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 珠江两岸的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教案1 花城版
[精品]2019八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珠江两岸的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教案1花城版58(1)
![[精品]2019八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珠江两岸的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教案1花城版58(1)](https://img.taocdn.com/s3/m/3e94e4954028915f814dc203.png)
山歌好比春江水1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模唱、赛歌等方法学会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能够对中国民歌感兴趣,并喜欢聆听和哼唱中国民歌。
2、识读乐谱《山歌好比春江水》,体会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以及感受并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2学情分析1、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有学习中国民歌的经历,也有多种途径听到中国民歌。
他们已具有初步听辨、感知、理解音乐的能力,但对中国民歌的兴趣有待提高。
2、由于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和生理发育期,大部分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有参与意识但缺乏足够的自信,不愿单独表现。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教学难点: 1、用各种演唱形式唱好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感受并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模唱、赛歌等方法学会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能够对中国民歌感兴趣,并喜欢聆听和哼唱中国民歌。
2、识读乐谱《山歌好比春江水》,体会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以及感受并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4.1.2学时重点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4.1.3学时难点1、用各种演唱形式唱好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感受并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教师弹奏钢琴组曲《刘三姐》中的序曲,让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画面,从而引出课题——《山歌好比春江水》。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㈠简介刘三姐:据说她是唐代壮族的一位农家女。
聪慧过人、歌如泉涌,壮家人都称她为“歌仙”。
她那优美动听的歌声一代又一代流淌在广西的山山水水间。
㈡观看电影《刘三姐》中相关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㈢播放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让学生轻声随录音唱,并体会歌曲的速度和旋律特点。
速度:慢速旋律特点:悠长婉转的㈣学习歌谱⒈让学生仔细看歌曲的拍号,找出和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有何区别。
师总结:歌曲中2/4、3/4拍交替出现,我们把这种在一首歌曲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叫做“变换拍子”。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珠江两岸的歌客家之歌教案1花城版1(1)

客家之歌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唱客家歌曲《唔怕山高水远》,欣赏管弦乐曲《客家之歌》,能听辨出音乐主题与演唱音乐的主题以及辨别部分乐器的声音。
2.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客家之歌》的学习,懂得和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并且尊重和保护各地的民间文化艺术。
2学情分析《土楼回响》是一首交响诗,以客家山歌为音乐素材,由作曲家刘湲谱写,获得2001年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这部交响诗为厦门爱乐乐团的首演曲目,以弘扬客家文化为主旨。
本课放在这一单元,主要是对广东民歌中客家山歌的延伸,要求学生欣赏第五乐章——客家之歌,全曲由两个音乐主题不断交替变化而成,A主题为合唱部分《不怕山高水又深》,运用了客家山歌《海娃变油娃》的音乐素材。
B主题的旋律取材于劳动号子《新打梭标》,由铜管乐器演奏。
全曲的曲式结构为引子+A+B+AB+B``+A``+尾声。
本课要求学生不仅清晰全曲的结构,并要用客家方言演唱A主题。
3重点难点1. 重点:学唱《唔怕山高水远》,鉴赏《客家之歌》;2. 难点:听辨《客家之歌》的主题及所用的乐器。
4教学过程4.1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客家之歌《客家之歌》教案一、授课课题:《客家之歌》二、授课年级:八年级三、授课课时:一课时四、教师姓名:王明凤五、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唱客家歌曲《唔怕山高水远》,欣赏管弦乐曲《客家之歌》,能听辨出音乐主题与演唱音乐的主题以及辨别部分乐器的声音。
2.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客家之歌》的学习,懂得和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并且尊重和保护各地的民间文化艺术。
六、学情分析:《土楼回响》是一首交响诗,以客家山歌为音乐素材,由作曲家刘湲谱写,获得2001年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这部交响诗为厦门爱乐乐团的首演曲目,以弘扬客家文化为主旨。
本课放在这一单元,主要是对广东民歌中客家山歌的延伸,要求学生欣赏第五乐章——客家之歌,全曲由两个音乐主题不断交替变化而成,A主题为合唱部分《不怕山高水又深》,运用了客家山歌《海娃变油娃》的音乐素材。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珠江两岸的歌渔歌教案1花城版53(1)

渔歌1教学目标1、了解渔歌中的咸水歌和渔歌2、通过听唱三首歌曲,体验和了解广东音乐的风格。
3、通过听唱三首歌曲,探究创作歌曲与民歌传承的关系,理解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在吸取民间音乐营奍的基础上创作而来的。
1、了解水歌中的咸水歌和渔歌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通过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让八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音乐歌曲,尝试做音乐老师来教同学唱歌,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学教能力。
在教学的方式我不会像以前陈旧的教学模式只教学生学完歌曲就行了,我会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用肢体表演来展示歌曲的内涵,结合“说、唱、演、人声伴奏”等形式进行,做到完整的音乐表演,全面开发学生的方面的能力,培养独特的艺术感觉。
3重点难点1、学唱歌曲的旋律及歌词2、听唱三首广东民歌,体验其不同风格特点。
3、了解其创作特点,唱准其音符及节奏。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渔歌一、组织教学随音乐进入课室,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观赏广东渔民的生活及唱歌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对水歌有个认识,为本课学习奠定基础。
三、讲授新课(一)、渔歌的分类:咸水歌和渔歌(二)、欣赏歌曲《画眉唱歌似弹琴》(咸水歌)1、初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民族风韵和地方特色。
2、再听歌曲,分析咸水歌的特点。
3、教师归纳咸水歌,多次反复听唱。
5、拓展:观看视频咸水歌《对花》及看有关咸水歌表演的图片(三)、欣赏《渔歌》(哩哩美调)雷州半岛民歌1、初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民族风韵和地方特色。
2、再听歌曲,分析渔歌的特点。
3、多次反复听唱4、与《画眉唱歌似弹琴》的异同是什么?5、拓展:看有关咸水歌表演的图片(四)、欣赏《南海渔歌》(哩哩美调)1、初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民族风韵和地方特色。
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花城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花城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花城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在教学中国民歌时使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理解《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歌词和曲调,欣赏优美的声乐作品。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并表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能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并完成小组讨论和表演任务。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感悟山水自然之美,增强国家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的表现形式和情感。
2.学生感悟山水自然之美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学唱歌曲来表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如何感悟山水自然之美,并反映在歌曲演唱中。
1. 导入教师播放古筝演奏的山歌《浏阳河》,让学生听一听,感受一下山歌的气息。
2. 学习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师分节教唱,并边教边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然后整体演唱,并逐字解释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3. 感悟自然之美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欣赏山水美景,并在小组内讨论,收集每组成员的感受及体验。
然后各小组安排一名代表表演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可以是说或是唱)。
4. 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回忆歌曲和自己感悟山水自然之美的体验。
五、教学扩展1. 拓展乐曲教师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其他的民歌,让学生学唱,并领略不同地域、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
2. 拓展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或是自然公园,实地观察山水风光,并采集各学生的拍摄作品,用于展览。
六、教学评估本教案采用的教学评估方法包括:1.学生的表演任务,按照学生的分组和表演质量,评选出优秀代表。
2.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合作能力,老师可以根据课堂上的表现和留下的笔记给学生打分。
1.屏幕、投影仪2.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歌谱3.相关图片和图表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接近人民生活、直观反映人们情感和思想的音乐形式——民歌,也更加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学会通过音乐来传递情感和文化。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山歌好比春江水》课件1 花城版

2
独家教育资源为你2提供,thank you
刘三姐
电影《刘三姐》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歌剧,主人 公刘三姐是位勤劳美丽、明喉善歌的奇女子, 这部电影讲的是她以山歌为武器,与封建官府、 地主老财作斗争的故事。
3
独家教育资源为你2提供,thank you
歌曲简介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1960年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序曲 和贯穿全剧的主题曲,歌词描绘了广西歌仙刘三姐与地主斗歌 的场景,反映了农民与地主斗争的故事。1961年,该歌作为 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刘三姐》的主题曲随电影播出而 走红,自此唱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其后更被歌手斯琴格日 乐翻唱。
4
独家教育资源为你2提供,thank you
山歌好比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山歌好 比春江水》课件1 花城版
独家教育资源为你2提供,thank you
什么是山歌?
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类。 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调多高亢、嘹亮,节奏多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 山歌的歌词具有纯朴的情感、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点,生动鲜活,真切感人。
花城版音乐八上第2单元《山歌好比春江水》教案

花城版音乐八上第2单元《山歌好比春江水》教案教材分析1、以刘三姐的传奇为切入点,将同学们带进广西民族音乐的殿堂。
以漂亮的家乡、漂亮的传奇、漂亮的山歌感染学生,激起他们热爱家乡之情和学习山歌之趣。
2、《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曲是依照广西柳州山歌《石榴青》改编而来,是歌舞剧《刘三姐》的插曲。
力图让学生充分体验广西的山美、水美、歌美的特色,同时从柔韧中透着坚强的歌声中感受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感情和乐观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目标1、了解广西的山歌文化,感受其山歌特点。
初步了解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与山歌的关系,激起同学们热爱民族音乐,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感情。
2、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3、通过模拟“对山歌”,体验壮族人民专门的风俗民情,锤炼对生活的观看、表现和制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以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为主,感受广西的美。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1、启发谈话:(出示桂林山水美景的画面)。
同学们,请你们说说刚才看到的景色美不美?你能用几个词语简单描述一下吗?请大伙儿猜一猜,这是哪里的风景呢?2、师:广西风景美如画,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一方漂亮的山水,养育了爱唱山歌的人民。
这山歌,带我们走进如诗如梦的漂亮传奇……(多媒体展现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让学生跟着一起唱。
)3、师:壮族人人会唱歌,是因为有刘三姐这位歌仙。
人们说:“三姐骑鱼上青天,留下山歌万万千,现在广西成歌海,差不多上三姐亲口传。
”自唐代以来,刘三姐的故事就差不多在广西各族人民中间流传开来,她被广西少数民族的人民称为歌仙4、多媒体展现《刘山姐》影片的图片并简单介绍刘三姐的故事。
三、教唱歌曲1、节奏练习。
2、倚音的把握。
3、老师范唱,学生跟唱。
(要求吐字清晰有弹性)四、讨论激趣,学习知识1、老师提问:刚才讲了刘三姐唱山歌,那到底什么是山歌呢?2、学生讨论。
3、老师说明:山歌一样是指人们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劳动中,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编唱的民歌。
【2019-2020】八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珠江两岸的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教案1花城版

⒉ 复听歌曲,请学生找出与之前唱的在语言上的区别,从而了解方言。
⒊ 学生随钢琴伴奏带上方言完整深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3【活动】综合音乐表演
㈠师生合作进行领唱与合唱,体会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㈡赛歌会
活动1:按组分成两队,两队赛歌,获胜队的各小组给予鼓励分。
2、 识读乐谱《山歌好比春江水》,体会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以及感受并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4.1.2学时重点
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4.1.3学时难点
1、用各种演唱形式唱好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感受并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4.1.刘三姐》中的序曲,让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画面,从而引出课题——《山歌好比春江水》。
速度:慢速
旋律特点:悠长婉转的
㈣学习歌谱
⒈让学生仔细看歌曲的拍号,找出和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有何区别。
师总结:歌曲中2/4、3/4拍交替出现,我们把这种在一首歌曲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叫做“变换拍子”。
⒉师边弹边唱旋律,让学生找出歌曲中三拍子出现的地方。
⒊学生跟老师模唱旋律。
㈤ 唱一唱,感悟其演唱的独特韵味与情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教学难点: 1、用各种演唱形式唱好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感受并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模唱、赛歌等方法学会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能够对中国民歌感兴趣,并喜欢聆听和哼唱中国民歌。
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
a.刘三姐:节奏较自由地,速度为慢速,情绪为深情地;
山歌好比春江水教案初中

山歌好比春江水教案初中课程类型:音乐课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山歌的音乐特点和魅力。
2. 通过学习《山歌好比春江水》,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理解《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歌词内容和音乐特点。
2. 学会正确演唱这首歌曲,并能够表达出其情感和意境。
教学难点:1. 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如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
2. 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如呼吸控制和音准把握。
教学准备:1.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2. 《山歌好比春江水》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中国山歌的概念,引导学生对山歌产生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山歌吗?知道山歌是什么样的音乐吗?二、教学内容展示(15分钟)1. 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山歌的音乐特点。
2. 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山歌的起伏和变化。
3. 讲解歌曲的歌词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三、歌唱练习(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练习合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注意指导学生的歌唱技巧。
2. 纠正学生歌唱中的错误,如音准不准确、节奏不稳定等。
3. 强调呼吸控制和音准把握,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山歌知识。
2. 提问:你们觉得《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怎么样?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山歌好比春江水》,加强歌唱技巧的掌握。
2. 鼓励学生欣赏其他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学习《山歌好比春江水》,使他们了解和体验了中国山歌的音乐特点和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歌唱技巧指导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通过分组合唱和纠正歌唱中的错误,学生逐渐掌握了正确的歌唱方法,并能够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歌好比春江水
1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模唱、赛歌等方法学会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能够对中国民歌感兴趣,并喜欢聆听和哼唱中国民歌。
2、识读乐谱《山歌好比春江水》,体会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以及感受并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2学情分析
1、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有学习中国民歌的经历,也有多种途径听到中国民歌。
他们已具有初步听辨、感知、理解音乐的能力,但对中国民歌的兴趣有待提高。
2、由于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和生理发育期,大部分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有参与意识但缺乏足够的自信,不愿单独表现。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教学难点: 1、用各种演唱形式唱好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感受并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模唱、赛歌等方法学会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能够对中国民歌感兴趣,并喜欢聆听和哼唱中国民歌。
2、识读乐谱《山歌好比春江水》,体会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以及感受并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4.1.2学时重点
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4.1.3学时难点
1、用各种演唱形式唱好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感受并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教师弹奏钢琴组曲《刘三姐》中的序曲,让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画面,从而引出课题——《山歌好比春江水》。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㈠简介刘三姐:据说她是唐代壮族的一位农家女。
聪慧过人、歌如泉涌,壮家人都称她为“歌仙”。
她那优美动听的歌声一代又一代流淌在广西的山山水水间。
㈡观看电影《刘三姐》中相关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㈢播放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让学生轻声随录音唱,并体会歌曲的速度和旋律特点。
速度:慢速
旋律特点:悠长婉转的
㈣学习歌谱
⒈让学生仔细看歌曲的拍号,找出和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有何区别。
师总结:歌曲中2/4、3/4拍交替出现,我们把这种在一首歌曲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叫做“变换拍子”。
⒉师边弹边唱旋律,让学生找出歌曲中三拍子出现的地方。
⒊学生跟老师模唱旋律。
㈤唱一唱,感悟其演唱的独特韵味与情趣。
⒈教师弹琴让学生带歌词唱,感受歌曲的韵味,并引导他们找出衬词。
⒉复听歌曲,请学生找出与之前唱的在语言上的区别,从而了解方言。
⒊学生随钢琴伴奏带上方言完整深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3【活动】综合音乐表演
㈠师生合作进行领唱与合唱,体会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㈡赛歌会
活动1:按组分成两队,两队赛歌,获胜队的各小组给予鼓励分。
活动2:女生与男生赛歌,获胜方均给予个人鼓励分。
㈢总结中国民歌的特点,并欣赏湖南民歌《浏阳河》以加深对中国民歌的体会。
中国民歌的特点:
⒈有衬词
⒉方言性
⒊地域性
活动4【活动】课堂拓展
通过对比欣赏流行歌手张杰演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音乐体验,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
a.刘三姐:节奏较自由地,速度为慢速,情绪为深情地;
b.张杰:节奏为有动感地、带摇滚地,速度为稍快,情绪为激动地。
师总结:音乐的基本要素决定了音乐的风格。
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
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寄予希望:希望学生对民歌感兴趣,课后可以搜集一些喜欢的民歌和大家交流、欣赏、传唱。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