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学具作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首先谈谈在学具操作活动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活动要有一定的目的,要有针对性,不能泛泛而做,以偏代全,为了操作而操作。设计操作活动时,要考虑学生能否操作起来,会作出什么样的操作,操作后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获得什么样的认识。
贯彻这一ຫໍສະໝຸດ Baidu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设计操作时,要充分准备,充分考虑操作的可行性,可以先试一试,操作一遍。
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指导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弄清操作规程,掌握操作方法。
(2)、要指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积累材料,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要指导学生在形成深刻表象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4)、要设计好指导语,这是关键之处。
(三)、开放性原则。
二、以学具操作为媒介,充分发挥学具优势,在操作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操作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主动的获得知识。教师应从转变教学观念的高度着眼,从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角度着手,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
(一)、于学具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动力,也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要素。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借助于生动有趣的操作活动,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时,应根据认知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活动环境,以激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关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所谓“开放”就是让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思路、以不同方法操作学具,探究解决问题。
贯彻这一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操作时,操作的结果能多样就多样,不能局限于唯一。
(2)、教师要鼓励学生要放开尝试,勇于创新,怎样想就怎样操作。
(3)、教师示范或指导时要模糊些,不能太清晰,学生能独立操作的绝不示范、指导,免得误导、阻碍学生的思维。
(四)、于学具操作中,进行知识形成再现
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学习“再创造”理论,其实就是要求教师教学时应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遵循这一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应设计一些能够再现认知过程的操作活动,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去发现学习新知。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中发现认识了新知,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十分有利。
(4)、学生操作中,教师不要批评,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去操作,去摆弄,在操作中去学习、去认识、去获得知识。
(四)、时控性原则。
操作学具学习数学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手段之一,不能为操作而操作。它的目的是为儿童建立鲜明、丰富和稳定的表象,为学生的认识从感知到概括架起一座智慧的桥梁,因此指导学生操作学具应注意对“时”“量”“度”的控制。
通过有条理的操作活动并辅之以观察和思考,直观形象的展示了圆的知识的内涵。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体验,对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形成了关于这一知识的直观表象的认知结构,为新知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于学具操作中,促进智力活动外显
学生的操作活动实际上是智力活动的外显,手靠脑支配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将眼睛看到的东西经过脑的分析、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然后通过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来。这样能使各种感官运动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其“内化”的作用,可以收到“以动促思”的良好效果。
如何发挥学具作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则是以具体形象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如何才能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呢?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能动的发展过程,强调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种教学观念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时”就是要把握好学具操作的最佳时机。当学生遇到新问题,欲思而不通,欲达而不能时,指导学生手做、眼观、脑思,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量”就是学具操作的次数不能过多或过少,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以及教学的需要而定,该直观就直观,该抽象就抽象,不能只停留在直观形象的水平上。“度”是指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速度要适中,快慢要协调,要让全体学生做得出、看得清、想得通,真正起到直观操作的作用,不能把学具操作当成课堂教学的一种游戏而任意延长或过早收场。
例如,要求学生用27块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立体形状,要使其表面积最小。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结合内化的智力活动,就能较好的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及直觉思维等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站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高度去认识学具操作活动的作用,在“导”上下功夫,在“动”上做文章,于学具操作中贯彻诸项原则,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把我们的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2)、教师设计操作时,要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设计,要看能否从操作中得出这一结论。
(二)、指导性原则。
学生操作学具应在教师的指导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的实践活动作过程中,教师必须精心组织、精心指导。对需要学生自己制作的学具,教师要交代清楚采用什么材料,学具的形状、颜色、大小等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教给具体的制作方法;对现成的学具,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选用、使用。学生操作学具时,教师要巡视指导,对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点,必要时还要先示范,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操作。
在这一操作活动中,学生不久学得兴趣盎然,还能深刻的感受到“变与不变”这一对立统一大规律,为数学的奥秘所吸引,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二)、于学具操作中,形成直观认知结构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阶段。他们在认知过程中,还不能脱离具体的感知过程。在教学中应遵循这一心理特点,设计安排一些操作活动,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促进其通过感性材料获取抽象的数学知识。
(五)、于学具操作中,培养学生灵活思维
思维源于动作。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动作思维是诸多思维的源头和基础。因此在操作活动中,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就能较好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前面的几点不能发现,操作活动的开展,能有利于培养形象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其实,动手操作活动的开展远不止这些,它几乎涉及到思维领域的各个方面。
(一)、针对性原则。
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活动要有一定的目的,要有针对性,不能泛泛而做,以偏代全,为了操作而操作。设计操作活动时,要考虑学生能否操作起来,会作出什么样的操作,操作后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获得什么样的认识。
贯彻这一ຫໍສະໝຸດ Baidu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设计操作时,要充分准备,充分考虑操作的可行性,可以先试一试,操作一遍。
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指导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弄清操作规程,掌握操作方法。
(2)、要指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积累材料,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要指导学生在形成深刻表象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4)、要设计好指导语,这是关键之处。
(三)、开放性原则。
二、以学具操作为媒介,充分发挥学具优势,在操作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操作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主动的获得知识。教师应从转变教学观念的高度着眼,从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角度着手,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
(一)、于学具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动力,也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要素。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借助于生动有趣的操作活动,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时,应根据认知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活动环境,以激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关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所谓“开放”就是让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思路、以不同方法操作学具,探究解决问题。
贯彻这一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操作时,操作的结果能多样就多样,不能局限于唯一。
(2)、教师要鼓励学生要放开尝试,勇于创新,怎样想就怎样操作。
(3)、教师示范或指导时要模糊些,不能太清晰,学生能独立操作的绝不示范、指导,免得误导、阻碍学生的思维。
(四)、于学具操作中,进行知识形成再现
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学习“再创造”理论,其实就是要求教师教学时应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遵循这一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应设计一些能够再现认知过程的操作活动,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去发现学习新知。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中发现认识了新知,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十分有利。
(4)、学生操作中,教师不要批评,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去操作,去摆弄,在操作中去学习、去认识、去获得知识。
(四)、时控性原则。
操作学具学习数学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手段之一,不能为操作而操作。它的目的是为儿童建立鲜明、丰富和稳定的表象,为学生的认识从感知到概括架起一座智慧的桥梁,因此指导学生操作学具应注意对“时”“量”“度”的控制。
通过有条理的操作活动并辅之以观察和思考,直观形象的展示了圆的知识的内涵。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体验,对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形成了关于这一知识的直观表象的认知结构,为新知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于学具操作中,促进智力活动外显
学生的操作活动实际上是智力活动的外显,手靠脑支配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将眼睛看到的东西经过脑的分析、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然后通过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来。这样能使各种感官运动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其“内化”的作用,可以收到“以动促思”的良好效果。
如何发挥学具作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则是以具体形象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如何才能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呢?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能动的发展过程,强调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种教学观念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时”就是要把握好学具操作的最佳时机。当学生遇到新问题,欲思而不通,欲达而不能时,指导学生手做、眼观、脑思,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量”就是学具操作的次数不能过多或过少,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以及教学的需要而定,该直观就直观,该抽象就抽象,不能只停留在直观形象的水平上。“度”是指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速度要适中,快慢要协调,要让全体学生做得出、看得清、想得通,真正起到直观操作的作用,不能把学具操作当成课堂教学的一种游戏而任意延长或过早收场。
例如,要求学生用27块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立体形状,要使其表面积最小。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结合内化的智力活动,就能较好的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及直觉思维等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站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高度去认识学具操作活动的作用,在“导”上下功夫,在“动”上做文章,于学具操作中贯彻诸项原则,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把我们的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2)、教师设计操作时,要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设计,要看能否从操作中得出这一结论。
(二)、指导性原则。
学生操作学具应在教师的指导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的实践活动作过程中,教师必须精心组织、精心指导。对需要学生自己制作的学具,教师要交代清楚采用什么材料,学具的形状、颜色、大小等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教给具体的制作方法;对现成的学具,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选用、使用。学生操作学具时,教师要巡视指导,对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点,必要时还要先示范,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操作。
在这一操作活动中,学生不久学得兴趣盎然,还能深刻的感受到“变与不变”这一对立统一大规律,为数学的奥秘所吸引,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二)、于学具操作中,形成直观认知结构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阶段。他们在认知过程中,还不能脱离具体的感知过程。在教学中应遵循这一心理特点,设计安排一些操作活动,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促进其通过感性材料获取抽象的数学知识。
(五)、于学具操作中,培养学生灵活思维
思维源于动作。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动作思维是诸多思维的源头和基础。因此在操作活动中,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就能较好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前面的几点不能发现,操作活动的开展,能有利于培养形象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其实,动手操作活动的开展远不止这些,它几乎涉及到思维领域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