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步出夏门行翻译赏析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3 2.5《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原文及翻译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原文及翻译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téng )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写作背景曹操字孟德,沛国游县(今安徽省亳县)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
此诗约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本首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复门行》中最后一章。
《步出夏门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二、注释1.该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
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这首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古代民歌《步出夏门行》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步出夏门行》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代民歌《步出夏门行》原文及赏析【导语】:邪径过空庐,好人常独居。
《步出夏门行》曹操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步出夏门行》曹操全文注释翻译赏析“艳”部分描绘了诗人南征荆州的计划,以及在北伐和南征两种意见之间的犹豫。
他到达碣石后,看到百姓所受的压迫,心情更加伤感。
《观沧海》通过描绘沧海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绘了沧海的辽阔和壮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则展现了海边生机勃勃的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绘了海面上的波涛汹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无限的想象和感慨。
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冬十月》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北方风光,以及战后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诗中“孟冬十月,北风徘徊”描绘了寒冷的冬天;“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则描绘了北方的动物在冬天的生活状态;“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描绘了战后人民的生活场景。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
《土不同》描绘了河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现状,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诗中“乡土不同,河朔隆冬”描绘了河北地区的寒冷和荒凉;“流澌浮漂,舟船行难”描绘了河流解冻时的艰难;“锥不入地,蘴藾深奥”描绘了土地的坚硬和难以耕种;“水竭不流,冰坚可蹈”描绘了水的冻结和冰的坚固;“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描绘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人民的痛苦。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龟虽寿》通过描绘神龟和腾蛇的寿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信心。
诗中“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描绘了生命的有限和无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曹操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他的诗歌风格慷慨激昂,气势雄浑,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操《步出夏门行》赏析
· 121 ·《步出夏门行》属古乐府《相和歌·瑟调曲》,夏门本洛阳城北面西头的城门。
行,歌行体。
这里是用乐府旧题写诗,内容与题目字面无关。
原诗由序曲和四章组成,这里只选其第一章《观沧海》,第四章《龟虽寿》。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这首诗歌是作者在取得著名的官渡之战胜利后,又取得征乌桓的伟大胜利而登上碣石山即兴抒怀所作曹操《步出夏门行》赏析Out of Xia Gate by Cao Cao陆 鸣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收稿日期:2015-4-7作者简介:陆鸣(笔名),原济南陆军学院教授。
的。
官渡之战二年后,袁绍死,其三子相争,曹操乘机各个击破,袁尚、袁熙逃至乌桓。
曹操准备借机北征乌桓。
许多人反对,独郭嘉赞成并献计:大军至无终,则取道山海关轻装袭击乌桓,曹操采纳了。
结果,在进军中遇上连日大雨,渤海边山海关道路不通。
曹操就地问计于当地豪强田畴,田畴献计:另有小道可抵辽东。
曹操在原路涨水处立一木牌,上书:“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待秋冬,2015年第3期· 122·乃复进军。
”表面上在警告乌桓:“不是我退兵不攻了,是因为大雨,我秋冬再来!”实则在愚弄间谍。
果然,间谍报告乌桓,曹操因雨水退兵了,秋冬再来。
曹操则以田畴为向导,出卢龙,经险道,过白檀,平岗,白狼堆,直指乌桓老巢柳城。
曹操军抵达白狼堆时,乌桓的侦察兵才发现,乌桓仓促组织应战,当然阵容不整,曹操令张辽为前锋,趁锐猛攻,乌桓众大溃,乌桓被杀,降者20余万。
袁尚、袁熙逃到辽东太守公孙康处,大家建议乘胜追击,曹操说:“不烦用兵,公孙康会斩了他们送来的。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原文及翻译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原文及翻译(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知识、练习题、试卷大全、教案教学、课件大全、知识扩展、阅读答案、课文内容、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Chinese knowledge, practice questions, exam papers, lesson plans, courseware, knowledge expansion, reading answers, text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原文及翻译一、《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步出夏门行赏析
步出夏门行赏析
步出夏门行,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它源自唐代文人韩愈的《进孝廉庐》诗中的“步出夏门行”,形容文人们出门游览的景象。
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步出夏门行,不仅仅是一种行走的方式,更是一种心境的体验。
在这样的行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可以放松身心,也可以与朋友家人一同分享快乐。
在行走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宏伟壮丽的自然风光,比如山峦叠嶂、江河湖海等。
这些美景可以给人以无限的激励和启发,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
除了自然风光,步出夏门行还可以带来与朋友家人的快乐时光。
在行走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和家人朋友一同分享美景,畅谈心事,增进友谊;也可以一起开开心心地玩耍,增添生活的乐趣。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步出夏门行这样的传统习俗,给了人们一个放松身心的机会,让人们能够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能够与自然和朋友家人更加亲近。
总的来说,步出夏门行是一种非常愉快的体验,它不仅可以让人们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也能够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放松。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人们可以多多步出夏门行,感受生活的美好,也与自然和朋友家人更加亲近。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出自两汉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赏析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
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原文、翻译及赏析
步出夏门⾏·观沧海原⽂、翻译及赏析步出夏门⾏·观沧海朝代:两汉作者:曹操原⽂:东临碣⽯,以观沧海。
⽔何澹澹,⼭岛竦峙。
树⽊丛⽣,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幸甚⾄哉,歌以咏志。
译⽂及注释译⽂东⾏登上碣⽯⼭,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多么宽阔浩荡,⼭岛⾼⾼地挺⽴在海边。
树⽊和百草丛⽣,⼗分繁茂,秋风吹动树⽊发出悲凉的声⾳,海中涌着巨⼤的海浪。
太阳和⽉亮的运⾏,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出来的。
我很⾼兴,就⽤这⾸歌来表达⾃⼰内⼼的志向。
注释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é)⽯:⼭名。
碣⽯⼭,河北昌黎碣⽯⼭。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
⑷海:渤海⑸何:多么⑹澹澹(dàn dàn):⽔波摇动的样⼦。
⑺竦峙(sǒng zhì):耸⽴。
竦,通耸,⾼。
⑻萧瑟:树⽊被秋风吹的声⾳。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⑽⽇⽉:太阳和⽉亮⑾若:如同.好像是.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极点。
⒂⾄:⾮常,⒃幸甚⾄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诗歌来表达⼼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鉴赏 曹操这⾸《观沧海》准确⽣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饱满,丰富⽽不琐细,好像⼀幅粗线条的炭笔画⼀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海,也表现了诗⼈⾃⼰。
诗⼈不满⾜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是通过形象,⼒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命的,然⽽在诗⼈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海的⾯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和⾃⼰的雄⼼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起。
《观沧海》的⾼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原文翻译及古诗词赏析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原文翻译及古诗词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步出夏门行冬十月》原文翻译及古诗词赏析《步出夏门行冬十月》原文翻译及古诗词赏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还记得那些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吗?古诗词鉴赏,通常是体会诗词中的字词、意境、句意、语言特色、主旨、技巧、结构思路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曹操《步出夏门行》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曹操《步出夏门行》原文和译文《步出夏门行》曹操原文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
步出夏门行艳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心意怀游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观沧海东临碣石①,以观沧海②。
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④。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⑤。
冬十月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kūn)鸡晨鸣,鸿雁南飞,鸷(zhì)鸟潜藏,熊罴(pí)窟栖。
钱镈(bó)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土不同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sī)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fēng)藾(lài)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作品注释①碣(jié)石:原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大约在6世纪中叶以后,碣石山前的近岸成为陆地而离渤海较远,使碣石山不再成为观海的胜地。
②沧海:大海。
海水苍青色,因此称沧海。
③澹澹(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④竦(sǒng)峙:挺立。
“竦”和“耸”相同。
⑤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两句是为配合音乐的节律而附加的,每一章后面都有,跟正文没有什么关系。
[3]作品译文观沧海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
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战争诗:王维《陇西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战争诗:王维《陇西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战争诗是指以战争为题材,直接反映战争或围绕战争而展开叙写的诗歌。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战争诗:王维《陇西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陇西行唐代: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译文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
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
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
注释陇西行:乐府古题,又名“步出夏门行”,属《相和歌·瑟调曲》。
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都护:官名。
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匈奴:这里泛指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
酒泉:郡名,在今酒泉市东北。
关山:泛指边关的山岳原野。
烽戍:烽火台和守边营垒。
古代边疆告警,以烽燧为号,白天举烟为“燧”,夜晚举火为“烽”。
戍,一本作“火”。
断:中断联系。
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前后。
当时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出参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幕府。
赏析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
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
这是两个倒装句,按一般的写法是:一走马十里,一扬鞭五里。
但是这样写,一个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诗歌语言的正常节奏,读起来拗口。
像这样“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不仅上口,也因为将“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强调,而突出了马的速度之快。
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
步出夏门行五首·其二·观沧海原文及赏析
步出夏门行五首·其二·观沧海原文及赏析步出夏门行五首·其二·观沧海原文及赏析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创作背景」三国时期诗人曹操的这首《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
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
《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
曹操此篇,《宋书·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
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
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
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诗词赏析」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后三句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曹操“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曹操《步出夏门行艳》及赏析
【导语】曹操(155年-220年3⽉15⽇),字孟德,⼀名吉利,⼩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
曹操的⽂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
内容⼤体上可分三类。
⼀类是关涉时事的,⼀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类是游仙诗。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华、不尚藻饰。
它们以感情深挚、⽓韵沉雄取胜。
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
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是有所发展。
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
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他们拟作的⼤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在⽂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学所起的建设性作⽤上,建安⽂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
下⾯是为⼤家带来的曹操《步出夏门⾏艳》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步出夏门⾏艳
魏晋:曹操
云⾏⾬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
经过⾄我碣⽯,⼼惆怅我东海。
译⽂
初意打算南征荆州,施泽惠给江南⼈民。
⾯对北伐和南征两种不同意见,便犹豫起来,不知如何为好。
到达碣⽯后,看到百姓所受的压迫,⼼情更加伤感。
注释
九江:这⾥指荆州⼀带。
皋:⽔边⾼地。
碣(jié)⽯:原渤海边的⼀座⼭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王维《陇西行》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陇西行唐·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注释⑴陇西行:乐府古题,又名“步出夏门行”,属《相和歌·瑟调曲》。
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⑴都护:官名。
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⑴匈奴:这里泛指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
酒泉:郡名,在今酒泉市东北。
⑴关山:泛指边关的山岳原野。
⑴烽戍:烽火台和守边营垒。
古代边疆告警,以烽燧为号,白天举烟为“燧”,夜晚举火为“烽”。
戍,一本作“火”。
断:中断联系。
翻译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
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
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
赏析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
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
这是两个倒装句,按一般的写法是:一走马十里,一扬鞭五里。
但是这样写,一个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诗歌语言的正常节奏,读起来拗口。
像这样“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不仅上口,也因为将“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强调,而突出了马的速度之快。
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
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
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
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
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
然而如今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
步出夏门行译文
步出夏门行译文步出夏门行译文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①,以观沧海②。
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④。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粲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⑤。
作者简介: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曾做过大将军、丞相等官。
他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农民起义中逐步扩展自己的武装,并采取抑制豪强大地主兼并的政策,在削平董卓、袁绍等割据势力以后,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
后来他的儿子曹丕做了皇帝,创立魏国,追封他为太祖武皇帝,历史上称为魏武帝。
他的诗歌虽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用旧的曲调、旧的题目来表现新的内容。
诗的内容有的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动乱的现实,有的抒发了作者追求统一的抱负,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但在有些作品中,也反映了他追求神仙心态和宣传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注释:①碣(jié?石:原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大约在6世纪中叶以后,碣石山前的近岸成为陆地而离渤海较远,使碣石山不再成为观海的胜地。
②沧海:大海。
海水苍青色,因此称沧海。
③澹澹(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④竦(sǒng?峙:挺立。
“竦”和“耸”相同。
⑤这两句是为配合音乐的节律而附加的,每一章后面都有,跟正文没有什么关系。
原诗译文:东行来到碣石山,登临览胜观大海。
海水不停地动荡,山岛耸立在其间。
树木一丛丛挺立,百草茂密地生长。
秋风阵阵鸣响,巨浪连连涌波。
经天纬地的日月,就如从海中生出;灿烂耀眼的银河,就像跃出于浪波。
令人多么愉快啊,我要用诗歌把志向来述说。
分析与欣赏:《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是乐府诗的旧题。
夏门原是汉代洛阳北面的城门。
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共有四解(四章),前面有“艳”辞(乐章的前奏曲)。
《观沧海》是诗中的第一章,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出征乌桓(汉末居住在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经过碣石山的时候所作。
曹操的诗《观沧海》中“星汉灿烂”的下一句
曹操的诗《观沧海》中“星汉灿烂”的下一句1、“星汉灿烂”的下一句是:“若出其里”,2、诗句出自两汉曹操所著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3、全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两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古诗翻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5、古诗鉴赏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步出夏门行翻译赏析《步出夏门行》作者为东汉诗人曹操。
其古诗全文如下:【前言】《步出夏门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作者北征乌桓胜利时。
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
全诗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作品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原文】《艳》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冬十月》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土不同》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藾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⑴碣石:原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大约在6世纪中叶以后,碣石山前的近岸成为陆地而离渤海较远,使碣石山不再成为观海的胜地。
⑵沧海:大海。
海水苍青色,因此称沧海。
⑶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
⑷竦峙:挺拔。
“竦”和“耸”相同。
⑸“幸甚”两句:这是为配合音乐的节律而附加的,每一章后面都有,跟正文没有什么关系。
⑹鵾鸡:古书上说的一种形似天鹅的大鸟。
⑺鸷鸟:凶猛的鸟。
⑻镈:古代锄类农具。
⑼流澌: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
⑽蘴:古同“葑”,芜菁。
藾(ài):蒿类植物。
⑾神龟:古人将它作为长寿动物的代表。
⑿竟:终了。
⒀盈缩:指寿夭。
盈,长。
缩,短。
【翻译】《艳》初意打算南征荆州,施泽惠给江南人民。
面对北伐和南征两种不同意见,便犹豫起来,不知如何为好。
到达碣石后,看到百姓所受的压迫,心情更加伤感。
《观沧海》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灿烂的银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雄伟的太阳,灿烂的银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出自大海里。
(互文)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冬十月》初冬十月,北风呼呼地吹着,气氛肃杀,天气寒冷,寒霜又厚又密。
鹍鸡鸟在清晨鸣叫着,大雁向南方远去,猛禽也都藏身匿迹起来,就连熊罴也都入洞安眠了。
农民放下了钱、镈等农具不再劳作,收获的庄稼堆满了谷场,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来往的客商住宿。
我能到这里是多么的幸运啊,高诵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情。
《土不同》这里的乡土与黄河以南的土地有很大不同。
到了深冬,河里漂浮着冰块,舟船难以前行;地被冻得用锥子都扎不进去,田地荒芜长满干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
河水冻结不流动,上面由坚硬的冰覆盖,人都可以行走。
有识之士穷困潦倒,而好勇斗狠的人却不在乎随意犯法。
我为此叹息怨恨,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忧愁。
《龟虽寿》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灰烬。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赏析】《观沧海》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冬十月》这首诗写于初冬十月,时间比前首稍晚。
前八句写初冬的气候和景物。
“鹍鸡”,鸟名,形状象鹤,羽毛黄白色。
北风刮个不停,严霜又厚又密,鹍鸡晨鸣,大雁南飞,猛禽藏身匿迹,熊罴入洞安眠,肃杀严寒中透出一派平和安宁。
中四句写人事。
钱、镈,两种农具名,这里泛指农具。
“逆旅”,客店。
农具已经闲置起来,收获的庄稼堆满谷场,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来往的客商住宿,这是一幅十分美妙的图景。
诗篇反映了战后在局部地区人民过上的安居乐业的生活,及诗人要求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和经济繁荣的理想。
朱干说:“《冬十月》,叙其征途所经,天时物候,又自秋经冬。
虽当军行,而不忘民事也。
”《土不同》这首诗说的是北伐乌桓之后,回到冀州,这里的乡土与黄河以南的土地有很大不同。
到了深冬,河里漂浮着冰块,舟船难以前行;地被冻得用锥子都扎不进去,田地荒芜长满干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
河水冻结不流动,上面由坚硬的冰覆盖,人都可以行走。
有识之士穷困潦倒,而好勇斗狠的人却不在乎随意犯法。
为此作者叹息怨恨,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忧愁。
全诗描写了河北由于袁绍的统治导致的民生凋敝,社会秩序不安定的现状。
《龟虽寿》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
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竟如此大不相同,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
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就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
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不可谓不大。
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
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
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
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
如果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也是可以延年益寿的。
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
《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
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
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
”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
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
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光彩。
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
钟嵘六朝时人,当时文学之士很讲究文彩华美,所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钟嵘对曹操的评价过低,是时代风气使然。
任何文学,包括诗歌在内,文采较之内容,毕竟是第二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