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对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四种方法:①激趣导入法;②死中有活法;

③温故知新法;④诵读教学法。这些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提高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的不仅是知识,同时在精神上也获得了熏陶。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激趣温故知新诵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怎样实现这一基本的课程目标?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四种文言文教学方法,现简述如下:一、激趣导入法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大部分高中生来说,文言文是太古板、太无趣了。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兰亭集序》一文时,我设计出如下的教学思路:①、以“东床快婿”的典故引入,紧紧抓住学生听课的心理;②、简介王羲之任“右军”,并为老妪题扇的轶事,加深学生对王羲之的印象;③、简介王羲之辞官,作《兰亭集序》的缘由,导入本课的学

习;④、让学生熟读课文第一段,按与会的“时间、地点、目的、人物、环境、活动内容、当时的天气以及与会人员的感受”这条线,鼓励他们强化记忆。

在教《滕王阁序》时,上课之初我讲述了“一字千金”的故事,让学生心动,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走进课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我用“一个老头孤身劝退强大秦军”的史实鼓励学生愉悦地研讨内容。经常这样做,学生感到学习文言文是快乐的、有趣的、能有很多收获的。

二、死中有活法

文言文教学,字词句是重点。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避讳字”等概念。

“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接触的文言文通假字很多。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中的“孰”字,“旦日不可不蚤日来谢项王”中的“蚤”字,“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中的“莫”字,“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乡”字等都是通假字。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归类列表,用化零为整的方式使其系统化。“避讳字”自然是为了不触犯某些人、事而更改文字所出现的一

种用字现象,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便用了一个避讳字“人”。作者有意将“民”写成“人”,避了李世民之讳。

词的教学应落实到实词、虚词上来,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

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翻译了事,不了解学生的现状和需要,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只知己不知彼的唯我现象。

三、温故知新法

文言文作为古代的一种书写和记叙形式,其知识结构体系是连贯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要尽可能地将新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旧有知识相结合,使其知识结构纵向有延伸,横向有拓展。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一课中的“秦王惊,自引而起”与《鸿门宴》中的“项王按剑而跽”说的都是同一个文化常识,即古人跪席而坐。即使在同一篇课文中,也可以温故而知新。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负”字,在课文中就有五种不同的意义。有“秦贪,负其强”的“依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的“辜负”、“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的“违背”、“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的“使……承担”和“廉颇闻之,肉袒负荆”的“背着”,讲课的时候,把这些一词多义概括出来,使

学生对这些词有较全面的理解,方便记忆,比较迁移,效果会更好。通过“温故知新”,同学们对文言文的知识越学越具体,对词汇和句式的积累越学越丰富,越学越有兴趣。

四、诵读教学法

诵读就是培养语感,语感是非常重要的。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诵读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强调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读出作者的情思,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如在教学《六国论》时,第一个教学阶段结束以后,让学生思考,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不假思索的回答“弊在赂秦”,紧接着我又问,作者对六国统治者以贿赂秦国的方式求得平安是什么态度,学生回答“反对”;我又问作者是什么感情,学生回答“痛惜”、“愤怒”。接下来,我让学生重点找出文章中集中体现这种“痛惜、愤怒”的感情的语段。在第二段中学生找到了这几句:“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我让学生反复的读这几句。在朗读中学生发现了语句中的对比手法,我就让他们在这些运用对比的“词眼”中读出“痛惜”的感情。此外,这个环节中,具体到这一课,重点朗读的当然是第四段文字。这段文字中,一上来一个“呜呼”,中间一个“悲夫”,感情浓烈,我采用找优秀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全体学生齐读、自由诵读等方式,让学生感悟其中

道理。最后,针对全文,指导学生探寻诵读的规律,我提问学生一个问题:“在具体的诵读过程中,怎样才能把文章读好?”学生回答:“针对这篇文章,文中的陈述句应该读出痛惜之情,议论句应该读出一种激愤,疑问句应该读出对历史的一种探寻。”事实证明,诵读教学法的采用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既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也要最大限度地给他们拓展更广的更实用的空间。通过运用以上教学方法,调动多种有利因素,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提高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的不仅是知识,同时在精神上也获得了熏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