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肾的方法

合集下载

肾的功能中医教你护肾的几种方法

肾的功能中医教你护肾的几种方法

肾的功能中医教你护肾的几种方法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不仅负责排泄废物,还参与调节血压、维持水盐平衡、产生血红蛋白等重要功能。

在中医学中,肾被视为先天之本,有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因此,保护和养护肾脏是中医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几种中医认为可以帮助护肾的方法。

1.合理饮食:中医强调饮食对肾脏健康的影响。

首先需要控制食盐的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肾脏负担。

其次,应适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过量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此外,多吃一些对肾脏有益的食物,如黑豆、赤小豆、黑木耳、黑芝麻等,在日常饮食中添加适当的中药材,如山药、枸杞、石斛等,也有助于肾脏健康。

2.合理运动:适量的运动对肾脏的健康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运动有助于血液循环,增强肾脏功能。

但是,运动不宜过于剧烈,应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能够提高整体身体素质,增强肾脏的自身修复能力。

3.合理用药:中医提倡用药应根据病情进行合理选择,不滥用药物。

尤其是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等对肾脏的副作用比较大,使用时应遵医嘱,避免长期或滥用。

4.彻底治疗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常给肾脏带来损害。

中医认为,彻底治疗慢性疾病,控制病情发展,是保护肾脏的重要手段。

慢性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保持病情稳定,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5.熬粥养肾:中医认为熬粥对于肾脏有一定的保养作用。

熬粥时可以添加一些滋补食材,如枸杞、芡实、百合、山药等。

这些食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益于肾脏的健康。

6.注意保暖:肾经被视为中医五脏之首,善于温煦。

中医认为肾脏喜温而怕寒,长期受寒,易引起肾脏功能衰竭。

因此,冬季应注意保暖,尤其是腰部和足部,穿暖和的衣物,避免受寒。

7.减少熬夜:中医认为深夜时肾气最旺盛,因此,熬夜会消耗肾气,对肾脏不利。

所以应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为肾脏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

8.情绪调节:情绪对肾脏的健康有重要影响。

中医教你7大日常养肾护肾妙招

中医教你7大日常养肾护肾妙招

中医教你7大日常养肾护肾妙招中医教你7大日常养肾护肾妙招转自39健康网肾是人身体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

中医中的肾,与西医中的肾脏不同,因为中医将“养肾方法”范围也很广。

中医认为,耗伤过多肾阳气,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病症,下面中医教你七个简单的养肾方法。

1、握固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

握固可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平时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时都可以握固。

2、提踵颠足提踵时五趾抓地,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项竖脊,百会上领;向下颠足时身体放松,轻轻咬牙,先缓缓下落一半,而后轻震地面。

提踵可以牵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经肾经,轻震地面还可以按摩五脏六腑。

3、热水泡脚泡脚最适宜的时间是每晚7-9时,这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辰,此时泡脚、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肾和肝的目的。

泡脚用的容器以木盆为好。

泡脚水,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4、用脚后跟健走健走的最好方法是,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不要弯曲膝盖。

腿往前迈时,脚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脚落地时,后脚脚尖踮起。

脚后跟先着地,实际上就是刺激了“肾经”穴位。

经常用这种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5、三元式站桩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合抱于腹前,位置与脐同高,两臂抱圆;同时两膝微屈,重心下沉.两膝关节微微向两旁打开。

使裆要圆;背略弓形,胸要含,背要拔,使腰背部略向后拱,命门穴打开。

这样前后、左右、上下都是圆,整个人显得十分圆融。

这是一个补益元气的基本站桩法。

常做能使肾元充沛、筋骨劲强。

6、摩肾腧并腿坐于床沿,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肾腧穴,至有热感为止。

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可补肾纳气。

7、深呼吸做深呼吸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尽量用鼻子吸气。

呼吸保持柔和、缓慢、均匀、深长。

老中医教你不花钱的养肾10招

老中医教你不花钱的养肾10招

老中医教你不花钱的养肾10招中医认为,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

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肾是男人的“精”之源。

所以,在平日里,男人一定要养肾,补肾生精,让肾中精气,精源旺盛。

养肾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为您介绍10种不花钱就能养肾的方法。

一、护好自己的双脚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

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

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

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二、大便要畅通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

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

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三、饮水养肾水是生命之源。

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

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四、有尿不要忍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

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

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

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五、吞津养肾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

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

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六、饮食保肾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

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七、睡眠养肾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

保护肾脏健康的八大秘诀

保护肾脏健康的八大秘诀

保护肾脏健康的八大秘诀1.养肾护肾的最好方法2.如何养肾最好?中医教你七个方法3.怎样保护肾增强肾功能4.如何有效保护好肾脏?5.如何保养肾和补肾锻炼6.男人怎么保护好自己的肾?养肾护肾的最好方法养肾护肾的最好方法:第一要注意休息。

休息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长时间的劳作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身体的问题,这就是常说的积劳成疾,所以平时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常常有休息的时间,劳逸结合。

第二就是合理饮食。

吃一些常见的食物就是山药,核桃,黑豆,动物的内脏等都可以养肾护肾。

第三就是日常按摩。

可以搓耳朵来养肾护肾,把手心搓热然后搓耳朵的轮廓,一边耳朵大概三分钟就可以,这个办法对肾虚疲劳有很大的好处。

第四就是做运动。

平时养肾护肾的话还可以做一些运动,做运动可以保持好的体力,比如游泳,爬山,打网球就是不错的选择,还有就是平时要有信心,对养肾护肾是很有帮助的。

第五就是补充肾部营养。

想要养肾护肾,最重要的是口服博启健,每天两次,坚持一段时间可以调节肾上腺,补充肾部营养,提高肾功能,从而起到养肾护肾的作用。

如何养肾最好?中医教你七个方法养肾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性生活要适度,不勉强,不放纵。

2)无力疲乏时多吃含铁、蛋白质的食物,如木耳、大枣、乌鸡等;平日护肾要多吃韭菜、海参、人参、乌鸡、家鸽等。

3)经常进行腰部活动,这些运动可以健运命门,补肾纳气。

4)多做一些刺激脚心的按摩。

中医认为,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清喉定心,促进睡眠,增进食欲。

5)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复精气神的重要保障,工作再紧张,家里的烦心事再多,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也要按时休息。

6)最重要的是服用博启健,每天两次,使用一段时间可以从根本上调节肾上腺激素,补充肾部营养,改善肾功能,从而达到养肾的目的。

怎样保护肾增强肾功能导读:肾的好坏严重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健康。

拥有一个健康的肾,平时一定要做足护理。

如何保护肾脏呢?下面教你七个中医护肾的好方法。

中医推荐的十个补肾方法,用过的人都说好【医学养生常识】

中医推荐的十个补肾方法,用过的人都说好【医学养生常识】

中医推荐的十个补肾方法,用过的人都说好
文章导读
传统医学是神奇的,最玄妙的在于对于脏腑、先天后天的调养。

中医讲究以肾
为本,所以,一切养生的不传之秘根本在于对肾的调养,今天就一起了解一下老中医推荐
的十个补肾方法吧。

■一、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

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

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
长期行走。

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每晚睡觉前可以
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二、大便要畅通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
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

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

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
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养肾补肾的方法

养肾补肾的方法

养肾补肾的方法
1. 多喝水:充分补充水分有利于肾脏的排毒和新陈代谢,有助于保护肾脏功能。

2. 合理饮食:少食盐少油,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豆类、蔬果和海产品,有助于肾脏健康。

3. 适当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对肾脏健康有益。

4.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

5. 经常按摩:适当的肾部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肾脏疲劳,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

6.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脏功能,减少患肾脏疾病的风险。

7.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肾脏问题,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

养肾十招

养肾十招

2011年09月21日06:59 新华网导语:中医认为,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

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肾是男人的“精”之源。

所以,在平日里,男人一定要养肾,补肾生精,让肾中精气,精源旺盛。

养肾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为您介绍11种不花钱就能养肾的方法。

护好自己的双脚一、护好自己的双脚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

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

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

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二、大便要畅通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

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

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三、饮水养肾水是生命之源。

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

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有尿不要忍四、有尿不要忍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

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

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

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五、吞津养肾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

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

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六、饮食保肾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

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睡眠避免劳累七、睡眠养肾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

补肾的七种中医养生方法

补肾的七种中医养生方法

补肾的七种中医养生方法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调节水液代谢、排泄废物及维持体内平衡等重要功能。

经过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很多人出现了肾虚的问题,表现为腰酸背痛、眩晕乏力等症状。

为了改善和预防肾虚,我们可以运用中医养生的方法进行调理。

接下来,我将介绍七种传统的补肾养生方法。

1. 饮食调理饮食是养生的重要方面,对于肾虚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中医认为黑色食物对肾脏有益,像黑豆、黑芝麻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同时,还应多摄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和豆制品,以提供营养支持。

避免过度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咖啡、酒精等,以免对肾脏造成负担。

2. 穴位按摩中医经络学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刺激肾脏功能的恢复与调整。

例如,抚摩液门和关元穴位可以起到温补肾阳、激活肾脏的作用。

自己也可以在家用指腹轻柔地按压肾俞穴位,有助于增强肾气。

3. 中药调理中药在补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中药有熟地、枸杞子、沙苑蒺藜等。

中医师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通过中药调理来达到补肾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使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4. 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肾脏的功能,推荐选择一些柔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瑜伽、散步等。

这些运动方式可以舒缓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对于肾脏的健康十分有益。

5. 足浴足浴是利用水疗的原理对肾脏进行调理的一种方法。

将温水加入适量的中药材,如当归、艾叶等,浸泡双脚,可起到温补肾气的作用。

坚持做足浴不仅可以舒缓疲劳,还有助于提高肾脏的功能。

6. 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肾脏健康至关重要。

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肾脏的排毒时间,因此应尽量在这个时间段保持充足的睡眠。

避免熬夜、中午休息过长以及过度劳累,有利于肾脏的修复和恢复。

7. 精神调节情志因素对肾脏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负面情绪如焦虑、压力等。

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有助于改善肾脏功能。

可以尝试一些舒缓压力的方法,如冥想、听音乐等,以提升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招保健按摩,轻松8个养肾护脏小妙招。

1、握固:握固可以固守精气
方法: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

握固可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平时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时都可以握固。

2、提踵颠足
提踵颠足按摩膀胱经
方法:提踵时五趾抓地,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项
竖脊,百会上领;向下颠足时身体放松,轻轻咬牙,先缓缓下落一半,
而后轻震地面。

提踵可以牵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经肾经,轻震地面还可
以按摩五脏六腑。

3、用脚后跟健走
用脚后跟健走刺激肾穴
方法: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不要弯曲膝盖。

腿往前迈时,脚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脚落地时,后脚脚尖踮起。

脚后跟先着地,实际上就是刺激了“肾经”穴位。

经常用这种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4、按摩肾腧
按摩肾腧巩固肾气血
方法:并腿坐于床沿,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肾腧穴,至有热感为止。

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可补肾纳气。

5、三元式站桩
三元式站桩使肾元充沛
方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合抱于腹前,位置与脐同高,两臂抱圆;同时两膝微屈,重心下沉,两膝关节微微向两旁打开。

背略弓形,胸要含,背要拔,腰背部略向后拱,命门穴打开。

这样前后、左右、上下都是圆,整个人显得十分圆融。

这是一个补益元气的基本站桩法。

常做能使肾元充沛、筋骨劲强。

6、热水泡脚
热水泡脚疏通肾气血
方法:泡脚最适宜的时间是每晚7-9时,这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辰,此时泡脚、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肾和肝的目的。

泡脚用的容器以木盆为好。

泡脚水,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7、深呼吸
深呼吸调整体内气息
方法:做深呼吸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尽量用鼻子吸气。

呼吸保持柔和、缓慢、均匀、深长。

以6次深呼吸为一组。

然后平息调整,可以再做。

8、撞背
肾有久病者可撞背
方法:《黄帝内经》中有记载,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身放松,身体后仰,用整个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如此反复进行,每次撞击30下左右,每天可以做2-3次。

这样可强壮腰肾、疏通经络、循行气血、平调阴阳。

养肾、补肾的著名穴位
1. 涌泉穴——补肾固元的“长寿穴”
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它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

《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所以,涌泉穴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神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2. 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
足少阴肾经原穴,输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所以肾是人体元气之源。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极高的回阳救逆之功。

刺激太溪穴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所以可以经常按揉太溪穴,每次每个穴位5分钟左右便可,不必拘泥于方法。

当然在肾经的流注时间,即下午17~19点时按摩的效果更好,按揉时可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胀的感觉之外,还要有麻麻的感觉。

3. 关元穴——封藏一身真元之处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我们身体里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叫元气。

中医认为元气禀于先天,藏在肾中,又依赖后天精气充养,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关元穴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交汇之处,也是元气的关隘。

刺激关元穴,可以使肾气活跃,补充肾气。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合谷:手阳明大肠经原穴,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中点的桡侧,也就是常说的“虎口”的位置。

合谷--镇痛,调理胃肠道功能,头痛,牙痛,咽喉肿痛等都可按摩合谷穴,但孕妇,崩漏者不能按摩此穴。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合穴,小腿前外侧,腿屈曲,膝盖下大约10公分,小腿前面突出的骨头(胫骨)向外比一手指粗的距离就是。

此穴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吃什么最养肾
吃什么最养肾
逢黑必补——黑色食物好补肾
很多人都知道黑色食物补肾效果很好,但黑色食物为什么能补肾?补的又是肾的什么?能把这层关系说个明白的少之又少。

在中医的五行学说中,黑色和肾脏对应的都是水,它们同为一行,黑色能补肾是理所当然的。

《素问•六节脏象论》里讲“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意思是说肾的首要功能是藏精。

肾是人体的藏精大户,也就是先天、后天之精的贮藏之地。

黑色既能补肾,又对肾精有很好的固摄之效,内外相加,自是养肾、养精的上好选择了。

民间有个说法叫“逢黑必补”,意思就是只要是黑色的食物对健康就大有好处。

我们平时说的“黑五类”,包括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就是典型的代表。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五类黑色食品的具体功效。

咸入肾——咸味食物善补肾
咸味自古被列为五味之首,《素问•五脏生成》说:“色味当五脏……黑当肾,咸。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天为寒……在脏为肾……在味为咸。

”以上都说明咸为肾之味。

酸、苦、甘、辛、咸五味与五行的配属为:酸属木,苦属心,甘属脾,辛属金,咸属水。

五脏之中,肾亦属水,
故咸与肾同类相属。

五味中的咸和五脏中的肾具有特殊的亲和性,凡是咸味的食物都入肾,具有补肾的作用。

具有咸味的食物,除了盐之外,多为海产品及某些肉类,如海带、紫菜、海藻、海蜇、墨鱼、猪肉等。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咸味食物的补肾功效及食用方法。

肾谷豆——五谷之中豆类最养肾
在《黄帝内经》的《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讨肾的经文:“北方色黑,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奚,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其中提到了“肾谷豆”,说的是五脏中的肾和五谷中的豆具有特殊的关系,豆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民间也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

从前人总结的经验中,豆类食品大多都有药食两用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可辅助治疗一些疾病。

除了大豆以外,其他豆类的补肾效果也是很好的,如绿豆、黑豆、红小豆、豌豆等,建议大家根据身体情况灵活选用。

肾果栗——五果之中栗子最补肾
五果是指李、杏、枣、桃、栗。

五果与五行的配属关系为:李属木,杏属火,枣属土,桃属金,栗属水。

五脏之中肾属水,栗与肾同类相属,因此,栗可以补肾。

栗,即栗子,又名大栗、板栗,性温,味甘,入肾经和脾胃经。

具有补肾气、强筋骨的作用。

可治疗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等症;还可健脾止泻,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泄泻。

板栗熟食香、甜、糯,但生吃的补肾功效会更强。

孙思邈在《千金方•食志》中就提出:“生食之,治腰脚不遂。

”古代《经验方》也指出:“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