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析,《学而》1.14
论语学而第一译文
论语学而第一译文《论语・学而第一》原文如下: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者,仁之本与!”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能信其言,虽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圣也乎?” 子贡曰:“固天纵之圣,又何疑焉?” 子禽曰:“然则夫子何以为之?”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道反是。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非和也。
礼来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小宗,亦可宗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5 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义若何?”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1.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时习:时常温习、练习。
•说(yuè):通“悦”,愉快。
论语学而篇原文翻译及解析
论语学而篇原文翻译及解析
《论语·学而篇》原文翻译和解析如下:
原文1.1: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1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杨伯峻译,下同)
【译文】2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张燕婴译,下同)
解析:这一段是孔子的格言,强调了学习、复习、交友和修养的重要性。
学习要及时复习,有朋友从远方来要热情欢迎,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恼怒,这些都是君子的风范。
原文1.2:
【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译文】孔子说:“默默存想所见所闻,认真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不而不倦怠,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解析:这一段是孔子的学生有子的话,强调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
重要性,以及君子应该专注于根本的事情,通过学习、教导别人来实现自己的成长和贡献。
同时,这段话也暗示了“孝悌”是仁爱之本的思想。
《论语·学而篇》全文理解
《论语·学而篇》全文理解《论语·学而篇》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言论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和言论。
全文共有20章,涵盖了教育、修身、政治、家庭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论语·学而篇》进行全面理解。
首先,整篇《学而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学习是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他强调了持续的学习和不断的修身养性。
例如,在第一章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
他还强调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本身。
其次,孔子在《学而篇》中提出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在第三章中,孔子说,“教诲无常宜。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他还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人的老师,相互学习和启发。
第三,政治是《学而篇》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孔子对政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见解。
他认为一个好的政治领导者应该具备德行和智慧,能够以身作则,引导人民。
在第八章中,孔子说,“君子不器。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政治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养。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观点,认为政治领导者应该善于协商和处理不同意见,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四,家庭伦理也是《学而篇》的重要内容。
孔子强调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
在第十六章中,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
”这句话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子女应该尊敬和孝顺父母。
他还提出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观点,强调了孝敬父母的长期坚持和实践。
总的来说,《论语·学而篇》是孔子思想的重要体现,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政治的智慧和家庭伦理的价值。
这些观点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而》原文解读翻译全文
《学而》原文解读翻译全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第一)孔子说:学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时时复习、练习,这难道不是一件让人感到愉快的事情吗?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第一)孔子说: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即使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不是君子的表现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学而第二)学习不思考就是无用而空虚的,但单纯的思考而不去学习也是危险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学而第三)知道某件事和喜欢这件事的人并不相同,喜欢这件事的人又不如享受这件事的人来得更好。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学而第七)走在路上总有人可以作为我的学习对象,我会选择他们身上的好处去学习,而把他们的缺点加以改进。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学而第八)君子总是看到周围的人和事物,而不是比较个人和其他人,而小人则相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学习并不是单一的,需要时时复习、练习;有朋友从远方来应该感到快乐;即使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应该生气,这才是君子应有的风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学而第三)孔子说:我15岁时就开始立志于学习;30岁时能够自立;40岁时有了一定的头脑和见识;50岁时懂得了天命;60岁时能够听取别人的建议;70岁时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所依照的行事,不重犯过错。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学而第七)孔子说:我不会感到学习厌倦,我也不会感到教书无聊,这样的心态使我感到满足。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学而第三)孔子说:喜欢学习的人比知道学习的人更优秀,喜欢学习的人又不如享受学习的人来得更好。
论语学而原文与解析
论语学而原文与解析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其中的《学而篇》是十分重要的一篇,本文将对《学而篇》的原文进行解析,探讨其深层含义。
《学而篇》以“子曰”开篇,表明这是孔子的言论。
全篇共有十八章,涵盖了教育、修养、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本文将分析其中几个核心观点,并探讨其现实意义。
第一章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传达了学习的乐趣以及交友的喜悦。
习而不厌的学习态度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只有不断积累知识、实践技能,才能进步。
而结交远方来的朋友,则是通过人际关系的拓展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增加交流的机会。
这提醒着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要时刻保持热爱和开放的心态。
第二章中,孔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唯上知,下愚。
”这里的“上知”指的是具有高智慧和学识,而“下愚”则是指缺乏知识和智慧的人。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才能与智者相互交流,汲取更多的智慧。
“上知”和“下愚”的对比,提醒着我们要重视教育,注重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追求提升自己的智慧。
第四章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单纯的机械学习只是空洞的死记硬背,没有思考的力量,无法应对复杂的问题;而纯粹的思考却容易陷入盲目臆断的误区。
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力的思维体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思考,而在思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习的积累。
第十五章中,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
这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之一,强调了尊重他人、互相善待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以自己不愿经历的事情,也不做给他人,始终保持谦虚、宽容和善良的心态。
这样的处世原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还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对《学而篇》的原文解析,我们能够深刻领悟到其中的智慧和价值观。
学习的乐趣与交友的喜悦、教育的重要性、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以及互相善待的原则,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值得借鉴和践行的。
论语学而篇原文翻译及赏析
论语学而篇原文翻译及赏析《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为历代儒客习阅之经典名篇。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论语学而篇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论语学而篇赏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
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
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
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
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
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
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
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本文是关于《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感谢您的阅读!《学而》专门论述了学的问题。
古人之学与今人之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古人之学涵盖了全部的人生,是以做人为基、为本、为核心来展开的。
故而把《学而》放在了《论语》开篇的位置,重点强调学的重要。
大家可以看看,我的解读是否有道理。
钱穆老先生评价《论语》时说,“是孔门师弟子教训皆主为青年发”。
“《论语》即一部青年宝训也。
”足见《论语》在教育和文化上的历史低位和价值之高。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能经常践习,不是很高兴吗?能有共同志向的知心友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理解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译文】有子说:“为人孝悌却好犯上的人,不多;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从来没有。
君子注重(做人的)根本,根本确立了,人道也就有了。
好好的侍奉父母兄弟,就是仁的根本吧!”【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的人,是很少有仁慈的。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否忠实守信了?教给学生的知识我实践了吗?(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我践习了吗?)”【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行政要严肃认真,恭敬而守信用,节约使用财力、爱护人民,役使民众要在农闲时节”。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谨慎忠信,要热爱世上的每一个人,亲近有仁德的人。
做这些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学习书本知识。
”【说明】强调做人是第一要务,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在其次。
这一点对现今的教育单纯强调知识忽视做人有着很大的启示。
【原文】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重视德行替代重视容貌;为父母做事,能够竭尽全力;为领导做事,能豁出性命;和朋友交往,说了要做到。
(能够做到这些)即使他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01论语解经资料--学而篇
01论语解经资料--学而篇學而篇第一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
凡十六章。
(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集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悦同。
○学之为言效也。
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习,鸟数飞也。
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
说,喜意也。
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程子曰:“习,重习也。
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
”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
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
”谢氏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
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音洛。
○朋,同类也。
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
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
”又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纡(y)问(èn)反。
○愠,含怒意。
君子,成德之名。
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
”程子曰:“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
”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
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
○程子曰:“乐由说而后得,非乐不足以语君子。
”【直解】学,是仿效。
凡致知力行,皆仿效圣贤之所为,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习,是温习。
说,是喜悦。
孔子说道:“人之为学,常苦其难而不悦者,以其学之不熟,而未见意趣也。
若既学矣,又能时时温习而不间断其功,则所学者熟,义理浃洽,中心喜好,而其进自不能已矣,所以说不亦说乎!”朋,是朋友。
乐,是欢乐。
夫学既有得,人自信从,将见那同类的朋友皆自远方而来,以求吾之教诲。
夫然则吾德不孤,斯道有传,得英才而教育之,自然情意宣畅可乐,莫大乎此也。
所以说不亦乐乎!愠,是含怒的意思。
君子,是成德的人。
夫以善及人,固为可乐,苟以人或不见知,而遂有不乐焉,则犹有近名之累,其德未完,未足以为君子也。
《论语》之《学而篇》解析
学而篇第一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 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 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 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先
先:故去的,去世的。 先祖、祖先、先父、先贤、 先考、先妣……
成语: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 样的伤心着急。【贬义词】
斯
斯:代词,这 范仲淹《岳阳楼记》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礼节:
学而篇第一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终
终:人死。 临终、养老送终
学而篇第一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 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 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 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 之与?”
夫子
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 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敬称。 孔子曾为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 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沿袭以称呼老 师。 在一定的场合下,也用以特指孔子。
《பைடு நூலகம்语》其书
“仁”推广到政治就是“仁政”。孔 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 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 的基本原则。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 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中,讲到“仁”109次,讲到 “礼”75次。孔子认为有了“仁”的本质 还要通过“礼”的实践而达到全社会的遵 守。
《论语》其书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 家。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在历史上产生过 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一直是封建时代中 华民族的主体文化。 但是孔子“述而不作”,没有留下完 整、系统的学术专著。只有一部记录了孔 子及其学生的言论与事迹的语录体著作流 传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论语》其书
篇章:此书公20篇,492章,总约 一万余字。这些文字,是我们今天研 究孔子思想最宝贵的材料。 命名:对于何以书名《论语》,诸 家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论”是 “编纂”,“语”是“语言”。“论 语”就是把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编 纂”起来的意思。
论语学而篇详解
论语学而篇详解《论语·学而篇》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著作,由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记录而成。
本篇全文共有十六章,围绕着学习、教育、修身养性等话题展开,对于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中,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观点。
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持续而有规律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反复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取得进步。
这种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以应对社会变化和发展。
第二章中,孔子谈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温和而有耐心的过程,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他还提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观点,强调教育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这也是现代教育中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章中,孔子谈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先修身,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
他提出了“君子不器”的观点,强调一个人的品德和人格修养比才能和技能更为重要。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第四章中,孔子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
他认为孝敬父母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一个人的根本。
他还提到了“父母在,不远游”的观点,强调子女应该尽孝尽责,不远离家庭。
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提醒我们要尊重和关爱父母,维系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第五章中,孔子谈到了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他强调了“温故而知新”的观点,认为学习应该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积累和总结上。
他还提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观点,强调教师应该具备持续学习和不断教导的精神。
这对于现代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六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务本”的观点。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注重基础和根本,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功名和利益。
他还提到了“觚不觚,觚哉!”的观点,强调对于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内在的、真实的,而不是虚荣和虚浮的。
《论语·学而》原文注释及翻译
《论语·学而》原文注释及翻译《论语·学而》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典之一,它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并被誉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下面是《论语·学而》的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1、学而:学习后又经常熟记和重复。
2、时:每时每刻。
3、习之:不断练习。
4、说乎:喜欢、高兴。
5、有朋: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6、自远方来:从远方来到,指朋友的交往距离。
7、乐乎:高兴、快乐。
8、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翻译:孔子说:“学习的内容,经常记住并重复,这样不是很开心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即使别人不认识你,也不生气,这不是君子的举止吗?”《论语·学而》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学习和交友的重要性,还提出了什么是君子的表现。
那么,为什么要学习呢?学习可以为人提供知识、技能、思想和文化的积累,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价值和素养。
而时习之,并不是简单的学过就够了,还应该在学之后反复记住和练习,使所学的知识深化,更好地应用于生活中。
有朋自远方来,正是指要交朋友,而且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就算距离遥远也不妨碍交往。
这样可以拓宽人的交际圈,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可以互相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君子不因别人不认识自己而生气。
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有修养的人,在他们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体面应该由内而外地表现出来,不因他人的姿态影响自己的情绪。
这是一种胸怀大度、气度宽广的素养。
总之,《论语·学而》是一篇关于学习和交友的经典篇章,让我们在刻苦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培养高尚的品德和气度。
“论语”新解“学而第一篇”第13、14章
“论语”新解“学而第一篇”第13、14章引录:第13章: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第14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第13章解释词句1、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这是论语第五次说到信,第一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里的信,是真诚,真心的意思;第二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信在这里应理解为诚实;第三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这里的信,虽然也是指与朋友交,但重在言上,表达的是讲信用,说的话要算数;第四次,君子,主忠信,不友不如己者。
这里的信,应为忠诚,指对君主一类人的信,既要忠,又要诚。
一个信字,在论语里出现了这四次,意思各有不同,因为,所对的人不同,所对的事不同,这就可见,孔子所说的信,意义是因人因事,甚至因地因时而有所变的。
在这一句话里,信应该指的是前面那四次说到信的意义总合。
基本上可以说,信,不过是这四个信之说的总合:做人的信,做事的信,说话的信。
义:道义,但这个解释极不确切。
道是什么,道,一切存在的自身秩序和规律,它不以存在的人或事物而存在,它决定了一切存在的自然存在,又让一切存在依它而存在。
天道,地道,人道,所说的即为这样的道。
义和道相连,表达的意思,是对道的遵循和守护,义对于人而言,就是人的所做所想所言,要合乎人的存在之道,要守护人的存在之道。
孔子认为,人的存在之道,是忠君,孝父母,悌兄长,与人为友。
义,就是要求人做到这些,凡符合如此之道的行为就是义行,凡如此说的,就是义言,凡如此行如此言的人就是义人。
孔子说,信近于义,这是什么意思?近于,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个诚信的人,差不多可以算是一个接近有义的人;讲信用,诚实做人,是向义靠近的一种行为和方法。
孔子的道义之说,为什么说有欺人之处?孔子认为道是人的自然本性,就是说,人生来就具有忠孝悌友之质。
孔子凭什么如此立道?这就是孔子立道的虚假之处。
《论语·学而》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论语·学而》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一·一] 子曰②:“学而时习之③,不亦说乎④?有朋自远方来⑤,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⑥,不亦君子乎⑦?”[一·二] 有子曰⑧:“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⑨,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三] 子曰:“巧言令色⑩,鲜矣仁!”[一·四] 曾子曰⑪:“吾日三省吾身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五] 子曰:“道千乘之国⑬,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⑭。
”[一·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⑮。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七] 子夏曰⑯:“贤贤⑰,易色⑱;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一·八]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一·九] 曾子曰:“慎终追远⑲,民德归厚矣。
”[一·十] 子禽问于子贡曰⑳:“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㉑?抑与之与㉒?”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一·十一]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一·十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㉓。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一·十三]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㉔。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一·十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㉕,可谓好学也已。
”[一·十五] 子贡曰:“贫而无谄㉖,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㉗,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篇讲解解析
【原文】 1· 4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注释】 曾子:孔子学生,名参(shēn)。 三:虚指,多次。 省:反省。 信:诚信。 传:动词活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学业。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 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 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 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 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原文】1·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 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dà n)改。” 【注释】友:和……交友。 惮:害怕。 过:有过错。 【译文】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 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 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 和那些(在品行上)不如自己的人交朋 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1· 11 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mò ),观其行(古音:xì ng) ;三 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三年:虚指,很长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 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 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 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 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做到孝了。”
【原文】1· 16 子曰:“不患人之不 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患:忧虑,担心。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 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南怀瑾《论语别裁》】这就归结 了那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这个结论的重点就是你为 什么在心中怨恨?不要怕人家不了 解你,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了解别人。
【原文】 1· 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礼:礼节、仪式等道德和社会规 范,也可引申为礼制、法度。斯:这。由: 听命,照着办,引申为遵循。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 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 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 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 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制、法度来节 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一起学《论语》1.14学而篇——君子食无求饱
一起学《论语》1.14学而篇——君子食无求饱一起学《论语》1.14学而篇——君子食无求饱【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白话】孔子说:“君子之人,饮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适,做事敏捷周全并且说话谨慎,又能亲近有道之士来寻求教导指正,这样可以算是好学了。
”【释词】君子:立志成为君子而求学求道之人。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求安饱,学者之志在学,有所不暇及此。
若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亦在其中。
敏:疾,快速,又有“周密”之意。
焦循:圣人教人,固不专以疾速为重。
慎于言:说话谨慎。
朱子: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
就有道而正焉:就,靠近、亲近。
有道,有道之士。
正,正其是非,以求教指正。
韩愈曰:正,谓问道,非问事也。
《石渠意见》曰:就有道而正焉,就有道之人而正所言所行之是非,是者行之,非者改之,斯可谓好学之人也。
盖古之学者,其要在乎谨言慎行以修身,非徒记诵辞章而已。
……今之学者,惟务记诵辞章以取科第而已,其于言行也多不致谨,此其所以不及古人也欤?【先贤精义】《论语注疏》曰:此章述好学之事。
学者之志,乐道忘饥,故不暇求其安饱也;当敏疾于所学事业,则有成功,《说命》曰:“敬逊务时敏,厥修乃来”是也;学有所得,又当慎言说之;学业有所未晓,当就有道德之人,正定其是之与非,《易·文言》曰:“问以辨之”是也。
李炳南曰:此章要义在讲好学。
君子是求学求道的人。
君子所求者,比食居更重要。
所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专心求学。
君子做事要敏捷,但事先要审虑周详。
君子说话谨慎,是为慎于言。
慎言可使其守信合义。
有道,是有道德而学有专长之人。
君子所学如有疑问,则去请问有道德有专学的人,求其指正。
朱子曰: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然犹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则可谓好学矣。
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
谢老师讲《论语》:《学而》第十四章
谢⽼师讲《论语》:《学⽽》第⼗四章第⼀篇《学⽽》第⼗四章⼦⽈:“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在讲过“君⼦”的管理哲学之后,孔⼦在这⼀章讲君⼦的个⼈追求。
“⾷⽆求饱,居⽆求安”,这句话很好理解,“君⼦” 饮⾷不求饱⾜,居住不要求舒适。
这⾥的饮⾷起居不是道家讲的养⽣之道,⽽是不要耽于物质追求。
作为统治阶级的“君⼦”如果过度追求物质,就会导致贪污腐化,超过“义”和“礼”的红线,做出危害⼈民群众的事情来,这样不可能做到“和为贵”。
作为追求君⼦之道的个⼈,如果过度追求物质,失去精神的滋养,就会偏离正道。
王安⽯官做到宰相,每次吃饭,⾝边的⼈总是发现,他总是只吃靠近⾝边的菜,开始以为他是喜欢吃这个菜,于是天天做给他吃。
后来他的夫⼈说:“换⼀个试试。
”结果发现王安⽯不管是什么菜,他都只吃⾝边的那个菜。
⼈家把精⼒放在学问和治国上⾯,对吃饭要求根本就不⾼。
有⼀回,王安⽯⼉媳妇家的亲戚⼀个姓萧的孩⼦到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王安⽯邀请他吃饭。
萧公⼦认为宰相家请吃饭,⼀定很丰盛,于是第⼆天穿着盛装出席。
到了中午的时候迟迟没有开饭,他觉得很饿,但⼜不敢⾛。
⼜过了很久,王安⽯才请他⼊座,桌上还什么菜肴都没有,萧公⼦⼼⾥暗暗地埋怨王安⽯。
喝了⼏杯酒后,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块切成块的⾁。
⼀会⼉就上饭了,再就是旁边有个菜汤。
萧公⼦很失望,觉得没什么可吃的,就把胡饼中间的⼀⼩部分吃了,四边都留下来了。
王安⽯默默地把剩下的四边取来⾃⼰吃,萧公⼦感到很惭愧,就告辞了。
你看,王安⽯不但⾃⼰“⾷⽆求饱”,还带动别⼈⼀起来。
当然,现在我们物质⽣活相对丰富,饮⾷可以相对吃好⼀点,但仍要防⽌骄奢淫逸使⼈丧失志向。
当初刘备在荆州的时候,看到⾃⼰⼤腿上长了肥⾁,就悲从中来。
刘表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哭?(奇怪地很,《三国演义》的配⾓们⼀般都要问刘备为什么哭,问曹操为什么笑)刘备说当初在北⽅每天打仗,⼈不离马,⼤腿上都是⼩肌⾁,现在安逸了,腿上长肥⾁了,但⾃⼰还是寄⼈篱下,功业还没有⽴起来,这是刘备为了事业⽽哭,看得出他还是雄⼼壮志满满。
日课《论语·学而》14
日课《论语·学而》14子曰:“君子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⑵焉,可谓好学也已。
”杨伯峻《论语译注》:【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注释】⑴君子——《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位之人”,有时指“有德之人”。
但有的地方究竟是指有位者,还是指有德者,很难分别。
此处大概是指有德者。
⑵正——《论语》“正”字用了很多次。
当动词的,都作“匡正”或“端正”讲,这里不必例外。
一般把“正”字解为“正其是非”、“判其得失”,我所不取。
朱熹《论语集注》:好,去声。
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
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
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
然犹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则可谓好学矣。
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
尹氏曰:“君子之学,能是四者,可谓笃志力行者矣。
然不取正于有道,未免有差,如杨墨学仁义而差者也,其流至于无父无君,谓之好学可乎?”李敬峰:《论语》中出现“好学”之处颇多,但只有两处是对“好学”的解释说明,此为一处,另一处为子张》篇,其中有云:“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此章讲“好学”乃是笃志于学,即好学之法,即敏事、慎言和就正于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讲的好学并非是指向知识性的学习,而更多强调的是在事上磨练。
孔子之所以重视“好学”,乃在于他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那些善良的品性必须经过“学”,方能归于中道,否则就容易滋生弊端。
此意与孔子所讲的“文质彬彬”之意是相通的,人质朴的本性须经文明的教化和升华,才能达到文质的和谐。
《论语》是非辨析之,学而篇十四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译文】子贡说:“能做到贫不谄,富不骄,怎样?”孔子说:“能做到这样也不错。
但是如果能做到贫而乐,富而礼,则更加好。
”子贡说:“诗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你呀,已经可以和我谈诗了,因为你已经能举一反三了。
”
【评析】一个人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这在今天仍然有正面的教育意义,人要有点精神,不能做物欲的奴隶。
他在这段文章中对富人提出的要求,我觉得也是非常适当的,对于今天的中国富人也非常有醒脑的作用,因为今日中国的为富不仁的故事实在太多了,比如面对慈善事业,中国大陆的富人们显得异常的冷淡,我想不能不说与他们缺乏对儒家思想的了解有关。
只是对于这段文章中要求“贫而乐”稍微有点不同的看法。
这里面有积极的因素,不为物欲所动,安贫乐道,不取不义之材等,但是也有消极的东西,就是不求进取,安于贫穷,甚至以穷为荣,这是非常不妥的。
在文革中之所以会出现“宁要社会主义的苗,不要资本主义的草。
”的政治>,不能不说是受了这一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
在关于财富的态度上面,我非常欣赏一句西方的>“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做金钱的主人。
”有钱是好事,只要适当使用,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不要仇富,也不要以穷为荣。
素说论语:学而篇(14)
素说论语:学而篇(14)学而第一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试译】孔老师说:“一位修道的君子,吃不求饱足,居不求安适。
做事敏捷勤勉,言语小心谨慎,并且能经常到有道的人那里学习,向有道的人看齐,匡正自己的是非,这样可以说是一位好学的人了。
”《释名》:安,晏也,晏晏然和喜,無動懼也《正字通》:徐也。
止也。
平也。
定也。
又心無愧也。
“安”是安逸、平静、感到满足义。
《广韵》:敏:疾也,敬也,聪也,达也。
《释名》:敏,闵也,进取无否滞之言也。
敏有敏捷、快捷,勤勉义。
《说文》:就,高也。
从京从尤。
尤,异于凡也。
《玉篇》:就:才救切。
从也。
成也。
即也。
久也。
郭璞曰:成就,亦终也汉字“就”的本章是往高楼去,异于一般的,引申为向上,就近,高就,达成之义。
《说文》:正:是也。
从止,一以止。
凡正之属皆从正。
之盛切。
徐锴曰:“守一以止也。
”《玉篇》:正:之盛切。
长也,定也,是也。
又音征正:指正、匡正、修正、端正。
素说《论语》学而篇(14)孔门之学是学为君子,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前面老师循循教导弟子,学贵在诚,在信,在孝,在修身。
这章老师教导弟子们不但要学,还要好学,要持之以恒地学。
君子之学的重点是修身,修身不是在吃住上的追求,而是心灵境界的持续不断的向上。
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
吃好饭、居处安逸,不是一个有着“明明德”目标的君子的追求。
学者之志,乐道忘饥,无暇求其安饱也。
就象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者也。
君子在吃食不要求饱足,在居住不要求舒适。
治学之君子,不追求生活上的安逸。
那么君子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呢?孔子说,君子当勤勉在事上,敏在所学,敏在所行。
勤勉其所不足,在其不懈倦。
说话谨慎小心,不可尽其所有言。
在学习中,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心有疑昧之处,不可自以为是,应当去请问有道德有专学的人,求其指正。
这样才可把自己培养造就成一个具有完美的道德品质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而》1.14
【原文】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
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安贫乐道,不重视物质生活享受却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多做少说;以他人为镜来改正、修养自己。
做到了这三个方面,就可以说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在这三个方面之中,最难做到的是第一个方面----安贫乐道。
尤其是物欲横流,金钱具有挡不住的诱惑的时代,一个大学生每月的费用少说也是几百元,孔子所描绘的好学的典型,不过是一个寒酸而跟不上时代潮流的穷书生罢。
当然,在重精神而轻物质的时代,这种“穷书生”的形象未尝不是值得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