疗服务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中西医电子病历应用和远程医疗”的主要任务。

2014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卫医发(2014) 51号),明确了医疗机构远程医疗组织实施、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监督管理等内容。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 40号),明确提出“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

”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和《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 33号),要求“加强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强化远程会诊、教育等服务功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和“积极推动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远程医疗工作方案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远程医疗工作方案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远程医疗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当前,县域医疗资源不均衡、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群众就医的便利性和医疗质量。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远程医疗工作方案应运而生。

紧密型医共体远程医疗是通过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将优质医疗资源远程传输至县域,以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群众就医便利性的一种创新医疗模式。

二、目标设定1. 提高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就医需求;2. 加强基层医生的医疗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3. 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提高县域医共体整体综合医疗水平。

三、工作方案1. 建设互联网远程诊疗平台:在县域医共体内建设互联网远程诊疗平台,实现远程医疗诊治、医学影像传输、在线医学教育等功能;2. 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通过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建设电子病历、医疗影像系统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3. 搭建智能医疗设备网络:设立智能医疗设备网络,将各县域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等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费用和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效率;4. 开展远程医疗培训:通过远程培训平台,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远程医疗培训,培养基层医生的技术和知识水平,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5. 建立县域医共体协作机制:建立县域医共体成员之间的协作机制,实现医疗资料共享、病例讨论、会诊等协作工作,提高医共体整体综合医疗水平;6.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医疗保险支持力度,确保远程医疗费用的报销,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四、实施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工作的开展;2. 资金投入:加大投入,用于建设远程诊疗平台、智能医疗设备网络等;3.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远程医疗技术和设备,为远程医疗提供技术支持;4. 人才培养:开展远程医疗培训,提高基层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5.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推广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远程医疗的工作,增强群众意识和参与度。

《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研究》范文

《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研究》范文

《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县域医共体建设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县域医共体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联合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服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本文旨在研究县域医共体的运行机制,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县域医共体建设背景在过去的医疗体系中,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各自为政,资源分散,导致医疗服务效率低下,患者就医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开始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旨在通过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三、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一)组织架构县域医共体由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组成,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

医共体内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药品采购委员会等组织,负责医共体内的医疗质量管理和药品采购等工作。

(二)资源共享机制县域医共体通过建立医疗资源库,实现医疗设备、药品、技术等资源共享。

同时,医共体内实行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等信息化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三)分工协作机制县域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根据自身功能定位,分工协作。

县级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

医共体内实行医师轮岗制度,提高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

(四)服务一体机制县域医共体实行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的制度。

患者首先在基层医疗机构接受诊疗,如需转诊至上级医院,由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进行协调。

同时,医共体内实行远程医疗会诊,方便患者就医。

四、县域医共体运行成效通过实施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取得了以下成效:1. 医疗资源得到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2. 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得到提高,患者就医更加便捷;3. 实现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4. 分级诊疗制度得以实施,减轻了大型医院的负担。

五、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虽然县域医共体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医共体内部分医疗机构动力不足,缺乏积极性;2. 医疗资源分配仍不均衡,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型医院之间存在差距;3. 远程医疗会诊等信息化手段应用不够广泛。

县域医体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

县域医体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

县域医体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信息化技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为了更好地推动县域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县域医体信息化平台,从而实现县域医疗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的目标。

本方案旨在通过建设县域医体信息化平台,提供综合性的医疗信息服务,提高县域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建设内容1.建立县域医体信息化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县域医体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县域医疗机构的综合管理和监控。

2.建设医疗信息系统:在县域医体信息化平台上建设医疗信息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疗影像系统等,实现医疗信息的数字化、集中管理,方便医疗工作人员的查询和使用。

3.构建医疗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县域医体信息化平台,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发展,包括医疗设备、专家资源、医生培训等。

4.建设预约挂号平台:通过县域医体信息化平台,建设预约挂号平台,方便患者进行线上预约挂号,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5.建设远程医疗平台:通过县域医体信息化平台,建设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远程会诊、远程监护等功能,方便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家医疗服务。

三、建设步骤1.系统规划:明确县域医体信息化平台的整体架构和功能,确立各个子系统的建设和集成方案。

2.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规划,进行系统的开发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平台建设:建设县域医体信息化平台,包括服务器搭建、数据库建设、网络安全等。

4.子系统建设: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疗影像系统等子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集中管理。

5.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建设医疗资源共享平台,包括医疗设备共享、专家资源共享、医生培训等。

6.预约挂号平台建设:建设预约挂号平台,实现在线预约挂号、排队等待管理等功能。

7.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建设远程医疗平台,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等功能。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医疗服务整合与协同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医疗服务整合与协同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医疗服务整合与协同在我国医疗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出现成为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旨在通过整合县域内的医疗服务资源,实现医疗服务的协同发展,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内涵与意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域内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形成一个紧密的医疗服务共同体。

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这种模式的意义在于多方面。

首先,能够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在过去,县域内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往往集中在县级医院,而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和技术相对薄弱。

通过医共体的建设,可以将县级医院的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下沉到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其次,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在医共体内,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医疗服务的协同,减少了重复检查和不必要的转诊,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费用,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

再者,能够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让县域内的居民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够享受到相对公平、优质的医疗服务,减少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医疗服务差距。

二、医疗服务整合的关键环节(一)资源整合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合。

在人力资源方面,通过建立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县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挂职、坐诊、培训,同时选拔基层医务人员到县级医院进修学习,提升业务水平。

设备资源整合则是对县域内的医疗设备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信息资源整合是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方便患者的诊疗和医疗管理。

(二)服务流程整合优化患者的就医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模式。

从挂号、就诊、检查、治疗到康复,实现全程无缝对接,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和跑腿次数。

同时,建立转诊的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够及时、顺畅地在医共体内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转诊。

县域医共体的分级诊疗建设现状及问题探究——以金寨县为例

县域医共体的分级诊疗建设现状及问题探究——以金寨县为例

区域治理DETECTION县域医共体的分级诊疗建设现状及问题探究*——以金寨县为例安徽大学 孟萍萍,王立名,潘维维摘要: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卫生和健康事业,增进人民福祉。

我国各地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医共体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致力于缓解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同不均衡、不充分医疗卫生资源之间的矛盾。

分级诊疗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效,但仍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医共体为例,总结县域医共体的分级诊疗的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存在问题;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9-0049-0001一、金寨县医共体分级诊疗的实践及其成效(一)着力构建有序就医新格局首先是落实县级医院功能定位。

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主要承担县域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指导,开展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其次是全面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

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再次是加强医共体建设。

以多种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县级医院与城市三级公立医院分工协作机制。

针对县域内疾病和重点疾病诊疗需求,对口帮扶或签订医疗体协议的城市三级公立医院派出业务骨干、退休老专家及高年资护士,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促进医护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基层。

(二)重视重点专科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根据县域居民诊疗需求和近年县域外转诊率排名等因素,以及各县级医院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六安市统筹安排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人才培养、添置必要设备以及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等重点加强核心专科建设。

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项目概述 ---- 用户需求
形成闭环,全线贯 通
第一层:政府管理层
监管考核、数据挖掘、精准扶贫、医保控费、疾病筛查、民政监测 ... ...
第二层:二、三级医院层
分级诊疗、远程医疗、出院随访、与项服务、远程教育 ... ...
第三层:乡镇/社区卫生院层
分级诊疗、远程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与项服务 ... ...
电脑端:病例完整录入、有效管理
手机端:视频通话、病例快速录入
2、电视、电脑、手机、道柯特专业医疗 设备四方可进行数据互通、远程视频。
道柯特远程医疗设备:视频通话、完美对接多种医疗检测设备
技术优势:建设成本低、覆盖率高、局限性小
技术方案特色功能(一):专业的远程医疗
远程诊 断
远程病理
远程B超
远程心电

基于院外医疗服务的 健康管理资源整合
云、端、服 三位一体智慧健康生态系 统
项目概述 ---- 平台优势
前端软件+平台系统+数据集群
软 件

医疗设备+交互设备+试剂耗材

软硬结合 自主研发 全面 均衡 闭环
新型医共体物联网平台
项目概述 ---- 平台架构 软件平台 + 硬件工作站
(基于健康管理)
养老院、家庭











手机、电脑、 电视、道柯 特远程医疗 设备四屏互
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拓宽病源渠道 提升医院品牌影响力








让联系变得更加 便捷、随时随地

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马勤学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是一个联合卫生组织,目的是推进县域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乡 医疗服务体系、同步提高县镇村三级医疗服务能力。

随着县域医共体工作的不断推进,县域医疗 服务体系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实现“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 迈出坚实的一步。

I 近年来,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进 入快车道,医疗服务环境、诊疗服务水 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各地区均 不同层次地成立了医共体,旨在充分 发挥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优势,完善 城乡医疗体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一、当前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主要问题(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整体素 质不高。

张掖市民乐县目前有县、乡医 疗卫生单位22所,其中县级7所,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镇中心卫生院 13所,村卫生室214所,城区个体诊 所29所。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单 位共有医务人员1476人,其中县级 833人,镇卫生院394人,村卫生室 249人。

全县核定病床1430张,其中 县级870张,乡级560张。

卫生人才 总量仍然不足,整体专业技术水平达 不到广大群众需求度。

(二)基层设施薄弱,医疗设备不 足。

目前部分偏远村卫生室面积小,房 屋老旧,没有配备消毒灭菌、隔离等基 本的设施,个别卫生院没有C T 机、四 维彩超等设备,从而无法开展相关的 检查和治疗,因此一部分患者只能到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

(三)基层医疗机构缺少专业技术 人员问题突出。

因存在地域和城乡差 别的实际情况,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引 进和人才留用仍然很困难,近年来政策性分配和招考人员远不能满足实际 发展需求,加之医院自行招聘的人员 数量极少,且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因而 缺少人才问题十分突显。

(四)村医年龄趋于老化,人员数量逐年减少。

当前大多数村医是当年 的赤脚医生本人或亲属,由于农村土 地基本全部流转,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大多数老年人前往城镇陪读,因而村医普遍收入待遇较低,导致目前中 青年村医很少。

医共体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医共体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医共体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探讨医共体是医联体四种组织模式之一,是构建“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县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提出,到2020年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共体,开展医共体建设,是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有效手段,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的突破口,对于整体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文结合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了当前医共体建设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一、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概况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是指在县域内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方、医疗卫生服务接收方、医疗卫生支付方、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方以及医疗卫生产品供应商,提供卫生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表达,以支持县域卫生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最佳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的一体化。

当前县域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三大主体构建两项业务的信息系统支撑。

三大主体分别为县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两项业务是指医疗业务和公共卫生业务。

医疗业务信息化主要支撑医疗业务、临床业务、医技业务、运营管理和综合管理,建设和使用主体为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业务信息化主要支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健康保健、卫生监督、120急救和血液管理,建设和使用主体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二、医共体建设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医共体建设在我国医改中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尚处在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创建模式。

县域医共体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县域医共体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县域医共体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而医疗领域也不例外。

为了提高县域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县域医共体的建设成为了当前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与此同时,信息化也被应用于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中,为医疗服务提供了便利和提升。

本文将就县域医共体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县域医共体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县域医共体发展的关键支撑,它能够促进医疗资源的共享、优化患者就医体验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具体而言,县域医共体的信息化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是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过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医生可以准确了解患者的病史、过往治疗情况和用药情况等信息,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电子健康档案还可以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使得多点就诊的患者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2. 远程医疗系统远程医疗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将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生与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和远程病历查阅。

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也让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借助高水平医疗资源提供准确的诊疗意见。

远程医疗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县域医共体的整体医疗水平,也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3. 移动医疗应用移动医疗应用是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患者可以随时随地预约挂号、查看检查报告和购买药品等。

此外,移动医疗应用还可以提供健康咨询、追踪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进行健康管理等功能,方便了患者的就医过程。

二、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应用的意义县域医共体信息化的应用对于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疗机构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患者不再需要跑多个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而是可以在县域医共体内完成全部流程。

这样不仅提高了患者就医的便利性,也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调研的报告 李球

关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调研的报告 李球

关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调研的报告李球摘要:县域医共体是以县级医院为主导,整合所在的县与乡之间的卫生医疗资源,在运行体制机制上实行企业化运营和复合性管理模式。

以此来改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运营模式,从而形成责任、利益、服务、管理的共同体,来促进县域卫生医疗系统的资源合理化、人员配比合理化、就医秩序合理化等几项重要指标,故而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意义非凡。

对于此,笔者在提出几点自己的浅见,望能对县域医共体的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基本情况澧县是全国567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之一,辖4个街道、15个乡镇,总面积达2075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为93万。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全县各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共计717家,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乡镇卫生院17家、血防站2家、民营医院7家、村(社区)卫生室55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2家、个体诊所及厂矿学校医务室85家。

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共4700张,卫生计生系统在职职工310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593人)。

2018年,全县医疗机构接诊门诊160万人次,住院15万人次。

2主要措施如下2.1高位推进建设。

明确主体,在所在的县域内成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牵头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编委办、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医保局、县卫健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扎实有效推进医改工作。

县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实行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从而实现“三医”联动。

2.2科学组建集团。

坚持政府主导、管办分开的原则,由县人民政府成立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下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健康集团。

根据全县医疗资源总体布局、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兼顾前期工作成果,由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牵头,组建2个健康集团。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与发展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与发展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应运而生。

本文将讨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与发展,并探讨其在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定义与特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指在县域范围内,由多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医院等医疗机构组成的联合体。

其特点包括紧密联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责任共担等。

通过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各级医疗机构可以共同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医疗需求。

二、1.政策支持国家相关政策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明确的支持。

各级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人才引进、技术培训等,推动医疗机构加强合作,在县域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医共体发展氛围。

2.机构整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需要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和合作。

首先,各级医疗机构要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和资源整合,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其次,需要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3.优化资源配置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目的之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通过合作与共享,各级医疗机构可以合理调配医疗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此外,还可以引入高水平的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意义和作用1.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与发展可以有效整合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通过合作与协作,可以将高水平的医疗资源引入基层,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品质和水平。

同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缓解医疗机构之间的压力,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还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县域医院共体实施方案

县域医院共体实施方案

县域医院共体实施方案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县域医院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县域医院在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方面与大城市的医院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提高县域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制定县域医院共体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县域医院共体的组织架构。

各县域医院应当建立联合会或者协作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

同时,各县域医院之间应当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疗资源和病例数据的共享,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服务。

其次,县域医院共体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

通过建立医疗协作培训基地,开展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临床技能。

同时,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为县域医院提供技术支持,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再者,县域医院共体需要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县域医院与高水平医院的远程会诊和医疗指导,提高县域医院对疑难病症的诊疗能力。

同时,开展远程医学影像会诊和远程医学教育,推广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提高县域医院医疗服务的水平。

最后,县域医院共体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

各县域医院应当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评价和监测机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同时,加强对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综上所述,县域医院共体实施方案是提高县域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组织架构、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和健全医疗卫生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县域医院共体实施方案,共同推动县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造福人民群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域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探索
发表时间:2019-01-08T10:32:25.37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下第14期作者:梁国模1 杨媚2 黄愉凡2 黄鸿3 [导读] 为有效推进医疗联合体工作,县级医院作为连接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纽带,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的优势大力建设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形成高技术、低成本、高效率、患者高满意度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卫生资源的整体优势,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梁国模1 杨媚2 黄愉凡2 黄鸿3
1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玉林 537000;2玉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西玉林 537000
3玉林北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广西玉林 537400
【摘要】为有效推进医疗联合体工作,县级医院作为连接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纽带,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的优势大力建设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形成高技术、低成本、高效率、患者高满意度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卫生资源的整体优势,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关键词】县域远程医疗;体系建设;探索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等工作要求,北流市探索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依托全国唯一一家立足于实体医院的39互联网医院,建设县域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进了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充分发挥卫生资源的整体优势,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1.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广西壮族自治区公立医院数据采集平台以及实地考察与现场座谈了解提示:截止2015年,北流市辖22个镇、3个街道,278个行政村。

全市共有3家县级公立医院和23家镇级卫生院,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184人,注册护士1351人;卫生技术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知识更新慢,服务能力低。

未建立有远程医疗平台,卫生信息化水平低,资源共享差。

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病理科发展较为缓慢,病理诊断的漏诊率、误诊率较高,疑难病例病理标本或切片需送上级医院会诊,就医成本高,等待时间长。

2.对策探讨
推进县域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互联网,利用上级医院优质资源比较集中的优势,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手段,充分发挥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的技术支持作用,破解优质资源下沉不深、分级诊疗体系不清等问题,使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不断得到优化和科学利用,提高了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3.1 县域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政府部门保障。

3.1.1 领导重视。

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县域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便民惠民的实事抓好抓实。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出台远程医疗服务工作政策、工作机制。

发展改革、卫生计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物价、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和移动公司切实履行职责,互相配合,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完善服务项目、医保支付、价格分配和网络接口等相关配套政策。

3.1.2 舆论宣传。

加强卫生计生系统人员的政策培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同时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业务。

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微信、电子屏幕和宣传板报等媒介,提高群众对远程医疗服务的知晓率。

3.1.3 资金投入。

将远程医疗全覆盖经费纳入市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为远程医疗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经费保障,搭建全市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自2016年起共投入500多万元用于设备采购和远程医疗场地标准化建设。

3.2 县域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机构实施。

3.2.1 依托39互联网医院纵横互通。

人民医院自行投入100多万元建成了远程医学中心,依托39互联网医院,与国内千余名顶尖医学教授签约、服务,与国内30多家著名医院、省市级医院以及县域内23家乡镇卫生院和5家民营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县级医院与上级三级医院、县域内基层卫生院上下联动,实现专家远程会诊、查房、护理等。

在远程教育培训实施中,三级医院专家对县级医院进行远程教育培训的同时,县域内乡镇卫生院和民营医院也可共同在线分享远程医疗服务,打破了传统的一对一教育培训的模式。

3.2.2 应用中国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

受制于各种因素,县域医院病理科发展较为缓慢,病理诊断的漏诊率、误诊率较高,疑难病例病理标本或切片需送上级医院会诊,就医成本高,等待时间长。

县级医院应用中国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开展远程病理诊断,邀请全国知名病理专家进行远程病理诊断,推进医院多元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高医院的综合水平,加强质量控制,提升核心竞争力。

3.2.3 成立桂东南首家移动互联网医院平台。

县域内患者可在互联网医院平台进行预约挂号、预约诊疗、网上查账、查看个人检验检查报告及个人病历等服务,推广使用微信支付医疗费用。

3.2.4 持续完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持续投入资金,使县域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与互联网+医疗服务信息化的同步更新改进,让线上和线下越来越高度融合,医疗资源下沉、群众少跑腿,为县域群众看病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途径。

3.2.5 助力健康扶贫。

结合脱贫攻坚政策措施,通过远程医疗纵深推进,优先对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患者实施远程服务;加大县域内乡镇卫生院贫困人口的远程医疗服务力度,有效保障贫困人口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4.成果
4.1 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等工作要求,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与专家面对面视频会诊,打破了传统会诊的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患者赢得宝贵的就诊时间和节省了医疗费用,特别是为农村贫困人口患者往返大医院节约了大量的交通食宿等费用。

截止2018年10月,远程病理诊断为患者节省55多万元(上送省级医院约1500元,同级远程约450元)。

群众充分感受到远程医疗服务的好处,引导患者转变就医习惯,真正做到了名医服务基层,帮助基层医院留住患者,有效推进了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2017年县域内就诊率接近93%。

4.2 医疗资源配置优化,县域医疗水平大幅度提高。

通过远程专家门诊、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教育培训等形式,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向上级先进医院和专家学习的机会增多,医院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就医流程不断优化,新技术不断引进,医疗项目不断增加,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病理诊断的漏诊率、误诊率均减低了1.5%;引进了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全脑血管造影、宫腔镜技术、乳房肿物微创旋切术等项目和技术。

形成上下级医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协作机制,医疗资源配置不断得到优化和科学利用。

见表1。

5.讨论
加强发展县域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探讨远程病例讨论、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等远程医疗项目,使远程医疗服务全面开展,让基层医师的诊断水平得到提升,让基层老百姓就医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服务和实惠,解决县域医疗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困境。

将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范围,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同时让基层老百姓能够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在远程医疗的操作规范、责任认定、激励机制、服务收费等方面,研究制定适用于远程医疗发展的相关政策、机制、法规和标准,探索市场化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和运营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R].国办发〔2017〕32号.
[2]陈妍妍,张晓祥,邹晓旭等.远程医疗对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作用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6):408-410.
[3]张彦杰,丁莉,范丽.医联体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建设探讨[J].现代医院,2018,18(11):1561-1567.
[4]覃英华,郭振友,陈宣朗等.广西偏远山区患者对远程医疗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8):600-604.
[5]马惠娟,王安春,王燕等.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在医疗匮乏地区的应用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8,13(8):88-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