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参考文献
“外国史学史”参考文献
![“外国史学史”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02186f5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2.png)
“外国史学史”参考文献目录一、“外国史学史”参考文献之中文部分一般来说外国史学史包括两个层面的研究一是史学史,一是历史理论。
近年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绩斐然,无论是文章还是论著其质量都与日俱进;本文献只提及研究著作。
文献顺序按照作者姓氏音序排列。
1、译著:史学史1.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张广勇、张宇宏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2.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3.班兹:《史学》,向达译,商务印书馆1930年;4.班兹:《新史学与社会科学》,董之学译,商务印书馆1933年;5.德门齐也夫等著:《近现代美国史学概论》,黄巨兴等译,三联书店1962年;6.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7.凯利:《多面的历史》,陈恒、宋立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8.鲁宾逊:《新史学》,何炳松译1924年;9.鲁滨逊:《新史学》,齐思和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10.汤普森:《历史著作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1.特纳:《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杨生茂编,商务印书馆1983年;12.维拉莫维支:《古典学的历史》,陈恒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史学理论1.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3.巴尔格:《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莫润先、陈桂荣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4.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5.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刘永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布洛克:《史家的技艺》,周婉荣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7.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台湾华世出版社1979年;8.朵伊森:《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治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9.葛懋春主编:《历史科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1984年修订版;10.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年;11.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三联书店1956年;12.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如楫、邱仁宗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13.卡尔·亚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14.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15.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16.勒高夫、诺拉:《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17.勒高夫等主编:《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18.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19.罗德里克·弗拉德:《计量史学方法导论》,王小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20.罗德里克·弗拉德:《历史计量法导论》,肖朗、刘立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21.米罗诺夫、斯捷潘诺夫:《历史学家与数学》,黄立茀、夏安平、苏戎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22.米罗诺夫:《历史学家和社会学》,王清和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23.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24.汤因比:《历史研究》(索麦维尔节本),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重印本;25.田昌五、居建文:《历史学概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26.田汝康等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7.田晓文:《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西方心智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28.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29.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和英雄崇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30.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31.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清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32.亚斯贝尔斯:《智慧之路》,柯锦华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33.伊格尔斯:《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当代史学研究和理论》,陈海宏、刘文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34.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赵世玲、赵世瑜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35.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36.张文杰等编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关于西方史学史的书籍
![关于西方史学史的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2aadd84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f.png)
关于西方史学史的书籍西方史学史是研究西方历史学的发展、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下面我将为大家简要介绍几本内容生动、全面且具有指导意义的西方史学史的书籍。
首先是恩斯特·贝格曼的《西方史学史》。
这本书是西方史学史的经典之作,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西方历史学发展的各个阶段。
贝格曼详细介绍了古代历史学的起源,中世纪历史学的发展,以及近代历史学的繁荣。
书中分析了不同时期历史学家们的思想、方法和贡献,对于理解西方历史学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是亨利·布莱克本的《西方史学史导论》。
这本书以批判性的视角回顾了西方史学的发展,特别注重了理论和方法的演进。
布莱克本详细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历史学派别和学者们的争论,例如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理想主义之争,实证主义与解释学派的对立,以及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挑战。
通过对这些争论和思潮的全面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史学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的学术思想。
第三本推荐是基思·詹金斯的《西方的历史》。
这本书虽然不是专门介绍西方史学史的,但它从历史学的角度审视了西方社会的发展,内容既全面又生动。
詹金斯结合了史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西方历史进行了全景式的解读。
他关注历史的社会性和其对个体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批判性地审视了西方史学的局限性和偏见。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西方社会历史的演变,并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史学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综上所述,以上这三本书籍无论是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是在对于西方历史学发展的理解和分析上,都具备了引导读者对西方史学史有全面、深入认识的能力。
无论是对于专业的历史学研究者,还是对于广大读者群体,它们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参考书籍。
西方史学史书目1
![西方史学史书目1](https://img.taocdn.com/s3/m/de9569442b160b4e767fcfd1.png)
西方史学史中文参考书目(一)原著(1)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花城出版社,1994年(2)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商务印书馆,1991年(3)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59年,1986年(4)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1986年(5)色诺芬:《长征记》,商务印书馆,1985年(6)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商务印书馆,1961年(7)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84年(8)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商务印书馆,1959年(9)恺撒:《高卢战记》,商务印书馆,1979年(10)恺撒:《内战记》,商务印书馆,1986年(11)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李维:《罗马史》选,商务印书馆,1980年(13)塔西佗:《编年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14)塔西佗:《历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15)塔西佗:《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商务印书馆,1985年(16)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商务印书馆,1995年(17)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商务印书馆,1990年(18)阿庇安:《罗马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19)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商务印书馆,1979年(20)圣经《旧约全书》《新约全书》,香港圣经公会,1980年(21)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63年,1989年(22)奥古斯丁:《独语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23)格利高里:《法兰克人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24)比德:《英吉利教会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25)艾因哈德:《查里大帝传》,商务印书馆,1979年(26)无名氏:《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27)薄伽丘、布鲁尼:《但丁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8)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29)马基雅维里:《论李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0)蒙田:《蒙田随笔全集》,译林出版社,1996年(3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32)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商务印书馆,1962年(33)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译林出版社,2000年(34)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商务印书馆,1982年(35)伏尔泰:《风俗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36)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37)吉本:《吉本自传》,三联书店,1989年(38)席勒:《三十年战争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39)维柯:《新科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40)维柯:《维柯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7年(4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6年(42)赫尔德:《人类历史哲学观念》,三联书店,1999年(43)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三联书店,1998年(4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78年(45)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46)朗克:《教皇史》选,商务印书馆,1962年(47)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83年(48)布克哈特:《世界历史沉思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9)伯伦汉:《史学方法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50)戚美尔曼:《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商务印书馆,1982年(51)蒙森:《罗马史》,商务印书馆,1994年(52)尼采:《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商务印书馆,2000年(53)米涅:《法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77年(54)基佐:《一六四零年英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55)基佐:《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第一册,1993年(56)基佐:《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第二册,1995年(57)基佐:《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第三册,1997年(58)基佐:《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第四册,1998年(59)基佐:《欧洲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60)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61)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62)托克维尔:《托克维尔回忆录》,商务印书馆,2004年(63)托克维尔:《回忆录: 1848年法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64)米什莱:《米什莱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65)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6年(66)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67)瑟诺博斯:《法国史》,商务印书馆,1964年(68)伯克:《法国革命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69)格罗特:《希腊史》选,商务印书馆,1963年(70)卡莱尔:《论英雄和英雄崇拜》,新华出版社,1988年(71)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三联书店,1988年(72)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73)卡莱尔:《文明的忧思》,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74)卡莱尔:《生命的沉思》,新华出版社,2000年(75)卡莱尔:《拼凑的裁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6)卡莱尔:《卡莱尔文学史演讲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7)卡莱尔:《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商务印书馆,2005年(78)卡莱尔:《卡莱尔、爱默生通信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9)博克尔:《英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32年(80)阿克顿:《自由的历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81)阿克顿:《自由史论》,译林出版社,2001年(82)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83)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阿克顿勋爵说文集》,台北县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84)阿克顿:《近代史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5)柏雷:《思想自由史》,岳麓书社,1988年(86)伯瑞:《进步的观念》,三联书店,2005年(87)普莱斯苛特:《墨西哥征服史》选,1965年(88)普雷斯科特:《秘鲁征服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89)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90)马汉:《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91)马汉:《海军战略》,商务印书馆,1994年(92)幸德秋水:《基督何许人也》,商务印书馆,1982年(93)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1963年(94)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95)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6)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97)汤因比:《汤因比论汤因比》,三联书店,1997年(98)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99)汤因比:《艺术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00)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101)汤因比:《未来,属于中国: 汤因比论中国传统文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02)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03)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104)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99年(105)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106)韦伯:《韦伯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07)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三联书店,1997年(108)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109)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110)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111)托夫勒:《第四次浪潮》,华龄出版社,1996年(112)托夫勒:《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113)托夫勒:《未来的冲击》,新华出版社,1996年(114)托夫勒:《预测与前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115)托夫勒:《未来学家谈未来》,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16)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三联书店,1996年(117)托夫勒:《未来的战争》,新华出版社,1996年(118)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商务印书馆,1984年(119)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新华出版社,1997年(120)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121)梅卓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三联书店,1988年(122)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123)沃斯特:《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三联书店,2003年(124)庞廷:《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西方史学史——精选推荐
![西方史学史——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9758d3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5.png)
第一次课:古典史学导论一概念:史学史* 史学史是历史学科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即‚历史的历史‛,以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
*史学史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史学思想、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史学方法论等。
*历史学家对历史和历史学的认识与解释,应当成为史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前者指历史观,后者指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
二西方历史学的发展阶段古典史学人本史观中世纪史学神学史观近代史学现代史学三: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梁启超李大钊胡适何炳松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四:参考书目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弗朗索瓦〃多斯:《碎片化的历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陈启能:《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古典史学之一:古希腊史学爱奥尼亚地区最早产生了史学。
实际上,这一地区最早产生了哲学,是古希腊哲学最繁盛的地区。
有科学和哲学就会有批判怀疑的精神,而理性批判精神的运用,最终使历史与神分离,导致历史学的产生。
一:希罗多德—史学之父(西塞罗语)1.生平简介:(Herodotus BC484—425)小亚细亚西海岸的哈利卡尔那索斯,名门望族之后。
后因政治原因出走,再也没有回去,但是他用了30年游历,终于写成《希波战争史》。
2.《希波战争史》:亦称《缪斯书》3.特点:第一,内容丰富。
记载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以及名胜古迹等;西方社会文化史的开始。
第二,取材广泛、史料充实。
充分利用了他所能看到的所有的史料,如谱系、神话、史诗、碑铭以及前辈作家的著作;亲身采访和实地调查所得到的材料。
开创了历史叙述体。
西方史学史书目3
![西方史学史书目3](https://img.taocdn.com/s3/m/44b85969011ca300a6c3908e.png)
(三)有关专著1 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上卷第一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88年2 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下卷第三四分册),商务印书馆,1992年3 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9年4 郭圣铭:《西方史学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5 宋瑞芝等:《西方史学史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6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7 张广智:《克莱奥之路》,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8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9杨豫:《西方史学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杨豫:《西方史学史》,台湾云龙出版社,1998年11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夏祖恩:《外国史学史纲要》,鹭江出版社,1993年13侯振彤等:《欧美史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4汪荣祖:《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中华书局,1989年15绍特韦尔:《西洋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29年16班兹:《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31年17哈多克:《历史思想导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18陈勇、罗通秀:《西方史学思想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9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20严建强、王渊明:《西方历史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21郭小凌:《克莱奥的童年——古典西方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22汉密尔顿:《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23默雷:《古希腊文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24杜维运:《中西古代史学比较》,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25科斯敏斯基:《中世纪史学史》,东北师大历史系编印,1986年26雷家骥:《中古史学观念史》,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27孙秉莹:《欧洲近代史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28卢文中:《西方史学史》(近代部分),东北师大刊印稿,1985年29苏联教育部:《欧美近代现代史学史》(上下册),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30维诺格拉多夫:《近代现代英国史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1年31德门齐也夫:《近代现代美国史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2年32张广智:《现代西方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33陆象淦:《现代历史科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34董进泉等编:《历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35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36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1996年37黄进兴:《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8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华夏出版社,1989年39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40罗凤礼主编:《现代西方史学思潮评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41庞卓恒主编:《西方新史学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42于沛主编:《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3吉伯特、克劳巴德:《当代史学研究》,台北明文书局,1982年44姚蒙:《法国当代史学主流》,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88年45利科:《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46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47何兆武、陈启能主编:《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48鲍绍霖编:《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9刘昶:《人心中的历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50彭卫、孟庆顺:《历史学的视野》,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51范达人:《当代比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52罗凤礼:《历史与心灵: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53斯坦纳德:《退缩的历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54科瓦利琴科:《计量历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55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6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57米罗诺夫:《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8年58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59张玉洁:《历史学的新领域》,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60石田一良:《文化史学:理论与方法》,台湾淑馨出版社,1998年61余德慧:《生命史学》,台北云龙出版社,1998年62曹意强:《艺术与历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63唐德刚:《史学与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4余精一:《世界历史学说批判》,台北联鸣文化公司,1981年65塔克曼:《从史著论史学》,台北久大文化公司,1990年66王德昭:《历史哲学与中西文化》,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年67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8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69启良:《史学与神学——西方历史哲学引论》,湖南出版社,1992年70朱孝远:《史学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1赵干城、鲍世奋:《史学方法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72张广智:《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商务印书馆,1981年73张广智:《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83年74费里埃:《圣奥古斯丁》,商务印书馆,1998年75斯金纳:《马基雅维里》,工人出版社,1985年76奥西诺夫斯基:《托马斯·莫尔传》,商务印书馆,1984年77博克:《蒙田》,工人出版社,1985年78阿尔塔莫诺夫:《伏尔泰》,商务印书馆,1987年79葛力、姚鹏:《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80刘绍学:《理性之剑:重读伏尔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81赵雅宏:《伏尔泰:思想解放号手》,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年82丁子春:《伏尔泰》,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83戴金波编著:《伏尔泰》,辽海出版社,1998年84尤利伟:《伏尔泰》,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85张学哲:《伏尔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86肖雪慧:《理性人格:伏尔泰》,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87孟华:《伏尔泰与孔子》,新华出版社,1993年88古留加:《赫尔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89范进:《康德文化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90陈元晖:《康德的时空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91侯鸿勋:《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92王连喜:《黑格尔历史哲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93朱谦之:《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94薛华《黑格尔对历史终点的理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95古留加:《黑格尔小传》,商务印书馆,1978年96凯内:《卡莱尔》,工人出版社,1987年97欧力同:《孔德及其实证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98郑海瑶、陈引驰:《作为文化史的艺术史——丹纳的<艺术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99王锦圆、盛志光:《精神世界壮丽日出的画卷——<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100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01张雄,陈鸣达编:《文明:充满生死搏斗的神秘剧——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02阎沁恒著:《汤恩比的历史研究与文化史观》,台北稻禾出版社,1997年103巴宾:《弗洛伊德——科学时代的解梦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104曼诺妮:《弗洛伊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05沃雷姆:《弗洛伊德》,昆仑出版社,1999年106斯通:《弗洛伊德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107王小章等:《潜意识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08徐信华:《弗洛伊德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9文聘元:《直面人性:弗洛伊德传》,作家出版社,1997年110陈婉莹:《弗洛伊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111郭良:《弗洛伊德》,开明出版社,1997年112欧文:《弗洛伊德传:心灵的自白》,华龄出版社,1997年113胡金林编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114江畅:《开拓心灵的大陆:弗洛伊德》,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15李铮:《弗洛伊德与现代文化》,黄山书社,1988年116克拉克:《弗洛伊德究竟说了些什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117洪丕熙:《弗洛伊德生平和学说》,重庆出版社,1988年118巴赫金:《弗洛伊德主义批判》,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119斯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大师》,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120杨恩寰:《弗洛伊德:一个神秘的人物》,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121弗洛姆:《弗洛伊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2高宣传:《弗洛伊德传》,作家出版社,1986年123奥兹本:《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三联书店,1986年124彭刚:《精神、自由与历史:克罗齐历史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25巴德考克:《莱维—施特劳斯》,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126樱井哲夫:《福柯——知识与权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27德勒兹:《福柯》,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128汪民安等编:《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129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30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31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132李银河:《福柯与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33麦克尼:《福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34埃里蓬:《权力与反抗——米歇尔·福柯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35谢里登:《求真意志——米歇尔·福柯的心路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36刘述先:《文化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137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1994年138洪晓楠:《文化哲学思潮简论》,三联书店,2000年139达夫里扬:《技术·文化·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40卡西勒:《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141李秋零:《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42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143陈宣良:《理性主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144科廷汉:《理性主义者》,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45柯林斯:《理性主义者》,台湾小知堂文化事业公司,1996年146刘易斯:《笛卡尔和理性主义》,商务印书馆,1997年147韩震:《重建理性主义信念》,北京出版社,1998年148霍勒:《浪漫主义艺术》,三联书店,1992年149弗斯特:《浪漫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150水上洋子:《浪漫主义》,台北小畅书房,1991年151田文信:《论浪漫主义》,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152杨江柱、胡正学主编:《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史》,武汉出版社,1989年153格兰特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艺术历程的追踪》,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54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55罗刚:《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56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57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158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三联书店,1997年159张国清:《中心与边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60滕守尧:《文化的边缘》,作家出版社,1997年161肖烨:《知识的双刃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162姜静楠、刘宗坤:《后现代的生存》,作家出版社,1998年163曾艳兵:《东方后现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64陆扬:《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三联书店,2000年165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166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167张立波:《后现代境遇中的马克思》,民族出版社,2002年168姚大志:《现代之后》,东方出版社,2000年169塞德曼编:《后现代转向:社会理论的新视角》,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170陈晓明:《后现代的间隙》,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71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172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73陈永国:《文化的政治阐释学:后现代语境中的詹姆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74赵光武主编:《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西苑出版社,2000年175尚杰:《解构的文本:读书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76文聘元主编:《破碎的镜中像:后现代哲学》,鹭江出版社,1999年177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178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179杨大春:《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80方成:《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81汪民安,陈永国编:《尼采的幽灵:西方后现代语境中的尼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82伯格:《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83高立民,赵军:《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84王宾:《后现代在当代中国的命运:主体性的困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85河清:《现代与后现代》,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186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87柳鸣九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88詹克斯:《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189汪亚明等:《后现代学科与理论》,台北生智文化事业公司,1997年190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台北正中书局,1996年191梁燕城:《巨变时代下的沉思:绿色、民主与后现代思潮》,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1990年192叶维廉:《解读现代、后现代:生活空间与文化空间的思索》,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2年193罗青:《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台北五四书店,1989年194陈荣灼:《“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98年195梁浓刚:《快感与两性差别: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一些侧面》,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196钟明德:《在后现代主义的杂音中》,台北书林出版公司,1989年197哈山:《后现代的转向:后现代理论与文化论文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93年198高宣扬:《后现代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199张国清:《后现代情境》,台北扬智文化事业公司,2000年200康纳:《后现代文化导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201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202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三联书店,1997年203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04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205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06王宁:《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207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208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09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10加迪编:《文化与时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211吴国盛:《时间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212列文:《时间地图》,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213炊格尔:《时间与传统》,三联书店,1991年214刘兵:《克丽奥眼中的科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215夏基松等:《历史主义科学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216卡尔霍恩:《变革时代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217贝尔:《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218刘仲亨:《社会科学与当代社会》,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219王正萍等:《社会科学简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220康马杰:《美国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221夏军:《现代西方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222夏军:《非理性世界》,三联书店,1993年223王守昌:《新思潮:西方非理性主义述评》,东方出版社,1998年224李步楼:《非理性主义与人生》,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225陈炎:《反理性思潮的反思》,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226李晓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迷》,人民出版社,1985年227李连科:《世界的意义——价值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228胡木贵、郑雪辉:《理解——现代人的困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229徐崇温:《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230徐崇温:《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231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232余谋昌、王兴成:《全球研究及其哲学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233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234俞吾金:《思考与超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235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3年236杨寿堪:《冲突与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237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238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三联书店,1997年239郑福林,李秀峰主编:《现代西方四大社会思潮》,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240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241何景熙,王建敏主编:《西方社会学说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242安德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年243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244宋正海、孙关龙:《边缘地带:来自学术前沿的报告》,学苑出版社,1999年245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学林出版社,2002年246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三联书店,2003年247黄进兴:《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48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49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50纳日碧力格等:《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25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252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253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三联书店,2002年254格鲁内尔:《历史哲学——批判的论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55伯恩斯、皮卡德:《历史哲学,从启蒙到后现代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56麦卡拉:《历史的逻辑:把后现代主义引入视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57塔克尔:《我们关于过去的知识:史学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58斯威特:《历史哲学:一种再审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59陈启能:《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260王学典主编:《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61张广智:《超越时空的对话: 一位东方学者关于西方史学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262张广达:《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263韩震,董立河:《历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西方后现代历史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264于沛:《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 关于史学社会价值的理论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265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 年266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年267郑智鸿:《雅克·勒高夫的法式新史学》,台北唐山出版社, 2007年268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 年鉴学派,1929-1989》,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269崔艳红:《古战争: 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战记》研究》,时事出版社,2006年270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 自白与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71徐波:《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民族史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272易兰:《兰克史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273杜维运:《中西古代史学比较》,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274杜维运:《变动世界中的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75汪荣祖:《史学九章》,三联书店,2006年276彼得·盖伊:《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277黄进兴:《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278王笛:《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79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80林芊:《历史理性与理性史学: 伏尔泰史学思想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年281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282海登·怀特:《元史学: 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译林出版社, 2004年283李勇:《鲁滨逊新史学派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年284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285赖建诚:《布劳代尔的史学解析》,台北县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286张广智,陈恒:《口述史学》,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287艾伦·阿克塞尔罗德:《历史学家箴言录》,海南出版社, 2003年。
“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参考书目
![“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498a2fe058fb770bf68a558c.png)
“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参考书目(读书笔记选题推荐)1.荷马:《伊里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2.荷马:《奥得赛》,王焕生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
3.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4.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5.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6.色诺芬:《长征记》,崔金戎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7.波里比阿:《通史》(Polybius: The History of Polybius,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London,Cambridge & Massachusetts, 1960),洛布古典丛书1960年。
8.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王以铸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9.恺撒:《高卢战记》,任炳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10.李维:《建城以来史》,穆启乐等译,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11.塔西佗:《编年史》,王以铸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12.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黄宏煦主编,陆永庭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13.阿庇安:《罗马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14.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
15.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王晓潮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
16.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寿纪瑜、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17.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18.比德:《英吉利教会史》,陈维振、周清民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19.马基亚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20.马基亚维里:《佛罗伦萨史》,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1.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2.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西方历史学入门书籍
![西方历史学入门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c011d6c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1.png)
西方历史学入门书籍历史学是一门系统性的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学科。
自古以来,历史记录了很多事情,无论是人物、事件还是思想等,都是历史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而西方历史学则是指对西方社会及其文化、政治、经济、科学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以下是一些入门级别的西方历史学书籍,供读者参考。
《世界简史》作者: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历史的通俗读物,第一版出版于1920年,是一部广受欢迎的经典著作。
威尔斯引用了大量的历史原始资料和其他书籍,以及他自己的研究和解释,对世界历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叙述。
《历史学概论》作者:欧内斯特·伯克这是一本经典的历史学入门读物,第一版出版于1931年。
欧内斯特·伯克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历史学的主要概念、方法和范围,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学的本质。
《无以名状的秩序》作者:詹姆斯·C.斯科特这是一本关于城市和国家形成的独特研究,探讨了人类定居和社会生活的历史,并以此说明人类不同社会形态的形成。
书中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不同形态的国家和城市的共同点和区别。
《文明的起源》作者: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这是一本关于人类文明历史的经典著作。
从古代文明的起源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作者揭示了文明的本质和文明发展的规律。
此书是一部跨学科的文化历史著作,对于理解人类文明史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资本论》作者:卡尔·马克思这是一本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运作机制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著作之一。
书中详细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阶级斗争,对于理解西方社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运作机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以上推荐的书籍,不仅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西方历史的发展,而且较为系统地阐释了人类社会的变迁。
作为历史学的入门读物,这些书籍不仅能够满足初学者的需求,还能够拓宽读者的视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西方历史的演变与发展。
西方历史文献选读古代卷
![西方历史文献选读古代卷](https://img.taocdn.com/s3/m/703bd3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b.png)
西方历史文献选读古代卷
1.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重要起源之一,其政治制度、哲学思想、艺术和文学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献资料。
这些文献
可能包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柏拉图的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伦理学等。
2. 古罗马帝国,古罗马帝国在古代世界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政治、法律、军事和文化方面的文献非常丰富。
选读卷可能包括《罗
马史》、塞涅卡的哲学著作、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等。
3.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宗教、艺
术和社会制度等方面有许多有趣的文献。
选读卷可能包括《埃及书》、《死者之书》等。
4. 古波斯帝国,波斯帝国在古代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其
历史和文化也有相关文献。
选读卷可能包括《古波斯帝国史》、
《波斯王书》等。
5. 古印度文明,古印度的宗教哲学、文学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有
丰富的文献。
选读卷可能包括《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
6. 古中国文明,虽然属于东方文明,但古中国的历史文献也在西方学者的研究范围之内。
选读卷可能包括《史记》、《论语》、《道德经》等。
除了以上列举的主题和时期,西方历史文献选读古代卷还可能包括其他古代文明的相关文献,例如古巴比伦、古希伯来、古迦太基等。
这些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思想等方面,从而深入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a64f63159eef8c75fbfb330.png)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1.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 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一个富有的家庭。
他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2.修昔底德(约前460—前396 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贵之家。
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
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3.李维(前59—公元17 年)古罗马学家,早年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
著述丰富,流传下来仅《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并残缺不齐。
创立了通史体例,并重视历史垂训,且文笔优美。
但其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对某些史料缺乏分析批判,影响史实可靠性。
尽管如此还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失为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4.塔西佗(约55—120 年)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
主要著作有《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
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因而透露出浓厚悲观主义情绪。
但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代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5.《法兰克人史》是六世纪法兰克国家历史的主要著作,作者格雷戈里是中世纪法国著名史学家。
全书始自《圣经》所宣扬的“创世”,止于公元591 年,共10 卷,详近而略古,内容十分丰富,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由于历史上关于法兰克早期历史记载甚少,此书也就显得弥足珍贵,格雷戈里被誉为“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
6.艾因哈德(770—840 年)是法兰克王国、也是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传记家,查理曼帝国"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32acade28ea81c758f578bc.png)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1、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一个富有的家庭。
他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2、修昔底德(约前460—前396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贵之家。
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
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3、李维(前59—公元17年)古罗马学家,早年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
著述丰富,流传下来仅《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并残缺不齐。
创立了通史体例,并重视历史垂训,且文笔优美。
但其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对某些史料缺乏分析批判,影响史实可靠性。
尽管如此还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失为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4、塔西佗(约55—120年)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
主要著作有《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
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因而透露出浓厚悲观主义情绪。
但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代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6艾因哈德(770—840年)是法兰克王国、也是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传记家,查理曼帝国"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是传记体的《查理大帝传》,不同于圣徒传,描写的是世俗的君主,书中四处洋溢着对查理大帝赞扬,并且舍弃了一些重要是史料,但是无论如何,该书叙事明快、文情并茂,使得其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7、奥古斯丁(公元354年-430年),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西方史学史书目1
![西方史学史书目1](https://img.taocdn.com/s3/m/de9569442b160b4e767fcfd1.png)
西方史学史中文参考书目(一)原著(1)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花城出版社,1994年(2)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商务印书馆,1991年(3)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59年,1986年(4)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1986年(5)色诺芬:《长征记》,商务印书馆,1985年(6)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商务印书馆,1961年(7)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84年(8)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商务印书馆,1959年(9)恺撒:《高卢战记》,商务印书馆,1979年(10)恺撒:《内战记》,商务印书馆,1986年(11)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李维:《罗马史》选,商务印书馆,1980年(13)塔西佗:《编年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14)塔西佗:《历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15)塔西佗:《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商务印书馆,1985年(16)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商务印书馆,1995年(17)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商务印书馆,1990年(18)阿庇安:《罗马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19)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商务印书馆,1979年(20)圣经《旧约全书》《新约全书》,香港圣经公会,1980年(21)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63年,1989年(22)奥古斯丁:《独语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23)格利高里:《法兰克人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24)比德:《英吉利教会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25)艾因哈德:《查里大帝传》,商务印书馆,1979年(26)无名氏:《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27)薄伽丘、布鲁尼:《但丁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8)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29)马基雅维里:《论李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0)蒙田:《蒙田随笔全集》,译林出版社,1996年(3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32)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商务印书馆,1962年(33)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译林出版社,2000年(34)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商务印书馆,1982年(35)伏尔泰:《风俗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36)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37)吉本:《吉本自传》,三联书店,1989年(38)席勒:《三十年战争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39)维柯:《新科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40)维柯:《维柯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7年(4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6年(42)赫尔德:《人类历史哲学观念》,三联书店,1999年(43)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三联书店,1998年(4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78年(45)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46)朗克:《教皇史》选,商务印书馆,1962年(47)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83年(48)布克哈特:《世界历史沉思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9)伯伦汉:《史学方法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50)戚美尔曼:《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商务印书馆,1982年(51)蒙森:《罗马史》,商务印书馆,1994年(52)尼采:《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商务印书馆,2000年(53)米涅:《法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77年(54)基佐:《一六四零年英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55)基佐:《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第一册,1993年(56)基佐:《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第二册,1995年(57)基佐:《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第三册,1997年(58)基佐:《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第四册,1998年(59)基佐:《欧洲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60)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61)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62)托克维尔:《托克维尔回忆录》,商务印书馆,2004年(63)托克维尔:《回忆录: 1848年法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64)米什莱:《米什莱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65)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6年(66)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67)瑟诺博斯:《法国史》,商务印书馆,1964年(68)伯克:《法国革命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69)格罗特:《希腊史》选,商务印书馆,1963年(70)卡莱尔:《论英雄和英雄崇拜》,新华出版社,1988年(71)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三联书店,1988年(72)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73)卡莱尔:《文明的忧思》,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74)卡莱尔:《生命的沉思》,新华出版社,2000年(75)卡莱尔:《拼凑的裁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6)卡莱尔:《卡莱尔文学史演讲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7)卡莱尔:《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商务印书馆,2005年(78)卡莱尔:《卡莱尔、爱默生通信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9)博克尔:《英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32年(80)阿克顿:《自由的历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81)阿克顿:《自由史论》,译林出版社,2001年(82)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83)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阿克顿勋爵说文集》,台北县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84)阿克顿:《近代史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5)柏雷:《思想自由史》,岳麓书社,1988年(86)伯瑞:《进步的观念》,三联书店,2005年(87)普莱斯苛特:《墨西哥征服史》选,1965年(88)普雷斯科特:《秘鲁征服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89)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90)马汉:《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91)马汉:《海军战略》,商务印书馆,1994年(92)幸德秋水:《基督何许人也》,商务印书馆,1982年(93)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1963年(94)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95)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6)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97)汤因比:《汤因比论汤因比》,三联书店,1997年(98)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99)汤因比:《艺术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00)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101)汤因比:《未来,属于中国: 汤因比论中国传统文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02)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03)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104)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99年(105)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106)韦伯:《韦伯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07)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三联书店,1997年(108)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109)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110)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111)托夫勒:《第四次浪潮》,华龄出版社,1996年(112)托夫勒:《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113)托夫勒:《未来的冲击》,新华出版社,1996年(114)托夫勒:《预测与前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115)托夫勒:《未来学家谈未来》,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16)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三联书店,1996年(117)托夫勒:《未来的战争》,新华出版社,1996年(118)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商务印书馆,1984年(119)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新华出版社,1997年(120)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121)梅卓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三联书店,1988年(122)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123)沃斯特:《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三联书店,2003年(124)庞廷:《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历史学]07西方古典学参考书目
![[历史学]07西方古典学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dd929d5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7.png)
Bibliography of Classical Studies 西方古典学参考书目米辰峰1996-2008年第7次修订稿一.世界古代史综合性参考书目通史断代部分或大学教材:1.《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1年( 注:实际主编是林志纯教授)。
2.刘家和主编:《世界上古史》(修订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79年初版,1987年修订版。
3.崔连仲主编:《世界通史》古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初版,1997年修订版。
4.陈隆波罗静兰合编:《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上古部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5.朱龙华著:《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6.刘家和王敦书合编:《世界史古代史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8. 刘家和廖学盛合编:《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9. 米辰峰主编:《世界古代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 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古代部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11. 北师大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编:《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2. 吴于廑主编:《外国史学名著选》2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7。
每种译著前都有作者小传,每册书后都有译名对照表其中上册内容有:○1希罗多德《历史》第7-8卷,王敦书译;○2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7卷,吴于廑译。
○3李维《罗马史》第5卷19-55章,王敦书译。
○4塔西陀《编年史》第1卷1-81章、第16卷第33-46章,李雅书译。
○5普鲁塔克《传记集》节选:梭伦传,阿基斯传,提比略·格拉古传,阿基斯、克利奥米尼、格拉古兄弟合传,共4个传记,吴于廑译。
○6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第2卷,397-511年,寿纪瑜、戚国淦译。
○7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引言第1-4节,第1部分5-17节,第2部分18-33节,戚国淦译。
西方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db59dac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2.png)
西方史学史第一章希腊史学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实际上是特洛伊战争以来数百年希腊民间文学的结晶。
两部史诗的题材都与特洛伊战争有关。
史诗的实际内容反映了迈锡尼时代和前11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代的社会情况。
荷马史诗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了解荷马时代的重要文献资料,也是这一时期希腊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伟大创造,为日后的希腊文明奠定了重要基石。
2希罗多德:(前484-前425)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被西方人尊为历史学之父。
其代表作是9卷本的《历史》,是一部以希波战争为主线的通史著作。
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埃及、巴比伦、波斯等国历史。
其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文笔生动是古代史学前所未有的。
史学方法上,希罗多德追求“有闻必录”的原则,力求历史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为后世的叙述体通史提供了典范。
3修昔底得:(前460-前400)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
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主要围绕伯罗奔尼撒战争及相关军事政治内容展开,内容详略得当,异彩纷呈,论述精辟严密,是西方史学的楷模。
修昔底得注重作品的真实性,非常注意对史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其作品的科学性是古代其他的历史学家不能比拟的。
4色诺芬:(前431-前354)古希腊历史学家、军事家,他生活于希腊城邦危机时代,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其军政阅历丰富,学识广博,在政治学、军事学、经济学、教育学、哲学等领域均有所建树。
主要历史作品是有意作为修昔底得作品续篇的《希腊史》和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长征记》。
其作品可读性很强,是古代史学的上乘之作。
5波里比阿:(前201-前120)罗马共和国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通史》,以罗马对外扩张及政治制度演变为中心。
发展了修昔底得的史学思想。
历史眼界比希罗多德时代更为开阔。
史学思想深化,认为历史的任务有两个:记录事情真相;对事实作出解释。
历史方法进步,提出研究历史的三个基本要素:批阅各种资料、求出记载异同;必要的地理知识;丰富的政治经验。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338703c77232f60ddcca1ba.png)
1.希西阿德《田功农时》:P8又名《工作与时日》,是古希腊第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长诗,风格简洁朴素,清新自然。
他是在社会生产力提高,贫富对立加剧的情况下写成的。
诗中,作者强烈谴责氏族贵族的专横跋扈,并侧重叙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所经历的五个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
作者对于时代的划分所包含的每况愈下、今不如昔的悲观说法,反映了那时希腊人已经有了初步的对历史发展和变化的观念。
2.希罗多德:是古希腊历史学家。
青年时期漫游各地,搜罗天下奇闻轶事。
以数十年精力撰写了《历史》一书。
该书以希波战争为中心内容,故又名《希波战争史》该书视野开阔,文笔华美典雅。
在政治态度上,赞扬奴隶主民主制度,重道德垂训。
《历史》是西方第一部史学名着,故希罗多德有西方“史学之父”之称。
3.修昔底德:古希腊着名的历史学家,着有《伯罗奔尼萨战争史》。
该书按照编年体体例进行撰写,共8卷,记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背景、原因和经过,努力探求历史事件的因果规律,歌颂奴隶主民主政治,注重历史的垂训作用。
该书是古典史学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但记时粗简,取材过狭。
4.色诺芬:古希腊史学家。
早年师从苏格拉底,曾参加过希腊雇佣军助小居鲁士争夺波斯王位,未能成功,次年率军从波斯返回。
后投身斯巴达,被母邦判处终身放逐。
着有《远征记》、《希腊史》、《回忆苏格拉底》等。
《远征记》记载了它率军从波斯回到希腊的悲壮经历,为后人提供了有关希腊雇佣军与波斯帝国的许多真实细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5.波里比阿:古希腊史学家。
曾担任阿哈伊亚同盟骑兵长官,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中作为人质被送往罗马,后回到故乡。
着有《通史》一书,共40卷,记叙了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到公元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战争结束的历史,旨在说明罗马强盛的原因。
作者深刻认识真实对史学的重要意义,批判歪曲事实史着的创作,维护史学的纯洁性,并独创了“政体循环论”。
6.恺撒:古罗马时代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史学家。
西方史学史 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 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c8fa93eb90d6c85ec3ac6ab.png)
古典史学希罗多德,修昔底得,色诺芬(希腊史;长征记)古罗马主要史学家共和国时期:波里比乌斯(通史)。
拉丁史学家:老伽图(罗马历史学源流)。
转型时期和帝国时期:凯撒(高卢战记)、克里斯普斯(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李维(罗马建城以来史)、普鲁诺克(名人传;道德篇)、塔西陀(日耳曼尼亚志;阿古利可拉传:历史:编年史)苏埃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阿庇安(罗马史)、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狄奥(罗马史)中世纪史家奥古斯丁(忏悔录;三位一体;上帝之城)、攸西比乌斯(编年史;巴勒斯坦殉道者传;君士坦丁传;教会史)人文主义史家比昂多(复原的罗马、著名、胜利)、马基雅维里、波丹(国家论;理解历史的便捷方法)伏尔泰查理十二史;路易十四时代史;彼得大帝统治时代的俄国史;路易十五哥根廷学派加特勒《世界史》,施洛塞尔(北欧史:俄国史:世界通史),斯比特勒,赫伦(古典时代主要国家的政治、交通和商业史;古代国家历史手册;十字军史)。
希罗多德《历史》就是对希波战争的产生、过程、结果进行调查研究,以求得战争的真相,并以散文的形式记述下来的历史著作。
影响:开历史叙述体(纪事本末体)之先河;对史料进行个案化的批判;将史学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艺术性完美的结合起来;比较公允的写史态度;重视历史的垂询作用;歌颂民主自由;明确的写史目的,保存人类的功业。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史料来源:亲自探访,实地考察亲身经历(十将军委员之一),转述文字材料,演讲(1、4)。
态度:求真,讲求原始材料;方法:批判(科学和批判历史学的奠基者)。
特征:1结构严谨,联系紧密;2深受古典修辞学的影响;3力求精准;4与演说词浑然一体;5将编年和叙事完整地结合;6深层次探讨历史事件的因果影响:7注重人的因素(统帅、同盟者、奴隶、人性)、注重经济关系对历史进程的影响;8政治史之父;9注重历史的垂询作用。
不足:始终站在雅典人的立场,不可能做到客观。
塔西陀98《日耳曼尼亚志》是有关古代日耳曼人的重要史料。
西方史学史(精选)
![西方史学史(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1c7b43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0.png)
西方史学史(精选)第一篇:西方史学史(精选)古典史学的本质特征:1.对历史真实的追求,即求真求实,这是古典史学的精髓。
2.古典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求真求实的特征3.后来则提出了摈弃情感的绝对求真求实的客观治史原则4.但并不是所有的史家都能遵循求真求实的原则,一些客观和主观条件影响了他们的历史研究:P16:①②③古典史学的题材范围:古典史学的题材范围比较狭窄。
注重:政治史,军事史。
不注重:经济史,社会史,外交史,思想文化史古典史学的表现方法及体例:古典史学的表现方法是叙述体,不同的史学创造出不同的叙事风格古典史学的编纂体例: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传记体、回忆录体和混合体等多种形式记述范围包括:世界通史、国别通史、地方史、断代史、各种专门史古典史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步性:具有求真求实的的精神和客观治史的原则;以人为本的人本史观。
局限性:历史被用来美化个人或社会集团、或某个朝代,抒发个人政治见解、攻击政敌,充当宣传的工具,这往往会歪曲客观历史事实;打上了深刻的阶级、等级烙印;史学撰写的主角始终是男性贵族的代表人物,妇女和非公民的异邦人和奴隶只是微不足道的陪衬。
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和史学贡献其贡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他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实施方法。
(二)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
(三)彻底的人本史观和进步史观。
(四)平实、简洁、生动和充满智慧的文字表述形式。
老加图:马可·波尔基乌斯·加图(Marcus Porcius Cato, 公元前234-前149年),又叫老加图(Cato the Elder;Cato Maior)。
出生于拉丁城市图斯库鲁姆的平民家庭,老加图是罗马共和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国务活动家、演说家,前195年的执政官。
老加图在拉丁文学的发展方面有重大影响,他是第一个使用拉丁语撰写历史著作的罗马人,也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拉丁语散文作者。
代表作及史学成就:《起源》(Origines,也译作《起源论》、《创世纪》、《罗马历史源流》),共7卷,现仅存残篇,追溯前辈创业的艰辛,说明罗马优良传统以及罗马国家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过程。
西方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178bbdda4028915f804dc2cf.png)
重要概念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
李维
塔西陀
《法兰克人史》
艾因哈德
《上帝之城》
比德
《君主论》
波兰达斯派
伏尔泰
吉本
阶级斗争史观
客观主义史学
哥丁根学派
普鲁士学派
詹巴蒂斯塔·维柯
康德
《历史哲学》
卡莱尔
实证主义史学
文化形态学
汤因比
年鉴学派
思考题
1.西方古典史学的优良传统
2.塔西陀的史学地位
3.波里比阿在西方史学上的贡献
4.早期基督教史学的基本特征
5.人文主义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6.人文主义史学的基本特征
7.伏尔泰对西方史学的贡献
8.马基雅维里的史学成就
9.博学派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代表
10.理性主义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基本特征
11.伏尔泰对西方史学的主要贡献
12.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主要特点
13.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的主要贡献及其缺欠
14.法国复辟王朝时期阶段斗争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地位
15.兰克的客观主义史学及其影响
16.卡莱尔的英雄史观
17.实证主义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18.实证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
19.汤因比文化形态学的主要贡献及其缺欠
20.评年鉴学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史学史参考文献
一、参考书目
1、杜经国等《历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2、董进泉等《历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3、宁可等《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年。
4、陈耀林等《西方社会历史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5、陈海宏等译《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华夏出版社,1989年。
6、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散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7、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8、严建强《西方历史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9、宋瑞之等《西方史学史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10、郭圣铭《西方历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孙秉莹《欧洲近代史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12、庞卓恒等《西方新史学述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13、张广智等《现代西方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14、张广智等《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15、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
16、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姜义华等《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杨豫等《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李振宏等《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美]伊格尔斯《20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二、扩展参考书目
1、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吴柱存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比德:《英吉利教会史》,陈维振、周清民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3、布罗代尔:《长时段:历史和社会科学》,载布氏论文集《资本主义论丛》,顾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4、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5、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资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92年版。
7、费尔南•布罗代尔:《法兰西的特征》,商务印书馆1994-1997年。
8、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社1997年。
9、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三联书店1997年。
10、费尔南•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商务印书馆1996年。
11、格雷戈里:《法兰西人史》,寿纪瑜、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12、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3、古列维奇:《历史科学与历史人类学》,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
14、古奇:《19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
15、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16、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多人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
17、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
18、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9、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三联书店1956年。
20、基佐:《1640年英国革命史》,伍光建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21、基佐:《法国文明史》第2卷,沅芷、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22、卡莱尔:《英雄与英雄崇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
23、恺撒:《高卢战记》,任炳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24、康德:《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载伽地纳编《历史理论》,1959年英文。
25、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26、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7、勒高夫等主编:《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28、鲁滨逊:《新史学》,齐思和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
29、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30、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3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
32、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
3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
34、色诺芬:《长征记》,崔金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35、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36、塔西陀:《编年史》,王以铸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37、汤普森:《历史著作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
38、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
39、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40、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重印本。
41、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42、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张弘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