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综合农业区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综述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全市辖8个城近郊区和10个远郊区县(辖290个乡镇)。土地面积16807.8平方公里。1987年,总人口1066.8 万人,其中,常住人口988万人。农业人口388.9万人,农村劳动力189.8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的84.6万人。1987年,全市社会总产值625.9亿元(当年价格),工农业总产值416.7亿元(1980年不变价)。农村社会总产值128.4亿元(当年价格),其中:农业占26.8%,工业占51.2%,建筑业占10.7%,运输业占5.8%,商饮业占5.5%;农业总产值34.4亿元(1980年不变价),其中:种植业占55.6%,林业占2.3%,畜牧业占35.6%,副业占3.5%,渔业占3.0%。郊区农业,主要是为首都提供菜、奶、蛋、肉、果等副食品。1987年,生产粮食227.0万吨、蔬菜241.0万吨、商品猪174.1万头、鲜蛋16.8万吨、牛奶15.5万吨、家禽2105万只、淡水鱼3.0万吨、鲜果21石万吨。

(一)农业资源评估

1.土地资源全市土地约62%为山地,38%为平原。耕地626.6万亩,主要土壤为潮土、褐潮土、潮褐土。平原生产水平较高,1987 年粮食亩产487公斤。由于农田基本建设标准不高,还有大量中低产土地。全市各种已成林地194.6万亩,灌木、疏林及未成林造林地117.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50.8万立方米,其中成熟林蓄积仅1.3万立方米。全市果树171.8 万亩①,干、鲜各占一半,鲜果以苹果、梨、桃和柿子力主。果树资源开发和管理不善,单产很低。郊区草地资源较多,现利用的主要是低山丘陵的半旱生灌丛杂类草和半旱生草本植被,约216万亩,草层稀疏,超载过牧,其余草山都是造林条件较好并已有部分林木,不宜开发为牧草地。无林荒山约681.7万亩,主要分布在低山地带,阳坡多、上层薄、底层母岩坚硬。

总体估计,约60%可以营林,30%封山育草或种草,10%发展果树。全市水面33.8万亩,已利用于养殖32.4万亩,其中坑塘11刀万亩,坑塘养鱼亩产达250公斤。

2.水资源全市可利用水源总量(按保证率P=50%计算)为47.32 亿立方米。水资源缺乏,地下水开采量大大高于补给量,水位普遍大幅度下降。枯水年出现机率高达37%,届时往往发生水源危机。

3.气候资源据测算,北京地区气候生产潜力,以粮食产量计算,可达1350—1650公斤/亩。北京各项热量条件优于其它同纬度地区,并且雨热同季。长城以南≥0℃的积温为3900—4670℃,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平原大部分地区可推行一年两熟制。

北京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可以概括为:光热资源充足,旱涝风雹较频,夏季雨量充沛,涵蓄能力很低,果树资源较多,天然饲料不足,地貌类型多样,植被破坏较甚,土壤肥力偏低,培育潜力很大。

(二)农业布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西、东北三面环山,海拔高度800米以上的中山约占山地的1/4.东南部为平原,最低高程不足10米。山麓山前地带降水和积温都较多,山区降水和积温少。农业布局与自然特点相适应。平原以粮、畜、菜为主,低山丘陵以果为主;种植业,山区以玉米和杂粮为主,平原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近郊多种菜,盐碱洼地多种稻;畜牧业近郊以牛奶、鲜蛋为主,远郊以猪、鲜蛋、肉禽为主;果树业,干果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以板栗、核桃、山杏为主,鲜果以山前为主,平原亦有分布。

二、农业分区简述

郊区共分10个一级综合农业区和29个二级区。一级区基本上是类型区,分区的基础单元力行政乡。

Ⅰ.中山林果区本区分布在京郊的中山地带,辖6个区、县的26 个乡,划为5个二级区。大部处于海拔800米以上中山地带。主要土壤有山地棕壤、粗骨性棕壤、淋溶褐土、普通褐土。人口15石万人。土地面积438.9万亩,耕地22石万亩,有林地759万亩。果树364.2万株,主要是山杏。农产品商品量很小,粮食返销年人均30公斤。该区林果比重偏小;无林荒山多,没有得到培育和开发利用。本区发展方向应以林为主,以果为辅,兼营种植业和畜牧业。本区天然次生林多,为水源涵养重要地区。西部松山、密、怀边界的云蒙山、怀柔北端的喇叭沟门至碾子一带及房山与门头沟接界的百花山拟划为自然保护区。

Ⅱ.延怀中低山林粮牧区本区位于白河流域,包括延庆和怀柔的10 个乡。大部地区海拔在500一800米以上。土壤以山地棕壤、淋溶褐土、普通性褐土为主。人口5.5万人。土地面积171.9万亩,耕地7.5万亩,有林地25.2万亩。干果129.2万株,鲜果14.7万株。主要商品为粮食和猪肉,人均缴售

粮食77公斤。商品猪41.5公斤。该区有林地及一些灌草丛遭破坏,大量山杏资源未得到开发利用。本区发展方向应以林为主,粮牧为辅,兼营果树。林业要以水源涵养林与水土保持林为主,种植业仍占重要地位,尤其是东部河谷地区要集约经营,牧业有一定的发展条件,灌草丛要封育改良。

Ⅲ.延庆盆地粮果牧区本区位于延庆县西部,包括12个乡。地貌主要为洪积、冲积平原及部分低山丘陵。土壤有普通褐土、潮褐上和潮土等。人口12.8万人。土地79.2万亩,耕地34.8万亩。干果42.1万株。鲜果49.2万株。主要商品为粮食、诸肉和鲜果。人均销售粮食134.5公斤、猪肉43.0公斤。该区山麓台地、①林地、果树、草地及无林荒山面积为1980-1983年调查结果。缓坡地、河套和沙荒滩地没有很好开发利用,本区发展方向应以粮为主,综合经营。要调整作物结构,发展蔬菜,补充首都8、9月蔬菜淡季;开发荒地栽植果树,发展牧业;黄土丘陵岗地要加强治理。

Ⅳ.门头沟东部低山林果区本区包括7个乡。属西部山地低山带,土壤为粗骨性褐土、淋溶褐土和普通褐土。人口3.1万人。土地面积69.2万亩。耕地3.4 万亩,有林地12万亩。干果33.0万株,鲜果15.8万株。人均产核桃14.2公斤。粮食不足,人均返销1205公斤。农民收入主要靠采煤。该区植被稀疏,林业和果业薄弱,水土流失较重;果树管理差,种植业管理粗放。本区应以林为主,以果为辅,兼营畜牧和种植业。大面积荒山必须绿化造林,水源涵养林与水土保持林结合;加强果树管理;种植业要适当集中,建设基本农田,集约化经营。

Ⅴ.低山果林区本区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划为7个二级区,辖44个乡。

在西、北、东三面形成一条半环形果树带。地貌为低山和丘陵,包括一部分洪积扇形地和台地,主要土壤为粗骨性褐上、淋溶褐土。人口41.8万人。土地面积528.3万亩,耕地444万亩。干果568.3万株,鲜果525.1万株。人均产干果105公斤,板栗大量出口,主产在Vd区;人均鲜果131.2公斤,柿子集中在Ⅴ1区,Ⅴ2区以苹果、柿子和桃为主,Ⅴ7区是干鲜果综合产区。粮食不足,人均返销33.8公斤。该区荒山多,植被稀疏;川谷耕地产量不高;果树管理粗放,株产低;旅游资源开发不足。发展方向应以果林为主,治理低山坡地,改善果树生态环境;果树业要加强管理,恢复传统名特果品;川谷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