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中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2014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2014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笔算乘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笔算乘法。
2.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运算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学生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 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1)将两个两位数分别写在竖式的上方和下方。
(2)先用下方的两位数的个位去乘上方的两位数,将得到的积的个位写在竖式的第一行。
(3)然后用下方的两位数的十位去乘上方的两位数,将得到的积的个位写在竖式的第二行。
(4)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得到最终的积。
3. 示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以23乘45为例,进行笔算乘法的示范。
4. 学生练习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方法(1)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进行一次乘法,如果得到的积与原来的积相同,则计算正确。
(2)将得到的积除以其中一个乘数,如果得到的商与另一个乘数相同,则计算正确。
6.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和验算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2. 在学生练习时,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
3.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提高计算的可信度。
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2014编写,适用于三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学。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实录及点评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实录及点评◆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实录及点评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实录及点评一、导入师:刚到宁波,叶老师发现有一种“福娃”玩具特别好卖!(出示图片及有关数据)请问,买5个这样的福娃要多少元?生1:24×5=120元。
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到了什么旧的知识!(板书:旧知识)生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师:那么,如果买10个这样的福娃,又该付多少钱呢?生3:24×10=240元。
师:在这里,我们又用到了什么旧的知识!生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师:假如老师想买12个福娃,该怎样计算需要的钱呢?生5:24×12师:与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生合: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评:情境创设具有时代性与现实性,这是教学情境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教师善于把握最新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信息,北京奥运吉祥物刚刚公布,学生们对此题材十分感兴趣,研究这个问题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这对于学习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有效的情境也使计算教学过程成为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强了计算教学的数学思考,这正新课程背景下重视计算教学的价值所在。
]师:我们以前学过这类计算吗?生合:没有!师:所以说,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以前碰到新问题,你一般会怎么办?生6:我会请教爸爸妈妈和老师。
生7:我会自己动脑筋解决。
生8:我会请同学帮忙。
师:哦!面对新问题,我们各有高招!而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借助已经学会的旧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评: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是学习的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如何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接受,需要教师运用好的方法引导。
叶老师一开始出示了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原来已学过的旧知识,然后通过比较引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新的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谈谈遇到新问题时一般采取的策略,教师在肯定学生原有的各种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尝试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策略,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又体现了较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作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3页例1。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数扩展到两位数。
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掌握乘的顺序;②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例1用解决妈妈给小红买一套书“一共要付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探讨计算方法。
教材借助“小红这样算”的竖式,突出笔算乘法的算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乘的顺序和计算过程。
接着,通过练习,让学生经历笔算两位数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我知道咱们班同学个个都很棒,数学特别的好,口算能力特别强,想不想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想。
师:准备好了,看谁反应快,读出算式,并快速的说出得数。
1.口算(1)出示卡片并口算80×10= 60×20= 90×90= 40×50=12×30= 43×20= 22×30= 11×70=(2)老师这里还有一组题目,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4×2=24×20=24×200=①24×20=480你是怎样想出来的?为什么48后面有1个0?生说教师加以引导。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本节课理念新、设计巧、思路清、特色明。
总观这节课体现了“简洁而充满活力,朴实而富有情意”的设计理念。
它为公开课返璞归真,展示原生态的课,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1.明确教学目标,重视算理算法的理解与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计算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操作、解决实际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使学生会算,还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懂得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
并在多种算法的比较中使算法得到了优化。
2.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
即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
这本节课中,教师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
教师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
如“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3.教学内容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在引入阶段通过现实数学情境的创设,采取忆旧引新的方法,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这里教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复习旧知来为学习新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借力多元表征,提升运算能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比较研究
借力多元表征,提升运算能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比较研究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关键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沟通算理和算法。
文章结合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结合不同版本的教材,阐述如何在计算中迁移算理和算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字:多元表征;计算算理;算法;运算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运算能力”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应当注重发展的十项素养之一,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基于对运算能力的思考,本人将研究视角指向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整数乘法,乃至小数乘法的核心内容。
它与三年级上册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有明显的差异,是学生自主类推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的方法,是学生认知结构由旧知到新知的一次拓展,更是乘法笔算学习的一次跨越。
在执教这一节课时,本人经历了学习、对比、实践和反思,尤其在借力多元表征上感触颇多,以下将思考过程呈现出来促使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一、两种版本《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材简析1、笔算的前沿、单元、后续的知识结构体系:2、课时比较分析人教版苏教版人教版:先是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得到数量关系:每套的本数×套数=购买的总本数。
然后利用点子图引导学生圈一圈,画一画,算一算,借助几何直观找到计算的方法。
最后竖式呈现完整的过程和每一步的含义和由来,沟通口算方法的算理和竖式计算的算法。
苏教版:苏教版充分利用情境,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学生认知的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数量关系,感悟口算可以先算什么在算什么的思路。
然后立足情境,理解算理,连接笔算竖式,掌握算法。
二、两种版本《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逻辑1、课时教学的共性逻辑:购物生活情境中形成需求,经历口算(图示直观拆积与拆和)——数学抽象竖式笔算(结构关联)2、教材设计的个性路径:在学生生活经验相一致的基础之上,人教版突出前期学习经验与思维经验的积累,苏教版则从来没有出现过点子图设计,通过观察箱子图对应口算的两种方式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中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
通过远程培训听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堂课,本节课是在学生把握了两位数乘一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刘老师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观看完刘老师的课后自己对算理和算法有了新的熟悉。
算理是算法的基础,算法是算理的抽象。
当学生明白了算理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回纳、抽象算法,便于学生把握和应用。
而大部份一线老师在处理有关计算内容时,很多时候是放弃对算理的理解的,只是一带而过。
多数教师以为计算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进程,算理讲得再清楚,学生在计算的时候也不会往想算理,计算的进程与方法才是学生把握的重点。
我以为学生对算理的清楚理解为程序性知识的显现提供了必定性的预备,所以算理的显现有着它的不可或缺性。
本节课中,刘老师将算理与算法紧密地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采取的方法恰到好处。
先通过信息提出题目并列式:23×12,问: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题目吗?学生想到,方法一:23×10=230 23×2=46 230+46=276,方法二:20×12=240 3×12=36 240+36=276,首先肯定学生这两种以旧知算新知的方法都是可行的好方法。
然后让学生试一试用竖式来计算,然后用“搬家”的情势把学生解决的题目搬到竖式上。
正由于有了:23×2=46,23×10=230,46+230=276这样的算理,才有了竖式分三步计算的算法,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理解。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算理,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丫丫买了两盒水彩笔,亮亮买了10盒,每盒水彩笔有24枝,他们两人各买了几枝?2.学生试做,老师观察学生各自不同的做法。
3.学生互相说说自己的做法。
4.归纳讲解典型做法。
(1)24×2=48(枝)(2)24×10=240(枝)5.如果红红买了12盒,怎样算呢?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20×12=240(2)24×2=484×12=4824×10=240240+48=28848+240=288以上两种解法要让学生多说一说。
重点归纳笔算方法。
二、练一练:用竖式计算。
34×1225×1143×2232×1324×2132×21三、巩固练习:书上39页第1、3题。
四、作业:书上39页第2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2教案设计设计说明两位数乘两位数既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
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自主归纳与整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梳理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勾起学生的回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
借助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图,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2.重视练习设计的实效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练习题的设计具有代表性,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具体的算法,既巩固了口算、笔算和估算的方法,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具体实例来分析,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回顾整理,构建知识网络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口算、估算、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明晰算理灵活运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与感悟
明晰算理灵活运算 ---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与感悟数的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教学常常偏重于会算、算的快,而忽略了对算理的理解和运算能力的培养。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它是学生计算方面学习的重要转折点,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知识的活动中来,明晰算理,灵活运算。
(一)、创设情景,以旧引新一份牛奶(每天一瓶),全月24元,你想定几个月?算一算多少钱?1、学生自己搜索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可能的问题是:1、定5个月要多少元?2、定10个月要多少元?3、定12个月要多少元?2、尝试解答,复习旧知3 、适时揭题,引出新知(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先估后算,灵活应用。
2、自主尝试,算法多样。
3、小组合作,全班交流4、呈现算法,突破重点情况一:分乘24×10+24×2;情况二:笔算竖式;情况三:连乘24×3×4。
允许学生尝试用已有经验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思考、探索计算的方法,适时引导化解了同学们对竖式第二部分的积24怎样对位的质疑声。
及时肯定学生们的好点子,并抛出一个新问题:“每种方法是借助什么旧知识解决的?”化新知为已知,不仅仅是转化思想的渗透,更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
5、对比优化,突破难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一道生活中的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在欢乐大课间的活动更丰富,学校又新买了13根跳绳,每根跳绳的价钱是 23元。
一共应付多少元?2/3的学生选择了竖式,1/3的学生选择了分乘,没有人选择连乘。
再次引导学生对比三种方法的优劣,引导发现分乘中24×2=48相当于竖式中的第一部分的积48,24×10=240相当于竖式第二部分的积24。
240+48=288相当于竖式的第三部分的和。
用连线的方式在板书中表现出来。
再追问“为什么竖式里第二部分的积还是写24呢?引导学生再次理解乘的顺序及24表示的意义。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优秀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优秀教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9~30页。
二、教学准备小磁铁、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1.目标确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等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以后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两、三位数乘多位数笔算等知识的基础。
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但是,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所得的积如何定位、为什么这样定位,对学生来说仍是一个难点。
列竖式计算时对数位对齐、计算顺序以及算理都有一定的要求,知识点较多,时间比较紧。
所以本人认为本课时对笔算方法的学习要求定为“初步学会”比较合适。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学一以贯之的教学目标,而算法多样化正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方式。
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储备,本人认为本节课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算法多样化的探究,经历并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多种算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优化,最后统一到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
基于以上几点考虑,把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初步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策略选择:现代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的途径应该是立体的、多渠道的。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理念,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来“教”老师,让学生来教学生,让学生在其他同伴的学习汇报中主动获取知识,加深对算法算理的理解。
教师以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引导整个算法探究过程的进行,并适时地对学习的难点进行点拨和引导。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列出算式1.出示情境图:谁能根据情境图提一个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个什么算式?2.估计一下,18×11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让学生交流各自估计的方法并汇报。
借助点子图,丰盈乘法计算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思考
借助点子图,丰盈乘法计算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思考运算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
《课标》指出:“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计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数学核心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计算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比较枯燥的,大量机械的重复演算会让学生越来越厌倦计算。
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教学中可以尝试借助几何直观,数形结合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下面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为例,浅谈几点思考。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例题情境图下面呈现了两幅点子图,对应出现两种解决问题的算法,接着引出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材为何要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引入点子图?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点子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让乘法算理看得见、说得清,构建起算理与算法之间的桥梁?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的思考和尝试。
一、准确把握教材意图,理解点子图的意义。
作为教师首先要深入研读《课标》和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真正理解点子图的意义。
对于教材呈现的点子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仍需要借助较多的直观表象和动手操作。
教材呈现两幅点子图与相对应的两种算式,借助点子图这一几何直观,数形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在利用点子图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亲历了将新知转化为旧知、算法多样化及优化的过程,在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
利用点子图与具体的数建立对应,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画一画,再结合点子图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明晰算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P46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47“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明白“部分积与某一乘数的数位对齐”的道理,从而灵活掌握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对齐。
这些知识为学习新课做铺垫,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顺利迁移,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一)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6例1。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生: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一共买了多少本?让我们列式计算,并把自己想的方法用点子图表示。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你会计算吗?生:列式为14×12。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二)借助点子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师:同学们思维真活跃,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你们太棒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不但渗透了化归思想,而且通过交流想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为后面竖式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习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例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方法:教法:问题情境与引导学习相结合。
学法: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口算。
13×20= 35×10= 60×20=70×2= 23×10= 11×30=70×40= 30×5=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今天,我们继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预习导学师: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请看自学提示。
(指名读)看第63页的情景图,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1)图中有哪些信息?把这些信息完整地叙述下来。
(独立思考解决)(2)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笔算乘法的方法。
(4人一组讨论、交流)学生自学、讨论。
三、合作探究,问题解决指名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板书:妈妈买了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
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2.24×12= (元)师:同学们,你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求出得数吗?生:(能)可以把12本分成2本和10本两个部分,先求出2本书多少钱;再求出10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本册中第三、五两个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
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应在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品质三方面进行明确。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渗透教学源于生活,我们要会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激发学生认真计算的热情及善于探索、思考的学习品质。
3、重点、难点:重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4、教、学具准备CAI课件、每位学生一份作业纸。
二、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因为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
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三、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小学数学_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爱看书吗?看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探究买书中的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
出示:每套书有14本,看到这个信息,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算式怎么列?这些算式你会算吗?(生自由提出问题:如果买2套可以买多少本?买10套呢?)3.引入新课。
图书室的王老师准备购进一批新书,在购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忙解决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设计意图:先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再通过激趣引出教学素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开放探究,得出结论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找出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并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
一共买了多少本?)2.自主探究,明确算理。
(1)独立思考:这道题该怎么列式呢?(指名汇报)(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4×12)(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这样列式的理由。
(因为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就是买了12个14本书,也就是求12个1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列式为14×12)(3)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师:那么14×12等于多少呢?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结果呢?①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利用点子图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尝试计算。
②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计算结果。
方法一把12套书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套,先求出每份有多少本,列式为14×4=56(本),再求出3份一共有多少本,就是一共买了多少本,列式为56×3=168(本)。
方法二把12套书分成2份,其中1份是10套,另外1份是2套。
先求出10套的本数,列式为14×10=140(本),再求出2套的本数,列式为14×2=28(本),最后把这2份的本数合起来就是一共买的本数,列式为140+28=168(本)。
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
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学生通过前面学习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初步了解了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
本课教学进位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学情分析“数的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教学目标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在口算乘法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数学学习方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用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学校买了一些彩色笔要奖给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每盒彩色笔24枝。
2、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根据画面情景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答。
3、全班交流,进行互评。
学生可能提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时就可以沿着这个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
如果没有,教师也参加活动,提出问题。
比如:10盒一共多少枝?20盒呢?学生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导入例题,猜测得数。
再问:如果买了12盒呢?学生独立猜测,并记录结果。
二、主动探索,验证结果。
怎么验证你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应该计算出结果)1、教学24×12的算法。
(1)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解法,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算理和算法齐飞 素养与德育一色——《两位数乘两位数》案例
算理和算法齐飞素养与德育一色《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案例招远市实验小学孙秀丽一、教学中的思考1.学生的学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化资源,打造高效的信息化生本课堂——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
那怎样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在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有价值的学、有意义的学、有兴趣的学呢?2.学科中德育的渗透说起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大家脑海中或许会闪过“牵强附会”四个字。
因为数学似乎没有语文学科中俯拾皆是的德育资源,也没有音美学科中覆盖全程的美育渗透。
其实不然,真正深入到数学学科中,你就会发现,数学中的德育内容不仅全面,还有极强的说服力。
若其他学科的德育是以情动人居多,则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是以理服人为上。
数学学科实施德育主要通过习题演算、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侧重于逻辑推理、实践反思、数学审美与道德品质的统一。
本节课承载的主要学科德育渗透点是思维严谨和爱国主义。
思维严谨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其核心是思维严密的逻辑性。
本节课主要有三处思维严谨的渗透点:一是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有条有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二是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有理有据、有逻辑的思维习惯和规则意识;三是通过分析、解决不同情境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全面缜密、全面分析的意识。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觉悟。
本节课爱国主义的渗透点主要有三处:一是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课前谈话时通过播放阅兵视频,告诉学生今年是祖国妈妈的第68个生日,是人民解放军的第90个生日,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队伍越来越精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爱军情感,激发学生爱国建国的信念;二是在练习巩固环节,继续以祖国为情境,与导入前后呼应,形成情境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领略祖国的优美风光,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并就地取材设计习题,如祖国的北端就以漠河特产北极蓝莓引题,西端以帕米尔高原的三宝之一雪菊花引题等,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习惯,有利于发展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在课堂结束之时,老师送学生的两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志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树立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学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
3、通过应用,初步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数学应用中的广泛性,拉近算式与生活的联系,并体验探究、应用过程中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得数的末尾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预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听说小朋友这几天在学乘法,先来考考你们1.先后出示1231230师:123多少?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你知道这个算式的乘法意义吗?(乘法意义)师:那1230呢?是几位数乘几位数?(整十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2.师:老师对今天这节课小朋友的学习更有信心了。
小朋友,你们有吗?好,现在上课。
3.师:李老师来自镇小,在算我们学校总人数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临城小学平均每班有31人,那全校12个班有几人?(1)读题(2)怎样列式?3112(3)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你知道吗?那么谁能说说,3112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4)我知道了镇小大概的人数,那到底准确的有多少人呢?大家还没告诉老师呀,要计算这道题,我们以前学过吗?遇到新问题了怎么办?能不能把它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1.自己试着把这题变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试。
2.师:你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有了一种方法,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在此期间请学生到黑板板书不同的方法)3.同桌交流整理。
循“理”入“法”,以“理”驭“法”——“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
算 过 程 , 帮 助 学 生 掌 握 笔 算 乘 法 的 方 法 。 从 知 识 安
排 的顺 序 看 , “ 两位 数乘 两 位 数 ”- T  ̄整 个 整 数 乘 法 中处 于承 前 启后 的地 位 。学 生 在学 习掌 握 位 数 乘 一 位 数 ”和 “ 两 、 三 “ 两位 数 乘 整 十 数 ” 的知 识 后 ,
匣
教学 j i o o x u e霸豳一
循 “ 理 ”入 “ 法” ,以 “ 理 ”驭 “ 法”
— —
“ 两位数 乘两位数”教 学 中算理与算法 的有效 融合
南平 市流芳 小 学 余 辉
在 数 的 运 算 教 学 中 ,教 师 不 仅 要 关 注 学 生 运 算 技 能 的 掌 握 , 更 要 关 注 学 生 理 解 算 理 、 掌 握 算 法 的 学 习 过 程 ,将 算 理 与 算 法 有 机 融 合 ,培 养 并 发 展 学
进 一 步学 习 “ 两 位 数 乘 两 位 数 ” 是 知 识 的 飞 跃 , 这
样 的 编排 有 助于 学 生更 好地 迁移 学 习 “ 三 位 数 乘 两
位 数 ” 以及 “ 小数乘法” 。 ̄ - , j - 于 学 生 而 言 ,经 历 / x .
乘 两 位 数 ”最 主要 的 困难 ,首 先 是
生 的运 算 能 力。本 文 结合 “ 两 位 数 乘 两位 数 ”的教
二 、分析学情 ,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
由 于 认 知 水 平 的 差 异 、 已 有 经 验 不 足 和 教 学 效
率 等 原 因 ,学 生 在 学 习 “ 两 位 数 乘 两 位 数 ” 运 算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远程培训听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堂课,本节课是在学生把握了两位数乘一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刘老师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观看完刘老师的课后自己对算理和算法有了新的熟悉。
算理是算法的基础,算法是算理的抽象。
当学生明白了算理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回纳、抽象算法,便于学生把握和应用。
而大部份一线老师在处理有关计算内容时,很多时候是放弃对算理的理解的,只是一带而过。
多数教师以为计算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进程,算理讲得再清楚,学生在计算的时候也不会往想算理,计算的进程与方法才是学生把握的重点。
我以为学生对算理的清楚理解为程序性知识的显现提供了必定性的预备,所以算理的显现有着它的不可或缺性。
本节课中,刘老师将算理与算法紧密地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采取的方法恰到好处。
先通过信息提出题目并列式:23×12,问: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题目吗?学生想到,方法一:23×10=230 23×2=46 230+46=276,方法二:20×12=240 3×12=36 240+36=276,首先肯定学生这两种以旧知算新知的方法都是可行的好方法。
然后让学生试一试用竖式来计算,然后用“搬家”的情势把学生解决的题目搬到竖式上。
正由于有了:23×2=46,23×10=230,46+230=276这样的算理,才有了竖式分三步计算的算法,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