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基础知识讲义

合集下载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pdf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pdf
1.消防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
2.消防制度
制定完善的消防制度,包括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消防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火灾应急预案等。
3.消防培训
定期开展消防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4.消防检查
定期进行消防检查,确保消防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3.灭火原理
灭火原理主要有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三、消防设施设备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及时发现火灾、减少火灾损失的重要设备。主要包括探测器、报警控制器、警报器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检测、自动启动、自动灭火等功能。主要包括喷头、管道、水泵、水源等。
解决办法:定期组织消防培训,邀请专业消防人员进行讲解和实操演练。
3.疏散通道不畅:
注意事项:确保疏散通道畅通,避免紧急情况下人员拥堵。
解决办法:定期检查疏散通道,清除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4.火灾应急预案不完善:
注意事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
解决办法:组织专业人员对火灾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电气设备室、通信机房等场所。主要灭火剂有二氧化碳、七氟丙烷等。
4.泡沫灭火系统
泡沫灭火系统适用于液体火灾、固体火灾等场所。主要通过泡沫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达到灭火效果。
5.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A、B、C、D类火灾。具有灭火速度快、使用方便等特点。
四、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第一章消防基础知识1.1 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等活动中,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减少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人身与财产安全的一种安全方式。

消防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消防安全问题的认识、了解和重视程度。

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能有效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火灾的危害性火灾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明火、烟雾和有毒气体的现象。

火灾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 人身伤害火灾发生时,热量和火焰会导致人身烧伤,甚至致命。

同时,火灾过程中生成的烟雾和有毒气体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引发中毒、窒息等。

1.2.2 财产损失火灾烟雾与高温可以迅速蔓延并引燃可燃物,造成大面积的财产损失。

火灾后,由于烟雾污染和破坏,往往导致被灾现场无法再使用。

1.2.3 社会影响火灾发生后,除了直接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会对社会秩序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

特别是大面积火灾发生时,可能会引发社会恐慌和民众的不安全感。

1.3 消防法律法规为了加强和规范消防工作,我国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消防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我国消防工作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法律责任和违法行为的处理办法等。

1.3.2 消防条例消防条例是各地区根据消防法制定的具体法规,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包括消防组织、消防设施、消防宣传、消防检查等方面。

1.3.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我国为了提高建筑物的防火能力而制定的技术标准,包括建筑物的火灾分类、防火分区、防火门窗、疏散通道等要求。

1.3.4 消防工程设计规范消防工程设计规范是对消防工程设计和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技术标准,包括消防给水、灭火系统、疏散通道等方面的规定。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基础知识第三章)PPT课件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基础知识第三章)PPT课件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可以提高人们在火灾发生时 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灾害损
失。
02
消防设备和器材
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
适用于扑灭固体物质、液体或气 体火灾以及电气设备火灾,使用 时应拔掉保险插销,握住喷嘴对
准火源,并用力按下开关。
泡沫灭火器
适用于液体燃料火灾,使用时应将 灭火器倒置,摇晃几下,对准火源, 松开开关,喷出泡沫灭火。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火灾常常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尤其是建 筑物火灾,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和有毒烟 雾,容易造成人员窒息或中毒。
火灾会烧毁房屋、家具、设备等财产,造 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环境破坏
社会影响
大规模的火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 森林大火会破坏植被,影响生态平衡。
火灾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 注,影响社会稳定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
保障生命安全
通过有效的消防安全措施,可 以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减少
人员伤亡的可能性。
维护财产安全
预防和控制火灾可以保护人们 的财产安全,减少因火灾造成 的经济损失。
维护社会稳定
消防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 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消防安全 环境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和 谐。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熟悉逃生路线
在日常生活中,应熟悉住所或工作场所的逃生路线,包括安全出 口、楼梯、消防通道等的位置。
保持冷静
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避免恐慌和盲目逃生。
正确使用防烟面具和湿毛巾
在火灾现场,可以使用防烟面具或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吸入有 害烟雾。
火灾现场的救援和救助
火场救援的基本原则
在火灾现场进行救援时,应遵循“先 救人、后救物”的原则,优先救助受 困人员。

2024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

2024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

2024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一章消防基础知识1.1 消防的定义和意义消防是指预防和扑救火灾以及其他紧急事件的组织和活动。

火灾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灾害,如果没有消防工作的及时干预,将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消防对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全至关重要。

1.2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消防安全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规定了各种场所的消防设施、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演练等方面的规定,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1.3 火灾的起因和防范了解火灾的起因是预防火灾的第一步。

火灾的起因有很多种,包括电气故障、人为操作不当、气体泄漏等。

因此,通过认真学习和掌握火灾的起因,可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火灾的发生。

1.4 火灾的应对措施当火灾发生时,正确的应对措施将决定人们的生死。

本章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逃生技巧等应对措施,帮助人们在火灾中保持冷静、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第二章消防设备和设施2.1 消防设备的种类和作用消防设备是指用于灭火和救援的各种器材,包括灭火器、喷水龙等。

通过了解各种消防设备的种类和作用,可以在火灾发生时正确使用,减少损失。

2.2 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源、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等。

了解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消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提高火灾防范和救援效率。

2.3 消防车辆和设备消防车辆和设备是专门用于灭火和救援的装备。

本章将介绍消防车辆和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帮助人们熟练掌握各种消防技术。

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3.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和单位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用于管理和指导消防工作。

本章将介绍如何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2 消防演练和培训消防演练和培训是提高消防应对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可以让人们熟练掌握逃生技巧、灭火技能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消防安全知识 讲义

消防安全知识 讲义

消防安全知识讲义标题:消防安全知识讲义第一章:消防基础知识1.1 火灾的定义与特点1.1.1 火灾的定义1.1.2 火灾的特点1.2 火源与三要素1.2.1 火源的种类1.2.2 火源的危害1.2.3 火源与三要素1.3 火灾的分类1.3.1 按燃烧物的不同1.3.2 按燃烧物的状态1.3.3 按燃烧物的性质1.4 灭火器材与灭火剂1.4.1 常见的灭火器材1.4.2 常见的灭火剂1.4.3 灭火器材的选择与使用第二章:火灾预防与安全逃生2.1 火灾预防2.1.1 检查与消除火警隐患2.1.2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2.1.3 日常消防设施维护与保养2.2 安全逃生与自救2.2.1 安全逃生的原则与步骤2.2.2 火灾时建筑物内的安全逃生设施2.2.3 家庭和办公室的火灾逃生计划2.3 应急疏散演练2.3.1 教职工的应急疏散演练2.3.2 学生的应急疏散演练2.3.3 家庭应急疏散演练第三章:火灾救援与急救措施3.1 火灾报警和呼救3.1.1 火灾报警器的种类与作用3.1.2 打电话报警和呼救的方法与技巧3.2 火灾救援与自救3.2.1 处理火灾紧急情况的原则3.2.2 使用灭火器材与灭火器的注意事项3.2.3 发生火灾时的逃生自救技巧3.3 火灾后的急救措施3.3.1 火灾后的伤员救护3.3.2 火灾后的精神疏导和心理辅导第四章:特殊场所和设备的消防安全4.1 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4.1.1 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分析4.1.2 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与系统4.1.3 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措施4.2 建筑施工现场的火灾防控4.2.1 建筑施工现场的火灾主要隐患4.2.2 建筑施工现场的火灾预防措施4.2.3 建筑施工现场的应急疏散与灭火措施4.3 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火灾防控4.3.1 汽车火灾的主要原因与预防措施4.3.2 公共交通工具的火灾防控措施4.3.3 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火灾时的应对方法第五章:消防安全法规和制度5.1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概述5.1.1 国家消防安全法律法规体系5.1.2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的内容与规定5.1.3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与重要性5.2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与责任制5.2.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5.2.2 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与执行5.2.3 消防安全制度与责任制的监督和评估结语:消防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安全工作,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燃烧分为哪些类型?答: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着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着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

可燃物的着火方式一般分为点燃和自燃两种。

点燃是指由于从外部能源,诸如电热线圈、电火花、炽热质点,点火火焰等得到能量,使混气局部范围受到强烈地加热而着火。

自燃是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发生的生物、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然燃烧起来的现象。

自燃点是指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自燃又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两种形式。

爆炸则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是气体、蒸气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

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1、火灾按燃烧对象如何分类?答: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火灾分为A、B、C、D、E、F 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钛、锆、锂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2、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化学抑制灭火。

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1、常见爆炸引火源有哪些?答:引火源是发生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常见引起爆炸的点火源主要有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及化学火源。

①机械火源是指机械撞击、摩擦产生火花,如机械上转动部分的摩擦,铁器的互相撞击或铁制工具打击混凝土地面,带压管道或铁制容器的开裂等,都可能产生高温或火花,成为爆炸的起因。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通用课件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通用课件

火灾逃生技巧及注意事项
01
保持冷静
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分析火
势和周围环境,然后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
02 03
关闭门窗
在火灾发生时,关闭房间内的门窗以阻止烟雾和有毒气体的进入。如果 火势较大,无法安全逃生,可选择躲避在房间内,用湿毛巾堵住门缝和 通风口,等待救援。
火灾逃生计划及演练
制定火灾逃生计划
根据不同场所和环境制定相应的火灾逃生计划,包括安全出口、 疏散路线、应急避难场所等。
定期进行演练
根据制定的火灾逃生计划定期进行演练,让员工熟悉逃生流程和应 对措施。
标识安全出口和疏散路线
在建筑物内部明显位置标识安全出口和疏散路线,以便在紧急情况 下快速找到逃生方向。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 管理暂行规定》等。
消防安全技术标准
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
02
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定义和目的
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全面、系统化的管理方法,旨在确保组织内各部门和 员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风险和损失。
03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探测器
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选择 合适的探测器,如感烟、 感温、红外等,并合理布 置探测器的位置和数量。
火灾报警控制器
接收探测器的信号,进行 数据处理和判断,发出火 灾报警信号,同时联动消 防设备。
手动报警按钮
在发现火灾时,手动按下 按钮,向火灾报警控制器 发送报警信号。
员工消防安全职责
员工应当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紧急疏散和灭火方法 ,负责报告火灾隐患和协助灭火救援。

消防安全实务知识讲解

消防安全实务知识讲解

消防安全实务知识讲解消防安全是指对火灾和其他突发事件进行预防、灭火和救援的一系列工作。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消防设施、消防准备、火灾报警、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火灾逃生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消防设施的建设1.1 消防水源:消防水源是灭火的基础设施。

建筑物应配备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和水枪等设备,保证消防水源的充足供应。

1.2 防火门和防火墙:防火门和防火墙是阻止火势蔓延的关键设施。

它们具有一定的防火隔离性能,能够有效地阻挡火焰和烟雾的传播。

1.3 灭火器材:灭火器材包括灭火器、灭火器柜和灭火器软管等设备。

根据不同的灭火介质,应选择适当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灭火器的使用性能。

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包括感烟探测器、温度探测器、手报器和声光报警器等设备。

它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报警,提高灭火救援的反应速度。

1.5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建筑物应设有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地逃生。

二、消防准备2.1 建立完善的消防组织:建立完善的消防组织是消防安全的基础。

应设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消防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培训。

2.2 制定消防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场所,应制定相应的消防预案。

消防预案是指在火灾发生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的灭火救援措施和疏散逃生方案。

2.3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是确保其正常使用的关键。

应定期组织消防设施的巡查和保养,检查消防器材的完好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

三、火灾报警3.1 火灾发现时应立即报警:在发现火灾或有火灾迹象时,应立即按下手报器或启动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及时报警。

同时,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初期灭火,以阻止火势的蔓延。

3.2 报警电话的正确使用:在火灾发生时,应拨打统一的报警电话。

报警电话应准确无误地告知火灾地点、火势大小和联系人信息,以便消防队员能够及时、准确地赶到火灾现场。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1.燃烧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2.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链式反应自由基;必考1第二节:燃烧类型1.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

2.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闪点与可燃性液体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

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必考23.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分为:着火、爆炸;第三节:燃烧方式及特点1.气体燃烧:扩散燃烧(比较稳定,易于补救火灾)和预混燃烧(爆炸式燃烧);2.液体燃烧:闪燃、沸溢、喷溅;重油和原油会容易发生沸溢和喷溅;必考33.固体燃烧:蒸发燃烧(硫、磷、蜡烛)、表面燃烧(木炭、焦炭、铁)、分解燃烧(木柴、煤、塑料)、熏烟燃烧(阴燃;棉、麻、纸)、动力燃烧(爆炸);4.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的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汽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有关;第四节:燃烧产物必考41.完全燃烧产物:H2O、C02、S02;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2.燃烧中含有的有毒成分:CO、HCN、S02、N02、NH3、HCL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1.火灾的分类: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6类:必考5A 固体火灾B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石蜡)C气体D 金属E 带电火灾(变压器)F烹饪物按照火灾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A 特大火灾(30人100人1亿)B 重大火灾(10人50人5000万)C较大火灾D一般火灾(3人10人1000万)2.火灾死亡中,75%的人因吸入有毒有害气后直接导致死亡;3.火灾发生的原因:电气(首位);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雷击;4.烟气蔓延的途径:孔洞开口蔓延、穿越墙壁管线和缝隙蔓延、闷顶内蔓延、外墙面蔓延。

消防安全培训知识讲义

消防安全培训知识讲义

消防安全培训知识讲义消防安全培训讲义第一章消防基础知识一、消防的定义与目的1. 消防是指预防和控制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

2. 消防的目的是通过预防火灾的发生和扑灭火灾的工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火灾的行为特征1. 灭火的必要性:火灾会烧毁财产、危及人员安全,造成灾难性后果。

2. 火灾的四要素:燃料、氧气、可燃物表面温度超过点火温度、点火源。

3. 火灾的扩展方式:辐射传热、对流传热、传导传热。

4. 火灾的分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B类火灾(液体)、C类火灾(气体)、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电器火灾)、F类火灾(油脂火灾)。

三、消防器材和设备1. 灭火器材:常见灭火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喷淋系统等。

2. 火灾报警设备:独立烟感、可燃气体报警器、火焰探测器等。

3. 防排烟设备:排烟扇、排烟道等。

第二章消防安全管理一、火灾预防措施1. 常规巡查:定期巡查消防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排查火灾隐患。

2. 停电检查:注意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防止因电器故障引发火灾。

3. 定期演练: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测试人员反应和协作能力。

二、火灾应急处理流程1. 火灾报警:及时拨打报警电话,通知消防部门。

2. 紧急疏散:按照疏散通道,有序疏散人员。

3. 扑救初期火灾:如果是小型火灾,可以尝试用灭火器扑灭,注意使用灭火器的正确方法。

4. 联系专业救援:如火势较大无法控制,应及时联系消防队伍或应急救援部门。

三、消防演练和培训1. 消防演练: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能力。

2. 消防培训: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三章消防设备使用与灭火技术一、常见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1. 干粉灭火器:将灭火器对准火源,并按下灭火器把手。

2. 二氧化碳灭火器:将灭火器对准火源,按下灭火器把手,并喷洒火源。

3. 泡沫灭火器:将灭火器对准火源,并喷洒泡沫。

4. 水灭火器:将灭火器对准火源,并喷洒水。

消防安全知识技术实务

消防安全知识技术实务

消防安全知识技术实务消防安全知识技术实务一、消防安全基础知识1. 火灾的危害性火灾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与氧气在火源的作用下发生燃烧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并伴随着光热、烟雾、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的产生。

火灾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爆炸、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

2. 火灾防控原则(1)预防为主:通过安全教育、消防设施的安装和维护等措施,尽量防止火灾的发生。

(2)早期发现、快速处置:加强火灾监测系统的建设,在火灾初期迅速发现并采取灭火措施,尽量减少火灾的发展。

(3)科学施救:当火灾发生时,要及时报警求救,将人员从火场救出,并给予适当的急救措施。

3. 消防安全常识(1)家庭防火:- 安装烟雾报警器,定期检查电线、插头、插座是否有老化、损坏等问题。

- 家中使用煤气时,要确保气管、阀门没有漏气。

- 存放易燃物品时要注意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 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火灾需要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如常见的干粉灭火器适用于绝大部分火灾。

(2)学校防火:- 学校要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火灾防控意识和自救能力。

- 学校要配备消防设施和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定期检查维护。

4.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火灾类型和灭火器选择- 电器火灾:选择二氧化碳灭火器。

- 油类火灾:选择干粉灭火器。

- 水:适用于燃烧物质是可燃固体的火灾。

- 在使用灭火器前,要确定灭火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和使用期限。

(2)灭火器的使用步骤- 拿起灭火器,打开销子。

- 拉开灭火器的保险销。

- 指向火源,按压灭火器上的喷射阀。

- 喷射灭火剂,左右扫射。

二、消防技术实务1. 灭火器的保养和维护(1)定期检查:要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外观是否有涂层脱落、锈蚀等问题;检查压力表是否指示正常;检查喷嘴是否堵塞。

(2)定期充装:灭火器在使用后要及时充装,确保灭火剂的充足。

(3)配备适当数量的灭火器:根据不同区域的火灾风险和灭火器的使用范围,合理配置灭火器的数量和类型。

《消防安全技术培训》第1讲消防基础知识

《消防安全技术培训》第1讲消防基础知识

使用灭火器和灭火器的种类
1
2. 抓住灭火时机
2
合理判断火势,选择适当时机使用灭火器,
注意保证自身安全。
3
1. 选择适合的灭火器
根据火灾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器,如干 粉灭火器用于固体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 用于电器火灾。
3. 使用正确的灭火方法
正确使用灭火器,喷射方向要正确,喷雾 要均匀,持续灭火直到火势全灭。
4. 扩大消防安全影响
通过宣传和培训,扩大消防安全知识的传播, 让更多的人受益,为全社会构建安全防线。
结论和要点
• 消防安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 掌握消防基础知识,了解火灾发生的起因和分类。 • 熟悉常见的火灾逃生方式,制定完善的火灾逃生计划。 • 了解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并正确使用。 • 宣传和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公众的火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消防安全宣传和培训的目的
1. 提高火灾意识
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对火灾的认知和防 范意识,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3.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通过宣传和培训,推动全社会加强消防安全管 理,不断提升消防安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 有效救援伤员
增加公众对于急救知识的了解,提高救援伤员 的能力,以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
3 3. 消防员职责
消防员的职责包括灭火救援、火灾调查、宣 传教育等,是保护人民群众消防安全的重要 力量。
4 4. 消防装备
消防装备包括灭火器、消防龙、消防水枪等, 必备的工具用于火场救援和火灾扑灭。
火灾的起因和分类
火灾起因
• 电气故障 • 明火用火不慎 • 煤气泄漏引起的爆炸 • 人为纵火
火灾分类
• 生物质燃烧火灾 • 电气火灾 • 化学火灾 • 液体火灾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章节知识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章节知识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章节知识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章消防安全技术基础知识1.1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1.1.1 消防安全的定义1.1.2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1.2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1.2.1 中国消防法1.2.2 消防法规的层级关系1.3 消防组织与管理1.3.1 消防组织与管理的原则1.3.2 消防组织结构和职责1.3.3 消防管理制度1.4 消防安全技术术语解释1.4.1 建筑物消防安全术语1.4.2 消防设备术语1.4.3 消防用具术语第二章消防安全设施与设备2.1 消防水源及供水设备2.1.1 消防水源的种类和选择2.1.2 消防供水设备的种类和功能2.1.3 水泵房的建设和管理2.2 消防报警系统2.2.1 消防报警系统的基本原理2.2.2 消防报警系统的组成和布设2.2.3 消防报警系统的日常维护2.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3.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基本原理2.3.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2.3.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点2.4 气体灭火系统2.4.1 气体灭火系统的基本原理2.4.2 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和选择2.4.3 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点2.5 消防泡沫灭火系统2.5.1 消防泡沫灭火系统的基本原理2.5.2 消防泡沫灭火系统的分类和选择2.5.3 消防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点2.6 火灾探测与报警设备2.6.1 火灾探测器的原理和种类2.6.2 火灾报警设备的布设和管理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3.1 火灾危险性评估3.1.1 火灾危险性评估的目的和作用3.1.2 火灾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和步骤3.2 火灾风险管控3.2.1 火灾风险管控的基本原则3.2.2 火灾风险管控的方法和措施3.3 应急疏散和人员疏散训练3.3.1 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和实施3.3.2 人员疏散训练的内容和方法3.4 火灾隐患排查与整改3.4.1 火灾隐患排查的目的和方法3.4.2 火灾隐患整改的措施和要求3.5 灭火救援技术3.5.1 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3.5.2 灭火器材的保养和维护3.5.3 灭火救援器械的使用第四章建筑物消防安全设计4.1 建筑物消防分区和防火分隔4.1.1 建筑物消防分区的原则和要求4.1.2 建筑物防火分隔的构造和材料4.2 建筑物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4.2.1 建筑物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的规划和布局4.2.2 建筑物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的尺寸和要求4.3 建筑物消防水源和消防泵房4.3.1 建筑物消防水源的选择和布设4.3.2 建筑物消防泵房的设计和建设要点4.4 建筑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4.4.1 建筑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和选择4.4.2 建筑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循环和水平补给4.5 建筑物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4.5.1 建筑物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和选择4.5.2 建筑物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和布设要点4.6 建筑物消防报警系统的设计4.6.1 建筑物消防报警系统的分类和选择4.6.2 建筑物消防报警系统的布设和管理要点第五章重大火灾事故案例剖析5.1 市区火灾事故案例剖析5.1.1 市区住宅楼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1.2 市区商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1.3 市区工业厂房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2 农村火灾事故案例剖析5.2.1 农村民房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2.2 农村仓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2.3 农村油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3 特殊场所火灾事故案例剖析5.3.1 特殊场所学校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3.2 特殊场所医院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3.3 特殊场所车站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结语。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基础知识讲义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基础知识讲义

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班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燃烧的概念及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掌握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第一节燃烧条件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自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

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通常看到的明火都是有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则是无焰燃烧。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当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一、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按其所处的状态,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

二、助燃物(氧化剂)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

三、引火源(温度)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引火源。

常见的引火源有下列几种:(1)明火。

明火是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等。

(2)电弧、电火花。

电弧、电火花是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等。

(3)雷击。

雷击瞬间高压放电能引燃任何可燃物。

(4)高温。

高温是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

(5)自燃引火源。

自燃引火源是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情况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如白磷、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pdf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pdf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pdf 第一章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一、消防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火灾的基本原理
三、火灾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四、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第二章火灾风险评估与预防
一、火灾风险评估的意义
二、火灾风险评估的实施流程
三、火灾预防措施与管理
第三章消防设施与设备
一、建筑消防设施布局与设计
二、建筑物防火构造与材料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四、灭火器材与消防器材
第四章灭火与应急救援
一、常见灭火方法及操作技巧
二、火灾逃生与应急救援流程
三、灾害事故现场处理要点
第五章消防安全管理
一、企业消防管理制度建立与执行
二、消防检查与监督
三、消防演练与培训
四、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及经验总结
第六章消防安全法规与标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解读
二、《建筑消防设施设计规范》解读
三、消防安全相关标准及规范解读
第七章实践案例分析与分享
一、工业园区火灾安全管理经验
二、商业建筑火灾逃生演练实例
三、学校火灾防范与救援案例分享
结语
作为一本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的教材,本书致力于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消防安全的基础知识、火灾风险评估与预防、消防设施与设备、灭火与应急救援、消防安全管理、消防法规与标准等相关内容,帮助读者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火灾事故,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

本书主要针对从事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安全生产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也适用于普通读者以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

希望本书能为广大读者在消防安全方面提供一些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消防安全水平,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电子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电子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电子版第一章消防安全基础知识1.1 消防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消防安全是指通过预防、控制和扑救火灾等手段,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消防安全对于社会和个人都至关重要,它关乎家园安全,涉及大众生命财产,所以消防安全不容忽视。

1.2 火灾的成因和危害火灾的成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机械设备因素。

而火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并且对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

1.3 消防安全的基本知识消防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火灾的分类、火灾的扑救方法、火灾逃生技巧等内容。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预防火灾和应对火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消防器材与设备2.1 消防器材的分类消防器材根据功能和使用场所的不同,可以分为灭火器材、消防泵、消防喷淋设备等多种类型。

了解消防器材的分类对于正确使用和维护这些器材具有指导作用。

2.2 消防设备的检查与保养消防设备的检查与保养是保证消防安全的基础,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清理消防设备周围的障碍物等内容。

正确的检查与保养消防设备,可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第三章火灾应急处置3.1 火灾报警与通知灭火工作的第一步是及时报警和通知相关人员,确保火灾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

了解火灾报警和通知的方式和流程对于火灾应急处置至关重要。

3.2 火灾扑救技术灭火是在火灾发生时的紧急处置措施,掌握正确的灭火技术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非常重要。

掌握不同类型火灾的灭火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的使用技巧是必须的。

3.3 火灾逃生与救护火灾发生时,逃生是第一要务。

正确的火灾逃生技巧和逃生路线的熟悉可以避免人员在火灾中受到伤害。

同时,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在火灾造成伤亡时能够及时进行救护和处理。

第四章消防安全管理4.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防范和控制火灾的重要手段。

制定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单位和个人的火灾防范意识。

2020消防安全技术实务-01消防基础知识

2020消防安全技术实务-01消防基础知识

● 第二节燃烧类型及特点 ● 1、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 ● 着火---持续燃烧的现象 ● 点燃(强迫着火|引燃) ● 自燃 ● 化学自燃---着火现象通常不需要外界加热 ● 例如火柴受摩擦而着火; ● 炸药受撞击而爆炸; ● 金属钠在空气中自燃; ● 煤因堆积过高而自燃等。 ● 热自燃 ● 爆炸---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 ● 2、按燃烧的形态分类|重点 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体的状态下进行的,并出现火焰。而有的物质则不能 变为气态,其燃烧发生在固相中,如焦炭燃烧时呈灼热状态。 ● 气体燃烧 ● 扩散燃烧 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 ● 混合过程要比燃烧反应过程慢得多,燃烧过程处于扩散区域内,整个燃烧速度的快 慢由物理混合速度决定。 ● 特点:燃烧比较稳定,火焰温度相对较低,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 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燃烧过程不发生回火现象(火焰缩入火孔内部的现象) ● 如:家用煤气燃烧 ● 预混燃烧 可燃气体、蒸气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 ● 特点: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反应混合气体不扩散,在可燃混合 气体中引入一火源即产生一个火焰中心,成为热量与化学活性粒子集中源, ● 回火现象:若可燃混合气体在管口流速小于燃烧速度,则会发生“回火”,如制气 系统检修前不进行置换就烧焊,燃气系统于开车前不进行吹扫就点火,用气系统产 生负压“回火”或漏气未被发现而用火时,往往形成动力燃烧,有可能造成设备损 坏和人员伤亡。 ● 如:氧乙炔焊
● 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 ● 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 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 火灾分类 ● 按燃烧对象的性质分 ● A 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 木材、棉、麻、纸张 ● B 类火灾: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易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班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燃烧的概念及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掌握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第一节燃烧条件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自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

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通常看到的明火都是有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则是无焰燃烧。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当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一、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按其所处的状态,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

二、助燃物(氧化剂)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

三、引火源(温度)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引火源。

常见的引火源有下列几种:(1)明火。

明火是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等。

(2)电弧、电火花。

电弧、电火花是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等。

(3)雷击。

雷击瞬间高压放电能引燃任何可燃物。

(4)高温。

高温是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

(5)自燃引火源。

自燃引火源是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情况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如白磷、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

四、链式反应自由基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因此,完整地论述,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燃烧条件可以进一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

例: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燃烧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时,”四面体”是指可燃物、氧化剂、引火源和()。

(2015真题)A. 氧化反应B.热分解反应C.链传递D.链式反应自由基233网校答案:D第二节燃烧类型及其特点一、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一)着火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着火就是燃烧的开始,并且以出现火焰为特征。

可燃物的着火方式一般分为下列几类:1.点燃(或称强迫着火)这种着火方式习惯上称为引燃。

2.自燃(1)化学自燃。

例如火柴受摩擦而着火;炸药受撞击而爆炸;金属钠在空气中自燃;煤因堆积过高而自燃等。

这类着火现象通常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在常温下依据自身的化学反应发生的,因此习惯上称为化学自燃。

(2)热自燃。

(二)爆炸爆炸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这种压力突变就是爆炸产生破坏作用的原因。

二、按燃烧物形态分类燃烧物按燃烧物形态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和固体燃烧。

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体的状态下进行的,并出现火焰。

而有的物质则不能变为气态,其燃烧发生在固相中,如焦炭燃烧时呈灼热状态。

(一)气体燃烧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1.扩散燃烧扩散燃烧即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

在扩散燃烧中,可燃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是靠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混合过程要比燃烧反应过程慢得多,燃烧过程处于扩散区域内,整个燃烧速度的快慢由物理混合速度决定。

扩散燃烧的特点为:燃烧比较稳定,火焰温度相对较低,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燃烧过程不发生回火现象(火焰缩入火孔内部的现象)。

对稳定的扩散燃烧,只要控制得好,就不会造成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也较易扑救。

2.预混燃烧预混燃烧是指可燃气体、蒸气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

预混燃烧一般发生在封闭体系中或在混合气体向周围扩散的速度远小于燃烧速度的敞开体系中,燃烧放热造成产物体积迅速膨胀,压力升高。

预混燃烧的特点为: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反应混合气体不扩散,在可燃混合气体中引入一火源即产生一个火焰中心,成为热量与化学活性粒子集中源。

预混气体从管口喷出发生动力燃烧,若流速大于燃烧速度,则在管中形成稳定的燃烧火焰,燃烧充分,燃烧速度快,燃烧区呈高温白炽状,如汽灯的燃烧;若可燃混合气体在管口流速小于燃烧速度,则会发生“回火”,如制气系统检修前不进行置换就烧焊,燃气系统于开车前不进行吹扫就点火,用气系统产生负压“回火”或漏气未被发现而用火时,往往形成动力燃烧,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二)液体燃烧易燃、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即蒸发燃烧。

因此,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

可燃液体会产生闪燃的现象。

可燃液体会产生闪燃的现象。

在含有水分、黏度较大的重质石油产品,如原油、重油、沥青油等燃烧时,沸腾的水蒸气带着燃烧的油向空中飞溅,这种现象称为扬沸(沸溢和喷溅)。

1.闪燃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引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

发生闪燃的原因是易燃或可燃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的速度比较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维持稳定的燃烧,因而一闪就灭了。

但闪燃却是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

闪点则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2.沸溢以原油为例,其黏度比较大,并且都含有一定的水分,以乳化水和水垫两种形式存在。

所谓乳化水是原油在开采运输过程中,原油中的水由于强力搅拌成细小的水珠悬浮于油中而成。

放置久后,油水分离,水因密度大而沉降在底部形成水垫。

燃烧过程中,这些沸程较宽的重质油品产生热波,在热波向液体深层运动时,由于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因而热波会使油品中的乳化水汽化,大量的蒸汽就要穿过油层向液面上浮,在向上移动过程中形成油包气的气泡,即油的一部分形成了含有大量蒸汽气泡的泡沫。

这样,必然使液体体积膨胀,向外溢出,同时部分未形成泡沫的油品也被下面的蒸汽膨胀力抛出罐外,使液面猛烈沸腾起来,就像“跑锅”一样,这种现象叫沸溢。

3.喷溅在重质油品燃烧过程中,随着热波温度的逐渐升高,热波向下传播的距离也加大,当热波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汽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罐外喷射,这种现象叫喷溅。

一般情况下,发生沸溢要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得多。

由于喷溅带出的燃油从池火燃烧状态转变为液滴燃烧状态,改变了燃烧条件,燃烧强度和危险性随之增加,并且油滴在飞溅过程中和散落后将继续燃烧,极易造成火灾的迅速扩大,影响周边其他可燃物及人员、设备等,造成伤亡和损失,所以,对油池火灾而言,要避免喷溅现象的发生。

例:汽油闪点低,易挥发,流动性好,存有汽油的储罐受热不会发生()现象。

(2016真题)A.蒸汽燃烧及爆炸B.容器爆炸C.泄漏产生流淌火D.沸溢和喷溅233网校答案:D(三)固体燃烧1.蒸发燃烧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蒸发燃烧。

樟脑、萘等易升华物质,在燃烧时不经过熔融过程,但其燃烧现象也可看作是一种蒸发燃烧。

2.表面燃烧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铁、铜等)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为表面燃烧。

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有时又称之为异相燃烧。

3.分解燃烧可燃固体,如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与氧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烧。

4.熏烟燃烧(阴燃)可燃固体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较少或逸散较快、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往往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这就是熏烟燃烧,又称阴燃。

很多固体材料,如纸张、锯末、纤维织物、胶乳橡胶等,都能发生阴燃。

此外,阴燃的发生需要有一个供热强度适宜的热源,通常有自燃热源、阴燃本身的热源和有焰燃烧火焰熄灭后的阴燃等。

5.动力燃烧(爆炸)动力燃烧是指可燃固体或其分解析出的可燃挥发分遇火源所发生的爆炸式燃烧,主要包括可燃粉尘爆炸、炸药爆炸、轰燃等几种情形。

其中,轰燃是指可燃固体由于受热分解或不完全燃烧析出可燃气体,当其以适当比例与空气混合后再遇火源时,发生的爆炸式预混燃烧。

例如,能析出一氧化碳的赛璐珞、能析出氰化氢的聚氨酯等,在大量堆积燃烧时,常会产生轰燃现象。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种燃烧形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些可燃固体的燃烧往往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

例如,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木材、棉、麻、纸张等的燃烧会明显地存在分解燃烧、阴燃、表面燃烧等形式。

例:对于原油储罐,当罐内原油发生燃烧时,不会产生()。

(2016真题)A.闪燃B.热波C.蒸发燃烧D.阴燃233网校答案:D三、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一)闪点1.闪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

2.闪点的意义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

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用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二)燃点1.燃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2.常见可燃物的燃点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

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并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

因此,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

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三)自燃点1.自燃点的定义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氧)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发生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