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买衣服》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买衣服说课(共26张PPT)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买衣服说课(共26张PPT)

20元+20元+10元+10元+5元+2元=67元 20元+10元+10元+10元+10元+5元+2元=67元
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5元+2元=67元
哪种付钱方式 最简便?
面值越大张 数越少?
65元
48元
59元
15元
母亲节我想送给妈 妈一件礼物,买什么呢? 该怎样付钱?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Hale Waihona Puke 买衣服说教材分析课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买衣服》是北师大版二年级 数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第二节 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前面“买文 具”活动中认识小面值人民币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而使学生 进一步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
1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2.认识不同面值的人 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目标(二)
能力目标
1.在购物活动中进行 简单计算;
2.购物时灵活地选择 不同币值的人民币。
教学目标(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公道使用和爱 惜人民币的意识;
2.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 中的作用,感悟数学与现实生 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2.认识各种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
购物时灵活选择付款方式。
教法分析
施教之功,贵在引 导,重在转化,妙 在开窍。引导转化 作用就是教师的主 导作用。
讲授法 演示法 探究法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买衣服》这一单元主要围绕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进行展开。

学生将学习到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如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的情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使用。

此外,学生还将学会如何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如找零、打折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和使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购物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将人民币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购物中,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课件、图片、实物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于记录和计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际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在这些场景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哪种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发现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如元、角、分,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购物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民币的知识进行计算。

二年级数学上册《买衣服》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买衣服》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购物中运用数学知识,特别是关于货币的加减运算。”
3.导入新课:
-通过讨论购物场景,自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买衣服》;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货币知识讲解:
-介绍货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5.拓展阅读:
-推荐与购物、货币相关的书籍或文章,让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发展以及购物礼仪等;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难度适中,既要巩固课堂所学,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2.作业量适宜,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消化;
3.鼓励学生与家长互动,共同完成作业,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竞赛: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购物计算竞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总结归纳
1.知识点回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货币知识、加减运算等;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购物场景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在购物场景中可能遇到的货币换算和加减运算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2.小组分享: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展示解题过程;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个人练习:
-设计与购物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教学设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2课时《买衣服》示范课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2课时《买衣服》示范课教案

第二单元购物第2课时买衣服教材分析:教师要把大面额人民币的活动置于一个现实背景中,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学习活动的组织上,都要注重回归生活,以学习经验为基础。

让学生在一个亲切熟悉的环境中学习。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说一说情境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一说每件衣服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购物的经历,体会使用大面额人民币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 10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掌握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会用大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教学过程:2/ 10课件出示:师:同学们,观察图片,一起来说说每件衣服的价格。

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共同认识几张更大面额的人民币。

在使用它们购买价格较高的衣服时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方便。

活动1:认识大面额人民币请根据颜色、数字、图案观察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

师: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它们。

师:这些就是大面额的人民币,想一想怎样区分和记住这些人民币的呢?3/ 10师:同学们都很棒,还有没有注意它们上面有个共同点是什么?师:是的,毛主席头像,代表全国人民对毛主席丰功伟绩的赞许,同时也是对伟大领袖的纪念。

师: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区分大面额人民币。

总结: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颜色和大小也不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民币的另一面,大家发现有什么不一样?4/ 10师:是的它们的背景是不一样的。

你们知道它们代表什么地方吗?如果学生提到辨别大面额人民币的真伪的问题,老师适当介绍这方面的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也找出了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的不同点。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或直接通过图案等来区别各种人民币面值的。

活动2: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买衣服|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买衣服|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买衣服|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买衣服|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二章第二节的买衣服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买衣服问题。

通过实践情境的引入,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衣服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从而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重点讲解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并掌握这一关系。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衣服的图片、价格标签、计算器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买衣服问题。

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衣服的图片,并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些衣服。

2. 引导学生观察衣服的价格标签,让学生注意衣服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二、讲解和示范(15分钟)1. 通过衣服的图片和价格标签,向学生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用举例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通过加减法计算衣服的总价。

三、学生自主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件衣服,计算这件衣服的总价。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组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四、随堂练习(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讲解和反馈。

2. 设计板书,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六、作业设计(5分钟)1. 布置一道买衣服的题目,要求学生计算总价,并解释计算过程。

2. 答案:根据题目所给的单价和数量,通过加减法计算出总价。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买衣服》这一单元主要围绕“认识人民币”和“简单的计算”展开。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以及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和计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实践等方式,自主探索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以及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实践等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以及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引发学生对人民币的兴趣。

2.教学新课: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以及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3.实践环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的期待。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买衣服》这一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材通过购物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总价,并根据总价进行合理消费。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总价的概念理解不深,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购物情境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计算购物时的总价,并能运用总价进行合理消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生能够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数学,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计算购物时的总价,并能运用总价进行合理消费。

2.教学难点:学生对总价的概念理解,以及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讨论交流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购物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购物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总价的概念。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总价的意义,掌握计算总价的方法。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总价进行合理消费。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购物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总价在购物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总价的概念,简洁明了地展示购物总价计算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买衣服》教案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买衣服》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元、角、分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兑换和计算。

2. 能够根据价格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如使用现金或银行卡。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元、角、分的兑换和计算。

2. 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教学难点:1. 理解元、角、分的关系。

2. 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章:认识元、角、分教学内容:1. 介绍元、角、分的概念。

2. 学习元、角、分的兑换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货币的了解。

2. 讲解元、角、分的概念,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

3. 学习元、角、分的兑换关系,进行小组讨论。

4. 老师演示兑换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练习题:1. 1元等于多少角?2. 1角等于多少分?3. 1元等于多少分?第二章:价格计算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计算商品的价格。

2. 练习计算不同商品的价格总和。

教学步骤:1. 讲解价格计算的方法,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计算不同商品的价格总和。

3. 老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练习题:1. 一件衣服25元,一条裤子18元,一共多少钱?2. 一个书包30元,一个文具盒5元,一共多少钱?第三章:支付方式选择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的支付方式,如现金和银行卡。

2. 练习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教学步骤:1. 讲解不同的支付方式,如现金和银行卡。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3. 老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练习题:1. 你有30元,一件衣服25元,你会选择哪种支付方式?2. 你有20元,一件衣服25元,你会选择哪种支付方式?第四章:讨价还价教学内容:1. 学习讨价还价的基本技巧。

2. 练习与商家进行讨价还价。

教学步骤:1. 讲解讨价还价的基本技巧,如提出合理的价格、保持礼貌等。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与商家进行讨价还价。

3. 老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练习题:1. 你看中一件衣服,老板要价25元,你会怎么还价?2. 你看中一条裤子,老板要价18元,你会怎么还价?第五章:总结与复习教学内容:1. 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第2课时买衣服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第2课时买衣服教学设计
2.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货币的概念,认识元、角、分,以及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货币的起源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元、角、分。
-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不同面值的货币,并学会进行简单的货币换算。
-家长协助孩子记录下购物的过程,包括商品名称、价格、数量以及计算过程,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书面作业:
-完成教材第12页的练习题1、2、3,重点加强对货币换算和加减法运算的练习。
-结合课堂所学,设计一道购物情境题,要求包含至少三个商品,涉及加减法和货币换算,第二天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4.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勇于克服困难等优秀品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节以“买衣服”为背景,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力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思考作业:
-请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数学知识,选择一个例子,简单描述其数学应用,并与同学交流。
-思考在购物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预算,使购买的商品既满足需求又经济实惠。
4.家长互动作业:
-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家庭一周的购物预算,让孩子参与制定购物计划,并在实际购物中应用所学知识。
-家长鼓励孩子在家中尝试进行小规模的“模拟超市”活动,全家参与,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巩固数学知识。
-以购物找零为例,讲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掌握运算方法。
2.设计意图:通过讲授新知,帮助学生建立货币概念,掌握加减法运算,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买衣服》课件(共24张PPT)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买衣服》课件(共24张PPT)

用面额比较大的 人民币。
新知讲授
100元
50元
你认识这些人民 币吗?认一认。
20元
10元
可以通过数字、颜色 、图案文字来辨认。
新知讲授
100元
50元
20元
10元
我们可以从人民币的数字、字样、图案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 民币。像100元、50元、20元和10元,这些就是大面额的人民 币。
新知讲授
你知道吗?
( 2角 ) ( 1角 )
( 1元 ) ( 5分 ) ( 5角 )
新知导入
2.换一换。
( 5 )张
( 50 )张
1张
可以兑换 ( 12 )张
( 10 )枚
和( 13 )张
新知导入
说一说: 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
新知讲授
太麻烦了。
买这些衣服,用之前 学过的人民币来付钱, 行吗?
66+30=96(元)
答:一共需要96元。
课堂练 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2.找回多少钱?
1元2角 3角 2元 5角
作业布置
【综合实践类作业】
调查家里100以内物 品的价钱,并用人民币学 具模拟买一买,想想可以 怎样付钱?
大写:零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 佰 仟 万 亿 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
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计数的数目字用大写, 从古代到现在一直使用。虽然解放后一些账目逐渐变为阿拉伯 数字,但重要账户、支票和汇款、股票和国库券仍然使用大写 的中文数字。
新知讲授
买衣服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 养成爱惜人民币以及勤俭勤俭的良好习惯。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买衣服|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买衣服|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买衣服|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买衣服|北师大版作为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我设计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本节课的主题是“买衣服”,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2.2买衣服这一章节。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和比较不同衣服的价格,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衣服的价格,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同时,学生能通过实际情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情景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法运算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衣服的图片、价格标签、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一开始引入实践情景,例如:“假设你有一元钱,你想买一件30分的玩具和一件20分的糖果,你够钱吗?”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价格的概念。

3. 练习:在讲解完之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的机会。

例如,我会给出一些衣服的价格,让学生计算总价,或者比较两件衣服的价格。

4. 应用:我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我会让学生扮演购物者的角色,计算他们想要购买的商品的总价。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的过程中,我会根据讲解和学生的反馈,适时地进行板书设计。

我会将衣服的价格和加减法运算的步骤写在工作板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相关的题目,以巩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例如,给出一些衣服的价格,让学生计算总价,或者比较两件衣服的价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机会,例如,让学生在家里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以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买衣服》(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衣服》(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衣服》(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讲授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买衣服》一课。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教材第二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展开的,具体包括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以及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元、角、分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购物情境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元、角、分的关系,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则是让孩子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购物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货币的模型,以及一些购物的情境卡片,让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我会通过一个模拟购物的场景,让孩子们理解购物时需要用到货币,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概念讲解:我会利用货币模型,向孩子们讲解元、角、分的基本概念,让孩子们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计算讲解:我会通过一些简单的例题,向孩子们讲解如何进行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购物的情境,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有关的练习题,让孩子们回家后进行巩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元、角、分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元、角、分表示下面的金额:5元、3角、2分。

答案:5元=50角,3角=30分,2分=0.2元。

2. 小明有5元,他买了一支铅笔2角,他还剩下多少钱?答案:小明剩下的钱是4元8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孩子们对元、角、分的基本概念有了理解,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但是在应用到实际购物情境中时,有些孩子还是有些困难,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也可以拓展一下课程内容,让孩子们了解更多关于货币的知识,比如不同国家的货币,以及货币的起源和发展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买衣服(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买衣服(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买衣服(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买衣服(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货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购物情景:通过模拟购物情景,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

3. 计算总价:培养学生独立计算总价的能力,以及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计算总价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以及如何在购物情景中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计算总价的能力,以及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模型、购物场景模型、计算器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合作,每组准备一份人民币模型、购物清单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购物场景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购物情景。

2. 认识货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购物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

4. 计算总价:教师给出一个购物清单,引导学生独立计算总价,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人民币单位及换算关系元:1元 = 10角角:1角 = 10分分:1分 = 10厘2. 购物计算总价商品1 + 商品2 + 商品3 = 总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题目1: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3元5角,他还剩下7元,请问他原来有多少元?题目2:商店里的苹果每斤2元,香蕉每斤1元5角,小华买了2斤苹果和3斤香蕉,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 答案:题目1答案:小明原来有10元5角。

题目2答案:小华一共花了11元5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有了明显提高,但在购物情景模拟中,部分学生对总价计算仍有一定困难。

第二单元 买衣服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 买衣服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__4__张
和__3__张
能换1张
(后两空答案不唯一)
读一读,讲一讲。
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问道:“中国一共有多少 钱?”周恩来总理幽默地回答说:“我们有18元8角8分。
事实上,当时使用的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0种面额,即 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 和1分,把这些钱加起来刚好是18元8角8分。
3 小美和班上另外4名同学一起去动物园参观,门票每人10元 ,5人一 起买票的话,总共可以便宜4元。你知道他们一共付了多 少元吗?可 以怎样付钱?
【 答案】10+10+10+10+10-4=46(元) 答:他们一共付了46元。可以付 2张20元,1张5元和1张1元。
付钱时,先付1张面额与所需钱数较为接近的 人民币,再付剩下的钱,张数越少,越简单。
1 认一认,算一算 1、 __1_0_0_元
__8_1__元
2
买一个
和一个
要多少元?可以怎样
付钱?写出两种不同的付钱方法。
【答案】
付钱方法一:87=50+20+10+1+1+1+1+1+1+1,即可以付1张50 元,1张 20元,1张10元和7张1元。 付钱方法二:87=20+20+20+20+5+1+1,即可以付4张20元,1张5 元和2张1元。(本题付钱方法有多种,任意写出两种即可)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1 说一说
(1)(答案不唯一)可以付4张10元和8张1元。 (2)15+45=60(元) 可以付1张50元和1张10元。
(付钱方法不唯一)
2 填一填 ( 33 )元
( 50 )元
3 换一换 1张 1张
1张 1张
能换__5__张 能换_1_0__张 能换__5__张 能换__2__张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教学设计含反思课前思考《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于其丰富的感性认识。

本节课是教材中《买衣服》的教学内容,旨在通过买衣服让学生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并体会付款策略的多样性。

为了使情境更加贴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有意思,在不改变本课主旨和框架的前提下,我将“买衣服”的情境改成了“跟着人民币去旅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人民币和生活的联系,并渗透一定的数学文化,希望同学们在课上能敞开心扉参与数学丰富有趣的活动,下课后也能走进生活,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感受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美。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的第二课时,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是学生在已学习100 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一方面让学生系统认识大面额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大面额人民币付钱,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学以致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人民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加上在前面一节课“买文具”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小面额的人民币了,并有了一些活动经验,所以对人民币以及购物活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由于现在电子支付比较普遍,很多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也仅仅停留在观看大人如何微信扫一扫付钱的地步,对于等价交换的原则,组合付钱的策略,找钱的道理等等认识还很模糊。

所以本节课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积累购物付款的经验。

学习目标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买衣服》(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衣服》(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衣服(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2.认识到货币的使用和重要性;3.培养计算能力和成本意识。

教学准备:1.白纸、铅笔等写字工具;2.学生手册,包含有关货币和购物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导入环节: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同学们,你们在商场或超市买过东西吗?如果买了,怎么付钱?”“你们知道怎么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吗?”“你们喜欢逛街购物吗?”引出话题后,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购物和货币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1. 货币介绍首先,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人民币,例如:人民币的符号是¥,它由各种面值的货币组成,包括1分、2分、5分、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等。

在市场上,我们最常用的是1元、5元、10元和20元的纸币以及1角、5角和1元的硬币。

2. 理解购物计算方法老师可以举例子向学生解释购物计算方法,例如:“小明去商场买了一件衣服,衣服的价格是38元。

他给了商场的工作人员50元,工作人员找了小明12元。

请问,小明支付了多少元钱?”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明白:小明支付的钱数=衣服价格-找的零钱。

3. 计算价格让学生自行计算一组数字的差额,例如:“小明买了一件衣服,价格是50元,他给了商场工作人员一张100元的纸币。

请问,他能得到多少找零?”让学生通过计算,最后得出答案为50元。

4. 多样化的购买方式让学生明白,购买方式不同,支付的货币也会不同。

例如:用支付宝、微信、信用卡等进行支付,也需要了解货币转换率。

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下问题的解决:小明有一张50元的纸币,他去买了一件30元的衣服。

他拿出纸币付款,此时他会得到多少找零?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1.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2.认识到货币的使用和重要性;3.培养计算能力和成本意识。

让学生总结一下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和体会,让他们在反思中进一步加深记忆。

教学反思:本节课准备充分,将购物和货币的知识娓娓道来,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数、识数能力,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加减法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不退位加减法的情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环境中学习数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买衣服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讨加减法的意义,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巩固新知:教师设计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加减法,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教师创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买衣服》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买衣服》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模拟购物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人民币在购物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例如如何在购物时比较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
最讨论环节。为了确保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实践,我需要在课堂节奏上进行调整,尽量精简讲解,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操作和讨论。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购物经验,提升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合理使用货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熟练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及其关系,能够在实际购物中正确使用。
举例:区分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纸币及1角、5角和1元的硬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购物经验和计算方法,提高其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买衣服》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过衣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买衣服时如何使用人民币,计算价格和找零的奥秘。
举例:在计算多件商品总价时,学生可能会忘记乘以购买数量,导致计算错误。
针对上述教学难点,教师应采取以下策略:

二年级数学上册《买衣服》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上册《买衣服》优秀教学案例
2.问题导向,培养思维
案例中,教师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提升团队协作
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小组合作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
3.注重问题解决: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1.合理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实力均衡。
2.培养学生认识货币,理解货币的面值及换算关系,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3.通过购物情境,使学生学会比较价格,选择最优购买方案,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4.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环境中亲身体验,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2.明确任务:为每个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明确自己的责任,提高合作效率。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衣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一、说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内容为认识不同面料的衣服,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衣物。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理消费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不同面料的种类和特性,能够识别常见的衣物面料;学会比较不同衣物的价格和质量;掌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衣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合理消费的重要性,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料的衣物,学会比较衣物价格和质量,掌握选择合适衣物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衣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

四、说教法与学法1. 教法:采用直观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展示实物、图片和视频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面料的衣物;通过比较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比较衣物价格和质量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参与购物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消费观念。

2.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主动探究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说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衣裤、面料卡片等。

2. 学具:学生准备零花钱、购物清单、记录本等。

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时尚购物节目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2. 新课呈现(1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面料的衣物图片,并介绍各种面料的特性及穿着效果。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衣物的价格和质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衣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13
50
26元
31元Βιβλιοθήκη 23元41元妈妈买1件 ,可以怎样付钱?
26元
31元
23元
41元
妈妈买1件
找零
,可以怎样付钱?
+
+
+
找零
+
+
找零


说一说
(1)买1盏 可以怎样付钱?
付款方式很多(付48元-正好、 付50、60、100元-找零2、12、 52)。
(2)买1盏 和1盏 要多少 元?你会怎样付钱?
15+45=60(元)
付款方式很多(付60元-正好、付70、100元-找零10、40)。
的人民币各有一些,让 你正好拿出100元,可以怎么拿?你能写出 两种不同的答案吗?
第1种拿法:2张 第2种拿法:5张 第3种拿法:10张
第4种拿法:1张 第5种拿法:1张 第6种拿法:1张
+ 5张 + 8张 + 1张
+ 3张
本 课 小 结 与 自 我 评 价 。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购物 北师大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 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 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 节约的良好习惯。
26元
31元
23元
41元
5
10
33
5
2
86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